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1.1.二次函数
1.1 二次函数(课件)九年级数学上册(浙教版)
2.y=(m-1)
是二次函数,则m的值是( )
A.m=0
B.m=-1
C.m=1
D.m=±1
2 +1
【详解】解:y=(m-1)
∴2 + 1=2,m-1≠0,
解得m=±1,m≠1,
∴m=-1.
故选:B.
是二次函数,
当堂检测
3.线段AB=5,动点P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出发,沿线段AB
运动至点B.以点A为圆心、线段AP长为半径作圆心角为90°的扇形PAC,
③y=4x2-3x+1是二次函数,故③是二次函数;
④y=(m-1)x2+bx+c,时,该式不是二次函数;
⑤y=(x-3)2-x2,该式不是二次函数;
故答案为:③.
讲授新课
知识点二 列二次函数关系式
典例精析
【例3】一部售价为4000元的手机,一年内连续两次降价,如果每次降
价的百分率都是x,则两次降价后的价格y(元)与每次降价的百分率x
2 +2−1
1)
+3是二次函数时,
【详解】(1)解:(1)当y=( −
−1≠0
有 2
,
+ 2 − 1 = 2
解得m=-3,
∴当m=-3时,此函数是二次函数;
2 +2−1
(2)当y=( − 1)
+3是一次函数时,
−1≠0
有 2
,
+ 2 − 1 = 1
解得,=-1+ 3或-1- 3,
数学(浙教版)
九年级 上册
第1章 二次函数
1.1 二次函数
学习目标
1.掌握二次函数的概念与一般形式,注意二次函数的字母系数
2024年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1.1《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2024年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1.1《二次函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二次函数》是2024年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以及图象。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安排合理,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掌握二次函数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函数知识,对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二次函数时,可能会觉得比较抽象,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二次函数模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二次函数的定义及其一般形式;2.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包括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等;3.能够通过实际问题,建立二次函数模型,并解决相关问题;4.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二次函数的定义及其一般形式;2.二次函数的性质,特别是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的理解;3.实际问题中二次函数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二次函数的规律;2.利用数形结合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3.运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4.采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入和巩固二次函数的知识;2.制作PPT,展示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3.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4.准备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实际问题,如抛物线运动,引出二次函数的概念。
让学生观察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发现二次函数的规律。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二次函数的图象,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
同时,引导学生总结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根据二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1.1二次函数-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1 二次函数-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2.掌握如何通过表格、图像和解析式表示二次函数;3.学会用解析式求二次函数的零点、顶点、对称轴和图像的开口方向。
二、教学重点1.二次函数的表格、图像和解析式的表示方法;2.用解析式求二次函数的零点、顶点和对称轴。
三、教学难点用解析式求图像的开口方向。
四、教学方法通过讲解、演示和练习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和求解方法。
五、教学过程5.1 二次函数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1.引入:让学生通过实例认识二次函数,并引导学生对二次函数的特点进行探究。
2.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即形如y=ax2+bx+c的函数。
3.性质:通过数学公式和图形展示,讲解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包括二次函数的对称轴、顶点、零点和图像的开口方向。
5.2 二次函数的表格、图像和解析式的表示方法1.二次函数的表格:通过实例和练习,教导学生如何通过求解二次函数的值,来绘制二次函数的表格。
2.二次函数的图像:通过实例和练习,教导学生如何通过表格中的数值,来绘制二次函数的图像。
3.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引导学生了解如何从二次函数的图像中,推导出其对应的解析式。
5.3 用解析式求二次函数的零点、顶点和对称轴1.二次函数的零点:教导学生通过利用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求解二次函数的零点,并讲解零点的物理意义。
2.二次函数的顶点:教导学生如何通过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求解二次函数的顶点,并讲解顶点的物理意义。
3.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教导学生如何通过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求解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并讲解对称轴的物理意义。
5.4 用解析式求图像的开口方向1.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引导学生通过利用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判断二次函数的图像开口方向,并讲解其物理意义。
六、教学反思考虑到九年级学生的数学基础较为薄弱,本节课在引入二次函数概念时,应当尽量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1.1 二次函数 课件(共27张PPT)
你认为今天这节课最需要掌握 的是 ________________ 。
{a - b + c = 10 a+b+c = 4
4a + 2b + c = 7
待定系数法
解得a = 2, b = -3, c = 5 所以所求的二次函数是y = 2x2 - 3x + 5
做一做
已知二次函数y=ax²+bx+3, 当x=2时, 函数值为3, 当x= - 2时, 函数值为2, 求这个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 3、王先生存入银行2万元,先存一个一年定期,一 年后银行将本息自动转存为又一个一年定期.两年后 王先生共得本息y元与年存款利率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是 y=2(1+x)2 =2x2+4x+2
• 观察下列函数,说出其特点.
• (1) y= x2
• (2) y=-x2+30x • (3) y=2x2+4x+2
解:(1) y = x(20 - 2x)
= -2x2 + 20x (0<x<10)
(2)当x=3时
y = -2 32 + 20 3 = 4( 2 m2)
x
例2:已知关于x的二次函数,当x=-1时,函数值为10;当x=1时,函数 值为4;当x=2时,函数值为7.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解:设所求的二次函数 为y = ax2 + bx + c,由题意得:
解:(1)a 0
(2)a = 0,b 0 (3)a = 0,b 0, c = 0
当m取何值时,函数y= (m+2)xm2-2 分别是一次函数? 反比例函数?
二次函数?
试一试: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知识点汇总全章节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知识点汇总全章节第1章 二次函数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1.定义:一般地,如果c b a c bx ax y ,,(2++=是常数,)0≠a ,那么y 叫做x 的二次函数.2.二次函数2ax y =的性质(1)抛物线2ax y =的顶点是坐标原点,对称轴是y 轴. (2)函数2ax y =的图像与a 的符号关系.①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为其最低点;①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顶点为其最高点.(3)顶点是坐标原点,对称轴是y 轴的抛物线的解析式形式为2ax y =)(0≠a . 3.二次函数 c bx ax y ++=2的图像是对称轴平行于(包括重合)y 轴的抛物线. 4.二次函数c bx ax y ++=2用配方法可化成:()k h x a y +-=2的形式,其中ab ac k a b h 4422-=-=,. 5. 二次函数由特殊到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①2ax y =;①k ax y +=2;①()2h x a y -=;①()k h x a y +-=2;①c bx ax y ++=2. 6.抛物线的三要素: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①a 的符号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当0>a 时,开口向上;当0<a 时,开口向下;a 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a 越小,抛物线的开口越大。
①平行于y 轴(或重合)的直线记作h x =.特别地,y 轴记作直线0=x .7.顶点决定抛物线的位置.几个不同的二次函数,如果二次项系数a 相同,那么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开口大小完全相同,只是顶点的位置不同. 8.求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的方法(1)公式法:a b ac a b x a c bx ax y 442222-+⎪⎭⎫ ⎝⎛+=++=,①顶点是),(ab ac a b 4422--,对称轴是直线a bx 2-=.(2)配方法:运用配方的方法,将抛物线的解析式化为()k h x a y +-=2的形式,得到顶点为(h ,k ),对称轴是直线h x =.(3)抛物线的对称性:由于抛物线是以对称轴为轴的轴对称图形,所以对称点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是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是顶点.用配方法求得的顶点,再用公式法或对称性进行验证,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9.抛物线c bx ax y ++=2中,c b a ,,的作用(1)a 决定开口方向及开口大小,这与2ax y =中的a 完全一样.(2)b 和a 共同决定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由于抛物线c bx ax y ++=2的对称轴是直线a b x 2-=,故:①0=b 时,对称轴为y 轴;①0>ab(即a 、b 同号)时,对称轴在y 轴左侧;①0<ab(即a 、b 异号)时,对称轴在y 轴右侧,“左同右异”. (3)c 的大小决定抛物线c bx ax y ++=2与y 轴交点的位置.当0=x 时,c y =,①抛物线c bx ax y ++=2与y 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0,c ): ①0=c ,抛物线经过原点; ①0>c ,与y 轴交于正半轴;①0<c ,与y 轴交于负半轴. 10.几种特殊的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如下:11.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1)一般式:c bx ax y ++=2.已知图像上三点或三对x 、y 的值,通常选择一般式. (2)顶点式:()k h x a y +-=2.已知图像的顶点或对称轴,通常选择顶点式.(3)交点式:已知图像与x 轴的交点坐标1x 、2x ,通常选用交点式:()()21x x x x a y --=. 12.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1)y 轴与抛物线c bx ax y ++=2得交点为(0, c ).(2)与y 轴平行的直线h x =与抛物线c bx ax y ++=2有且只有一个交点(h ,c bh ah ++2). (3)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像与x 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1x 、2x ,是对应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ax 的两个实数根.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情况可以由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判定:①有两个交点⇔0>∆⇔抛物线与x 轴相交;①有一个交点(顶点在x 轴上)⇔0=∆⇔抛物线与x 轴相切; ①没有交点⇔0<∆⇔抛物线与x 轴相离. (4)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同(3)一样可能有0个交点、1个交点、2个交点.当有2个交点时,两交点的纵坐标相等,设纵坐标为k ,则横坐标是k c bx ax =++2的两个实数根.(5)一次函数()0≠+=k n kx y 的图像l 与二次函数()02≠++=a c bx ax y 的图像G 的交点,由方程组cbx ax y nkx y ++=+=2的解的数目来确定:①方程组有两组不同的解时⇔l 与G 有两个交点; ①方程组只有一组解时⇔l 与G 只有一个交点;①方程组无解时⇔l 与G 没有交点.(6)抛物线与x 轴两交点之间的距离:若抛物线c bx ax y ++=2与x 轴两交点为()()0021,,,x B x A ,由于1x 、2x 是方程02=++c bx ax 的两个根,故acx x a b x x =⋅-=+2121,()()a a acb a ca b x x x x x x x x AB ∆=-=-⎪⎭⎫ ⎝⎛-=--=-=-=444222122122121第2章 简单事件的概率知识点一 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有些事件必然会发生,这样的事件称为必然事件;相反地,有些事件必然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上册)1. 二次函数1.1. 二次函数把形如()0a ,,y 2≠++=是常数,其中c b a c bx ax 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称a 为二次项系数,b 为一次项系数,c 为常数项。
1.2. 二次函数的图象二次函数y=ax 2(a ≠0)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它关于y 轴对称,顶点是坐标原点。
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上,顶点是抛物线的最低点;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顶点是抛物线的最高点。
函数y=a(x-m)2+k(a ≠0)的图象,可以由函数y=ax 2的图象先向右(当m>0时)或向左(当m<0时)平移|m|个单位,再向上(当k>0时)或向下(当k<0时)平移|k|个单位得到,顶点是(m,k),对称轴是直线x=m 。
函数y=a(x-m)2+k(a ≠0)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它的对称轴是直线a b 2x -=,顶点坐标是⎪⎪⎭⎫ ⎝⎛--a b ac a 44,2b 2 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是抛物线上的最低点;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顶点是抛物线上的最高点。
1.3. 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y=ax 2(a ≠0)的图象具有如下性质:1.4. 二次函数的应用运用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首先应当求出函数表达式和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然后通过配方变形,或利用公式求它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注意:由此求得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对应的自变量的必须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
2. 简单事件的概率2.1. 事件的可能性把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做必然事件;把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不可能事件;把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做不确定事件或随机事件。
2.2.简单事件的概率把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称为事件发生的概率,一般用P表示。
事件A发生的概率记为P(A)。
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00%,即P(必然事件)=1;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即P(不可能事件)=0;随机事件的概率介于0与1之间,即0<P(随机事件)<1.如果事件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可能性相同且互相排斥,结果总数为n,事件A包含其中的结果数为m(m≤n),则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A)=m/n。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1.1二次函数》说课稿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1.1 二次函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1.1 二次函数》是整个九年级数学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巩固了之前学习的函数知识,还为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其图像。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函数知识,对函数的概念和图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二次函数相对于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其图像和性质更为复杂,需要学生有更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二次函数的定义,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能够绘制二次函数的图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二次函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妙和实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
2.教学难点:二次函数的性质的推导和理解,特别是顶点坐标的求法和对称轴的确定。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同时,利用数学软件,让学生自主绘制二次函数的图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二次函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自主探究二次函数的性质,总结出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对称轴等关键信息。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一个关于二次函数性质的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浙教版九年级(上)1.1二次函数
上述三个问题中的函数解析式具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经化简后都具y=ax² +bx+c 的形式. (a,b,c是常数, a≠0 )
我们把形如y=ax² +bx+c (其中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 二次函数(quadratic funcion) ,
称:a为二次项系数, b为一次项系数,
九年级 上 册 课程标准浙教版实验教科书
合作学习:
请用适当的函数解析式表示下列问题情境中 的两个变量 y 与 X 之间的关系· (1)圆的面积 y ( cm )与圆的半径 x ( Cm )
2
y =πx2
(2)王先生存人银行2万元,先存一个一年定期,一年 后银行将本息自动转存为又一个一年定期,设一年定 期的年存款利率为文 x 两年后王先生共得本息y元; y = 2(1+x)2
c为常数项,
例如,
1、二次函数 y=-x2+58x-112 的 二次项系数为 a=-1 , 一次项系数为 b=58 , 常数项 c=-112 。 2、二次涵数y=πx2的 二次项系 a=π , 一次项系数 b=0 , 常数项 c=0 。
做一做:
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
(1) y x 2 1 ( 2) y 2 x (3) y 2 x 2 x 1 (4) y x (1 x ) (5) y ( x 1) 2 ( x 1)(x 1)
D X H 2–X G X C
2–X
2–X A X E 2–X
F X
B
试一试:
3. 用20米的篱笆围一个矩形的花圃(如
图),设连墙的一边为x,矩形的面积为y, 求:
(1)写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2)当x=3时,矩形的面积为多少?
《1.1二次函数》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浙教版12九年级上册
《二次函数》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定义和基本性质,掌握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作业内容1. 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及定义。
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二次函数是自变量x的二次多项式函数,即y=ax^2+bx+c(a≠0)。
同时,学生需要掌握二次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2. 掌握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
通过绘制二次函数的图像,让学生观察并总结出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等基本特征。
3. 练习二次函数的性质。
通过一定量的练习题,让学生熟悉二次函数的增减性、最值等性质,并能够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未知量。
4. 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结合生活实际,设置一些与二次函数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三、作业要求1. 作业量适中。
作业应适量,不宜过多或过少,以保证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 注重基础。
作业内容应以本课时所学的基础知识为主,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二次函数的理解。
3. 循序渐进。
作业设置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及时反馈。
学生应按时完成作业,并就疑难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以便及时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
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准确性、解题思路的清晰度、解题步骤的完整性以及作业的整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2. 评价方式。
采用教师评价、同学互评和自评相结合的方式,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反馈。
教师应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及时指出错误并给出正确答案,同时要关注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指导。
2. 学生自我反馈。
学生应根据教师的评价和同学的意见,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3. 家长反馈。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了解孩子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与教师进行沟通,共同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1章《1.1二次函数》课件
新知学习
【新知】二次函数 我们把形如y=ax2+bx+c(其中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y = ax2 +bx + c
二一 常 次次 数 项项 项 系系 数数
二次函数的一般式 (1)右边都是关于x的整式. (2)自变量x的最高次数是2. (3)二次项系数不能为0.
例题探究
【例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
复习回顾
【思考】我们学过哪些函数呢?
一次函数 y=kx+b (k≠0)
函 数
(正比例函数) y=kx (k≠0)
反比例函数
y k (k 0) x
y B
OA
x
y=kx+b
y
y = k (k>0) x
O
x
新知探究
【探究】写出下列问题中两个变量y与x之间的关系,并判定它们是否是函数关系.
(1)圆的面积 y (cm2)与圆的半径 x (cm) y =πx2
(1) y x2
(2)
y
1 x2
(3) y 2x2 x 1
(4) y x(1 x)
(5) y (x 1)2 (x 1)(x 1)
是 不是
是 是 不是
【小结】判断一个函数前必须要先化简;是否为二次函数要看二次项的系数 是否为0.
例题探究
【例2】分别指出下列函数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2)王先生存入银行2万元,先存一个一年定期,一年后银行将本息自动转存为又 一个一年定期,设一年定期的年存款利率为 x , 两年后王先生共得本息 y 元.
y = 2(1+x)2=2x2+4x+2
(3)一个温室连同外围通道的矩形平面图如图 1-1,这个矩形的周长为 120m, 设一条边长为 x(m),种植用地面积为 y(m2).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1.1 二次函数》教案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1.1 二次函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1.1 二次函数》是学生在学习了初中阶段函数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二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式、顶点式和图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函数的基本概念和一次函数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
但二次函数相对较为复杂,需要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和论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等方式,自主探索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二次函数的定义,掌握二次函数的一般式和顶点式,能够绘制二次函数的图像,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法,探索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二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式、顶点式和图像。
2.难点: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的绘制。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二次函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观察、推理等方式解决问题。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黑板和粉笔,以便于板书和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抛物线形的物体运动、抛物线形的建筑物的顶点等,引导学生提出二次函数的概念。
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5分钟)(1)介绍二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式为y=ax^2+bx+c(a≠0),其中a、b、c为常数。
(2)介绍二次函数的顶点式:y=a(x-h)^2+k,其中(h,k)为顶点坐标。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全一册优质教案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全一册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二次函数1.1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2 二次函数的顶点式1.3 二次函数的应用2. 第二章:圆2.1 圆的基本概念2.2 圆的方程2.3 圆与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3. 第三章:概率与统计3.1 随机事件与概率3.2 统计量的计算3.3 统计图表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理解二次函数、圆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图像、性质及方程求解方法。
2. 能够运用二次函数、圆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掌握概率与统计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的深入理解圆的方程求解与应用概率与统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 教学重点:二次函数、圆的基本概念与性质方程求解方法概率与统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几何画板等。
2. 学具:教材、练习本、圆规、直尺、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抛物线、圆形物体等,引出二次函数和圆的学习。
2. 例题讲解二次函数:以实际例题讲解二次函数图像、性质,求解顶点式。
圆:以实际例题讲解圆的方程、圆与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概率与统计:通过实例讲解随机事件、概率计算、统计量的计算及图表应用。
3. 随堂练习根据例题,设计相应的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探索二次函数、圆的其他性质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顶点式求解应用实例2. 圆基本概念方程求解位置关系3. 概率与统计随机事件与概率统计量计算统计图表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二次函数:求解实际问题的二次函数方程,分析图像和性质。
圆:求解实际问题的圆方程,分析圆与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概率与统计:分析实际问题的概率计算、统计量计算和图表应用。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课外阅读等途径,了解更多二次函数、圆的性质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第1章 二次函数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课件(共17张PPT)
(1)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 图象经过(1,0),从中你能得到哪些结论?
(2)m满足什么条件时方程ax2+bx+c=m,①有两个不 相等的实数根?②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③没有实 数根?
y
4
-1
o
1
x
图1
• 若把图1的函数图象绕着顶点旋转180度,则能得
到函数的表达式是
4ac 4a
b2
直线x b 2a
向上
y=ax2+bx+c(a<0)
b 2a
,
4ac 4a
b2
直线x b 2a
向下
增减性
在对称轴的左侧,y随着x的 增大而减小 在对称轴的右侧, y随着x的 增大而增大.
在对称轴的左侧,y随着x的 增大而增大. 在对称轴的右侧, y随着x的 增大而减小.
最值
得到y=2 x2 -4x-1则a= ,b= ,c=
.
3与.如分图别,经两过条点抛(物-2线,0)y,1(2,012)x且2 平1行、于y2y轴的12两x 2条1
平行线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8 B.6 C.10 D.4
抛物线y=ax2+bx+c与x轴的交点个数可由一元二次方 程ax2+bx+c=0的根的情况说明:
1、二次函数的定义
如果函数 y k 1 xk2k2 kx 1 是关于x的二次函
数,则k=
?
一般地, 如果y=ax2+bx+c(a,b,c 是常数,a≠0), 那么,y叫做x的二次函数。
2、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画两幅图)
抛物线 顶点坐标 对称轴 开口方向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1.1《二次函数》(共23张PPT)
•
新教课学讲目 解
标
我们把形如y=ax2+bx+c(其中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 二次函数
y=ax2 +bx +c 二次函数的一般式
二 一常 次 次数 项 项项 系系 数数
新课教学讲目解标
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
(1) y x2
(2)
y
1 x2
(3) y 2x2 x 1
(4) y x(1 x)
(1)二次项系数:1,一次项系数:0,常数项:1 (2)二次项系数:-3,一次项系数:7,常数项:-12 (3)二次项系数:-2,一次项系数:2,常数项:0
新教课学讲目 解
标
新课教学讲目解标 想一想:
解:(1)a≠0,它是二次函数 (2)a=0,b≠0,它是一次函数 (3)a=0, b≠0,c=0,它是正比例函数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 43:4420 :43:442 0:438/ 11/2021 8:43:44 PM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1. 8.1120: 43:4420 :43Aug -2111-A ug-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0:43: 4420:4 3:4420: 43Wed nesday, August 11, 2021
巩教固学提目升
标
5.如图2 - 4所示,长方形ABCD的长为5 cm,宽为4 cm, 如果将它的长和宽都减去x(cm),那么它剩下的小长方形 AB′C′D′的面积为y(cm2).
(1)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上述函数是什么函数? (3)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浙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 1.1 二次函数 -课件
19.(12分)某超市经销一种成本为每件40元的商品,经市场调查 分析:如果按定价每件50元销售,一周能售出500件;销售单价每 涨1元,每周销售量就减少10件.设销售单价为x元(x≥50),一周的 销售量为y件.
(1)写出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标明x的取值范围); (2)设一周的销售利润为S元,写出S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 (3) 在超市对该种商品每周投入不超过 10 000 元的情况下 , 一周销售利润达到8 000元,销售单价应定为多少元?
17.(8分)已知函数y=(m2+m)xm2-2m+2. (1)当此函数是二次函数时,求m的值; (2)当此函数是一次函数时,求m的值.
18.(10分)如图,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直角边长与正方形 MNPQ 的边长均为 20 cm , AC 与 MN 在同一条直线上 , 与点 N 重合 , 让 △ ABC 以 2 cm / s 的速度向左运动 重合,求:(1)重叠部分的面积y(cm2)与时间t(s)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和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当t=1,t=2时,求重叠部分的面积.
解:(1)y=1000-10x(50≤x≤100) (2)S=-10x2+14003,若边长增加x,那么面积增加y, 则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为( C )
A.y=x2+9 B.y=(x+3)2 C.y=x2+6x D.y=9-3x2
C
16.(8分)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当x=1时,y=-2; 当x=-1时,y=-4;当x=2时,y=2,求此函数的解析式.
1.1 二次函数
C
B C
A B
D
D
-2
0
0
-5
3
0
-1
1
9.(3分)二次函数y=(x-1)(2-x)的一般式是 y=-x2+3x-2 , 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分别是 -1,3,-2 .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精品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1章:二次函数1.1 二次函数的概念与图像1.2 二次函数的性质1.3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1.4 二次函数的应用2. 第2章:一元二次方程2.1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与解法2.2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2.3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2.4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3. 第3章:圆3.1 圆的基本概念与性质3.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3.3 三角形的圆心角、弧、弦的关系3.4 圆的应用4. 第4章:统计与概率4.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4.2 频数与频率4.3 概率的基本概念4.4 统计与概率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圆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
2. 能够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3. 学会使用统计与概率知识分析问题,培养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二次函数的性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圆的性质、统计与概率的计算。
2. 教学重点:二次函数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直尺、圆规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圆规、三角板、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问题引入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圆等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各章节知识点,结合例题进行讲解。
3.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与根的判别式3. 圆的基本性质与位置关系4. 统计与概率的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二次函数y=x^22x3的图像,并求出其顶点坐标。
解一元二次方程x^23x+2=0,并说明其根的情况。
证明圆的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收集某班学生的身高数据,计算平均身高和身高的方差。
2024年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全部教案
2024年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全部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二次函数1.1 二次函数的概念与性质1.2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方程1.3 二次函数的应用2. 第二章:相似三角形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2 相似三角形的坐标表示2.3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3. 第三章:圆3.1 圆的基本概念与性质3.2 圆的方程与位置关系3.3 圆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二次函数、相似三角形、圆的基本概念、性质与应用。
2. 学会运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方法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和几何直观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二次函数图像的平移、对称及最值问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应用圆的方程与位置关系的综合应用2. 教学重点: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方程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圆的基本概念与性质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尺子、圆规等。
2. 学具:教材、练习本、圆规、直尺、量角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二次函数、相似三角形和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1)二次函数:a. 讲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性质及图像特点b. 结合实际例题,讲解二次函数的图像平移、对称及最值问题(2)相似三角形:a. 讲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与性质b. 结合实际例题,讲解相似三角形的应用(3)圆:a. 讲解圆的基本概念、性质及方程b. 结合实际例题,讲解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应用3. 课堂讲解:(1)结合例题,详细讲解二次函数、相似三角形、圆的相关知识(2)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2)强调二次函数、相似三角形、圆的重点知识六、板书设计1. 二次函数:定义、性质、图像与方程图像的平移、对称及最值问题2. 相似三角形:判定方法、性质坐标表示与应用3. 圆:基本概念、性质方程与位置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二次函数:求下列函数的最值,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