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项核心制度完整版

合集下载

(完整)18项核心制度完整版(1范本)

(完整)18项核心制度完整版(1范本)

(完整)18项核心制度完整版1. 基本原则1.1. 依法治理根据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国家的治理工作必须遵循法律的规范,保证权力的合法性和公正性,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1.2. 人民主体地位我国的制度建设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的优势,尊重人民的主权,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1.3. 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面领导是我国制度建设的重要基础,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各个方面确保党的领导地位,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2. 政治制度2.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

2.2.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的政治体制中允许多个政党存在并合作,通过政治协商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团结。

2.3. 公务员制度我国建立了公务员制度,通过公务员选拔、培养、考核和管理,确保政府机关的运转有效与高效。

3. 经济制度3.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既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又发挥政府的调节作用,保障公平竞争和共同发展。

3.2. 财政制度我国建立了财政制度,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调节经济运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3. 扶贫与社会保障制度我国建立了扶贫与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政策和措施,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促进整个社会的共同发展。

4. 法治制度4.1. 宪法与法律制度我国实行宪法与法律制度,保护人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

4.2. 司法制度我国建立了独立的司法制度,通过法院和检察院的公正司法,维护法律权威和社会公平。

4.3. 军队制度我国建立了人民军队制度,通过军队建设,维护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利益。

5. 文化制度5.1. 教育制度我国实行教育制度,通过教育体系建设,培养人才,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

5.2. 科技制度我国建立了科技制度,通过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科学进步和经济发展。

5.3. 文化传承与保护制度我国建立了文化传承与保护制度,通过保护文化遗产和推广民族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十八项核心制度完整版

十八项核心制度完整版

十八项核心制度目录一、首诊负责制度2二、交接班制度2三、查对制度4四、死亡病例讨论制度6五、病案管理制度6六、危急值报告制度7七、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8八、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9九、信息安全管理制度10十、三级医师查房制度12十一、会诊制度13十二、分级护理制度14十三、疑难病例讨论制度16十四、患者抢救与转诊制度16十五、术前讨论制度17十六、手术安全核查制度18十七、手术分级管理制度18十八、临床用血审核制度21一、首诊负责制度门诊、急诊接诊病人第一个医生必须负责到底,检查,用药,住院一条龙服务。

严禁只开检查单不管检查结果和不管开药的现象发生。

(一)门诊首诊负责制对非本科室范畴疾病病员和边缘性疾病患者,首诊医师均不得拒绝诊治。

对非本科疾病患者,应详尽询问病史,必要的体格检查,按规范书写门诊病历,并耐心向病人介绍其病种及应去就诊科室。

对边缘性疾病患者,首诊医师应负责诊疗。

必要时,可请相关科室会诊,严禁相互推诿。

(二)急诊首诊负责制1.一般急诊,参照门诊首诊负责制执行。

2.重危病人,如非本科室疾病范畴,首诊医师应首先对患者进行一般抢救,并马上通知相关科室值班医师,在接诊医师到达后,向其介绍病情及抢救措施并协同抢救,如提前离开,在此期间发生问题,由首诊医师负责。

3.如遇复杂病例,需两科或更多科室协同抢救时,首诊医师应首先进行必要的抢救,并通知医务科或总值班人员,以便立即调集相关科室值班医师、护士等有关人员。

当调集人员到达后,以其中职称最高者负责组织抢救。

二、交接班制度(一)医师值班与交接班:1.各科室在非办公时及节假日,必须设有值班医师。

2.值班医师每日在下班前到达科室,接受各级医师(主班医师)交办的医疗工作。

交接班后,应巡视病室,了解危重病人情况。

3.各科室医师(主班医师)在下班前应将危重病人的病情和处理事项记人交班本,并作好口头交班。

4.值班医师对重危病人应作好病程记录,并简要记人交班本。

同时,要负责值班期间各项临时性医疗工作和病人临时情况的处理,每一项临时性的诊疗措施均要在病程记录中和医嘱上有记录痕迹。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2023版)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2023版)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2023版)1.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9%以上。

2. 医保支付制度:建立统一的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推行按病种付费、按诊断相关组(DRG)付费、按服务包付费等多种支付方式,推动医疗费用合理控制。

3. 公立医院改革: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治理结构,推动医院分类管理,完善医院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

4. 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将常见病、多发病所需的药品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并推进药品价格谈判和带量采购制度。

5. 医师多点执业:放宽医师多点执业政策限制,鼓励医师开展多点执业,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6.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推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优化价格结构,合理定价,加强价格监管,保障合理利润和医疗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7. 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处理:健全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加强医疗纠纷调解、仲裁和诉讼等程序的公正性和效率。

8. 健康档案电子化:推动健康档案电子化,建立全国统一的健康档案信息系统,提高医疗信息共享和调阅的便捷性。

9. 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加强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工作,提高公众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降低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

10. 医学人才培养:加强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医学教育体系,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11. 科研创新和药物研发:支持科研创新和药物研发,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推动医疗科技进步和医疗设备更新换代。

12. 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评价:建立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加强医疗机构和医生的绩效考核,推动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

13. 医疗资源配置优化: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健全分级诊疗制度,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14. 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提供长期照护和护理服务。

15. 医疗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加强医疗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和安全保障体系,防止医疗信息泄露和滥用。

十八项社会核心制度(2023版)

十八项社会核心制度(2023版)

十八项社会核心制度(2023版)十八项社会核心制度是指国家在不同领域中为了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确定的一系列基本制度。

这些制度在2023年版中被整合并强化,以确保国家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1. 国家法制制度建立健全的国家法制制度,包括宪法和法律体系,确保公正、透明和可持续的法治环境。

2. 全面依法治国制度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和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益。

3. 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建立科学、民主的政府决策制度,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公众参与。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保障公平竞争和经济稳定。

5. 城乡区域发展协调制度推动城乡区域发展协调制度,加强城乡资源分配和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制度,培育和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凝聚力和文化自信。

7. 文化产业发展引导制度建立健全的文化产业发展引导制度,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和对外文化交流。

8. 科技创新支持制度建立健全的科技创新支持制度,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9. 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推动绿色发展,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效率。

10. 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和社会保障权益,增强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

11. 教育公平制度落实教育公平制度,促进教育资源公平分配,提高教育质量和公民素质。

12. 就业创业扶持制度建立健全的就业创业扶持制度,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培训支持,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就业。

13. 医疗卫生体系制度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制度,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保障人民健康权益。

14. 公共安全防控制度加强公共安全防控制度,维护社会安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5. 民族宗教和睦共处制度建立和完善民族宗教和睦共处制度,促进各民族、各宗教之间的和谐相处。

(完整word版)18项核心制度完整版

(完整word版)18项核心制度完整版

一、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1)首诊医师负责制度.(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3)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4)会诊制度.(5)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6)手术分级分类管理制度。

(7)术前讨论制度。

(8)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9)查对制度.(10)病历书写与管理制度。

(11)值班与交接班制度。

(12)分级护理制度。

(13)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14)危急值报告制度。

(15)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16)手术安全核查制度.(17)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18)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一、首诊负责制度1、第一次接诊的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和转科等工作负责。

2、首诊医师必须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并认真记录病历。

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或提出处理意见;对诊断尚未明确的患者应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或有关科室医师会诊;3、首诊医师下班前,应将患者移交接班医师,把患者的病情及需注意的事项交待清楚,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4、对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采取积极措施负责实施抢救。

如为非所属专业疾病或多科疾病,应组织相关科室会诊或报告医院主管部门组织会诊。

危重症患者如需检查、住院或转院者,首诊医师应陪同或安排医务人员陪同护送;如接诊医院条件所限,需转院者,首诊医师应与所转医院联系安排后再予转院。

5、首诊医师在处理患者,特别是急、危、重患者时,有组织相关人员会诊、决定患者收住科室等医疗行为的决定权,任何科室、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

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查房实行正(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三级查房。

危重者入院后当天要有上级医师查房;夜间病重者入院后,次日要有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二级医师书写三级医师查房记录,一级医师书写二级医师查房记录,查房前各级医师对需要进行讨论诊断和治疗的病例,事前应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作好充分准备,以提高查房质量。

18项核心制度完整版

18项核心制度完整版

一、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1)首诊医师负责制度。

(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3)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4)会诊制度。

(5)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6)手术分级分类管理制度。

(7)术前讨论制度。

(8)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9)查对制度。

(10)病历书写和管理制度。

(11)值班和交接班制度。

(12)分级护理制度。

(13)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

(14)危急值报告制度。

(15)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16)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17)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18)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二、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一、资源配置:1、实际开放床位、应急扩展床位数;2、全院员工总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其中:医师数、专∕兼职心理治疗师数、医疗社会工作者数、护理人员数、医技人员数)。

3、医院医用建筑面积。

二、工作负荷:1、年门诊人次、年急诊人次。

2、年住院患者入院、出院例数,出院患者实际占用总床日。

3、年开展基层和社区公共精神卫生服务指导∕督导人次。

4、年培训综合服务医院医师以及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的项目数、受训人次。

5、年纳入管理治疗精神疾病患者信息档案的患者人数。

三、治疗质量:1、入出院诊断符合率;2、住院治愈好转率;3、住院患者抢救例数、死亡例数占同期住院人次的比率。

四、工作效率:1、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2、平均每张床位工作日;3、床位使用率;4、床位周转次数。

五、患者负担(项目及数据引自医院财务报表):1、门诊人次平均费用(元),其中药费(元);2、住院人次平均费用(元),其中药费(元)。

六、资产运营(项目及数据引自医院财务报表)1、流动比率、速动比率;2、医疗收入∕百元固定资产;3、业务支出∕百元业务收入;4、资产负债率;5、固定资产总值。

6、医疗收入中药品收入、医用材料收入比率;7、人员经费支出∕业务收入。

七、科研成果(评审前5年):1国内论文数ISSN、国内论文数及被引用数次(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发布信息为准)、SCI 收录论文数;2、承担和完成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数。

(完整版)18项医院核心制度

(完整版)18项医院核心制度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1、首诊负责制度;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3、疑难病例讨论制度;4、会诊制度;5、危重患者抢救制度;6、手术分级管理制度;7、术前讨论制度;8、查对制度;9、交接班制;10、临床用血管理制度;11、死亡病例讨论制度;12、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13、分级护理制度;14、医疗技术准入制度;15、医患沟通制度;16、转院转科制度;17、特诊特治告知制度;18、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一、资源配置:1、实际开放床位、应急扩展床位数;2、全院员工总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其中:医师数、专∕兼职心理治疗师数、医疗社会工作者数、护理人员数、医技人员数)。

3、医院医用建筑面积。

二、工作负荷:1、年门诊人次、年急诊人次。

2、年住院患者入院、出院例数,出院患者实际占用总床日。

3、年开展基层和社区公共精神卫生服务指导∕督导人次。

4、年培训综合服务医院医师以及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的项目数、受训人次。

5、年纳入管理治疗精神疾病患者信息档案的患者人数。

三、治疗质量:1、入出院诊断符合率;2、住院治愈好转率;3、住院患者抢救例数、死亡例数占同期住院人次的比率。

四、工作效率:1、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2、平均每张床位工作日;3、床位使用率;4、床位周转次数。

五、患者负担(项目及数据引自医院财务报表):1、门诊人次平均费用(元),其中药费(元);2、住院人次平均费用(元),其中药费(元)。

六、资产运营(项目及数据引自医院财务报表)1、流动比率、速动比率;2、医疗收入∕百元固定资产;3、业务支出∕百元业务收入;4、资产负债率;5、固定资产总值。

6、医疗收入中药品收入、医用材料收入比率;7、人员经费支出∕业务收入。

七、科研成果(评审前5年):1国内论文数ISSN、国内论文数及被引用数次(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发布信息为准)、SCI收录论文数;2、承担与完成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数。

3、获得国家、省市级科研基金额度。

(完整版)18项医院核心制度

(完整版)18项医院核心制度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1、首诊负责制度;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3、疑难病例讨论制度;4、会诊制度;5、危重患者抢救制度;6、手术分级管理制度;7、术前讨论制度;8、查对制度;9、交接班制;10、临床用血管理制度;11、死亡病例讨论制度;12、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13、分级护理制度;14、医疗技术准入制度;15、医患沟通制度;16、转院转科制度;17、特诊特治告知制度;18、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一、资源配置:1、实际开放床位、应急扩展床位数;2、全院员工总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其中:医师数、专∕兼职心理治疗师数、医疗社会工作者数、护理人员数、医技人员数)。

3、医院医用建筑面积。

二、工作负荷:1、年门诊人次、年急诊人次。

2、年住院患者入院、出院例数,出院患者实际占用总床日。

3、年开展基层和社区公共精神卫生服务指导∕督导人次.4、年培训综合服务医院医师以及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的项目数、受训人次.5、年纳入管理治疗精神疾病患者信息档案的患者人数。

三、治疗质量:1、入出院诊断符合率;2、住院治愈好转率;3、住院患者抢救例数、死亡例数占同期住院人次的比率。

四、工作效率:1、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2、平均每张床位工作日;3、床位使用率;4、床位周转次数。

五、患者负担(项目及数据引自医院财务报表):1、门诊人次平均费用(元),其中药费(元);2、住院人次平均费用(元),其中药费(元)。

六、资产运营(项目及数据引自医院财务报表)1、流动比率、速动比率;2、医疗收入∕百元固定资产;3、业务支出∕百元业务收入;4、资产负债率;5、固定资产总值。

6、医疗收入中药品收入、医用材料收入比率;7、人员经费支出∕业务收入。

七、科研成果(评审前5年):1国内论文数ISSN、国内论文数及被引用数次(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发布信息为准)、SCI收录论文数;2、承担与完成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数。

3、获得国家、省市级科研基金额度.一、首诊负责制度1、凡挂号病人,第一次接诊的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转科、传染病报告等工作负责.2、首诊医师必须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初步处理,并认真记录病历。

十八项核心制度完整版

十八项核心制度完整版

十八项核心制度完整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公报中发布了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制定和实施的“十八项核心制度”。

这些制度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层面确保了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全党同心同向、步调一致。

三、坚持全党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全党同志要遵循党的政治纪律,始终保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决议和党中央的决定。

四、加强党内监督。

党内监督是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方式,必须坚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使党的组织和全体党员做到清清爽爽、干干净净。

五、完善民主集中制。

党的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必须在集中统一领导的基础上实行民主集中制,保证党的决策科学、民主、集中、统一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必须把党的组织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组织力量,提高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战斗力。

七、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制度。

必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党内政治生活的正常化制度化,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纲领性、全覆盖和高强度。

八、深化全面从严治党。

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党和国家组织思想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制度建设、制度执行、制度监督,确保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九、加强党的宣传工作。

宣传是党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加强党的宣传工作,坚持党的执政地位,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提高文化软实力。

十、加强党的统一战线工作。

必须坚持和完善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发挥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统一战线组织和统战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形成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十一、加强党的军事工作。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证,必须坚决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坚决贯彻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全面依法治军。

18项核心制度完整版

18项核心制度完整版

一、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1)首诊医师负责制度。

(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3)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4)会诊制度。

(5)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6)手术分级分类管理制度。

(7)术前讨论制度。

(8)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9)查对制度。

(10)病历书写与管理制度。

(11)值班与交接班制度。

(12)分级护理制度。

(13)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

(14)危急值报告制度。

(15)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16)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17)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18)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二、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一、资源配置:1、实际开放床位、应急扩展床位数;2、全院员工总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其中:医师数、专∕兼职心理治疗师数、医疗社会工作者数、护理人员数、医技人员数)。

3、医院医用建筑面积。

二、工作负荷:1、年门诊人次、年急诊人次。

2、年住院患者入院、出院例数,出院患者实际占用总床日。

3、年开展基层和社区公共精神卫生服务指导∕督导人次。

4、年培训综合服务医院医师以及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的项目数、受训人次。

5、年纳入管理治疗精神疾病患者信息档案的患者人数。

三、治疗质量:1、入出院诊断符合率;2、住院治愈好转率;3、住院患者抢救例数、死亡例数占同期住院人次的比率。

四、工作效率:1、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2、平均每张床位工作日;3、床位使用率;4、床位周转次数。

五、患者负担(项目及数据引自医院财务报表):1、门诊人次平均费用(元),其中药费(元);2、住院人次平均费用(元),其中药费(元)。

六、资产运营(项目及数据引自医院财务报表)1、流动比率、速动比率;2、医疗收入∕百元固定资产;3、业务支出∕百元业务收入;4、资产负债率;5、固定资产总值。

6、医疗收入中药品收入、医用材料收入比率;7、人员经费支出∕业务收入。

七、科研成果(评审前5年):1国内论文数ISSN、国内论文数及被引用数次(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发布信息为准)、SCI 收录论文数;2、承担与完成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八项核心制度目录一、首诊负责制度 (2)二、交接班制度 (2)三、查对制度 (4)四、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6)五、病案管理制度 (6)六、危急值报告制度 (7)七、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8)八、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 (9)九、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10)十、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12)十一、会诊制度 (13)十二、分级护理制度 (14)十三、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16)十四、患者抢救与转诊制度 (16)十五、术前讨论制度 (17)十六、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18)十七、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18)十八、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21)一、首诊负责制度门诊、急诊接诊病人第一个医生必须负责到底,检查,用药,住院一条龙服务。

严禁只开检查单不管检查结果和不管开药的现象发生。

(一)门诊首诊负责制对非本科室范畴疾病病员和边缘性疾病患者,首诊医师均不得拒绝诊治。

对非本科疾病患者,应详尽询问病史,必要的体格检查,按规范书写门诊病历,并耐心向病人介绍其病种及应去就诊科室。

对边缘性疾病患者,首诊医师应负责诊疗。

必要时,可请相关科室会诊,严禁相互推诿。

(二)急诊首诊负责制1.一般急诊,参照门诊首诊负责制执行。

2.重危病人,如非本科室疾病范畴,首诊医师应首先对患者进行一般抢救,并马上通知相关科室值班医师,在接诊医师到达后,向其介绍病情及抢救措施并协同抢救,如提前离开,在此期间发生问题,由首诊医师负责。

3.如遇复杂病例,需两科或更多科室协同抢救时,首诊医师应首先进行必要的抢救,并通知医务科或总值班人员,以便立即调集相关科室值班医师、护士等有关人员。

当调集人员到达后,以其中职称最高者负责组织抢救。

二、交接班制度(一)医师值班与交接班:1.各科室在非办公时及节假日,必须设有值班医师。

2.值班医师每日在下班前到达科室,接受各级医师(主班医师)交办的医疗工作。

交接班后,应巡视病室,了解危重病人情况。

3.各科室医师(主班医师)在下班前应将危重病人的病情和处理事项记人交班本,并作好口头交班。

4.值班医师对重危病人应作好病程记录,并简要记人交班本。

同时,要负责值班期间各项临时性医疗工作和病人临时情况的处理,每一项临时性的诊疗措施均要在病程记录中和医嘱上有记录痕迹。

对急诊入院病员应及时检查、书写首次病程记录和病历,给予必要的医疗处置。

5.值班医师遇有有疑难问题不能处置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前来指导。

抢救病人时按照“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执行。

6.每日晨,值班医师应书写交班报告,并在交班会上口述,重点突出,将值班期间病人的病情变化,处置情况及尚待处理的工作交接清楚。

(二)护土值班与交接班:1.病房护理人员实行24小时的连续轮班制。

值班人员应严格遵照医嘱和护士长安排,对患者进行护理。

2.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应提前10分钟进入科室阅读交班报告及医嘱本。

3.在接班者未到之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

4.值班者必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的各项工作,遇有特殊情况,必须做详细交待,与接班者共同做好工作方可离开。

必须写好交班报告及各项文字记录单,处理好用过的物品。

白班为夜班作好用物准备,如消毒敷料、试管、标本瓶、注射器、常备器械、被服等,以便夜班工作。

5.交班中如发现病情、治疗、器械、物品交待不清,应立即查问。

接班时如发现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如因交班不清,发生差错事故或物品遗失,应由接班者负责。

6.交班报告书写,要求字迹清楚、清晰、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有连贯性,应用医学术语,如进修护士或实习护士书写交班本时,代教护理人员或护士长要负责修改并签名。

7.每日晨会集体交班由科主任、副主任(护士长)主持,全体人员应严肃认真听取夜班交班报告。

要求做到交班本上要写清、口头要讲清、患者床头要看清,如交待不清不得下班。

8.交接班内容:(1)病员总数,出入院、转科、转院、分娩、手术、死亡人数以及新入院、重危患者、抢救患者、大手术前后或有特殊检查处理,病情变化及思想情绪波动的患者均应详尽交班。

(2)医嘱执行情况,重症护理记录,各种检查标本采集及各重处置完成情况,对尚未完成的工作,应向接班者交待清楚。

(3)查看昏迷、瘫痪的危重患者有无褥疮,基础护理完成情况,各种导管固定和通畅情况。

(4)常备、贵重、毒、麻、精神药品及抢救药品、器械、仪器的数量、技术、运行状态等。

交接班者均应签全名。

(5)交接班者共同巡视检查病房是否达清洁、整齐、安静的要求及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三)检验、放射、功能、药房等科室,应根据情况安排好值班医务人员,完成在班时间内所有工作,确保临床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查对制度(一)临床科室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病员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门诊号)。

2.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七对”: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中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

对床号、姓名和服用药的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3.清点药品时和使用前,要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4.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5.输血前,需经两人查对,无误后,方可输入;输血时须注意观察,保证安全。

(二)手术室1.接病员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诊断、手术名称、术前用药。

2.手术前,必须查对姓名、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

3.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术前与缝合前清点所有材料和器械数。

(三)药房1.配方时,查对处方的内容、药物剂量、配伍禁忌。

2.发药时,查对药名、规格、剂量、用法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标签(药袋)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药品有无变质,是否超过有效期;查对姓名、年龄,并交代用法及注意事项。

(四)血库1.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两人工作时要“双查双签”,一人工作时重做一次。

2.发血时,要与取血人共同查对科别、病房、床号、姓名、血型、交叉配合试验结果、血瓶号、采血日期、血液质量。

(五)检验科1。

采集标本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检验目的。

2.收集标本时,查对科别、姓名、性别、联号、标本数量和质量。

3.检验时,查对试剂、项目、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

4.检验后,查对目的、结果。

5.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

(六)病理科1.收集标本时,查对单位、姓名、性别、联号、标本、固定液。

2.制片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切片数量和质量。

3.诊断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临床诊断、病理诊断。

4.发报告时,查对单位。

(七)放射线科1.检查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年龄、片号、部位、目的。

2.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条件、时间、角度、剂量。

3.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

(八)理疗科及针灸室1.各种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种类、时间、皮肤。

2.低频治疗时,查对体表、体内有无金属异常。

3.高频治疗时,查对体表、体内有无金属异常。

4.针刺治疗前,检查针的数量和质量,取针时,检查针数、有无断针。

(九)供应室1.准备器械时,查对品名、数量、质量、清洁度。

2.发器械时,查对名称、消毒日期。

3.收器械包时,查对数量、质量、清洁处理情况。

(十)特殊检查室(心电图、脑电图、超声波、基础代谢等)1.检查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检查目的。

2.诊断时,查对姓名、编号、临床诊断、检查结果。

3.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

其他科室亦应根据上述要求精神,制定本科室工作的查对制度。

四、死亡病例讨论制度1.对于死亡病例应及时讨论。

在患者死亡后一周内进行,尸检病例待病理报告后进行,但不迟于2周。

2.讨论由科主任或副主任(三级医师)主持,全体医护及有关人员参加。

特殊病例讨论,必要时医务科派人参加。

3.讨论应涉及:回顾患者发病整个过程及治疗经过,死亡原因分析,总结诊治过程中的经验及应该吸取的教训。

4.死亡病例讨论内容用专用记录本记载,并将讨论情况记人病历。

五、病案管理制度(一)日常管理1.病案室负责集中管理全院的住院病案资料。

2.凡出院患者,病案应于患者出院后24小时内全部回收到病案室。

3.按时收回出院病案,进行整理、装订、核对。

(二)病案保管制度1.严格执行病案院内交接制度。

2.住院病案不外借,不得跨科室借阅病案。

3.使用病案时,由病案管理人员负责提供和归档。

4.保持病案整洁有序,做好防火、防潮、防丢失工作。

5.严守病案资料保密制度。

6.住院病案原则上要永久保存。

(三)病案供应制度1.患者看门诊需要参阅住院病案时,由门诊医师到病案室查阅。

2.提供科研分析或写论文用的病案,应在病案室内阅毕归档,必须借出时经医务科批准。

3.非医教人员,不得查阅病案,进修医师查阅病案,须经科主任批准。

4.下列情况可提供病案,但必须于当日归还。

(1)尸体解剖。

(2)核对标本。

(3)医疗纠纷(经医务科批准后,可提供复印材料)。

(四)编目工作制度1.编目人员根据首页上的诊断、手术名称,写上相应的ICD-9编码。

2.认真填写诊断及手术名称索引卡,力求准确。

六、危急值报告制度1.危急值是指当这种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2.辅助检查科室根据开展的检查项目建立危急检查项目并制定危急界限值,并根据科室反馈意见定期修订。

各临床、医技科室在实际诊疗工作,如发现所拟定“危急值”项目及“危急值”范围需要更改或增减,请及时与医务科联系,以便逐步和规范“危急值”报告制度。

3.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核查检验标本是否有错,检验项目质控、定标、试剂是否正常,仪器传输是否有误。

在确认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需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结果,并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做好详细记录:日期、患者姓名、科室、住院号、检查结果及危急值、报告时间(具体到分钟),报告人、临床科室联系人等项目。

4.相关医护人员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立即通知主管或值班医生接听电话。

主管或值班医生接听电话报告后,应立即在《危急值报告记录本》详细记录:日期、患者姓名、科室、住院号、检查结果及危急值、报告时间(具体到分钟)、报告人,并复述确认无误后医生签字记录。

主管或值班医生结合临床情况迅速采取相应措施,需讨论、会诊者,及时通知上级医师、科主任甚至医务科。

事后及时记录处置细节。

并将处置结果计入《危急值报告记录本》备注中。

5.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应进一步对病人进行检查;如认为检验结果不符,应关注标本留取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