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预防ppt
合集下载
脑卒中的早期症状预防PPT
![脑卒中的早期症状预防PPT](https://img.taocdn.com/s3/m/4e5bfbba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f1.png)
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脑卒中预防和治疗 的研究。
资源共享
共享研究成果、临床数据和医疗资源,提高全球范围内脑卒 中防治的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脑卒中的早期症状预防
汇报人:XXX 202X-XX-XX
CONTENTS
目录
• 脑卒中概述 • 脑卒中的预防策略 • 脑卒中的早期识别与应对 • 脑卒中康复与护理 • 脑卒中预防的未来展望
CHAPTER
01
脑卒中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脑卒中(Stroke)是指由于脑部 血管突然阻塞或破裂引起脑组织 损伤的一组急性疾病。
细胞疗法
利用干细胞移植等细胞疗法,修复受损的脑组织 ,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
提高公众对脑卒中的认识
公众教育
通过媒体、教育机构等途径,普及脑卒中的预防知识,提高公众对脑卒中的认 识。
健康宣教
开展健康宣教活动,向公众传授脑卒中的早期识别和预防方法,提高自我保护 意识。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研究合作
面部、手臂或腿部突然出现 麻木或无力。
02
01
突然出现的言语不清或失语
。
03
突然出现的视力模糊或单眼 失明。
04
05
突然出现的眩晕、头痛或失 去平衡感。
CHAPTER
02
脑卒中的预防策略
健康的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
适量运动
保持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习惯,多 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减少 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
定期评估与调整
家庭护理过程中,应定期评估患者 的康复进展,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 康复计划和护理措施。
心理支持与康复
情绪管理
资源共享
共享研究成果、临床数据和医疗资源,提高全球范围内脑卒 中防治的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脑卒中的早期症状预防
汇报人:XXX 202X-XX-XX
CONTENTS
目录
• 脑卒中概述 • 脑卒中的预防策略 • 脑卒中的早期识别与应对 • 脑卒中康复与护理 • 脑卒中预防的未来展望
CHAPTER
01
脑卒中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脑卒中(Stroke)是指由于脑部 血管突然阻塞或破裂引起脑组织 损伤的一组急性疾病。
细胞疗法
利用干细胞移植等细胞疗法,修复受损的脑组织 ,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
提高公众对脑卒中的认识
公众教育
通过媒体、教育机构等途径,普及脑卒中的预防知识,提高公众对脑卒中的认 识。
健康宣教
开展健康宣教活动,向公众传授脑卒中的早期识别和预防方法,提高自我保护 意识。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研究合作
面部、手臂或腿部突然出现 麻木或无力。
02
01
突然出现的言语不清或失语
。
03
突然出现的视力模糊或单眼 失明。
04
05
突然出现的眩晕、头痛或失 去平衡感。
CHAPTER
02
脑卒中的预防策略
健康的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
适量运动
保持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习惯,多 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减少 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
定期评估与调整
家庭护理过程中,应定期评估患者 的康复进展,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 康复计划和护理措施。
心理支持与康复
情绪管理
脑卒中防治知识宣传PPT
![脑卒中防治知识宣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8bb184b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e7.png)
脑卒中防治知识宣传
汇报人:XXX 202X-XX-XX
目录 CONTENT
• 脑卒中概述 • 脑卒中预防 • 脑卒中治疗 • 脑卒中康复 • 脑卒中患者的心理支持 • 脑卒中防治的未来展望
01
脑卒中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 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导致脑 组织损伤。
分类
根据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脑卒 中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 脑卒中两大类。
通过改善饮食结构和药物 治疗,降低血脂水平,减 少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 成的风险。
定期进行体检
常规体检
每年进行一次常规体检,包括血压、 血糖、血脂等指标的检测。
脑部影像学检查
对于有脑卒中家族史或高危因素的人 群,定期进行脑部影像学检查,如CT 或MRI,有助于发现脑部病变或血管 狭窄等问题。
03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康复训练有助于刺激大脑神经可塑性,促进 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
降低并发症风险
早期康复有助于降低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 风险,如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
提高心理健康
通过康复过程中的心理支持,患者能够逐渐 走出心理阴影,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康复训练的方法
物理疗法
作业疗法
包括运动疗法和理疗,通过针对性的锻炼 和仪器治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肌肉 力量。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重要 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 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
血管狭窄。
糖尿病
糖尿病可引起血管病变 和血液黏稠度增高,增
加脑卒中的风险。
吸烟
吸烟可导致血管痉挛和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提高脑卒中的发病率。
肥胖
肥胖可引起代谢紊乱和 心血管疾病,增加脑卒
汇报人:XXX 202X-XX-XX
目录 CONTENT
• 脑卒中概述 • 脑卒中预防 • 脑卒中治疗 • 脑卒中康复 • 脑卒中患者的心理支持 • 脑卒中防治的未来展望
01
脑卒中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 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导致脑 组织损伤。
分类
根据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脑卒 中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 脑卒中两大类。
通过改善饮食结构和药物 治疗,降低血脂水平,减 少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 成的风险。
定期进行体检
常规体检
每年进行一次常规体检,包括血压、 血糖、血脂等指标的检测。
脑部影像学检查
对于有脑卒中家族史或高危因素的人 群,定期进行脑部影像学检查,如CT 或MRI,有助于发现脑部病变或血管 狭窄等问题。
03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康复训练有助于刺激大脑神经可塑性,促进 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
降低并发症风险
早期康复有助于降低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 风险,如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
提高心理健康
通过康复过程中的心理支持,患者能够逐渐 走出心理阴影,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康复训练的方法
物理疗法
作业疗法
包括运动疗法和理疗,通过针对性的锻炼 和仪器治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肌肉 力量。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重要 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 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
血管狭窄。
糖尿病
糖尿病可引起血管病变 和血液黏稠度增高,增
加脑卒中的风险。
吸烟
吸烟可导致血管痉挛和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提高脑卒中的发病率。
肥胖
肥胖可引起代谢紊乱和 心血管疾病,增加脑卒
脑卒中的识别与预防PPT课件
![脑卒中的识别与预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dbf274b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be.png)
药物预防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降低血栓形成风险
降压药物:如利血平、卡托普利等,可降低高血压引起的脑卒中风险
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可降低胆固醇水平,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肝素等,可预防血栓形成,降低脑卒中风险
控制血糖药物:如二甲双胍、胰岛素等,可降低糖尿病引起的脑卒中风险
缺血性脑卒中: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导致脑细胞死亡。
01
出血性脑卒中:由于脑部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流入脑组织,压迫脑组织,导致脑细胞死亡。
02
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脑部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导致脑组织受压,进而导致脑细胞死亡。
03
脑干卒中:由于脑干血管破裂,导致脑干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导致脑细胞死亡。
04
脑室出血:由于脑室血管破裂,导致脑室积血,压迫脑组织,进而导致脑细胞死亡。
05
脑卒中的危害
01
导致残疾:脑卒中可能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等残疾
03
增加死亡风险:脑卒中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02
影响生活质量:脑卒中可能导致生活不能自理,需要长期护理
04
增加家庭负担:脑卒中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给家庭带来经济和精神压力
不要随意移动患者,保持患者平躺
不要给患者喂水或食物
02
不要给患者服用药物,除非医生建议
不要给患者做按摩或热敷
不要给患者做心肺复苏,除非患者没有呼吸或心跳停止
05
告知患者所在地址,以便急救人员迅速到达现场
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的环境,避免二次伤害
听从急救人员的指示,配合进行急救处理
3
2
1
4
5
保持呼吸道通畅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降低血栓形成风险
降压药物:如利血平、卡托普利等,可降低高血压引起的脑卒中风险
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可降低胆固醇水平,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肝素等,可预防血栓形成,降低脑卒中风险
控制血糖药物:如二甲双胍、胰岛素等,可降低糖尿病引起的脑卒中风险
缺血性脑卒中: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导致脑细胞死亡。
01
出血性脑卒中:由于脑部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流入脑组织,压迫脑组织,导致脑细胞死亡。
02
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脑部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导致脑组织受压,进而导致脑细胞死亡。
03
脑干卒中:由于脑干血管破裂,导致脑干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导致脑细胞死亡。
04
脑室出血:由于脑室血管破裂,导致脑室积血,压迫脑组织,进而导致脑细胞死亡。
05
脑卒中的危害
01
导致残疾:脑卒中可能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等残疾
03
增加死亡风险:脑卒中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02
影响生活质量:脑卒中可能导致生活不能自理,需要长期护理
04
增加家庭负担:脑卒中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给家庭带来经济和精神压力
不要随意移动患者,保持患者平躺
不要给患者喂水或食物
02
不要给患者服用药物,除非医生建议
不要给患者做按摩或热敷
不要给患者做心肺复苏,除非患者没有呼吸或心跳停止
05
告知患者所在地址,以便急救人员迅速到达现场
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的环境,避免二次伤害
听从急救人员的指示,配合进行急救处理
3
2
1
4
5
保持呼吸道通畅
脑卒中的预防及康复(完美版)ppt
![脑卒中的预防及康复(完美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6b97b693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f3.png)
第三页,共三十八页。
脑卒中的(De)现状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脑卒中高死亡率的重 灾区。在我国,脑卒中每年的新发病例(Li) 为250万例,而每年死于脑卒中的病例为 150万例。 —— 2012年中国脑卒中大会
第四页,共三十八页。
脑卒中的(De)现状
脑卒中是致残率很 高的疾病。据统计 ,在存(Cun)活的脑卒 中患者中,约有四 分之三不同程度地 丧失劳动能力,其 中重度致残者约占 40%。
脑卒中发病率随年龄增加,55岁后每10 年增加1倍。所有卒中大多数发生于65岁 以上。卒中发生率:老年人>中年人>青 年人
男性比女性的卒中发生率大约高30%。在 每个年龄组的发病率:男性>女性。 男子汉有先天的不足,雌激素少,情感压 (Ya)抑或暴躁。
第十页,共三十八页。
高 血压 (Gao)
老年人收缩压≥ 160mmHg,舒张压<90mmHg是脑
物
第七页,共三十八页。
临 床表现 (Lin)
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 斜、半身不遂(Sui)、舌强言蹇、智力障碍为 主要特征
第八页,共三十八页。
危险因素及干(Gan)预
1、年龄 2、性别 3、高血压 4、糖尿病 5、心脏疾病 6、吸烟与(Yu)酗酒 7、肥胖
第九页,共三十八页。
年龄 、性别 (Ling)
640ml(一瓶),葡萄酒<200ml(四两)
第十八页,共三十八页。
肥 胖 (Fei)
最近的研究证据支持(Chi):男性腹部肥胖, 女性肥胖或超重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第十九页,共三十八页。
预 防 (Yu)
1、饮食清淡 2、适当运(Yun)动 3、心情愉快 4、作息规律
第二十页,共三十八页。
脑卒中的(De)现状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脑卒中高死亡率的重 灾区。在我国,脑卒中每年的新发病例(Li) 为250万例,而每年死于脑卒中的病例为 150万例。 —— 2012年中国脑卒中大会
第四页,共三十八页。
脑卒中的(De)现状
脑卒中是致残率很 高的疾病。据统计 ,在存(Cun)活的脑卒 中患者中,约有四 分之三不同程度地 丧失劳动能力,其 中重度致残者约占 40%。
脑卒中发病率随年龄增加,55岁后每10 年增加1倍。所有卒中大多数发生于65岁 以上。卒中发生率:老年人>中年人>青 年人
男性比女性的卒中发生率大约高30%。在 每个年龄组的发病率:男性>女性。 男子汉有先天的不足,雌激素少,情感压 (Ya)抑或暴躁。
第十页,共三十八页。
高 血压 (Gao)
老年人收缩压≥ 160mmHg,舒张压<90mmHg是脑
物
第七页,共三十八页。
临 床表现 (Lin)
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 斜、半身不遂(Sui)、舌强言蹇、智力障碍为 主要特征
第八页,共三十八页。
危险因素及干(Gan)预
1、年龄 2、性别 3、高血压 4、糖尿病 5、心脏疾病 6、吸烟与(Yu)酗酒 7、肥胖
第九页,共三十八页。
年龄 、性别 (Ling)
640ml(一瓶),葡萄酒<200ml(四两)
第十八页,共三十八页。
肥 胖 (Fei)
最近的研究证据支持(Chi):男性腹部肥胖, 女性肥胖或超重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第十九页,共三十八页。
预 防 (Yu)
1、饮食清淡 2、适当运(Yun)动 3、心情愉快 4、作息规律
第二十页,共三十八页。
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ppt课件
![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b4675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3.png)
抗血小板治疗
3.发病在24 h内,具有脑卒中高复发风险 (ABCD2评分≥4分)的急性非心源性TIA或轻 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3分), 应尽早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21 d(Ⅰ级推荐,A级证据),但应严密观察出
血风险。若既往有脑梗死病史、冠心病、
糖尿病或周围血管病者优先考虑氯吡格雷 (75 mg/d)。此后可单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
文献报道只有他汀类 可以降低卒中的危险, 使二级卒中预防的危 险下降26%。
脂代谢异常
2014中国指南推荐意见
对于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无论 是否伴有动脉粥样硬化证据,均应启动他 汀类长期治疗以减少脑卒中发生的风险(Ⅰ 级推荐,A级证据)
有证据表明将LDL-C降低大于等于50%或 LDL-C 小于等于1.8mmol/L,二级预防更为 有效(Ⅱ级推荐,B级证据)
针对可干预危险因素积极 抗血小板或抗栓治疗 控制血压 调整血脂 控制血糖 戒烟 限酒
抗血小板治疗
1.对非心源性栓塞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 建议使用口服抗血小板药物而非抗凝药物 预防脑卒中复发及其他心血管事件(ǀ级推 荐 A级证据)。
2.阿司匹林(50~325mg/d)或氯吡格雷 (75mg/d)单药治疗均可作为首选的抗血小 板药物(ǀ级推荐 A级证据)。阿司匹林单 药抗血小板治疗最佳剂量为75mg~ 150mg/d。阿司匹林(25 mg)+缓释型双嘧 达莫(200 mg)2次/d或西洛他唑(100 mg)2次 /d,均可作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替代
3.由于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狭窄率70%~
99%)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推荐收缩 压降至140 mmHg以下,舒张压降至90 mmHg以下 (Ⅱ级推荐,B级证据)。由于低血流动力学原因导 致的脑卒中或TIA患者,应权衡降压速度与幅度对 患者耐受性及血液动力学影响(Ⅳ级推荐,D级证 据。
脑卒中的一二三级预防ppt
![脑卒中的一二三级预防ppt](https://img.taocdn.com/s3/m/43809b45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0.png)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战胜疾 病的信心。
04
三级预防
长期康复护理
康复计划制定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 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 言语治疗等。
康复机构与人员
寻找专业的康复机构和康 复治疗师,确保患者得到 专业的康复指导和监督。
家庭康复训练
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抗血小板 聚集、降血压、降血脂等药物,以降 低脑卒中的风险。
非药物治疗
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降低脑 卒中的风险。
康复训练与心理支持
康复训练
在脑卒中发生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肢体功能训练 、语言康复等,以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
预防复发与并发症
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相关检查, 监测病情变化和复发迹象。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 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并发症预防
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肺部 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采取相
应的预防措施。
THANKS
感谢观看
202X-XX-XX
脑卒中的一二三级预防
汇报人:XXX
目录
• 脑卒中概述 • 一级预防 • 二级预防 • 三级预防
01
脑卒中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脑卒中(Stroke)是指由于脑部 血管突然阻塞或破裂,导致脑组 织损伤的急性脑血管疾病。
分类
根据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脑卒 中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 脑卒中两大类。
脑卒中的危害
01
02
03
致残率高
脑卒中可导致肢体瘫痪、 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等严 重后遗症,影响患者的生 活质量。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战胜疾 病的信心。
04
三级预防
长期康复护理
康复计划制定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 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 言语治疗等。
康复机构与人员
寻找专业的康复机构和康 复治疗师,确保患者得到 专业的康复指导和监督。
家庭康复训练
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抗血小板 聚集、降血压、降血脂等药物,以降 低脑卒中的风险。
非药物治疗
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降低脑 卒中的风险。
康复训练与心理支持
康复训练
在脑卒中发生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肢体功能训练 、语言康复等,以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
预防复发与并发症
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相关检查, 监测病情变化和复发迹象。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 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并发症预防
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肺部 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采取相
应的预防措施。
THANKS
感谢观看
202X-XX-XX
脑卒中的一二三级预防
汇报人:XXX
目录
• 脑卒中概述 • 一级预防 • 二级预防 • 三级预防
01
脑卒中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脑卒中(Stroke)是指由于脑部 血管突然阻塞或破裂,导致脑组 织损伤的急性脑血管疾病。
分类
根据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脑卒 中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 脑卒中两大类。
脑卒中的危害
01
02
03
致残率高
脑卒中可导致肢体瘫痪、 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等严 重后遗症,影响患者的生 活质量。
脑卒中预防科普PPT课件
![脑卒中预防科普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0b563b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3a.png)
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避免肥 胖。
心理调适
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调节情 绪,减轻压力。
定期筛查与及时治疗
定期进行脑卒中筛查
根据医生建议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脑卒中的风 险。
及时治疗
一旦发现脑卒中的症状,应立即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和管 理。
04
个人预防管理
自我监测
自我监测血压
自我监测血脂
定期测量血压,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 及时发现高血压。
提高劳动力
脑卒中患者康复后,可以重返工作 岗位,为社会创造价值,减轻社会 负担。
减轻家庭负担
家庭成员可以更加关注和支持脑卒 中患者的康复,减轻家庭负担。
03
脑卒中预防方法
控制危险因素
01
02
03
04
高血压
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定期 监测,遵循医生建议进行药物
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糖尿病
控制血糖水平,定期监测,遵 循医生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和生
脑卒中的危害
高发病率
脑卒中是全球范围内的 主要致死和致残原因之 一,发病率高,且呈年
轻化趋势。
高致残率
约70%的脑卒中患者会 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 如偏瘫、失语等,严重
影响生活质量。
高复发率
脑卒中患者复发率较高, 约有1/3的患者在5年内
会再次发病。
高死亡率
脑卒中是导致死亡的主 要原因之一,每年约有 150万人死于脑卒中。
02
脑卒中预防的重要性
降低发病率
01
02
03
定期进行体检
通过常规体检,可以及早 发现高血压、高血脂等脑 卒中的高危因素,并进行 干预,从而降低发病率。
控制危险因素
心理调适
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调节情 绪,减轻压力。
定期筛查与及时治疗
定期进行脑卒中筛查
根据医生建议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脑卒中的风 险。
及时治疗
一旦发现脑卒中的症状,应立即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和管 理。
04
个人预防管理
自我监测
自我监测血压
自我监测血脂
定期测量血压,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 及时发现高血压。
提高劳动力
脑卒中患者康复后,可以重返工作 岗位,为社会创造价值,减轻社会 负担。
减轻家庭负担
家庭成员可以更加关注和支持脑卒 中患者的康复,减轻家庭负担。
03
脑卒中预防方法
控制危险因素
01
02
03
04
高血压
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定期 监测,遵循医生建议进行药物
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糖尿病
控制血糖水平,定期监测,遵 循医生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和生
脑卒中的危害
高发病率
脑卒中是全球范围内的 主要致死和致残原因之 一,发病率高,且呈年
轻化趋势。
高致残率
约70%的脑卒中患者会 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 如偏瘫、失语等,严重
影响生活质量。
高复发率
脑卒中患者复发率较高, 约有1/3的患者在5年内
会再次发病。
高死亡率
脑卒中是导致死亡的主 要原因之一,每年约有 150万人死于脑卒中。
02
脑卒中预防的重要性
降低发病率
01
02
03
定期进行体检
通过常规体检,可以及早 发现高血压、高血脂等脑 卒中的高危因素,并进行 干预,从而降低发病率。
控制危险因素
脑卒中的预防ppt课件全
![脑卒中的预防ppt课件全](https://img.taocdn.com/s3/m/f692545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b.png)
健康知识科普
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目录
01脑卒中的先兆
02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04脑卒中的预防
03脑卒中的处理
01脑卒中 的先兆
脑卒中(Stroke)是脑中风 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 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
叫脑血管意外。
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 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 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
感谢观看
汇报:xxx
2.心脏病是中风的重要原因。 很多原本就有冠心 病、心律失常的患者,会突然发生中风。 因此,要积极 治疗心脏病,并询问医生是否可以进行一些抗凝治疗。 比如阿司匹林等,一些研究表明这可以降低中风的风险 。
脑卒中要如何预防
3.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戒酒、戒烟、减肥,养成 从容的性格,适量运动,低脂饮食,这是预防脑卒中的关 键。如果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如一次性黑朦,肢体麻 木,头痛,耳鸣,面部感觉异常,言语困难等,就是高度 危险信号,这类患者最终发生脑卒中的可能性较正常人高 5—8倍,应该及时去找神经科医生,作系统的检查及积极 治疗,以量平稳行驶,减少颠簸和震
动; 同时将患者头部稍稍抬高20-30度,并随时注意病情 变化。
6.未经医生明确诊断,不要给患者用药。
04脑卒中的预防
脑卒中的预防
脑卒中的预防
脑卒中要如何预防
1.首先要预防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中风的发病率可 比正常人高6倍,如果合并糖尿病,风险可增至8倍。
循环障碍。
出血性卒中
脑卒中类型
缺血性卒中
眩晕
肢体麻木
一过性黑 蒙
视物模 糊
肢体无 力
吐字不 清
头痛
意识不 清
肢体抽 动
卒中的先兆
02脑卒中的危 险因素
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目录
01脑卒中的先兆
02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04脑卒中的预防
03脑卒中的处理
01脑卒中 的先兆
脑卒中(Stroke)是脑中风 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 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
叫脑血管意外。
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 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 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
感谢观看
汇报:xxx
2.心脏病是中风的重要原因。 很多原本就有冠心 病、心律失常的患者,会突然发生中风。 因此,要积极 治疗心脏病,并询问医生是否可以进行一些抗凝治疗。 比如阿司匹林等,一些研究表明这可以降低中风的风险 。
脑卒中要如何预防
3.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戒酒、戒烟、减肥,养成 从容的性格,适量运动,低脂饮食,这是预防脑卒中的关 键。如果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如一次性黑朦,肢体麻 木,头痛,耳鸣,面部感觉异常,言语困难等,就是高度 危险信号,这类患者最终发生脑卒中的可能性较正常人高 5—8倍,应该及时去找神经科医生,作系统的检查及积极 治疗,以量平稳行驶,减少颠簸和震
动; 同时将患者头部稍稍抬高20-30度,并随时注意病情 变化。
6.未经医生明确诊断,不要给患者用药。
04脑卒中的预防
脑卒中的预防
脑卒中的预防
脑卒中要如何预防
1.首先要预防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中风的发病率可 比正常人高6倍,如果合并糖尿病,风险可增至8倍。
循环障碍。
出血性卒中
脑卒中类型
缺血性卒中
眩晕
肢体麻木
一过性黑 蒙
视物模 糊
肢体无 力
吐字不 清
头痛
意识不 清
肢体抽 动
卒中的先兆
02脑卒中的危 险因素
2024版脑卒中ppt(共36张PPT)
![2024版脑卒中ppt(共3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5837f4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b8.png)
压疮防治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翻身和按摩受压部 位,预防压疮发生。
05 脑卒中康复与护理策略
CHAPTER
康复评定方法
神经系统评定
包括意识、认知、言语、运动、 感觉等方面,评估神经损伤程度
和恢复情况。
功能评定
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工作 能力、社会参与能力等,了解患
者的实际需求。
心理评定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包括焦虑、 抑郁等情绪问题,以及应对方式
不可干预危险因素
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卒 中的风险也会增加。
性别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上 脑卒中。
种族
某些种族或民族,如非 裔美国人、南亚人、加 勒比海人等,脑卒中的
风险更高。
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脑卒中病史的 人,患病风险增加。
可干预危险因素
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通过控制血压可以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体格检查
全面评估患者神经系统功能,包括 意识、言语、运动、感觉等方面。
影像学检查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 查方法,如CT、MRI等。
鉴别诊断要点
脑血栓形成
起病较缓慢,多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 症状逐渐加重。
脑栓塞
起病急骤,数秒至数分钟内出现偏瘫、 失语等症状。
鉴别诊断要点
脑出血
多在情绪激动或活动中突 然发病,伴有头痛、呕吐 等症状。
06 脑卒中预防策略与健康教育
CHAPTER
一级预防策略
控制高血压
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等手段,将血压控 制在正常范围内,降低脑卒中风险。
血脂调节
根据血脂水平,合理使用降脂药物,降低血脂异 常对脑卒中的影响。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翻身和按摩受压部 位,预防压疮发生。
05 脑卒中康复与护理策略
CHAPTER
康复评定方法
神经系统评定
包括意识、认知、言语、运动、 感觉等方面,评估神经损伤程度
和恢复情况。
功能评定
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工作 能力、社会参与能力等,了解患
者的实际需求。
心理评定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包括焦虑、 抑郁等情绪问题,以及应对方式
不可干预危险因素
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卒 中的风险也会增加。
性别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上 脑卒中。
种族
某些种族或民族,如非 裔美国人、南亚人、加 勒比海人等,脑卒中的
风险更高。
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脑卒中病史的 人,患病风险增加。
可干预危险因素
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通过控制血压可以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体格检查
全面评估患者神经系统功能,包括 意识、言语、运动、感觉等方面。
影像学检查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 查方法,如CT、MRI等。
鉴别诊断要点
脑血栓形成
起病较缓慢,多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 症状逐渐加重。
脑栓塞
起病急骤,数秒至数分钟内出现偏瘫、 失语等症状。
鉴别诊断要点
脑出血
多在情绪激动或活动中突 然发病,伴有头痛、呕吐 等症状。
06 脑卒中预防策略与健康教育
CHAPTER
一级预防策略
控制高血压
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等手段,将血压控 制在正常范围内,降低脑卒中风险。
血脂调节
根据血脂水平,合理使用降脂药物,降低血脂异 常对脑卒中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重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三、脑卒中的预防用药
脑卒中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及缺血性脑卒中,预防用药主要 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控制危险因素, 最重要的是控制高血压。目前有两类药物被证实可以预防 缺血性脑卒中:
1、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第一个被证实可以预防缺血 性脑卒中的药物,也是目前应用最多的药物,常用量 75—150mg/次/天。氯吡格雷,国产的叫泰嘉,进口的叫 波利维,主要用于高危患者,常用量75mg/次/天。
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标准(mmol/L)
脂质名称 合适范围
需治疗水平
TC TG HDL-C LDL-C
<5.20 (<200mg/dl) <1.70 (<150mg/dl) >1.04 (>40mg/dl) <2.58 (<100mg/dl)
>5.72(>220mg/dl) >1.70 (>150mg/dl)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与不可干预两种,年龄和性 别是两个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卒中 的危险性持续增加,55岁以后每10年卒中的危险性增加1 倍。
世界各国普遍存在性别之间的明显差异,从总体看,卒中 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 1.1~1.5∶1。
此外, 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还有种族和家族遗传性。 可干预的一些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
不良反应,可加用另一类药物合并治疗 4、如有明显不良反应,改用另一类药物或加用其他
类药物合并治疗 5、各类患者都应强化改善生活方式
心脏病与脑卒中
心房纤颤者发生脑卒中危险增加5倍 冠心病发生卒中的相对危险性为2.2 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相对危险性为2.2 先天性心脏病的相对危险性为1.7 风湿性心脏病容易直接导致脑栓塞
饮酒
建 议:
1、对不喝酒者不提倡用开始喝酒来预防心脑血管病; 2、喝酒者应适度,不可酗酒; 3、男性饮酒者每天喝白酒应<50ml(一两),啤酒
<640ml(一瓶),葡萄酒<200ml(四两); 女性饮酒量应减半,孕妇禁止饮酒。
颈动脉狭窄
美国的研究提示: 65岁以上男性颈动脉狭窄 >50% 的捡出率为7%~10%,65岁以上女性捡出率为 5%~7%。
1979年
1991年
2002年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4)
类别
收缩压 (mmHg)舒张压 (mmHg)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高血压 1级高血压(“轻度”) 2级高血压(“中度”) 3级高血压(“重度”)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20 120~139
≥140 140~159 160~179
2、鼻出血 中老年人鼻出血是高血压病人即将发生中风的警 报。经医学观察,排除外伤、炎症因素,高血压病人在反复 鼻出血后1-6个月,约为50%的病人发生脑溢血。鼻出血不少 是由血压不稳定引起的,不加预防则会增加中风的机会,因 此不能麻痹大意。
3、 眩晕 突然自觉头晕目眩,周围物件都在旋转,几秒钟 后便恢复常态,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 应及早去医院请医生诊治,防止中风发生。
吸烟、酗酒、血脂异常、颈动脉狭窄等。
高血压
国内外几乎所有研究均证实,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最 重要的危险因素。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上升与血压升 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直接的、持续的、 并且是独立的。
近年研究表明,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 160mmHg,舒张压<90mmHg)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糖尿病与脑卒中
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人群缺血性卒中的发病 率提早10~20 年。
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人群缺血性卒中的发病 率高2~4 倍。
糖尿病的控制目标
项目
血糖(mmol/L) 空腹 非空腹 HbA1c(%) 血压(mmHg) BMI(kg/m2 )
男性 女性
理想
4.4~6.1 4.4~8.0 <6.5 <130/80
4000000 3000000 2000000
无变化
2%/年减少
1000000
0 1990 95 2000 5 2010 15 2020 25 2030
二、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干预
危险因素: • 年龄 • 性别 • 高血压 • 心脏病 • 糖尿病 • 肥胖等
• 吸烟 • 酗酒 • 血脂异常 • 颈动脉狭窄 • TIA
≥180 ≥140
<80 80~89
≥90 90~99 100~109
≥110 <90
降压目标
一般成人 伴有糖尿病 伴有肾脏疾病
<140/90mmHg <130/80mmHg <125/75mmHg
*原则:应注意降压不要过急过快
防治高血压的非药物措施
措施
目标
减重 膳食限盐 减少膳食脂肪
增加及保持适当的 体力活动 保持乐观心态和提 高应激能力 戒烟、限酒
通过宣传和咨询,提高人群自我防病能力。提倡选择适合 个体的体育、绘画等文化活动,增加老年人社交能力,提 高生活质量。
不吸烟,限酒,嗜酒者男性每日饮酒精<20~30g,女性 <15~20g,孕妇不饮酒。
高血压患者的随访
1、高危及很高危患者:至少每3个月随访一次 2、中危及低危患者:至少每6个月随访一次 3、药物治疗3个月后为达到降压目标时,若无明显
<0.90 (<35mg/dl) >3.64 (>140mg/dl)
血脂异常
建 议:
1、成年人应定期复查血脂; 2、重视并采用生活方式治疗; 3、对既往有卒中或冠心病史,且TC高于5mmol/L者采用他 汀类药物治疗; 4、TG增高选用贝特类药物治疗;(氯贝特、苯扎贝特、 非诺贝特等) 5、LDL≺100mg/dl(2.6mmol/l)
胆固醇与脑卒中
• 低胆固醇水平与脑出血有关。 • 高胆固醇水平易发生颈动脉系统梗塞。 • 低胆固醇水平可减少冠心病发病,但常
近年国内外几项大的临床试验证实,应用他汀类 降脂药物可明显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约可使缺血性卒中发生的危险减少19~3
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表明,血清胆固醇水平过低时 (<160mg/dL),可增加出血性卒中死亡的危险。
血脂异常常见误区
① “血脂偏高”、“胆固醇异常”是多吃少动的生活方式 导致的。
② 高血脂就是甘油三酯高,就是血黏度高、血流缓慢。 ③ 一般人群和已有冠心病或糖尿病等疾病,或者已经发生
过心梗、中风的患者,血脂治疗值和目标值与化验单上 显示的正常值是不同的。 ④ 胆固醇异常是慢性问题,即使不达标也不会有大碍。 ⑤ 保健品可以软化血管、降低血黏度,服用无副作用。
心脏病
心房纤颤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每年发生脑卒中的危险为3%~
5%,约占血栓栓塞性卒中的50%; 口服华法林预防可使血栓栓塞性卒中的相对危险
度减少68%。
建议
1、成年人(≥40岁)应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心脏病
2、确诊为非瓣膜性房颤的患者,有条件的医院应在监测 INR的情况下使用华法林(2~4mg/日)抗凝治疗(INR: 2.0~3.0);年龄>75岁者,INR控制在 1.6~2.5; 或 口服阿司匹林(50~300mg /日) 3、冠心病高危患者也应服用阿司匹林(50~150mg /日)
国内有研究显示:在控制了其他危险因素后,收缩压每升 高 10mm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9%,舒张压每增 加10mm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 46%。
我国高血压患者的增长速度
18000
1.8亿
15000
12000 9000 6000 3000
3000万
6000万
9000万
0 1959年
(日本)研究证明, 吸烟对卒中的相对危险度平 均为2.5(1.8~3.5)
另有几项研究结果,报告其相对危险度为2.5~ 5.7
吸烟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肯定危险因素,其相对 危险度为2.5~3.5
吸烟
建 议:
1、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劝吸烟者戒烟; 2、尽快制定合理的公共场所吸烟法规; 3、动员全社会参与,加强人群干预力度。
减少热量,膳食平衡,增加运动,BMI保持在20~26。 北方首先将每人每日平均食盐量降至8g,以后再降至6g; 南方可控制在6g以下。 总脂肪<总热量的30%,饱和脂肪<10%,增加新鲜蔬菜每日 400~500g,水果100g,肉类50~100g,鱼虾类50g,蛋类 每周3~4个,奶类每日250g,每日食油20~25g,少吃糖 类和甜食。 如运动后感觉自我良好,且保持理想体重,则表明运动量 和运动方式合适。
目前,全国每年用于治疗脑卒中的费用估计要在 100亿元以上,加上各种间接经济损失,每年因本 病支出接近 200亿元人民币,给国家和众多家庭 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卒中已经超越冠心病成为人类死亡的第一杀手!
预测中国脑卒中死亡病例增加数,1990~2030
6000000 5000000
1%/年增加
<25 <24
良好
≤7.0 ≤10.0 6.5~7.5 >130/80
<27 <26
差
>7.0 >10.0 >7.5 ≥140/90
≥27 ≥26
糖尿病
建 议:
1、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者应定期测定血糖,必 要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
2、糖尿病患者应通过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活 动,2~3个月血糖控制仍不佳,应使用药物治疗。
颈动脉狭窄60%~99% 的人群,每年发生卒中的危 险率为3.2%。
颈动脉狭窄
建 议:
1. 多数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一般不推荐手术治疗或 血管内介入治疗,首选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或 他汀类药物治疗。
三、脑卒中的预防用药
脑卒中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及缺血性脑卒中,预防用药主要 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控制危险因素, 最重要的是控制高血压。目前有两类药物被证实可以预防 缺血性脑卒中:
1、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第一个被证实可以预防缺血 性脑卒中的药物,也是目前应用最多的药物,常用量 75—150mg/次/天。氯吡格雷,国产的叫泰嘉,进口的叫 波利维,主要用于高危患者,常用量75mg/次/天。
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标准(mmol/L)
脂质名称 合适范围
需治疗水平
TC TG HDL-C LDL-C
<5.20 (<200mg/dl) <1.70 (<150mg/dl) >1.04 (>40mg/dl) <2.58 (<100mg/dl)
>5.72(>220mg/dl) >1.70 (>150mg/dl)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与不可干预两种,年龄和性 别是两个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卒中 的危险性持续增加,55岁以后每10年卒中的危险性增加1 倍。
世界各国普遍存在性别之间的明显差异,从总体看,卒中 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 1.1~1.5∶1。
此外, 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还有种族和家族遗传性。 可干预的一些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
不良反应,可加用另一类药物合并治疗 4、如有明显不良反应,改用另一类药物或加用其他
类药物合并治疗 5、各类患者都应强化改善生活方式
心脏病与脑卒中
心房纤颤者发生脑卒中危险增加5倍 冠心病发生卒中的相对危险性为2.2 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相对危险性为2.2 先天性心脏病的相对危险性为1.7 风湿性心脏病容易直接导致脑栓塞
饮酒
建 议:
1、对不喝酒者不提倡用开始喝酒来预防心脑血管病; 2、喝酒者应适度,不可酗酒; 3、男性饮酒者每天喝白酒应<50ml(一两),啤酒
<640ml(一瓶),葡萄酒<200ml(四两); 女性饮酒量应减半,孕妇禁止饮酒。
颈动脉狭窄
美国的研究提示: 65岁以上男性颈动脉狭窄 >50% 的捡出率为7%~10%,65岁以上女性捡出率为 5%~7%。
1979年
1991年
2002年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4)
类别
收缩压 (mmHg)舒张压 (mmHg)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高血压 1级高血压(“轻度”) 2级高血压(“中度”) 3级高血压(“重度”)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20 120~139
≥140 140~159 160~179
2、鼻出血 中老年人鼻出血是高血压病人即将发生中风的警 报。经医学观察,排除外伤、炎症因素,高血压病人在反复 鼻出血后1-6个月,约为50%的病人发生脑溢血。鼻出血不少 是由血压不稳定引起的,不加预防则会增加中风的机会,因 此不能麻痹大意。
3、 眩晕 突然自觉头晕目眩,周围物件都在旋转,几秒钟 后便恢复常态,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 应及早去医院请医生诊治,防止中风发生。
吸烟、酗酒、血脂异常、颈动脉狭窄等。
高血压
国内外几乎所有研究均证实,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最 重要的危险因素。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上升与血压升 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直接的、持续的、 并且是独立的。
近年研究表明,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 160mmHg,舒张压<90mmHg)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糖尿病与脑卒中
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人群缺血性卒中的发病 率提早10~20 年。
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人群缺血性卒中的发病 率高2~4 倍。
糖尿病的控制目标
项目
血糖(mmol/L) 空腹 非空腹 HbA1c(%) 血压(mmHg) BMI(kg/m2 )
男性 女性
理想
4.4~6.1 4.4~8.0 <6.5 <130/80
4000000 3000000 2000000
无变化
2%/年减少
1000000
0 1990 95 2000 5 2010 15 2020 25 2030
二、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干预
危险因素: • 年龄 • 性别 • 高血压 • 心脏病 • 糖尿病 • 肥胖等
• 吸烟 • 酗酒 • 血脂异常 • 颈动脉狭窄 • TIA
≥180 ≥140
<80 80~89
≥90 90~99 100~109
≥110 <90
降压目标
一般成人 伴有糖尿病 伴有肾脏疾病
<140/90mmHg <130/80mmHg <125/75mmHg
*原则:应注意降压不要过急过快
防治高血压的非药物措施
措施
目标
减重 膳食限盐 减少膳食脂肪
增加及保持适当的 体力活动 保持乐观心态和提 高应激能力 戒烟、限酒
通过宣传和咨询,提高人群自我防病能力。提倡选择适合 个体的体育、绘画等文化活动,增加老年人社交能力,提 高生活质量。
不吸烟,限酒,嗜酒者男性每日饮酒精<20~30g,女性 <15~20g,孕妇不饮酒。
高血压患者的随访
1、高危及很高危患者:至少每3个月随访一次 2、中危及低危患者:至少每6个月随访一次 3、药物治疗3个月后为达到降压目标时,若无明显
<0.90 (<35mg/dl) >3.64 (>140mg/dl)
血脂异常
建 议:
1、成年人应定期复查血脂; 2、重视并采用生活方式治疗; 3、对既往有卒中或冠心病史,且TC高于5mmol/L者采用他 汀类药物治疗; 4、TG增高选用贝特类药物治疗;(氯贝特、苯扎贝特、 非诺贝特等) 5、LDL≺100mg/dl(2.6mmol/l)
胆固醇与脑卒中
• 低胆固醇水平与脑出血有关。 • 高胆固醇水平易发生颈动脉系统梗塞。 • 低胆固醇水平可减少冠心病发病,但常
近年国内外几项大的临床试验证实,应用他汀类 降脂药物可明显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约可使缺血性卒中发生的危险减少19~3
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表明,血清胆固醇水平过低时 (<160mg/dL),可增加出血性卒中死亡的危险。
血脂异常常见误区
① “血脂偏高”、“胆固醇异常”是多吃少动的生活方式 导致的。
② 高血脂就是甘油三酯高,就是血黏度高、血流缓慢。 ③ 一般人群和已有冠心病或糖尿病等疾病,或者已经发生
过心梗、中风的患者,血脂治疗值和目标值与化验单上 显示的正常值是不同的。 ④ 胆固醇异常是慢性问题,即使不达标也不会有大碍。 ⑤ 保健品可以软化血管、降低血黏度,服用无副作用。
心脏病
心房纤颤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每年发生脑卒中的危险为3%~
5%,约占血栓栓塞性卒中的50%; 口服华法林预防可使血栓栓塞性卒中的相对危险
度减少68%。
建议
1、成年人(≥40岁)应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心脏病
2、确诊为非瓣膜性房颤的患者,有条件的医院应在监测 INR的情况下使用华法林(2~4mg/日)抗凝治疗(INR: 2.0~3.0);年龄>75岁者,INR控制在 1.6~2.5; 或 口服阿司匹林(50~300mg /日) 3、冠心病高危患者也应服用阿司匹林(50~150mg /日)
国内有研究显示:在控制了其他危险因素后,收缩压每升 高 10mm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9%,舒张压每增 加10mm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 46%。
我国高血压患者的增长速度
18000
1.8亿
15000
12000 9000 6000 3000
3000万
6000万
9000万
0 1959年
(日本)研究证明, 吸烟对卒中的相对危险度平 均为2.5(1.8~3.5)
另有几项研究结果,报告其相对危险度为2.5~ 5.7
吸烟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肯定危险因素,其相对 危险度为2.5~3.5
吸烟
建 议:
1、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劝吸烟者戒烟; 2、尽快制定合理的公共场所吸烟法规; 3、动员全社会参与,加强人群干预力度。
减少热量,膳食平衡,增加运动,BMI保持在20~26。 北方首先将每人每日平均食盐量降至8g,以后再降至6g; 南方可控制在6g以下。 总脂肪<总热量的30%,饱和脂肪<10%,增加新鲜蔬菜每日 400~500g,水果100g,肉类50~100g,鱼虾类50g,蛋类 每周3~4个,奶类每日250g,每日食油20~25g,少吃糖 类和甜食。 如运动后感觉自我良好,且保持理想体重,则表明运动量 和运动方式合适。
目前,全国每年用于治疗脑卒中的费用估计要在 100亿元以上,加上各种间接经济损失,每年因本 病支出接近 200亿元人民币,给国家和众多家庭 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卒中已经超越冠心病成为人类死亡的第一杀手!
预测中国脑卒中死亡病例增加数,1990~2030
6000000 5000000
1%/年增加
<25 <24
良好
≤7.0 ≤10.0 6.5~7.5 >130/80
<27 <26
差
>7.0 >10.0 >7.5 ≥140/90
≥27 ≥26
糖尿病
建 议:
1、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者应定期测定血糖,必 要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
2、糖尿病患者应通过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活 动,2~3个月血糖控制仍不佳,应使用药物治疗。
颈动脉狭窄60%~99% 的人群,每年发生卒中的危 险率为3.2%。
颈动脉狭窄
建 议:
1. 多数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一般不推荐手术治疗或 血管内介入治疗,首选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或 他汀类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