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27日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合集下载

山东半岛强对流天气风暴参数统计分析

山东半岛强对流天气风暴参数统计分析

山东半岛强对流天气风暴参数统计分析苏添记;刁秀广;符长静;张孝峰;章火宝;曲海涛【摘要】利用烟台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SA)资料,统计分析了2005—2012年烟台和威海地区27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风暴参数.总结出山东半岛不同月份冰雹和雷暴大风的风暴参数判据:对于冰雹,5月、6月、8月基于单体的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C-VIL)≥35kg·m-2,7月C-VIL≥45kg·m-2,最大反射率因子(DBZM)≥55dBZ;5月、7月C-VIL≥60kg·m-2,6月、8月C-VIL≥45kg·m-2,DBZM≥60dBZ,强中心高度(HT)≥4km,单体顶高(TOP)≥9km,可产生直径大于20mm的冰雹,当风暴单体的最大HT≥6km,TOP≥10km时,可产生直径大于40mm的冰雹.对于雷暴大风,当DBZM≥55dBZ时,HT≥5.5km,TOP≥11km,可产生10级大风;HT≥4.5km,TOP≥9km,可产生8~9级大风.指标在2013—2015年9次冰雹天气过程中进行了验证,冰雹的C-VIL判据准确度较高.【期刊名称】《山东气象》【年(卷),期】2016(036)002【总页数】5页(P15-19)【关键词】强对流;风暴单体;风暴参数【作者】苏添记;刁秀广;符长静;张孝峰;章火宝;曲海涛【作者单位】烟台市气象局,山东烟台 26400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南京 210044;山东省气象台,济南 250031;烟台市气象局,山东烟台 264003;烟台市气象局,山东烟台 264003;烟台市气象局,山东烟台 264003;烟台市气象局,山东烟台 264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12.25山东半岛是强对流天气多发地区,每年都会遭受强对流所引发的冰雹、大风、雷电、短时强降水等袭击,经常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3]。

天津地区080625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分析

天津地区080625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分析

对 流 降水过 程进 行数值 模 拟和诊 断分析 。结 果表 明 : 中尺度 露 点锋是 该 次强对 流 降水 的重要 机制 ,
其 对应 的低 层 气流辐 合所 形成 的 强烈上 升运 动及 相 对 应的 强烈 发 展 的对 流 云 团 , 此 次 天津 强 对 是
流降水 的 直接 影 响 系统 ; 对流 有效 位 能等参 数 的变化 非 常好 地反 映 出此 次 强 降 水天 气 的发 生和 发 展 特征 ; 大的 相对 螺旋 度与 此 次强对 流天 气 的发 生对应也 较好 。 由此认 为 , 较 中尺 度露 点锋 锋 生的 动 力 学 、 力 学过程 是此 次 强对流 降水 天 气发 生发 展 的重要 机 制 。 热 关键 词 : 强对流 降水 ; F模 式 ; 流有 效位 能 ; 旋度 ; WR 对 螺 中尺度 露点锋
NC P N AR ra a s aaadF 一C T B dt , e v a flpo esi Taj rao 5Jn E / C en l i d t n Y 2 B a ah a yri a rc s n ini ae n2 u e y s a n l n
2 0 sa ay e n i ltdb eW R we te ee c n o e a t g)mo e. h ih s ail 0 8 i n l z da dsmuae yt F( ah r sa h a dfrc s n h r r i d 1T ehg p t — a
中图分 类号 :4 8 2 P 5 .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47 9 (0 1 0 -6 80 1 7 -0 7 2 1 ) 60 8 —9
The a a y i f a s r n o v c i e p e i ia i n p o e s n l ss o t o g c n e tv r c p t to r c s

强对流天气特征及预报

强对流天气特征及预报

• • •
• •


中气旋 中气旋是指与对流风暴的上升气流相联的小尺度涡旋,尺度小于10km,并且满足一定的旋转(切变)、垂直伸展和 持续时间的判据。 Doswell等(1993)指出,深厚而持久的中气旋是区别超级单体的唯一有效特征,其中,深厚指环流的深度达到几 公里,持久指中尺度环流维持超过几十分钟。钩状回波等其它所谓的超级单体结构特征都是中气旋环流的直接表现。 在多普勒天气雷达上,连续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存在的中气旋是判断超级单体强对流天气的最佳途径。中气旋在多 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速度场上表现为一对沿雷达径向对称的正负速度中心对。气旋性辐合(散)则表现为沿径向倾斜 对称的正负速度中心对。 很多研究(郭艳,2005,应冬梅,2007)表明,在区域性的大冰雹天气过程中,降雹前风暴的径向速度图上都出现 了中气旋。 需要指出的是,在CINRAD/CD PUP程序提供的中气旋特征(M)产品上只有3个风暴出现了中气旋特征报警。这可 能是由于中气旋产品的算法是根据大平原地区的中气旋设计,较小或较弱的中气旋特征往往不能满足算法的域值而 无法识别。图6.28中黄色圈中是2009年7月27日的局地冰雹的径向速度场,他们具有典型的中气旋特征且伴有中气 旋特征报警,而图4.8中黄色圈中是呼和浩特2009年8月17日17时43分局地冰雹的径向速度场,它们没有中气旋特征 报警,但在径向速度产品上可以分析出明显的中气旋特征。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们发现中气旋特征与冰雹天气有非常好的相关性,但由于只证实了它是必要条件,未进 行充分条件的检验,所以使用这个指标作预报时应谨慎,最好是结合各种参数指标综合考虑。图6.29是呼和浩特 2009年8月17日17时43分中尺度气旋特征图,但当时相对湿度较小,回波表现较为松散,是否降雹不能肯定。 因此,风暴内中气旋特征的出现,表明超级单体结构的建立,所以发现中气旋特征后应发布相关的强对流天气预警。 不过很多突发性局地强风暴由于产生于不大有利的环境中,相对风暴及其伴随的中气旋的尺寸都较小,所以不一定 会出现中气旋特征报警,这种情况下应通过分析径向速度产品来判断中气旋特征。

一次东北冷涡过程暴雨及强对流天气分析

一次东北冷涡过程暴雨及强对流天气分析

一次东北冷涡过程暴雨及强对流天气分析一次东北冷涡过程暴雨及强对流天气分析一、引言东北冷涡是指冷空气锐势槽南移至东北地区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它常常带来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对于东北地区的气候和水文等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就一次东北冷涡过程中暴雨及强对流天气进行分析,旨在深入了解该现象对东北地区天气的影响与演变规律。

二、气象背景本次东北冷涡过程发生于X月X日至X月X日,属于冬季转春季的过渡时期。

在这一时段,东北地区气温普遍较低,且出现了多次冷空气活动。

而在X月X日前,东北地区气温较为温和,降水较少,属于晴冷天气。

三、天气发展过程(一)开始阶段X月X日起,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次持续性降水过程,天气逐渐转阴。

这是冷空气南移过程开始的标志。

同时,低层的暖湿气流也开始向东北地区输送,导致了较强的水汽输送条件。

(二)冷空气影响X月X日晚至X日凌晨,冷空气锋面逐渐移入东北地区,导致气温迅速下降并伴随明显的降雨。

此阶段的降水以小雨为主,但雨量较为持续。

(三)冷涡形成随着冷空气锋面的南移,东北地区开始形成东北冷涡。

冷涡通常在冷空气锋面之后形成,并且具有较强的气旋性质。

在该过程中,东北地区降雨加剧,呈现出暴雨的特点。

同时,由于冷涡的存在,上层大气对流条件逐渐变得不稳定,为后续发展提供了条件。

(四)强对流天气的形成在冷涡形成之后的X月X日下午,东北地区出现了强对流天气。

天空阴沉,雷电交加,伴有强风和冰雹。

这是由于冷涡的对流不稳定性及水汽的积聚导致的。

强对流天气的持续时间较短,但强度较大。

四、影响分析(一)降雨量该次东北冷涡过程中的降雨量较大。

根据当地气象台的观测数据,X月X日至X月X日期间,东北地区的平均降雨量超过了正常水平的X倍。

降雨主要集中在冷涡形成之后的X日内,其中较大范围的暴雨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

(二)对农业的影响这次暴雨对当地农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在农业生产方面,降雨过多导致一些旱地农作物泡水、倒伏等损失。

(完整word版)2005年福建省气候公报

(完整word版)2005年福建省气候公报

2005年福建省气候公报(2005年1月~12月)福建省气象局福建省气象台2006年1月目录综述第一章、基本气候概况1、降水2、气温3、日照第二章、主要气候事件与气象灾害及其影响1、积冰积雪2、寒潮冻害3、强对流天气4、低温阴雨5、暴雨洪涝6、高温7、干旱8、热带气旋9、秋寒第三章、气候趋势展望1、降水2、气温3、台风4、主要气象灾害附表 2005年福建省气温、降水、日照评价表为使公众和社会各界及时了解福建省的气候及其变化,现将2005年福建省各季和全年的气候及其气候趋势展望,主要气候事件与气象灾害及其影响公告如下:综述2005年福建全省气温偏高,降水量正常,日照正常略少.冬季部分县(市)出现寒潮冻害雪灾;春季强对流天气活跃,局部县(市)遭受冰雹、雷雨大风和飑线的袭击;夏季6月17日~23日闽北出现持续性暴雨过程,部分县(市)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闽江流域出现了三十五年一遇的大洪水;秋季气温异常偏高,创下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的最高值, 9月经历一次持续性高温过程。

全年有7个热带气旋登陆或影响我省,其中第5号台风“海棠"7月19日在连江县黄岐镇登陆,第13号台风“泰利"9月1日在莆田市平海镇登陆;第19号台风“龙王"10月2日在厦门市登陆,台风给我省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主要气候事件与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洪涝、寒潮、雪灾、冰雹、雷雨大风、飑线、高温和干旱等,给我省造成的损失较常年偏重,综合分析,2005年我省气候属偏差年景。

第一章基本气候概况1、降水2005年(2005年1月~12月)我省降水量在1351~2645毫米之间,降水量分布北部较多,其中寿宁、宁德、福鼎、三明、宁化、明溪、建瓯、泰宁、古田、武夷山10县(市)在2000毫米以上,寿宁、宁德最多,分别达2645毫米和2357毫米,中南部较少,其中厦门、平潭、漳州、闽清、连城、东山6县(市)在1600毫米以下,厦门、平潭最少,分别为1351毫米和1383毫米(图1)。

一次超级单体雹暴的中尺度对流特征和形成条件分析

一次超级单体雹暴的中尺度对流特征和形成条件分析

一次超级单体雹暴的中尺度对流特征和形成条件分析雷蕾; 孙继松; 乔林; 陈明轩【期刊名称】《《气象科技进展》》【年(卷),期】2019(009)005【总页数】8页(P16-23)【关键词】西北气流型降雹; 三体散射; 回波悬垂; 地面辐合线; 冷池【作者】雷蕾; 孙继松; 乔林; 陈明轩【作者单位】北京市气象台北京 100089;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京津冀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北京 100089;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北京 100089【正文语种】中文0 引言冰雹、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具有突发性、局地性、致灾性强的特点,常常给大城市运行带来较大的困扰,并且在地质灾害易发区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预报和科研人员一直致力于对其结构特征、形成机制和预报着眼点进行探索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依赖于大气的热动力条件,通常都是在有利的天气背景下发展的,更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直接相关,此外,还与地形的影响密切相关[1-4]。

近年的研究表明,中尺度的辐合(边界层辐合线、阵风锋等)抬升机制、近地面冷池的增强往往与对流风暴发生有紧密联系[5-13]。

冰雹在强对流天气中致灾性强,北京地区5—9月均为冰雹多发月份,6月最多,其次为8月和7月[14];从落区来看西北部山区是高发区[14-15],主要的天气影响系统有低槽冷锋、蒙古涡、西北气流和东北涡[16-18],其中西北气流类型下的对流往往具有独立发展或多个对流局地发展后合并的特点,回波范围不大,但很强[16]。

本文研究的2014年7月16日这次大雹事件就属于这种天气类型降雹。

图1 2014年7月16日16—22时北京地区(a)冰雹和短时大风和(b)雨量分布 Fig. 1 Hail and wind gust (a), rainfall (b) distribution in Beijing area from 1600 BT to 2200 BT on 16 July 20147月16日下午至夜间(16—22时,北京时,下同),位于河北赤城的局地孤立单体进入北京西北部,并发展成超级单体迅速南下,具有强度强,灾害严重等特点。

一次强对流天气雷达回波分析

一次强对流天气雷达回波分析

一次强对流天气雷达回波分析一、引言强对流天气是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其常伴随着暴雨、雷电、龙卷风等极端气象事件。

这些极端天气现象可能会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重大威胁,因此强对流天气的警报和监测非常重要。

雷达是一种有效的气象监测工具,可以用于监测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和发展,提供准确的预警信息。

本文将对强对流天气雷达回波分析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和应用进行探讨,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二、强对流天气雷达回波的基本原理雷达回波是指雷达向大气中发射电磁波,当遇上雨滴、冰晶等介质时,会被反射回来并被雷达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

雷达回波信号强度与回波信号的反射系数、降雨量、降雨密度、雷达波长和雨滴粒径等参数有关。

由于强对流天气的特殊性质,其回波信号在雷达接收端的表现较为突出,常常具有以下特征:1.回波强度突然增加。

2.回波垂直延伸范围大。

3.回波内深层反射面清晰。

4.回波内存在尖点或闪电现象。

5.回波呈现出多层回波结构。

三、强对流天气雷达回波分析的技术方法对于雷达回波信号的分析,目的是为了确定天气现象的类型、强度和轨迹,为预测和预警提供数据。

在强对流天气中,雷达回波的分析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技术方法。

例如:1.雷达图像识别技术。

该技术基于雷达回波的分布图像,在灰度共生矩阵、纹理特征、图像熵等基础上,通过模板识别和分类算法来识别飑线、旋转风暴、高尺度回波等强对流天气类型。

2.反射率图解析技术。

该技术是指利用雷达返回强度与事先设定的标准强度比较,将雷达回波划分为几个等级。

通过比较反射率的大小,可以判断强对流天气的类型和强度。

3.体扫雷达技术。

体扫雷达是指利用雷达扫描一定方位角之间的所有角度,获取雷达回波立体数据的技术。

通过对立体数据的分析,可以获取强对流天气的三维体积信息,相对于面扫雷达有更好的预测能力。

四、强对流天气雷达回波分析的应用强对流天气雷达回波分析可以为天气预测、防灾减灾等方面提供有效的数据和技术支持。

例如:1.预警预报。

2005年的台风名称和时间

2005年的台风名称和时间

1 强烈热带风暴玫瑰持续日期2005年1月13日—2005年1月18日2 强烈热带风暴洛克持续日期2005年3月13日—2005年3月17日3 台风桑卡持续日期2005年4月20日—2005年4月26日4 台风纳沙持续日期2005年5月30日—2005年6月14日5 台风海棠持续日期2005年7月11日—2005年7月20日6 热带风暴尼格持续日期2005年7月20日—2005年7月25日7 强烈热带风暴榕树持续日期 2005年7月21日—2005年7月31日8 热带风暴天鹰持续日期2005年7月28日—2005年7月31日9 台风麦莎持续日期 2005年7月31日—2005年8月6日10 台风珊瑚持续日期 2005年8月10日—2005年8月14日11 台风玛娃持续日期2005年8月19日—2005年8月27日12 台风古超持续日期2005年8月20日—2005年8月25日13 台风泰利持续日期2005年8月26日—2005年9月1日14 台风彩蝶持续日期2005年8月29日—2005年9月11日15 台风卡努持续日期2005年9月5日—2005年9月16日16 强烈热带风暴韦森特持续日期2005年9月15日—2005年9月19日17 台风苏拉持续日期2005年9月19日—2005年9月28日18 台风达维持续日期2005年9月19日—2005年9月27日19 台风龙王持续日期2005年9月25日—2005年10月3日20 热带低气压20W 持续日期2005年10月7日—2005年10月8日21 台风鸿雁持续日期2005年10月9日—2005年10月20日22 台风启德持续日期2005年10月25日—2005年11月2日23 热带风暴天秤持续日期2005年11月6日—2005年11月12日24 台风布拉万持续日期2005年11月13日—2005年11月20日25 热带风暴25W 持续日期2005年12月18日—2005年12月21日时间表一月1月13日1800 UTC - 热带低气压01W 于关岛阿加纳东南575海里(1,065公里)形成。

近10年浦东新区汛期雨情分析

近10年浦东新区汛期雨情分析

近10年浦东新区汛期雨情分析杨晓斌【摘要】通过对2002~2011年浦东新区讯期降水量的分析,对近10年汛期降永进行时间和空间分析,汲出讯期雨情的特征,为防讯排涝设施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依据.【期刊名称】《水科学与工程技术》【年(卷),期】2012(000)002【总页数】3页(P8-10)【关键词】汛期;降水量;暴雨;灾情【作者】杨晓斌【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水文水资源管理署,上海2001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38浦东新区位于上海市东侧,黄浦江下游和长江入海口南侧,新区三面濒水,属平原感潮河网区,境内河港密布、沟渠纵横,但分布不均。

新区地处中纬度沿海,属北亚热带南缘,受冷暖空气交替影响和海洋性气候调节,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降水量充沛。

全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108mm,6~9月为汛期,汛期平均降水量562.4mm,占全年降水量的50.7%[1]。

在汛期易发生灾害性降水,如再遇长江洪水或黄浦江的高水位时,降水则很难及时排出,往往形成内涝。

随着浦东新区城市化面积不断扩大,城市热岛效应不断突显,表现在降水上易发生局地性、突发性、强对流天气的暴雨。

为了全面掌握浦东新区的降水情况,从2000年起,在全区不断加强降水自动监测站点建设,至今共布设实时监测站点40多个,能较全面掌握全区降水的强度、量级、范围和历时长短等情况。

根据浦东新区2002~2011年近10年的降水资料分析,汛期平均降水量535.0mm,平均雨日43d,日降水强度12.4mm。

近10年汛期平均降水量535.0mm,比常年少4.9%,但年际差别显著,且降水量有缓慢上升趋势(图1(a))。

最大降水出现在2008年,达731.9mm,最小降水出现在2003年,仅有240.4mm,最大值是最小值的3.0倍。

汛期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49.7%,与常年基本一致,但占比有明显上升趋势(图1(b)),特别2011年汛期雨量占全年雨量的72.2%。

强对流天气时的观测工作

强对流天气时的观测工作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15DOI:10.16660/ki.1674-098X.2005-5352-0716强对流天气时的观测工作李鹏飞(湖南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常德桃花源机场分公司 湖南常德 415000)摘 要:我国常见的强对流天气,主要是雷雨冰雹和雷暴等天气。

强对流天气容易让空中的风向气流和能见度产生变化,这就会对飞行中的飞行员产生干扰,从而使飞行器的安全性下降,一般来说,应对强对流天气时,空中管制会让飞行器进行绕飞和偏航的应对措施,这不仅耗时耗力,而且还容易影响其他飞机的飞行路线,增加了空中交通管制的难度。

本文基于强对流天气对飞行的影响,讨论了强对流天气的观察工作,重点分析了应对强对流天气情况下观察工作的策略,希望能够对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进步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强对流 气象观测 交通管制 观测工作中图分类号:S1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9(a)-0015-03Observation Work in Severe Convective WeatherLI Pengfei(Changde Taohuayuan Airport Branch of Hunan Airport Co., Ltd., Changde, Hunan Province, 415000China)Abstract : The common severe convective weather in China is mainly thunderstorm, hail and thunderstorm. Severe convective weather is easy to change the wind direction, airf low and visibility in the air, which will interfere with the pilots in f light, thus reducing the safety of the aircraft. Generally speaking, when dealing with severe convective weather, air traffic control will make the aircraft take countermeasures to f ly around and yaw, which is not only time-consuming and labor-consuming, but also easy to affect the f light routes of other aircraft,making air traffic control more difficult. Based on the inf luence of severe convective weather on f ligh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bservation work of severe convective weather, and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observation strategy under severe convective weather, hoping to help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China's aviation industry.Key Words : Severe convection;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Traffic control; Observation work对于飞行器的飞行安全来说,地面观测工作作为气象预报中的一项十分重要,地面的观测和气象预报对于飞行器气象预报工作的质量有重要影响,但是在进行地面观测作业的时候,有时会出现强对流天气,这给地面观测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而如果对强对流天气没有及时的察觉和反应,将会对未来的飞行器的飞行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对于强对流天气时的观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辽宁地区一次局地暴雨到大暴雨成因分析

辽宁地区一次局地暴雨到大暴雨成因分析

暴雨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其不仅影响工农业生产,而且可能危害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暴雨预报是气象防灾减灾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中小尺度系统是暴雨过程的直接制造者。

朱乾根等[1]指出,暴雨(特别是连续暴雨)的重要条件为降水持续时间。

不同尺度系统相互作用产生暴雨,其中:天气尺度系统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中小尺度天气系统一般只会引发短时暴雨,但若干中小尺度系统的连续影响可使暴雨系统维持或加强。

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辽宁暴雨频发时期,本文选取2016年7月30日至8月2日发生在辽宁地区一次局地暴雨到大暴雨过程,主要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和雷达资料3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暴雨产生机制,以期为今后的预报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1天气实况2016年7月30日20:00至8月2日8:00,辽宁省出现局部暴雨到大暴雨天气,同时伴随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图1)。

本次天气过程平均降水量29.8mm ,降水量居前3位的分别是瓦房店万家岭(208.6mm )、凤城石城子(162.1mm )、瓦房店老爷庙(161.3mm )。

其中,大暴雨主要出现在大连和丹东部分乡镇。

此次天气过程中出现了较强的对流天气,8月1日14:00,锦州凌海双羊镇出现10级瞬时大风;全省共监测到闪电6568次。

2环流形势的演变7月30日20:00,500hPa 巴尔喀什湖附近为低槽,贝加尔湖为高压脊,内蒙古中部至河北南部为低槽,副高呈带状分布,588dagpm 线位于朝鲜北部,辽宁地区受高空槽前西南气流控制。

河南、山东北部以及大连地区风速依次递减,分别为12、10、8m/s ,大连地区存在风速的辐合,辽宁西部和大连地区开始降水。

850hPa 辽宁北部有一横切变,辽宁受西南气流影响,低压带控制辽宁地区。

7月31日上午8:00,500hPa 高空槽东移加强成一低涡,588dagpm 线南落至朝鲜中部,降水进入辽宁。

850hPa 切变东移加强成一涡旋至内蒙古和辽宁交界,本溪、辽阳、沈阳和铁岭一带存在偏南风风速辐合区,最大风速为8m/s ,相应风速辐合区降水加强。

新一代天气雷达原理与应用6-个例分析(1)

新一代天气雷达原理与应用6-个例分析(1)

03-07-08 20:00
03-07-08 20:34
03-07-08 21:12
03-07-08 21:24
03-07-08 21:57
03-07-08 22:32
22:32
03-07-08 23:01
03-07-08 23:29
23:29
03-07-09 00:38
03-07-09 00:38
在毕家庄,记者看到龙卷风、强降水使得这个长宽都 不足百米的小村庄遭受了灭顶之灾。全村30多户人家,只有 位于村口的一家房屋还算完好,其余都已是断垣残壁,一片 狼藉,废墟中的家具、电视机、衣物、橱柜依稀可见。很多 大树被连根拔起,其中一棵有几十年树龄的榆树也未能幸免。 村庄周围的电线杆更是东倒西歪,大多都是由底部被强行扭 断。一辆拖拉机被龙卷风拖出原地十几米,陷入水坑,而另 一辆拖拉机则不知所踪。河南村小学也是屋倒墙歪,两个篮 球架静静地躺在积水里。一位村民告诉记者,村庄里有四五 个人被龙卷风卷起后而抛到远处的稻田里,受了重伤。由于 强降水,有的稻田已被打成“一边倒”,村口的一条小河沟 浑水湍急,并已漫过河岸,淌入稻田。
16:55
17:02
17:08
17:14
17:20
17:26
17:32
17:38
17:56
18:14
16:19
16:55
1543
1601
1625
1655 1655
1750 17500
0.5
1.5
3.5
4.3
16:55
0.5, 1.5,2.4,3.4

SRM
16:55
2003年7月8日安庆站08点探空
2003年7月8日安庆站20点探空

飑线

飑线
折断的枯树砸倒一对骑摩托的夫妇(来源:辽沈晚报)
16时许,沈阳北站附近一处工地外面,一名26岁的小伙子被砸倒,送到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据120急救人员介绍,他们赶到事发地点时,小伙子已经停止了心跳。当时是一块约6平方米大的广告牌先砸倒电 线杆,再砸向这个小伙子。据当地媒体报道,小伙子刚上班仅1个多月,事情发生在他下班回家的路上。
在沈阳市南三经街上,一棵碗口粗细的树被刮断(来源:辽沈晚报)
据《辽沈晚报》报道,27日15时45分,到乡里买东西的沈阳市新民市周坨子乡大坨子村村民刘静贤夫妻骑着 摩托车被雷电击中的枯树砸倒,再也没能回来。据一位目击者称,当时风力很强,倒下的枯树砸刚好中了经过的 红色摩托车,树干轧在两人的胸口处,人当时就不行了,两截枯树加起来能有20米长。随后,民政部门的殡葬车 辆将夫妻俩的遗体送往殡仪馆。
2.飑线附近的天气现象比冷锋天气剧烈得多,气象要素的变率也比冷锋附近的大得多;
3.飑线的移速一般比冷锋要快,有时甚至比冷锋快2~3倍;
4.飑线强度有明显的日变化,而冷锋没有。
的移动
形成阶段 发展阶段
减弱阶段 跳跃
在形成阶段,移动方向基本上和高空气流方向一致,移动速度较慢,一般为30~40公里/小时;
2009年6月7日晚10:30左右安徽省合肥市发生强对流天气,10分钟降水超过5CM伴随雷暴,风速达到18m/s 最高已经超过25m/s
2009年6月14日晚至21时27分,14日下午安徽省宿州市雷雨大风共造成7人死亡(其中灵璧6人),118人受伤。 江苏通州市雷雨大风导致1人死亡
2009年8月27日16时50分开始,受飑线系统影响,辽宁多地出现雷雨大风天气。虽然气象部门及时发布了雷 电黄色预警信号,提醒市民和有关部门注意即将到来的雷雨、大风,但仍有3人遇难,10余人被砸伤,另外锦州 市通讯、络等在此次飑线过程中暂时中断。27日下午,辽宁中西部出现雷雨大风天气,由于水汽条件不足,雨量 不算大,但风力却非常强劲。其中沈阳风速最大,达到了9.5米/秒,相当于风力的5级。而个别地点的瞬时风力, 甚至达到了8级。大风吹倒的大树、广告牌等造成了多人伤亡。

强对流02_天气学分析2_2015年秋季

强对流02_天气学分析2_2015年秋季

2 2
3
500
500hPa大风速带
850hPa暖脊
700
500
500hPa冷槽 850
2015年4月28日08时强对流天气发生条件综合分析图
4
强对流天气产生的环境背景
强对流天气的成因和机理 – 丰富的水汽含量和水汽供应来源:对流云中水汽凝结,
不仅是降水物质本身的来源,而且它释放出的凝结潜热, 也是供给深对流发展的能量来源。
12
(2)区域性暴雨的环境 ① 区域性暴雨 • 持续的水汽输送,强烈的上升运动,长时间 的降水时间 • 梅雨锋降水——大范围连续降水(天气尺度抬 升); 局地强降水(中尺度扰动) ② 决定雨强的因子 • 水汽含量的大小:主要是700hPa以下,饱和比 湿受温度的限制 • 上升速度的大小: 反映凝结的速度;中层上 升速度反映低层水汽辐合
天气分析 2
— 强对流天气过程的பைடு நூலகம்析
上周作业分析内容
(1)分析环流背景; (2)分析各层影响系统,并制作4 月28 日08 时系 统高低空配置图; (3)分析4 月28 日08 时500hPa 上温度槽线、干舌、 850hPa 温度脊线;分析850hPa(925hPa) 上的水汽分布及输送条件(Td、T-Td、LLJ); (4)分析边界层辐合线。
11
2、强对流风暴的环境
(1)强对流风暴的环境
② 槽前 • 500hPa、700hPa、850hPa三层均处槽前 • 低空急流活跃。风速一般为12~18m/s,对流 风暴一般出现在急流中大风核的左前方。 • 对流不稳定的建立主要由湿度差动平流引起 。水汽主要集中在低层,中低层有明显的湿 度差异。水汽通量辐合主要存在于低层,中 层迅速减小,两者差别接近一个量级,水汽 通量的差异大于温度平流差异。

强对流天气资料

强对流天气资料

第一部分强对流天气总结一、概念1、强对流天气:伴有强烈的雷暴大风、大冰雹、龙卷,或带有强烈雷电现象的短时强降水叫做强对流天气。

(并不是所有的对流过程都可以被称为强对流天气,如阵雨、一般的雷阵雨)2、雷暴:由于强积雨云引起的伴有雷电活动和阵性降水的距地风暴。

地面观测中仅只伴有雷鸣和闪电的天气现象。

(1996年大气科学名词)(雷暴与热力料将分布有关,中国华南沿海、青藏高原最多。

辽宁年平均雷暴30~50天,辽西和聊东稍多。

吉林和黑龙江由于5-6月份冷涡作用,雷暴稍多)3、短历时强降水:是指短时间内降水强度较大,其降水量达到或超过某一量值的天气现象。

1小时降水量≥20毫米,北方1小时降水量≥20毫米。

4、雷雨大风:指在出现雷雨天气现象时,(阵风)风力≥8级。

5、冰雹:是从雷雨云中降落的坚硬的球状、锥状、或形状不规则的固体降水,降落地面时直径≥5毫米。

(注:雨转雪过程中常出现冰粒,不同于冰雹,直径较小)6、龙卷:是一种强烈的小范围的空气涡旋。

雷暴云低伸到地面的漏斗状云,龙卷产生的强烈的旋风,风力可达12级以上,最大可达100m/s,一般伴有雷电,有时也伴有冰雹。

(中国江淮一带<江苏、安徽、上海郊区>容易出现,世界上美国最多。

辽宁冰雹与山地走向有关,东部山区和西部较多。

0-1KM风切变非常大~造成低空涡旋)7、干线:是水平方向的湿度不连续线。

穿过干线,地面强水平露点梯度可达5℃/km以上,干线的一侧是暖而干(湿)的空气,另一侧是冷而湿(干)的空气。

干线附近是强对流天气最容易发生的地区。

(高空T-TD≥10℃,地面T-TD≥5℃)8、急流的一般概念:急流是一个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风速切变都很大的强风带区。

低空急流:目前国内定义850百帕风速达到12m/s或以上的区域算作急流区。

(即对流层低层的急流。

其中一部分和暴雨、飑线、龙卷等强对流天气有联系。

急流轴附近风速的水平切变和垂直切变是很大的。

我国从黄河流域到华南的对流层下层(850,700百帕),在雨季常出现低空急流。

对2005年盛夏十堰市一次连续强降水天气过程的分析

对2005年盛夏十堰市一次连续强降水天气过程的分析
使用 2 0 o 5年 8月 1  ̄ 3日各 层(5 、0 、0 P 42 8 0 7 0 5 0 h a等) 天 气 图资 料 , 以及 有关 物理 量 场 和 雷 达 回 波 、 星 云 卫 图 等资料 , 用 天气 诊 断分 析方 法 , 采 从环 流 形势 、 响 影 系统 、 力条 件 、 热 动力 条 件 等方 面 , 对这 次连 续 强 降水 天气 过程 进行 了诊 断 分 析 , 以期 为今 后预 报类 似 强 降 水提供 思路 和方法 。
是有 利 于暴雨 发生 的前期 大尺度 环 流背景 。这 次连 续
0 2时 6 h降 水 量 ,房 县 大 木 镇 2 54 m 7 . m,青 峰 镇 1 58 mm; 是 8月 1 8. 二 9日晚 至 2 日白天 , 南 支 低 0 受 槽 ,0 P 7 0 h a和 8 0 h a 涡 、 5 P 低 切变 线及地 面 东路 冷 空 气 共 同影 响 , 堰 市再 次 出 现强 降水 , 十 其南 部 三县 ( 房
高进 一步北 抬 , 8月 1 日达 到最 强 , 线位 于 3 o 2 脊 N附 近 , 伸脊 点在 1 5E, 在陆地 的最 北 界 已到达 吉林 西 0。 其
省东北 部 , 呈东 北一 南 向带状 分布 。 1 并 西 3日, 着 台 随
为 了揭示 这 次盛 夏 连续 强 降水 过程 发 生 的原 因 ,
维普资讯
第2 6卷
第3 期
暴 雨灾 害
To R R EN TI AL A I AN D DI AS R N S TER S
Vo -6 l2 No3 .
20 0 7年 9月
Sp 0 7 e .2 0
文 章 编 号 : 0 — 0 52 0 )3 0 3- 5 1 4 9 4 (0 70 - 2 6 0 0

林西地区强对流天气过程时空间特征分析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林西地区强对流天气过程时空间特征分析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收稿日期:2022-09-29林西地区强对流天气过程时空间特征分析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孙玮鸿(赤峰市气象局,内蒙古赤峰 024000) 摘 要:文章利用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X 波段单偏振多普勒雷达资料对林西地区强对流天气发展演变的时空间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农业的影响进行了阐述㊂结果表明:林西地区强对流天气过程集中于6 8月份,其中7月份强对流过程较其他月份明显偏多,强对流天气过程活动的时空间分布特征与林西地区降水量的时空间分布特征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全天内强对流活动主要发生时段为中午前后,傍晚至入夜前强对流活动较显著;林西地区强对流天气活动主要移动路径为1纵3横,主要移动方向为西北 东南方向,在路径交汇处有3个关键区㊂利用强对流天气活动的时空间分布特征,可有效针对林西地区夏季强对流天气的短时㊁临近预报㊁灾害天气预警以及人影防范强对流天气工作作出指导㊂关键词:强对流天气;时空间特征分析;雷达资料反演;农业影响中图分类号:P 458(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6921(2023)13 0098 03 林西县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赤峰市西北部,位于大兴安岭南段东侧,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县总面积为3933k m 2,其中耕地面积107万h m 2,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80.16亿元,是赤峰市纬度最高的农业大县,全县杂粮杂豆㊁设施农业产业发达㊂林西县小地形气候特征明显,夏季强对流天气过程频发,2018年林西县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㊁冰雹㊁暴雨洪涝㊁大风,其中有三大类灾害由强对流天气过程引起,全年合计强对流天气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约0.95亿元,因此,全面推进林西县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实现基层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㊁气象灾害预警㊁人工防雹作业指挥的科学化㊁标准化㊁规范化对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㊂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㊁灾害性天气预警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气象问题之一[1]㊂天气雷达是监测分析和研究反演强对流天气的最有效工具之一,利用天气雷达资料总结分析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演变规律可指导制作强对流天气的短时预报[2]对雷达探测回波进行物理统计是一项基础却实用性较高的工作[3]㊂1 资料及方法本研究采用林西县X 波段单偏振多普勒雷达2016 2018年基数据资料及d B Z ㊁V ㊁MA X 等产品,利用基础统计分析方法,结合S P S S 和A r c G I S 软件对林西县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发生演变规律进行时空间特征分析,得出林西县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演变规律结论,并绘制强对流天气过程主要移动路径图,以期对林西县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服务及人工防雹作业工作做出针对性指导㊂2 林西地区强对流天气过程时间特征分析2.1 强对流回波年际及年内时间特征分析我们利用林西县X 波段单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2016 2018年3年的回波资料进行时间特征分析㊂若某日内存在9个仰角体扫组合反射率中心回波强度超过50d B Z 的雷达回波在林西县域内存在超过15m i n,则称该日为强回波日;对3年内强回波日数及出现时间进行统计分析㊂3年强回波总日数分别为:2016年26d ㊁2017年33d ㊁2018年29d ,强回波总日数年际变化特征不明显,年内强回波日全部出现在夏季(6 8月),其中7月强回波日数量显著多于6月㊁8月,占全年的50%以上㊂表1给出了林西地区3年内夏季(6 8月)各月强回波日频数及频率(单月强回波日数占全年强回波日数比例)分布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7月为林西地区强回波出现最高频率月份,年内平均占比达48.8%,其次㊃89㊃2023年7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J u l y 202313527I n n e r M o n g o l i a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E c o n o m yN o .13T o t a l N o .527为8月,为29.7%,6月最少,为21.5%㊂表1 林西县2016 2018年夏季(6 8月)强对流日数分布情况强对流2016年2017年2018年月统计6月7月8月6月7月8月6月7月8月日数/d 612881695159占比/%23.146.130.824.248.527.317.251.731.12.2 强对流回波日间分布特征我们依据强回波(X 波段雷达9个仰角体扫组合反射率中心回波强度超过50d B Z 的回波)在林西县域内发生发展时段分析其日间分布特征㊂林西县强回波发生时段全部集中于14 23时,我们将其分为11ʒ00 14ʒ00;14ʒ00 17ʒ00;17ʒ00 20ʒ00;20ʒ00 23ʒ004个时段进行相关分析,依据强对流天气过程发生的一般时间规律,我们定义每日4个时段中,若某时段内强对流回波出现时间大于10m i n ,则该时段计发生强对流过程1次;每日每时段最多计数1,表示该日该时段出现强回波过程1次,表2给出了林西县3年内夏季(6 8月)3个时段强回波出现次数及所占比例㊂从表中可以看出,14ʒ00 17ʒ00为林西地区单日强回波出现最高频率时段,3年平均占比42.7%;其次为11ʒ00 14ʒ00时段,占31.2%;17ʒ00 20ʒ00时段占17.8%;20ʒ00 23ʒ00时段最少,占8.3%㊂但比照强对流天气过程发生的一般规律,林西地区在20ʒ00 23ʒ00时段10%的占比仍然明显偏高,这主要与林西地区位于西风带大地形山后,夏季各方面条件有利于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发生有关㊂表2 林西县2016 2018年夏季(6 8月)强对流日内各时段统计强对流日统计2016年2017年2018年11ʒ00 14ʒ0014ʒ00 17ʒ0017ʒ00 20ʒ0020ʒ00 23ʒ0011ʒ00 14ʒ0014ʒ00 17ʒ0017ʒ00 20ʒ0020ʒ00 23ʒ0011ʒ00 14ʒ0014ʒ00 17ʒ0017ʒ00 20ʒ0020ʒ00 23ʒ00次数/t 15228418251041620105比例/%30.644.916.38.231.643.917.57.031.439.219.69.83 林西地区强对流天气过程空间特征分析3.1 影响林西地区强对流天气空间特征分析我们将2016年㊁2017年㊁2018年3年夏季(6 8月)X 波段雷达9个仰角体扫组合反射率中心回波强度超过50d B Z 的回波在林西县域内存在超过15m i n,并且未与同时存在的强回波连成系统,计一个强回波的方法,对强回波在林西地区的生消演变及移动路径㊁方向㊁区域进行统计㊂3年内林西地区强回波数量分别为2016年出现60个㊁2017年72个㊁2018年69个,3年总计201个㊂为便于划分,我们将林西地区上空按照1/6个纬度跨度,1/6个经度跨度的长方形区域进行划分设定,将每一个区域作为一个统计单元㊂经过统计计算,林西县各区域移入数量及百分比分别为:从县域外生成移入,影响林西县域的强回波占全县强回波的71%,县域内生成强回波影响林西县域的占20%,其余源地合计占比9%㊂其中县外移入强对流天气回波路径为3条:①西乌旗自北向南从统部镇北部移入林西,该路径移入强回波数量占强回波总数的30%;②克旗同兴一带自西向东从统部镇西部移入林西,该路径移入强回波数量占强回波总数的18%;③克旗大青山一带自西向东从新城子西部移入林西,该路径移入回波数量占强回波总数的23%㊂县内强回波生成方面,强回波源地主要集中在林西县中部偏西山区保林沟一带㊂3.2 影响林西地区强对流回波主要移动路径根据前述相关统计及分析,我们发现3年夏季对林西县地区产生影响的强回波总数为201个,其中在确定的4个源地生成发展,移入影响林西县域的回波总计183个,对这183个强回波移动路径进行空间分析,绘制影响林西地区的强对流天气过程主要移动路径的4条,其中南北方向1条,东西方向3条,详情如图1所示㊂4 对农业的影响4.1 农田排水不畅强对流天气可能会产生强降雨,强降雨的出现将极大提升降雨量,造成土壤湿度的急速上升,若土壤湿度饱和后降雨依然继续则很可能造成农田排水不畅的状况㊂因与常规降雨天气相比,强降雨天气带来的雨量更大㊁更急,若排水设备不能满足需求就会导致大范围农田积水,这不仅会给农业人员的正常农业活动带来阻碍,更会堵塞农田土壤孔隙,影响农作物根系呼吸,进而使大量农作物发生根系缺氧,对农作物新陈代谢功能带来损害,影响作物正常生产,从而造成减产㊂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造成农作物大范围死亡,给农业工作者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也㊃99㊃孙玮鸿㊃林西地区强对流天气过程时空间特征分析及其对农业的影响2023年第13期对整体农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4]㊂图1林西县强对流活动主要路径4.2土壤质量下降强降雨的发生将加大雨水对于土地的冲刷力,过多降水还会引发洪涝灾害,这些都会使得农田土壤肥力下降,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大量流失,待积水排尽后农田也会因养分不足不能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所需营养,进而使得整片农田产量下降㊂不仅如此,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对于喜光作物生长极为不利,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导致产量大幅下降,产品质量也会受到损害,给农业工作者带来较大经济损失[5]㊂4.3引发雹灾灾害强对流还容易伴随冰雹灾害,它来势凶猛,常常伴有雷暴和大风,虽然时间短暂,但破坏力巨大㊂大而密集的冰雹可导致人畜伤亡㊁农作物损毁㊁车辆及屋顶门窗破坏等㊂特别是,夏秋两季农作物遭雹灾后,农作物叶碎秆折,花穗被毁,籽粒脱落,严重的颗粒无收㊂5结束语应用林西县X波段单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基数据资料及产品进行时空间特征分析,初步得出了影响林西地区的强对流天气过程发生发展及移动路径的规律㊂时间特征方面,在年际变化上,林西地区强对流天气过程年际变化特征不明显,每年约发生29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年内分布上,林西地区强对流天气过程全部集中于夏季(6 8月),主要集中于7月,占比可达全年强对流天气过程的49%以上,在日间分布特征上,林西地区强对流天气过程多发于午后,傍晚至入夜强对流活动较一般地区更为显著,午夜后强对流天气过程影响全部结束㊂空间分布特征方面,林西地区强对流天气活动主要路径为1纵3横,源地主要集中于4个地区,在路径交汇处有3个关键区:东经117ʎ40'0ᵡ~117ʎ50' 0ᵡ,北纬44ʎ0'0ᵡ~44ʎ10'0ᵡ;东经117ʎ50'0ᵡ~117ʎ60' 0ᵡ,北纬43ʎ40'0ᵡ~43ʎ50'0ᵡ;东经118ʎ10'0ᵡ~118ʎ20'0ᵡ,北纬43ʎ10'0ᵡ~43ʎ20'0ᵡ,在关键区进行人工影响防范工作可达到较好效果㊂通过对林西县地区强对流天气过程的时空间特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建议:①在午后至傍晚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强对流天气过程源地的监测工作,发现强对流天气过程生成信号及时发布相关预警信号,减少损失㊂②在3个关键区设置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减少强天气过程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失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结合林西地区强对流天气过程发生时的天气形势,对林西地区强对流天气的生成原理进行总结分析,以期更好地开展强天气监测预警预报工作,为林西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崭新贡献㊂[参考文献][1]高树俊.临沂地区强对流天气活动规律及雷达回波特征[J].山东气象,1990,8(2):25-27.[2]陈良栋,陈淑萍.北京地区强对流活动规律再探[J].气象科学,1994,2(3):216-224. [3]陈良栋,黄炎,刘凤舞.利用雷达探测资料制作华东地区强对流天气短时预报的几个问题[J].气象,1986,6(15):12-15.[4]陈皓锐,王少丽,韩松俊,等.里下河平原湖区农田涝灾风险评估:以高邮市运东地区为例[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7,35(10):887-896.[5]刘岩松,马玲,舒鹏.农业灾害遥感及空间气候变化前沿研究:访 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毛克彪研究员/教授[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6(7):176-179.㊃001㊃总第527期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5年8月13日抚顺地区大暴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2005年8月13日抚顺地区大暴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收稿日期:2006-01-04;修订日期:2006-05-18。

作者简介:吴春英,女,1963年生,工程师,主要从事天气预报工作,E -mail :Wang chunying -a @ 。

2005年8月13日抚顺地区大暴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吴春英 侯波 刘飞 肇振国 王阳(抚顺市气象台,抚顺 113006) 摘 要:利用天气图等实况资料,针对2005年8月13日抚顺大暴雨天气过程,从环流形势特征、不稳定能量、水汽和动力条件等方面入手,寻找形成强降水的物理背景,并对云团演变过程、数值预报产品应用和特殊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降水过程的天气系统演变特征及发生、发展的物理机制,以提高对此类型暴雨天气的认识和预报能力。

结果表明:西风槽东移、热带风暴北移,促使副热带高压北上,建立了低空急流;低空急流为大暴雨输送大量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切变线东南移,携带冷空气与副热带高压边缘不稳定能量在抚顺交汇,对流云团得到强烈发展,触发了副热带高压边缘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因此形成了大暴雨天气;地形辐合抬升,对降水起到了增强作用。

关键词:大暴雨;副热带高压;不稳定能量;诊断分析 暴雨是抚顺地区夏季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经常给当地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

暴雨是在大尺度环流有利的条件下,各种尺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1]。

灾害性天气往往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相伴随,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特点是:尺度小、变化快、发展剧烈[2],常伴有大暴雨和强对流天气出现。

2005年8月12日傍晚—13日夜间,抚顺地区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大暴雨天气过程。

暴雨过程特点是降水强度大、雷暴强度强。

本文对这次大暴雨过程从大尺度环流背景和物理量场及卫星云图演变、数值预报产品、特殊地形对降水的影响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其成因机制,试图提高对此类型暴雨天气的认识和预报能力。

1 天气概况与灾情这次暴雨过程,降水分为2个时间段。

2005年8月12日夜间,抚顺地区普降暴雨,清原出现大暴雨,并伴有强雷暴;8月13日傍晚至夜间,抚顺市区和抚顺县又出现局地特大暴雨。

昌吉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昌吉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昌吉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李新燕;刘海红;冯俊萍;郭万里
【期刊名称】《沙漠与绿洲气象》
【年(卷),期】2005(028)0z1
【摘要】分析了2005年8月5~7日昌吉发生的暴雨过程天气系统,重点总结了这次过程中昌吉地区暴雨天气的特点,力求寻找出一些预报着眼点,为预报员提供参考.
【总页数】2页(P44-45)
【作者】李新燕;刘海红;冯俊萍;郭万里
【作者单位】昌吉州气象局,新疆,昌吉,831100;昌吉州气象局,新疆,昌吉,831100;昌吉州气象局,新疆,昌吉,831100;昌吉州气象局,新疆,昌吉,831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58.121.1
【相关文献】
1.2014年春节期间昌吉州一次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J], 沙那提;贾彬;阿帕尔;周琪;阿斯玛
2.昌吉州2015年一次局地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J], 海丽曼·库尔班塔依
3.新疆昌吉州一次极端暴雨天气过程分析及数值模拟 [J], 彭敏;巩远发;纪策;谭政华
4.新疆昌吉州一次极端暴雨天气过程分析及数值模拟 [J], 彭敏;巩远发;纪策;谭政
华;;;;;;
5.2018年5月中旬乌审旗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J], 杨怡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挥 了重 要作 用 。
1天 气 实 况 和 灾 情
8 7 月2 日傍 晚受 强对 流 天气 的 影 响 ,铁岭 市 的 昌图 中部 9 乡 个 镇 在 1 ~1 时先 后 遭 受 了龙 卷风 和 雷雨 的 袭击 , 昌图南 部和 开 原 7 8 的 西北 一 些 乡镇 发 生短 时 局地 暴 雨 ,其 中 开原 的 古城 堡 和 开原 市 内2 , 降 雨 量 达  ̄ 6 m 。这 次强 对 流 天气 昌 图县 因 龙卷 风 而 使 4时 l0m J 农作 物 受灾 面 积 达2 . 6 万 亩 ,绝收 面 积 1 . 0 万 亩 ,受 灾人 口 86 9 431 1 . 万 人 , 有7 户房 屋 受 损 ,成 树 折 断3 0 棵 ,高 压 线 竿刮 倒 2 34 O 20 根 ,直接 经 济损 失 1 5 元 :开原 市 因短 时暴雨 大 风造 成全 市玉 米 .亿 受 灾面 积 l 0 0 ,水稻 受 灾5 0 0 ,烟 叶4 0 亩 ,苗木 2 亩 , 10亩 6 0亩 40 O 房 屋倒塌 4 1 间,损 坏4所 9 问 ,经 济损 失 18万 元 。 所 0 0 7 44
制 ,海 上 高压 西伸 至 内陆控 制 我 国东 部 的大 部 分 地 区 ,在 高压 的 4 2 径 向速 度 分析 . 顶 部 有 一弱 的低 压槽 ,与 高空 冷 涡相 配 合 ,本 区 处在 高压 的顶 部 分 析 1时 2 分 的径 向速 度 图 , 昌图一 带 为成 片 的冷 色 区 ,呈 7 8 低 压 的 前部 ,以 西南 风 为主 ,在 1 时的 地面 图上 可 以看 到在 低 压 负径 向速度 值 ,沿 径 向 东南 移 动 , 中心 值 在一 l/ ,在 西丰 县 4 3m s 内部 已经 有对 流云存 在 , 而分 析 l时 的地面 图 ,可 以看到 在低 压 7 西 部 为 暖色 区 ,呈 正 径 向速 度值 ,面 积相 对 要 小 ,中 心值 在 3 m 0/ 槽 内有 一 明显 风切 变 ( 图 1 ,且该 切变 有发 展 并 向本 地 移近 的 见 ) S ,零 速度 线在 昌图西 丰之 间 ,呈 东北 西南 向, 由此 可 以判 断在 昌 趋 势 , 这一 风 切变 的生 成使 低层 辐 合 加 强 ,垂 直速 度 加 大 ,使 对 图境 内有 明显 的 中尺 度辐 合 ,且 由于 正 速度 面 积 与 负速 度 面积 不 流 云 团迅速 发展 , 实况表 明,此 时正 是龙卷 风 生成之 前 。 对 称 , 且正 速 度 与 负速 度面 积 差 随时 间 在增 大 ,说 明入 流速 度 与 3卫 星 云 图 分 析 出流 速度 差 在 增大 ,说 明 中尺 度辐 合 在 加强 ,中 气旋 将 向东南 移 通过 F 一 红 外 云 图分 析 , 1 时在 四平 市 公主 岭 的北 部开 始 有 动 ,此 时 也正 是天气 表现 最剧 烈 的时 刻 ,这与 实况 完全 符合 。 Y2 4 对 流 云 团在 形 成 ,而 后 快速 发 展 ,并 逐渐 向东 南方 向扩散 ,与 此 5体会
图1 O 2∞年8月 日I 时地面气压蠕风场 7
图2 0 2 年8月2 7日I 时缸外云图 8
同 时在康 平 县 境 内也有 对 流 云 出现 , 到 1 时 对流 云 团 的边 缘 已经 6 扩 散 到 昌 图的 东北 部 , 已经 达到 了一 定 的强 度 ,并 有进 一 步 发展 的趋 势 , l 时 左右 昌图 县城 内观 测 到 积雨 云 ,在 昌图 北部 … 些 乡 7 镇 已经 开 始 出现雷 阵雨 , 1 — 9 云团 向东 南方 向移 动 的同 时发展 8 1时 更 为 强盛 ,并 开始 影响 到 开原境 内,2 — 3 2 2 时云 团逐渐 减 弱 东移 , 昌 图和 开 原相继 脱离 影 响, 降水结 束 。
20年 8 7 05 月2 日傍晚 受强对 流天 气 的影 响 ,铁 岭市 的昌 图、开 原 部分 乡镇 在 1~ 1时 先后 出现 强雷 雨天 气 ,其 中 昌图 中部9 乡 7 8 个 镇 遭 受 了龙 卷风 的袭击 , 昌图南 部和 开 原 的 西北 一些 乡 镇 发生 短 时局地 暴 雨 ,这 次 强对 流 天气 主 要是 受 减 弱 的东 北冷 涡 的 后部 影 响 ,是 中 一 Y 度 作用 的结 果 。这 次天 气 的特 点 是持 续 时 间短 、 尺 强 度大 、局 地性 强 ,通 过 常规 的实况 资料 和数 值 预报 产 品 都难 作 出准确 预 报 。特 别 是对 龙 卷 风 的预报 难 度 更大 ,新一 代 雷达 产 品 和 卫星 云 图 在这 次 过程 中对 短时 强 降水 的 临近 订 正预 报 和服 务 发
1 6 II GIUTR JLNARCLUE 5
2天 气 形 势 分 析 2 1 高 空形势 .
8 2 日O 时5 0 p 高度 场 分 析 ,欧 亚 大 陆 中纬 度地 区为 两 月 6 8 0ha 槽 一脊 的形势 ,在 东北 境 内和 巴湖 以西 各有 一 低 涡存 在 , 东北 低 涡 中心 位 于 黑 龙 江 省 中部 ,低 涡在 东 移 过程 中 有 明 显 减 弱 的 趋 势 ,西太 平洋 副热 带 高压 中心 位 于 日本 南 部海 面上 ,边 界5 8 位 8线 置 维持 稳 定少 动 , 到2 日低 涡 中心移 出黑 龙江 省 境 内 ,我市 处 在 7 冷 涡底 部 的冷 区 内 ,本 地上 空受 西北 气 流控 制 ,并有 温度 槽 与 之 配 合 ,在冷 涡 东 移 的 同时 ,不 断 有冷 空 气沿 涡 后 部西 北气 流 南 下 到 达本 地 , 同时8 0 p 在 辽 宁和 内蒙 的边 界有 一 弱 的风 场切 变 , 5 ha 本 地低 层 吹西 南 风 ,为 暖平 流 , 而 中高 层 为 明显 的冷 平 流 ,这 种 低层 暖 平流 高层 冷平 流 极大 地 增 强 了大 气层 结 的 不稳 定 性 ,有 利 于 不稳 定 能量 的 积 累 , 由于低 层 的暖 平 流和 近 地 层辐 射 增温 ,加 之 水汽 条件 充 沛 ,使 对 流 云 团的 不断 发 展 ,极 易 形成 多 个雷 暴 单
( 岭市 气 象局 ,辽 宁 铁 岭 1 2 0 ) 铁 1 0 0
摘 要 :2 0 年8 7 0 5 月2 日傍 晚 受 强对 流 天 气的 影 响 ,铁 岭 市 的 昌图部 分 乡镇 遭 受 了龙 卷风 和 强 雷 雨 的 袭击 , 开原 的部 分 乡镇 发 生
短 时局 地暴 雨, 这 次 强对 流 天 气使 当地 的 农业 损 失 严重 。本 文 通过 对 当 日的 天 气形 势 、卫 星 云 图和 雷达 产 品 的 分析 ,进 一 步 了解和 掌 握短 时 强对流 天 气形 势 的特 点 ,找 出预报 线索 和 着 眼点 键词 :强对 流; 天 气形 势 ;雷达 回波 : 分析 中图 分类号 :P 5 . 2 4811 文献标 识 码 :A 文章编 号 :1 7 — 4 2( 0 2 0 — 16 2 6 4 0 3 2 1 )一 3 0 5 —
体。 2 2 地 面形 势 在8 7 月2 日的地面 形势 图上 ,我 国 的西部 大 范围 内为一 低压 控
4多普 勒雷达资料分 析 4 1 回波强 度 分析 .
从基 本反 射率 因子 图上 分析 ,8 7 4 月2 日1 时左右 ,在 四 平 的西 部 开 始 出现 一 些弱 的回波 ,分布 比较 零散 ,这些 弱 回 波在 东移 过 程 中不 断加 强 ,范 围也在 增 大 ,而 且 边 界越 来越 清 晰 ,为 明显 的 对 流性 降水 回波 ,在仰 角 为0 5 的基本 反 射率 因 子 图看最 强 回波 .。 的强度 也 只有 3 d z 右 ,在 1 时左 右 该 回波靠 近康 平 县境 内, l 0 b左 5 6 时回波 迅 速发 展并 到达 我 市 昌图县 ,其 强度 已经 超 过4 d z 0 b ,从 不 同仰 角 的 回波 强度 分 析都 有 进一 步 发展 的趋 势 , 1 时 左右 昌 图北 7 部 部 分地 区开 始 出现 雷 阵雨 ,而 后 回 波迅 速 增 强 ,最 强 回波 已经 达  ̄6 dz 13 b ,面 积达 1O 10m ] 0 ~ 6k ,且 存在 三个 强 度超 过 6 d z 0 b 的强 回波 中 心 ,构 成 了三 个对 流 风暴 ,并 逐渐 发 展 为超 级 单体 ,其 强 度 达 到冰 雹 回波标 准 ,在 l时 3分 仰角 为0 5 7 3 . 。的 图上 可见 回波 轮 廓 清 晰 ,风 暴 已经 发 展 为超 级 单体 , 同时在 反 射 率因 子 图上 也 可 以看 到 有一 钩 状 回波 ,而 出现钩 状 回 波 正 是龙 卷 风形 成 的标 志 , 与此 时 昌 图 的部分 乡镇 出现 了龙卷 风 和 强雷 雨 的 实况 完全 符 合 , 1—9 回波 依然 强盛 ,并逐渐 向东南 方 向移动 ,影响 开原 境 内 , 8 1时 使 开 原 的部 分 地 区 出现 短 时暴 雨 ,到 2 时 回波 先 后减 弱 东移 , 昌 2 图和 开原 相继脱 离 影响 , 降水 结束 。
2 1 年第0 期 02 3 ( 总第2 5 ) 6期
吉 林 农 业
J LI I N AGRI CULTURE
N O . 3. 2 2 0 01
( u lt ey O.6 ) C muai t N 2 5 v
2 0 年8 7 0 5 月2 日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高 飞,王 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