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醉安全和术前评估左云霞
小儿麻醉安全和术前评估左云霞课件

术前评估的内容和考虑因素
患者信息
了解患者的年龄、疾病史、过敏反应等重要信息。
体格检查
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血压、心率和呼吸等参 数。
特殊检查
根据需要进行特殊检查,如心电图或血液检验。
家庭讨论
与患者及家属讨论手术和麻醉事项,解答疑问和消 除焦虑。
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和沟通
1
明确交流
以简明易懂的方式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麻
回答疑问
2
醉过程和可能的风险。
耐心回答患者及家属的问题,以消除恐
惧和提高知情同意的质量。
3
签署同意书
确保在适当的情况下,患者及家属知情 同意并签署相应文件。
麻醉前准备措施和方法
手术准备
麻醉设备
• 检查手术室设备和药品 的准备情况。
• 保持手术室的洁净和安全。
• 检设备。
围术期管理
• 检测患者的体征和生命 体征。
• 做好围术期护理和监测。
麻醉药品的选择和应用
药品类型 诱导药 维持药
镇痛药
反应拮抗药
常用药品举例 七氟烷、异氟醚 芬太尼、咪达唑仑
吗啡、卡洛旁
纳洛酮、氯胺酮
使用指导
按体重和年龄给予适当剂量。
根据病情和手术需要维持持续 有效的麻醉水平。
强化术后镇痛,减少患者的不 适感。
小儿麻醉安全和术前评估 左云霞ppt课件
在这个课件中,将介绍小儿麻醉的安全性和术前评估的重要性。通过详细讨 论儿科麻醉的特点、风险和安全措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关注儿童手术 麻醉的相关问题。
小儿麻醉和安全
背景介绍
了解小儿麻醉的历史和发展,以及对儿童麻醉安全的重视。
儿科麻醉的特点
探讨儿科麻醉与成人麻醉之间的差异和独特性。
小儿吸入麻醉诱导专家指导意见(2017版)

小儿吸入麻醉诱导专家指导意见(2017版)2017-12-14 06:27 来源:未知编辑:shuangkai 点击: 579上官王宁,王英伟,王炫,尹宁,左云霞(负责人/共同执笔人),叶茂,朱波,李师阳,李军,李丽伟,李超,连庆泉,宋兴荣,张马忠,张建敏,张溪英,周期,赵平(共同执笔人),胡智勇,姜丽华吸入麻醉诱导是常用的小儿麻醉诱导方法,具有起效快、较平稳、无痛苦及易被接受等优点。
目前常用的吸入麻醉药物有七氟烷、地氟烷、氧化亚氮等,其中最适于小儿吸入诱导的是七氟烷和氧化亚氮。
由于小儿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尚不成熟,与成人相比对麻醉诱导过程更为敏感。
粗暴的麻醉诱导可能造成小儿术后行为异常、睡眠障碍甚至终身的面罩恐惧症。
因此,麻醉科医师应该高度重视小儿麻醉诱导技术和技巧,根据小儿年龄和合作程度等采取灵活措施。
为了帮助广大麻醉科医师快速掌握此技术,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儿科麻醉学组专家经反复讨论,提出以下小儿吸入麻醉诱导专家指导意见。
一、小儿吸入麻醉诱导前准备(一)麻醉前病情评估1.病史尽管患儿的病史一般不复杂,但小儿生理储备功能低下,病情变化快。
麻醉科医师既要了解外科手术相关疾病,还需全面了解各系统功能状况、并存疾病或多发畸形、既往疾病和麻醉手术史、出生状况、过敏史和家族麻醉手术史。
尤其应关注小儿是否存在哮喘、肺炎及近期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极个别小儿可能有先天性喉喘鸣、先天性喉发育不良或先天性气管软化症等病史,此类小儿在麻醉诱导期间可能发生严重吸气性呼吸困难。
大量胸腔积液、胸腔占位、膈疝等胸内压增加的小儿,在自主呼吸抑制后可能发生严重通气困难,麻醉诱导时需考虑保留自主呼吸。
2.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应该全面,同时着重于检查重要系统,尤其是呼吸系统的检查(是否存在解剖畸形、上呼吸道感染的表征、扁桃体大小等),应仔细听诊心肺,如两肺是否有干湿性啰音,心脏是否有杂音等。
尚需注意患儿有无腹胀、胃排空障碍和胃食管反流等增加反流误吸的危险因素。
2019年-小儿麻醉安全和术前评估左云霞-PPT精选文档

小儿围手术期死亡率
美国“小儿围术期心搏骤停登记”数据库资料 (Pediatric Perioperative Cardiac Arrest Registry) 2019-2019年,397例小儿围手术期心搏骤停 登记入数据库 49% 与(193例)麻醉相关
我国小儿围手术期死亡率
相关资料极少 同济医科大学马自成教授在1989年分析总结了同济医 院1953年至1987年间记录完整的小儿麻醉10249例, 手术总死亡率为2.04% 麻醉直接相关死亡率为0.47% 其中全身麻醉的死亡率高于椎管内麻醉和神经阻滞麻 醉 但这并不能说全身麻醉的风险更大,因为这类患儿的 外科手术创伤可能也更大 主要死亡原因是上呼吸道梗阻所致缺氧和低血容量导 致的休克
世卫组织手术安全核对表
世界患者安全联盟(世患安联)发起 “安全手术 拯救生命行动”。 是世界卫生组织减少全球手术相关死亡人数的一 项工作重点。 世患安联与外科医师、麻醉医师、护士、患者安 全领域专家以及来自全世界的患者进行协商之后, 确定了可在任何手术室执行的一套安全检查措施, 制定世卫组织手术安全核对表第一版。
我国小儿围手术期死亡率
相关资料极少 2019年马自成教授再次对同济医院1988年至 2019年间记录完整的小儿麻醉10223例进行了 总结分析 这期间的手术总死亡率1.8% 麻醉直接相关死亡率仅为0.04%(术后24小时 为界限) 在死亡的4例患儿中,1例为上呼吸道梗阻,3 例为低血容量休克
高危小儿麻醉必需由经过小儿麻醉亚 专科培训或者机构证明具备同等资历 的麻醉医生实施
病人治疗单元的要求----必需有一 个术前评估和准备单元
手术间必需有一位具备小儿麻醉 资质的麻醉医生负责
麻醉设备和药物:全、易、能用 急救车、急救药物、急救设备
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专家共识(2017版)

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专家共识(2017版)其次,小儿患者年龄小、体型小、生理特征不同于成人患者,需要更加细心、耐心和专业的护理和操作;再者,小儿患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容易产生恐惧、焦虑、哭闹等情绪反应,影响麻醉/镇静效果和检查结果。
因此,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需要专业的小儿麻醉医生和护士团队,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评估和准备工作,确保患者安全、舒适地接受检查或治疗。
同时,还需要注意麻醉/镇静药物的种类、剂量和给药途径等方面的差异,以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二、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的评估和准备工作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的评估和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病史:包括年龄、身高、体重、过敏史、手术史、疾病史、药物史等。
2.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点:包括焦虑、恐惧、哭闹、好动、不配合等情况,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3.麻醉/镇静药物的选择和给药途径:需要根据手术/检查的性质和患者的年龄、体重、身体状态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计算,以及确定给药途径和速度等。
4.麻醉/镇静监测设备和药物应急箱的准备:需要根据手术/检查的特点和患者的情况准备相应的监测设备和药物应急箱,以备不时之需。
5.麻醉/镇静过程中的护理和安全措施:需要进行全面、细致、专业的护理和安全措施,确保患者在麻醉/镇静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三、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的并发症及处理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呼吸抑制、低血压、心律失常、过敏反应等,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在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说明和剂量计算,避免过量使用和不当使用。
2.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麻醉/镇静效果,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3.准备好相应的药物应急箱和监测设备,以备不时之需。
4.在手术/检查结束后,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专业的观察和护理,避免出现后遗症和并发症。
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专家共识(2017版)

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专家共识(2017版)编者上官王宁,尹宁,左云霞,冯春,刘金柱,李超(共同执笔人)杨狄,连庆泉,邹小华,宋兴荣(负责人/共同执笔人)张马忠,张建敏,周期,姜丽华,康荣田,蓝雨雁,叶茂随着门诊手术、各种有创或无创检查和治疗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在手术室外接受麻醉/镇静。
这些需要接受手术室外麻醉的领域包括无痛胃肠镜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介入诊断/治疗、超声影像检查等。
儿童是特殊的医疗群体,即使在进行一些成人能配合的无创无痛检查(如心脏彩超、磁共振检查和神经电生理检查等)时,也会因为害怕、哭闹而无法配合完成检查。
因此,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所涉及的范围更为广泛。
我国目前开展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的医疗单位日渐增多,迫切需要新的指南或专家共识。
因此,在广泛查询国内外最新文献和征求小儿麻醉医护人员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2017版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专家共识,以便规范其实施条件、操作流程以及相关并发症的防治等,利于我国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的安全开展和推广。
一、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的种类和特点手术室外麻醉/镇静主要指在手术室以外的场所,为接受手术、诊断性检查或治疗性操作的患者所实施的麻醉/镇静。
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影像学检查心脏彩超、磁共振(MRI)检查、CT检查、特殊B超检查(眼部、髋关节、血管等)等。
2.功能检查听力检查、眼科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诱发电位、脑电图检查)、肺功能检查等。
3.穿刺性检查蛛网膜下隙穿刺、骨髓穿刺等。
4.内镜检查:胃肠镜检查术、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膀胱镜检查术等。
5.介入检查和治疗心导管检查及治疗、呼吸病介入治疗、血管造影、局部硬化治疗和经动脉血管栓塞治疗等。
6.小儿门诊手术外科手术(如包皮环切、疝囊高位结扎术、小清创缝合、体表小肿物切除、组织活检、马蹄足石膏外固定)、口腔手术(舌系带松解、补牙、拔牙)、眼科手术(霰粒肿切除术、外眼拆线术)、耳鼻喉科手术(鼻腔异物取出术、耳道异物取出术、腺样体消融术、扁桃体消融术)等。
麻醉手术前小儿禁食指南

• 牛奶和配方奶的主要成分为牛或其它动物的乳汁,其中酪蛋白和饱和脂肪的含量较高, 容易在胃内形成较大的乳块,不利于消化,其在胃内的排空时间明显长于母乳,因此 牛奶和配方奶往往被视为固体类的食物,需要更长的禁食时间。
• (四)淀粉类固体食物
• 主要指面粉和谷类食物,如馒头、面包、面条、米饭等,其主要成分为碳水化合物, 含有部分蛋白质,脂肪含量少。由于胃液内含有淀粉酶和蛋白酶,因此其在胃内的排 空时间明显短于脂肪类食物,其中淀粉类食物的排空时间短于蛋白类食物。
CHENLI
10
完
2021/3/27
11
2021/3/27
CHENLI
7
表2 部分国家医学机构推荐禁食时间
美国麻醉 学会
清液体(h)母乳(h) 配方奶(h)易消化固 体(h)
2
4
6
6
不易消化 固体(h)
8
美国麻醉
2
4
6
6
8
医师协会
美国儿科
2
4
6
6
8
学会
加拿大麻
2
4
6
6
8
醉医师协
会
欧洲麻醉
2
4
6
6
8
学
学院
斯堪的纳
2
4
4
2021/3麻/27醉期的舒适度和满意度CH,EN左LI 云霞等教授们制定该指南。2
二、手术麻醉前禁食目的
1.减少胃内容物容量,防止胃酸pH值过低,避免 出现围手术期胃内容物返流而导致的误吸。
2.防止脱水,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 3.防止低血糖。 4.防止过度禁食禁饮所致的饥饿、恶心呕吐及烦燥 不安等不适。
• (五)脂肪类固体食物
小儿围手术期液体和输血管理指南(2014)

小儿围手术期液体和输血管理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王英伟左云霞李师阳连庆泉(共同执笔人/负责人)姜丽华张建敏曾睿峰(共同执笔人)目录概述小儿液体管理特点围手术期输液围手术期输血一、概述小儿围术期液体管理不当,液体输入过多或不足,未及时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均可引起诸多问题,且较成人更易危及生命。
参照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2009年《小儿围术期液体和输血管理指南》,并根据患儿特点,特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将涉及以下内容:1、各年龄组儿童液体生理需要量的计算方法2、小儿围术期体液缺乏的评价和纠正3、各年龄组儿童术中液体治疗的推荐意见4、围术期血容量评估及输血的建议二、小儿液体管理特点要实现婴幼儿液体的正确管理,就必须了解小儿的生理特点以及伴随其生长发育所发生的变化。
(一)体液总量和分布人体大部分由体液组成,胎儿期到儿童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机体体液的比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年龄越小,体液所占体重比例越大,主要是间质液量的比例较高,而血浆和细胞内液量的比例与成人相近(表35-1)。
(二)体液成分小儿体液成分与成人相似,唯新生儿在生后数日内血钾、氯、磷和乳酸偏高,血钠、钙和碳酸氢盐偏低,细胞内、外液的化学成分见表35-2。
(三)各年龄组体液代谢的特点1、新生儿出生后的最初几天内,水的丢失可使体重下降 5%~15%。
出生第1天的液体需要量相对较低,数天后液体丢失及需求相对增加,每日水转换率(100ml/kg)亦明显高于成人(35ml/kg),体液总量、细胞外液和血容量与体重之比均大于成人(表35-3)。
新生儿心血管代偿能力差,两侧心室厚度相近,液体过荷易出现全心衰。
体液丢失过多,易致低血容量、低血压,严重者可使肺血流量减少,引起低氧血症和酸中毒,致使动脉导管开放并可能恢复胎儿循环。
新生儿肾脏发育尚未完善,肾小球滤过率仅为成人的 15%~30%,肾小管未充分发育,肾脏维持水和电解质正常的能力比成人差。
2、婴儿期对容量过多的耐受性仍然较差,虽然发生全心衰的几率比新生儿小,但仍易发生心衰。
小儿围术期液体和输血管理指南(2017版)

小儿围术期液体和输血管理指南(2017版)左云霞、朱波、庄蕾、连庆泉(负责人/共同执笔人)、肖玮、宋兴荣、张马忠、张建敏、周期、姜丽华、倪诚、康荣田、曾睿峰(共同执笔人)、潘志英一、概述小儿围术期液体管理不当,液体输入过多或不足,未及时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均可引起诸多问题,较成人更易危及生命。
本指南在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小儿围术期液体和输血管理指南(2014版)》的基础上,吸纳近年该领域最新临床证据与研究成果,予以修订和补充。
本指南将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各年龄组小儿液体生理需要量的计算方法、小儿围术期液体缺乏的评价和纠正、各年龄组小儿术中液体治疗的推荐意见和围术期血容量评估及输血的建议。
二、小儿液体管理特点要实现小儿液体的正确管理,须首先了解小儿的生理特点以及伴随其生长发育所发生的变化。
(一)体液总量和分布体液占人体体重的一半以上,胎儿期到儿童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机体体液的比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年龄越小,体液所占体重比例越大,主要是间质液量的比例较高,而血浆和细胞内液量的比例与成人相近(表1)。
表1 不同年龄的体液分布(占体重的%)体液分布新生儿1岁2~14岁成人体液总量80706555~65细胞内液35404040~45细胞外液45302515~20间质液40252010~15血浆5555(二)体液成分小儿体液成分与成人相似,新生儿在出生后数日内血钾、氯、磷和乳酸偏高,血钠、钙和碳酸氢盐偏低,细胞内、外液的化学成分见表2。
表2 小儿体液成分细胞外液细胞内液渗透浓度(mmol/L) 290~310 290~310阳离子(mmol/L)155155Na+ 138~142 10K+ 4.0~4.5 110Ca2+ 2.3~2.5Mg2+ 1.520阴离子(mmol/L) 155155Cl- 103HCO3- 2710SO42-55PO42- 1.5有机酸6蛋白质(mEq/L) 1640(三)各年龄组体液代谢的特点1. 新生儿出生后的最初几天内,水的丢失可使体重下降5%~15%。
中华麻醉学会:小儿吸入麻醉诱导专家指导意见(2014)

中华麻醉学会:小儿吸入麻醉诱导专家指导意见(2014)小儿吸入麻醉诱导专家指导意见(2014)上官王宁,王英伟,王炫,尹宁,左云霞(负责人/执笔人),叶茂,李师阳,李军,连庆泉,宋兴荣,张马忠,张建敏,张溪英,陈卫民,胡智勇,姜丽华吸入麻醉诱导是最常用的小儿麻醉诱导方法,具有起效快、较平稳、无痛苦及易被接受等优点。
目前常用的吸入麻醉药物有七氟烷、地氟烷、异氟烷、安氟烷、氧化亚氮等,其中最适合于小儿吸入诱导的是七氟烷和氧化亚氮。
由于小儿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尚不成熟,与成人相比对麻醉诱导过程更为敏感。
粗暴的麻醉诱导可能造成患儿术后行为异常、睡眠障碍甚至导致终身的面罩恐惧症。
因此,麻醉医师应该高度重视小儿麻醉诱导的技术和技巧,根据小儿年龄和合作程度等采取灵活措施进行吸入诱导。
为了帮助广大麻醉医师快速掌握此技术,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小儿麻醉学组专家经反复讨论提出以下小儿吸入麻醉诱导专家指导意见。
一、小儿吸入麻醉诱导前准备(一)麻醉前病情评估1.病史尽管小儿的病史一般不复杂,但小儿生理储备功能低下,病情变化快,在麻醉前既要了解外科手术相关疾病,还需全面了解各器官系统功能状况、并存疾病或者多发畸形、既往疾病和麻醉手术史、出生状况、过敏史和家族麻醉手术史。
尤其应关注患儿是否存在哮喘、肺炎及近期有无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极个别患儿可能有先天性吼喘鸣、先天性喉发育不良或先天性气管软化症病史,此类患儿在麻醉诱导期间可能发生严重吸气性呼吸困难。
大量胸腔积液、胸腔占位、膈疝等胸内压增加的病人在自主呼吸抑制后可能发生严重通气困难,麻醉诱导时需考虑保留自主呼吸。
2.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应针对与麻醉实施有密切相关的系统进行,着重于检查重要脏器,尤其是呼吸系统的检查(是否存在解剖畸形、扁桃腺大小等),应仔细听诊心肺,如两肺是否有罗音,心脏是否存在杂音等。
小儿麻醉医师听诊器应不离手。
3.实验室及特殊检查一般健康小儿,如行短小手术,有血常规检查即可;如行较大手术,患儿又有呼吸、循环、中枢神经系统、肝肾内分泌等系统疾病史,应做相应的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小儿吸入麻醉诱导专家指导意见(2017版)

小儿吸入麻醉诱导专家指导意见(2017版)上官王宁.王英伟.王炫.尹宁.左云霞(负责人/共同执笔人).叶茂.朱波.李师阳.李军.李丽伟.李超.连庆泉.宋兴荣.张马忠.张建敏.张溪英.周期.赵平(共同执笔人).胡智勇.姜丽华吸入麻醉诱导是常用的小儿麻醉诱导方法.具有起效快、较平稳、无痛苦及易被接受等优点。
目前常用的吸入麻醉药物有七氟烷、地氟烷、氧化亚氮等.其中最适于小儿吸入诱导的是七氟烷和氧化亚氮。
由于小儿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尚不成熟.与成人相比对麻醉诱导过程更为敏感。
粗暴的麻醉诱导可能造成小儿术后行为异常、睡眠障碍甚至终身的面罩恐惧症。
因此.麻醉科医师应该高度重视小儿麻醉诱导技术和技巧.根据小儿年龄和合作程度等采取灵活措施。
为了帮助广大麻醉科医师快速掌握此技术.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儿科麻醉学组专家经反复讨论.提出以下小儿吸入麻醉诱导专家指导意见。
一、小儿吸入麻醉诱导前准备(一)麻醉前病情评估1.病史尽管患儿的病史一般不复杂.但小儿生理储备功能低下.病情变化快。
麻醉科医师既要了解外科手术相关疾病.还需全面了解各系统功能状况、并存疾病或多发畸形、既往疾病和麻醉手术史、出生状况、过敏史和家族麻醉手术史。
尤其应关注小儿是否存在哮喘、肺炎及近期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极个别小儿可能有先天性喉喘鸣、先天性喉发育不良或先天性气管软化症等病史.此类小儿在麻醉诱导期间可能发生严重吸气性呼吸困难。
大量胸腔积液、胸腔占位、膈疝等胸内压增加的小儿.在自主呼吸抑制后可能发生严重通气困难.麻醉诱导时需考虑保留自主呼吸。
2.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应该全面.同时着重于检查重要系统.尤其是呼吸系统的检查(是否存在解剖畸形、上呼吸道感染的表征、扁桃体大小等).应仔细听诊心肺.如两肺是否有干湿性啰音.心脏是否有杂音等。
尚需注意患儿有无腹胀、胃排空障碍和胃食管反流等增加反流误吸的危险因素。
3.实验室及特殊检查一般ASA I、II级患儿.如行短小手术.不需特殊检查;如行较大手术或者合并有呼吸、循环、中枢神经系统、肝肾、内分泌等系统疾病的ASAIII级及以上患儿.应做相应的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小儿术后镇痛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左云霞(执笔人/负责人)吴新民连庆泉王英伟杜怀清李师阳张建敏陈煜目录一、小儿疼痛评估二、疼痛冶疗三、小儿不同类型手术术后镇痛原则四、小儿术后疼痛治疗注意事项疼痛是婴幼儿和儿童均具备的一种主观感受。
孕 25 周,疼痛感受器已经发育,新生儿不仅能感受疼痛,且会因为疼痛治疗不充分,带来日后疼痛反应增强。
急性术后疼痛是由于外科手术创伤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
长期以来,由于儿童不能主诉疼痛造成疼痛评估困难,以及部分镇痛药物在小儿使用受到限制或者对药物副作用的过度担心,小儿术后疼痛被严重忽视,由此给外科手术患儿带来痛苦并影响其康复过程。
目前国外的儿童医院和医学中心,已经建立了专门处理小儿疼痛的医疗小组。
我国小儿术后疼痛治疗严重滞后,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儿科麻醉学组根据儿科特点集体编写本指南,提供小儿术后疼痛评估和治疗的推荐意见。
一、小儿疼痛评估由于部分小儿尤其是婴幼儿不会主动诉说疼痛,小儿疼痛评估相对于成人更困难。
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量表能作为理想的评估手段适用于所有种类的疼痛或所有年龄阶段的儿童。
儿童常用的疼痛评估方法有:①自我评估:患儿根据提供的量表自已评估和描述疼痛的程度。
②行为学/观察评估:测量疼痛相关的行为学表现或者对由患儿父母或监护人提供的疼痛的叙述进行评估。
手术后应该定时进行行为学评估和记录。
这种评估最好与其他常规评估同时进行,以避免对小儿不必要的打扰。
③生理学评估:生理学评估:根据疼痛引起的生理学变化进行评估。
在定时评估的同时,若有生命体征改变如低血压、心动过速和发热等,应立即评估是否存在严重疼痛。
1、自我评估自我评估是评估疼痛程度的金标准,与成人疼痛评估的方法相同。
(1)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一条长100mm的标尺,一端标示“无痛”,另一端标示“最剧烈的疼痛”,患者根据疼痛的强度标定相应的位置。
一般用于8岁以上儿童。
成人与小儿手术麻醉前禁食和减少肺误吸风险药物应用指南(2017)

成人与小儿手术麻醉前禁食和减少肺误吸风险药物应用指南(2017)左云霞刘斌(执笔人)杜怀清连庆泉吴新民(负责人)张建敏陈煜薄禄龙一、概述全身麻醉药物可使机体保护性的呛咳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食道扩约肌的松弛使得胃内容物极易反流至口咽部。
手术治疗或检查患者在接受深度镇静或全身麻醉时,一旦反流物误吸入呼吸道内,可引起呼吸道梗阻和吸入性肺炎,导致患者通气与换气功能障碍,治疗困难,死亡率极高。
局部麻醉的患者在围麻醉期接受静脉镇静镇痛药物后,其发生反流误吸的风险较高。
麻醉相关反流误吸的发生率依次为新生儿﹥儿童﹥成人。
因此,接受择期手术治疗或检查的患者麻醉前禁食问题应当引起麻醉科医师、相关专科医师以及患者和家属的高度重视。
然而,对于婴幼儿、儿童和部分成人,传统的禁食时间过长(术前晚10时后禁食),可使患者口渴和饥饿等不适感加重,造成患儿不必要的哭闹或烦躁,严重时还可出现低血糖和脱水。
为保证患者围麻醉期的安全,提高麻醉质量和效率,降低长时间禁食后脱水及低血糖风险,增加患者围麻醉期的舒适度和满意度,避免延误和取消择期手术,并使围术期吸入性肺炎、呼吸和相关系统疾病并发症最小化,我们结合近三年来临床相关研究成果,国外相关麻醉学会更新的禁食指南,将2014年版《成人与小儿手术麻醉前禁食指南》进行更新,并增加减少误吸风险药物应用的内容。
二、手术治疗或检查麻醉前禁食目的1.减少胃内容物容量,防止胃酸pH值过低,减少围术期胃内容物反流而导致的误吸等相关呼吸系统并发症风险,或降低其严重程度。
2.防止过度脱水,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3.防止低血糖。
4.防止过度禁食所致的饥饿、恶心呕吐及烦燥不安等不适感。
三、手术麻醉前禁食时间手术麻醉前禁食时间,是指患者需接受手术及相关操作时,实施麻醉前禁止经口摄入液体或固体食物的规定时间。
日常膳食中的主要成分为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由于它们的化学结构不同,在胃内被排空的时间和消化吸收部位也不同。
小儿麻醉安全和术前评估-左云霞

儿科麻醉医生
我们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儿科麻醉医生团队, 为每个孩子提供最安全和舒适的麻醉。
护理团队
我们的护理团队温柔细心,照顾孩子的每一个 细节,让他们感到安心和放松。
麻醉设备
我们使用先进的儿科麻醉设备,确保麻醉过程 的安全和高效。
好评和回馈
数以百计的孩子和家长对我们的服务给予了非 常正面的评价和回馈。
结束语
麻醉是孩子手术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我们致力于提供最安全、舒适的麻醉服务,确保每个孩子都能顺利 度过手术。 谢谢大家的聆听!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咨询,请随时联系我们。
2 家长指导
向家长提供关于术后护理和注意事项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照料孩子。
3 专业康复
根据孩子的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并提供专业的康复指导和支持。
获取更多信息
在线论坛
加入我们的在线论坛,与其他专家和家长分享 经验和建议。
专家咨询
预约一次专家咨询,我们将根据您的需求提供 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儿科麻醉团队
3 监测与反应
4 麻醉药物管理
通过实时监测和及时反应,我们能够及早 发现并解决麻醉过程中的任何问题,确保 孩子的安全。
正确选择和使用麻醉药物是确保麻醉安全 的关键。我们会仔细评估,个体化选择合 适的麻醉药物。
术前评估的重要性
• 了解孩子的病史、过敏情况和家族遗传等信息,有助于评估麻醉风险。 • 确保孩子的饮食和用药符合麻醉要求,减少手术风险。 • 进行心肺功能和麻醉健康评估,制定个体化的麻醉计划。 • 与家长充分沟通,解答疑虑,增强家长的信任和合作。
小儿麻醉安全和术前评估 -左云霞
我是专家左云霞,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关于小儿麻醉安全和术前评估的知识。 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重要的话题。
儿外科手术患者麻醉前评估

04
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06
关注患者心理状态,提 供心理支持
谢谢
度、弹性等
心肺功能检查, 如心电图、肺
功能测试等
腹部检查,如 腹部触诊、听
诊等
神经系统检查, 如肌力、肌张
力、反射等
眼科检查,如 视力、眼压、
眼底等
其他特殊检查, 如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等
实验室检查
01
血常规检查:了解患者贫血、感染 02
尿常规检查:了解患者肾功能、泌
等情况
尿系统疾病等情况
03
儿外科手术患者麻醉前评估
演讲人
目录
01. 评估目的 02. 评估内容 03. 评估结果分析
1
评估目的
确保手术安全
01
评估患者身体 状况,降低手
术风险
02
确定麻醉方案, 提高手术成功
率
03
发现潜在并发 症,提前采取
预防措施
04
提高患者满意 度,减少术后
并发症
降低麻醉风险
01
评估患者身体状况,降低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风险
2
评估内容
病史采集
询问患者既往病史,包 括手术史、过敏史等
询问患者用药情况,包 括正在服用的药物、药 物过敏史等
了解患者近期健康状况, 包括发热、咳嗽、腹泻 等症状
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包 括焦虑、恐惧等情绪, 以及家庭支持情况
体格检查
身高、体重、 血压、脉搏等 基本生命体征
皮肤检查,如 皮肤颜色、温
麻醉前与患者及 家属充分沟通, 确保麻醉方案得 到理解和同意
麻醉过程中密切 监测患者的生命 体征,确保麻醉 安全
小儿术前禁食研究进展

从I960年开始,术前禁食成为常规的术前准备 之一'"'o 1999年,ASA在首次发表的术前禁食指南 中提出,对于择期手术需要镇静或麻醉的患者(包括
【关键词】术前禁食;小儿;外科手术 D01:10.3760/321761 -20200709-00308
Research advances of preoperative fasting in children Zhan Yalan, Zuo Yunxia, Zhao Yuyi Department ofAnesthesiology.,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Zuo Yunxia, Email: zuoyunxiahxa@
1小儿术前禁食指南
从1960年开始.对于没有危险因素需要进行择
期手术的患者(包括小儿)广泛采用的是午夜禁食,
即术前1 d午夜开始禁食叭在过去20年中,不同国 家的术前禁食指南不尽相同。ASA在1999年发布
的术前禁食指南中建议,成年人或小儿术前禁清饮
料时间为2 h、禁食易消化的固体食物6 h、禁食不易 消化的固体食物8 0。2005年挪威发布指南,参考
英国一家儿童医院调查了 1 382例接受牙科手 术的小儿,其禁食固体的时间长达12 h,禁液体的 时间近8肆。在美国开展的类似研究.纳入了 332 例需要接受全身麻醉的小儿,其禁清饮料10.51 h、 禁母乳6.27 h、禁配方奶粉或牛奶9.9 h、禁易消化的 轻食11.22 h、禁不易消化的固体食物12.25 h|7|o尼
小儿外科手术患者的麻醉前评估(全文)

小儿外科手术患者的麻醉前评估(全文)近年来,随着麻醉设备的不断进步、检测手段的不断完善、更安全精准的麻醉药品的问世以及亚学科临床实践的开展,小儿麻醉学科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给麻醉医师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更多的风险和挑战。
加强小儿麻醉实施过程中频繁出现的一些并发症的认知,对小儿麻醉的术前评估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术前了解患儿特殊的病理生理状态以及对麻醉过程产生的影响,尽可能地早发现、早干预,可能改善小儿麻醉的结局。
大多数成人的术前评估可应用于小儿,同样需要有详尽的病史和体格检查资料,必要时进行实验室检查。
然而,有一些特殊情况的患儿需要进一步评估。
实施麻醉和手术前必须充分关注患儿独特的生理特征。
通常情况下,婴幼儿心肺储备比成人差,更容易出现发绀、心动过缓和心脏骤停,需引起麻醉医师的足够重视。
据统计,在婴幼儿非心脏手术中,麻醉相关心脏骤停的发生率为1/10000~1/15000。
现就小儿(主要是婴幼儿)外科患者的麻醉前评估予以综述,旨在为临床麻醉医师做好小儿患者的麻醉前准备工作提供帮助。
1.系统性评估尽管标准的成人病史和体格检查对儿童的术前评估同样适用,但小儿术前麻醉评估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重视。
患儿是否是早产儿非常重要,因为早产的后遗症会影响患儿的麻醉管理和一些可预期的并发症发生。
术前需详细查询患者的神经发育、气道异常、手术史、插管史和一般医学健康资料(心脏、肺、内分泌、肾脏疾病等)。
对患有遗传性或畸形综合征的患儿应进行细致深入的评估,因为颈椎异常(如唐氏综合征)或颅面畸形等可显著影响麻醉管理。
患儿的心理问题需提前妥善解决,因为这将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
有心理问题的患儿可能需要儿童心理专家的干预,确保其顺利进入手术室。
此外,有一些特殊家族史(恶性高热、假性胆碱酯酶缺乏、术后恶心呕吐、先天性神经肌肉疾病、先天性凝血功能障碍等)的患儿也需要引起重视,尤其是有恶性高热家族史的患儿一定要引起重视。
围手术期52%的恶性高热发生在儿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小儿围手术期死亡率
相关资料极少 2019年马自成教授再次对同济医院1988年至
2019年间记录完整的小儿麻醉10223例进行了 总结分析 这期间的手术总死亡率1.8% 麻醉直接相关死亡率仅为0.04%(术后24小时 为界限) 在死亡的4例患儿中,1例为上呼吸道梗阻,3 例为低血容量休克
高危小儿麻醉必需由经过小儿麻醉亚 专科培训或者机构证明具备同等资历 的麻醉医生实施
病人治疗单元的要求----必需有一 个术前评估和准备单元
手术间必需有一位具备小儿麻醉 资质的麻醉医生负责
麻醉设备和药物:全、易、能用 急救车、急救药物、急救设备
选择合适的口咽通气道
麻醉设备-全套的气道管理设备、呼吸 支持设备、保温设备、液体管理设备、 各种无创监护设备
病例一
立即将患儿头侧向一边,因吸引器尚未准备,以 手指从嘴中掏出部分呕吐物。
此时患儿呼吸停止,面部发绀严重,测脉搏约180 次/分,迅速准备氧气并气管插管,但喉镜窥喉时 发现咽腔分泌物较多,声门无法暴露,
备好吸引器吸净呕吐物并插入气管导管后,患儿 心跳已停止。
因未建立静脉通路,从气管注入肾上腺素稀释液 0.5mg,阿托品1mg,地塞米松5mg,纯氧手控呼吸并 胸外按压,心搏仍未恢复,继续肾上腺素2mg,阿 托品1mg气管内注入仍无效,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
我国小儿围手术期死亡率
上海新华医院资料 1958-1989年74468例患儿,在手术室内发生
循环骤停37例,死亡7例 死亡率近1/万 7例死亡患儿均不是心脏手术患儿,死亡小儿麻醉水平还是很高的 麻醉相关死亡率与西方发达国家接近 我国大部分基层医院小儿麻醉相关的麻醉器材
还存在哪些问题?
术前60分钟内是否已给患者使用预防性抗生素? □已使用 □不适用
是否已展示关键的影像学资料? □已展示 □不适用
患者移出手术室前
手术结束后签出
护理组向手术团队人员口头确认以下事项: □记录手术操作的名称 □手术器械、敷料和针头的数量是否正确(或不适用) □手术标本如何标记(包括患者姓名) □是否存在有需要解决的器械问题 □外科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护士回顾一下有利于患者康复和处理的
特殊设备---应对困难气道的纤维支气 管镜和紧急环甲膜置管包、有创监测 设备、患儿转运设备(氧气等)
必需建立麻醉后恢复室 ---人员和设备的要求
麻醉恢复室设备和药物的要求
小儿麻醉需要必要的条件
管理者应该从人员培训、任务分配上着手 管理者应该负责提供小儿麻醉安全的条件 综合性医院应该有相对固定的小儿麻醉医生 普遍树立安全意识,最大程度减少人为错误 提高麻醉技术水平,积累和分享麻醉经验
小儿麻醉医生的资质
中国临床麻醉分级管理规定(草案)2019-12-12第五稿: 1-7岁小儿的责任麻醉医师必须在上级医师带领下完成过100例1-7岁小儿麻醉 其中气管插管全麻不少于50例。 1岁以下小儿的责任麻醉医师在满足上述1-7岁小儿麻醉责任医师的条件外,还必 须在上级医师带领下完成过50例1岁以下小儿麻醉,其中气管插管全麻不少于25 例。
病例一(来自DXY)
患儿,男,2岁,体重11kg
诊断左腹股沟斜疝,在基础麻醉加局麻下行疝囊 高位结扎术
由于家长未按医生嘱咐在术前为患儿禁食,术日 晨为患儿食用一袋牛奶(约150ml),麻醉前未能 给医生讲明
按常规术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0.3mg,入手术室后 肌注氯氨酮55mg,患儿严重哭闹
约5分钟后突然咳嗽,呃逆,恶心,随之发生呕吐 。
小儿麻醉安全和术前评估左云霞
我国小儿围手术期死亡率
相关资料极少 同济医科大学马自成教授在1989年分析总结了同济医
院1953年至1987年间记录完整的小儿麻醉10249例, 手术总死亡率为2.04% 麻醉直接相关死亡率为0.47% 其中全身麻醉的死亡率高于椎管内麻醉和神经阻滞麻 醉 但这并不能说全身麻醉的风险更大,因为这类患儿的 外科手术创伤可能也更大 主要死亡原因是上呼吸道梗阻所致缺氧和低血容量导 致的休克
麻醉开始前
□患者已确认 ●患者身份 ●手术部位 ●手术名称 ●知情同意 □手术部位已标出/不适用 □麻醉安全检查已完成 □脉搏血氧饱和度仪已给患者连接并正常运转
患者是否有如下问题:
已知的过敏?
□是 □否
气道困难/误吸风险? □是,已准备好仪器设备
□否
失血大于500毫升的风险(儿童失血大于7毫升/公
关键注意事项
病例二
女性患儿,1月13天,体重5.5kg,因“发现颈部包块40+ 天”入院
现病史:患儿40+天前出生时发现左侧颈部包块,后逐 渐长大至11cm*6cm,质软,无皮肤红肿,无皮温升高 超声提示:淋巴管瘤伴出血?
病例三
新生儿,2kg, 坏死性肠炎
麻醉前评估?
世卫组织手术安全核对表
世界患者安全联盟(世患安联)发起 “安全手术 拯救生命行动”。
是世界卫生组织减少全球手术相关死亡人数的一 项工作重点。
世患安联与外科医师、麻醉医师、护士、患者安 全领域专家以及来自全世界的患者进行协商之后, 确定了可在任何手术室执行的一套安全检查措施, 制定世卫组织手术安全核对表第一版。
斤)?
□是,已准备好足够的静脉通道和液体
□否
皮肤切开前
皮肤切开前暂停
□确认手术团队所有成员介绍了各自的姓名和职责 □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护士口头确认
●患者 ●手术部位 ●具体手术名称
预期的关键事件 □外科医师回顾:关键的手术步骤,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手术时间以及
预期的出血量是多少? □麻醉医师回顾:该患者有哪些需要特别关注的? □护理组回顾:消毒(包括指示剂的结果)完成了吗?器械准备好了吗?
和监护设备不完善麻醉医生没有接受过小儿麻 醉的基本培训,临床麻醉技术不规范;小儿麻 醉的经验有限,应对各种危急情况的能力低下
医院对小儿外科性诊断和手术分类,并规定各类手术麻醉实施 者资质和麻醉设备条件
每个医疗机构必须规定实施小儿麻醉的医生每 年必需完成规定的例数,从而保证其维持足够 的小儿麻醉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