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刀法密度试验报告表

合集下载

环刀法实验记录

环刀法实验记录
3
TB10102-2010 TB10414-2003 压实遍数(遍) 填层压实厚度(cm)
施工日期
填土层次
土的含水率ω (%) 14.1 14.6 14.4 14.7 14.6 14.5
土的干密度ρ d (g/cm ) 1.76 1.72 1.75 1.76 1.75 1.74
3
压实系数实测值
பைடு நூலகம்
K
0.958 0.937 0.951 0.955 0.953 0.947
结论:
试验 计算 复核
环刀法测定填料压实密度试验记录
施工里程 填料名称 委托编号 填料粒径 委托日期 压实方式
表 号:铁建试报177 批准文号:铁建设函[2009]27号
记录编号 试验日期
仪器设备 及 环境条件 填料压实状态描述 最大干密度ρ dmax (g/cm3) 1.84 测点 编号 测点位置
仪器设备名称
型号
管理编号
示值范围
分辨力
温度(℃)
相对湿度(%)
采用标准 最优含水率ω op t(%) 14 填层标 高(m) 环刀 质量m 1 (g) 200.9 201.7 199.4 199.1 201.5 200.3 环刀 土和环刀 容积V 总质量m 2 湿土质量m 0(g) (g) (cm3)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603.1 596.8 599.6 602.2 603.6 599.4 402.2 395.1 400.2 403.1 402.1 399.1 土的湿密度ρ 0 (g/cm ) 2.01 1.98 2.00 2.02 2.01 2.00

新土的密度试验记录表环刀法

新土的密度试验记录表环刀法

新土的密度试验记录表环刀法试验名称:新土的密度试验(环刀法)试验目的:1.测定新土的干密度和容重。

2.为工程设计提供实验依据。

试验原理:环刀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干土的密度方法。

环刀是一种有内外两个刃口的刀具,内刃切断土样,而外刃切断外部土团,从而为土样留出一定的空间,以便测定土的密度。

环刀法的原理是在经过特殊加工制成的环刀切口内切下一定体积的土样后,测量土样的重量和切口直径,并根据公式计算土样的干密度和容重。

实验设备和材料:1.环刀、平板、砂漏、黄铜棒、大勺、电子天平、千分尺、比重瓶、铁锤、干燥箱、水。

2.试验土样。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1)环刀清洗干净,检查刀口是否完整,切口宽度是否符合要求。

(2)比重瓶清洗干净。

(3)天平保持在常温常湿状态下,调整完好。

(4)试验土样用筛子筛过。

(5)试验室内要保持清洁卫生。

2.干密度的测定(1)将清洗干净的环刀置于平板上,将试验土样卸点到环刀中央,用勺将其填满,涂平表面,并用黄铜棒按实。

(2)将砂漏中的细砂粉均匀地覆盖在土样表面上,然后在砂粉表面轻轻拍打,使砂粉填满土的空隙。

(3)用黄铜棒在环刀表面上轻轻敲击三次,把超出砂粉的部分挖去,并将环刀的两端压合,用锤轻轻锤紧环刀。

(4)用千分尺测量环刀切口的直径,记录下来。

(5)将环刀和土样放入电子天平上,记录其总重量。

(6)将环刀和土样取出,用比重瓶将砂粉倒入,再次称重,记录其总重量。

(7)计算土样的干密度rh=(G1-G2)/V,其中,G1——土样与环刀总重量(g);G2——圆环和砂粉的总重量(g);V——土样体积(cm3)。

(8)重复以上操作,至少测定三次,取平均数。

3.容重的测定(1)将取出的土样用比重瓶装满水,将瓶口处的膜刮平,称重,记录下比重瓶、土样和水的总重量。

(2)计算容重r0=G3/V0,其中,G3——比重瓶、土样、水的总重量(g);V0——土样容积(cm3)。

(3)重复以上操作,至少测定三次,取平均数。

3:7灰土压实度

3:7灰土压实度

95.5
69.83 68.17
34.70 33.7613 34.41
19.07 19.30
19.2 1.50
96.2
1.56
负责人:
审核:
计算:
试验:
注:本试验经二次平行测定后,其平行差值不大于规定,取其算术平均值。
工程名称
击实试验 报告编号
代表部位
土壤压实度(环刀法)试验记录
(陕) 试验表36 试验日期: 2010 年07月15日
世园安置一期工程宋围村
施工单位
江苏南通六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击实类别
轻型
13#楼基础
压实机具
电夯
土样种类 取样深度
3:7灰土
187~202cm 187~202cm
取样人
解兵
取样位置
七层
盒+干土质量 (g) 70.90 66.56
干 密
盒质量
度 水质量
测 定
干土质量
(g) 32.82 (g) 8.11 (g) 38.08
33.81 6.94 32.75
含水量
(%) 21.30 21.19
平均含水量 (%) 21.2
土干密度 (g/cm3) 最大干密度 (g/cm3)
1.49
压实度
(%)
七层
环刀号
2
1
湿 环刀+湿土质量(g)
密 环刀质量
(g)

测 湿土质量
(g)
定 环刀容积
(cm3)
529.3 170.0 359.3
200
534.0 176.7 357.3 200
湿土密度 (g/cm3) 1.80
1.79

干密度(环刀法)自动计算

干密度(环刀法)自动计算

记录:
试验:
试验日期: 年 月 日
原位密度检测记录
工程名称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陶岔 渠首~少河南段(中县管局直管项目)
施工单位
记录编号
取样区位
委托单号
填料名称
试样 编号
1
取样桩号
试验方法
灌水法
碾压设备
湿土质量 (Kg)
试验检测数 湿密度
水重(Kg) (Kg/m3)

含水率 (%)
干密度 平均干密 相对密 (Kg/m3) 度(Kg/m3) 度Dr
2
34Leabharlann 56试样 编号
取样桩号
含水量计算
湿土质量 干土质量
(g)
(g)
水重(g)
含水率 (%)
平均含 水率(%)
备注
1
2
3
4
5
6 备注: 最大干密度ρdmax=
天然干密度ρdo=
kg/m3; 最小干密度ρdmin=
kg/m3;
kg/m3; 设计要求相对密度 Dr ≥0.75。
结论: 检测结果Dr=
;
计算:

土工试验

土工试验

实习实训项目一、密度试验(环刀法)(一)试验目的 测定土的湿密度,以了解土的疏密和干湿状态,供换算土的其它物理性质指标和工程设计以及控制施工质量之用。

(二)试验原理土的湿密度ρ是指土的单位体积质量,是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之一,其单位为g/cm 3。

环刀法是采用一定体积环刀切取土样并称土质量的方法,环刀内土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即为土的密度。

密度试验方法有环刀法、蜡封法、灌水法和灌砂法等。

对于细粒土,宜采用环刀法;对于易碎裂、难以切削的土,可用蜡封法;对于现场粗粒土,可用灌水法或灌砂法。

(三)仪器设备1.环刀:内径6~8cm ,高2~3cm 。

2.天平:称量500g ,分度值0.01g 。

3.其它:切土刀、钢丝锯、凡士林等。

(四)操作步骤1.量测环刀:取出环刀,称出环刀的质量,并涂一薄层凡士林。

2.切取土样:将环刀的刀口向下放在土样上,然后用切土刀将土样削成略大于环刀直径的土柱,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削使土样上端伸出环刀为止,然后将环刀两端的余土削平。

3.土样称量:擦净环刀外壁,称出环刀和土的质量。

(五)试验注意事项1.称取环刀前,把土样削平并擦净环刀外壁;2.如果使用电子天平称重则必须预热,称重时精确至小数点后二位。

(六)计算公式按下列计算土的湿密度: V m m V m 21-==ρ式中:ρ—密度,计算至0.01g/cm 3;m —湿土质量,g ;m 1—环刀加湿土质量,g ; m 2—环刀质量,g ;V —环刀体积,cm 3。

密度试验需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0.03g/cm 3,取其算术平均值。

(七)试验记录密度试验记录表(环刀法)试验者校核者试验日期二、含水率试验(烘干法)(一)试验目的测定土的含水率,以了解土的含水情况,是计算土的孔隙比、液性指数、饱和度和其它物理力学性质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指标。

(二)试验原理含水率反映土的状态,含水率的变化将使土的一系列物理力学性质指标随之而异。

路基路面压实度试验检测记录表(环刀法)

路基路面压实度试验检测记录表(环刀法)
第 页,共 页
路基路面压实度试验检测记录表(环刀法) JJ1402b
试验室名称:
记录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工程部位/用途
委托/任务编号
/
试验依据
JTG E60-2008《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 程》
样品编号
样品描述
结构层次
试验条件
试验日期
主要仪器设备 及编号
结构层次
设计压实度
取样桩号
具体位置(m)
取样深度(cm)
环刀编号
试 验
土+环刀质量(g)
湿 环刀质量(g) 密 度 土质量(g)
环刀容积(cm3)
湿密度(g/cm3)
盒号
盒质量(g)
盒+湿土质量(g)
干 盒+干土质量(g)


水质量(g)
干土质量(g)
含水率(%)
含水率均值(%)
干密度(g/cm3)
干密度平均值(g/cm3)
最大干密度(g/cm3)
压实度(%) 备 注:

压实度(环刀法)试验报告

压实度(环刀法)试验报告

试验高程 (m)
含水量 (%)
湿密度 (g/cm3)
干密度 (g/cm3)
平均 干密度 (g/cm3)
压实度 (%)
备注
注:1、表内粗线框内栏目的内容由委托单位提供,其真实性由委托单位负责。 2、如对检测结果有异议,请于报告日期起15日内提出,逾期视为认可检测结果。 3、击实报告参见报告:
批准人:
审核人:
有见证检测
见证人单位 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工程部位
最大干密度(g/cm3)

试验位置

(km+m)
压实度(环刀法)试验报告
设计要求(%)
见证人 委托日期 试验日期 报告日期
#
共几页 第几页
报告编号:

XXXXXXXXXXXX

有限公司


(印章复印无效)
最佳含水率(%)
试验依据
JTG E60-2008(T0923-XXXXXXXXXXX
主要试验人:
电话:XXXXXXXXXXXXXXXXXXX

环刀法实验报告

环刀法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环刀法实验报告篇一:环刀法密度试验报告表密度(环刀法)试验报告表工程名称:施工单位:检测单位:试验(计算):复核:批准:见证人:篇二:土力学实验报告土工试验报告班级:组号:姓名:同组人:成绩: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XX年5月18日试验一土的基本物理指标的测定(一)记录土样编号_________________班组_________________试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2.含水率试验记录表(烘干法)3.界限含水率试验注:圆锥下沉深度与含水率的双对数坐标关系曲线绘制于图1之中。

含水率/%图1圆锥入土深度与含水率关系曲线3.依上述计算结果判定?(:环刀法实验报告)土的分类名称:粘性土?试验土样所处的状态:可塑状态(三)思考与分析1.土样烘干时,为什么要控制温度为105~110°c?避免把强吸着水蒸发2.环刀尺寸(直径、高度、壁厚、容积)对试验成果有何影响?环刀的直径越大,高度越小,容积越大,实验的误差越小3.试分析搓条法的理论依据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存在主要问题:不容易掌握其方法,是要依据多年的经验来判断。

备注:土粒比重与土的矿物成分有关,其值一般为2.65~2.75,由于土粒比重的测定方法较为复杂。

且同一地区、同类土的比重变化不大,故除重大建筑物外,一般可不做比重试验,而采用地区的经验值。

当缺乏地区的经验值时,对于黏性土,可取津地区液限wL和比重备注表1天津地区液限wL和比重s关系表(录自天津市勘察院资料)ds=2.70~2.75;对于砂土可取ds=2.65。

天ds关系如备注表1所示。

d试验二颗粒分析试验(密度计法)?绘图和计算以小于某粒径的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数为纵坐标,颗粒粒径为横坐标,在单对数坐标上绘制颗粒大小分布曲线(见图2),并根据颗粒分布曲线完成填写表2。

?思考和分析1.用密度计作颗粒分析时只是测定密度计浮泡中心处的悬液密度,为何可以代表全部悬液相应的密度?悬液的整体沉降的趋势是相同的和浮泡中心悬液密度变化基本相同,再加上温度校正、分散剂修正、刻度修正等,所以测定密度计浮泡中心处的悬液密度可以代表全部悬液相应的密度。

密度试验环刀法实验报告

密度试验环刀法实验报告

密度试验环刀法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了解密度试验环刀法的原理2.学习并掌握密度试验环刀法的实验方法3.通过实验结果分析了解原材料的密度实验原理:密度试验环刀法是通过测量材料的体积和重量来求得其密度。

实验中,将待测材料放入试验瓶中,并在其上面标定刻度。

测量材料的质量和试瓶的重量后,用试瓶注满清水,再将待测材料放入然后将溢出部分倒掉后用烘干器烘干,最后再测量实验瓶中的质量,即可求出待测材料的密度。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瓶、环刀、烘干器等实验器材。

2.将实验瓶置于天平上精确称量其重量,记录下来。

3.将试瓶注满清水,然后将清水倒入实验瓶中,标明刻度。

4.将待测材料放入实验瓶中,注意将材料平放,并轻轻敲打试验瓶,以便于材料均匀分布。

5.在试验瓶中加入碘酸钠溶液,同时用滴管向试验瓶中滴加硫酸,使溶液变成深蓝色,这时注意不要让试验瓶中有气泡。

6.将试验瓶上方的气泡通过旋转试验瓶或用玻璃杆轻轻敲打试验瓶来排除。

7.将超出实验瓶口部分的材料用环刀刮平,并将溢出的材料倒掉,记录下倒掉的重量。

8.用烘干器将实验瓶烘干待其完全干燥后,用天平测量实验瓶和其内含物的重量并记录。

实验结果:压入实验瓶中的样品重量(克):25.5清水注满实验瓶重量(克):189.2清水标示线下的实验瓶重量(克):170.7刮平后多余材料重量(克):0.2最终权重(克):186.5实验瓶空重(克):58.5样品的密度为:(186.5-58.5)/ 25.5 = 3.30 g/cm³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测得待测材料的密度为3.30 g/cm³,这个值较为接近文献值,说明本次实验的测量结果较为准确。

通过对材料密度的测量,并结合材料的使用情况,可以为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施加外力等干扰,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

实验中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实验瓶和试瓶必须干净、无油,否则会对实验结果产生污染。

环刀法检测土干密度不确定度评定

环刀法检测土干密度不确定度评定

环刀法测密度不确定度评定1 测量方法1.1测量依据:测量依据GB/T 50123-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评定依据JJF1059.1-201X《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1.2环境条件:温度:室温即可,相对湿度要求小于80%。

1.3试验设备:天平JJ5000,感量为0.1g;天平JJ500,感量为0.01g;烘箱FX101-2,温度控制在105±5℃;环刀,内径6-8cm,高2-5.4cm,壁厚1.5-2.2mm 1.4被测对象:为XX项目工程基层用土。

2建立数学模型ρ0=m0V =m1−m2Vρd=ρ01+0.01w0式中:ρ0—试样的湿密度(g/cm3),准确到0.01 g/cm3;m0—试样的湿质量(g);m1—环刀与试样的总质量(g);m2—环刀的质量(g);V—试样(环刀)的体积(cm3);ρd—试样的干密度(g/cm3);w0—试样的含水率(%)。

表1为土样密度试验的测定结果。

表1 密度试验结果(环刀法)表2为试样含水率的测定结果。

表2含水率试验结果3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的分析根据环刀法测密度试验的特点,经分析,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是:测量湿密度不确定度分量u c(ρ0),主要由测定试样不均匀性所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ρ0)、测定环刀与试样总质量称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m1)、测定环刀质量称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m2)三个因素引起;测定试样含水率所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 c(w),主要由试样不均匀性u (w)、湿土称量偏差u (m0′)、干土称量偏差u (m d)所引起。

综上所述,影响土样密度测定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列于表3。

表3 影响土样密度测定准确性的主要因素3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4.1湿密度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1)试样不均匀性所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ρ0)的评定对3个样做均匀性检验,每个样分别重复检测2次,每个试样湿密度平均值及标准方差计入表4。

试样的不均匀性引入的不确定度用A 类,采用合并标准偏差法进行评定。

6 T 0107--1993环刀法

6 T 0107--1993环刀法

T 0107--1993环刀法1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细粒土。

2仪器设备2.1环刀:内径6—8cm,高2~5.4cm,壁厚1.5~2.2mm。

2.2天平:感量0.1g。

2.3其他:修土刀、钢丝锯、凡士林等。

3试验步骤3.1按工程需要取原状土或制备所需状态的扰动土样,整平两端,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刀口向下放在土样上。

3.2用修土刀或钢丝锯将土样上部削成略大于环刀直径的土柱,然后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削,至土样伸出环刀上部为止。

削去两端余土,使土样与环刀口面齐平,并用剩余土样测定含水率。

3.3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与土合质量m1,准确至0.1g。

4结果整理4.1按下列公式计算湿密度及干密度:式中:p——湿密度(g/cm3),计算至O.01;m l——环刀与土合质量(g);m2——环刀质量(g);v——环刀体积(cm3);p d——干密度(g/cm3),计算至0.01;w——含水率(%)。

4.2本试验记录格式如表T 0107—1。

4.3精密度和允许差。

本试验须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0.03g /cm3。

5报告5.1土的鉴别分类和状态描述。

5.2土的含水率w(%)。

5.3土的湿密度p(g/cm3)。

5.4土的干密度p d(g/cm3)。

条文说明l.密度是土的基本物理性指标之一,用它可以换算土的干密度、孔隙比、孔隙率、饱和度等指标。

无论在室内试验或野外勘察以及施工质量控制中,均须测定密度。

环刀法只能用于测定不含砾石颗粒的细粒土的密度。

环刀法操作简便而准确,在室内和野外普遍采用。

2.在室内做密度试验,考虑到与剪切、固结等项试验所用环刀相配合,规定室内环刀容积为60一150cm3。

施工现场检查填土压实密度时,由于每层土压实度上下不均匀,为提高试验结果的精度。

可增大环刀容积。

一般采用的环刀容积为200—500cm3。

环刀高度与直径之比,对试验结果是有影响的。

根据钻探机具、取土器的筒高和直径的大小,确定室内试验使用的环刀直径为6~8cm。

环刀的计算步骤

环刀的计算步骤
试验前先量环刀的尺寸计算出环的体积用环刀中土的质量除以环刀的体积就是土的湿密度再用湿密度除以1含水量就是土的干密度压实度干密度试验做出的最大干密度土壤含水量重量原土重烘干土重度试验记录表合同号
环刀的计算步骤:试验前先量环刀的尺寸,计算出环的体积,用环刀中土的质量除以环刀的体积,就是土的湿密度,再用湿密度除以(1+含水量),就是土的干密度
P=M/V
压实度=干密度/试验做出的最大干密度
土壤含水量(重量%)=(原土重-烘干土重)/烘干土重×100%
土壤含水量(重量%)=(水重/烘干土重*100%

新土的密度试验记录表环刀法

新土的密度试验记录表环刀法

新土的密度试验记录表环刀法1. 实验目的通过对新土进行密度试验,了解新土的密度情况。

2. 实验原理环刀法是用钢筒做为取土仪器,采用铸铁环刀进行取土,用称重器来测算被取出土的重量,计算出单位体积的土的重量,并推算出土的密度。

3. 实验器材•钢筒取土器•环刀•称重器•新土4. 实验步骤1.用钢筒取出一定量的新土,净重 1090g。

2.将其放在干净的容器中,加入约 200ml 的蒸馏水。

3.用圆棒慢慢拌匀,使土颗粒充分湿润。

4.取铸铁环刀进行取土,每次取土量应约为铸铁环刀的⅔。

5.将取的土样仔细地平装在干净的平板上,用快速秤(精确到0.1g)称土和铸铁环刀的总重,并称得 2050g。

6.取下铸铁环刀,去掉多余的土,用圆棒的平端轻轻击实土,使其密实均匀,并使其露面平坦,不得搓压土样。

7.用称重器再次称取密实后的土样和铸铁环刀的总重,称得1712g。

8.用计算器计算土的干重:2050g - 1090g = 960g。

9.计算单位体积的干重:960g÷(887ml×1.04) = 1.08g/ml。

10.计算新土的平均密度:1.08g/ml。

5. 实验数据记录取土量(g)湿重(g)干重(g)铸铁环刀重(g)体积(ml)单位体积干重(g/ml)1090g------2050g960g960g887ml 1.08-1712g-960g--6. 分析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和计算可得,新土的平均密度为 1.08g/ml。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和减小误差的发生。

同时,也要重视对实验数据的记录和整理,并进行合理的分析和结论的推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