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心电图图解

合集下载

常规心电图的波形组成和测量示意图

常规心电图的波形组成和测量示意图

常规心电图的波形组成和测量示意图注:a=振幅、d=时限,此处QRS起始部位为QRS波群、J点、ST段和T波振幅测量的参考水平1.P、TP(或Ta)、QRS、ST-T和U分别表示心电图中的波和波群。

2.P波和PR段:代表左右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

心脏激动的起源为窦房结,最先传导至心房,所以在心电图的中首先出现的是P波。

形态可以为单向(正向和负向)、双向。

双向P波是指波的描迹线在参考水平线两侧各有一个转折点,起始转折在水平线以上称正负(+ -)双向,起始转折在参考水平线以下称负正(- +)双向。

如果正向P 波终末部在参考水平线以下,但无转折,仍应称正向P波;同样,如果负向P波终末部在参考水平线以上,但无转折,仍应称负向P波。

PR段是继P波之后,心脏沿心房肌(结间束)、经房室交界区下传至心室,产生PR段。

由于激动经过这段传导组织时所产生的电位影响影响极为微弱,在体表心电图上表现为一段平直的线。

3.TP(或Ta)波:代表心房复极。

位于PR段(P波结束至QRS波开始),并延伸至QRS波中。

通常TP(Ta)波不易观察到。

房室阻滞或心房梗塞时,TP(Ta)波可变得明显。

4.QRS波:代表左右心室除极电位变化。

QRS波群可由一个或多个成份组成。

确定QRS波成份时,应以QRS波起始部作为参考水平线。

第一个在参考水平线以上的QRS波成份称为R波;R波之前向下的波称为Q波;S波是继R波之后第一个向下的波;R′波是继S波之后向上的波;如R′波后有发生一个向下的波称为S′波;依次类推R″、S″波等。

如QRS波只有向下的波,则称为QS波。

QRS波结束点称为J点或“ST连接点”。

如果在参考水平线同侧一个波的描迹线可见2个或2个以上转折点则称为切迹。

波的上行、下降支或顶部突然明显的斜率变化造成描迹线局部增粗称为粗钝。

QRS波中最大的波小于0.5mV,并显示3个以上的成份或多个切迹和粗钝可称为“错综小波”。

特指某导联QRS波各成份时,可在波名后加上导联下标如RV5、SV1等。

常规心电图的波形和测量示意图

常规心电图的波形和测量示意图
注意观察心电图波形是否清晰,以确保信号断方法和步骤
心电图记录仪将心脏的电活动传输到记录纸上,从而获得心电图波形。
记录心电图
心电图波形包括P波、QRS波群、T波和U波,通过观察这些波形的变化,可以了解心脏的病理情况。
观察心电图波形
测量心电图波形中的各个波的时间、振幅和形态,并将其记录在标准的心电图图纸上。
诊断心律失常
诊断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评估心脏功能
心电图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神经系统疾病
心电图可检测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脑卒中、帕金森病等,辅助医生判断神经系统疾病的性质和类型。
心电图在其他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内分泌系统疾病
心电图可检测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辅助医生判断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性质和类型。
方向一般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
P波是心房除极波,代表左右心房的激动。
QRS波群
T波
T波是心室复极波,代表心室肌细胞从静息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过程。
T波方向一般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T波振幅在肢体导联不超过0.5毫伏,在胸导联不超过0.8毫伏。
U波是T波后的一个低振幅、低方向性的波形,其确切的生理意义尚不明确。
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等,心电图可能出现QT间期延长、U波增大等表现。
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时,心电图可能出现ST段压低、T波倒置等表现,提示存在冠状动脉病变或心肌肥厚等情况。
常见心电图异常表现及意义
03
专业要求高
心电图诊断需要专业医生进行,非专业人员难以准确解读心电图波形。
心电图诊断的局限性
心电图的定义和作用
心电图的记录方法通常是将电极放置在人体表面不同的部位,以捕捉心脏的电活动信号,并将这些信号通过导线传输到心电图机进行处理和记录。

常规心电图解读

常规心电图解读
5.0sec
心电图特征 1. 明显而持久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min,且
不易用阿托品等药物纠正); 2. 多发的窦性静止或严重的窦房阻滞。 3. 常出现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发作,故亦称心动过缓-
过速综合征。
(2)交界性心律 atrial ventricular junctional rhythm
短,有时尚可继发ST段轻度压低和T波低平。 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运动、精神紧张、发热、甲亢、贫
血和拟交感类药物的作用时。
窦性心律不齐 sinus arrhythmia

心电图特征 窦性心律的起源不变,但节律不整,在同一导联上
P-P间期差异大于0.16sec。 多见于青少年或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者,常与呼吸
Q-T interval
5. Q-T间期(Q-T interval):从Q波起点至T波终了,代表心室 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时间,正常为0.32~0.44sec
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
diagram of ECG complexes, intervals, and segments
6. T波(T wave): 由心室复极化形成,正常情况 下,T波的方向大多和QRS主波方向一致
当上位节律发生病损或受到抑制而出现 停搏或节律明显减慢时,(如病窦综合征)或 者因传导障碍而不能下传时,(如Ⅲ度房室 传导阻滞),或者其他原因造成较长间歇时 (如早搏后代偿间歇),其低位起搏点就会 发出一个或一连串的冲动,激动心室。仅1- 2个异位搏动称逸搏。
按逸搏发生的部位分为房性逸搏、房室交界 性逸搏和室性逸搏三种。其中以房室交界性最多 见,房性最为少见。
心电图特征 1. 无正常P波,代之连续的粗齿状F波。F波间无
等电位线,波幅大小一致,间隔规则;

临床常见心电图典型图例+特点,直观,实用,建议收藏备用

临床常见心电图典型图例+特点,直观,实用,建议收藏备用

临床常见心电图典型图例+特点,直观,实用,建议收藏备用【窦性心律】P波从窦房结发起,心房除极综合向量指向下(P波方向在下壁导联II,III,aVF中向上)PR间期在0.12-0.22s,PR长度固定QRS间期低于100毫秒(2.5个小方格)静息心率在60-100次/分【心房颤动】心房活动包括多个凹形小波,心脏收缩约为每分钟400+下通常显示体表心电图不规则波动(f 波),V1中最明显P波缺失室性心律完全异常f波并一定能看到,特别是当AF长期存在的情况QRS 波群可能变宽(偏离正常位置或束支传导阻滞)可能由风湿性二尖瓣疾病、 IHD、高血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酒精、甲状腺机能亢进、房间隔缺损和特发性心房颤动引起【心房扑动】心房扑动是折返性心律失常,心房活动每分钟约300下诱因与心房颤动相同体表心电图具有“锯齿状”特点,F波常在II、 III 和aVF 中出现房室比例2:1时,心室率约在150 bpm 高度房室阻滞1:1可见,特别是药物干预时改变心房扑动的周期长度【室上性心动过速】该种心动过速通常起源点是房室交界区,激动通过房室交接区或房室旁路逆传而形成折返环路QRS波群形态与时限通常正常;但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或原有右束支传导阻滞时,QRS波群形态异常该种心动过速通常通过刺激迷走神经,静脉注射腺苷,或维拉帕米可终止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可治愈【预激综合征】预激综合征者发生心房颤动的风险增加由于激动从旁路下传心室比经房室结传导更迅速,心室率可能很快,偶尔会达到300次/分表心电图显示快速性心房颤动具有不同形态的QRS博群,反应了房内激动下传心室的不同途径,沿旁路下传,沿正路下传,以及沿旁路及正路同时下传治疗方法包括直流电复率,静脉注射氟卡胺、丙吡胺、胺碘酮静脉注射地高辛、维拉帕米或腺苷是禁忌,因为这些药物会加快旁路传导,加速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室率【室性心动过速—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室性心动过速是指5个或更多的室性期前收缩连续出现,心室率≥120次/分通常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QRS波群时限>0.12秒心房独立活动,心房夺获或心室夺获在左束支传导阻滞形态时,室性心动过速表现为QRS波群在胸导联中均向下V1导联中宽初始R波(>30毫秒)、S波最低点延迟(>60毫秒)或S波切迹提示室性心动过速【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宽大畸形的QRS波时限>0.12秒并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电轴右偏或向下可能为特发性,可经导管射频消融治愈【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宽大畸形的QRS波群以基线为轴上下扭转常在长-短序列之后易引发病因通常与Q-T间期延长(先天性或者药物延长心室复极[抗心律失常药、抗组胺药、大环内酯类药物,三环类抗抑郁])有关低钾血症和低镁血症可诱发通常为非持续性,但可进展为心室颤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肌区域性梗死损坏心电图表现为对应区域的改变在前壁急性心肌梗死时最先表现为ST段受影响心肌损伤区对应的胸导联呈斜升ST段-通常是左前降支病理性Q波尚未出现【前壁心肌梗死】24-48内出现病理性Q波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T波逐渐演变为对称性倒置随着时间的推移,ST段抬高通常会消失恢复至基线左心室动脉瘤可引起持续性的ST段抬高数周后T波逐渐恢复至正常,病理性Q波持续存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下壁导联的ST段急性抬高有前壁及侧壁对应导联ST段压低性改变(未显示)常伴有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未显示)房室传导异常更常见于下壁心肌梗死,但往往是短暂的,不需要安装临时起搏【急性后壁心肌梗死】常规心电图导联安装没有对应心脏后壁,因此不能观察到后壁急性心肌梗死典型的ST段改变在对应的前壁导联(V1-V3导联中)ST段压低并可见R波增高这些都是对应的常规改变,把心电图电极安装在后面,就可以看见病理性Q波及ST段抬高表现【急性侧壁心肌梗死】典型的急性侧壁心肌梗死是观察I,aVL,V5,V6导联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亦可见于急性侧壁心肌梗死(不常见)【无病理性Q波性心肌梗死】如果心肌损伤没有累积心肌全层,那么异常Q波可能无法见到从V1-V6导联R波递增不良,可能表明存在心肌损伤在受影响的范围内可见广泛的T波倒置这些患者再梗死的风险增加,与Q波梗死患者一年有相同的预后【Q-T间期延长】心率校正后Q-T间期女性≥0.46s,男性>0.46s;T波形态异常;U波存在最常用的适应率校正Bazett公式:= QT /√RR机制是复极电流异常Jervell-Lange-Nielsen综合征:先天性长QT间期,高音性耳聋、复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可能导致猝死Romano-ward综合征:先天性长QT间期与室性心律失常;听力是正常的获得性长QT综合征可能与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特别是III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组胺药、三环类抗抑郁药,与低钾血症、低钙血症、脑损伤、低温、肥厚性心肌病和急性心肌梗死有关【Brugada综合征】QRS博群在V1导联呈右束支阻滞图形ST 段在V1/V2导联中呈下斜型抬高≥1 mm,在V2,V3导联中呈马鞍形抬高≥1 mm常见于青年人(男性多见)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先天性;钠电流缺失增加了室性心律失常并引起猝死的风险ICD是预防患者突发恶性心律失常昏厥或猝死的有效方法【窦性停搏】心房(和心室)停止活动达到4s窦房结不能产生激动或在窦房交界区发生传导中断(窦房阻滞)表现为窦房结功能障碍,可能颈动脉窦过敏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可能与房性心律失常并存可能需要永久性起搏器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尽快联系,仅供大家学习!。

强烈推荐心电图诊断图谱非常详细看完就懂

强烈推荐心电图诊断图谱非常详细看完就懂
第90页/共188页
2、P-R间期>0.12s; 3、频率40~150次/分(超越者 甚少)。正常窦性心律的频率一 般规定为60~100次/min。同一 导联中P-P间期差值应小于0.16s。
第35页/共188页
(一)P波 (二)P-R间期 (三)QRS波群
1、时间 2、波形与振幅 3、Q波
(四)ST段 (五)T波
1、方向 2、振幅
(六)Q-T间期 (七)U波
第36页/共188页
第37页/共188页
第三节 心房、心室肥大
第38页/共188页
一、右房肥大
心电图表现为P波尖而高耸, 其振幅≥0.25mV,P波的宽度并 不增加,在II、III、aVF导联表 现最突出,称为“肺型P波”, 常见于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及某些 先天性心脏病。
第42页/共188页
左心房肥大 第43页/共188页
三、左房及右房双房肥大
心电图可见既异常高大, 又增宽呈双峰型的P波,常见于 风湿性心脏病及某些先天性心 脏病。
第44页/共188页
双侧心房扩大
第45页/共188页
四、左室肥大
第46页/共188页
心电图诊断标准为:
(一)左室高电压的表现 1、V5或V6的R波>2.5mV或 V5的R波+V1的S波>4.0mV (男性)或>3.5mV(女性)。
第73页/共188页
(二)“损伤性”改变
1、缺血时间进一步延长, 缺血程度进一步加重,就会出 现“损伤性”图形改变,主要 表现为S-T段偏移。
第74页/共188页
2、内膜面或对侧心肌损伤 时S-T段平直压低,外膜面心肌 损伤时S-T段抬高,明显抬高可 形成单相曲线。一般地说,损 伤不会持久,要么恢复,要么 进一步发生坏死。

心电图图片(共34张PPT)(2024)

心电图图片(共34张PPT)(2024)
8
QRS波群形态及意义
形态
正常QRS波群形态较恒定,时限在 0.06-0.10秒之间,最多不超过0.12秒
意义
QRS波群异常可提示心室肥大、室内 传导阻滞等
电压
在肢体导联中,R波振幅一般不超过 2.5mV,胸导联中一般不超过2.0mV
2024/1/28
9
T波形态及意义
形态
正常T波形态两肢不对称,前肢较 平缓,后肢较陡峭,方向大多与 QRS主波方向一致
缺血型T波倒置
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后数周至数月内,面向缺血区的 导联T波逐渐倒置,双支对称,倒置深度逐 渐加深。
心肌梗死后可能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如室性 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在 心电图上表现为相应的波形异常。
2024/1/28
17
05
CATALOGUE
药物影响与电解质紊乱相关心 电图变化
2024/1/28
25
2024/1/28
电压
在肢体导联中,T波振幅一般不超 过R波的1/4,胸导联中一般不超 过R波的1/10
意义
T波异常可提示心肌缺血、心肌梗死 、电解质紊乱等
10
03
CATALOGUE
常见异常心电图类型及特点
2024/1/28
11
窦性心律失常
01
02
03
窦性心动过速
心率超过100次/分,P波 形态正常,PR间期缩短。
U波倒置
在部分心肌缺血患者中,U波可 能呈现倒置状态,但此现象相对
较少见。
2024/1/28
16
心肌梗死时特征性波形
坏死型Q波
损伤型ST段抬高
心肌梗死后,面向坏死区的导联可能出现 异常Q波,宽度≥0.04s,深度≥1/4R。

心电图图形及阅读课件

心电图图形及阅读课件

2倍电压
半电压
1个标准电压
第二部分
心电图波形、测量及其解析
常规心电图的波形组成和测量示意图
各 波 时 限 的 测 量

自波形起点的内缘量至波形终点的内缘
各波高度和深度的测量

测量向上的波高度时,从等电位线上缘垂直量至波形的顶端 测量向下的波的深度时,从等电位线下缘垂直量到该波的最 低处。 所测量的振幅可以mm(一小格)计。
电压:
QRS波群
至少一个肢导联QRS波群电压≥0.5mV
至少一个胸导联QRS波群电压≥0.8mV Rv5<2.5mv,RaVL<1.2mV,RaVF<2.0mV
RI<1.5mV,Rv5+Sv1<3.5(女) Rv5+Sv1< 4.0mV(男)
Rv1<1.0mV,Rv1+Sv5<1.2mV
Q-T间期
意 义:心室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时间 观察内容: ① 正 常 :0.32~0.44s(100~60bpm) ② Q-T↑:低钾 低钙 药物 先天性 Q-T↓:高钙 洋地黄

校正Q-T间期(QTc)= QT /RR1/2
正常心电图综合波、间期和段的图解
U波(U wave):由心室复极化形成, T波后 0.02~0.04sec出现,方向大体与T波相一致。U 波明显增高常见于血钾过低
ST段观察内容
② 偏移形态: 向上偏移: 弓背向上型:急性心肌梗死
变异型心绞痛
弓背向下型:急性心包炎
ST段

ST段一般位于等电线上,无明显偏移 偏移正常范围:
所有导联ST段下移≤0.05mV 所有肢导联及V4-V6导联ST抬高≤0.1mV V1-V2导联ST段抬高≤0.3mV V3导联ST段抬高≤0.5mV

手把手教你读心电图(图解)

手把手教你读心电图(图解)

快速读懂心电图简化记忆----强化记忆1,正常心电图:不用说了,它有可能是把那几个波和导联都斩一段下来,每一个波给你3个周期,分成几行给你看,要注意2,左心室肥大:只要看V5大于5格,也是上下纵的5格3,右心室肥大:只要看V1大于2格,是上下纵的2格4,心房颤动,所有的P--P,Q--Q,R--R,S--S,T--T都没规律,也就是乱七八糟,5,窦性心动过缓:每个心动周期都大于5个格(是左右横的格)6,窦性心动过速:每个心动周期都小于3个格(是左右的格)7,房性期前收缩: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注意:这个波的pQRSt形状是正常的,只是提前罢了),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8,室性期前收缩: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注意:这时候R波变宽),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9,典型心肌缺血:V456的ST段下移10,急性心肌梗死:Q波增宽+ST段弓背向上抬高,注意:前壁看V123456;后壁看Ⅱ,Ⅲ,aVF快速目测判断心电图的经验白话心电图只为帮助考生克服对心电图学习的畏难情绪,迅速通过考试,所以难免有所简化。

本篇内容与学术无关。

内容正在更新中1、正常心电图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窦性心动过速每个心动周期都小于3个格(是左右的格)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窦性心动过缓每个心动周期都大于5个格(是左右横的格)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房性期前收缩---特点:各个波形正常,但是节律不一致。

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注意:这个波的pQRSt形状是正常的,只是提前罢了),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室性期前收缩---特点:出现宽大畸形的QRS 波,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注意:这时候R波变宽),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特点:与窦性心动过速有点相似,但是频律更快一些,在150-250次/分之间。

手把手教你读心电图(图案解析)

手把手教你读心电图(图案解析)

快速读懂心电图简化记忆----强化记忆1,正常心电图:不用说了,它有可能是把那几个波和导联都斩一段下来,每一个波给你3个周期,分成几行给你看,要注意2,左心室肥大:只要看V5大于5格,也是上下纵的5格3,右心室肥大:只要看V1大于2格,是上下纵的2格4,心房颤动,所有的P--P,Q--Q,R--R,S--S,T--T都没规律,也就是乱七八糟, 5,窦性心动过缓:每个心动周期都大于5个格(是左右横的格)6,窦性心动过速:每个心动周期都小于3个格(是左右的格)7,房性期前收缩: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注意:这个波的pQRSt 形状是正常的,只是提前罢了),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8,室性期前收缩: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注意:这时候R波变宽),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9,典型心肌缺血:V456的ST段下移10,急性心肌梗死:Q波增宽+ST段弓背向上抬高,注意:前壁看V123456;后壁看Ⅱ,Ⅲ,aVF快速目测判断心电图的经验白话心电图只为帮助考生克服对心电图学习的畏难情绪,迅速通过考试,所以难免有所简化。

本篇内容与学术无关。

内容正在更新中1、正常心电图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窦性心动过速每个心动周期都小于3个格(是左右的格)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窦性心动过缓每个心动周期都大于5个格(是左右横的格)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房性期前收缩---特点:各个波形正常,但是节律不一致。

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注意:这个波的pQRSt形状是正常的,只是提前罢了),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室性期前收缩---特点:出现宽大畸形的QRS 波,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注意:这时候R波变宽),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特点:与窦性心动过速有点相似,但是频律更快一些,在150-250次/分之间。

常规心电图的波形和测量示意图

常规心电图的波形和测量示意图

02
心电图的波形分析
P波
总结词
P波代表心房肌细胞的除极化过程,是心电图上的第一个波形 。
详细描述
P波在心电图上呈现出倒置的、比较尖锐的形态,通常是由左 右心房肌细胞群的除极化过程所引起的。P波的幅度和形态可 以反映左右心房的电生理状态,例如心房肥大或存在传导阻 滞等问题。
QRS波群
总结词
QRS波群代表心室肌细胞的除极化过程,是心电图上的主要波形。

T波倒置
冠心病患者的冠脉供血不足, 导致心肌缺血,心电图表现为T 波倒置,通常倒置深而对称。
QRS波群异常
冠心病患者的QRS波群可出现 异常,如QRS波群电压增高、 时间延长、ST段抬高或压低等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
病理性Q波
心肌梗死发生后,心电图上会出现病理性Q波,通常深度大于同 导联R波的1/4,时限大于0.03秒。
异常QRS波群
总结词
QRS波群异常通常与心室肥大、心肌病、心律失常等 有关。
详细描述
QRS波群异常包括QRS波形态异常、QRS波时限延长 、QRS波振幅增高或降低等。其中,QRS波形态异常 可能是由于心室肥大、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原因引 起的;QRS波时限延长可能是由于室性心律失常、心 室肥大等原因引起的;QRS波振幅增高可能是由于心 肌缺血、心肌炎、心脏瓣膜病等原因引起的;QRS波 振幅降低可能是由于心肌梗死等原因引起的。
心电图可以反映心脏的病理生 理改变,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 依据。
心电图的导联
导联是心电图记录的电极放置位置及其连接方式。 肢体导联包括Ⅰ、Ⅱ、Ⅲ、aVR、aVL和aVF导联。
标准导联包括肢体导联和胸导联。 胸导联包括V₁至V₆导联。
心电图的波形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右束支阻滞
左束支阻滞
诊断标准 *I、AvL、V5导联的QRS波群R呈型,R波顶端宽钝或错折;没有 Q波,少有S波。V1、V2为宽大QS型,或rS型,但r波极小。 *QRS波群时限增宽,<0.10s,称为-不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0.10s, 称为-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ST-T与主波方向相反 *电轴轻度左偏,<-30°
双房肥大
具备左右心房肥大的联合特征
心室肥厚
由于心室壁增厚和肌块体积增大,一般不累及心 脏传导系统,但除极时间延长,因而QRS时限轻 度延长,尤其以QRS起点到R波顶点的时间延 长为著,特称为“室壁激动时间(VAT)”。心 室肌肥厚时,除极过程尚未抵达心外膜时,心内 膜心肌开始复极,引起所谓继发性ST-T改变。 严重心室肥厚时也可因心肌相对缺血或纤维化, 引起ST-T原发性改变。心电图毕竟仅仅反映 心脏的电活动,与心脏大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常规心电图导联图解
1、肢体导联(标准导联)
右手――左手――左腿――右腿 红色――黄色――绿色――黑色
2、心前导联(胸导联)
V1/V2 V4 V3 V6
胸骨左右缘 第4肋间 锁骨中线 V2与V4中线 腋中线
V3R V4R 与V3 V4对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监护导联
模拟V1或V5导联图形 ML4导联(-)置于左肩 (+)置于V1位置 右肩电极接地 ML5导联(-)置于左肩 (+)置于V5位置 右肩电极接地
大于2次以上,称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莫氏一型(文氏现象)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传导阻滞)
诊断标准:
P与R无固定关系,P-P和R-R间期各有其固定规律。并且P-P间期 快于R-R间期。 原因:
P波顺序发生,但均为下传。心室由低位起搏点控制,低位起搏点的 自动节律性比高位起搏点低,因而心房率快于心室率。
1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莫氏一型(文氏现象) 1、P-R间期逐渐延长,但延长的递增量逐渐递减,直至某次P波不 能下传。简言之:“P-P渐短突长”。长间歇短于任意二个短P-P间 期之和。 2、本质是下传的激动在房室结内遭遇相对不应期,传导逐次后延, 直到最终遭遇绝对不应期而不能下传,即脱漏一次搏动。房室结经过 休息后恢复正常传导能力,周而复始的短-长-漏。 3、此种规律可推广在其他部位的传导阻滞诊断上。如二度一型窦房 传导阻滞。 莫氏二型 1、P-R间期恒定,有规律的P波不能下传。 实质发生在房室结以远部位的传导阻滞,其预后意义比莫氏一型严重 2、心房激动可按3:1、4:1甚至更大的比例下传。如心室漏搏
心脏传导阻滞依阻滞部位 、分 型
ECG上可辨别的心脏传导阻滞依阻滞部位分 为: 窦房结与心房间的 传导阻滞,心房内 传 导阻滞, 房室间 传导阻滞,心室内 传导阻 滞。 传导阻滞依阻滞程度分为 完全性 和 不完全 性 。I度也称 传导延迟 ;不完全性又称为为II 度,II度又分为 莫氏一型 和 二型 ,莫氏一型 也称为 文氏现象 ;完全性又称为III度。 房室传导阻滞中介于II度与III度之间的称为 几 乎完全性 传房室导阻滞:即在一系列心室自 搏性波动中夹杂着若干 心房 传下的激动。
窦性心动过缓
婴儿
年长儿童
10岁以上
清醒状态
睡眠状态
<80
<70
<60
<45
<50
<35
儿童相对少见窦性心动过缓,多具有病理意义
窦性停搏
正常儿童可有短暂停搏,一般不超过2s;个别运动员不 超过3s;如果停搏超过4s而不伴有交界逸搏,可出现晕 厥、抽搐、猝死。
1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表现的四种类型: 持续而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停搏、窦房阻滞,伴或不伴交界性逸搏或逸搏心律。
常规心电图参数及原则
1、纸速25cm/s 2、小格0.04 中格(5小格) 0.2s 大格(5中格)1s 3、测数心率:当心律不整 时,测定6s(30个中格)PP/R-R间期数×10 4、测量原则:前缘上缘原 则
波形命名
• 第一个向下的波 Q; 随之窄而耸
立的是R;与其相接的向下的波S


慢-快综合征:心动过缓与过速交替发生
表现为心室率缓慢的房扑或房颤 ,复律后不出现或不能 维持窦性心律
窦房结功能药物试验
阿托品静脉注射0.02-0.04mg/kg,记 录注射前后即刻、1、5、10、20、30分 钟的心电图,若心率仍低于100c/min, 或心率为达到原心率的20%-30%,或出现 异位心律失常均为阳性。
窦房阻滞
窦房阻滞是由于 窦房结 的激动不能传入 心房 ,所以在ECG上 P波 QRS波群 均消失。原因一是 窦房结停搏 ,二便是窦房阻滞。

不完全性窦房阻滞II-I型(文氏现象):P-P间隔逐渐 缩短 ,最后 继以一个异常的延长的 P-P间隔。该延长的P-P间隔较其余P-P间隔 的 二 倍短。此时要注意该长间隔是否为一个未下传的房早,期前P’ 波隐藏于T波内。
左后分支阻滞
诊断标准
电轴右偏,+120°-+180°;一般在+120°左右
I、AVL呈rS型,II、III、aVF呈qR型。简单记忆qIII SI型 QRS时间不延长
双束支和三束支阻滞
主要发生在成人心脏传导退行性变和心肌梗塞, 儿科甚少见。儿科患者一旦出现,提示心肌弥漫 性所害而且是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先兆。 ①RBBB+左前:RBBB合并电轴显著左偏;如合并 P-R间期延长或不完全房室传导阻滞(莫氏 II型), 则左后分支有不完全阻滞。 ②RBBB+左后:RBBB合并电轴显著右偏;如果合 并P-R间期延长或不完全房室传导阻滞(莫氏II 型),则左前分支有不完全阻滞。 ③RBBB与LBBB交替表现 ④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莫氏II型),P-R间期 延长合并RBBB或LBBB则一侧束支完全阻滞对侧不 完全阻滞
双室肥厚
当左右心室肥厚时,更常见的心电图表现 是两侧心室增大的电活动互相抵消,心电 图看似正常;或以其中一个心室肥厚为主 要表现。以下情况可考虑存在双室肥厚: 左心前导联和右心前导联分别出现左、右 心室肥厚的心电图改变


心电图符合左室肥厚的诊断标准,同时有 明显的电轴右偏;或V5的S>R,V1 的R>S。
右室肥厚
诊断标准: 心电轴右偏:为诊断重要条件,如≥110°, 几乎无例外的 可判断为右室肥厚 QRS电压增大:V1呈qR型(往往是右室肥厚最明 显)。Rv1≥1.0mv;V1若呈rsR'型,R' >1.5mv;Rv1+Sv5:≥1.2mv; avR中 的R≥0.5mv,并且R>Q VAT时间>0.03s ST-T改变
左前分支阻滞
诊断标准 电轴左偏(-30°--90°);部分人主张>-45°
I、aVL导联qR波,III导联呈rS型。简单记忆qI SIII 型。
QRS时限无明显延长<0.12s 少数正常儿童、正常未成熟儿可有电轴左偏 部分先心病虽然有电轴显著左偏,实际上左前分支并无损害,左偏是由于左 室前壁激动延迟所致。
左室肥厚
诊断标准: 心电轴左偏:不是特有诊断指标。(由于肥厚心肌往往纤维化,损伤 了左前分支的不分纤维,致使心室左上除极延迟) QRS电压增大:Rv5>2.5mv ;Rv5+Sv1≥(F)3.5mv (M)4.5mv (RavL≥1.2mv;RavF≥2.0mv;RI+SIII≥ 2.5mv) QRS略时间延长 ST-T改变
W-P-W综和征根据QRS主波方向, 分为三类
A型V1-V5主波方向均向上Kent束可能位于左室后的房室 沟
B型 于右
Δ波在V1倒置V5直立Kent束可能位
室前的房室沟
C型 可能
Δ波在V1直立 V6倒置Kent束
位于左室前侧方
当QRS波群增宽,但各导联图形与下面左、右束支阻滞图 形均不符合,只能笼统称之为“室内传导阻滞”。
右束支阻滞 诊断标准 V1、V3R导联的QRS波群呈rsR’型,I、V5导联的S波 宽钝。 QRS波群时限增宽,<0.10s,称为-不完全性右束支阻 滞;>0.10s(成人>0.12s), 称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ST-T改变
诊断注意: 先参看主要诊断指标,再参看多项指标。即使每项改变程度都不显著,但综合 看各指标,再结合年龄,性别以及超声心动图。临床,会使诊断更加正确。
心电图导联轴
1、根据I、II、III导联目测心电轴 一般而言,显著电轴偏移更多反映心 室内传到异常 (1)针锋相对—I导联主波(S波)与 III导联主波(R波)相对—电轴右偏。 如果R-III-波>R-II-波,电轴为 +100°以右 (2)背道而驰—I导联主波(R波) 与III导联主波(S波)相反—电轴左偏。 如果II导联R<S,电轴为-30°以左 (3)I、II、III均以S波为主,电轴位于“无人区”。此区可以是电轴显著 左偏或显著右偏。临床见于慢阻肺,先心引起的右室显著肥厚,室性节律。
不完全性窦房阻滞II-II型:一系列 规律的 P-P间隔后,出现一个异 常的延长的 P-P间隔。该延长的P-P间隔是正常P-P间隔的 整数 倍。


窦性停搏与不完全窦房阻滞II型区别:前者长P-P间期 不 是 正常P-P间期的整数倍,后者长P-P间期 是 正常P-P间 期的整数倍。
正常心电向量环
室内传导阻滞
双室肥厚
预激综和征
可间歇发生。其重要意义在于它是阵发性室 上速至关重要的电生理基础。 诊断标准
P-R间期缩短,婴儿< 0.08s , 3-16y < 0.10s , 成人< 0.12s QRS起始部位粗钝,称为预激波,“Δ波”, QRS波群时限相应延长,超出相应年龄上限; P-R间期缩短,但P-J时间正常 可继发ST-T改变,T波常与Δ波方向相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