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控站管理制度详细版
安全管理制度之集控站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之集控站管理制度2023-10-27•总则•设备管理•人员管理目录•安全保障•监督与考核•附则01总则确保集控站运行安全、稳定、高效,降低运行风险,提高设备可靠性。
加强集控站内部管理,规范员工行为,提高工作效率。
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和公司财产安全,维护企业形象和声誉。
目的与意义适用范围集控站内员工的日常行为管理。
与集控站相关的外部协作和沟通。
集控站内所有设备、设施的运行、维护和管理。
职责分工负责制定和执行集控站管理制度,监督制度的执行情况,确保集控站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集控站负责人技术支持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值班人员负责集控站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处理设备故障和技术问题。
负责集控站安全管理和监督,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排查安全隐患和事故预防。
负责集控站的日常值班和设备监控,记录设备运行情况,及时报告异常情况,执行应急预案。
02设备管理设备配置确保集控站的设备配置符合安全生产和管理的要求,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设备的型号、规格和数量。
设备选型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性能稳定、安全可靠、易于维护的设备,同时考虑设备的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
设备配置与选型设备安装按照设备说明书和相关技术规范进行设备的安装,确保设备的安装质量和安全性。
设备调试对安装完成的设备进行调试,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性能指标和安全性,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制定设备运行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设备运行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清理设备灰尘、检查设备连接是否紧固、润滑是否良好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设备维护设备的运行与维护设备的检修与保养设备检修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检查设备的性能指标和安全性,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或隐患。
设备保养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性能要求,制定设备的保养计划,包括清理、润滑、紧固等保养工作,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03人员管理培训与资质管理培训制度集控站员工在正式上岗前必须接受安全培训和技能培训,以了解集控站的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等。
集控中心管理制度汇编

集控中心管理制度汇编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集控中心的管理行为,维护工作秩序,保障设备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集控中心全体工作人员。
第三条集控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管理制度的规定,服从集控中心领导的工作安排,认真履行职责,维护集控中心的工作秩序。
第二章工作职责第四条集控中心领导应负责制定集控中心的发展规划和工作目标,并组织实施。
第五条集控中心领导应负责组织制定集控中心的各项工作制度和规范,加强管理监督,提高工作效率。
第六条集控中心值班人员应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做好设备的监控和操作,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异常情况,做到及时响应,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第七条集控中心技术人员应负责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工作,保障设备正常运行。
第八条集控中心后勤人员应负责集控中心的日常管理和保洁工作,维护集控中心的环境卫生。
第九条集控中心安全人员应负责集控中心的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安全防范,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第三章工作流程第十条集控中心工作按照制定的工作流程进行,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第十一条集控中心的设备监控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第十二条集控中心的设备维护和维修工作应按照保养计划进行,确保设备良好状态。
第四章工作纪律第十三条集控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按时上下班,不迟到早退,不早退晚到。
第十四条集控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应服从集控中心领导的工作安排,不得擅自变更工作计划。
第十五条集控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应保守集控中心的商业机密,不得泄漏相关信息。
第五章工作奖惩第十六条对于工作表现突出的集控中心工作人员,应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
第十七条对于工作失职的集控中心工作人员,应给予相应的惩罚和警告。
第六章附则第十八条集控中心的其他管理制度,应与本管理制度相衔接,保持一致性。
第十九条集控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知识的培训,提高工作素质。
第二十条本管理制度条文如有变动,须经集控中心领导部门审批。
集控站门禁管理制度

集控站门禁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集控站门禁管理工作,维护单位安全稳定,保证人员出入的合法合规性,特制定本门禁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集控站内所有门禁设备的管理和使用。
三、管理责任1. 负责人员集控站站长为门禁管理的最高责任人,负责全面监督门禁管理工作的开展,并按照规定对门禁管理人员进行考核。
2. 门禁管理人员门禁管理人员应遵守门禁管理制度,认真履行门禁管理职责,确保门禁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安全运行。
3. 保安人员集控站保安人员应严格执行门禁管理制度,认真履行门禁管理职责,在确保人员出入安全的同时,做好门禁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四、门禁设备的设置1. 集控站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各个出入口设置门禁设备,确保人员进出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2. 门禁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测,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门禁设备的使用人员应经过培训和考核,并由负责人员签发相应的授权证件。
五、人员出入管理1. 进出人员应携带有效证件,在门禁设备处刷卡或刷脸识别,经过验证后才能进出。
2. 对于外来人员,应在进入集控站前进行身份核实,确保其身份合法后方可进入。
3. 门禁设备应保持完整和正常运行状态,对于出现故障的设备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六、特殊情况处理1. 一旦发生紧急情况,需要迅速撤离人员时,门禁管理人员应立即开放所有门禁设备,确保人员安全撤离。
2. 对于有关人员严重违反门禁管理制度,导致安全隐患的,应依法进行处理,并将相关情况报告给负责人员。
七、监督检查1. 集控站负责人应定期对门禁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确保门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员出入的安全。
2. 对于门禁管理人员的业务开展状况,要进行定期考核,提高其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3. 对门禁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护情况,应进行日常监督和巡检,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八、附则1. 本门禁管理制度由集控站负责人负责解释。
2. 本门禁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便是集控站门禁管理制度,希望各位相关人员认真遵守并严格执行,确保集控站的安全和稳定。
供电公司集控站空调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供电公司集控站工作环境舒适、安全,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国家有关节能减排政策和公司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供电公司集控站所有空调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
第三条空调设备的使用应遵循节能、环保、安全的原则,确保集控站工作环境的正常需求。
第二章空调启用与调整第四条集控站空调的启用应根据季节气温变化及实际工作需求进行合理调整。
第五条夏季空调制冷温度设定不得低于26摄氏度,冬季空调制热温度设定不得高于22摄氏度。
第六条集控站空调启用时间原则上为工作日8:00至18:00,特殊情况需延长或缩短使用时间,需经部门负责人批准。
第三章空调使用与责任管理第七条集控站空调使用人员应遵守以下规定:1. 空调开启时,室内人员应保持室内整洁,不得随意摆放物品,确保空调送风畅通。
2. 空调开启时,室内人员应关闭门窗,避免冷气外泄。
3. 空调使用过程中,不得随意调整温度,如需调整,应向部门负责人报告。
4. 空调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部门负责人。
第八条集控站空调管理责任如下:1. 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空调的使用、维护和管理。
2. 空调使用人员应定期检查空调设备,发现故障及时报告。
3. 空调设备维修、更换等事宜,由部门负责人负责协调。
第四章节能减排与环保第九条集控站空调使用应遵循节能减排的原则,采取以下措施:1. 合理调整空调温度,降低能耗。
2. 集控站空调设备定期进行维护保养,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3. 加强空调设备的管理,避免浪费。
第十条集控站空调使用过程中,应注重环保,禁止使用含有氟利昂等有害物质的制冷剂。
第五章附则第十一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符的,以本制度为准。
第十二条本制度由供电公司集控站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修订。
生产集控中心管理制度范文

生产集控中心管理制度范文生产集控中心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生产集控中心的运营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和可控,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生产集控中心是公司集中控制生产过程、管理生产设备和监控生产数据的重要组织。
其职责是根据公司制定的生产计划和工艺要求,保证生产过程的平稳、高效运行。
第三条生产集控中心的管理原则是科学性、规范性、实效性和人本主义。
第四条生产集控中心的管理目标是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第五条生产集控中心的组织结构包括中心主管、生产运营部、技术支持部、数据分析部以及运维保障部等。
第六条生产集控中心主任应具备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和技术专长,负责中心的整体运行,并向公司领导汇报工作。
第七条生产集控中心的各部门应根据工作职能和责任,共同协作,推动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并通过数据分析和技术支持,优化生产流程。
第二章生产集控中心的职责和任务第八条生产集控中心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公司的生产计划和工艺要求,统筹安排生产过程,确保生产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控性。
第九条生产集控中心的主要任务包括:1. 制定生产运行方案和生产计划,确保生产过程按照计划进行;2. 监控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3. 收集、分析和报告生产数据,提供给相关部门参考;4. 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推动生产进程的顺利进行;5. 制定和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员工的安全和生产的安全;6. 开展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7. 实施行为管理,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第三章生产集控中心的工作流程第十条生产集控中心的工作流程包括:1. 制定生产计划:根据客户需求和生产能力,编制生产计划,确保生产工作按计划进行;2. 设备监控:通过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3. 数据分析:采集、分析和报告生产数据,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4. 生产协调: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推动生产进程的顺利进行;5. 安全管理:制定和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员工的安全和生产的安全;6. 员工培训:开展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7. 行为管理:实施行为规范,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
集控的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集控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保障集控中心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止事故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中心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中心所有工作人员、来访人员以及与中心业务相关的外部单位。
第三条中心安全管理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安全责任制。
第二章安全责任第四条中心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中心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五条中心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安全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确保本部门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第六条中心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自觉维护中心安全。
第三章安全管理制度第七条人员安全管理制度1. 中心工作人员应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 中心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能够胜任本职工作。
3. 中心工作人员应遵守作息时间,不得擅离岗位。
第八条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 中心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性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 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报告并采取应急措施。
第九条环境安全管理制度1. 中心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定期进行卫生清洁。
2. 中心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并确保其完好有效。
3. 中心应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第十条信息安全管理制度1. 中心应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2. 中心工作人员应遵守信息保密制度,不得泄露工作秘密。
3. 中心应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第四章应急处理第十一条中心应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和应急程序。
第十二条发生安全事故时,现场人员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迅速报告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第十三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和处置。
第十四条事故发生后,中心应组织调查分析,查明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集控站管理制度

集控站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集控站的管理,确保集控站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集控站是指通过对多个远程站点进行集中监控、控制和管理的场所,主要包括调度控制中心、通信系统、自动化系统、电力系统等。
第三条集控站管理的目的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四条集控站管理应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全面管理、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五条集控站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人员管理:设置合理的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加强人员培训和考核,提高人员素质。
(二)设备管理: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确保设备完好率,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三)运行管理:制定运行规程和应急预案,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四)安全管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事故发生,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五)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降低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六)质量管理:贯彻质量管理体系,提高电力产品质量。
第二章人员管理第六条集控站应设置合理的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制定岗位说明书,实行岗位责任制。
第七条集控站应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培训内容应包括: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安全意识、法律法规等。
第八条集控站人员应定期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应予以调整岗位或离岗培训。
第九条集控站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操作。
第十条集控站应有专人负责人员管理,建立人员档案,定期更新人员信息。
第三章设备管理第十一条集控站应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设备采购、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检修、报废等环节。
第十二条集控站应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完好率。
第十三条集控站应制定应急预案,应对设备故障、事故等情况,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第十四条集控站应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运行状况、维修保养情况等。
第十五条集控站应加强设备改造和升级,提高设备性能和运行效率。
公司集控室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公司集控室(以下简称“集控室”)的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公司安全生产和设备稳定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集控室所有工作人员及相关人员。
第三条集控室是公司生产、运行、安全监控的核心部门,负责对公司生产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生产安全。
第二章组织架构与职责第四条集控室设主任一名,负责全面领导集控室工作;设值班长一名,协助主任工作,负责日常值班管理;设值班员若干名,负责具体操作和监控。
第五条集控室主任职责:1. 负责集控室整体工作的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2. 负责制定和修订集控室管理制度;3. 负责对值班长和值班员的考核与培训;4. 负责处理集控室重大突发事件。
第六条值班长职责:1. 协助主任管理集控室日常工作;2. 负责值班人员的调度和安排;3. 监督值班员操作规范,确保生产安全;4. 负责处理值班期间发生的突发事件。
第七条值班员职责:1.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生产安全;2. 实时监控生产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3. 负责日常操作记录和设备维护;4. 参与集控室内部培训和学习。
第三章工作制度第八条集控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需按时到岗,不得擅自离岗。
第九条值班人员需穿着整齐,佩戴工作牌,保持工作环境整洁。
第十条值班人员应熟练掌握集控室设备操作,了解生产流程,熟悉应急预案。
第十一条值班人员需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更改设备参数。
第十二条值班人员应保持通讯畅通,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响应。
第十三条集控室设备出现故障,值班人员应立即上报,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第十四条值班人员需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第十五条集控室内部培训和学习由主任负责组织,值班人员需积极参加。
第四章奖惩制度第十六条对在值班期间表现突出、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有功的值班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七条对违反本制度、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值班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降职等处分。
集控站管理制度

集控站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企业职能部门对集控站的管理工作,提高集控站运营效率和安全性,特制定本制度。
二、职责1. 企业职能部门的职责•负责制定集控站的安全管理规范和操作流程。
•协助人力资源部门对集控站相关岗位人员进行招聘和培训。
•监督集控站的运营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提供技术支持和人员指导,确保集控站的正常运行。
2. 集控站管理员的职责•负责集控站的设备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负责制定集控站的安全生产计划和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监控集控站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保证集控站的应急救援准备工作,确保能够迅速应对各类突发情况。
三、管理标准1. 集控站安全规范1.1 所有集控站管理员必须持有相关证书,经过正规机构培训并取得合格成绩。
1.2 维护集控站的设备设施,确保设备安全、灵活、可靠。
1.3 定期巡视集控站的现场设施,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
1.4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设备,禁止擅自更改集控站设备的设置参数。
1.5 禁止将集控站设备借出、出售或改为私人使用。
2. 集控站运营管理2.1 确保与集控站相关的监控系统、报警系统等设备的正常运行。
2.2 建立日常检查制度,每日对集控站系统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并填写巡检记录,记录设备运行状况。
2.3 配备应急抢修设备,并定期检查和维护这些设备。
2.4 组织集控站设备的定期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最佳性能。
3. 集控站安全生产管理3.1 制定消防预案,确保集控站内的消防设备完好并能够及时使用。
3.2 组织集控站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紧急处理能力。
3.3 定期进行综合演练,测试集控站的应急救援工作。
3.4 加强集控站的安全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整改。
四、考核标准1. 集控站管理员的考核标准1.1 定期进行集控站管理能力的专项考核,包括设备维修能力、系统操作能力、安全应急处理能力等。
集控中心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集控中心安全稳定运行,保障集控中心设备设施安全,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结合本中心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集控中心所有工作人员,包括但不限于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维护人员等。
第三条集控中心安全管理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确保集控中心安全、高效、稳定运行。
第二章安全职责第四条集控中心主任负责全面领导中心的安全管理工作,对中心安全负总责。
第五条集控中心安全管理员负责中心安全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职责:(一)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二)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三)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四)监督中心各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五)处理安全事故,及时上报。
第六条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安全工作负直接责任,确保本部门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第七条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设施安全运行。
第三章安全管理措施第八条设备设施安全管理(一)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设施处于良好状态;(二)加强设备设施的技术改造,提高设备设施的安全性能;(三)对易发生故障的设备设施,实行重点监控,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第九条人员安全管理(一)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二)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熟悉设备操作;(三)加强对员工的行为规范管理,严禁违章操作;(四)加强值班人员管理,确保值班人员在岗在位。
第十条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一)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二)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实行闭环管理,确保整改到位;(三)对重要设备设施、关键部位实行重点监控,确保安全运行。
第十一条应急处置(一)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二)发生安全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三)及时上报安全事故,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第四章奖惩第十二条对在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集控室管理制度

集控室管理制度1. 目的和范围本规章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集控室管理的规范和高效,提升生产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适用于本企业全部集控室相关人员。
2. 职责和权限2.1 集控室负责人应负责订立和执行集控室的管理制度,确保生产运行的安全和顺畅。
2.2 集控室负责人有权对集控室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和引导,并对其工作成绩负责。
2.3 集控室工作人员应依照相关工作流程进行操作,必需时有权短时间停止或调整生产线。
3. 工作布置3.1 集控室负责人应订立每日、每周和每月的工作计划,并及时向上级报告进度和问题。
3.2 集控室工作人员应依照工作计划执行任务,及时记录并汇报任何生产异常情况。
4. 安全管理4.1 集控室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关安全知识,熟识应急预案,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4.2 集控室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确保工作人员掌握最新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4.3 集控室工作人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进行相应的修复和调整。
4.4 集控室负责人应向上级报告安全事故和严重的生产事故,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和整改。
5. 数据管理5.1 集控室负责人应建立健全数据管理制度,包含数据的手记、存储、分析和报告。
5.2 集控室工作人员应依照数据管理制度进行数据手记,并及时汇报给上级。
5.3 集控室负责人应定期分析和报告生产数据,为订立决策供应参考依据。
6. 问题处理6.1 集控室负责人应建立问题处理机制,及时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6.2 集控室工作人员应紧急情况下能够独立处理问题,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6.3 集控室负责人应组织相关部门参加问题处理,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和防止再次发生。
7. 工作纪律7.1 集控室工作人员应遵守工作纪律,包含工作时间、出勤、着装和行为规范。
7.2 集控室负责人应监督工作人员的工作纪律,及时矫正违规行为,并依照规定实施纪律处分。
8. 修改和解释8.1 本规章制度的修改和解释权归企业管理负责人全部。
生产集控中心管理制度

生产集控中心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生产集控中心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生产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生产集控中心所有工作人员。
三、管理要求1. 工作纪律(1)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
(2)每日应当按时打卡上班,在工作区域内禁止吸烟、嬉闹、玩手机等行为。
(3)不得擅自使用公司设备进行个人活动,保护公司设备的完好。
2. 责任制度(1)生产集控中心设置专门的责任人负责各项工作,实行负责到人的管理制度。
(2)责任人应当认真履行职责,定期做好工作总结和汇报。
(3)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应当及时汇报,并提出解决方案。
3. 安全管理(1)生产集控中心应当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2)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发现作业区域存在安全隐患应及时报告。
(3)对于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应当接受专门的培训和指导。
4. 监督管理(1)生产集控中心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制度,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
(2)对于工作中的疏漏和错误,应当及时指出并进行整改。
(3)对于违反工作纪律的行为,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处罚。
5. 培训管理(1)生产集控中心应当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2)对于新员工应当进行岗位培训,适时进行考核。
(3)对于员工的晋升和职称评定,应当根据实际工作表现进行评定。
6. 文明礼仪(1)工作人员应当遵守文明礼仪,做到礼貌待人,文明用语。
(2)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与卫生,并做好公共设施的维护。
(3)不得在工作场所嘈杂喧闹,不得泄露公司机密信息。
四、管理措施1. 设立管理岗位生产集控中心设立总监一人,分管生产、设备、技术、安全等方面的工作。
在各岗位下设专门的负责人。
2. 建立考核制度生产集控中心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制度,对于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定期考核,绩效优秀者给予奖励,绩效较差者适当处罚。
3. 定期培训生产集控中心定期组织各类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全面素质。
集控室管理制度

集控室管理制度一、概述集控室是一个重要的管理中心,它集中了对生产过程、设备运行、能源消耗等各项数据的监控和分析,是企业生产运营的智慧中枢。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集控室管理制度对保障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集控室工作人员,是其必须遵循的规范。
二、集控室管理制度1. 工作制度(1)上岗制度:集控室工作人员按照规定的工作时间上班,并准时到岗,不得迟到早退。
(2)交接制度:集控室工作人员在接班和交班时必须做好工作交接记录,并进行详细的情况说明,确保信息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3)值班制度:集控室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值班表上的班次进行值班,不得随意调换班次。
2. 安全制度(1)安全意识:集控室工作人员要时刻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不擅自操作禁止操作的设备和系统。
(2)应急预案:集控室工作人员要熟悉应急预案,掌握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和方法,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
(3)设备检修:集控室工作人员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
3. 运行管理制度(1)生产指标:集控室工作人员要按照生产任务和指标,合理安排设备运行,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2)数据监控:集控室工作人员要不断对生产过程和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
(3)数据分析:集控室工作人员要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为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改进建议。
4. 纪律管理制度(1)遵纪守法:集控室工作人员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不得违法乱纪。
(2)遵守制度:集控室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各项工作制度和规定,做到不违规操作。
(3)团结协作:集控室工作人员要团结合作,共同努力,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5. 值班纪律(1)值班准时:集控室工作人员要按时到岗,不得迟到早退。
(2)严格交接:集控室工作人员在交接班时要认真记录并详细交接工作情况,确保信息的连续性。
(3)维护设备:集控室工作人员要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集控站管理制度

集控站管理制度1. 绪论随着工业智能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集控站已经成为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集控站作为控制生产和运营的中枢,对于保证生产的安全和高效运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集控站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对集控站管理制度进行归纳总结,并对相关管理规定和流程做出解释和说明,为企业搭建一套高效的集控站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2. 管理规定2.1 集控站设立集控站设立必须要经过严格的申请和审核程序,具体管理规定如下:•行政主管部门应提供对集控站设立的指导和监督。
•在确定设立集控站的位置时,必须要求在安全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寻求最优解。
•在工厂内,集控站应当设置在安全防范区内,要求坚固耐用、可靠安全、独立疏散,要合理设计通风系统和消防系统。
•集控站应当坚守相关法规和标准,在设施和设备性能上做到安全、可靠、有效、高效和节能。
2.2 设备管理和维护为了保证集控站的设备安全可靠运行,需要进行专业化的设备管理和维护工作。
•设备管理人员必须有相应的技术和管理能力,原则上应当通过专业的考试和培训。
•设备管理人员应当具有严谨和责任心,确保设备的规范、安全、可靠的运行。
•建立设备检测和维护计划,通过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减少拖延、避免忽视维护工作。
•严格遵守设备检测标准,确保设备的安全和可靠性。
当设备出现问题时,及时组织维修和更换。
2.3 信息安全管理信息安全是集控站管理的重要一环,要采用安全、可靠的设备及技术保障集控站的稳定和信息安全。
•采用安全、可靠的设备和技术,保障集控站的信息安全。
•加强办公室、操作室、机房安全,实行管理和使用规范,建立有效的防范措施,禁止外人私自进入。
•坚持保密原则,落实信息保护责任制度,建立安全防范机制,明确管理与使用路径和规定,避免造成重要信息泄漏。
3. 管理流程3.1 日常维护在集控站的日常管理中,应当注重以下流程:•确保集控站设备的完好和稳定运行。
•根据设备安全和维护计划,进行巡查、检查和保养工作。
集控室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集控室(以下简称“本室”)的安全运行,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本室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室所有工作人员、临时工作人员及进入本室的其他相关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建立健全集控室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安全监督检查,确保集控室安全无事故。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集控室设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本制度的具体实施和监督。
第五条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职责:1. 负责制定和修订本制度;2. 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3. 监督检查本制度执行情况;4. 调查处理安全事故;5. 定期向单位领导汇报安全工作。
第六条集控室安全员职责:1. 负责日常安全管理;2. 负责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3. 负责安全记录和报告;4. 负责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5. 协助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开展相关工作。
第三章安全教育培训第七条新员工入职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八条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九条对特殊工种和关键岗位员工,必须进行专项安全培训。
第四章安全生产管理第十条集控室必须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生产。
第十一条集控室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
第十二条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第十三条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操作过程安全。
第十四条加强消防管理,定期进行消防演练。
第十五条严禁在集控室内吸烟、使用明火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第五章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第十六条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七条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整改。
第十八条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台账,跟踪整改情况。
第六章事故处理第十九条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
第二十条事故发生后,应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
集控中心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集控中心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障信息系统和设备的安全,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集控中心及其操作人员。
三、职责与权限1. 集控中心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修改和解释本制度,监督各部门贯彻执行。
2. 集控中心负责人负责本中心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本制度的有效实施。
3. 集控中心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四、安全管理要求1. 设备管理(1)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性能、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2)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发现设备故障或安全隐患,立即报告并采取措施处理。
2. 信息安全管理(1)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信息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公司敏感信息。
(2)对信息系统进行定期检查,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3)及时更新系统补丁,防范病毒和恶意软件攻击。
3. 操作规程(1)操作人员应熟悉并遵守操作规程,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2)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设备状态,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
(3)严禁越权操作,不得擅自更改系统设置。
4. 应急处置(1)操作人员应熟悉应急预案,掌握应急处置流程。
(2)发现紧急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按照规定报告和处理。
五、奖惩措施1. 对严格执行本制度、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个人和集体,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六、附则1. 本制度由集控中心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七、其他1. 集控中心应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 集控中心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本制度的有效实施。
集控站管理制度

集控站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电力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进展和应用,配电系统中集控站的功能和作用越来越紧要。
集控站是配电系统的关键掌控节点,是实现电网智能化运营和管理的紧要基础。
为了有效提高集控站的管理水平,保证配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集控站管理制度。
二、订立目的本制度的订立目的是规范集控站的管理,确保集控站设备安全牢靠运行,提高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部配电系统中的集控站及相关工作人员。
四、管理原则为确保本制度的正确贯彻实施,订立以下管理原则:1. 领导重视:集控站是配电系统的关键节点,领导部门要高度重视,落实集控站管理责任。
2. 安全第一:集控站设备安全牢靠运行是任何工作的前提,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实行各种措施保障集控站设备的安全运行。
3. 规范操作:集控站工作涉及电力安全和电力生产,要求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必需遵从相关操作规程,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行。
4. 精细管理:集控站的设备要求高度精细化管理,实行分类维护、定期检查和保养。
五、重要内容和要求1. 配置管理制度(1)设备配置制度:依据集控站的要求和实际情况,订立设备配置标准和规范,保证设备的合理配置。
(2)备件配备制度:建立备件库,确保备件配备到位,便利随时更换设备,避开因设备故障而耽搁工作。
2. 工作协调制度(1)班次制度:依据集控站的工作规律和实际情况,订立班次制度,确保集控站24小时不间断运行。
(2)联络协调制度:集控站需要与相关部门和单位保持良好的沟通协调,建立并完善联络协调机制。
(3)应急协调制度:订立应急预案和应急反应计划,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实行有效措施,保障电力安全和电网稳定运行。
3. 运行管理制度(1)运行检查制度:定期开展运行检查,通过检查发觉和排出隐患,规避运行风险。
(2)设备运行记录制度:建立设备运行记录,认真记录设备运行状态和使用情况,便于适时处理设备故障和进行计划性维护。
集控人员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规范集控中心人员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确保集控中心各项业务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集控中心所有在岗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等。
三、人员职责1. 管理人员职责:(1)负责集控中心日常管理工作,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得到有效执行;(2)负责制定和调整集控中心工作计划,合理分配工作任务;(3)负责监督、检查集控中心各项业务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4)负责协调集控中心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合作。
2. 技术人员职责:(1)负责集控中心设备的技术维护和保养;(2)负责解决集控中心设备故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3)负责制定和实施集控中心设备升级改造计划;(4)负责收集和分析集控中心设备运行数据,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
3. 操作人员职责:(1)按照操作规程,负责集控中心设备的操作;(2)负责收集、整理和上报设备运行数据;(3)负责发现和报告设备异常情况;(4)配合技术人员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
四、工作纪律1. 集控中心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维护公司利益;2. 集控中心人员应保守公司秘密,不得泄露公司商业秘密;3. 集控中心人员应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旷工;4. 集控中心人员应服从工作安排,不得擅自离岗、串岗;5. 集控中心人员应保持工作场所整洁,不得在工作场所吸烟、饮酒;6. 集控中心人员应尊重同事,团结协作,共同维护集控中心和谐氛围。
五、考核与奖惩1. 集控中心人员考核分为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等方面;2. 对表现优秀的集控中心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3. 对违反工作纪律、影响工作秩序的集控中心人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降职等处分。
六、附则1. 本制度由集控中心负责解释;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通过以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旨在提升集控中心人员的管理水平,确保集控中心各项业务的高效运行,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集控站管理制度

集控站管理制度第一条总则为了规范企业生产管理,提高集控站运营效率和安全性,确保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特订立本《集控站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全部集控站点,包含集控室、设备、系统、人员等相关管理事宜。
第三条职责与权限1.集控站负责人要负责集控站的全面管理与协调,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并对集控站的运行负总责。
2.集控站负责人有权对集控站内的人员、设备和系统进行管理和引导,并对其工作质量和效率负责。
3.集控站负责人有权订立和调整集控站的管理制度和标准,确保工作流程规范和高效。
第四条人员管理1.集控站负责人要负责对集控站员工的招聘、培训和考核工作,并订立相应的培训计划和考核标准。
2.集控站负责人要推行绩效考核制度,依据员工工作表现进行评定,激励优秀员工,及时矫正不足。
3.集控站负责人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保障员工之间的顺畅沟通和信息沟通,提高工作效率。
4.集控站负责人要关注员工的合理权益,确保员工的工作安全和福利待遇。
第五条设备管理1.集控站负责人要定期检查和维护集控站所用设备的使用情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维护保养工作的及时执行。
2.集控站负责人要订立设备维护计划和保养标准,建立设备档案,及时更新设备信息、维护和修理记录和保养计划。
3.集控站负责人要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订立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提高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六条系统管理1.集控站负责人要确保集控站的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定期对系统进行巡检和维护,及时排出故障和风险。
2.集控站负责人要建立备份和恢复制度,保障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集控站负责人要定期组织系统使用培训,提升员工对系统的操作和维护本领。
第七条生产管理1.集控站负责人要依照生产计划,合理布置生产任务,并及时调整和优化生产流程,确保生产进度和质量。
2.集控站负责人要建立监视与报警机制,对生产过程中可能显现的问题进行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避开事故发生。
3.集控站负责人要与其他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协调解决生产管理中的问题,提高产能和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GD/FS-5803(管理制度范本系列)集控站管理制度详细版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编辑: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集控站管理制度详细版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值班制度1集控站的值班方式调度运行中心确定,其值班轮值表,由站长、值班长编制,未经允许不得调班。
2集控站值班人员值班期间,应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不得迟到早退,如有特殊情况经批准可找人代职,履行交接手续后方可离岗。
3值班人员应穿统一的工作服,佩戴值班标志,衣着整齐。
4集控站必须配备专用通讯、交通工具,并保证通讯、交通工具随时处于良好状态,如发生障碍必须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不得随意关闭通讯工具,任何人不得随意将值班车辆调做它用。
5集控站值班人员必须24小时监视无人值班变电站及其远动、通信设备运行情况。
无人值班变电站发生事故和出现异常告警信号时,值班人员必须根据自动化系统反映的信息量对其事故和异常作出正确判断,并汇报当值班调度员和相关人员。
6集控站值班人员应保证24小时内随时能够接受当值调度员的调度指令和监控中心的工作联系。
7集控站脱离值班工作三个月及以上的人员,必须重新熟悉设备、系统及有关规程制度,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正式参加值班工作;对脱离值班工作不满三个月的人员,经熟悉设备及其系统后,即可正式恢复工作。
8在值班时间内,集控站值班人员必须共同做好无人值班变电站的保卫及安全生产工作:9集控站值班人员通过监控系统发现形迹可疑人员进入无人值班变电站时,应立即告诉维操队值班人员,必要时报警。
10外来人员进出无人值班变电站,必须遵守门卫制度。
二、交接班制度:1集控站值班人员应按照规定的交接班时间进行交接,并应与有关调度的交接时间尽量一致,在未办完交接手续前,不得擅离职守。
交接班时,接班人员必须全部参加,认真了解所辖无人值班变电站设备的运行方式、运行状况等各方面情况。
2集控站交接班都有应实行监控系统与值班记录交接,接班人员如发现二者不相符时,应及时提出,并核实现场实际情况,清楚后才能继续交接。
如果一时不能交接清楚的,可在交接班记录中记录清楚,双方签字认可,并由接班人员尽快落实。
3事故处理和倒闸操作时,不得交接班。
交接时如果发生事故,应立即停止交接班,并由交班人员处理,接班人在交班人员的指挥下协助工作。
4交接班前,交班人员除进行卫生清扫、整理好有关记录以外,全值要开好交班前的碰头会,并在运行工作记录簿内按以下内容做好交班小结:a运行方式;b设备运行情况;c倒闸操作及调度指令下达、执行情况;d其他。
5交接班前,交班人员除进行卫生清扫、整理好有关记录以外,全值要开好交班前的碰头会,并在运行工作记录簿内按以下内容做好交班小结:a运行方式;b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和变更情况;c设备运行情况;d倒闸操作;e检修工作;f巡视维护工作;g通信及交通工具使用情况;h其他。
6交接班全体人员分别签名后交接班结束。
7接班后,值班负责人组织当班人员开好班前会,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研究明确本值重点工作及注意事项。
三、倒闸操作制度:1当值调度员根据下列情况将操作指令下达给集控站,集控站接到指令后分别下达:a下达给监控中心的操作指令:限、送负荷;远方操作断路器改变运行方式;事故处理时的遥控操作;主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刀闸的遥控操作;无功电压自动调节除外的无功补偿装置的投退和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开关的遥调;保护信号的远方复归等,监控中心的遥控、遥调操作必须按当值调度员的命令进行,操作时必须执行监护制度和操作票制度。
b下达给集控站的操作指令:现场改变运行方式;检修预试、事故处理及遥控、遥调失灵情况下的现场操作;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定值修改和压板投退;需集控站在现场进行的操作等,集控站的现场操作应进行摸拟预演,操作开始前和结束后均应告知监控中心。
现场倒闸操作过程中监控中心就加强运行监视,并根据现场运行方式复归有关信号。
2正常情况下,无人值班变电站所有运行或热备用状态的开关必须置于“遥控”位置。
设备停电检修时,由集控站值班人员将需停电的设备置于“就地”位置,根据调度指令进行就地操作。
设备检修结束送电后,集控站值班人员应将“就地/遥控”开关切至“遥控”位置。
3当集控站值班人员在变电站进行现场操作时,监控中心值班人员不得对该站进行遥控操作,此时该站的操作任务全部由维操队负责完成。
4现场倒闸操作过程中发生系统或设备事故,以及产生疑问时,集控站值班人员应立即停止现场操作,并向当值调度员汇报,弄清问题后,经调度同意,再继续进行操作。
5计划性检修工作,调度应提前一天将倒闸操作预令下达给集控站,值班人员应提前到达现场,并作好操作准备。
四、工作票管理制度:1预定工作的变电站第一种工作票,检修单位提前一天送达集控站,无法送达时可以传真或电话将工作票全文通知集控站,临检、事故抢修等检修部门应电话通知集控站。
集控站值班人员与检修人员工作当天在现场办理工作许可手续。
2第二种工作票检修单位在工作当天与集控站双方约好时间到现场办理工作许可手续。
3集控站值班人员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后,一般情况应有人留在现场配合检修人员。
如果遇到下列工作任务,可不留在现场:a其他无人值班变电站有倒闸操作任务;b其他无人值班变电站有工作票需要办理;c其他无人值班变电站发生事故、障碍及异常运行需要处理;d当天不能完成的检修工作。
4当天不能完成的检修工作,每日收工及次日复工,检修工作负责人均应电话通知工作许可人或值班负责人,集控站值班人员应将情况记入运行值班记录簿,并做好交接。
5工作票需延期时,工作负责人应向集控站值班人员申请办理,经调度同意后,值班人员通知工作负责人,并作好记录。
6工作负责人需变动时,工作票签发人应电话通知维操队,集控站值班人员应作好记录。
7工作终结时,对当日开工的工作,工作负责人应在工作结束前2小时通知集控站值班人员验收;对多日才能完成的工作,工作负责人应提前一天通知维操队值班员进行验收。
验收后在现场履行终结手续。
8通信、自动化人员进入无人值班变电站和集控站从事检修工作时,必须履行工作票手续。
五、设备巡回检查制度:1集控站应根据各无人值班变电站设备状况,制订《设备定期巡视周期表》,明确巡视内容,并在各无人值班变电站建立专用设备巡视记录簿。
2无人值班变电站应标有醒目的设备巡视路线,巡视应按规定的时间、路线进行。
3集控站值班人员在巡视期间发现危急缺陷后,应及时汇报当值调度员,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发生设备事故和电网事故,并告知集控站当值人员加强运行监视。
4每次巡视时集控站值班人员应将巡视情况在《设备巡视记录簿》上进行详细记录。
在巡视中发现的设备缺陷还应在《设备缺陷记录簿》上记录。
5设备正常巡视周期规定如下:无人值班变电站应保证每周二次,所有正常巡视按巡视计划进行。
6遇有下列情况,集控站值班人员应增加巡视次数:a设备过负荷或负荷有显著增加时;b设备经过检修、改造或长期停用重新投入系统运行;或新安装的设备初次加入系统运行;c设备缺陷有所发展时;、恶劣天气(包括高气温、大风、雷雨、浓雾、冰冻等)、事故跳闸和设备运行中存在可疑现象时;E、上级通知有重要保电任务期间。
7巡视中如有紧急需要,巡视人员应立即停止巡视,参与处理有关事宜,处理完后,再继续巡视。
六、设备定期试验轮换制度:1无人值班变电站设备的定期试验轮换应列入集控站工作计划,由站长组织进行,并做好记录。
2设备试验轮换周期如下:a长期备用的主变压器每季度应进行一次充电并运行12小时以上。
b站用电源每月必须轮换一次,并运行1小时以上。
c主变冷却系统应每月进行一次轮换,并检查、试验冷却器组是否完好。
d直流充电机有备用时应每月进行一次轮换。
e事故照明及交直流自动切换装置应每月进行一次试验检查。
f火灾报警系统应每年试验一次。
3设备试验轮换检查发现的问题集控站应及时汇报上级主管部门,通知并督促检修单位及时处理。
七、设备验收制度:1凡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以及大小修、预试后的一、二次设备和自动化、通信设备必须按照有关规程标准验收合格后,方能投入系统运行。
2无人值班变电站必须进行远方“四遥”功能的整组联合试验合格后,方能投入系统运行。
3 35千伏及以上无人值班变电站新建投产,公司主管生产经理或总工程师必须参加。
4集控站组织或参加无人值班变电站现场设备的验收。
组织或参加无人值班变电站“四遥”功能的整组联合验收。
5无人值班变电站大小修、预试和保护仪表校验、自动化设备检验由修试人员将情况记入检修试验记录簿,还必须注明是否可以投运及运行中的注意事项,经验收,由集控站值班人员的检修人员在记录簿签字,无疑后方可办理完工手续。
6无人值班变电站新、扩、改建工程在验收时,应进行下列工作:a检查竣工的施工内容是否符合设计要求;b检查规定提交的技术文件。
7设备验收时若个别项目达不到验收标准,而急需投入运行时,必须经主管单位总工程师批准。
八、设备缺陷管理制度:1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设备缺陷性质分类同有人值班变电站。
2集控站值班员发现无人值班变电站设备或监控系统运行异常后,应认真分析,确认是否为误发信号,并将详细情况记入运行值班记录内,对影响系统或设备安全运行的缺陷应立即汇报当值调度员和相关人员,由调度通知检修人员到现场核实和处理。
3集控站值班人员发现无人值班变电站设备缺陷后,应将详细情况填入运行值班记录和设备缺陷登记簿,并报告值班负责人。
值班负责人根据缺陷性质分别汇报当值调度员或相关人员。
4对无人值班变电站危急缺陷,值班负责人应及时组织处理,防止造成事故。
检修单位对危急缺陷应及时消缺;对严重缺陷,可定期检修进行处理,但检修单位就将缺陷消除计划及时书面通知集控站。
5远动、通信和变电检修人员应及时消除设备缺陷。
缺陷消除后,集控站值班人员应认真验收并及时销号,形成闭环管理。
6无人值班变电站发生自动化系统主机故障或通信中断等重大缺陷时,自动化和通信专业人员必须及时赶到现场处理;集控站应立即派人到现场值班,直到上述缺陷消除恢复正常运行后,才能撤回值班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