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记趣》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时记趣》

【理论支持】

我们学好文言文是为了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丰富语言表达,提高审美修养。因此要多读,培养语感;多背,加强积累。朗读时在语气、语调、节奏、感情等方面进行训练。“情动而辞发”“披文以入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情境,教出情趣,激发情感。冯·格拉塞斯菲尔德说过“知识不是被动吸收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所以要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情绪,使学生从不会学、怕学、厌学到会学,爱学到以积极的态度去学习钻研经典古文,并从中获得走进古典文化的趣味。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应该是由兴趣、知识、记忆、情感、感知、反省、行动、平衡、摄动、重建、迁移等组建而成的循环过程。这表明知识的拥有必须有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三维目标中重视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指导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并充分关注到学生构建知识提高能力的动态性变化。学生在懂得鉴赏富有魅力的古代文化之后,内在文化素养将不断提高,语言表达也将更有韵味,更具内涵。【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独立合作的研读课文,借助注释及词典,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正确朗读课文,朗读时学会断句,注意感情和节奏;理解重点字词含义,并学会翻译文章。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3.理解作者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纯真的童心和视小为大,想象奇特的童年生活和乐趣。

4.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以及丰富的联想和奇特的想象,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者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纯真的感情。

2. 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以及丰富的联想和奇特的想象,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设计】

课前延伸

1.朗读课文,利用工具书及文中注释掌握生字读音和书写,掌握文言文语句停顿。

2.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题。

3.罗列疑难问题,以供合作探究。

课内探究

第一课时

一、学

1.导入新课。

用一系列比喻话童年,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兴趣。学生齐声朗读课文。

2.检查预习。

依次让学生在黑板上(或口头提问)完成预习题,师生共同释疑解难。

3.圈点批注。

(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白板显示】

①能准确朗读全文,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学会翻译文章。

②本文语言自然、生动,请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加以赏析。

③课文以什么为中心?依次写了哪三件事?

④作者产生物外之趣的原因?

【设计第①题的目的让学生达到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要求;设计②题是让学生去品读赏析语言;设计第③题是让学生感知课文的结构和内容;设计第④题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情感。】

(2)自主阅读,圈点批注:

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揣摩语意及作者的童趣。

②根据学习任务自学课文,用规定符号进行圈点批注。

【白板显示】

批注要点

1 朗读停顿处用斜线。

2不能理解的词语用横线。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用双竖线和单竖线划分文章层次。

5在书页的空白处写批注。

(教师在学生个体阅读时巡视)

(这一环节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充分对话,培养学生边读书边动笔的习惯;另一方面,为合作交流学习提供充分的准备。此外,提高了学生阅读与赏析文言文的能力。)

4.小组合作

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全班学生前后六人分为一小组,交流学习成果,并进行合作学习。【各小组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列出遇到的疑难问题,以便在班内讨论交流时,对这四题的探究形成共识,】。

第二课时

二、导

1.班内探究。

(1)各小组代表汇报探讨结果,呈交小组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2)对各小组的学习结果,集体点评、质疑、纠偏,直至达成共识。

【通过组内同学间的合作和探讨,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成果,学会倾听和批评别人意见,学会表达和反省自己的观点。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平等对话的参与者。对学生认识上的明显偏差,也应该给予必要的评说与指导。】

2.精讲点拨。

a.对学生自主思考题的点拨:

(1)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标出朗读停顿:

故时有物外之趣

使与台齐

盖一癞蛤蟆也

【点拨方法】

文言文朗读停顿是有规律可寻的。连词和发语词在句首,可在连词和发语词后作停顿,如“夫”、“盖”、“故”等;在句中省略处作停顿;根据语言顺序来处理停顿,即主谓之间停顿,在动宾之间停顿;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要连读,可在此名词前作停顿。如“其一/犬坐于前”。

【参考答案】

故/时有/物外之趣

使/(之)与台齐

盖/一癞蛤蟆也

(2)解释下列句中“之”的用法

故时有物外之趣

昂首观之

心之所向

【点拨方法】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有①代词,代人、事、物。②结构助词,的。③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④句末语气助词,凑足音节,可不译。⑤动词,去,往。⑥宾语前置的标志。

【参考答案】

故时有物外之趣(结构助词,的)

昂首观之(代词,指“群鹤舞空”的景象)

心之所向(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于空中

②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③神定,捉吓蟆,鞭数下,驱之别院

【点拨方法】

文言文的翻译,是训练和提高古文阅读能力、检查和考核古汉语水平的重要手段。所谓直译,是指基本上按照原文的字句来翻译,努力使原文中的每个词都能在译文中得到反映。所谓意译,是指不全按照原文字句、只按照原文的大意,笼统地加以翻译。总之,文言文翻译必须力求直译,准确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做到“信”;译文必须通顺、晓畅,必须以规范的现代汉语表达,不能用似通非通、半文半白的语言表述,做到“达”;讲究修辞文采,使译文的语言典雅优美,并能反映原文的语体风格,做到“雅”。

【参考答案】

①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把它们比作鹤群在空中飞舞。

②仰起头来观察这种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

③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鞭打了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4)本文语言自然、生动,请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加以赏析

【点拨方法】

可采用如此格式,这个(词、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感觉角度),生动形象(突出)地写出事物的……特点,表现了……思想感情,起到了……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