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石油安全报告
2022年行业报告未来石油天然气行业运行态势预测

未来石油天然气行业运行态势预测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需高度重视和妥当解决能源问题。
而石油自然气无疑在中国能源战略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关系到经济进展、社会稳定、国家平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当实现。
我们必需抓紧制定和实施可持续进展油气资源战略,搞好石油自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生产和节省使用,保障国民经济长期稳定进展。
当前中国油气消费进人快速增长时期,油气资源短缺已成为经济和社会进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1.石油(1)原油产量有所增长中国主要石油资源可以划分为东北石油区、西部石油区、东部石油区和海上石油区。
东北石油区包括大庆、辽河、吉林油田,2022年原油产量可能保持在6000万吨左右。
西部石油区包括克拉玛依、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吐一哈地区。
假如加强规划,加大投资力度,2022年原油产量也可能达到600()万吨左右。
东部油田区包括成功、大港、中原、河南、江汉、江苏等全部其他陆上油田,通过提高采收率技术的持续应用和其他技术进步,2022年原油产量也有可能保持在5000万吨一6000万吨。
海上石油区包括渤海、东海、黄海和南海。
通过鼓舞各大国有石油公司、外国石油公司都乐观投人力气,2022年海上油区的原油产量有可能达到500()万吨一600()万吨。
假如这些目标实现了,2022年国内原油产量就有可能达到2.2亿吨一2.4亿吨。
“十一五”时期中国原油供应和原油加工将连续增长,特殊是“十一五”前期,即2022-2022年,由于受世界高油价惯性的影响和刺激,国内原油产量在这2年仍将会保持相对较快的增长速度,估量月均原油产量将达到1500万吨以上,国内原油供应量将持续增长。
(2)石油进口趋于稳定2022年中国石油消费达3.28亿吨,已跻身于世界石油消费大国行列。
中国将继美国之后成为世界上其次大石油消费国,和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
今后5一10年间,中国原油消费量年均增长率将达到4%左右,2022年中国的石油总需求量将达到3.5亿吨一3.8亿吨,而到2022年中国成品油需求量将为2000年的2.3倍(约5亿吨)。
2022年行业分析报告我国石化行业的现状分析

我国石化行业的现状分析景气周期即将结束“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风光无限的石化产业突然之间发觉景气周期结束已经近在眼前了。
在日前召开的“石化市场分析会”上,专家提出一个结论:对中国石化行业景气周期来说,2022年11月是其高峰,2022年增速放缓,景气周期维持到2022年中。
举出的数据显示了一个残酷的远景:以千亿计的石化项目投产后只能进一步压低石化产品价格,更有甚者,消息人士称,假如维持目前的油价,中石化下个月的炼油、石化项目将消失亏损,加上油田,牵强打个平手。
中国石化行业的标竿企业都只能维持月度保本,石化行业的景气可谓风云突变,急转直下。
景气周期已经见顶中国石化询问公司高工高春雨特地讨论了世界石化市场景气周期的嬗变,他认为,近20年来消失了四次石化行业景气周期:1978-1980,1988-1990,1994-1996和目前这次。
分析前三次周期可以看出其共同点,就是景气周期中价格和毛利上升,世界经济较快增长,增幅超过3%,石化产业开工率提高,乙烯装置开工率超过90%,集中消失大规模大项目投资。
中石化技术讨论院副院长毛加祥认为,42美元是石化行业的保本价格,而国内买油价格已经在60美元左右,在60美元的价格下石化行业的利润空间大幅度下降,2022年上半年化工行业的毛利始终在下降。
高春雨称,进入2022年后,石化产品价格没有随着油价一路上涨,可以认为上涨是在肯定范围内,超过这个范围就不会再涨,所以石化行业的毛利消失下降,而随着2022年度赛科、扬巴、大庆和国际上一些大型项目的集中投产,产能集中释放,石扮装置开工率下降。
此外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8月下旬的调查显示,大部分讨论机构认为美国GDP增长将从2022年的3.5%下降到2022年的2.8%,全球经济增长则低于3%。
这是石化景气周期结束的先行指标。
石化行业的景气周期将在2022年下半年结束,2022年消失较大幅度的下降。
也有石化行业专家分析认为,2022年11月景气周期达到顶峰,此后景气周期已经开头回调,2022年还能维持增长,价格高位运行,但是毛利已经下降,可以说高油价实际是延长了本轮周期,可以维持到2022年中,但是这种意外刺激,低谷期也会持续时间较长,折旧、库存都需要消化,假如国际油价在年底美国用油高峰突破80美元时,景气周期可能在2022年就结束了。
601857中国石油2022年财务分析结论报告

中国石油2022年财务分析综合报告一、实现利润分析2022年利润总额为21,327,200万元,与2021年的15,819,400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34.82%。
利润总额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
在营业收入迅速扩大的同时,营业利润也迅猛增加,经营业务开展得很好。
二、成本费用分析2022年营业成本为252,793,500万元,与2021年的207,150,400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22.03%。
2022年销售费用为6,835,200万元,与2021年的7,129,500万元相比有所下降,下降4.13%。
从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变化情况来看,2022年在销售费用下降的情况下营业收入却获得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企业销售形势大幅度改善。
2022年管理费用为5,052,300万元,与2021年的5,170,100万元相比有所下降,下降2.28%。
2022年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56%,与2021年的1.98%相比变化不大。
管理费用与营业收入同步增长,销售利润有较大幅度上升,管理费用支出合理。
2022年财务费用为1,961,400万元,与2021年的1,704,300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15.09%。
三、资产结构分析2022年企业不合理资金占用项目较少,资产的盈利能力较强,资产结构合理。
从流动资产与收入变化情况来看,与2021年相比,资产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化。
四、偿债能力分析从支付能力来看,中国石油2022年是有现金支付能力的,其现金支付能力为17,492,000万元。
企业负债经营为正效应,增加负债有可能给企业创造利润。
五、盈利能力分析中国石油2022年的营业利润率为7.49%,总资产报酬率为9.07%,净资产收益率为11.13%,成本费用利润率为7.20%。
企业实际投入到企业自身经营业务的资产为219,294,000万元,经营资产的收益率为11.06%,而对外投资的收益率为-4.13%。
从企业内外部资产的盈利情况来看,对外投资的收益率小于内部资产收益率,也低于企业负债资金成本水平,表明对外投资的盈利能力偏低。
2022年15个化工行业安全事故典型案例解析

另外再延伸一下,固废处理车间也属于环保设施的范畴,最近两年,确实发生了不少环保设 施的事故案例,基于此,在2022年12月23日,国务院安委办和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发布 了17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环保设备设施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旨在加强化工企业内环保设施 和设备的安全管理,相信在2023年期间,各类型的环保设施类工程项目,应该会面临和主体工程 同样的监督管理,包括三同时制度、专篇审核、风险评估论证等等。
2022年4月16日5时,位于淄博市临淄区的中国 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炼油厂发生一 起坍塌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80万 元。
事故阶段 关键装置 作业环节 涉及行业 涉及危化品
运行
罐区
违章操作
冶金
煤焦油
开停工
工艺装置
违章操作
石油化工
乙烯、丙烯、 乙烷、丙烷
检维修
工艺装置
有限空间 作业
石油化工 冶金 精细
涉及危化品 蒽油 \ 石脑油
玻璃鳞片 甲醇、氨气
事故案例概况
事故名称
时间
开远市龙腾冶炼厂 “3·23”煤焦油储 罐火灾事故
2022/3/2 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 限公司茂名分公司 “3·30”一般油化工股份有 限公司齐鲁分公司 “4·16”坍塌事故
受伤。
运行
实验室
违章操作
石油化工
茂金属催 化剂
广西奕安泰药业有限公 司“10·4”一般着火 事故
中国石油财务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概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成立于1988年,是中国最大的国有石油企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
作为中国石油的财务分析报告,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全面分析,揭示其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特点,为投资者、管理层及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二、公司财务状况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1)资产分析根据中国石油2022年度财务报表,截至2022年底,公司总资产为2,789,421.28亿元,较2021年底增长5.3%。
其中,流动资产为1,047,595.89亿元,占总资产的37.7%;非流动资产为1,741,825.39亿元,占总资产的62.3%。
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存货等。
其中,货币资金为2,289.73亿元,较2021年底增长5.2%;交易性金融资产为5,412.14亿元,较2021年底增长15.4%;应收账款为2,032.84亿元,较2021年底增长7.2%;存货为1,367.82亿元,较2021年底增长4.9%。
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等。
其中,固定资产为1,286,514.14亿元,较2021年底增长5.5%;无形资产为6,452.82亿元,较2021年底增长5.4%;长期投资为1,379.72亿元,较2021年底增长5.2%。
(2)负债分析截至2022年底,中国石油总负债为1,548,452.85亿元,较2021年底增长4.2%。
其中,流动负债为814,746.14亿元,占总负债的52.7%;非流动负债为733,706.71亿元,占总负债的47.3%。
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等。
其中,短期借款为874.28亿元,较2021年底增长6.2%;应付账款为4,096.45亿元,较2021年底增长4.8%;预收账款为832.84亿元,较2021年底增长5.4%。
非流动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2022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报告

2022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报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2022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克服诸多挑战取得了极其不易的经营业绩,行业生产基本稳定,营业收入和进出口总额增长较快,效益比上年略有下降但总额仍处高位。
尤其是原油产量6年来重上2亿吨平台,天然气产量实现连续6年年增量百亿立方米以上,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石化行业运行基本情况及特点(一)全行业生产小幅增长,营业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利润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规模以上石油和化工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实现营业收入增长14.4%,实现利润总额下降2.8%;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3.26元,全行业亏损面为19.4%,亏损企业亏损额2219.4亿元,资产负债率54.7%。
分行业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效益大幅增长,全年实现利润总额大幅增长109.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效益增速由正转负,全年实现利润总额下降8.7%。
(二)能源生产稳定,化工生产平稳油气生产保持平稳增长。
2022年,全国原油产量6年来重上2亿吨平台,达2.05亿吨,比上年增长2.9%;天然气产量2201.1亿立方米,增长6.0%。
原油加工量6.76亿吨,下降3.4%;成品油产量(汽油、煤油、柴油合计,下同)3.66亿吨,增长3.2%。
其中,柴油产量1.91亿吨,增长17.9%;汽油产量1.45亿吨,下降5.1%;煤油产量2949.1万吨,下降24.9%。
重点化学品生产平稳。
2022年,我国化工行业产能利用率为76.7%,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
全年乙烯产量2897.5万吨,比上年增长2.5%;硫酸产量9504.6万吨,增长1.3%;烧碱产量3980.5万吨,增长2.3%;纯碱产量2920.2万吨,增长0.3%;橡胶轮胎外胎产量8.56亿条,下降5.0%。
化肥生产总体平稳,农药生产放缓。
2022年,全国化肥产量(折纯)5573.3万吨,比上年增长0.5%;农药原药产量(折100%)249.7万吨,下降1.3%。
2022年行业报告我国利用国外石油资源战略分析

我国利用国外石油资源战略分析今年8月份是进口原油成本最高的月份,但我国原油进口却同比增长了34.9%。
去年我国石油消费的对外依存度为43%,估计到2020年我国石油产量约2亿吨,缺口在3亿吨左右,对国外石油的依存度将达到60%。
为应对这一态势,保障国家能源平安,我国应乐观拓宽利用国外石油资源的途径,实行跨国油气勘探开发,在海外建立原油生产基地;通过国际贸易,获得原油和成品油等方式。
同时要科学合理地利用好国内外两种石油资源。
一、跨国油气勘探开发我国实现跨国石油勘探开发的可能性主要缘于世界存在大量的油气资源。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童晓光介绍,全世界剩余可采石油储量为12921亿桶,剩余可采自然气储量为6003万亿立方英尺,待发觉油资源为9390亿桶,待发觉气资源为5196万亿立方英尺,剩余重油可采储量为9805亿桶,剩余沥青可采储量为7854亿桶,剩余油页岩可采储量为9600亿桶。
我国进行跨国油气勘探开发,在海外建立石油生产基地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国外油气来源的平安性,削减国际油价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是我国石油企业进展的需要,能为我国石油企业的技术、劳动、设备出口制造条件,有利于我国石油行业的国际化经营。
但不行回避的是,跨国油气勘探开发也存在肯定的困难和挑战,首先是获得项目的难度大,代价高;其次,我国石油企业的技术还有肯定的局限性;最终就是跨国油气勘发存在着较大的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
在跨国油气勘探开发方面,我们可以实行以下对策:通过并购、参股、投标并举的途径,使获得项目的方式多元化。
新老油田开发与勘探并举;常规油与特别规油勘发并举;油气勘发并举。
突出重点国家,兼顾非重点国家。
与国际石油公司和其它国家的石油公司建立战略联盟等。
二、国际石油贸易在原油和成品油进口方面,国外油气的进口(包括我国石油公司在海外生产的石油)都应通过贸易方式。
而目前我国原油和成品油基本上都是以现货方式从国际市场选购,并且各大石油公司分散选购,没有形成合力。
2022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报告

2022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报告2022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报告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石油和化学工业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2022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为国家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总体经济状况2022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总体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
原油产量持续保持高位,生产效率提升和技术创新不断推进。
同时,化工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高端产品比重不断提升。
这些因素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石油工业经济运行分析2022年,中国石油工业产量继续增长。
国家加大了油田勘探和开发力度,提高了开采效益。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投资的增加,我国油田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同时,石油储备领域也有了新的突破,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持。
石油化工产业在2022年也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迅速发展的石化市场需要更多高品质的石化产品,而中国的石化化工企业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工、特种化学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持续受到青睐,带动了石油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环保措施和绿色发展在2022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加强了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绿色发展。
石油化工企业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排放和污染物产生。
同时,加大了对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此外,加强石化行业的碳排放管理也成为石化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四、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在2022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全球原油价格的波动以及国际贸易摩擦给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国内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需要进一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石油和化学工业企业。
五、展望未来展望未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将继续面临机遇和挑战。
2022年下半年三大国有石油公司发展趋势分析:或将继续承压

2022年下半年三大国有石油公司发展趋势分析:或将继续承压本周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周二WTI原油期货价格跌至39.51美元/桶,这是自今年4月以来,WTI首次跌破40美元/桶大关,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虽然没有破40美元/桶,却同期下挫。
市场担忧国际原油供应持续过剩,将进一步放大国际油价的下跌幅度。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讨论院曾猜测,8月份国际原油价格将以宽幅震荡为主。
但出乎市场意料之外,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的幅度在8月初便超出预期。
之前,中国石油经济技术讨论院曾推断8月WTI的波动区间在41-44美元/桶之间。
国际油价再度陷入低迷,石油公司承压,各个业务板块的经营业绩连续分化。
7月份,三大国有石油公司上半年的年中工作会议间续召开,虽然形式不一,却透露出不少值得关注的信息。
2022年中国石油化工产业讨论报告分析三大石油公司上半年的生产经营状况,中国海油炼油和化工业务相对薄弱,而无论是中国石油还是中国石化,都是在炼油与化工业务布局较重的企业,相关板块的盈利力量均大幅提升,成品油销售业务中非油业务的比例不断提高,其中中国石化的炼油运营实现历史最好业绩。
而对于上游的勘探和海外业务,三大石油公司几乎都用了“稳”字,这意味着上游勘探开发的盈利空间有限。
此外,石油公司的工程技术服务业也在不断提升竞争力量,中国石油称,其服务业的竞争力持续提升。
中国石化则表示,工程技术服务取得新进展。
在当前国际油价震荡走低的背景下,石油公司上游勘探开发的盈利力量仍有待观看,而中游的炼油化工和非油业务则成为石油公司的盈利点。
在经受过一轮小幅上扬后,7月,国际原油价格持续回落,WTI 原油期货均价为45.58美元/桶,环比上月下降6.74%;布伦特原油期货均价为47.33美元/桶,环比下降5.24%。
为了应对低油价的压力,三家国有石油公司都在年中工作会议中强调改革、提质增效以及效益驱动,说明在现在国内外的宏观经济形势下,想方设法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盈利力量,已经变成国内石油公司的必选动作。
中国石油战略储备新时期中国石油安全战略探析

中国石油战略储备新时期中国石油安全战略探析关键词石油安全安全战略措施石油作为一种世界性资源,是影响一个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与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其战略价值可以体现在国际经济、政治、军事等诸多领域。
当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石油的消费量骤增,进口量更是呈现出极速上涨的趋势,从而石油供需矛盾加剧,使得石油安全的战略意义日益凸显。
因此,在这种形势下,确立和完善我国石油安全战略已成为一项重大的现实性课题。
一、石油安全的内涵所谓石油安全就是指一国拥有主权、或实际可控制、或实际可获得的石油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能够保障该国经济当前的需要、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石油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体系中的要组成部分,其根本内涵是在一定价格水平范围内内保证石油有比较可靠的、安全的、和稳定的供应以及满足需求,而核心问题是合理的石油价格和稳定的石油供应。
对外石油的依赖程度是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石油安全态势的重要指标。
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对外石油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因而,国际石油市场的变化就会对我国石油的安全产生重大,甚至是深远的影响。
鉴于此,重视石油安全问题刻不容缓。
二、中国石油安全现状中国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石油,但由于国内石油资源相对不足,产量增加不明显,对外依赖明显,加上国际油价的高涨不下,导致我国石油安全存在很大的隐患。
1.石油自给能力不足2.石油进口规模增大,对外依存度增加近年来,我国石油产量比较低,且不稳定,加上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石油,进一步加剧了供需矛盾。
为弥补石油供需缺口,我国每年都从海外进口大量石油。
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达20067万吨,同比增长9.5%。
石油进口的增加,及对外石油依存度的增大,对石油安全形成了很大的挑战。
据预测2022年我国石油需求量会更大,进口依存度将会突破50%。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石油安全无疑面临着很大的威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中国石油安全报告
回首过去10年油气发展的漫漫征途,中国石油立足资源战略,全力打好油气增储上产进攻战,实现油气储量持续增长、产量较快增长。
10年间,中国石油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坚决落实油气勘探开发“七年行动计划”,努力端稳端牢端好“能源的饭碗”。
油气勘探捷报频传,油气开发水平持续提升,气田保供和储气库调峰能力不断增强,新能源业务全面提速,中国石油奏响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新时代乐章。
立足资源战略,中国石油坚持高效勘探,突出集中勘探,加大风险勘探和甩开预探,在多盆地多领域多类型取得多项重大战略突破和重要发现,厚实的资源“家底”让手中的“能源饭碗”端得更加底气十足。
“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石油勘探取得5项重大战略突破、15项重要发现,新增探明油气储量当量创历史新高。
其中,中国石油国内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连续16年超6亿吨,新增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连续15年超4000亿立方米,迎来储量增长的“高光时刻”。
秉持效益开发,中国石油续写国内原油产量、国内天然气产量当量、海外油气权益产量当量“三个1亿吨”历史篇章。
中国石油国内原油产量和天然气产量在全国占比分别超过50%和60%,油气两旺让我国“能源粮仓”更加殷实。
国内原油连续10年保持1亿吨以上效益稳产,这是难得的“稳”;天然气占比超过“半壁江山”,这是非凡的跨越。
仔细分析中国石油近年来的油气格局,不难发现,天然气发展一路气贯长虹。
2022年,天然气产量达1378亿立方米,在油气产量当量中占比达51.4%。
自2020年占比首超原油后,天然气“半壁江山”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
10年间,中国石油一直在思考,能源的饭碗里要装哪些“粮食”,如何丰富“粮食”的种类。
端稳能源饭碗还意味着要多打“新能源粮食”,这是中国石油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一招”。
2022年,中国石油将绿色低碳纳入中国石油发展战略,优化调整业务板块,明确新能源业务按照“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计划到2025年新能源产能比重达到7%;2035年实现新能源新业务与油气业务“三分天下”,基本实现热电氢对油气业务的战略接替;2050年热电氢能源占比达到“半壁江山”,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同时,加速推进以“六大基地、五大工程”为核心的绿色产业布局,“油气热电氢”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从春风又度“玉门关”,石油工业摇篮两个光伏发电项目平稳有序运行,到冀东油田武城地热供暖项目迈出中国石油在地热领域实现对外清洁供能的坚实一步,再到辽河油田在250个井场实现光伏项目落地投运中国石油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迈出重要一步。
从经济竞争力的角度来看,能源供应成本直接影响经济运行成本。
这也就要求,不仅要端稳“能源的饭碗”,而且要更经济更有效益地
提供能源“粮食”。
为了寻找产量与效益两者的“最大公约数”,探求共同发展的“最优解”,近年来,中国石油统筹考虑储量、产量、效益之间的关系,
将效益建产作为油气田开发的重中之重,依靠理念变革、管理创新、技术进步,向超低渗和非常规进军,将那些看似“不可动”的资源变为经济可动用,推动新增产能对油气田企业和中国石油效益起到正向拉动作用。
坚持规模和效益建产“双轮驱动”,努力让生产出的每一
吨油、每一方气都有效益,已成为全员共识。
一系列创新举措、先进技术的加持,激活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当前,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新的号角已经吹响,中国石油将扬起风帆,勠力再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