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方言亲属称谓词考察

合集下载

襄阳方言女性亲属称谓语调查研究

襄阳方言女性亲属称谓语调查研究

襄阳方言女性亲属称谓语调查研究襄阳方言女性亲属称谓语语音和词汇系统,与普通话有差别,也有别于西南官话。

其最显著的方言特征是不区分父母的姐妹,面称时统称为“孃儿[nir34]”;伯母、叔母分别称呼为“嫲嫲[mAmA53]”“婶或娘”;姻亲亲属面称和背称时不一致。

襄阳方言女性亲属称谓语与普通话的差别越来越小。

标签:襄阳方言女性亲属称谓语湖北省襄阳市地处湖北省西北部,属西南官话,但有别于成都话。

前人时贤已有关于襄阳亲属称谓词的调查,如黄赛勤[1]在《襄阳方言记略》中关于襄阳方言词汇的调查涉及到襄阳方言亲属称谓语的调查;王琢玺[2]简述了襄阳方言亲属称谓的演变特点。

但是襄阳方言亲属称谓具体有哪些,这些亲属称谓有哪些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尚不明确。

本文从语言学角度对襄阳城区方言女性亲属称谓语进行了全面考察,整理女性亲属称谓语的使用情况,分析其使用特点。

一、襄阳方言女性亲属称谓语调查记录(一)调查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为:一、从词汇学角度调查收集襄阳方言区女性亲属称呼语使用的具体词汇,探寻襄阳方言区女性亲属称谓语的静态分布;二、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襄阳女性亲属称谓语的使用情况及特点。

(二)调查方法本文以《汉语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中涉及的女性亲属称谓为调查词表。

采用访问调查的方式进行,对被调查者提问、调查对象回答和调查者记录的方式收集语料。

(三)本文的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随机选取了在襄城、樊城、襄州区生活的土生土长的襄阳人为调查对象,共计30人,不限制年龄。

(四)襄阳方言女性亲属称谓语总况“亲属称谓是对家庭成员及有关亲戚的称谓。

”[3](袁庭栋,1994)。

中国法律规定的“亲属”是指人们基于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本文的亲属称谓主要指血缘亲属称谓和婚姻亲属称谓两种类型。

根据称呼语使用场合的不同,一般将称谓语分为对称和叙称两种,也叫面称和背称。

我们调查了襄阳女性亲属称谓语面称和背称的两种情况。

表1:襄阳方言女性亲属称谓语总表长辈面称背称平辈面称背称晚辈面称背称曾祖母老太太太太嫂子嫂子/大嫂儿媳名字儿媳妇儿祖母奶奶弟媳名字弟媳妇儿女儿姑娘伯母嫲嫲姐姐姐姐孙媳妇名字孙媳妇叔母婶\娘妹妹妹妹重孙女名字重孙女姑妈孃儿[niar34] 姑孃儿堂姊妹名字堂姊妹伙儿的外孙女名字外孙女小姑小孃儿堂姐姐姐外甥女名字外甥女姑奶奶姑奶奶堂妹妹妹/名字侄女名字侄女外祖母婆婆表嫂嫂子内侄女名字内侄女母亲妈表姊妹名字表姊妹伙儿的舅母舅母表姐姐姐姨妈孃儿姨孃儿表妹妹妹/名字小姨小孃儿亲家母亲家亲家母舅奶奶舅奶奶大姑子姐姐/姐姑子姐姨奶奶姨奶奶小姑子妹妹/名字小姑子婆婆妈老婆子妯娌嫂子/妹妹/名字妯娌伙儿的继母妈后妈妻媳妇儿岳母妈丈母娘大姨子姐姐/姐大姨姐小姨子妹妹/名字小姨子二、襄阳方言女性亲属称谓语的语音特点襄阳方言属于北方方言西南官话,与普通话语音、成渝方言语音有明显差别,语音接近中原官话,但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十堰方言资料

十堰方言资料
• 受秦楚文化交融影响,十堰方言与陕西方言有一定
的联系
02
十堰方言的语音特点
声母、韵母与声调的分布特点
01
声母特点
• 全浊声母消失,清化
• 泥母、来母部分字不分
• 知庄章组声母与精组声母合流
02
韵母特点
• 鼻音韵尾消失,元音鼻化
• 止摄韵母舌尖化
• 入声韵尾部分脱落
03
声调特点
• 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声调
话快说,有屁快放
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yǒuhuàkuàishuō,
(shìshàngwúnánshì,
yǒupìkuàifàng)
zhàobèiyǒuxīnxīnrén)
十堰方言的词汇与普通话的对比
词汇差异
语法差异
• 部分词汇与普通话不同,如挪窝(nuówō)与搬家
• 部分语法结构与普通话不同,如把字句与被字句
• 支持方言研究,促进方言文化传承
措施实施
• 开展方言保护工作,如方言普查、方言教材编写等
• 举办方言文化活动,如方言比赛、方言讲座等
十堰方言传承的方式与方法
方式
方法
• 通过家庭教育、社区活动等方式,传承方言
• 编写方言教材,普及方言知识
• 通过媒体宣传、学校教育等方式,推广方言
• 开展方言培训,提高方言使用能力
• 声调调值分别为55、35、213、5
十堰方言的音变现象
声母音变
⌛️
• 尖团音不分
• 见组声母与精组声母部
分字合流
声调音变

• 入声韵尾部分脱落,声
韵母音变
调归并
• 部分字声调发生变化

• 鼻音韵尾消失,元音鼻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Wuhan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College of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开题报告论文选题十堰方言亲属称谓词研究系别新闻传播学院专业班级汉语言文学学生姓名邬美芳学号11401010111指导教师陶立军同组姓名二○一四年十月一、研究现状亲属称谓是指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族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反映着中华民族家庭结构,社会组成,和文化渊源。

由于亲属称谓词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广大学者对亲属称谓词的研究,大致分为六大出发点:以古籍为资料的研究;中外亲属称谓词的对比研究;对亲属称谓词的发展研究;对亲属称谓词的文化内涵的研究;对现代亲属称谓词系统的研究;对方言亲属称谓词的研究。

有关亲属称谓词的研究文献有很多,例如:《从<说文·女部>字看汉语词汇中女部亲属称谓词的演变》(《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俄汉语中亲属称谓词对比分析》(《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语音的发展变化与山西方言亲属称谓的关系》(《山西大学学报》2008年)、《汉语亲属称谓词“姐”的历时演变》(《汉语学报》2012年)、《城市化中农村亲属称谓的演变》(《汕头大学学报》2003年)等、《论汉语亲属称谓词的文化底蕴》(《延边大学学报》1995年)、《基于HSK 词表的汉语亲属称谓词研究》(《文学界》2012年)、《广西沿海汉语方言亲属称谓词研究——以钦州汉语方言为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3年)等。

虽然关于汉语普通话亲属称谓词和方言亲属称谓词的研究著作和文章很多,但目前,关于十堰方言亲属称谓的专题研究却还是一片空白。

因此,笔者认为考察十堰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词是十分有必要的。

研究十堰方言中的亲属称谓,不仅能反映十堰方言的社会文化与亲属制度,还能具体的了解十堰方言中亲属称谓词的特点和面貌。

湖北各地奇葩方言你会念吗

湖北各地奇葩方言你会念吗

湖北各地奇葩方言你会念吗湖北各地奇葩方言你会念吗如果你想融入一个地方生活,请先去学会这个地方的语言。

对于湖北的小伙伴来说,大多数地区的方言属于西南官话,多在武汉、荆州、宜昌地区,相对比较好懂;最不容易听懂的是江淮官话、赣方言,多在黄冈、赤壁、武穴、大冶一带。

先跟一起来读下面这2句方言来感受下吧!1、武汉方言:老虎老许撒撒搞不亲凑答案:老虎老鼠傻傻分不清楚2、黄冈方言:我细么早儿麦刀她咩喜欢我答案:我小时候以为她很喜欢我你猜对了吗?在湖北各地方言中,不仅有音调上的差别,也有说法上的不同,来感受下各地的语言文化吧。

一、入门篇关于时间1、十堰人说:今儿地、门儿地、后儿地2、荆门人说:机耳、磨耳、后耳3、咸宁人说:今日、明日、后日4、鄂州人说:真招、门招、后噶今天、明天、后天,简简单单几个字,已经显示出各个地方独有的特色。

不同地方的称呼又有什么不同呢?二、初级篇对于称呼1、宜昌人说:有一种朋友叫伙接有一种白痴叫暴暴有一种外婆叫嘎嘎有一种姑娘叫姑娘吖儿有一种小孩子叫小滴噶儿方言:伙接,搞清白了没?(兄弟,明白了吗?)2、武汉人说:有一种爸爸叫老头有一种妈妈叫姆妈有一种哥哥叫拐子有一种傻子叫嘎巴子有一种妻弟叫舅辫子方言:你朋友正展克哪潇洒克鸟?(你女朋友现在干什么去了?)3、天门人说:有一种朋友叫情况有一种妇女叫阿巴子有一种情人叫乔子有一种姑娘叫坛子有一种外婆叫佳佳方言:门咋叫佳佳来屋里七饭(明天让外婆到家里吃饭)4、赤壁人说:有一种老公叫公个有一种老婆叫母个有一种情人叫皮盼有一种爷爷叫胡嗲方言:胡嗲给了一阔钱(爷爷给了100元钱)看了这些千奇百怪的称呼,远离家乡的小伙伴们是不是觉得很有亲切感?莫急,今天小编就带你来涨知识。

中级篇关于行为孝感人说:有一种吹牛叫发抛有一种洗澡叫抹汗有一种爽快叫耍啦有一种傻瓜叫做哈叭有一种走亲戚叫走人伽方言:走人伽的时候莫发抛(去亲戚家别吹牛)荆州人说:有一种干练叫遛巴有一种讥讽叫日决有一种撒谎叫撮白老有一种调皮叫贱爬佬有一种醉酒叫下猪阿子方言:哪们搞起的,又下猪阿子(怎么回事?又喝醉了)黄冈人说:有一种接吻叫打蹦有一种道歉叫冒招到有一种打架叫杠活儿有一种吃饭叫塞蛾子方言:冒招到,把你手机落鸟(对不起,把你手机弄丢了。

中国直系亲属称谓大全

中国直系亲属称谓大全

中国直系亲属称谓大全中国直系亲属称谓大全1、祖辈祖辈得亲属,按古代关于宗亲得范围,就是从高祖开始。

高祖以上得直系祖先则称为远祖、先祖、先人、鼻祖(鼻,始得意思)。

(1)祖:在古代,广义就是指所有父辈以上得男性先辈,狭义则就是指祖父。

(2)祖父:又称为“王父”、“大父”、“祖君”。

在古代,“公”、“太公”、“翁”也可用来称呼祖父;如今对祖父最常见得称呼就是“爷爷”。

(3)祖母:又可以称为“大母”、“王母”、“重慈”。

又因古人有妻有妾,所以祖母又有“季祖母”、“庶祖母”、“妾祖母”之分。

祖母之称古今通用。

(4)婆:就是古代对成年妇女得很普遍得称呼,也可以用来称祖母。

(5)奶奶:就是今天对祖母得普遍称呼,古代得使用较晚。

作为称谓,“奶”最早就是作为乳母之称,以后又用以称母亲,又作为对以婚妇女得较广义得称呼。

(6)堂祖父、从祖父、伯公、伯祖、伯翁、叔公、叔祖、叔翁等:这些就是对祖父得兄弟得称谓。

(7)堂祖母、从祖母、伯婆、伯祖母、叔婆、叔祖母等:这些就是对祖父兄弟妻子得称谓。

2、曾祖辈(1)曾祖:即祖父之父。

古代还有“太翁”、“曾翁”、“曾大父”、“大王父”、“王大父”、“太公”、“曾太公”等称呼,比较特殊得就是称“曾门”。

(2)曾祖母:指曾祖之妻,还可以称为“太婆”、“曾祖王母”、“太奶”,其中较常见得为“太婆”。

3、高祖辈(1)高祖:即曾祖之父,古今多称为高祖父,也有称为“高祖王父”、“高门”。

但需注意得就是,古代对高祖之上得历代远祖也可称为高祖。

(2)高祖母:指高祖之妻,或称“高王祖母”。

4、父母(1)父母:父母就是亲属中最重要得亲属,除“父母”、“双亲”、“二老”、“爹娘”等古今通用得合称外还有“高堂”、“严君”、“尊亲”、“严亲”、“两亲”、“亲闱”等以及文人笔下得“所生”、“椿萱”等对父母得代称。

(2)父、父亲:就是对父亲古今习见得称呼,还可以称父亲为“公”、“翁”、“尊”、“大人”、“严君”、“爷”、“爹”、“爸”、“老子”等。

挑战一下十堰方言!

挑战一下十堰方言!

挑战一下十堰方言!十堰方言四级考试(严禁作弊)*******启封前绝密**********(满分 150分)一、单选题(共40道题,每题1分,共40分)1、“你标我哦”是指什么意思?A、你给我量身高B、你打我啊C、你咬我啊D、你欺骗我2、“扣扣掐掐”最合适形容以下哪部名著中的人物?A、《西游记》中的孙悟空B、《三国演义》中的周瑜C、《三个火枪手》中的法国皇后D、《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3、“哈货”最适用于以下哪种对于物品的评价?A、评述物品的稀缺B、评价物品的贵重度C、评价物品的性价比D、评价物品的优劣程度4、指出“去球”的适用场景?A、足球比赛开场时B、合作赚钱时C、紧急抢险消防灭火时D、相谈不欢,一拍两散时5、在以下哪种情况时,你会需要“喝约”?A、跟人吵架B、签协议时C、离家出走D、生病了6、“凉闷儿”这个词与下面哪个词最接近?A、慢慢来B、别着急C、不要停D、赶紧的7、请客吃饭,说“驾式”是指什么时候?A、菜里发现虫子时B、吃饭结束时C、客人说话时D、开始吃饭时8、“埋优”与下列哪个意思最接近?A、很优秀B、快点C、按这个做D、不要9、“癞蚪”和“刻蚂”分别是什么动物?A、蝌蚪和河马B、龙和凤C、蝌蚪和青蛙D、蟾蜍和青蛙10、“细发”形容人什么?A、头发长B、头发短C、心眼坏D、节俭11、“墙各佬”是指什么?A、墙头B、墙面C、墙后面D、墙角12、“吾搜人”在郧县话里是什么意思?A、我爱你B、很臭C、寻找人D、讨人厌13、“咋武地”是什么意思?A、武术的一种拳法B、种地C、无所谓D、怎么了14、“搞啥经”是什么意思?A、念佛经B、那好吧C、不可以D、做什么15、“来巴骨”是身体的那个部位?A、头盖骨B、盆骨C、颈椎D、肋骨16、“恶骚”一般是形容人什么的?A、长得很丑B、很可怕C、人品不好D、很难对付17、“我找你拍拍”是什么意思?A、我给你按摩B、我跟你打架C、我找你玩D、我找你谈话18、“嘹亮”一般是形容人什么?A、嗓门大B、长得难看C、人品不好D、勤快19、“怪协伙”与下面哪个词最接近?A、有鬼叫B、搞坏事C、长得丑D、乱叫唤20、“囊不”与下面哪个词最接近?A、吃饱没B、怎么搞的C、我找你拍拍D、就是21、“莫计”与下面哪个词最接近?A、人名B、做什么C、怎么啦D、慢腾腾22、“参瞌睡”与下面哪个词最接近?A、一起睡觉B、不要睡觉C、坐着睡D、打盹23、“将才”与下面哪个词最接近?A、很聪明B、以后C、很帅D、刚刚24、“参哪儿克啦”与下面哪个词最接近?A、那怎么去B、那有多远C、我找你拍拍D、跑哪里去了25、“肉尖”与下面哪个词最接近?A、瘦肉B、肥肉C、身材好D、狡猾26、“阁叶”与下面哪个词最接近?A、一种植物B、骂人C、走路D、小孩打架27、“面叶儿”是什么食物?A、面条B、酸浆面C、三合汤D、面片汤28、“板跤”是什么意思?A、模板B、走路C、胶水D、摔跤29、“米汤”是什么意思?A、大米B、面条C、面包D、大米稀饭30、“贼袜子”是什么意思?A、贼穿的袜子B、手套C、警察D、小偷31、“包谷糁子”是什么食物?A、玉米汁B、玉米面C、面包D、玉米羹32、“旁一股子河拉子气”是什么意思?A、河里洗澡B、水里冒气C、河里游泳D、有怪味33、“正会儿”是什么意思?A、刚才B、等下C、昨天D、现在34、“稀乎儿”是什么意思?A、粥B、面条C、刚才D、差点35、“长虫”是什么动物?A、蚊子B、老虎C、苍蝇D、蛇36、“狼巴子”是什么动物?A、狼崽B、老虎C、狐狸D、狼37、“一出溜”是什么意思?A、摔了一跤B、怎么搞的C、就现在D、一会儿工夫38、“河趴”是什么意思?A、大桥B、河上C、船D、河岸39、“疙蚤”是什么?A、青春痘B、黑头C、虫子D、跳蚤40、“条树”是什么意思?A、树枝B、树叶C、树根D、扫把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

武汉新洲方言中的女性亲属称谓词

武汉新洲方言中的女性亲属称谓词

武汉新洲方言中的女性亲属称谓词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词体现一个地区亲属之间的社会关系,女性亲属称谓词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与男性亲属称谓词相异的特点,同时有着普通话所缺乏的语言现象和相关的文化内涵。

对武汉市新洲区方言中的女性亲属称谓词用归纳对比的方法整理并进行研究,从结构、语用特征这两点进行分析,试图通过展示其颇具特色的语言和文化,了解新洲方言中女性亲属称谓词的特殊之处。

标签:新洲方言女性亲属称谓词一、引言新洲区位于武汉市东北部,是武汉市的远城区,与黄冈市、鄂州市、麻城市相接,人口众多,方言划分复杂。

赵元任等在《湖北方言调查报告》中把新洲方言划入“楚语”区,将“楚语”区与江淮官话区、西南官话区、北方官话区、赣语区四区并立。

关于新洲这一地区的方言归属,学术界仍有不同的看法。

《中国语言地图集》将新洲方言划入了“江淮官话—黄孝片”,很多学者认为其中遗存了一些古代楚国的土语。

根据已有研究材料,将新洲方言(本文指新洲城关地区)划分为6个调类。

其中平、去各分阴阳,上声独立,保留中古入声调类,这6个调类和调值分别是:阴平11,阳平24,上声44,阴去33,阳去35,入声212。

①二、称谓词对比情况分析由于亲属称谓词在方言中面广且繁多,在此对方言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归纳,依据辈分进行了纵向排列,根据性别差异进行整理收录,如下表:称谓男性称呼女性称呼高祖父母老太儿[t? ?r24]②老太儿[t? ?r24]曾祖父母太父太外曾祖父母老嘎[kA11]爹老嘎[kA11]婆外祖父母嘎[kA11]爹嘎[kA11]婆祖父母爹婆婆伯祖父母大爹、二爹、三爹……细爹爹大婆婆、二婆婆……细婆婆叔祖父母大爹、二爹、三爹……细爹爹大婆婆、二婆婆……细婆婆姑祖父母姑爹姑婆舅祖父母舅爹舅婆姨足父母姨爹姨婆父母爷、父、老头子嗯[?n24]妹[me?44]伯父母伯伯大大叔父母大爷、二爷、三爷……细爷爷爷[i?24](后字音变)③姑父母干爷大爷、二爷、三爷……细爷舅父母乘[ts? ??24]门杠子,舅佬舅姆娘堂兄嫂哥姐姐[t?i?24] (后字音变)堂舅父母大舅、二舅、三舅……细舅大舅、二舅、三舅……细舅堂伯父母伯伯大大堂叔父母大爷、二爷、三爷……细爷爷爷[i?24](后字音变)堂姑父母干爷大爷、二爷、三爷……细爷兄妹大哥二哥三哥……细哥大伢、二伢、三伢……细伢子女细伢女伢侄子女侄相公侄姑娘孙子女孙儿孙姑娘曾孙女曾[ts? ??24]孙曾[ts? ??24]孙女岳父母亲爷亲娘上表收录的是新洲方言亲属称谓词,仅对与普通话相异的读音进行了标注。

清江流域亲属称谓研究——以景阳镇为例

清江流域亲属称谓研究——以景阳镇为例

清江流域亲属称谓研究——以景阳镇为例江佳慧【摘要】清江流域的亲属称谓主要有宗亲称谓、姻亲称谓、亚亲称谓和仿亲称谓四类.这些亲属称谓在使用上有泛化现象,呈现出多样化、形象化的特点,并随时代的变迁而产生改变.【期刊名称】《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3(031)004【总页数】4页(P10-13)【关键词】清江流域;亲属称谓;景阳【作者】江佳慧【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恩施44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211建始县景阳镇位于清江两岸,清江穿镇而过,辖区主要在南岸。

清江的景阳段被称为“景阳河”。

所居人口主要是土家族和汉族,都使用汉语,属北方方言中的西南官话,语音上有地域之分,无民族之别。

大抵是居住在低山和峡谷地带者持“蛮子腔”,居住在高寒地带者持“搬家子腔”,两种口音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声调上,其他用语习惯经过多年的融合已无多大区别,亲属称谓也大致相同。

亲属称谓是传统礼俗传承的结果。

乡村社会是注重亲情的社会,因此亲属称谓的使用极为普遍,在农村还有泛化现象。

一、亲属称谓的类别传统亲属称谓主要有宗亲称谓、姻亲称谓、亚亲称谓和仿亲称谓,现代的称谓习惯产生了细微的变化。

(一)宗亲称谓景阳地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保留了注重宗族而不重亲戚的传统,当地俗语“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认不到。

”正是对这种传统的说明。

虽然新中国成立后对宗族势力予以控制和打压,农村依然沿袭千百年来的传统,以“五服”定亲疏。

按照父系血统,从“自己”算起,上推四代至高祖,同一高祖的子孙后代算到“自己”这一辈在“五服”之内,下一辈人就出了五服,家中有亲人故去就不用告知了。

住得比较近的则凡是同姓者都自觉来吊孝并帮忙。

宗亲称谓从“自己”算,父系上推四代分别是父亲、祖父、曾祖、高祖,面称不同的家族略有差异。

“父亲”面称在当地有“爸爸、爹、爷[iA214]”三种说法,称父亲为“爷”的主要是卢姓家族。

十堰方言

十堰方言

十堰方言十堰,简称“堰”,别称“车城”,是中国卡车之都,湖北省地级市,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唯一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城市,秦巴山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

十堰地处中国中央山地,秦巴山区汉水谷地,湖北西北部汉江中上游,北抵秦岭,南依巴山,汉江和武当山横贯全境。

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十堰拥有“川陕咽喉、四省通衢”之称。

全境面积2.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46万。

十堰大多数地区的方言都属于西南官话-湖广片-鄂北小片,(郧西、竹山、竹溪话属于湖广片-鄂西小片,另:竹山、竹溪话一说属于江淮官话,有待考证)。

受中原官话影响较大,故而大多数用词及其发音都是贴近于中原官话(十堰和郑州可以直接通话)。

各地的口音大同小异,用词存在不少差异。

语法上相对普通话比没有特别之处。

十堰方言的特点。

主要在于声母、韵母、声调的不同。

声母。

1.和大多数西南官话一样,无浊音保留。

2.“n、l”混同:例:部分人不分“龙”、“农”,3.部分字未腭化:古音里声母为g、k、h的有些字在现代汉语中的有些方言里已经变为了j、q、x。

例:“阶、皆、街、解、界、介、届、”等字,在十堰方音中都读gai;“去”在十堰方音里读[kʰɯ](舌面后不圆唇高元音,详见国际音标),不能与"克"谐音!!;“鞋”在十堰方音里读hai。

4.不分平翘舌音:很多人不区分平翘舌音,但是不同的地区有不同成分的人数区分或者不区分。

5.区分f、h两母;6.未保留[ŋ]声母,即ng;7.无尖团对立。

韵母。

1.将韵母“in”和“ing”,“en”和“eng”混同。

2.声母为d、t、l、z、c、s的字不接合口呼:例:“敦、吞、轮”在普通话中分别读duen、tuen、luen,(lun=luen)在十堰方音中为den、ten、len;以此类推“端、钻、村酸”则读为dan、zan、cen、san3.f、zh,ch,sh,j、q、x七母接uen/ün/ong则开合不定。

涨知识!四川人亲戚叫法大全

涨知识!四川人亲戚叫法大全

涨知识!四川人亲戚叫法大全人生中最尴尬的事情之一莫过于见到各种亲戚想打招呼但不知怎么称呼你有没有想过你家亲戚些用方言到底该咋个喊?可能很多人都不晓得了今天小新就来给大家普及哈~收藏好,需要的时候拿出来看哈分分钟拯救尴尬现场~四川话亲戚叫法大全01祖辈篇曾祖父:祖祖曾祖母:祖祖祖父:爷爷外祖父:外爷外祖母:外婆/家家曾祖父:太公曾祖母:太婆祖父:公/噶(gā)公祖母:婆/噶婆外祖父:家公外祖母:家婆/家家曾祖父:祖祖曾祖母:祖祖祖父:爹爹祖母:婆婆外祖父:外公/家公外祖母:家家曾祖母:祖祖祖父:爷爷/阿公祖母:娘娘/阿婆外祖父:家公/外公外祖母:家婆/外婆曾祖父:老祖曾祖母:老祖祖父:姨父/老爷祖母:老奶外祖父:家公外祖母:家婆02父辈篇注:下文中“X”为排行父亲:爸爸/老汉儿母亲:妈伯父:伯伯/X伯/X爸伯母:伯母叔父:叔叔姑父:姑爷姑姑:X嬢(嬢)舅舅:舅爷/保保舅母:舅母儿姨夫:X姨爹姨妈:X嬢(嬢)公公:当面随丈夫喊或叫公公背后随儿称或叫公公婆婆:当面随丈夫喊或叫婆婆背后随儿称或叫婆婆岳父:当面随妻子喊背后称老丈人岳母:当面随妻子喊背后称老丈母父亲:老汉儿母亲:妈伯父:X爷/X爸伯母:X娘叔父:X爷/爸姑父:X姑爷姑姑:X嬢(嬢)舅舅:X舅儿舅母:X舅娘姨夫:X姨爹姨妈:X姨嬢公公:当面随丈夫喊背后称公公老汉儿婆婆:当面随丈夫喊背后称婆婆娘岳父:当面随妻子喊背后称老丈人岳母:当面随妻子喊背后称丈母娘父亲:老汉儿/爸母亲:妈伯父:X爹伯母:X妈叔父:X爸/幺幺姑父:姑爹姑姑:X老子/嬢嬢舅舅:舅舅舅母:舅母儿姨夫:姨夫儿姨妈:X嬢嬢公公:当面随丈夫喊背后称老人公婆婆:当面随丈夫喊背后称老人婆岳父:当面称干爹背后称老亲爷/干爹岳母:当面称干娘背后称老亲娘/干娘父亲:老把子/老汉儿母亲:妈伯父:伯伯/X爸伯母:X妈叔父:叔叔姑父:姑爷姑姑:X老子舅舅:X舅(舅)舅母:X舅妈姨夫:X姨爹姨妈:X姨妈公公:当面随丈夫喊背后称老人公婆婆:当面随丈夫喊背后称婆婆妈岳父:当面随妻子喊背后称老把子岳母:当面随妻子喊背后称老丈母父亲:老汉儿/爹/爸爸母亲:妈伯父:X爷伯母:X妈叔父:X爸爸姑父:X姑爷姑姑:X嬢舅舅:X舅(舅)舅母:X舅妈/娘姨夫:X姨爹姨妈:X姨嬢公公:当面随丈夫喊背后称公公婆婆:当面随丈夫喊背后称婆婆妈岳父:当面随妻子喊背后称老丈人岳母:当面随妻子喊背后称丈母娘03同辈篇注:下文中“X”为排行丈夫:男人/老几/老公妻子:婆孃/老婆/老娘哥哥:哥哥/哥子姐姐:姐姐/X姐姐夫:姐夫弟弟:弟娃儿弟媳:兄弟媳妇儿妹妹:妹妹/妹儿妹夫:妹夫哥表哥:老表丈夫:男客/男人妻子:婆孃/屋头哥哥:哥哥姐姐:X姐姐夫:姐哥弟弟:弟娃儿弟媳:弟媳妇儿妹妹:妹儿/妹崽妹夫:弟儿表哥:老表丈夫:男人/老公/男家妻子:婆孃/屋里头/堂客哥哥:哥姐姐:X姐姐夫:姐哥弟弟:兄儿弟媳:兄弟媳妇儿妹妹:妹儿妹夫:妹弟表哥:老表丈夫:男人/老公妻子:婆孃(娘)哥哥:哥老倌姐姐:姐姐/X姐姐夫:姐夫弟弟:弟弟弟媳:弟媳妇儿妹妹:妹儿妹夫:妹弟表哥:老表儿丈夫:男人/老公妻子:婆孃/老婆哥哥:哥哥姐姐:姐姐/X姐姐夫:姐哥弟弟:弟娃儿弟媳:兄弟媳妇儿妹妹:妹儿妹夫:妹夫表哥:老表04晚辈篇儿子:男娃娃/男娃子/崽崽儿媳妇:儿媳妇儿/媳妇儿女儿:女儿女婿:半边儿/半子/半个儿/门客/显客孙子:孙儿/家孙儿孙女:孙女儿外孙:外孙儿外孙女:外孙女儿儿子:儿娃子/幺儿儿媳妇:媳妇儿女儿:女娃子/娃儿女婿:门客孙子:孙儿孙女:孙女儿外孙:外孙儿外孙女:外孙女儿儿子:幺儿儿媳妇:媳妇儿女儿:姑娘女婿:干儿子孙子:孙头儿孙女:孙女儿外孙:外孙儿外孙女:外孙女儿儿子:儿子儿媳妇:媳妇儿女儿:女儿女婿:女婿孙子:孙儿孙女:孙女儿外孙:外孙儿外孙女:外孙女儿儿子:幺儿儿媳妇:儿媳妇女儿:女儿/娃儿女婿:门客孙子:孙儿孙女:孙女儿外孙:外孙儿外孙女:外孙女儿四川人的亲属称谓为啥会有这么多变化?据专家表示这还蛮难考证的~四川人口流动性很大,曾多次出现较大的移民潮,其中影响特别深的就是“湖广填四川”。

湖北阳新方言中的“父亲”称呼研究

湖北阳新方言中的“父亲”称呼研究

湖北阳新方言中的“父亲”称呼研究作者:何烨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09年第12期湖北阳新县地处吴头楚尾,方言众多,素有“九板十三腔”之称。

目前有很多著名学者对阳新方言进行研究,并有《阳新方言志》等著作发表。

但众多著作中,对“父亲”的称呼关注较少。

目前为止,我搜集的语料中阳新方言对父亲的不同称呼就有十九种之多。

“父亲”这个称谓词交际性强,与语境关系密切。

我将以方言区人民的心理、风俗、所处地理位置等方面的特点为立足点,解释湖北阳新方言对“父亲”称呼多样性的成因。

一.阳新方言中对“父亲”的不同称呼及其使用情况1.1 阳新方言中对“父亲”的不同称呼目前为止,我共搜集了阳新县兴国、木港、枫林、大王、太子、排市、陶港、龙港、潘桥、三溪、浮屠等十多个镇的方言中对“父亲”的背称、面称共十九种,即“爸”、“(阿)爷”、“(阿)姨”、“爹”、“父”、“伢”、“伯”、“嗲”、“父亲”、“家父”、“我(屋)老头(子)”、“(我屋)老汉儿”、“(我屋)老鬼”、“(我屋)老家伙”、“××他(其、克)爷爷(公)”、“丈老”、“我屋老丈人”、“岳父”、“××他(克)外公(家公)”。

([见附表]1)共同面称:“爸”、“父亲”、“××他(其)爷公)”“岳父”、“丈老”、“××他外公(家公)”共同背称:“家父”、“我(屋)老头(子)”、“(我屋)老汉儿”、“(我屋)老鬼”、“(我屋)老家伙”、“××他(克)爷爷(公)”、“我屋老丈人”、“××他(克)外公(家公)”。

1.2阳新方言中子女对“父亲”的称呼阳新方言中子女对“父亲”的称呼有“爸”、“(阿)爷”、“(阿)姨”、“爹”、“父”、“伢”、“伯”、“嗲”、“父亲”、“家父”、“我(屋)老头(子)”、“(我屋)老汉儿”、“(我屋)老鬼”、“(我屋)老家伙”、“××他(其)爷爷(公)”等十五种。

鄂湘赣三界方言亲属称谓语比较研究

鄂湘赣三界方言亲属称谓语比较研究

鄂湘赣三界方言亲属称谓语比较研究本文通过对比湖北通城、湖南平江及江西修水三县的亲属称谓语,发现在鄂湘赣三界方言亲属称谓语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在祖辈、父辈亲属称谓语的使用上差异性较大,平辈、子辈与孙辈亲属称谓语差异较小。

鄂湘赣三界方言具有不区分性别、内外有别、简化趋同的特点。

标签:鄂湘赣方言亲属称谓语鄂湘赣三界是指湖北东南角和湖南江西二省相邻的县,鄂湘赣三界方言则为湖北通城、湖南平江和江西修水三县大部分地区内的汉语方言。

鄂湘赣三界方言主要归属赣方言,其内部存在着较大的一致性。

现存的汉语方言大都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每种方言都有各自的历史积淀。

方言是语言在一个地域的变体,它分布在一个较为稳定的地域,在时间和空间因素的直接作用下形成了方言词汇。

换言之,每一地区的方言总是拥有一批最能反映该方言区历史文化的词汇。

在这一点上,鄂湘赣三界方言词汇内部存在着明显差异性,这种差异体现在不同的方言点之间。

李如龙(2001)《汉语方言学》在考察时间词、方位词、称谓词等几类词语时提到“这些词属封闭性词类,它们因为常用往往方言差异性大,故最能体现方言间的差异性。

”人名命名法、绰号、亲属称谓及社会称谓往往隐含着本地特有的意识、观念和习俗。

本文试图通过对鄂湘赣三界若干单点亲属称谓方言词汇的比较对照,观察其异同、亲疏,以显示各方言词汇特点,为分辨本地方言及兄弟方言提供借鉴。

所选单点分别为湖北通城、湖南平江和江西修水,这三地的方言词汇和语音材料主要源自刘宝俊、李湘生(1992)《通城方言词诠》《湖南省志·方言志》(第25卷),《九江市志》(第四册)及《中华亲属辞典》中收录的语汇,同时加上部分方言调查。

我们将所得语料按亲属称谓系统的辈分排序(见表1)。

表1: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父亲母亲岳父岳母公公婆婆通城爹爹大爹妈妈①细爹大爹爹阿公④阿铺大爹细爹爹爹妈②阿婆爸爸父爷爷妈妈②嗯妈爸爸父爷妈妈②嗯妈丈人婆爸爸父爷妈妈②嗯媽平江公公公爹爹爹婆婆婆娭毑外公外婆爹爹爷姆妈娘丈人公丈人婆家公家婆修水公公婆婆婆伢公伢婆爷奶外父外母爷婆表2:舅父舅母姨父姨母通城舅爷、舅佬舅娘、舅母姨爷姨、姨娘平江舅爹舅婆姨爷姨娘修水母舅舅母姨爷姨娘表3:伯父伯母叔父叔母姑父姑母通城大伯、大爷大娘、娘娘细爷、细爸爷爷、婶娘姑爷姑娘、爷爷平江伯伯伯毑叔爹婶爹姑父姑姐修水大伯大母叔婶娘姑爷姑姑一、祖辈、父辈根据上表,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祖辈、父辈称呼语数量上的不同(见表4),祖辈与父辈称呼语在数量上以父辈为多。

湖北松滋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词

湖北松滋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词

[ m e 3 5 ]
[ m a 2 1 3 ]
◆ 潮
[ m a 3 5 m a 3 5 ]
[ 确勺 m u 。 l i a 。 ]
[ t i a 4 4 ]
公 公
爹 ( 老) 爸爸 ( 新) 公老汉子 ( 背称 )
[ p a 。 p a 。 3 ]
[ 1 a d ] 、[ u a D ] 、[ u o u ] 、[ Y U ] 。松滋流水方言 的最大特点就是保 留有入声调,其 声调有5 个调类 ,分别是:阴平 ( 3 5 )、阳
平 ( 2 1 3 )、上 声 ( 3 i )、 去 声 ( 4 4 ) 、入 声 ( 5 5 )。[


松 滋方 言 亲 属称 谓 词举 隅
松滋方言亲属称谓词分为长辈、平 辈、晚辈 、其他 四类列 出,每一条按照普通话、松滋浼水方 言词语 、松滋沆水方 言 读音的顺序排列 。补充说明用 圆括号标注。
( 一 )长 辈
曾祖 父
曾祖 母
祖 父
公 公
[ k u o 8 。 k u a ] [ t h a i 4 4 t h a i “ ] [ 1 a u l a u ] [ 1 a u 。 t i e a ] [ p h o p h o 。 ]
[ p h o 。 。 l a u 。 m a 。 t s i ] [ t i a ]
爹 ( 老) 爸爸 ( 新)
[ p a 。 p a 3 ] [ X O U “ t i a 。 ] [ m a 。 5 ] [ m a 2 ” ]
后爹 ( 背称)
太 太 姥姥
姥 爹
祖 母
婆 婆
家 公
外 祖 父 外 祖 母 父 亲

鹅池话中亲属称谓“外祖父母”的使用情况调查

鹅池话中亲属称谓“外祖父母”的使用情况调查

鹅池话中亲属称谓“外祖父母”的使用情况调查作者:喻锦曹晶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28期摘 ; ;要:鹅池话中表示外祖父母之义的称谓与外公、外婆在使用时发生了变化。

本文从鹅池话中这两对称谓词的使用情况入手调查,结果发现鹅池人的亲属称谓因人的职业、年龄及关系亲疏等各种社会变项而出现差异。

现以鹅池话亲属称谓为研究对象,调查鹅池人对亲属称谓的使用情况,具体分析年龄、学历、职业等相关因素是影响鹅池人亲属称谓语使用产生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亲属称谓 ; ;鹅池 ; ;年龄 ; ;职业“亲属称谓词(亲属词)是在一定婚姻制度下产生的文化符号”[1]“亲属称谓语用于称呼与自己有亲属关系的人,或是基于血缘关系,或是基于婚姻关系。

胡士云先生(2007)列出现代汉语中26个基本的亲属称谓,即:祖辈:外祖父、外祖母、祖父、祖母。

从交际功能角度,把汉语称谓语划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两大类,亲属称谓的选择因人因时因地而异”[2]。

R.A.Hudson(2000)在《社会语言学》一书中对不同类型的会话者在不同社交场景中使用的称谓语进行分析,认为说话人的身份、态度、年龄、性别、社会阶层、学历、社交情景等都是影响称谓语选择的重要因素[3]。

本文采用田野调查法、网络问卷调查法、定量分析法等方法分析鹅池话中外祖父母的使用情况。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鹅池亲属称谓语外祖父母在老中青三代人中的使用特点及变化情况,并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为了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本文选取土生土长并长期使用鹅池话的192位居民为调查对象,获得的192份问卷均为有效问卷。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鹅池大多青壮年不再以务农为生,而是外出务工提高生活水平。

随着人口的频繁流动,教育水平提高等原因,鹅池人在亲属称谓的使用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在语言上可称之为语言变异,变异的结果就是出现相应的“社会变体”。

“变异”指同一语言项目在不同语言运用环境中的差异[4]。

徐大明在《社会语言学研究》中说:“语言的变异,有的跟地域有关,有的跟说话人的社会身份有关(包括年龄、性别、社会地位等),有的跟使用语言的场合有关。

客家人亲戚称呼大全,看看自己会不会也叫错了?

客家人亲戚称呼大全,看看自己会不会也叫错了?

客家人亲戚称呼大全,看看自己会不会也叫错了?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身边的亲戚越来越少了,又或者很早就从村里搬出来了,也没有以前的“一大家子”了,突然冒出一个亲戚,我们这些后生仔可能根本不知道怎么称呼了。

不要说后生仔,就是自己有时都会搞晕,阿娘,伯可那些被80后90后生疏了的亲属称呼,是时候该重新捡起来啦!面对一大波的远房亲戚又不知道叫什么,这时候难道你还要爸妈教你怎么叫人吗?没关系,我们大客家各城镇村等区域叫法也各有不同,看看我们大客家人在口头上是怎么称呼亲戚的。

长辈篇曾祖父:公太(太公)曾祖母:啊太(太婆)祖父:公公(啊公)祖母:婆婆(啊婆)外祖父:公公(姐公)外祖母:婆婆(姐婆)父亲:啊爸(老竇)母亲:啊妈(阿姆、爱里)岳父:老丈人(昌佬)岳母:丈yi娘(昌婆)祖父的兄弟:伯(ba)公、叔公祖父的嫂子、弟媳:伯婆ke、叔婆ke祖父的姐夫、妹夫:姑丈公祖父的姐妹:姑婆po祖母的兄弟:舅公祖母的嫂嫂:舅婆祖母的姐夫、妹夫:姨丈公祖母的姐妹:姨婆外祖父的兄弟:伯(ba)公、叔公外祖父的姐妹:姑婆外祖母的兄弟:舅公外祖母的姐妹:舅婆爸爸的哥哥:啊伯;其妻子称:伯咩(mei)爸爸的弟弟:啊叔;其妻子称:叔咩(mei)爸爸的姐妹:姑姑妈妈的兄弟:舅舅(啊舅);其妻子称:舅咩(mei)妈妈的姐妹:姨姨(阿姨);其丈夫称:姨丈当然,如果家里同时有好几个称谓一样的长辈,一般就按大小或数字进行区分。

比如大姨、二姨,大舅、二舅……(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平辈篇兄弟:阿哥、老tai(第二声);其妻子称:嫂子、弟妹妻哥、弟:妻舅里妻姐、妹:妻啊姐、妻老妹(有称妻啊姨)姐姐的丈夫:姐丈妹妹的丈夫:老妹细爸爸的兄弟的孩子:堂兄弟姐妹爸爸的姐妹的孩子和妈妈这边兄弟姐妹的孩子:表兄弟姐妹另外,由于是平辈,如果平时大家关系好,经常走动玩在一起的话,一般不会用那么正式的称谓去称呼对方,而是以“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相称。

小辈篇儿子:赖里;女儿:妹里(客家人习惯称儿子跟女儿叫啊妹)儿媳:心舅;女婿:细郞孙子:孙里;孙女:孙女姐姐妹妹的小孩:外甥/外甥女兄弟的小孩:侄里/侄女孙辈的小孩:孙细。

湖北郧阳方言的“娃子”与“娃儿”

湖北郧阳方言的“娃子”与“娃儿”

湖北郧阳方言的“娃子”与“娃儿”
申定羽
【期刊名称】《汉口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09)003
【摘要】“娃子”与“娃儿”是湖北郧阳方言的常用词,既可以单独成词,也可以与其他词语组合成短语,还可以作为后缀与名词性语素组合成词。

虽然“娃子”与“娃儿”在某些方面可以相互替换,但二者在附加意义以及具体用法上仍有较大的差别,“娃儿”的指小特征十分鲜明。

郧阳方言还有“娃子娃儿”、“娃娃儿”等特殊的组合。

【总页数】4页(P47-50)
【作者】申定羽
【作者单位】汉口学院文法学院,武汉4302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72
【相关文献】
1.湖北郧阳方言的ABB格式分析
2.湖北随州方言小称词缀"娃儿""娃子"
3.湖北随州方言小称词缀"娃儿""娃子"
4.湖北随州方言小称词缀“娃儿”“娃子”
5.金堂方言"娃子"探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