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_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任务分析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师生行为设计意图欣赏北方地区的图片,设问导入新课“我们家乡东营属于四大地理区域中哪个区域?”教师设置问题,学生发表观点活跃课堂气氛,同时拉近北方地区和学生的距离讲授新知师生行为设计意图环节一:北方位置范围教师设置问题,学生发表观点培养学生析图能力环节二:北方的自然特征教师启发自然特征包括哪些方面促使学生积极动脑,调到脑中已有地理知识环节三:北方发展农业的优势与不足教师出示材料,学生合作探究通过对比,明确自然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环节四:北方的春天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通过此环节,让学生生思考春旱出现在华北而不是东北的原因明确区域内环境差异及对农业的影响环节五:北方的夏天教师出示农作物,学生辨识通过此环节,使学生熟悉常见的北方农作物,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环节六:北方的秋天老师出示北方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图,学生分别找出华北、东北秋季收获的农作物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且与生活相联系,不仅明确秋收的农产品且明确区域内差异环节七:北方的冬季教师启发,学生结合所见所感分享北方冬季景观生活进课堂,增加课堂趣味性环节八: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概括课堂所学习到的学习方法及地理知识三步一回头,培养学生概括总结的好习惯环节九:课堂延伸教师出示东营行政区图,学生分析东营发展农业的利弊活学活用,发散学生思维学情分析----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学生生活在北方地区,对家乡的地理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生活经验,再加上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部分世界区域的地理特点,对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积累和经验,这些都有利于本节课的学习。
但北方地区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中国地理分区,学生虽然已经有了分区地理的学习经验,但北方地区相对世界区域来说,范围更小,内容更细致更深入,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对肤浅,需要进一步探究。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必须为以后继续学习中国分区地理做出示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初中地理_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2. 能够运用图表资料说出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地理差异。
3. 理解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北方地区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分析,学习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了解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1、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分析北方地区的春旱的原因、影响及其措施。
教学难点:理解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由《沁园春·雪》引入北方地区的学习。
你知道我国北方地区有哪些自然特征吗?让我们一起去探讨吧!【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一个地区的自然特征,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学习:位置和范围、地形、气候、土壤等。
1、位置和范围(1)重点引导学生借助北方地区地形图,说明北方地区的位置: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主要省区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等。
2、地形(1)引导学生借助北方地区地形图找到主要山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太行山脉。
(2)引导学生借助北方地区地形图获取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地形区有黄土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3、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请学生完成合作探究 1 ,解决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其差异。
小组合作完成后,请学生指图讲解。
合作探究1,解决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其差异。
1、读下图(课本P10图6.5),探究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1)根据齐齐哈尔、石家庄、延安的气温和降水在时间上的配合情况,可以判断三地的气候类型是,气候特征是。
(2)比较石家庄和齐齐哈尔的气候差异,试分析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3)比较石家庄和延安的气候差异,试分析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初中地理_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能够描述出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北方地区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2.结合地图和资料,通过对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的学习,养成读图、用图并能够从图中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3.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因地制宜发展理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气候、土壤等方面的特点。
2.教学难点北方地区各自然要素之间及自然要素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策略北方地区虽然是学生第一个接触的中国地理分区,但学生已经有了世界分区地理的学习经验,为本节课的顺利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的学习既是前边世界分区地理的一个复习,又为后边继续学习中国分区地理做出示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供丰富的地图和资料,充分运用读图分析和归纳法,重在归纳北方地区地理位置特点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精心设计活动,提供充足的地图和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
五、教学过程(一)北方地区景观图片赏析(二)走近北方地区图释导学一:黑土地黄土地教师引导设问: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在哪儿,具有什么样的自然特征呢?今天我们将从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气候、土壤等方面来认识它的自然特征。
教师给学生提供相关地图,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交流讨论,完成北方地区自然特征的学习。
1.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教师设计活动,小组合作,展示成果位置和范围:北方地区大体位于______、_________以东、_________以南,_____________一线以北,东临_____海和_____海。
地形:北方地区以_______和_________为主。
东部有广阔的_______平原和_______平原;西部有__________的黄土高原。
初中地理_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活动:观察图片并回答:【问题】1、找出下列地理事物名称(1)山脉(2)地形区《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学情分析本次授课对象为八年级学段学生,具备一定的区域分析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
此外,学生生活在北方地区,对家乡的地理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生活经验,再加上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部分世界区域的地理特点,对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积累和经验,这些都有利于本节课的学习。
但北方地区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中国地理分区,学生虽然已经有了分区地理的学习经验,但北方地区相对世界区域来说,范围更小,内容更细致更深入,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对肤浅,需要进一步探究。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需要注重对上学期所学内容的回顾,将上学期所学知识迁移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
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利用课堂探究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解剖自然环境的相应知识并平稳过渡到北方地区与其农业相互关系上来。
最终使学生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为后面其他章节的区域地理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课分析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归纳北方地区地理位置特点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目的是分析本区发展农业的优势和不足,进而理解北方人民怎样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农业的。
另外,对自然环境影响农业生产等更内容的学习,需要一定的逻辑推理和思维能力,尤其是对于后面其它地区的学习至关重要,所以教师及学生应重视对其的学习过程多大的指导。
鉴于此,教学中要很好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思考、探讨。
通过本节课学习,一要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了解一个地理区域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二要引导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因地制宜发展理念。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效果分析本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我国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课堂的学习内容体现了区域地理的地域性、综合性特点,注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在联系,并能从北方地区的实际出发,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初中地理_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农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农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地图,说出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位置、地形、气候、土壤等)。
(A层)2.能结合资料,分析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B层)过程与方法:1.通过指图说出北方地区的位置、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
(A层)2.通过小组讨论、指图、看微视频等明确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B层)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形成因地制宜的观念,增强防范自然灾害、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教学难点: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三、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参与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课前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单”的要求进行自主的学习。
(二)课堂活动设计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两年的初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掌握了一些关于中国的自然环境、水土资源、农业的知识,具备了这些知识和能力、方法之后再来学习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农业就简单多了。
但由于地理内容有的问题很抽象,部分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学不得法。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图片、微视频等材料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指导学生分析地图,主要采取看视频、提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
该班大部分学生能很好的跟随教师的知识引导进行研讨、交流。
也有八九个学生,学习缺少自觉性,不会主动学习,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
学生的学习基础已经有了明显的差异,如果还像往常一样,齐步走,势必降低复习的效率。
因此,分层施教显得格外重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这就要求老师在任务的布置上,在练习题的设计上,分层要求,分层达标。
通过研读课标要求,通览教材,把这节课的目标确定为以下两个方面:1.能运用地图,说出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位置、地形、气候、土壤等)。
初中地理_西北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八章第一节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课标要求1、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2、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以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特征。
2.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表现、成因及变化规律。
3.认识本区干旱环境下的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特色。
【过程与方法】1.读图确定范围、概括位置特点,分析归纳本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初步认识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
2.初步树立人地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环境特征。
2.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西北地区干旱的成因、表现及影响,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策略设计问题及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强化读图训练,掌握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以及农业特色。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西北景观、畜产品和农产品图片,坎儿井、土地荒漠化视频等课外资料,教师在研读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的基础上制作精美、适用的课件,辅助教学。
【学生准备】1、预习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2、搜集有关西北地区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欣赏摄影师眼中、吃货眼中、诗人笔下的西北地区典型图片,并配以具有浓郁西北风情的音乐;引导西北地区是丝绸之路的走廊,是一个广袤而又神奇的地方,激发学生的西北梦想之旅。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感悟西北的美,激发学生对西北地区的联想,调动学习兴趣。
第二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活动一读图描述巩固方法教师:认识区域首先要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出示Google earth卫星地图显示西北地区。
初中地理_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任务分析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师生行为设计意图欣赏北方地区的图片,设问导入新课“我们家乡东营属于四大地理区域中哪个区域?”教师设置问题,学生发表观点活跃课堂气氛,同时拉近北方地区和学生的距离讲授新知师生行为设计意图环节一:北方位置范围教师设置问题,学生发表观点培养学生析图能力环节二:北方的自然特征教师启发自然特征包括哪些方面促使学生积极动脑,调到脑中已有地理知识环节三:北方发展农业的优势与不足教师出示材料,学生合作探究通过对比,明确自然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环节四:北方的春天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通过此环节,让学生生思考春旱出现在华北而不是东北的原因明确区域内环境差异及对农业的影响环节五:北方的夏天教师出示农作物,学生辨识通过此环节,使学生熟悉常见的北方农作物,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环节六:北方的秋天老师出示北方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图,学生分别找出华北、东北秋季收获的农作物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且与生活相联系,不仅明确秋收的农产品且明确区域内差异环节七:北方的冬季教师启发,学生结合所见所感分享北方冬季景观生活进课堂,增加课堂趣味性环节八: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概括课堂所学习到的学习方法及地理知识三步一回头,培养学生概括总结的好习惯环节九:课堂延伸教师出示东营行政区图,学生分析东营发展农业的利弊活学活用,发散学生思维学情分析----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学生生活在北方地区,对家乡的地理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生活经验,再加上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部分世界区域的地理特点,对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积累和经验,这些都有利于本节课的学习。
但北方地区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中国地理分区,学生虽然已经有了分区地理的学习经验,但北方地区相对世界区域来说,范围更小,内容更细致更深入,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对肤浅,需要进一步探究。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必须为以后继续学习中国分区地理做出示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是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农业生产情况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通过介绍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水文、生物等自然特征,以及农业生产的类型、布局和存在的问题,使学生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状况,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地理的基本概念,对地理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生产情况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农业生产的实际操作较为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生物等;掌握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类型、布局和存在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北方地区的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农业生产类型、布局和存在的问题。
2.难点: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原因和解决途径。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创设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北方农业生产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进行讨论、调查、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
2.准备北方地区农业生产案例,用于分析讨论。
3.准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了解程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之间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介绍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水文、生物等自然特征,以及农业生产的类型、布局和存在的问题。
初中地理_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课程标准】1.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2.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3.举例说明区域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4.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5.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北方地区的地形图,找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界限,指出北方的地区的范围。
2.通过阅读资料、地图,能过说出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通过分析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提高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
3.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北方地区发展旱作农业的有利、不利自然条件和主要农作物,理解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养人地协调观。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北方主要农业区及其主要农产品。
2.教学难点北方地区各自然要素之间及自然要素和农业之间的关系;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评价目标】本节课的综合评价:【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以及依据,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能够简单地阐述,但是对于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和内部的差异,以及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学生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应该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划分了哪四大地理区域?它们划分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我们生活在哪个地区呢?这节课让我们一同走进我们生活的北方地区。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导入新课北方地区,并帮助学生树立区域空间尺度的意识。
回顾所学旧知识,明确新旧知识在空间尺度上的联系。
过渡“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主席的一首诗让我们感受到北方地区的范围如此辽阔,你能借助这些地理事物描述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吗?环节一:北国风光辽阔万里引领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准确位置,建立北方地区与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并描述出北方地区的范围。
初中地理_北方地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六章北方地区能力目标:结合地图和资料,通过对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的学习,养成读图、用图并能够从图中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因地制宜发展理念,激发学生热爱土地、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
【教学活动】导入新课-----课前游戏“摸一摸,猜一猜”,分辨农作物,由农作物的分布引入课题。
讲授新课:环节一:“谁是北方人”---------------位置与范围1、出示某些省区人争论场面,通过分析哪些省区的人是北方人,来确定北方地区的位置与范围(挑选的省区既有内部省区,也有边缘省区)2、学生描述北方地区的位置与范围环节二:我交流我分享---------------自然特征1、学生观看视频“黑土地与黄土地”,初步感知,根据手中卡片分组。
2、学生独立思考1分钟,同桌交流:阅读课本图6.3和学案地图,结合教材10页文字,思考:说出各自代表队的地形以什么为主?主要的地形区有哪些?找出各自代表队主要的温度带、干湿区、气候类型3、学生分组展示,教师根据表现计分。
4、生活案例分析:通过对山东和黑龙江寒假时间不同的分析,使学生理解气候南北差异的原因,通过对山东和黄土高原饮食不同的分析理解气候东西差异的原因,使学生关注地理要素内部的差异和自然地理对人文地理的影响。
5、我归纳我小结环节三:我合作我展示------旱作农业1、图片展示,再次走近农作物2、参照课本P11图6.6和学案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成本地区的农业科考调查报告!3、学生展示,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并计分。
4、案例分析:案例1:我国东北是世界上能够种植水稻纬度最高的地区,你知道为什么吗?案例2:3月29日,山东省卢店村一农民展示因干旱而枯萎的麦苗,说明本地区什么现象严重?你能解释原因吗?:5、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我们本地区如何应对春旱。
课堂小结:1、展示知识网络图,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学反思 北方地区 自然特征与农业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反思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突破,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开始,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的作用。
因为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多地被感情驱使,所以新颖别致的课堂导入设计,容易引起学生对新知识内容的兴趣,从而将学生尽快引入新的教学情境之中。
在本节课上,我设置了这样的导入:同学们,游客贝贝给我们留下了些图片和便条,现在我们欣赏一下图片,想想他们描述是四大地理区域的哪个区域(学生各抒己见)现在让我们阅读便条,看看贝贝给我们写了什么?为了解决贝贝的疑问我们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创设探究情境,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探究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法之一,创设探究的教学情境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能动性的有效保证。
通过创设探究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发挥他们创造性的想象、提出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提高他们自主探究能力。
本节课上,我把气候的差异和北方春旱的原因和措施作为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教学环节,为了突破难点和重点,我用多媒体出示了北方地区的各地气温曲线图和地形图,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在认识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的学习中,引导学生抓住该区气候和地形的优势和华北平原的“春旱”的气候,分析北方旱作农业的差异,明确区域内部差异,揭示区域自然条件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
从而掌握认识区域差异的方法。
在以后教学中,加强学生地理语言的运用,大胆把问题放给学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问题,进一步学会从地图中获取有用的地理知识。
总之,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若注意创设各种情境,设计合理的大问题大胆放给学生处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一定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问题的能力,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所获、有所得。
本节课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各组课前准备充分,课上积极展示,而且学得较为轻松,课堂教学效果很好。
初中地理_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课标要求:1、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的范围。
2、比较四大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差异。
3、用事例说明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明确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2. 能够运用图表资料说出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地理差异。
(基础目标)2. 理解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提升目标)(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北方地区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分析,学习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基础目标)2.了解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提升目标)(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基础目标)教学重点:1、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分析北方地区的春旱的原因、影响及其措施。
教学难点理解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导学案学生:1.各小组整理本课资料,为讲解做准备。
2.导学案的基础部分填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黑土地与黄土地创设情境:教师活动:播放《北国风光》风景视频。
学生活动:学生们感受北方地区的风景壮阔。
在《北国风光》中学生感受北国风光的壮美。
教师活动:教师出示中国地形图,要求学生说出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学生活动:大家讲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
学生到白板上画出北方地区范围,画出区域、标注分界山脉、河流等。
教师活动:要求学生说出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及每个地形区的特征。
学生活动:学生讲解、标注北方地区主要地形区。
教师活动:分析北方地区气候出示图齐齐哈尔、石家庄、延安三个城市的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提问:1.三个城市气候共同特征是什么?2.结合图说明导致石家庄和齐齐哈尔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结合图说明导致石家庄和延安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结合图齐齐哈尔、石家庄、延安三个城市的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在气候影响下形成的黑土地。
旱作农业区教师活动:同学们:你们爱吃什么水果呢?这些水果,哪些是生长在北方地区的呢?除此之外还有那些农作物呢?主要农作物在这样的黑土地和黄土地上,我们能种些什么呢?学生活动:学生读图6.6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的分布图,填写下表:教师活动:影响农业的主要灾害我们要如何解决缺水问题呢?结合上学期所学来谈谈。
初中地理_北方地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方地区》北教学设计课标要求: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4.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2、在地形图上识别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其地形特征;3、运用气候统计图表归纳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4、用事例说明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
5、了解北方地区的主要人文旅游资源。
教学重难点:重点:明确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难点:用事例说明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素材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设置情景:课件播放歌曲《我的家在东北》,师问同学们刚才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你从图文资料中提取到了哪些地理信息?我们的家乡在哪里?我们的家乡有那些美景、物产?其实,不管是东北还是华北都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那个区域?板书课题并板图。
北方地区听了这首歌和同学们的介绍,有一位同学激动起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贝贝旁白:大家好,我是来自广州的贝贝,我是一名中学生,我最大的爱好就是和班里的同学一起参加研学旅行。
我们现在特别想去一个地方:我国的北方地区。
听说那里真的是太美了,那里山舞银蛇,雪花飞舞,冰天雪地,历史文化悠久。
请大家帮我们实现这次北方之旅吧!【设计意图:用学生感兴趣的研学旅行形式,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不由自主的跟着贝贝一行人一起步入课堂。
】贝贝和他的同学们要准备出发了,出门旅游必备的就是地图,他们要明确自己去的地方在哪里,范围有多大,这个问题就交给同学们了。
模块一:按图索骥识北方【自主学习】完成学案上的任务一请小组成员到前面填图。
(也可以直接使用投影仪直接展示同学们的学案)其他小组提出问题并进行改正。
初中地理_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一、设计说明北方地区虽然是学生第一个接触的中国地理分区,但学生已经有了世界分区地理的学习经验,为本节课的顺利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的学习既是前边世界分区地理的一个复习,又为后边继续学习中国分区地理作出示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提供了丰富的地图和资料,并充分运用读图分析和归纳法,重在归纳北方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究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由此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本节课教学设计紧扣新课标要求,在整体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制定适合具体学情的教学目标,同时在课标引领下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不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的达成标准,而且更加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发展观。
本课从《农业创新强国—以色列》作为切入点,由以色列针对干旱的自然环境进行创新改革成为了农业强国引发讨论,这对本节课的学习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借鉴意义。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从课前到课中到课后开展探究性学习,学生开展两个展示活动两个探究活动,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小组合作展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启发者和指导者,整个课堂活动的开展始终贯穿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中国地图或北方地区范围轮廓图等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的范围。
2.运用北方地区地形河流图、气候图(图表)、农业分布图等资料归纳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特色,巩固认识区域特征的一般方法。
3.运用北方地区地形河流图、气候图(图表)、农业分布图等资料比较北方地区的内部差异,并分析差异原因,巩固认识区域差异的一般方法。
4.举例说明北方地区位置、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感悟地理的综合性。
5.培养收集、整理资料及联系实际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生小组展示活动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及整体展示素质的。
初中地理_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北方地区自然环境与农业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情景教学法教具:多媒体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能够描述出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北方地区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2.结合地图和资料,通过对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的学习,养成读图、用图并能够从图中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3.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因地制宜发展理念。
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诗词导入导入:同学们,大家好,大家来看一下大屏幕上的这首词,还知道这首词的名字吗?这首词的名字是《沁园春.雪》,我们请一位读书好的同学来读一下。
生朗读。
教师:这首词中有很多壮美的自然景观吧,这些自然景观来自于我国的哪个地理区域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北方地区。
二、探究深入,走近北方地区自主学习:同学们打开课本第9页完成学案的内容。
活动一、学生来描述北方地区的位置师:通过自学,大家对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有了初步的了解。
下面请一位同学指着地图给大家描述北方地区的位置。
生指图回答,师总结: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和黄海。
教师追问: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呢?生指图回答,教师总结:包括东北三省和黄河中下游各省及南部安徽江苏部分地区。
承转:我们知道了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我们在来了解北方地区的地形。
教师:同学们从地形图上北方的地形主要的地形区,学生回答,教师追问,它们周围有哪些山脉,学生回答,教师指图总结:主要的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它的周围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环绕,而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有太行山脉。
承转:了解地形,本区的气候是怎么样呢?教师给学生提供中国温度带分布图、干湿地区分布图、让同学们指出所跨的温度带。
承转:了解了北方地区所跨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我们来看看北方地区的气候活动二探究北方地区的气候活动形式:小组合作学习,然后选取代表展示,教师点拨提升。
1、读下图(课本P10 图6.5),探究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1)根据齐齐哈尔、石家庄、延安的气温和降水在时间上的配合情况,可以判断三地气候特征是什么?(2)比较石家庄和齐齐哈尔的气候差异,试分析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3)比较石家庄和延安的气候差异,试分析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小组讨论完,选小组代表来回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活动:观察图片并回答:【问题】
1、找出下列地理事物名称(1)山脉
(2)地形区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为八年级学段学生,具备一定的区域分析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
此外,学生生活在北方地区,对家乡的地理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生活经验,再加上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部分世界区域的地理特点,对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积累和经验,这些都有利于本节课的学习。
但北方地区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中国地理分区,学生虽然已经有了分区地理的学习经验,但北方地区相对世界区域来说,范围更小,内容更细致更深入,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对肤浅,需要进一步探究。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需要注重对上学期
所学内容的回顾,将上学期所学知识迁移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
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利用课堂探究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解剖自然环境的相应知识并平稳过渡到北方地区与其农业相互关系上来。
最终使学生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为后面其他章节的区域地理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课分析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归纳北方地区地理位置特点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目的是分析本区发展农业的优势和不足,进而理解北方人民怎样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农业的。
另外,对自然环境影响农业生产等更内容的学习,需要一定的逻辑推理和思维能力,尤其是对于后面其它地区的学习至关重要,所以教师及学生应重视对其的学习过程多大的指导。
鉴于此,教学中要很好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思考、探讨。
通过本节课学习,一要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了解一个地理区域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二要引导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因地制宜发展理念。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效果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我国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课堂的学习内容体现了区域地理的地域性、综合性特点,注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在联系,并能从北方地区的实际出发,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达到了以下的教学效果:第一,学生学会了关注区域共性与区域内部差异北方地区作为一个地理单元,其地理特征与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无疑有着明显的不同,这是我们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一个重要依据。
但是,任何区域内部也都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也是进一步划分区域和认识区域的基础。
在课堂实施中,引导学生归纳出了北方地区的区域共性,同时还在归纳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区域内部的差异,因为认识区域差异是理解区际联系的前提。
例如,关于北方地区的气候,学生能够从图中归纳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还进一步指出齐齐哈尔、石家庄、延安这三个北方城市气候的差异及原因。
第二,学生学会了关注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
每个区域都是各种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综合体。
一方面学生通过认识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为今后学习其他的地理区域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对各地理成因的分析,进一步理解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形成人
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从测验结果来看,班级中绝大多数的同学能够以满分完成,但是有部分同学在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限制条件上出错。
分析原因便是没有理解降水少是指水分的问题。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材分析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是人教版地理教材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
在第五章认识中国地理差异和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基础上,教材从本章开始,逐章介绍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并在每章的第一节讲述该地理区域的概述,用以落实课程标准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要求:“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和“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对于“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教材的设计思路是一方面让学生分别认识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在此基础上,达到“比较”的目标要求;另一方面在后续区域学习时,可以和前面已学的地理区域作比较。
本节内容为北方地区的概述。
北方地区是四大地理区域中最先讲述的一个区域,教材比较全面地讲述和分析了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本节教材内容共设计了两个标题。
第一个标题是“黑土地黄土地”。
在此标题下,教材从地表景观特征入手,介绍了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对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形成的作用:第二个标题是“重要的早作农业区”。
在此标题下,教材重点介绍了北方地区适管发展早作农业的地形、气候、土壤等条件,还简介了早作农业的主要农作物,以及春早农业生产、城市生活的不利影响。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初步形成对北方地区的一个整体的印象,使学生初步了解气候、地形与农业生产及自然环境和人民生活的关系,使学生进一步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的差异,并且为后面认识各分区地理特征作知识和学习方法上的铺垫。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评测练习
1.关于北方地区的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黄土高原以南 B.东临渤海和东海
C.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西 D.秦岭—淮河以北
2. 北方地区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A.盆地和山地 B.高原和平原
C.丘陵和平原 D.高原和盆地
3.“黑土地”和“黄土地”大部分地区所属的温度带分别是()
A.中温带、亚热带 B.暖温带、亚热带
C.中温带、暖温带 D.寒温带、中温带
4. 制约我国华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土壤
C.水分 D.热量
5.[链接中考]读图回答问题。
(1)华北平原春旱严重,结合济南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分析该地区春旱形成的原因。
(2)结合资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本区气候类型与特点。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课后反思
本节课总体上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重在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将任务下放给学生,小组内自主完成,并上台展示学习成果,教师辅以点评。
此外,将课本内容与国家热点问题相结合,与生活实践(山东省初中地理研学旅行)相结合,让学生能走出课本,走进社会,走进生活,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课件,运用精美图片,创设出全新的氛围,精心设计问题和活动,鼓励、引导学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在快乐的氛围中主动探讨,合作交流,循序
渐进,使他们乐学、会学,采用了讨论法、地理资料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式。
优点:采取社会调查情境带领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容易调动孩子们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许多孩子课后还和我兴奋的讨论里面的对话。
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学会了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课堂开始时说明课程标准的要求,使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使教学更有的放矢。
学生有标可循所以在问题的思考中更积极投入,很多时候答案出人意料的完善。
课堂环节紧凑连贯,一气呵成。
缺点:在讲授春旱时,分析春旱成因时出现口误,讲解不够。
并漏掉了北方地区独特雪景的欣赏。
学生在读图分析表达方面还是有欠缺,不敢说或是说的不在点子上,而同学听不出问题,从侧面反映出地理素养还是稍有欠缺。
改进措施:
1.精心备课,教师自身一定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把自己的知识体系化,这样就不至于出现结构不完整的问题。
2.加强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辩驳质疑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从而得到自己所需的地理知识。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课标分析
1、区域认知: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运用北方地区的地形图,找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界线,指出北方地区的范围。
2、综合思维:比较四大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差异。
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通过分析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
3、人地协调观: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了解北方地区发展早作农业的有利、不利自然条件和主要农作物,理解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4、地理实践力:通过社会调查、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