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2016
《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大纲定稿
《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材料英文名称:Civil Engineering Materials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分:3学分学时数:48学时开课单位:数学系适用专业:工程管理本科制订人:制订日期:2011年11月30日审核人:(教研室主任签字)审核日期:×年×月×日审订人:(分管教学副主任签字)审订日期:×年×月×日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为土木工程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目的是为学习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结构设计专业课程提供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并为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能够合理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建筑材料的性质与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本理论,并获得主要建筑材料试验的基本技能训练。
二、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为学习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结构设计专业课程提供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绪论【教学要求】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过程与发展趋势;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标准化;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分类。
【教学重点】掌握学习《土木工程材料》的目的、任务、方法【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一、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二、土木工程材料的分类;三、土木工程材料的标准化;四、学习《土木工程材料》的目的、任务、方法。
第一章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教学要求】了解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构造;理解土木工程材料基本性质的含义、表示方法及影响因素;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热工性质、与水有关的性质及耐久性性能的技术指标。
【教学重点】理解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教学难点】材料的组成及其对材料性质的影响【教学内容】一、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构造;二、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三、材料的力学性质;四、材料的热工性质;五、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六、材料的耐久性。
第二章天然石材【教学要求】了解天然石材的形成与分类;掌握天然石材的技术性质;掌握常用石材及选用原则【教学重点】常用石材及选用原则【教学难点】合理选用石材【教学内容】第一节天然石材的形成和分类第二节天然石材的技术性质第三节土木工程常用石材及选用原则第三章无机气硬性胶凝材料【教学要求】了解石灰、石膏、水玻璃的生产简介;理解石灰、石膏的水化与硬化的过程;掌握石灰、石膏、水玻璃的特性与具体应用,以及在保存与运输中所要注意的问题。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1.1 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1.2 课程代码:CEMT0011.3 学时安排:理论学时(2学时),实验学时(4学时)1.4 先修课程:土木工程材料学二、课程目标2.1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方法和技术的能力2.2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2.4 培养学生对土木工程材料实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三、教学内容3.1 混凝土实验3.1.1 混凝土材料试验方法3.1.3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3.1.4 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 3.1.5 混凝土渗透性试验3.2 砂浆实验3.2.1 砂浆材料试验方法 3.2.2 砂浆配合比试验3.2.3 砂浆抗压强度试验 3.2.4 砂浆流动性试验3.3 泥土实验3.3.1 泥土材料试验方法 3.3.2 泥土颗粒分析试验 3.3.3 泥土含水量测定试验 3.3.4 泥土压缩性试验3.4 其他土木工程材料实验3.4.1 钢材料实验3.4.2 砖石材料实验3.4.3 聚合材料实验四、教学方法4.1 研究式教学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4.2 实验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实验相结合,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提升实践能力4.3 讨论与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交流,促进团队协作和思想碰撞五、考核方式5.1 平时成绩(40%)包括实验报告、学习笔记等平时表现5.2 期中考试(30%)考核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的掌握程度5.3 期末实验(30%)综合应用理论知识进行实验设计与实验操作,完成实验报告六、教材与参考资料6.1 主教材《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程》6.2 参考资料1. 材料力学与结构实验指导与评定2. 土木工程材料分析与试验指南3. 工程材料学实验教程七、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7.1 穿戴实验服,佩戴个人防护设备7.2 注意实验室卫生和设备的正常使用7.3 操作前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7.4 严禁擅自更改实验装置和实验参数八、备课提醒8.1 根据实验内容提前准备好所需实验器材和试剂8.2 预先了解实验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确保教学顺利进行8.3 关注学生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本大纲供教师备课和教学设计参考,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和学生学情,可适当调整与完善。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适用层次:高起专适用教育形式: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考核形式:考试所属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先修课程:无一、课程简介《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技术性能、应用方法,获得土木工程材料的一些实验检验技能,能正确选用与合理使用土木工程材料,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土木工程材料的基础知识。
二、课程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技术性能、应用方法,获得土木工程材料的一些实验检验技能,能正确选择与合理使用土木工程材料。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高层建筑施工、工程计量与计价等课程的先修课程。
四、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介绍了土木工程材料的主要种类、性质及应用。
对所介绍的材料,从其基本组成、品质特征、质量要求、检测方法及选用原则等方面逐一、顺序介绍,并分以下章节进行讲解。
第一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知识点』土木工程材料定义、土木工程材料分类、材料的热工性质、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抗渗性、抗冻性、耐久性、耐水性、材料的基本状态参数。
『重点』材料的基本状态参数;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
『难点』材料的基本状态参数。
『关键知识点』材料的基本状态参数。
『基本要求』1、识记:土木工程材料定义、土木工程材料分类、材料的热工性质。
2、领会: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抗渗性、抗冻性、耐久性。
3、简单应用:耐水性。
4、综合运用:材料的基本状态参数。
第二章气硬性胶凝材料『知识点』胶凝材料的基本概念、胶凝材料的分类、石灰的分类、石灰的熟化硬化特点、石灰的特点、陈伏的作用、石灰的技术标准、石灰的应用、石膏的特点、石膏的应用、水玻璃的特点。
『重点』石灰的熟化硬化特点、胶凝材料的基本概念。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30433015 学分:2.5 总学时:46说明【课程性质】《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教学目的】1.学习土木工程材料的基础知识,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技术性能、应用方法以及检测和质量控制方法,并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储运和保护;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正确选择与合理使用土木工程材料打下基础;3.为进一步学习其它相关专业课打下基础。
【教学任务】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系统讲述,并通过实验课验证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
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材料的技术性能、应用方法及其试验检测技能,学会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方法。
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内容】主要讲述各类土木工程材料的品种、基本组成、配制、性能和用途。
包括:材料的基本性质,建筑钢材,无机胶凝材料,混凝土及砂浆,砌筑材料,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建筑塑料及有机粘合剂,木材,建筑功能材料,装饰材料等。
【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学原则:结合现行的土木工程材料技术标准,以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能及合理使用为中心,进行系统讲述,同时安排必要的实验课,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加实验课辅助教学。
【先修课程要求】无【学时分配】【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湖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合编《土木工程材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02。
参考书:苏达根《土木工程材料》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王秀花《建筑材料》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陈志源李启令《土木工程材料》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大纲内容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介绍我国土木工程材料及建材工业的发展,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地位。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我国土木工程材料及建材工业的发展、本课程的内容和任务。
【内容提要】一、土木工程材料的定义和分类;二、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地位;三、我国土木工程材料及建材工业的发展;四、本课程的内容和任务。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材料2.课程代码:0401ZB033.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4.课程学时:48学时5.课程学分:3学分6.开课学期:第2学期7.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土木工程导论》8.后续课程:《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等9.适用专业:土木工程10.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气硬性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砂浆、建筑钢材和其他建筑材料等。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掌握石灰、石膏、水泥、砂石骨料、混凝土、砂浆、钢材等常用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识别与选用的系统知识和方法,使学生具备常用土木工程材料识别、选用与检测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11.选用教材:《土木工程材料》(第2版)杜红秀、周梅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年8月12.参考资料:《土木工程材料》(第三版)彭小芹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20年8月;《土木工程材料》(第三版)施惠生、郭晓潞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20年8月;《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19)。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理论方面教学目标1:了解常用土木工程材料的组成、分类;了解部分新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能及发展趋向;教学目标2:理解常用土木工程材料各自的特点及工程应用;教学目标3:掌握常用土木工程材料的技术性质、选用方法、检测标准及具体操作要求。
(二)技术技能方面教学目标1:会对常用的土木工程材料进行识别与选用;教学目标2:会对常用的土木工程材料进行技术性能检测;教学目标3:会对工程中出现的材料质量问题进行分析与处理。
三、课程学时分配四、课程教学内容、要求、重难点及设计第一章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8学时)【教学内容】1.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与质量有关的性质(密度、孔隙率),与水有关的性质(亲憎水性、吸水性、耐水性、抗渗性、抗冻性),与热有关的性质(热容量、导热性)。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doc
土木工稈材料课稈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土木T程材料课程是十•木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基木教学内容是讲述涵盖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工稈和矿井工程等专业的土木建筑匸程材料的品种、规格、技术性质及质量标准、检验方法、特性、应用和保管等方面的基木知识,为今后学习相关课稈、从事与建筑相关的工作打下必备基础。
通过对木课稈的学习,使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正确、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实用创新的土木建筑工程材料;并能够掌握其检验方法,同时对新材料要具备认识和鉴别能力。
二、课程教育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土木建筑工稈材料的品种、规格、技术性质及质量标准、检验方法、特性、应用和保管等方血知识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
2.能应用所学知识,正确合理地选择和使川土木建筑工程材料,并能较熟练地掌握其检验方法。
(二)能力目标1•能正确、合理的选择和使用土木建筑工稈材料。
2.具有依据相应技术质量标准,对土木建筑工程材料进行检测、验收的能力。
3.具有对新材料进行再学习的能力。
(三)徳育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并具有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3.培养学生作为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徳、敬业精神。
三、课程内容(一)绪论1.主要内容*土木工稈材料的定义和分类;土木丁程材料在建筑工稈屮的地位;土木工稈材料的技术质量标准;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历史与发展方向。
2.教学要求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定义和分类,了解十•木工程材料在建筑工程屮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十•木工程材料的发展历史和发展方向。
(二)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1.主要内容(1)材料的物理性质:*土木T程材料的实际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 孔隙率、*空隙率。
(2)材料与水有关性质:十•木工程材料的亲水性与憎水性、*吸水性、*吸湿性、*耐水性、抗渗性、*抗冻性。
《土木工程材料》A课程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A课程大纲课程代码0801011课程名称中文名:土木工程材料A英文名:Civi1EngineeringMateria1s课程类别专业课修读类别必修学分 3.0学时48(理论38+实验10)开课学期第4学期开课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系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先修课程大学化学、普通物理、材料力学后续有关专业课程和教学环节土木工程材料检测技术、胶凝材料学,混凝土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A,专业技能训练主讲教师/职称籍凤秋/教授、要秉文/教授、张光磊/教授、高振国/教授、李剑芝/教授、任书霞/副教授、高礼雄/副教授、孔丽娟/副教授、罗永会/副教授、张志伟/副教授、韩玉芳/副教授、梅世刚/讲师、吕臣敬/讲师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末考试(20%)+(20%)+(60%)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土木工程材料》,苏卿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8《土木工程材料》,赵志曼,张建平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9《土木工程材料》,葛勇主编,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7.1《土木工程材料》,宋少民、要秉文等编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一、课程性质和目标本课程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和土木工程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主要土木工程材料的基础知识、技术性能、品种规格、适用范围、检验方法和储运等知识;能根据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和应用之间关系合理选材,能根据土木工程材料的规范标准对材料质量进行检验,并为后续专业课程提供必备的土木工程材料的基础知识。
知识目标:课程目标1:认识土木工程材料的分类、地位、作用、现状和发展趋势,理解土木工程对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及耐久性能要求。
课程目标2:理解石灰、建筑石膏和硅酸盐水泥等胶凝材料的技术性质及应用,理解混凝土和砂浆的组成材料、技术性质及其测试方法,能够根据实际工程正确选择水泥品种,并能根据工程要求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大纲二、课程目的和任务《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和交通工程专业的必修技术基础课。
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有关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质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及必要的基础理论,了解工程材料性质和材料结构的关系,以及改善性能的途径,并获得主要土木工程材料的试验方法的基本技能训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将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能够针对不同工程,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材料打下理论基础,并能与后续课程密切配合,了解材料与设计参数及施工措施的相互关系。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在大学物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后续课程如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施工、混凝土结构设计、砌体结构等专业课,以及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提供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及基础理论。
四、教学内容、重点、教学进度、学时分配(-)绪言(4学时)1、主要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材料的基本状态参数第三节材料的力学性质第四节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第五节材料的热性质第六节材料的耐久性2、重点材料的基本状态参数及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
3、教学要求熟悉本课程经常涉及到的与材料性质有关的基本概念,要求掌握材料的基本状态参数,与水有关的性质和热工性质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运用;了解材料力学性质及耐久性的基本概念。
(二)气硬性胶凝材料(2学时)1、主要内容第一节石灰第二节石膏2、重点石灰和石膏的性质及应用。
3、教学要求了解石灰和石膏的原料、生产、凝结硬化及质量要求;掌握其性质及应用。
(H)水泥(5学时)1、主要内容第一节常用水泥第二节其他水泥2、重点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的组成及特性;硅酸盐水泥的性质与应用。
3、教学要求要求掌握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的组成及特性、硅酸盐水泥水化物及特性,以及硅酸盐水泥的性质与应用;了解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过程及技术要求,在此基础上掌握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的特点,对其他水泥一般了解。
(四)混凝土(8学时)1、主要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第三节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第四节硬化混凝土的强度第五节硬化混凝土的耐久性第六节硬化混凝土的变形性第七节混凝土质量控制与强度评定第八节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2、重点混凝土的主要性质及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材料 Civil Engineering Materials二、课程编码:三、学时与学分:32/2四、先修课程:材料力学五、课程教学目标1.以课堂面授为主、重视实验环节、辅以习题练习等教学手段进行教与学。
本课程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主要讲授建筑材料中常用材料的技术性质、品种规格、适用范围、检验方法及储运知识等。
2.在能力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设计中合理的选择材料、在施工中正确的使用材料,并为后续专业课提供材料的基础知识。
3.重视实验环节,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操作的机会,培养工程素质。
六、适用学科专业教育培养计划土木工程专业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绪论和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4学时)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构造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材料的耐久性●建筑钢材(4学时)钢的分类、钢的冶炼、加工对钢材性质的影响建筑钢材的力学性能建筑钢材的晶体组织和化学成分钢材的冷加工及时效强化、热处理建筑钢材的标准和选用●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2学时)石膏石灰水玻璃●水泥(6学时)硅酸盐水泥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高铝水泥其它品种水泥●混凝土(10学时)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混凝土外加剂普通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建筑砂浆(1学时)砌筑砂浆抹面砂浆●墙体材料(1学时)砖砌块●实验内容(4学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易性测定及强度成型混凝土抗压强度八、教学方法(1) 研究性和创造性培养每章均设研究性和创造性培养栏。
结合该章内容讨论挑战性问题,体现研究性学习,如基于项目、问题、任务等的学习方法,讨论课,课内课外相结合等;漫谈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该方法还有创造性思维点拨,引导学生从创新的角度思考问题。
(2) 参与式试验和材料综合选用每章均设有参与式试验需要学生直接参与,如选定某些试验参数。
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有机统一。
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学习目的1、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 是直接为土木工程实际问题服务的一门重要的学科。
《土木工程材料》是研究土木工程用材料结构、性能、标准及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并且研究如何选用和组配复合材料。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材料内部组成、结构、技术性能、技术标准及其相互关系。
培养学生合理选用和组配新型复合材料的能力。
2、课程的基本要求:(1)掌握砂石材料、水泥、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技术性质及其关系;掌握矿质混合料、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2)熟悉石灰、沥青及钢材的组成结构、技术性质及技术要求;(3)了解各种外加剂的性能;了解部分新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能及发展趋向;(4)了解石灰、水泥凝结硬化原理;沥青混凝土强度理论;集料的级配理论;沥青乳化机理。
(5)了解土木工程中合成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制品及应用、了解建筑功能材料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3、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在学习本课程之前, 应学完《数学》、《物理》、《化学》、《材料力学》、《工程地质》等课程,以便同学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过去学过的知识。
它是后续专业课的基础。
二、本课程学习和考核的内容绪论(2学时)教学内容:土木工程材料发展概况,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物中的作用,以及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了解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物中的作用,以及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明确本课程在本专业中的地位,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
重点: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物中的作用,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概况。
难点: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物中的作用(一)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2学时)教学内容:材料学的基本理论,材料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材料的耐久性。
教学目标:了解材料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材料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掌握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相互间的关系及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掌握材料耐久性的基本概念。
《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大纲及自学指导书
《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大纲及自学指导书覃荷瑛编桂林工学院成教院二零零六年八月《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大纲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与公共基础课及专业紧密衔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主要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质、用途、制备和使用方法以及检测和质量控制方法,并了解工程材料性质与材料结构的关系,以及性能改善的途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能针对不同工程合理选用材料,并能与后续课程密切配合,了解材料与设计参数及施工措施选择的相互关系。
本课程的自学课时为70学时,面授课时为20学时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1 概述1 土木工程材料分类2土木工程材料的标准化1.2 材料的基本状态参数1 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2 材料的孔隙和空隙1.3 材料的力学性质1强度和比强度2 材料的弹性与塑性3 脆性和韧性4硬度和耐磨性1.4 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1 材料的亲水性与憎水性2 材料的含水状态3 材料的吸湿性和吸水性4 耐水性5 抗渗性6 抗冻性1.5 材料的热性质1 热容性2 导热性3 热变形性1.6 材料的耐久性本章提示:重点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力学、物理性质以及耐久性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气硬性胶凝材料2.1 石灰1 石灰的生产简介2 石灰的技术要求3 石灰的特性4 石灰的应用2.2 石膏1 建筑石膏的生产简介2 石膏的技术要求3 建筑石膏的特性4 建筑石膏的应用2.3 水玻璃1水玻璃的特性2水玻璃的应用本章提示:重点掌握石灰、石膏的特性、技术性质和应用。
第三章水泥3.1 常用水泥1 常用水泥的生产2 常用水泥的特性3 影响常用水泥性能的因素4常用水泥的选用5 常用水泥的技术要求3.2其它水泥品种1高铝水泥2 膨胀水泥3 白色和彩色硅酸盐水泥本章提示:重点掌握常用水泥的基本技术性质和质量要求,并能根据工程要求合理地选用。
第四章混凝土4.1 混凝土概述4.2 普通混凝土和组成材料1水泥2 骨料3 混凝土用水4 外加剂5 掺合料4.3 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1 和易性的概念2 和易性的测定方法3 影响和易性的主要因素4.4 硬化混凝土的强度1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强度等级2 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4.5 硬化混凝土的耐久性1 混凝土的抗渗性2 混凝土的抗冻性3 混凝土的抗侵蚀性4 混凝土的碳化5 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4.6硬化混凝土的变形性1 化学减缩2 温度变形3 混凝土的干缩湿胀4 荷载作用下的变形4.7 混凝土质量控制与强度评定1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2 混凝土强度质量的评定4.8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1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基本要点2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和步骤3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例4.9 其它种类混凝土1 轻混凝土2 纤维混凝土3 聚合物混凝土4 高强混凝土本章提示:本章是本课程的重点,要求掌握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性能和影响性能的因素,重点掌握配合比的基本设计方法,了解其它种类的混凝土。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学分:2总学时:44开课专业:项目管理、工程造价选用教材:《土木工程材料》,湖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本课程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课,将通过课堂教学,结合现行的技术标准,以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能及合理使用为中心,进行系统讲述。
同时,还将安排必要的实验课。
二、课程基本要求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对于同一类属的不同品种材料,不但要学习它们的共性,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它们各自的特性和具备这些特性的原因。
为了保证工程的耐久性和控制材料在使用前的变质问题,我们必须了解引起变化的外界条件和材料本身的内在原因,从而了解变化的规律。
三、课程主要内容第一章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1.1 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1.2 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1.3 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1.4 材料的耐久性第二章建筑钢材2.1 金属的微观结构及钢材的化学组成2.2 建筑钢材的主要力学性能2.3 钢材的冷加工强化及时效强化、热处理和焊接2.4 钢材的防火和防腐蚀2.5 建筑钢材的品种与选用第三章无机胶凝材料3.1 气硬性胶凝材料3.2 硅酸盐水泥3.3 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3.4 其他水泥第四章水泥混凝土及砂浆4.1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4.2 普通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4.3 普通混凝土的质量控制4.4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4.5 水泥混凝土技术进展4.6 砂浆第五章砌筑材料5.1 砌墙砖5.2 砌块5.3 砌筑用石材第六章沥青及沥青混合料6.1 沥青材料6.2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与性质6.3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第七章建筑塑料与有机粘合剂7.1 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知识7.2 合成高分子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第八章木材8.1 木材的分类与构造8.2 木材的主要性能8.3 木材的干燥、防腐和防火第九章建筑功能材料9.1 防水材料9.2 灌浆材料9.3 绝热材料9.4 吸声隔音材料第十章装饰材料10.1 概述10.2 装饰石材10.3 建筑陶艺装饰制品10.4 建筑装饰玻璃10.5 金属装饰材料10.6 建筑塑料装饰制品10.7 建筑装饰木材10.8 建筑装饰涂料四、课时分配序号内容学时安排小计理论学时实验学时1 绪论 22 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 23 石料和集料 44 无机结合料 25 有机结合料 2 46 普通水泥混凝土 47 沥青混合料 4 48 无机稳定材料 49 钢材 410 建筑功能材料 211 材料试验简介 4小计36 8 44五、课程的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平时成绩、期末考试各占总成绩的30%、70%。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土木工程(城市建设与工程管理)专业第二学期
《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 80 学时(讲课 80 学时、实验 0 学时、自学 0 学时)适用对象:专升本:土木工程(城市建设与工程管理)专业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占30%)开课单位:广州市海珠区志远文化科技培训学校二、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为土木工程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目的是为学习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结构设计专业课程提供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并为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能够合理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建筑材料的性质与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本理论,并获得主要建筑材料试验的基本技能训练。
三、课程基本要求1、知识要求:了解:了解材料组成及结构对材料性质的影响;了解外界因素对材料性质的影响;了解各主要性质间的相互关系;初步学会主要建筑材料的试验方法。
掌握:掌握材料的组成、性质及技术要求;2、能力要求:简单运用:改善材料性质的措施。
熟练运用:根据工程要求能够合理地选用材料;熟悉有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四、课程与相关课程联系为学习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结构设计专业课程提供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
五、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和基本要求绪论( 9 学时)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建筑材料的定义、分类,了解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施工、预算的关系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建筑材料的现状及发展。
教学内容及要求:1、掌握建筑材料的分类、产品标准的划分;本课程研究的内容;2、明确本课程的特点及学习方法;3、了解明确建筑材料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建筑材料的历史、现状、发展及工程中广泛应用的部分新型材料的发展方向。
第一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10 学时)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求理解和掌握以下内容:体积密度、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亲水性、憎水性、吸水性、耐水性、抗渗性、导热性、热容量等;着重了解变形性质及强度;了解耐久性的概念及评定耐久性的快速试验项目;着重了解材料孔隙及其对材料性质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编号:B004B010
英文名称:Civil Engineering Material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责任教学单位:建筑工程系造价教研室
总学时:56
学分:3.5
考核形式:考查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修读方式:必修
教学目的:《土木工程材料》是土建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其主要任务包括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胶凝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钢结构用材料、砌体结构材料、装饰材料防水材料、建筑材料试验等基本内容的学习,有助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主要建筑材料的性能检验等基本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另外还有助于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的培养和思维、动手能力的提高。
本科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以讲授、讨论为主,实践教学为辅。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为其他专业课的基础课基础。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部分材料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材料的力学性质、材料的耐久性。
教学难点: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材料的力学性质。
教学要点及要求:
了解建筑材料的发展过程与发展趋势;
掌握建筑材料的分类;
了解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构造;
掌握建筑材料基本性质的概念及影响其主要因素;
掌握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质(密度、密实度、孔隙率、孔隙率与空隙率;与水有关的性质:亲水性、憎水性、吸水率、吸湿性、耐水性、抗渗性、抗冻性),力学性质(强度:理论强度、实际强度、拉、压、弯、剪、韧性、硬度、抗冲磨性、比强度;弹性、塑性、徐变),热工性质(导热系数、热容量),耐久性性能的技术指标。
第二部分土木工程结构材料
教学重点:胶凝材料、混凝土、建筑砂浆、建筑钢材。
教学难点:胶凝材料、混凝土、建筑钢材。
教学要点及要求:
了解石灰、石膏、水玻璃的生产方式,镁质胶凝材料的特性及其应用;
了解理解石灰、石膏、水玻璃的水化与硬化的过程;
掌握石灰、石膏、水玻璃的特性与具体应用,以及在保存与运输中所要注意的问题;
了解水泥的生产过程;活性、非活性混合材料;特性、专用水泥组成、特性的适用范围(高铝水泥);
掌握硅酸盐水泥的定义、矿物组成、凝结硬化过程;
掌握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特点和使用范围,掺有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的适用及不适用范围;
了解混凝土的分类,混凝土的变形,混凝土外加剂的定义、分类、作用机理与使用效果
以及新型外加剂在工程中的应用;
掌握理解混凝土对其组成材料的基本要求;
掌握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了解砂浆对原材料的要求,底面为不吸水材料的砂浆配合比的设计,其他砂浆;
了解砌筑砂浆的组成、分类及其应用;
掌握砌筑砂浆的技术性能(和易性、强度、耐久性),底面为吸水材料的砂浆配合比的设计步骤;
了解建筑钢材的分类、冶炼方法,其他型钢、钢板、钢管;
掌握建筑钢材的化学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钢材的腐蚀与保护;
掌握建筑钢材的主要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钢材的技术标准和选用的原则。
第三部分土木工程墙体材料
教学重点:烧结粘土砖、烧结空心砖、多孔砖、中小型砌块。
教学难点:烧结粘土砖、中小型砌块。
教学要点及要求:
了解砖的种类、生产工艺等,砌墙用混凝土砌块的种类、规格、技术要求;
了解砌筑块材的定义及其功能;各种砌筑块材的生产过程;
掌握普通烧结粘土砖的外观尺寸、质量、强度等级,国家现阶段大力推广使用的新型墙体材料的一系列有关知识:多孔砖、空心砖的规格、主要技术性能、应用等。
第四部分土木工程功能材料
教学重点:防水材料、装饰材料、保温隔热材料。
教学难点:防水材料。
教学要点及要求:
了解石油沥青的化学组成及胶体结构;
了解防水材料的分类及各种防水材料的基本成分,改性沥青的特点;
掌握石油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质和主要应用及掺配比例的计算,不同防水材料的应用范围。
了解木材的基本构造,塑料的基本成分,保温和吸声材料的特性和种类,建筑涂料的组成与分类,各种饰面材料的性质;
掌握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及木材的缺陷与防腐,建筑塑料的性能,保温和吸声材料的原理,各种建筑涂料的分类与技术要求;
掌握木材的主要应用;常用建筑树脂和塑料的应用,常用的建筑涂料的应用,各种饰面材料的应用。
第五部分土木工程道路材料
教学重点:无。
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沥青混合料。
教学难点:无。
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沥青混合料。
教学要点及要求:
了解无。
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和沥青混合料组成及结构;
了解无。
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和沥青混合料作用原理;
掌握无。
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和沥青混合料特点、性质和应用。
实验要求:
第一次实验(2学时)
实验名称:水泥胶砂强度的测定;砂的筛分析。
实验目的:掌握水泥胶砂强度的测定;测定用砂的颗粒级配,计算细度模数;评定砂的粗细程度。
实验内容和要求:测定水泥胶砂强度的试件制作与养护,学会胶砂强度的测定方法;学会砂子的检验方法。
使用的设备和仪器:搅拌机、胶砂振动台、试模、抗折实验机、抗压实验机;天平、烘箱、摇筛机。
第二次实验(2学时)
实验名称:混凝土的坍落度测定;混凝土标准试块制作。
实验目的: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为配合比调整提供依据;标准试块用于强度测定,为配合比调整提供依据。
实验内容和要求:学会混凝土的拌合和坍落度的测定方法;学会混凝土标准试块制作和养护方法。
使用的设备和仪器:磅秤、拌合铲、拌合槽、容量筒、捣棒、坍落度筒;试模、振动台、养护箱。
第三次实验(2学时)
实验名称: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评定。
实验目的:学会压力机的使用方法、学会实验数据吃处理方法。
实验内容和要求:标准试块的抗压实验,正确操作压力机、正确处理实验数据。
使用的设备和仪器:压力机。
第四次实验(2学时)
实验名称:砂浆的沉入度测定。
实验目的:测定砂浆沉入度,为砂浆配合比调整提供依据。
实验内容和要求:学会测定砂浆沉入度,根据结果调整砂浆配合比。
使用的设备和仪器:天平、量筒、滴管、搅拌机、砂浆沉入度测定仪。
第五次实验(2学时)
实验名称:沥青性能测定。
实验目的:测定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指标。
实验内容和要求:学会测定沥青性能的检验方法;
使用的设备和仪器:针入度仪、延度仪、试模、软化点实验仪、恒温水槽、秒表、盛样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