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的思考和建议
现代学徒制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现代学徒制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新型的职业教育模式,旨在通过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技术工人和技术人才,以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
然而,尽管学徒制在国外已有成功的实践经验,但在国内的推广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
本文将从政策层面、机制层面和实践层面三个方面分析现代学徒制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政策层面1.政策支持不够学徒制在国内的发展受到政策支持不足的影响。
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政策难以贴近实际需求,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解决对策:政府应加大对学徒制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学徒制的实践,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2.政策推广不到位目前,学徒制的发展还面临着政策推广不到位的问题,很多地区尚未明确学徒制的相关政策,导致学徒制的实践无法落地。
解决对策:政府应在政策推广方面下足功夫,加强对学徒制实践的引导和宣传,促进学徒制的普及和推广。
二、机制层面1.学校与企业合作机制不够完善学徒制的有效实施需要学校和企业之间密切合作,但现实中由于双方合作机制不够完善、互信和沟通渠道不畅,导致合作效果欠佳。
解决对策:学校与企业应加强沟通交流,完善合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健全评价体系,建立高效的学校-企业合作专业化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推动企业培养人才,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加实用的实践经验。
2.学生选择制度存在缺陷学生自主选择机制是现代学徒制的重要特点之一,但现实中由于学生考虑不周、选择过程不规范,选出来的若干学徒往往与企业要求的技能和认知背景不匹配,最终也很难得到企业认可。
解决对策:学校和企业应制定更加科学、详尽的学生选择制度和标准,明确招募条件和标准,建立严格的招募考核体系,同时提供更为精准、丰富的职业规划服务,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使得学生选择能够更加科学、合理。
三、实践层面1.传统的职业学校仍过于注重理论学习现在众多的职业学校仍然注重理论学习,学生主要是通过课堂授课来提高技能和技术。
技工院校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实践与思考
文 / 谢 滤技工院校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实践与思考摘 要:企业新型学徒制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一种新模式。
两年来,荆门技师学院与七家大中型企业进行试点合作,在教学、实训和管理等方面结合实际不断创新,破解了诸多难题,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现对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希望能给下一步的全国推广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技工院校 企业 学徒制2012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资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技工学校要探索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2015年人社部制定的《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确定北京等12个省(区、市)首批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2016年在湖北等10个省(区、市)开展第二批试点。
荆门技师学院(以下称“笔者学校”)作为湖北省第二批五个试点地区之一的培养机构,在近三年的探索中,积极与市人社局、发改委、财政局进行沟通,促使市委市政府将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写入《荆门市促进招商引资推动创新发展十项政策清单(2017)版的通知》,为顺利推进实施这项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试点经验正日臻完善已进入总结阶段。
一、实践与成果1.深入调研,优选培养对象企业新型学徒制的主体是企业,技工院校能否选择好合作企业和培养对象是试点工作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之一。
笔者学校首先对本市20多家规模企业进行了校企合作精准对接调研活动,重点了解企业技能人才的层次、数量、年龄和学历分布情况。
首批试点五个企业的企业新型学徒制班注册学员(非全日制二年制)566名,专科学历以上学员占25%,大多是企业的技术骨干、车间班组的管理人员和企业人才重点培养对象;年龄结构50岁以上占2%,40~49岁占37%,30~39岁占41%,20~29岁占20%。
然后再通过深入研究分析,发现企业对一线技术骨干进行学历、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而顺利实现转岗、稳岗有很大的需求,这些都非常符合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的条件。
技师学院新型现代学徒制的开展思路
技师学院新型现代学徒制的开展思路发布时间:2023-05-28T00:36:04.834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3年6期作者:刘玉章[导读] 以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为基础,以高水平专业建设为契机,开设学徒制实验班,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推行校企合作双元育人。
通过“职业标准进课程,行业大师进课堂,企业文化进校园”以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为基础,以高水平专业建设为契机,开设学徒制实验班,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推行校企合作双元育人。
通过“职业标准进课程,行业大师进课堂,企业文化进校园”的产教融合要求,以“引进行业大师,共建名师工作室,打造双师团队,实行双元育人,培育工匠精神,做强做优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积极探索 “共建共治共享,同育同管同创”的产教融合新模式。
在建设过程中,集合多方力量建设汽修工匠学院,以汽修工匠学院为育人施教主体,聘请有行业经验和带徒经验的企业师傅,融合进汽修教学创新团队中去,形成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授课的“双导师”制度,构建“车间化”的教学模式,制定过程化考核的评价机制并公示上墙。
最终实现新技术、新工艺进入培养要求,真项目、真设备、真要求进入课堂实践项目,培养的学生具有爱国爱岗、技术扎实精湛等特点。
一、新型现代学徒制的具体做法(1)引入一个行业大师,打造一个双师团队。
指导我校现代学徒制班级的办学。
通过人才聘任体系改革,破格将聘请的企业大师待遇与行业一流企业待遇对齐。
这样学校就有条件从技艺精湛的一线从业人员中,择优聘用技师为学校教学人员,最终形成行业专家、专业技师、老中青教师各取所长、活力迸发的教学创新团队。
(2)校企合作实现学生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以技能大师工作室、产学研基地为基础,依托职教联盟,引导企业深度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学院积极助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构建“一体化教学工作站”和创新型现代学徒制实验班,形成“校企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公共必修课+核心课程+选修课程”课程体系。
企业新型学徒制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企业新型学徒制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中存在问题与对策企业新型学徒制是一种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职业教育模式,通过将企业与高校、职业学校等教育机构紧密结合,让学生在企业实践中接受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的获得工资和经验积累。
在运行过程中,企业新型学徒制校企合作机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对策来解决。
企业新型学徒制中存在部分企业对学徒培养的投入不足的问题。
一些企业在参与学徒制的过程中,更加关注直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学徒的培养和帮助。
这样会导致学徒在实践过程中无法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培训,影响学徒的能力提升和职业发展。
为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应加大对学徒的培训投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建立健全的培养体系,确保学徒能够获得全面的职业能力提升。
企业新型学徒制校企合作机制中还存在着学校与企业协调配合不够紧密的问题。
企业和学校在实施学徒制时,存在着不同的目标和运作方式,导致难以达到良好的协作效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明确各自的角色和责任,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指导意见,促进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学徒培养计划,确保学生在企业实践中能够得到全面的培养。
企业新型学徒制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中还存在一些制度性和政策性的问题。
现行的政策对于企业开展学徒制的支持力度不够,对企业参与学徒制的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制约了企业积极参与学徒制的积极性和热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需要制定更加明确的政策法规,加大对企业参与学徒制的支持力度,提供相应的政策倾斜和经济扶持,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还需要加强对学徒和企业的监管和评估机制,确保学徒的权益得到保护和维护,监督企业按照规定为学徒提供培训和实践机会。
对学徒的培训效果和企业的学徒制运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企业新型学徒制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中存在问题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来加以解决。
企业需要增加对学徒的培训投入,学校与企业之间需要加强协作配合,政府需要制定更加明确的政策和规范,同时加强对学徒和企业的监管和评估。
企业新型学徒制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企业新型学徒制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中存在问题与对策企业新型学徒制是国家提出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帮助企业解决用工荒问题,同时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
然而,实践中企业新型学徒制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
问题一:企业面临招聘难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企业可以加强招聘吸引力,例如提高薪资待遇、提供优厚的福利、谋求职业晋升机会等。
同时,校方可以在专业设置上增设企业所需技能的专业,培训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
问题二:企业新型学徒制负担过大新型学徒制强调校企合作,企业要承担学员的日常费用和培训费用,加上工作上大量的教学后续工作,企业的负担比较大。
企业可以通过借助资本市场获得投资或寻找政府相关扶持政策,从而降低企业学徒制的经济成本。
同时,政府可以加大对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支持力度,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和资金支持。
问题三:企业和学校之间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为了避免信息不对称问题,企业和学校可以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增强双方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学校可以加强对企业需求的了解,适时调整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企业也要及时向学校反馈新技术、新业务信息,帮助学校更好地培养符合其需求的人才。
问题四:学校的师资力量有限对于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校和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企业可以对学校的师资力量提供技术支持、资源共享和团队培训等帮助,从而增强学校的师资力量。
此外,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的岗位学习,实现教学和工作的有机结合。
总之,企业新型学徒制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但这也是学习和探索的过程。
只有为问题找到正确的对策,才能不断提升学徒制的应用价值,为企业和劳动者带来更多福利。
企业新型学徒制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企业新型学徒制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企业新型学徒制作为一种新兴的职业教育模式,是一种“行业订立标准、校企共同培养、政府充分保障”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体现了企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能进一步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促进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同时企业新型学徒制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进行岗位技能训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对于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当前国际公认的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和主导模式。
教育部对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做出专门部署,我省遴选26家单位作为省试点单位,积极推进企业试点,实践证明,企业新型学徒制在培养新型工匠人才方面优势十分明显,但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新型学徒制的重大意义在我国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手工业者一直通过学徒制来实现技艺的积累和传承,改革开放以后,标准化、系统化的学校职业教育逐步取代了传统学徒制,培养了大批的技能人才,同时也暴露了学校职业教育存在的教学与实际脱节、教学内容跟不上实践发展的问题。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尤其制造产业转型升级,我国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的情况较为严重,数据显示第二产业就业的2.2亿劳动者群体中,尽管有1.19亿人属于技能型劳动者,但其中达到高技能人才层次的劳动者仅有3117万人,仅占第二产业劳动者总量的14%。
现代学徒制针对的是职业学校学生,企业新型学徒制针对的是企业在职员工,两者互为补充,共同构建了我国新时代的社会主义职业教育体系。
通过构建起企业与职业学校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正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队伍“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让企业职工接受专业培训,完善其知识结构和技能体系,使广大企业职工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精湛的技艺技能,也是帮助他们践行“工匠精神”的最佳途径。
二、企业新型学徒制面临的的困难问题1.补贴机制不健全。
财政补贴是确保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虽明确提出了相应的补贴方式,但是按照企业需先行支付相应费用,企业学徒在培训结束后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并取得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方能让企业获得足额补贴;若学徒在培训后未能取得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企业只能领取部分补贴。
新型学徒制培训调研报告
新型学徒制培训调研报告新型学徒制培训调研报告一、引言学徒制培训是一种传统的职业培训模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
近年来,随着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的学徒制培训模式也在不断改进与创新。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新型学徒制培训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新型学徒制培训的定义和特点新型学徒制培训是指将学徒制和现代化职业培训相结合的一种培训模式。
它不仅传承了传统学徒制培训的优点,如实践操作强、技能传授全面,而且加强了理论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培养,提高了职业素质和全面发展能力。
三、新型学徒制培训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的新型学徒制培训在一些发达地区得到了积极推广和应用。
特别是在高技能领域,新型学徒制培训成为了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在企业实习工作,深入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职业技能的要求,提升了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四、新型学徒制培训的问题与挑战然而,与传统学徒制培训相比,新型学徒制培训仍然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
首先,新型学徒制培训需要学校与企业进行更密切的合作,但目前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和机制尚不完善。
其次,由于新型学徒制培训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结合,对师资队伍和教学设施的要求较高,但目前存在一定的短缺和滞后。
五、新型学徒制培训的对策与建议为了解决新型学徒制培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与建议。
首先,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建立健全的合作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双方的有效沟通和互补发展。
其次,加大对师资队伍和教学设施的培训和投入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此外,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学徒制培训的补贴政策和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思维。
六、结论新型学徒制培训作为一种创新的职业培训模式,对于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目前在我国的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但通过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对师资队伍与教学设施的投入,相信新型学徒制培训会取得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我国的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稳定供给提供有力支撑。
推行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推行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建议推行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是一种培养人才的新型模式,通过将学习与工作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与成长。
这种模式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将对其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问题一:培养标准不一致推行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需要制定一套统一的培养标准,但目前各地在制定标准时存在差异。
有些地方过于注重实践能力,忽视了学术知识的培养,而另一些地方则偏向于纯理论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这导致了学生在不同地方接受到的培养存在差异,对学生的发展不利。
建议一:制定统一的培养标准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培养标准,既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知识。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要培养他们的专业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问题二:企业参与度不高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需要企业参与,提供实际的工作机会和实践环境。
目前很多企业对此缺乏兴趣,不积极与学校合作,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
这给学生带来了困扰,无法真正发挥他们的实践能力。
建议二:加强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学校应积极与企业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一方面,学校可以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学生的实习内容和工作要求;学校也可以通过与企业合办课程、举办实践活动等方式,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践环境。
问题三:师资力量不足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需要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力量,能够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实践。
目前很多学校在这方面存在不足,师资力量欠缺,无法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建议三:加强师资培养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提高,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可以通过组织师资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授课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问题四:评价体系不完善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目前评价体系存在问题,重视学术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不能真正评价学生的能力和发展情况。
企业新型学徒培养方案及推进措施
学徒培养方案及推进措施培养目标:(一)通过新型学徒制联合培养,培养一批具备电梯安装维修技术,适应岗位需求的技术工人并取得电梯安装维修工职业资格证书。
(二)通过学徒培养模式,提高技术工人技能,革新技术工人素质,为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满意服务社会提供人才基础。
培养模式:采用学校/培训机构、企业相结合的模式进行综合培养,分工如下:(一)合作学校:负责员工素质提升,基础理论知识讲授及专业技能训练。
(二)企业:负责员工生产安全、生产理念教育,同时进行师带徒岗位实训及多岗位历练,锻炼综合职业素质,培养多面手,多能工。
通过整合双方的师、技术、设备等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深度融合,实现“学习”与“工作”的结合;完成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及技能提升的学习及训练。
教学方案:(一)教学模式教学过程采用“讲-演-练-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紧紧相扣,互为依托构成完整的教学活动过程。
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集合在一起,达到“学、做、用”三合一的教学效果,“做中学、学中做”训练学徒的理论水平、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效率和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二)教学要求1、新型学徒制员工培养实行学分制管理,总学分100分,共 300 课时。
其中合作学校基础理论及技能培训40学分,共100学时;企业岗位基础技能知识培训10学分,共54学时;企业师带徒实操50学分,共146学时。
2、员工须依安排参加所有课程的学习考核,培训单位从出勤情况(10%),课堂表现(20%)、理论及实操水平(70%)三方面综合进行考核,所有课程得分不低于60%,且所修学分不低于80分方可结业。
(三)教学方案1、合作学校(郑州电缆技工学校)教学方案(40学分,100学A.岗位基础技能知识(10学分,54课时)B.企业实训教学方案(50学分,146学时)1、教学安排依据员工生产工作安排及教学方案排配课程,课程安排需要兼顾员工工作任务有课程的衔接性,先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其次学习专业知识及技能要点,再安排实训操作,实训操作考核合格后安排对应岗位顶岗训练,最后针对岗位特性安排技能提升训练,成为掌握领先技术的骨干技术人员。
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
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一、新型学徒制的优势1. 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新型学徒制侧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企业中与工匠一起工作学习,能够更快速地适应岗位,提高工作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2. 满足企业需求新型学徒制在企业中进行实践学习,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培养具备实际操作技能的员工,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3. 促进企业发展通过新型学徒制,企业能够培养出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特长的员工,有助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促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4. 降低用工成本由于学徒在培训期间为企业工作,企业在培养员工的同时也可以获得实际的劳动力,有助于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二、企业开展学徒制的意义1. 解决用工需求难题当前,许多企业面临着用工难的问题,学徒制的推行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培训和学习,为企业培养出所需的技术人才,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2. 培养高素质人才通过学徒制,企业可以培养出具有岗位技能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提升员工忠诚度企业开展学徒制,将员工从培训期间就融入企业,培养出来的员工更加了解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
4. 丰富企业人才储备学徒制的开展有利于为企业建立起一支丰富的人才储备队伍,保障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三、如何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1. 完善培训计划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制定适合企业的学徒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周期等,并对学徒进行全方位的专业培训。
2. 搭建学习平台企业需要为学徒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包括实际工作环境、指导老师、学习资源等,确保学徒能够融入企业进行学习和实践。
3. 建立激励机制企业可以根据学徒的学习和工作表现,建立激励机制,通过奖励的方式激发学徒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4. 监督和评估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对学徒的学习和工作进行定期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调整。
企业新型学徒制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企业新型学徒制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一、企业新型学徒制的重大意义在我国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手工业者一直通过学徒制来实现技艺的积累和传承,改革开放以后,标准化、系统化的学校职业教育逐步取代了传统学徒制,培养了大批的技能人才,同时也暴露了学校职业教育存在的教学与实际脱节、教学内容跟不上实践发展的问题。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尤其制造产业转型升级,我国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的情况较为严重,数据显示第二产业就业的2.2亿劳动者群体中,尽管有1.19亿人属于技能型劳动者,但其中达到高技能人才层次的劳动者仅有3117万人,仅占第二产业劳动者总量的14%。
现代学徒制针对的是职业学校学生,企业新型学徒制针对的是企业在职员工,两者互为补充,共同构建了我国新时代的社会主义职业教育体系。
通过构建起企业与职业学校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正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队伍“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让企业职工接受专业培训,完善其知识结构和技能体系,使广大企业职工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精湛的技艺技能,也是帮助他们践行“工匠精神”的最佳途径。
二、企业新型学徒制面临的的困难问题1.补贴机制不健全。
财政补贴是确保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虽明确提出了相应的补贴方式,但是按照企业需先行支付相应费用,企业学徒在培训结束后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并取得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方能让企业获得足额补贴;若学徒在培训后未能取得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企业只能领取部分补贴。
学徒培训结束后是否能顺利通过考核,不仅取决于企业是否积极作为,更取决于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和学徒个体的研究能力和努力程度。
实际上,企业学徒培训不合格,损失最大的本来就是企业一方,企业还将因此遭受二次损失,这对于调动企业参与新型学徒制的积极性是十分不利的。
2.监督机制不完善。
部分主体在落实推进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中出现敷衍塞责、形式主义的情形。
首先,培训机构直接向企业收取培训费用,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培训机构是否认真履行了培训义务、教学质量是否达到了培训要求,就没有一个相应的监督和约束机制。
企业新型学徒制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企业新型学徒制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中存在问题与对策企业新型学徒制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是指企业与职业教育学校之间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实施学徒制度,培养和输送人才。
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企业新型学徒制校企合作存在学校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与企业的需求存在差异,导致培训出来的学徒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定期举办座谈会、企业参观等活动,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之更加贴近企业的实际需求。
企业新型学徒制校企合作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
目前,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往往是一次性的简单合作,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还可以成立学徒制合作机构,负责学徒制的管理、协调和推进,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
企业新型学徒制校企合作中缺乏有效的评估和监督机制。
在学徒制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评估和监督机制,无法对学徒的培训和企业的教学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建立学徒制的评估和监督机构,负责对学徒的培训和企业的教学进行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企业新型学徒制校企合作中存在激励机制不完善的问题。
学徒制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激励机制的设计。
目前的学徒制激励机制往往过于简单,没有针对学徒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足够的激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多种激励措施,如提供学徒制度认可的证书、给予学徒一定的薪酬待遇等,激励学徒参与学习和工作,提高学徒制的实施效果。
企业新型学徒制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中存在学校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缺乏有效的评估和监督机制、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建立评估和监督机制,设计完善的激励机制,促进企业新型学徒制校企合作机制的顺利实施。
企业新型学徒制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企业新型学徒制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中存在问题与对策企业新型学徒制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是当前以企业为主导、学校为协助的一种新型教育培训模式,旨在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对学徒的全方位培训,使学徒既能获得实际工作经验,又能获取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实际运行中,这种机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以推动校企合作机制更好地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1. 学校与企业协调不畅学校与企业在学徒培训中的角色、职责、利益分配等方面,往往存在着协调不畅的问题。
学校更注重理论知识传授,而企业更看重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双方难以达成一致,造成学徒培训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2. 学徒培训模式不够灵活目前学徒培训模式较为固化,缺乏灵活性与针对性。
学校与企业往往局限于一种既定的培训模式,无法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学徒的个性特点进行调整和优化,导致培训效果不佳。
3. 激励机制不足在学徒培训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对于学徒的激励机制不足,缺乏有效的激励手段,导致学徒对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影响了培训效果。
二、对策措施1. 建立定期协调会议机制学校和企业应建立定期协调会议机制,就学徒培训中的问题进行及时沟通和协调,促进双方之间的理解和信任,达成共识,提高学徒培训的协同效率。
2. 推行个性化学徒培训方案学校与企业应设立完善的学徒激励机制,如奖金、晋升、荣誉称号等,激发学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和工作效果,从而推动学徒培训的顺利进行。
三、结语企业新型学徒制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存在问题与对策,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努力、共同解决。
只有在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推行灵活的学徒培训模式、设立完善的激励机制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才能更好地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提高学徒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促进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企业新型学徒制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定能更加健康、高效地发展。
企业新型学徒制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企业新型学徒制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中存在问题与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学徒制度在企业中逐渐被重视和推广。
学徒制度可以为企业提供稳定的人才储备,也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技能和经验。
企业新型学徒制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积极应对和解决。
本文将针对企业新型学徒制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问题一:企业与学校合作不够紧密在一些地区,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并不够紧密,学校开设的专业与企业实际需求不相符,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融入企业,并且企业缺乏真正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
对策一: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机制学校与企业可以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机制,例如定期召开校企座谈会,邀请企业代表参与学校的教学规划和课程设置,以确保教育内容与企业需求相匹配。
企业可以提供实习和实训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并且培养学生对企业的了解和适应能力。
问题二:企业新型学徒制校企合作机制中政策支持不足在一些地区,政府对企业新型学徒制校企合作机制的政策支持不足,没有给予相应的政策激励和支持,导致企业不愿意参与学徒制度,学校也缺乏相关的政策保障。
对策二:加强政府政策支持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激励企业参与学徒制度,同时加大对学校的支持力度,鼓励学校和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共同推动学徒制度的发展。
政府还可以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对参与学徒制度的企业和学校进行评比,给予优秀企业和学校一定的奖励和认定。
问题三:学生参与意愿不足在一些地区,学生对学徒制度的参与意愿不足,学生更倾向于选择传统的高等教育,而忽视了学徒制度对于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对策三:加强学生宣传教育学校和企业可以加大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力度,向学生宣传学徒制度的优点和价值,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徒制度。
学校可以通过修改招生计划和设置奖学金等方式,鼓励学生主动选择学徒制度,帮助学生了解学徒制度对于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学徒制度的认同和信心。
关于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几点思考
26OCCUPATION2017 07T HEORY理论研究编辑 强 音关于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几点思考文/董焕和摘 要:2015年7月,人社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并选定北京、天津等省市进行试点工作。
何为企业新型学徒制,如何开展试点工作,笔者从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内涵、企业新型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的区别、企业新型学徒制与现代学徒制的区别、企业新型学徒制的特点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企业新型学徒制 现代学徒 企业主体一、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内涵企业新型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以企业为主体,在企业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企业与职业院校、培训学校联合招工招生,企业与学校、师傅与教师联合传授知识技能,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新型企业职工培训新模式,是校企联合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新的重要途径。
企业学徒制是产教融合的有效实现形式,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
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就是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式,组织有培训需求的企业参加学徒培训,对新录用人员和转岗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提升,是一种新的企业职工培训新模式,能加快企业后备技能人才的培养。
在企业新型学徒制中,工人既是企业的学徒工,又是在校学习的学生,学校根据企业需要和企业商讨形成专业设置、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过程、生产实践。
二、企业新型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的区别传统学徒制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徒弟根据“看、问、练”,通过师傅的做和讲,在师傅的指导和影响下学习知识或技能的过程。
徒弟从最基本技能开始学习,经过练习达到一定要求后,可以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操作,通过师傅手把手的教和自己的练习实现独立工作。
而企业新型学徒制在企业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培养模式,由企业出一名师傅、学校出一名教师进行双师带徒,师傅在工厂主要进行技能操作培养、教师在学校主要进行理论教学。
企业新型学徒制:技能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应然路径
企业新型学徒制:技能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应然路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对于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当前存在着一些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现实困境。
为解决这些问题,一些企业开始探索新型学徒制的模式,以期培养更多的技能人才。
本文将从现实困境出发,探讨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可能路径。
一、技能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1. 教育资源不均衡当前,我国各地的教育资源存在不均衡的现象,一些地区的职业教育资源匮乏,导致技能人才的培养难度增加。
这也导致了技能人才的供需矛盾,一些地方需要大量技能人才,而另一些地方却存在技能人才过剩的情况。
2. 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当前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专业设置不合理、培养模式单一、教材教法滞后等。
这使得学生在校学习遇到技能实践和企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
3. 就业压力大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一些大学生选择就业的地域相对集中,这导致了一些地区的技能人才短缺问题。
一些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经验较少,导致毕业后无法胜任企业的实际工作。
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意义在上述现实困境下,企业新型学徒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企业新型学徒制可以有效解决技能人才培养的问题,为企业提供更多更符合其实际需求的技能人才。
企业新型学徒制可以为青年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增强其实际工作能力。
1. 加强与学校合作企业可以与学校积极合作,共同建设实践基地,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获得更多与企业需求符合的技能。
2. 设立学徒培训计划企业可以积极设立学徒培训计划,邀请学生到企业进行工作实习,并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选拔培养优秀的学徒。
这样既能提供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又能为企业培养更多的优秀技能人才。
3. 制定学徒培养标准企业可以对学徒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制定学徒培养标准,明确学徒的培训内容和目标。
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学徒在培训期间能够获得良好的技能提升。
企业新型学徒制:技能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应然路径
企业新型学徒制:技能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应然路径一、技能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1. 传统教育模式与现代需求脱节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在现代社会中,各行各业对于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多地集中在实际操作能力上,这就导致了传统职业教育与现代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
2. 技能人才培养成本高昂现代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极快,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不断更新的设备和工具,高昂的成本让许多教育机构望而却步。
这就导致了技能人才的培养资源相对匮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3. 人才流失严重当前,一些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流向其他行业或者外国市场,这意味着国内技能人才的培养已经无法满足其自身发展的需求。
人才流失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国内的技能人才储备。
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应然路径1. 实战操作与理论相结合企业新型学徒制注重实战操作能力的培养,与传统的职业教育相比,新型学徒制更多地让学员接触实际的操作工作,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学徒期间,学员将通过实际工作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技能,这种方式更贴近市场需求,也更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2. 企业与学校的深度合作企业新型学徒制需要各大企业与教育机构的密切合作,联合开展实践教学项目。
学校可以提供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企业则可以提供实际操作的场地和设备。
这种深度合作不但能够使学员接触到最新的设备和工艺,还可以让学员真正了解企业的运作方式,对于毕业后的就业有着重大的帮助。
3. 个性化的培养计划企业新型学徒制注重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充分发挥学员的特长和优势,为每一位学员量身定制培养方案。
这种个性化的培养计划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员的潜能,使学员在技能上得到更全面的提升。
4. 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企业新型学徒制更加注重学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员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并且为学员提供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这种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能够让学员更快进入职场,发展更为迅速,也为企业输送了更多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
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随着人才竞争的加剧以及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化,学徒制教育成为了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焦点。
在传统的学徒制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完善企业新型学徒制,成为了企业获得优质人才、提升员工技能和加强企业内部教育体系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就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进行讨论,并对其意义、模式、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意义1. 为企业输送优质人才。
企业新型学徒制不仅是一种青年人才的培养途径,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
通过学徒制,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培养符合企业特色和用人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 提升员工的实际操作技能。
学徒制注重实践性,通过师徒传帮带的方式,使得员工能够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操作技能和行业经验。
这既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认可度,也能够增强企业整体的技能实力。
3. 加强企业内部教育体系。
开展新型学徒制,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员工的专业技能,还能够加强企业内部的教育体系,形成稳定、可持续的人才培养机制,有利于企业一体化的人才储备和后备队伍的建设。
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具体模式1. 多元化的培训模式。
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采用多元化的培训模式,包括现场操作培训、技能比赛培训、模拟实训等,通过多种形式提升学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2. 师徒结对制。
企业开展学徒制时,可建立师徒结对制度,将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作为师傅,与学徒结对,进行一对一的技能传授和实际操作指导。
3. 阶段性的评估考核。
在学习过程中,企业可设置阶段性的评估考核,通过考核来检验学徒的学习成果和技能水平,并及时进行奖惩措施,激励学员不断提高。
三、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实施步骤1. 设立学徒招募计划。
企业可通过学校合作、网络招聘、内部推荐等多种途径,制定学徒招募计划,吸引符合条件、热爱本行业的学员。
2. 制定学徒培训计划。
企业应根据实际需要和学员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学徒培训计划,包括学习内容、培训时间、师徒安排等。
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实施对策与建议
学术|职业教育ACADEMIC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实施对策与建议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thePilot Implementation of New ApprenticeshipSystem in Enterprises(云南省玉溪技师学院,玉溪 653100)(Yunnan Yuxi Technician College,Yuxi 653100,China)张伟Zhang Wei摘要:新型学徒制是企业为主导下的现代学徒制形式。
5年多的试点工作在取得了丰富成果的同时,还存在诸多不足,诸如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较低、监督评价机制不健全、师徒管理机制欠缺等。
本文深入剖析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成效,并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为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型学徒制;校企合作;人力资本;监督评价;师徒管理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Absrtact :New apprenticeship is a modern form of apprenticeship led by enterprises. The pilot work of more than five years has achieved rich result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still many shortcomings, such as the low rate of return on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the imperfect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the lack of apprenticeship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so on. 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results of the New Apprenticeship pilot work in enterprise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Apprenticeship in enterprises. Keywords :new apprenticeship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human capital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master and apprentice management0 引言学徒制是职业教育的最早形式,是实现隐形知识传递的有效手段。
关于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几点思考
关于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几点思考在现代社会中,企业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人才储备和培养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新型学徒制逐渐被企业所采用。
新型学徒制是指企业与教育机构合作,结合岗位需求,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和实践操作的一种新模式。
下面几点是对于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几点思考。
1.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实际能力企业新型学徒制不仅仅是理论学习,更是提供了学生实践的机会。
学徒制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际工作中的操作和决策过程。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提前融入企业,并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与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2.培养学生发展个性,增强创新能力传统教育模式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和接受,却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
而企业新型学徒制则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长,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在实践中,学生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时需要自主创新,这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促进产学研结合,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新型学徒制将企业、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了产学研结合。
企业提供实际工作岗位,教育机构提供理论知识学习,研究机构提供创新技术支持,共同培养研究生和学员。
这样的合作模式使得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接触到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和实际工作经验,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发展企业新型学徒制有助于企业与教育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通过学徒制,企业能够根据自身需求培养合适的人才,而教育机构也能够更好地了解职业市场需求,调整教育内容和方向。
长期合作关系的建立能够推动企业和教育机构的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双方的发展。
总之,企业新型学徒制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发展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通过产学研结合和长期合作关系的建立,企业新型学徒制也为企业和教育机构共同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院校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的思考和建议
作者:孙勤
来源:《职业》2021年第21期
摘要:建立企业新型学徒制是国家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也是职业院校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途径。
本文从职业院校的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所需的战略定位、工作重点和实施措施,并对企业新型学徒制在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专业建设和学校发展方面的作用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主动布局精准对接精细实施及时转化
一、职业院校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的基本现状
(一)成为培训主力军
2015年~2018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先后在全国22个省(区、市)开展了两批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大部分职业院校承担了培训试点任务。
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省在5个试点城市设立了5个技师学院作为校企合作院校,截至2019年底,江苏省各个职业院校共开班436个,培训了1.82万名学徒,2020年上半年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0.85万人。
(二)积累了一定经验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参与试点的职业院校逐渐探索出了“送教车间”“车间和教室互动培训”、集中学习、分散学习、掌上学习、网上学习等新型培训模式,开发出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手机App、微课、职业培训包等培训资源,建立了适合企业生产和学徒工作生活实际的考核方式和弹性学制管理模式。
二、职业院校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高
部分职业院校对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对学校发展、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所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认识不深、重视程度不高,培训工作不主动、不积极,相关工作落实不到位,政府推动一步,学校前进一步。
(二)制度不完善,水平有待提高
部分职业院校的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工作重点不够明确,工作制度不够完善;有的职业院校在承担培训任务和完成正常教学工作之间可能存在着设备、师资、管理等方面的矛盾,有的职业院校承担的培训工种与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建设关联不大。
三、职业院校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的对策与建议
(一)立足长远,主动布局
1.要有战略高度
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给职业院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职业院校要立足于未来,以人才培养为中心,通过对国家政策、企业需求、职业院校现有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深入分析,主动融入,主动布局,做好企业新型学徒制分步实施、整体推进、远景发展的全面规划。
2.要有长效机制
职业院校应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确保企业在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工作时,可以规范、长效、有序地推进。
通过制定《企业新型学徒制管理办法》《企业新型学徒制经费管理办法》《企业新型学徒制奖励和考核办法》等制度,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职责,规范工作流程和资金管理,加强过程监督和奖惩考核,以提高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的效率和质量。
(二)围绕重点,精准对接
1.对接重点产业
职业院校要立足地方主导产业、新兴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围绕重点专业、新增的社会急需专业、特色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紧缺专业等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通过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训,促进重点专业的建设、课程改革的深化、师资水平的提高。
2.对接重点企业
职业院校要应积极争取优势企业和优势培训资源,主动对接地方重点园区和区域内对产业发展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骨干企业,主动对接与专业群发展相一致的企业,主动遴选所需承接的培训工种和培训企业。
通过高定位、高标准、高质量的培训,更好地把握行业和产业的发展趋势,吸收企业的先进文化,学习企业的管理规范,了解生产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3.对接重点工种
应按照《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地方政府发布的《高技能人才紧缺职业(工种)目录》,积极对接本地技能人才的供需缺口,积极对接企业的紧缺工种和急需工种,提高参加培训学徒的岗位适应性,提高职业院校对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反应能力,充实职业院校专业和职业(工种),完善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实现企业和职业院校“双赢”。
(三)量身定制,精細实施
1.一企一方案
职业院校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制订培训方案,实现“一企一方案”。
以企业为主导,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确定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培训工种,量身定制培训内容,使培训能够有针对性地满足企业需求。
2.一岗一标准
职业院校要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制定培训标准,做到“一岗一标准、一级一标准”。
按照参培学徒不同的岗位职责和岗位要求,并结合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确定参培学徒知识、技能、素质的培养内容。
3.一人一评价
职业院校要根据企业对技能人才的培训要求,制定评价体系,确保“一人一评价”。
根据企业的要求,确定评价标准,通过对学徒客观、公正的评价,为企业提供可信的评价结果,为企业选人、用人提供可靠的依据。
(四)总结提炼,及时转化
1.经验总结
职业院校要对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梳理和完善,及时总结和推广培训经验。
2.成果转化
职业院校要将企业培训要求和培训规模的变化和更新,作为专业建设动态调整的重要风向标,将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过程中的经验成果、技术成果及时进行转化,做到培训岗位对接专业设置与布局、培训标准对接课程开发标准、培训设备和场地对接一体化实训基地、培训师资对接专业师资队伍培养、培训过程对接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张磊.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实践探索[C].中国职协2017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一二等奖),2018.
[2]车希海.企业新型学徒制实施策略[J].职业,2016(21).
[3]赵洪涛.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工作的探索[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下),2019(11).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