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李约瑟难题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对李约瑟难题的理解
著名科学史家英国学者李约瑟曾经提出一个至今还困扰着众多科学史工作者的难题,那就是:为什么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6世纪之间,在将人类的自然知识应用于实用目的方面,中国较西方更为有效?而近代科学关于自然界假说的数学化及其相关的先进技术,只是辉煌而短暂地兴起于伽利略时代的欧洲?也就是说,一句话,曾经领先世界各国几百年上千年的中国科技,中国文明在近代为什么又落后于西方,为什么近代中国没有发展出现代科学技术。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
中国光辉灿烂的5000年文明造就了辉煌的成就,古代的四大发明,在人类科学文化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曾造福于全世界,推动了全人类历史的前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里这样说,中国的四大发明在欧洲近代文明产生之前陆续传入西方,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必要前提,为资产阶级走上政治舞台提供了物质基础,印刷术的出现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有利于文化的传播;火药和火器的采用摧毁了封建城堡,帮助资产阶级去战胜封建贵族;指南针的出现使得欧洲的航海家有可能发现美洲新大陆和实现环球航行,为资产阶级奠定了世界贸易和工场手工业发展的基础。除此之外,中国在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方面也取得过许多重大成就。天文方
面,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中的《石氏星表》测定了120多个恒星的位置,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我国古代对日月食、恒星、太阳黑子的记录均早于欧洲。东汉时期张衡就发明了水运浑象仪,他关于地球为圆形的见解比西欧人早1000多年,他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可以遥测到千里之外地震发生的方向。唐代僧一行与梁令瓒共同创制了黄道游仪,用它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这在世界上是首次。元代郭守敬制成了一种新型浑仪——“简仪”,比欧洲发明同类仪器要早300多年,他还主持了全国的天文和大地测量工作,测定的黄道和赤道的交角值及其精确,受到世界天文学界推崇,他编成的《授时历》,同现行公历一年的周期相同,然而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300年。足见我国古代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是遥遥领先于世界的。数学方面,公元前一世纪的《周髀算经》已有勾股定理的记载。秦汉之际的《九章算术》,更是中国古代数学的代表作,它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九章算术》是举世公认的古典数学名著之一,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关于分数概念及其运算、比例问题的计算、负数概念的引入和正负数的加减运算法则等等,都比印度早八百年左右,比欧洲国家则早千余年;南朝的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敢字,领先世界1000年之久。至于医学,更是中国古代科学延续至今的奇葩。《黄帝内经》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东汉张仲景编著的《伤寒杂病论》论述了“望、闻、问、切”四诊法,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张仲
景也被后人称为“医圣”。东汉时期的华佗,精于方药针灸,擅长外科手术;发明了最早的麻醉药剂“麻沸散”;发明了五禽戏,是最早的体育保健体操。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的思想,推进了世界生物学的发展。
而到了近代,西方在科学技术方面得成就远远超过了中国,三次科技革命区区一二百年,取得的成就却比历史上所有时间里取得的成就加起来还要多。而这三次科技革命里我们在做什么呢,第一次科技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当时中国随处在康乾盛世,但由于受专制政治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对先进的科技和生产方式极力排斥,导致西方国家很快强大起来,中国的经济却没有发生大的变动。中国没有抓住这次机遇,而一落千丈,最终成为列强的猎物,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科技革命始于19世纪70年代,中国仍然是清朝封建统治,由于西方列强的侵入,清政府内外交困,于是对科技革命的态度由排斥到只引进技术,如洋务运动。但洋务运动只是为维护封建统治而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和科学技术,不是为了从根本上促进社会发展,很快就失败了。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并不愿意中国强大,因而没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引入,反而通过战争和资本输出在中国继续掠夺,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极其缓慢。战争也使中国失去了发展的机会,导致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第三次科技革命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当时的中国处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没有发展科技革命的和平环境。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了维护独立、提高国际地位,在国际科技经济竞争中取得一定优势,
把发展科技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对第三次科技革命采取了引进吸收的态度,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如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造卫星发射上天等,但由于帝国主义国家长期敌视、封锁、包围,缺乏正常的交流,再加上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犯的一些错误,始终没有摆脱错误路线的束缚,科技革命也没能快速的发展。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正式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主动学习世界上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终于赶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末班车。长久以来,李约瑟难题一直激励着国人探讨我们为何会落后。本人认为这个难题涉及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古代重技轻科的思想,封建的官僚制度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并探讨了在当今社会转型期李约瑟难题的现实意义。
李约瑟难题是科技史上的一个重要难题,并引起了学术界各领域人士的广泛关注和持久争论。时至今日,探究李约瑟难题,寻找现代科技发展的模式,对于现阶段处于发展模式转型期的我国,仍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问题的产生。
李约瑟难题中的李约瑟(Joseph Needham ,1900 -1995)是英国
著名生物化学家李约瑟,曾因胚胎发育的生化研究而取得巨大成就,后来他又以中国科技史研究的杰出贡献成为权威。他在其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正式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那为什么像伽利略、托里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
呢?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 1 ]现在人们多定义为“为什么17 世纪的中国在科学技术一度领先的情况下,却没有自发地出现与系统的实验和自然假说的数字化相联系的近代科学及随之而来的工业革命?”
其实李约瑟难题的产生并不是完全由李约瑟一人提出的。1915 年任鸿隽在《科学》志创刊号上发表了《说中国之无科学的原因》,可以说是中国知识界讨论这一问题的先声,他在文中将“无科学之大原因”归于中国人没有使用归纳法。梁漱溟于20 世纪20 年代初,在他的经典著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从中西方的学术理念、文化路向、政治制度、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对中国没有发展近代科学的原因进行了细致的研究。1919年冯友兰来到美国,感受到中外巨大的反差,他开始思考为什么中外差距这么大?他认为中国落后的原因在于没有近代自然科学。作为一个哲学家,他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了中国没有近代哲学的原因,并写下《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对中国哲学的历史及其后果的一种解释》。[2]在五四运动前后,研究中国落后的问题称为了大家的热点。1920 年,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提出,清代朴学的研究方法,已经接近于近代科学的方法,而自然科学在中国不发达,是因国人“德成而上,艺成而下”的观念根深蒂固,加上中国社会缺少学校、社团、报馆之类的组织,使科学发明不能流传和交流。化学家王琎1922 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中国之科学思想》一文,也涉及此方面的内容。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国人对中国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