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水环境功能区划》请示、批复、区划

合集下载

河南省水环境功能区划

河南省水环境功能区划

附件1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河南省水环境功能区划》的批复(代拟稿)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省环保局和省水利厅《关于批准实施〈河南省水环境功能区划〉的请示》(豫环〔2006〕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河南省水环境功能区划》(以下简称《区划》),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区划》是我省水环境保护的基本依据。

各地的经济和社会建设活动必须符合《区划》的要求。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和省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区划》结果要求,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本行政区域和本部门的实施计划,认真抓好落实。

三、要切实加大水环境保护力度。

各级人民政府要将水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纳入当地行政领导目标责任制,建立有效的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和水环境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考核制度。

要积极采取法律、行政、经济等综合措施,按照《区划》的要求逐步改善水环境质量。

四、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能分工,加强对《区划》实施的指导和支持。

要加大执法力度,强化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污染防治、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面源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土地资源的开发管理和地表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五、加强《区划》实施的监督检查。

各级环保部门要会同水利等有关部门加强对《区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加强环境执法,确保《区划》目标的如期实现。

附件2河南省水环境功能区划河南省环境保护局二○○六年七月河南省水环境功能区划(修订)审定:王国平李景明审查:马新春陶冶王全力李秋民韩晓晗编修:潘鸣钟袁彩凤赵吉昌赵颖杨卫忠刘琼主要完成人员(按姓氏笔画):马新春王全力刘琼刘爱华李秋民杨卫忠赵吉昌赵颖陶冶袁彩凤韩晓晗潘鸣钟目录1水环境概况 (8)1.1 水系状况 (9)1.2 水资源概况 (12)1.3 水体水质状况 (12)2 水环境功能区划原则与方法 (15)2.1 区划依据 (15)2.2 区划原则 (16)2.3 区划方法 (17)3 水环境功能区划结果及分析 (18)3.1 全省水环境功能区划概况 (18)3.2 四大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情况 (19)3.3 流经城市河段水环境功能区划情况 (22)3.4 跨省界河流水环境功能区划情况 (22)3.5 高功能水域水环境功能区划情况 (24)3.6 监控断面情况 (26)4 水环境功能区划实施与计划 (30)前言水环境功能区划是水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是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和水环境质量标准的重要依据,是实施水污染总量控制、评价水环境质量以及水环境分级分类管理的基础。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3.04•【字号】豫政办〔2016〕23号•【施行日期】2016.03.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的通知豫政办〔2016〕23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河南省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3月4日河南省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有关要求,依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划定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一、区划对象在省政府对全省18个省辖市、103个县(市)的263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划定保护区的基础上,本次对全省125个县(市、区)1204个乡镇的1209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划定了保护区,并对3个县级水源地保护范围进行了调整。

其中: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060个,河流型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56个,水库型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96个。

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一)郑州市1.中牟县(1)中牟县郑庵镇地下水井群(共2眼井)一级保护区范围:水厂厂区及外围西30米、北15米的区域(1号取水井),2号取水井外围50米的区域。

(2)中牟县九龙镇地下水井群(共2眼井)一级保护区范围:水厂厂区及外围西40米、北35米的区域(1号取水井),2号取水井外围50米的区域。

(3)中牟县八岗镇地下水井群(共2眼井)一级保护区范围:水厂厂区及外围南40米的区域(1号取水井),2号取水井外围50米的区域。

(4)中牟县三官庙镇地下水井群(共2眼井)一级保护区范围:水厂厂区及外围西、北30米的区域(1号取水井),2号取水井外围50米的区域。

河南省饮水功能区划(最终版)

河南省饮水功能区划(最终版)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的通知豫政办〔2007〕12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河南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七年十二月二十日河南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燉T338-2007)》、《河南省水环境功能区划》、《河南省水功能区划》的有关规定,依法划定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

一、区划范围本次区划范围为18个省辖市及20个县级市的城市建成区和规划区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全省共113个饮用水源地,其中地表水饮用水源地41个、地下水饮用水源地72个。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另行划定。

二、省辖市饮用水源保护区(一)郑州市1.黄河邙山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一级保护区:黄河邙山取水口上游2000米至下游200米的水域及黄河南岸50米的陆域;邙山提灌站前沉沙池水域和沿岸50米陆域;石佛沉砂池厂界内的区域。

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外,京珠高速公路桥至桃花峪的黄河水域和黄河南岸大堤以内、黄河北岸生产堤以内的滩区。

2.黄河花园口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一级保护区:黄河107公路桥至花园口取水口下游700米的水域及其黄河南岸大堤外50米的陆域;沉沙池和输水明渠的水域及其沿岸50米的陆域。

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外,京珠高速公路桥至桃花峪的黄河水域和黄河南岸大堤以内、黄河北岸生产堤以内的滩区。

3.尖岗水库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尖岗水库郑密公路桥至王胡侗桥水域及其沿岸200米的陆域;输水明渠的水域及两侧50米的陆域。

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外,尖岗水库郑少高速、绕城高速、侯寨公路内的水域和汇水区的陆域;输水暗管两侧50米的陆域和输水明渠一级保护区外50米的陆域。

全国水环境功能区划汇总工作指南

全国水环境功能区划汇总工作指南

全国水环境功能区划汇总工作指南水环境功能区划是水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已经完成水环境功能区划工作,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履行国务院“三定”方案赋予国家环保总局的职责,加强水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管理,国家环保总局决定在各省市水环境功能区划工作的基础上,委托中国环境规划院统一规范各省市水环境功能区划,开展全国水环境功能区划汇总工作,编制完成全国水环境功能区划。

水环境功能区是水环境分级管理工作和环境管理目标责任制的基石,是科学确定和实施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基本单元,是正确实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进行水质评价的基础。

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环境功能区划的基础上,进行汇总分析,形成全国水环境功能区划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工作目标全国水环境功能区划汇总全部工作将在11月30日之前完成,具体包括二个层次的成果:1、国家层次。

具体包括全国水环境功能区划、国控断面和省界断面所在的水环境功能区、分流域或水资源区水环境功能区划,31个省级的水环境功能区划等。

2、重点城市层次。

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城区内水环境功能区划,以体现环境保护部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特色。

基本成果为全国水环境功能区划图(彩色)、数据表(包括汇总表、编码表、登记表)以及相关的说明分析报告。

同时,将提交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全国水环境功能区划计算机系统,该系统可以通过点击形式弹出重点城市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重点城市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规定格式的成果:2002年7月15日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提交统一格式的水环境功能区划数据表(汇总表、编码表、登记表)、汇总分析报告、彩图,上述3份文件以纸版和电子版2种形式报送,功能区划图形应以彩图形式输出。

电子文档应提交刻录光盘。

8月31日完成重点城市水环境功能区划工作编制和报送,格式同上。

具体格式要求可以参见技术要求。

另外,各地还应积极进行水环境功能区划方案的报批工作。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我省省级自然保护区调整工作的请示-豫环文[2018]91号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我省省级自然保护区调整工作的请示-豫环文[2018]91号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我省省级自然保护区调整工作的请示正文:----------------------------------------------------------------------------------------------------------------------------------------------------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我省省级自然保护区调整工作的请示豫环文[2018]91号省政府:生态环境部要求6月15日前报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自然保护区作为禁止开发区必须划入生态保护红线。

但我省西峡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目前尚未界定,信阳黄缘闭壳龟和内乡湍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还存在范围及功能区划分不合理等问题。

我厅正在组织制定《河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和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管理规定》和《河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组织和工作规则》以及与保护区调整配套的标准和规范,近期无法印发实施。

为加快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核定调整工作,请示如下:一、西峡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界定和功能区划分方案已通过河南省地方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评审。

我厅已上报省政府《关于西峡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界定及功能区划分评审情况的报告》。

提请省政府尽快批复西峡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界定和功能区划分方案,以利于对保护区实施有效监督管理。

二、信阳黄缘闭壳龟和内乡湍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申报材料已通过保护区主管部门省农业厅和林业厅初审。

由于新的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规定尚未出台,提请省政府尽快批准我厅召开省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会议,对这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调整方案进行评审,以保障相关工作顺利开展。

妥否,请批示。

2018年4月23日——结束——。

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

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

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发布部门】河南省人大(含常委会)【公布日期】2009.11.27【实施日期】2010.03.01【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09年11月27日河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治水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饮用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地表水体及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

第三条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的水环境保护体制,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水环境质量负责,应当将水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水环境保护目标和年度实施计划,增加水污染防治资金投入,确保水污染防治的需要。

水环境保护实行目标责任制。

上级人民政府将水环境保护责任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大农村水环境保护投入,加强农村水环境监测和监管。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做好辖区内饮用水安全、农业和农村水污染防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的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行政、农业、林业、卫生、旅游、能源、畜牧等有关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有关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第七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水环境,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水环境的行为进行制止和举报;有关监督管理部门接到举报后,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水环境保护意识;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应当加大水污染防治宣传力度,开展舆论监督,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国务院关于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
的批复

【期刊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公报》》
【年(卷),期】2012(000)001
【摘要】国函〔2011〕16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利部、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关于报请批准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的请示》(水资源〔2011〕597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以下简称《区划》),请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认真组织实施。

【总页数】1页(P2-2)
【作者】无
【作者单位】[1]国务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2
【相关文献】
1.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解读《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 [J],
2.《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的重大意义 [J], 彭文启
3.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解读《全国重要
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 [J],
4.珠江流域片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获国务院批复 [J], 刘晨
5.国务院批复全国水功能区划百分之八十一的水功能区水质目标为Ⅲ类或优于Ⅲ类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南省水环境功能区划

河南省水环境功能区划
2005 年全省监控河段总长度为 7979.4 公里。其中Ⅰ~Ⅲ类水质河段 长度 4475.2 公里,占监控河段总长度的 56.1%;Ⅳ类水质河段长度 319.0 公里,占 4.0%,Ⅴ类水质河段长度 556.6 公里,占 7.0%,劣Ⅴ类水质河 段长度 2628.6 公里,占 32.9%。见表 1-2。
—4—
本水环境功能区划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2005 年~ 2010 年):全省饮用水源保护区、河流源头、自然保护区、大中 型水库等高功能水域,必须稳定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水质目标, 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全省 49 个重点水环境功能区水质目标 逐步达到省政府水环境责任目标的要求。第二阶段(2010 年~ 2015 年):区划 181 个水环境功能区全部达到区划结果划定的水 质目标。
2 水环境功能区划原则与方法 .................................. 12 2.1 区划依据................................................................................................ 12 2.2 区划原则................................................................................................ 13 2.3 区划方法................................................................................................ 14
3 水环境功能区划结果及分析 .................................. 15 3.1 全省水环境功能区划概况.................................................................... 15 3.2 四大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情况............................................................ 16 3.3 流经城市河段水环境功能区划情况.................................................... 19 3.4 跨省界河流水环境功能区划情况........................................................ 19 3.5 高功能水域水环境功能区划情况........................................................ 21 3.6 监控断面情况........................................................................................ 23

河南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河南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河南省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海拔高而起伏大,东部地势低且平坦,从 西到东依次由中山到低山,再从丘陵过渡到平原,构成比较完整的地貌组 合;气候跨北亚热带和暖温带两个气候带,具有明显的南北过渡型和大陆 型季风气候特点,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 1.1 水系状况
河南省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其中淮河流域面积 8.83 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 52.8%;黄河流域面积 3.62 万平方公里, 占全省总面积的 21.7%;海河流域面积 1.53 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 9.2%;长江流域面积 2.72 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 16.3%。
3 水环境功能区划结果及分析 .................................. 15 3.1 全省水环境功能区划概况.................................................................... 15 3.2 四大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情况............................................................ 16 3.3 流经城市河段水环境功能区划情况.................................................... 19 3.4 跨省界河流水环境功能区划情况........................................................ 19 3.5 高功能水域水环境功能区划情况........................................................ 21 3.6 监控断面情况........................................................................................ 23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的通知-豫政办[2013]107号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的通知-豫政办[2013]107号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的通知正文:----------------------------------------------------------------------------------------------------------------------------------------------------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的通知(豫政办〔2013〕107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河南省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4年1月7日河南省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有关要求,依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划定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一、区划对象在2007年省政府对全省18个省辖市、20个县级市的113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划定保护区的基础上,本次区划对其余83个县的148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划定了保护区;对新乡市、永城市、项城市新增的水源地,补充划定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全省83个县共有148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其中: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30个,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18个;新乡市、永城市、项城市新增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4个。

(一)郑州市1.中牟县(1)中牟县一水厂地下水井群(新城区万胜路西南,共5眼井)一级保护区范围:取水井外围30米的区域。

(2)中牟县二水厂地下水井群(谷堆刘村北林场内,共18眼井)一级保护区范围:取水井外围30米的区域。

二级保护区范围:一级保护区外,1~6号、8~13号取水井外围330米外公切线所包含的区域。

(二)开封市1.杞县(1)杞县一水厂地下水井群(县城中部,共6眼井)一级保护区范围:取水井外围30米的区域。

河南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

河南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

河南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燉T338-2007)》、《河南省水环境功能区划》、《河南省水功能区划》的有关规定,依法划定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

一、区划范围本次区划范围为18个省辖市及20个县级市的城市建成区和规划区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全省共113个饮用水源地,其中地表水饮用水源地41个、地下水饮用水源地72个。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另行划定。

二、省辖市饮用水源保护区(一)郑州市1.黄河邙山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一级保护区:黄河邙山取水口上游2000米至下游200米的水域及黄河南岸50米的陆域;邙山提灌站前沉沙池水域和沿岸50米陆域;石佛沉砂池厂界内的区域。

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外,京珠高速公路桥至桃花峪的黄河水域和黄河南岸大堤以内、黄河北岸生产堤以内的滩区。

2.黄河花园口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一级保护区:黄河107公路桥至花园口取水口下游700米的水域及其黄河南岸大堤外50米的陆域;沉沙池和输水明渠的水域及其沿岸50米的陆域。

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外,京珠高速公路桥至桃花峪的黄河水域和黄河南岸大堤以内、黄河北岸生产堤以内的滩区。

3.尖岗水库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尖岗水库郑密公路桥至王胡侗桥水域及其沿岸200米的陆域;输水明渠的水域及两侧50米的陆域。

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外,尖岗水库郑少高速、绕城高速、侯寨公路内的水域和汇水区的陆域;输水暗管两侧50米的陆域和输水明渠一级保护区外50米的陆域。

4.常庄水库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常庄水库取水口至刁沟村桥的水域及其沿岸200米的陆域;输水明渠的水域及两侧50米的陆域。

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外,常庄水库防汛路、四环路、贾鲁河内的水域和周边陆域;输水暗管两侧50米的陆域和输水明渠一级保护区外50米的陆域。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河南省故县水库灌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河南省故县水库灌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河南省故县水库灌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公布日期】2024.10.21•【字号】豫环审〔2024〕54号•【施行日期】2024.10.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影响评价正文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河南省故县水库灌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洛阳故县水库灌区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你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10300MA9K577618)上报的由黄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院编制完成的《河南省故县水库灌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版)》(以下简称《报告书》)收悉。

该项目环评审批事项已在我厅网站公示期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

经研究,批复如下:一、该项目是《黄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伊洛河流域综合规划》等规划的组成部分,《报告书》内容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规定,符合“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评价结论可信。

我厅批准该《报告书》,原则同意你公司按照《报告书》所列项目的建设内容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进行项目建设。

二、你公司应向社会公众主动公开已经批准的《报告书》,并接受相关方的垂询。

三、你公司应全面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确保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确保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项目建成后按规定程序实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一)向水行政管理部门、设计单位提供《报告书》和本批复文件,作为制定水库调水方案和生态调度方案的依据,并确保项目设计按照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要求,落实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及环保设施投资概算。

(二)依据《报告书》和本批复文件,对项目建设及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等污染,以及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及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郑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7—2030年)

郑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7—2030年)

郑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7-2030年)公示稿郑州市城乡规划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内容郑州市海绵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综合评价海绵城市建设条件,识别城市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和具体指标,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因地制宜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路径;构建海绵城市的自然生态空间格局,划定海绵城市建设分区,提出建设指引;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管控要求,将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进行分解,并提出管控要求;提出规划措施和相关专项规划衔接的建议;明确近期海绵城市建设重点区域,提出分期建设要求;完善保障措施和实施建议。

第2条规划范围研究范围为郑州市域7446平方公里,规划区范围包括《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主城区,以及航空城、西部新城、白沙组团和九龙组团4个片区,规划面积共1945平方公里。

第3条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7-2030年,其中近期2017-2020年,远期2020-2030年。

第4条规划原则生态为本:充分保护原有“山、水、林、田、湖”生态基底。

因地制宜:根据郑州市实际情况和主要问题,合理确定规划建设目标、适用技术、具体措施。

统筹规划:与排水规划、中水规划、防洪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等专项规划充分衔接。

合理分区:根据汇水流域和管控单元等因素对规划区进行科学分区,合理确定各片区海绵城市的建设指标和管控措施。

第5条规划目标将郑州市建设成具有吸水、蓄水、净水和释水功能的海绵体,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减灾能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缓解城市水资源压力。

第6条总体思路从市域角度分析郑州市整体特点,重点研究中心城区范围内的海绵城市建设体系,同时对西部新城区、白沙组团、九龙组团、航空城等区域提出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和指引。

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的总体思路。

主城区海绵城市建设以解决现状问题为主;新建区海绵城市建设以目标导向为主。

河南省水环境功能区划

河南省水环境功能区划

老关嘴 耿寺 汤河水库 烧酒营 五陵 2010COD氨氮 10mg/L60年目 标值mg/L 2010COD氨氮 1.5mg/L30年 目标值mg/L
— 30 —
北汝河 北 3 澧河 澧河 平顶山 澧河 沙河 沙河 沙河 沙河 淇河 淇河 汤河 洹河 洹河 洹河 洹河 卫河 安阳 卫河 浊漳河 漳河 澧1 澧2 澧3 沙1 沙2 沙3
沙 4 沙河出平顶山境段 淇2 淇3 汤4 洹2 洹3 洹4 洹5 卫6 卫8 浊漳 1 淇河林州上段 淇河林州下段 汤河安阳段 两库一泉 洹河安阳县西段 洹河安阳上段 洹河安阳县东段 卫河滑县段 卫河内黄段 浊漳河入豫境段 漳河合漳段 柳青河安阳段 金堤河安阳段 淇河鹤壁上段 淇河鹤壁下段
漳1 柳青 柳青河 4 金堤河 金 1 淇河 淇河 淇4 淇5
盘石头水库—京广 京广铁路桥 铁路桥 京广铁路桥—入卫 前枋城 河口
共产主 共5 义渠 汤河 汤 1 鹤壁 汤河 卫河 卫河 汤2 卫5 卫7
共渠浚县段 汤河鹤壁段 汤河水库 卫河浚县上段 卫河浚县下段
Ⅴ Ⅳ Ⅲ Ⅴ Ⅴ
小河口—入卫河口 东头—耿寺 耿寺—汤河水库坝 小河口—烧酒营 大吕庄西—五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石人山—昭平台水 鲁山中汤 库入口 昭平台水库入口昭 昭平台水库 平台水库出口— 昭平台水库出口白 白龟山水库 龟山水库出口— 白龟山水库出口— 马湾 马湾 要街水库出口—河 河口 河口—盘石头水库 盘石头水库 汤河水库出口—入 北庄 卫河口 小南海水库入口彰 彰武水库 武水库出口— 彰武水库出口—南 南士旺 士旺 南士旺—于曹沟 于曹沟 于曹沟—入卫河口 安阳辛村 烧酒营—大吕庄西 柴湾
2010 年目标 值 氨氮 1.5mg/L
2010COD氨氮 五陵—南乐元村集 南乐元村集 8mg/L65年目 标值mg/L 东垴—合漳 合漳—岳城水库出 随庄—入金堤河 白道口—出安阳境 东垴 岳城水库 西新庄 大韩桥 由山西省入境 岳城水库南干 渠由入河北省 入境 2010COD氨氮 8mg/L65年目 标值mg/L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河南省环境容量状况研究报告的通知-豫政办[2011]117号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河南省环境容量状况研究报告的通知-豫政办[2011]117号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河南省环境容量状况研究报告的通知正文:----------------------------------------------------------------------------------------------------------------------------------------------------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河南省环境容量状况研究报告的通知(豫政办〔2011〕117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为掌握全省环境容量和环境质量总体状况,了解污染负荷现状及环境承载能力,省环保厅组织课题组对我省环境容量承载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将环境容量作为促进科学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的参照系,提出了我省抓好污染减排工作的政策建议。

8月19日省政府第90次常务会议听取了关于环境容量状况研究的专题汇报,认为该研究报告对于充分认识“十二五”期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刚性环境总量指标与减排能力之间的突出矛盾,高效利用环境容量、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按照省政府常务会议要求,现将《河南省环境容量状况研究报告---高效利用环境容量,加快推动我省发展方式转变》转发给你们。

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污染减排工作,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研究、借鉴该研究报告,妥善处理污染减排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采取过硬措施,建立长效机制,高效利用环境容量,切实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的道路。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一一年十月十七日河南省环境容量状况研究报告---高效利用环境容量,加快推动我省发展方式转变(省环保厅二○一一年九月九日)环境容量是表征区域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环境资源。

为把握全省环境容量和环境质量总体状况,掌握我省污染负荷现状及环境承载能力,寻求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模式,提出以环境容量优化产业布局、破解资源环境制约的对策,达到以有限的环境容量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省环保厅组织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省环境监测中心等科研单位成立课题组,对全省环境容量状况进行了研究,并就如何高效利用环境容量、加快推动我省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对策建议。

河南省生态功能区划报告

河南省生态功能区划报告

前言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守生态规律,必须顾及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这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在总结我国半个多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之后,党中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国务院颁布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从宏观政策层面上提出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重点及措施。

河南省人民政府积极贯彻国务院要求,于2001年6月6日下发了《关于开展全省生态功能区划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省开展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工作,并将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工作纳入全省“十五”环境保护工作计划之中。

《河南省生态功能区划》即是按照《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要求,在对全省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由省环保局组织编制形成的一个文本。

《河南省生态功能区划》的制定立足于河南省生态环境现状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其最终目的是为全省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规划以及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指南,使全省各级政府和广大民众更加深刻地认识环境与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牢固树立起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意识,在推进中原崛起、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事业中尊重自然规律、坚持科学决策,努力保护和建设好中原大地的生态环境。

本《区划》是河南省制定水、土地、矿产等资源利用规划和工业、农业、林业、旅游业等产业发展规划的依据,是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科学合理地利用生态环境容量的初步规划。

本《区划》以国家环保总局下发的《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为指导,在全省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评价因子进行赋值,运用加权指数法、等权指标体系等进行分级和分区,对全省的土壤侵蚀、酸雨、水环境污染、地质灾害、水资源胁迫、土壤沙化和土地承载力等七项指标的敏感性由低到高分为一般地区、轻度敏感、中度敏感、高度敏感和极度敏感五个级别;并按照其重要性高低对生物多样性、水资源保护、洪水调蓄、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水源涵养、生态系统产品提供等分为极重要、中等重要、比较重要和一般地区四个级别。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和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管理规定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和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管理规定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和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管理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0.31•【字号】豫政办[2012]153号•【施行日期】2012.10.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和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管理规定的通知(豫政办〔2012〕153号)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河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和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管理规定》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一二年十月三十一日河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和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管理规定第一条为加强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有效保护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环境、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务院令第16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0〕63号)及其他有关要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指在国内外有典型意义、在科学上有重大影响或者有特殊科学研究价值,经省政府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

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是指省级自然保护区外部界限的扩大、缩小或范围调换。

省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是指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的调整。

省级自然保护区更改名称,是指省级自然保护区原名称中的地名更改或保护对象的增减。

第四条省环保部门负责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的综合监督管理工作。

省林业、农业、国土资源等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功能区和名称原则上不得随意调整和更改。

《河南省水环境功能区划》请示、批复、区划

《河南省水环境功能区划》请示、批复、区划

附件1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河南省水环境功能区划》的批复(代拟稿)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省环保局和省水利厅〘关于批准实施〖河南省水环境功能区划〗的请示〙(豫环〔2006〕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河南省水环境功能区划〙(以下简称〘区划〙),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区划〙是我省水环境保护的基本依据。

各地的经济和社会建设活动必须符合〘区划〙的要求。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和省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区划〙结果要求,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本行政区域和本部门的实施计划,认真抓好落实。

三、要切实加大水环境保护力度。

各级人民政府要将水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纳入当地行政领导目标责任制,建立有效的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和水环境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考核制度。

要积极采取法律、行政、经济等综合措施,按照〘区划〙的要求逐步改善水环境质量。

四、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能分工,加强对〘区划〙实施的指导和支持。

要加大执法力度,强化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污染防治、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面源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土地资源的开发管理和地表水资源的合理配臵。

五、加强〘区划〙实施的监督检查。

各级环保部门要会同水利等有关部门加强对〘区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加强环境执法,确保〘区划〙目标的如期实现。

附件2河南省水环境功能区划河南省环境保护局二○○六年七月河南省水环境功能区划(修订)审定:王国平李景明审查:马新春陶冶王全力李秋民韩晓晗编修:潘鸣钟袁彩凤赵吉昌赵颖杨卫忠刘琼主要完成人员(按姓氏笔画):马新春王全力刘琼刘爱华李秋民杨卫忠赵吉昌赵颖陶冶袁彩凤韩晓晗潘鸣钟目录1水环境概况 (8)1.1 水系状况 (8)1.2 水资源概况 (11)1.3 水体水质状况 (11)2 水环境功能区划原则与方法 (14)2.1 区划依据 (14)2.2 区划原则 (15)2.3 区划方法 (16)3 水环境功能区划结果及分析 (17)3.1 全省水环境功能区划概况 (17)3.2 四大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情况 (18)3.3 流经城市河段水环境功能区划情况 (21)3.4 跨省界河流水环境功能区划情况 (21)3.5 高功能水域水环境功能区划情况 (23)3.6 监控断面情况 (25)4 水环境功能区划实施与计划 (29)前言水环境功能区划是水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是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和水环境质量标准的重要依据,是实施水污染总量控制、评价水环境质量以及水环境分级分类管理的基础。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河南省水环境生态补偿暂行办法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河南省水环境生态补偿暂行办法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河南省水环境生态补偿
暂行办法的通知
佚名
【期刊名称】《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2014(000)006
【摘要】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为确保完成《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河南省水环境功能区划的通知》(豫政文[2006]233号)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实现全省河流2015年按水环境功能达标,结合《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水环境生态补偿暂行办法的通知》(豫政办[2010]9号)和《省环保厅省财政厅省水利厅关于河南省水环境生态补偿暂行办法的补充通知》(豫环文[2012]50号)具体实施情况,经省政府同意,现对《河南省水环境生态补偿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一步修订完善如下:
【总页数】1页(P3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7
【相关文献】
1.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和河南省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的通知 [J], ;
2.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的通知 [J], ;
3.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河南省进一步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和
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 [J], ;
4.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水环境生态补偿暂行办法的通知 [J], ;
5.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省直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暂行办法和河南省省直职工大额医疗费补充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 [J], ;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河南省水环境功能区划》的批复(代拟稿)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省环保局和省水利厅〘关于批准实施〖河南省水环境功能区划〗的请示〙(豫环〔2006〕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河南省水环境功能区划〙(以下简称〘区划〙),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区划〙是我省水环境保护的基本依据。

各地的经济和社会建设活动必须符合〘区划〙的要求。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和省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区划〙结果要求,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本行政区域和本部门的实施计划,认真抓好落实。

三、要切实加大水环境保护力度。

各级人民政府要将水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纳入当地行政领导目标责任制,建立有效的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和水环境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考核制度。

要积极采取法律、行政、经济等综合措施,按照〘区划〙的要求逐步改善水环境质量。

四、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能分工,加强对〘区划〙实施的指导和支持。

要加大执法力度,强化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污染防治、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面源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土地资源的开发管理和地表水资源的合理配臵。

五、加强〘区划〙实施的监督检查。

各级环保部门要会同水利等有关部门加强对〘区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加强环境执法,确保〘区划〙目标的如期实现。

附件2河南省水环境功能区划河南省环境保护局二○○六年七月河南省水环境功能区划(修订)审定:王国平李景明审查:马新春陶冶王全力李秋民韩晓晗编修:潘鸣钟袁彩凤赵吉昌赵颖杨卫忠刘琼主要完成人员(按姓氏笔画):马新春王全力刘琼刘爱华李秋民杨卫忠赵吉昌赵颖陶冶袁彩凤韩晓晗潘鸣钟目录1水环境概况 (8)1.1 水系状况 (8)1.2 水资源概况 (11)1.3 水体水质状况 (11)2 水环境功能区划原则与方法 (14)2.1 区划依据 (14)2.2 区划原则 (15)2.3 区划方法 (16)3 水环境功能区划结果及分析 (17)3.1 全省水环境功能区划概况 (17)3.2 四大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情况 (18)3.3 流经城市河段水环境功能区划情况 (21)3.4 跨省界河流水环境功能区划情况 (21)3.5 高功能水域水环境功能区划情况 (23)3.6 监控断面情况 (25)4 水环境功能区划实施与计划 (29)前言水环境功能区划是水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是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和水环境质量标准的重要依据,是实施水污染总量控制、评价水环境质量以及水环境分级分类管理的基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环境质量标准〙,切实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管理工作,省政府于1992年6月下发了〘关于开展我省地面水环境功能区划分工作问题的批复〙(豫政〔1992〕15号),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指导、督促各地开展地面水环境功能区划工作,截至1995年4月,18个省辖市均完成了本辖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工作,并报经当地政府批准实施。

各地水环境功能区划实施10年来,对加强水污染防治、保护水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水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一些水环境功能区的范围和功能类别需要调整,部分河流的监控断面需要改变,原有的水环境功能区划亟待做合理的调整和优化。

为了加强全省水环境统一规划、评价、管理和考核,做好跨区域、流域的水环境监控和管理工作,省环保局会同省水利厅,在各地水环境功能区划调整、充实和提高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河南省水环境功能区划〙。

本水环境功能区划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2005年~2010年):全省饮用水源保护区、河流源头、自然保护区、大中型水库等高功能水域,必须稳定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水质目标,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全省49个重点水环境功能区水质目标逐步达到省政府水环境责任目标的要求。

第二阶段(2010年~2015年):区划181个水环境功能区全部达到区划结果划定的水质目标。

1水环境概况河南省位于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南,故名河南。

2000多年前,为中国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简称为“豫”,且有“中州”、“中原”之称。

河南省处在东经110°21′~116°39′,北纬31°23′~36°22′之间,与冀、晋、陕、鄂、皖、鲁6省毗邻,东西长约580公里,南北跨约550公里,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 1.74%,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居第17位。

河南省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海拔高而起伏大,东部地势低且平坦,从西到东依次由中山到低山,再从丘陵过渡到平原,构成比较完整的地貌组合;气候跨北亚热带和暖温带两个气候带,具有明显的南北过渡型和大陆型季风气候特点,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

1.1 水系状况河南省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其中淮河流域面积8.8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2.8%;黄河流域面积3.6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1.7%;海河流域面积1.5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2%;长江流域面积2.7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6.3%。

境内河流众多,大小河流1500多条,河川年径流量303.99亿立方米。

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干支流河道共491条,总长25453公里,其中流域面积在5000~10000平方公里的河流7条,有淮干、洪河、沙河、卫河、洛河、白河、丹江;1000~5000平方公里的河流9条,有史灌河、汝河、北汝河、颍河、贾鲁河、金堤河、共产主义渠、伊河、唐河;100~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432条。

1.1.1 淮河流域河南省辖淮河流域是河南省最大的流域,分属10个水系,支流众多。

淮河干流发源于桐柏山,经信阳流入安徽省,在河南省境内长354公里,占干流全长的三分之一。

南侧各支流均发源于豫南山地,主要有浉河、竹竿河、潢河、史灌河、白露河等,其中以史灌河为最大。

这些支流源流较短促,河床比降大,水量丰富,在汛期降暴雨时易形成洪峰。

北侧诸支流大部分发源于豫西山地,小部分发源于黄河堤岸以南的平坡地,自西北向东南流入淮河。

其中最大的一级支流沙颍河,发源于豫西山地,源远流长,支流众多,它的较大支流有沙河、颍河、贾鲁河等;还有洪汝河、涡河等一级支流。

1.1.2 黄河流域河南省辖黄河流域分属3个水系。

黄河干流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万里巨川。

黄河自山西潼关流入河南,横贯我省北部,在台前县流入山东,在河南境内长约711公里。

黄河入河南后,流于中条山与小秦岭、崤山之间,在陕县以东河宽缩至300~400米,形成著名的三门峡,此段水流湍急,水利资源丰富。

从孟津以东,黄河进入平原,河道骤然变宽,水流变缓,泥沙大量沉积,以致黄河河床逐年抬高,形成“地上悬河”。

黄河在河南境内的主要支流入河口位于郑州以西,南侧较大的支流有伊河、洛河,两者在偃师杨村汇流后,称伊洛河,在巩义神堤注入黄河;北侧有沁河、丹河和蟒河;郑州黄河铁路桥以东较大的支流有天然文岩渠和金堤河,位于黄河干流北侧,系季节性平原河道。

1.1.3 海河流域河南省辖海河流域分属2个水系,最大河流是漳卫南运河水系的卫河,发源于太行山,流经河南省焦作、新乡、鹤壁、安阳、濮阳市,在南乐县出省境流入河北省,河南境内长400多公里,卫河在河南大小支流约有30多条,其中较大的有洹河、淇河和汤河等。

第二大河流是徒骇河水系的马颊河。

1.1.4 长江流域河南省辖长江流域分属2个水系,其中唐白河水系的唐河、白河是汉水的重要支流。

唐河发源于河南省方城县七峰山,流经南阳市的方城、社旗、唐河、新野县,在新野县的梅湾流入湖北省,河南省境内长191公里。

白河发源于伏牛山,流经洛阳市嵩县、南阳市南召、方城、新野县及南阳市区,在新野县新甸铺以下流入湖北省。

唐白河水系略呈扇面状,流入平原后,河曲发育,沙砾很多,故有“白河砂多,唐河湾多”之说。

丹江水系的丹江自陕西省商南县流入河南省淅川县,汇入丹江口水库,河南省境内长147公里。

境内丹江口水库陶岔是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取水口。

1.1.5 水库河南省目前建成水库2396座,其中大型水库21座,中型水库91座,小型水库2284座,总库容7332264万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库容6854500万立方米,分布在8市16县。

大型水库基本情况见表1-1。

表1-1 河南省21座大型水库基本情况注:三门峡水库为兴利库容,其余水库为最大库容。

1.2 水资源概况河南水资源缺乏且地区分布不均,水资源总量居全国第十九位,地表径流量居全国第二十一位,人均占有量不到全国的1/6;水资源年际变化丰枯不均,年内分配60~80%集中在汛期。

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312.8亿立方米,其中淮河流域178.5亿立方米,黄河流域47.4亿立方米,海河流域20亿立方米,长江流域66.9亿立方米。

入过境水量近475亿立方米,相当于全省地表水资源总量的1.5倍。

1.3 水体水质状况2005年全省监控河段总长度为7979.4公里。

其中Ⅰ~Ⅲ类水质河段长度4475.2公里,占监控河段总长度的56.1%;Ⅳ类水质河段长度319.0公里,占4.0%,Ⅴ类水质河段长度556.6公里,占7.0%,劣Ⅴ类水质河段长度2628.6公里,占32.9%。

见表1-2。

表1-2 2005年流域河段所属水质类别长度省辖海河流域污染程度位于首位,淮河流域和黄河流域次之,长江流域较轻。

1.3.1 淮河流域2005年全流域监控河段总长度为4513.1公里。

其中Ⅰ~Ⅲ类水质河段长2461.8公里,占监控河段总长度的54.6%;Ⅳ类水质河段长264.0公里,占监控河段总长度的5.8%;Ⅴ类水质河段长279.4公里,占监控河段总长度的6.2%;劣Ⅴ类水质河段长1507.9公里,占监控河段总长度的33.4%。

监测的24条河流中,淮河干流水质级别为良好。

支流中,北汝河、竹竿河、臻头河、史灌河、澧河、白露河、沙河7条河流水质级别为优,浉河、汝河、潢河、黑茨河4条河流水质级别为良好,泉河水质级别为轻污染,沱河、大沙河、颍河、洪河4条河流水质级别为中污染,涡河、清潩河、双洎河、包河、贾鲁河、黑河、惠济河7条河流水质级别为重污染。

1.3.2 海河流域2005年全流域监控河段总长度为788.8公里。

其中Ⅰ~Ⅲ类水质河段长205.5公里,占监控河段总长度的26.0%;Ⅳ类水质河段长0公里;Ⅴ类水质河段长73.3公里,占监控河段总长度的9.3%;劣Ⅴ类水质河段长510.0公里,占监控河段总长度的64.7%。

监测的6条河流中,淇河水质级别为优,洹河水质级别为轻污染,汤河水质级别为中污染,马颊河、卫河和共产主义渠3条河流水质级别为重污染。

1.3.3 黄河流域2005年全流域评价河段总长度为1912.9公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