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练案33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二讲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课程标准] 1.以某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例,分析该类城市发展的方向。
2.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
[体系架构][基本概念]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生态脆弱区、土地退化、交错带;资源型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主导产业、转型。
[基本原理] 1.辩证分析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2.受自然条件影响,生态脆弱区土地退化的原因。
3.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课时60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1.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利用方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实例利用自然条件是区域发展的基础四大古代文明发祥地都位于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不同区域对自然条件的利用存在差异①自然条件优越,但利用不充分,区域发展水平仍然很低,如孟加拉国自然条件优越,但极不发达;②自然条件较差,但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依靠其社会资源发展成为富裕的国家,如日本改造遵循自然规律,谋求人地和谐我国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历经两千多年仍在发挥作用违背自然规律,虽然在短期内能获得经济效益,终究会出现环境问题美国大面积开垦中部大平原,破坏了草原植被,土壤风蚀严重,出现“黑风暴”特别提醒四大古代文明发祥地的发展条件四大古代文明发祥地都位于北温带,地处大河中下游平原地区。
其共同的区位条件是:地势平坦,热量、水源充足,土层深厚、肥沃,便于农耕。
2.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1)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2)自然资源丰富程度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①一种重要能源或关键性矿产资源的发现与开发,会使区域经济发生根本性改变。
②有的区域矿产资源贫乏,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
(3)自然资源的种类和储量区域分布与组合极不平衡,有的区域不仅自然资源种类多而且数量大,对其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4)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有重要作用,而如何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更是区域发展的关键。
①有的区域尽管矿产资源丰富,但过度依赖矿产资源,也会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练案[15] 第五章 第1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练案[15]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单项选择题(2021·福建适应性测试)我国某淡水湖湖区内洲滩广泛发育,植物面积季节变化明显。
下图示意该湖区各月的多年平均植物面积和水位。
据此完成1~3题。
1.影响该湖区植物面积逐月变化的主要因素是(C)A.湖区光照和湖区降水量B.湖区湿度和流域面积C.湖区气温和流域降水量D.湖区风力和植物类型2.近年来该湖区上游修建了大型水库,导致该湖区(B)A.夏季泥沙淤积量减少,植物面积缩小B.夏季来水量减少,植物面积扩大C.冬季泥沙淤积量减少,植物面积缩小D.冬季来水量减少,植物面积扩大3.该湖区最可能位于(D)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东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解析]第1题,植物生长受气候影响较大,2月随气温回升,植物面积不断增加。
随流域降水增加,洲滩被淹没,植物面积下降。
故影响该湖区植物面积逐月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湖区气温和流域降水量。
第2题,湖区上游修建了大型水库,对湖区水量的调节能力变强,同时拦截了部分泥沙。
夏季来水量减少,冬季来水量增加,水位与植物面积呈负相关;夏季和冬季湖区泥沙淤积都减少,植物面积扩大。
第3题,此地位于我国淡水湖湖区,湖泊水位在3月份开始增加,7、8月份开始下降,水位增加的时间较长,故该湖区雨季较长,东北平原雨季在7、8月份,故该湖区应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2021·河北适应性测试)云南元阳以水田为主的哈尼梯田(左图) 和山西昔阳大寨旱地梯田(右图) 是我国南北方山区人民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型代表。
据此完成4~5题。
4.两地均形成了坡面“上部林地+下部梯田”的空间结构,林地对梯田的主要生态保护功能是(D)①防止山洪对梯田的毁坏②为梯田提供养分③防止大风对梯田的毁坏④为梯田涵养水源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与大寨梯田相比,哈尼梯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独特性是(D)A.防止水土流失导致土层变薄B.防止水分流失加剧土地干旱化C.防止土壤侵蚀导致土壤养分流失D.防止有机质快速分解与淋溶加剧养分流失[解析]第4题,林地对梯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上部的林地可起到减缓地表径流速度的作用,防止山洪对梯田造成破坏,林地可大量保存水分,为梯田提供水源;云南元阳为湿润地区,风力作用不显著,林地对梯田的主要生态保护功能不是防风,林地也不能为梯田提供养分。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2部分 第5章 课时56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京津冀地区
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生产为主 的功能区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以生态环境保护为 主的功能区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地理背景
• 地理背景:土地适宜开发的程度 • 我国现状:适宜开发的土地少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地理背景
• 地理背景:自然资源的丰富度 • 我国现状: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明确 命题方向
真题研析
答案 (1)距北京近;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通过;生产成本低;工业基础雄厚;政策 支持。(答出3点即可) (2)推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联程联运(与京津地铁连接);完善京津冀交通运输网络(增 加轨道交通的覆盖区域);节省交通出行时间。 (3)挖掘运河沿岸的历史和民俗文化;在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整治沿 河景观,保护生态环境;利用运河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业等相关产业。
图 长江干流各河段通航能力及主要港口分布示意
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产业布局
• 发挥大城市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统筹城 乡发展。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拓展延伸—京津冀地区协调发展中各自的定位
京津 冀地 区的 发展 定位
明确 命题方向
真题研析
• 目的:为逐步缩小我国区域发展差距。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 案例: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地理背景
• 思考题: • 读图说出长江经济带的位置和
范围。分析长江经济带发展的 区位优势。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地理背景
• 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地理背景
• 资源储量充足,种类丰富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地理背景
连,推动了不同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联程联运;新的交通线路的出现,进一步加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2部分 第5章 课时58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课时58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1.建设主体功能区(1)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地理背景适宜开发的土地少人均可利用土地少,决定了我国必须集约利用土地,减少对土地的占用自然资源分布不均人均可利用资源量少且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区域开发会受到自然资源实际情况的制约,过度开发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面积广,决定了我国不适宜通过大规模扩展面积来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提高已开发区域的空间利用效率,缓解对自然环境的压力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经济呈现多极化趋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区域。
我国需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2)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主体功能区地域类型主体功能产业基础问题及发展方向优化开发区域城镇化地区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镇体系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强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已经接近饱和,需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镇群的协调发展重点开发区域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人口较为密集,城镇体系初步形成目前开发基础较弱,未来开发潜力大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提供农产品耕地较多,农业发展条件较好保障我国的农产品供给重点生态功能区提供生态产品生态环境脆弱,将保护和修复环境放在首位禁止开发区域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等,散布在其他开发区域之中,提供生态和游憩产品、精神财富2.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1)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地理背景优势条件具体表现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①内河航运发达,以长江为轴线,联系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内陆资源富集地区,是承东启西的纽带;②京沪、京九、京广等南北铁路干线在此交会﹐配合建设较完善的高速公路网,长江经济带接南济北,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资源储量充足,种类丰富①地表水资源丰富;②储量大、种类多的矿产资源;③丰富的旅游资源;④生物基因宝库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①是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②是我国东西绵延的“工业走廊”;③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城市密集,市场广阔①上海、武汉、重庆是该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②城市分布密集,数量众多;③人口众多,技术与管理先进;④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各种消费需求较大,市场广阔(2)发展措施3.拓展蓝色经济空间(1)我国的海洋国情①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大陆架宽广,岛屿众多。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图版专题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含答案).doc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版专题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一、单选题兰渝铁路途经甘、陕、川、渝三省一市22个市县(区),为客货共线双线电气化国家I级铁路,兰州至重庆全长886公里,2017年兰渝铁路全线通车,小明乘车从兰州到重庆,可看到沿途植被景观变化明显,据图完成下题。
1.从兰州到重庆,图中看到秦岭南北自然植被类型差异明显,造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土壤C.热量D.水分2.修建铁路北段时,适合保护生态的措施是( )A.临近城镇设置隔音屏障B.设立栅栏阻止动物穿越C.路基两侧种植常绿阔叶林D.铁路多处采用桥梁或隧道金沙江干热河谷山高谷深,南北连绵,平均蒸发量是降水量的3.76倍。
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过着自给自足或靠山吃山的生活。
下图示意金沙江北部干温河谷、中部干暖河谷、南部干热河谷的植被演替趋势。
据此完成下题。
3.北部干温河谷、中部干暖河谷、南部干热河谷分别对应图中( )A.甲、乙、丙B.丙、甲、乙C.丙、乙、甲D.乙、丙、甲4.图中甲地区内部干旱程度的差异主要取决于( )A.土壤、水源B.坡度、水源C.海拔、植被D.热量、光照小晓同学初秋穿着棉袄乘火车出门旅行,发现越往前行穿着由棉袄变成夹克、由夹克变成单衣,最后甚至穿上了T恤。
图示意小晓出行的可能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小晓同学出行的线路最可能的是( )A.①线B.②线C.③线D.④线6.造成小晓同学出行穿着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因素B.地形因素C.纬度因素D.季风因素7.图示线路②,从北京到乌鲁木齐沿途地表植被的变化大致是( )A.森林草原—森林—草原B.森林草原—荒漠—草原C.森林—草原—森林草原D.森林—草原—荒漠下图中M表示绿色植物。
读图回答下题。
8.图示过程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呼吸作用B.生产功能C.分解功能D.平衡功能9.关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地理要素的变化,但不会引起整个环境的变化B.地理要素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C.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D.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2020年3—4月,某科学考察队从东北平原向西,经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最后到达塔里木盆地。
2024年高考地理复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2024年高考地理复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一.选择题(共1小题)1.如图为香港的一位市民在用专用胶带贴窗户,其目的是()A.当地春季多风沙,防止风沙进入B.即将迎来降温天气,保暖防寒潮C.夏秋多台风,防止大风破坏窗户D.全年降水多,防止洪涝淹没家具二.解答题(共19小题)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康养产业是以健康产业为核心,将健康、养生、养老、医疗、休闲、旅游等多元化功能融为一体的新兴产业。
近年来,我国康养产业快速发展、康养旅游地呈现出以长三角地区、豫晋冀边区和云贵高原地区为核心的三足鼎立局面。
位于云贵高原的蒙自市选择在南山片区建设一个高品质的度假养老型康养小镇,以实现把蒙自市打造成“中国健康福城”的目标。
下表为我国近三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变化资料,如图为蒙自市部分区域图。
人口普查人口总数0﹣14岁/%15﹣59岁/%60岁以上/%第五次(2000年)12.7亿22.8966.7810.33第六次(2010年)13.4亿16.6070.1413.26第七次(2020年)14.1亿17.9563.3518.70(1)简述近年来我国康养产业快速兴起的社会经济原因。
(2)与长三角地区相比,说明我国云贵地区有利于发展康养产业的资源条件。
(3)请你为蒙自市实现中国健康福城这一目标提出合理化建议。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被称为世界“旱极”,广泛分布着干盐湖和盐壳,盛产硝石、银矿和铜矿。
阿塔卡马沙漠是地球上与火星环境最相似的地区之一,科学家对其自然环境的研究有助于为人类探测火星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
材料二:中国和智利合作建设的天文观测基地,位于智利北部海拔2900米的文达罗斯山巅,它是我国在其他国家建立的第一个天文观测基地。
阿塔卡马沙漠地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光学天文实测基地,美国、日本、欧洲多国长期在此开展天文科研。
材料三:如图为阿塔卡马沙漠及周边区域图。
(1)从大气运动角度简析阿塔卡马沙漠地区降水稀少的原因。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5章环境与发展第3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5章环境与发展第3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课题:科目:班级:课时:计划)课时教师:单位: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5章环境与发展,第3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1.理解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和目标。
2.掌握中国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主要措施和成效。
3.了解中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决策。
4.分析中国发展战略中的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教学内容将结合具体的案例,如青藏高原的保护与开发,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国家战略的具体实践和成效。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1.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从地理的视角,理解和分析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环境与发展的问题。
2.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训练学生从多元角度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实地考察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1.理解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和目标。
2.掌握中国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主要措施和成效。
3.了解中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决策。
4.分析中国发展战略中的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难点:1.如何在学生心中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如何理解并分析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具体措施和成效。
3.如何引导学生从环境与发展的角度分析中国的发展战略。
解决办法:1.通过引入具体案例,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等,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感受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2.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分析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具体措施和成效,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部分区域地理第2章中国地理第1讲中国地理概况考点1
平原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海拔大多
在200米以下,地势坦荡;肥沃的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是最 东北平原
黑土;多沼泽地;煤、铁、石油 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等矿产资源丰富
华北平原
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 又称黄淮海平原
全国重要的商品棉、油生 产基地;人口众多,经济 发达;中低产田的改良
平原
自然地理特征
长江中 东西狭长,海拔低, 下游平原 河湖密布
人文地理特征 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鱼米 之乡”;长江沿岸经济地带的重要组 成部分
【方法技巧】 我国重要地形区判断的方法 (1)根据经纬度判断:根据各大地形区的经纬度判断地形区,就要熟 悉各地形区大致的经纬度位置。
(2)根据重要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判断:很多重要山脉是我国地形区 的分界线,熟知这些山脉与地形区的相对位置,就可以进行地形区的判 断。
分布规律
形成原因
①我国跨纬度广,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 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
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南方、昼长短 冬季 漠河最冷;1月0 ℃等温线 于南方,使得北方获得的热量远小于南
大致经过青藏高原东部边 方;②南方离冬季风源地远于北方,加
缘,东至秦岭—淮河一线 上地形阻隔,受冷空气的影响弱于北方
分布规律
g__祁__连__山___、阿尔泰山 h__贺__兰__山___、横断山脉 i____喜__马__拉__雅__山__脉____
2.气候 (1)气候特征:__季__风__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___复__杂__多__样___。 (2)气温
冬季:南北温差大,主要是受纬度位置、
①气温特征夏地 季形:以除及____青__冬__藏__季__高__风__原_____的外影,响南北普遍高温,最
2024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一、建设主体功能区1.主体功能的含义一个区域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其中、的功能被称为主体功能。
2.规划目的促使区域发展由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依据主体功能、有序开发。
4.我国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地理背景5.我国的主体功能区分类【名师点睛】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具体要求其一,将国土空间开发从占用土地的外延扩张为主,转向调整优化空间结构为主。
其二,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为基础,有度有序开发。
其三,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引导人口相对集中分布、经济相对集中布局。
其四,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
【易错辨析】误认为主体功能区内只有一种功能主体功能不等于唯一功能。
主体功能仅仅是一个区域的众多功能中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
明确一定区域的主体功能及其开发的主体内容和发展的主要任务,并不排斥该区域发挥其他功能。
【知识链接】生态产品一般指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纯自然要素或经过人类加工后的人工自然要素。
生态产品不仅直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还能满足人们身心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质的需要。
【注意】优化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的区别优化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对全国未来经济发展贡献、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三个方面。
前者对全国未来经济发展贡献相对较大、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弱;后者对全国未来经济发展贡献相对较小、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强。
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1.主要目的:逐步缩小我国区域。
2.典例——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1)发展背景:横跨我国三大区域,覆盖个省级行政区,面积占全国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
(3)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空间格局三、拓展蓝色经济空间1.主要目的:开发、建设海洋强国。
2.我国的海洋国情(1)海域辽阔,漫长,宽广,岛屿众多。
(2)自北向南纵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季风特征显著,影响大。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区域与区域发展
[课程标准] 1.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含义及类型。
2.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基本概念] 区域、区域类型、区域空间尺度、区域特征、整体性、差异性、关联性、因地制宜。
[基本原理] 区域的整体性、区域的差异性、区域的关联性原理。
[体系架构]课时59 区域与区域发展1.多种多样的区域 (1)不同类型的区域①概念:区域是人们在地球表面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划定的空间单元。
②区域的特点⎩⎪⎨⎪⎧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形状和边界区域边界有明确的,也有过渡性质的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③区域的类型⎩⎪⎨⎪⎧按自然特征划分的:如中国东部季风区按人文特征划分的:如汉语北方方言区按综合特征划分的:如中国主体功能区按行政管理目标划定的:如行政区(2)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①较高层级的区域往往与较大尺度对应;较大尺度的区域可包含若干较小尺度的区域。
②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可以相互促进。
③同一尺度的区域,因面积大小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具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和不同的发展方向。
思考 “用区域的方式认识世界”是区域认知的重要表现,而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其认识方式应有所不同。
你认为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认知方式有什么区别?答案 一般来说,大尺度区域关注整体性,忽略细节,并注重一般规律及“普适性”;小尺度区域则关注具体,注重细节,尤其关注“普适性”基础上的“特殊性”。
2.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 (1)区域整体性①区域要素构成:自然要素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人文要素包括人口、文化、经济等。
②要素之间的关系:区域内各类要素是相互影响的,有些是直接影响,有些是间接影响。
③整体性的形成:区域内各类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使得区域具有整体性,进而影响区域的发展。
(2)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①区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如地理位置差异、自然条件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文化习俗差异等。
新教材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5章环境与发展章末整合提升pptx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典例展示 例题1 下图为京津冀产业联系图。读图回答(1)~(2)题。
(1)甲箭头代表的含义是( B )
A.产业与技术扩散
B.工业最终产品与高技术产品
C.信息和资金支持
D.资源、劳动力以及初级产品
(2)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 A )
①疏解首都核心功能,缓解“大城市”病
开发和工程建设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植物稀少
资源储量小,时空分布 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资源需求量
资源短缺
不均
大;资源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
2.可持续发展 (1)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人口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进行生态移民,减轻人口压力 经济 转变生产方式,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绿色产业) 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资源 能源 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 宣传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意识 政策 加强监督管理,依法保护环境
合理(煤
炭等矿物能源
比重大);产业结构不合理(以重工业为
环境污染 水域封闭,不利于污
主);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污染物排
染物的扩散
放量大
环境问题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生态破坏
地势起伏大,流水侵蚀 土地利用不合理;过度开垦,过度
严重,土质疏松(水土流 放牧,过度樵采,植被破坏严重;
失);气候干旱,多大风,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矿产资源 地表物质松散(荒漠化);
加强政策的支持 有利于缩小区域发展的差异;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与繁荣;有 意义 利于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巩固国防,保障国家安全;有利于发 展区域优势;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4.海洋权益及海洋战略
提升综合国力,加强国际合作,加强海上执法,加强
2024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章末复习
章末复习3步方案知识网络构建[知识清单]3个概念:①环境问题②可持续发展③主体功能区3个原则:①公平性原则②持续性原则③共同性原则3大途径:①消除贫困②发展绿色经济③提倡可持续消费4个原因:①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②自然资源枯竭的原因③生态破坏产生的原因④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5个方法:①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②人地关系模式图的判读方法③区分可持续发展三个原则的方法④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⑤循环经济关联图的判读方法热点问题聚焦热点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热点关注】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按照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不仅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还要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
对点演练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其他湾区基本情况对比表。
【热点素材】粤港澳大湾区,可以视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升级版或2.0版。
粤港澳大湾区的得名,借鉴了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三大湾区都市圈的概念,中国学者和许多媒体人将其视为“世界第四个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以下称“珠三角”九市),总面积5.6万平方千米,2017年总人口6 957万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经济实力雄厚。
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产业体系完备,集群优势明显,经济互补性强,香港、澳门服务业高度发达,“珠三角”九市已初步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
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已突破10万亿元。
从战略层面看,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定位向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这世界三大湾区经济体看齐。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5章环境与发展第2讲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考
主体功能区 限制开发 区域
禁止开发 区域
地理国情和国土开发状况
典型地区
以提供海洋水产品为主要功能 海洋渔业保障区、海洋
的海域,包括用于保护海洋渔 特别保障区和海岛及其
业资源和海洋生态功能的海域 周边海域
对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 各级各பைடு நூலகம்海洋自然保护
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 区、领海基地所在岛屿
“两横三纵”城 同构建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
珠江 镇化战略格局中 服务业基地,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我国
三角 沿海通道纵轴和 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全国科技创新与
洲地 京哈京广通道纵 技术研发基地,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辐
区 轴的南端,包括 射带动华南、中南和西南地区发展的龙头,我
第(2)题, 安徽属于中部经济地带的省份,通过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发 展,加强区际联系,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引领发 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不是全面承接沪苏浙传统产业转 移,A项错误;安徽自贸区的设立属中部地区自身的发展战略,B项错 误;安徽自贸区的设立,有利于发展经济,服务于长三角地区一体化, C项正确;促进科技创新,努力实现制造业自动化生产,但非完全自动 化,D项错误。
研析考题 · 明方向
(经典高考题)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 划》,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镇化地区和重点生 态功能区(下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镇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
(D)
A.Ⅰ、Ⅱ、Ⅲ
B.Ⅰ、Ⅲ、Ⅱ
C.Ⅱ、Ⅲ、Ⅰ
D.Ⅲ、Ⅰ、Ⅱ
地理国情和国土开发状 况
典型地区
现有开发利用强度较高、
2024年同步备课高中地理5.3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第1课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总体思路 确立北京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国际交往中心地位; 定位天津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国际航运核心区、 金融创新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定位为四个基 地
一是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二是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 廊;三是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四是全面推进新 型城镇化;五是培育全方位对外开放新优势;六是建设 绿色生态廊道;七是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
应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 小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我国国土开发的现状
优化开发区域:包括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个区域。 重点开发区域:冀中南地区、太原城市群、江淮地区、长江中游地区等。 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东北平原主产区、黄淮海平原主产区等。
重点生态功能区:包括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三江源草原草 甸湿地生态功能区 禁止开发区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等。
支撑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极
限制开 发区域
农产品主 产区
重点生态 功能区
东北平原主产区、黄淮海 平原主产区
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 区、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
生态功能区
耕地多,农业发展条件好 生态环境脆弱
农产品主产区 保护和修复环境
禁止开发区域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 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 质公园等
必须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 用效率,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我国国土开发的现状
我国人均可利用水资源评价
请你根据我国人均可利用水资源评价图以及 各资源人均占有量情况图,说明我国资源人 均占有量的情况如何?
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且存 在区域分布不均的状况。
我国国土开发的现状
我国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2025年高考一轮总复习地理(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课时规范练: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解析 第(1)题,由表可知,生产空间中的耕地比重减小,其他建设用地比重增加,但 总体比重减小。生态空间中的林地和草地比重先减小后增加,陆地水域比重先 减小后增加,未利用地比重减小,总体比重呈下降趋势,先减小后增加。生活空间 中的城市生活用地比重增多,农村生活用地比重增多。故与生活空间相比,生态 空间比重整体呈下降趋势,先减小后增加;与生产空间比重下降相比,生态空间面 积变化速率较低。第(2)题,由表格可知,生产空间中耕地减少,其他建设用地增加。 其空间演变的原因可从不同生产空间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的角度进行分析。由 材料“区域总人口约1.12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70%,是我国政治、文化和科 技活动高度聚集的区域”可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京津冀地区人口的迅速膨胀和 经济的快速发展,耕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导致耕地占比减少,其他建设用地占比 增加;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农业的收益率低,为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导 致大量耕地转变为其他用地,导致生产空间减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舟山市北部、南部海域目前的开发重点分别是( D )
A.旅游业、船舶工业;渔业、养殖业
B.旅游业、船舶工业;临港工业、城镇建设
C.临港工业、城镇建设;旅游业、船舶工业
D.渔业、养殖业;旅游业、船舶工业
4.舟山市海域布局管线的影响是( C )
A.降低临港工业的运输成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23·山东聊城三模)舟山市是我国第 一个以群岛建制的地级市,海域空间 分为北、中、南三部分,目前开发重 点各有不同。舟山市海底输水、输油 气、电缆等管线达数百条,布置密集 且交错无序。舟山市从1993年开始开 发风电,到2005年风电已成为其特色 优势产业。下图示意舟山群岛的岛屿 分布。据此完成3~5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案[33] 第二部分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二讲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一、选择题(2022·山东聊城二模)一个地区可以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被称为主体功能。
建设主体功能区是生态文明理念下提出的重大国土开发和保护战略。
主体功能区规划促使区域发展,由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依据主体功能因地制宜、有序开发。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区域的主体功能不合理的是( D )A.北部湾沿海红树林区——生态保护B.长三角经济开发区——工业生产C.东北平原地区——农业生产D.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文化旅游2.中国实行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的原因是( C )①后备土地资源充足②生态环境比较脆弱③自然资源丰富④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A.①② B.③④C.②④ D.①③[解析]第1题,沿海红树林生态功能强大,破坏它不利于当地生态可持续发展,因此北部湾沿海红树林区以生态保护为主,A不符合题意;长三角经济开发区工业基础雄厚,工业生产能力强大,工业区位优势明显,因此应发挥优势,主体功能应工业生产为主,B不符合题意;东北平原地区平原面积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大,农业生产条件良好,因此应农业生产为主体功能,C不符合题意;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人烟稀少,开发历史晚,文化景观少,因此不适合以文化旅游为主体功能,D符合题意。
故选D。
第2题,我国人多地少,可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少,因此后备土地资源不充足,①不符合题意;材料信息表明,建设主体功能区是生态文明理念下提出的重大国土开发和保护战略,而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这是我国实行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的主要原因,②符合题意;我国人口众多,经济规模大,许多自然资源比较缺乏,如果自然资源丰富,中国实行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的紧迫性不强,③不符合题意;各个地区因为主体功能的不同,相互分工协作,共同富裕、共同发展,有利于区域经济协作发展,缓解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这是中国实行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的主要原因,④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
故选C。
(2022·安徽芜湖一模)区域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对于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图表示2000年、2010年京津冀地区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分布位置。
据此完成3~4题。
3.据图判断京津冀地区( D )A.人口重心朝着几何重心的西南方向偏移B.经济重心的移动幅度小于人口重心的移动幅度C.自然差异导致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在空间上偏离D.人口重心偏移受到北京、天津经济发展的影响4.为促进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下列措施最有利的是( A )A.增强区域内中小城市的人口吸引力B.强化资金、技术、人才在京津冀集聚C.限制高新技术产业在区域内转移D.提高区域内特大城市的人口综合承载力[解析]第3题,从图中看京津冀地区人口重心朝着几何重心的东北方向偏移,A错误;经济重心的移动幅度大于人口重心的移动幅度,B错误;经济差异导致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在空间上偏离,C错误;人口重心偏移受到北京、天津经济发展的影响,D正确。
第4题,增强区域内中小城市的人口吸引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减轻大城市的压力对地区发展最有利,A正确;强化资金、技术、人才在京津冀集聚会加剧大城市城市化问题,B错误;限制高新技术产业在区域内转移,不利于经济发展,C错误;应该适当减轻区域内特大城市的人口压力,D错误。
(2022·北京西城期末)绿碳是指绿色植物固定的碳;蓝碳为通过海洋生物、海水运动等固定的碳。
红树林、海草床、滨海盐沼、海洋微生物都是“捕碳能手”。
据此完成5~6题。
5.我国大力发展蓝碳可以( C )①减少林地比重,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②抑制海水酸化,维护海洋生态的平衡③扩大海洋国土,促进海洋产业的发展④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A.①③ B.②③C.②④ D.③④6.有利于构建蓝碳生态系统、提高海洋经济收益的海域包括( A )①内水②领海③专属经济区④公海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第5题,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可知,由海洋生物系统所固定的碳被统称为“蓝碳”,具体指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存储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
我国大力发展蓝碳可以增加海洋对大气中碳的固定,从而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④正确;通过海洋生物对海洋中溶解的二氧化碳的吸收,可以抑制海水酸化,维护海洋生态的平衡,②正确;我国大力发展蓝碳是在海滨地带种植盐生植物,不能减少林地的比重,①错误;不能扩大海洋国土,③错误。
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第6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水属于自己国家内部的领水,沿岸国有权制订法律规章加以管理;领海也是一个国家的领土部分,沿岸国可制订法律规章加以管理并运用其资源;专属经济区所属国家具有勘探、开发、使用、养护、管理海床和底土及其上覆水域自然资源的权利,对人工设施的建造使用、科研、环保等的权利,所以沿海国可以在①内水、②领海、③专属经济区构建蓝碳生态系统、提高海洋经济收益,①②③正确;公海在国际法上指各国内水、领海、群岛水域和专属经济区以外不受任何国家主权管辖和支配的海洋部分,公海供所有国家平等地共同使用。
它不是任何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因而不处于任何国家的主权之下;任何国家不得将公海的任何部分据为己有,不得对公海本身行使管辖权。
所以不可以在公海构建蓝碳生态系统,④错误。
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023·浙江高三专题练习)长江经济带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建设以长江黄金水道为核心,修建沿江高速公路和铁路为重要内容的长江立体化综合交通走廊。
下图为长江主航道各航段水深、沪汉蓉高铁各区段运行速度示意图。
据此完成7~8题。
7.渝万(重庆—万州)高铁与沪宁(上海—南京)高铁运行速度相差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B )A.河流B.地形C.技术水平D.人口密度8.与沿海和其他经济带相比,长江经济带的独特优势和发展潜力是( A )A.腹地广阔B.交通便利C.历史悠久D.政策支持[解析]第7题,渝万高铁所经地区地势起伏较大,沪宁高铁所经地区为平原,地形平坦,两高铁运行速度相差较大的主要因素是地形,B正确。
两高铁都是沿长江修建,河流对高铁运行速度影响不大,A错误。
我国高铁技术水平差别不大,C错误。
人口密度对高铁运行速度影响不大,D错误。
故选B。
第8题,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面积约205.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4%,因此腹地广阔是其独特的优势,A正确。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地区交通都较为便利,B错误。
历史悠久、政策支持不是其独特的优势,C、D错误。
故选A。
(2023·辽宁朝阳期末)下图为海洋空间划分情况图。
据此完成9~10题。
9.按照《联合国海洋公约》规定,图中海域表示A国内水和专属经济区的分别是( D ) A.甲、乙B.乙、丙C.丙、丁D.甲、丁10.按照《联合国海洋公约》规定,其他国家不可在戊海域进行的活动是( B )A.海洋科研B.开发资源C.铺设海底电缆D.货轮航行[解析]第9题,根据所学知识,内水是指国家领陆内及领海基线向陆一侧的水域,因此表示A国内水的是甲海域。
从领海基线开始算起,领海是12海里,毗连区是24海里,专属经济区是200海里。
因此乙是领海,乙和丙共同组成毗连区,丁海域是专属经济区。
大陆架最大可延伸到距岸350海里处,戊属于大陆架范围。
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第10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海域是该国的大陆架范围,根据大陆架是一国陆地领土的自然延伸的原则,该国对邻接本国陆地领土的广大的大陆架地区拥有主权权利,包括捕鱼权、海床及海床下自然资源的开采权,其他国家不可在他国大陆架范围进行开发资源,B正确;其他国家在大陆架海域可以进行海洋科研、铺设海底电缆和货轮航行,要遵循公约的相关规定,并不能损害沿海国的主权权利,不能危害沿海国的国家安全,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023·河南商丘期末)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长江经济带内可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下图为长江经济带部分主体功能区示意图。
据此完成11~12题。
11.下列四个主体功能区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域的是( A )A.甲B.乙C.丙D.丁12.在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丁区域的经济发展方向为( D )A.充分发挥传统制造业优势,扩大经济规模B.积极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C.发挥海运优势,发展出口加工工业D.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发展高端制造业[解析]第11题,读图可知,甲区域位于长江上游,是长江中上游生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禁止开发区域,A正确。
乙区域位于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棉基地,为限制开发区域,B错误。
丙区域位于长沙及附近地区,为重点开发区域,C错误。
丁区域为沪宁杭地区,为优化开发区域,D错误。
故选A。
第12题,丁区域为优化开发区域,应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A错误。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是其经济发展方向,B错误。
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发展高端制造业,有利于促进其经济可持续发展,D正确。
随着丁区域经济水平提高,劳动力价格上升,其发展出口加工业的优势已经不显著了,C错误。
故选D。
二、综合题13.(2022·上海华师大期中)2021年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协同发展开局之年,长江经济带各城市之间如何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备受各界关注。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长江是著名的“黄金水道”。
长江经济带涵盖11省市,6亿多人口,贡献全国40%以上的经济总量。
近年来,长江流域水污染日益严重。
习近平主席曾多次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经济更协调的黄金经济带。
材料二近日,华东师大发布了“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能力指数(2020)”。
上海连续六年位居榜首,龙头作用显著。
该指数认为,长三角地区和中上游之间的协同发展具有较大潜力。
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1)简述长江经济带有哪些优越的区位条件。
(2)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长江成为中国“黄金水道”的原因。
(3)从流域综合治理的角度,提出长江流域治理水污染、改善水生态的对策。
(4)从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角度,为长三角和中上游之间的协同发展提出建议。
[答案](1)自然:位于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河网密布,水源充足,铁、铜等矿产资源丰富;社会经济:有长江黄金航道,交通便捷;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城市众多,市场广大;科技资源发达,人才丰富;开发历史悠久,产业基础好;区域协作条件好,初步形成开放经济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