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话“婚姻“
从汉字看上古婚俗
两姓交互为婚多行于皇室贵族高门姓之间, 每每以互相勾结利用,扩大政治势力目的。
中国传统婚姻习俗所谓“亲上加亲”的“姑 舅表婚” 俗语: “姑母做婆”、“亲加亲亲连亲”、“姑妈 女,顺手娶;舅舅要,隔河叫”
五、从“媵”、“侄”看媵制
1、什么是媵制 《仪礼·士昏礼》郑玄注:“古者嫁女,必侄娣 从之,谓之媵。” 即以妹随姐嫁,侄随姑嫁,姐妹姑侄共事一 夫的婚姻制度。这种婚制的流行范围,仅限 “士”、“诸侯”之类贵族,流行于春秋之 际。
后代诗歌中的反映:
唐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杜甫《新婚别》: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某种亲属称谓总反映了某种相应的现实亲属 关系。
在史前古代社会中确有由“姑”、“舅” 一名三用的亲属称谓所显示的亲属关系。
在人类原始婚姻制度中,有一种很常见的 婚姻形式,即固定族团互婚,大致就是甲、乙 两族男女互为通婚对象而世代相互嫁娶。
《韩非子》:“天饥岁荒,嫁妻卖子者,必 是家也。” 《礼记·昏义》记载的有关女子嫁人的礼节:
“纳采(也即行聘)、问名、纳吉(即卜 定吉日)、纳征(即纳聘,就是送采礼)、 请期。”
《仪礼、士昏礼》中就有“纳征,玄纁(即 黑色的币帛)、束帛(即五匹帛)、俪皮 (即成对的鹿皮),如纳吉礼。”
妻与帑tǎng
汉代对媵婚的解说以何休为代表:“必以 侄娣从之者,欲使一人有子,二人喜也,所 以防嫉妒,令重继嗣也,因以备尊亲亲也。”
2 、对“媵”字的分析 (1)媵字形体的变化,导致意义范围缩小。 《尔雅·释言》:“媵,将送也。 《左传·僖公五年》:“以媵秦穆姬。” 注:“送女曰媵。” 《说文解字注》:送为媵之本义,以侄娣送 女乃其一端而。······今义则一端行而全者废 矣。······今形从女者,有一端之义独行故也。
从《说文解字》部分“女”部字初探中国几种婚姻形态
从《说文解字》部分“女”部字初探中国几种婚姻形态【摘要】:《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收字9353个,其中“女”部字245个,对于研究中国女性文化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将通过《说文》部分“女”部字初探中国古代婚姻关系的几种形态。
【关键词】:《说文解字》;“女”部字;古代婚姻形态一、女“女”统领女部字。
《说文》释为:“女,妇人也,象形”。
“女”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形体较为相似。
形似跪着的女子,双手交叠在胸前,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盖象其掩敛自守之状”。
在母系社会之时,女性的地位很高,她们所从事的劳动既有室外劳动,又有室内劳动,但是在进入父系社会之后,她们的社会地位逐渐下降,所扮演的角色也逐渐改变,劳动场所由室外逐渐转为室内,她们在室内的常态便是双手交叠在胸前,不停的劳作,这是当时人们对女性的一种常规印象。
二、“娲”与血缘群婚(一)娲《说文》:“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
古人认为女娲是三皇之一。
女娲又称女娲氏,另称娲皇,女希氏,俗称女娲娘娘。
是传说中的上古氏族始祖,上古第一女神。
提到女娲,就不得不说她和伏羲的关系,关于女娲和伏羲的关系,有三种说法:一:兄妹说;二:夫妻说;三:既是兄妹又是夫妻说。
后人一般同意兄妹夫妻说。
唐朝李亢撰写的《独异志》记载了女娲兄妹成婚的传说:“昔宇宙初开之时,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上,天下未有人民。
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
兄即与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和;若不,使烟散。
’于是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
”[1]女娲和伏羲从兄妹结为夫妻的画像在汉代的画像砖上很容易见到,女娲伏羲都是人身蛇尾,两人上半身多是相拥,下半身蛇尾相互交缠,为蛇的交配状。
(二)血缘群婚女娲和伏羲由兄妹结为夫妻的传说反映了上古的血缘婚,女娲、伏羲本为兄妹,但是后来二人结为夫妻,这虽然是传说,但是也反映了古代的婚姻状况,兄妹结婚,即血缘婚。
“婚姻”与“嫁娶”都表示男女婚事,析字形和意义却有本质区别
“婚姻”与“嫁娶”都表示男女婚事,析字形和意义却有本质区别表意性是汉字区别于拼音文字的典型特征,也正是这种优势为我们提供了认知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问题不可多得的证据。
婚、姻、嫁、娶四字就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家庭组织形式和男女地位的不平等。
《现代汉语词典》对“婚姻”的解释是:结婚之事,因婚姻产生的夫妻关系;对“嫁娶”的解释是:女子出嫁与男子娶妻,泛指男女成婚。
《词典》对二者的解释均指出了结婚之事,但对于“婚姻”和“嫁娶”的内在区别,我们仍是一头雾水。
下面我们从汉字构形和意义两个方面试析婚姻和嫁娶的不同。
“婚”与“姻”原本各有其义,且所指不同关于“婚”字,《说文解字》曰:“婚,妇家也。
礼娶妇以昏时。
妇人,阴也,故曰婚。
从女从昏,昏亦声。
”“婚”为会意兼形声字,从女,从昏。
“婚”字最初常写作“昏”,加“女”字为后来的分化字。
《礼记·昏礼》:“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
故君子重之。
”“昏”为黄昏之意,是指古代婚礼常在黄昏举行,此为古抢婚遗俗,天色渐晚便于行动。
抢婚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时期,特别是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之时曾盛行抢婚。
现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彝族仍是延续旧俗,晚上抢婚,只不过如今的抢婚只是一种仪式,没有了之前抢婚不成便反目成仇的尴尬结局,同时也摒弃了之前真正的武力抢婚。
彝族抢婚表演“婚”字最初写作“昏”,与婚时有关,且因“昏”而得其义,二者为同源关系。
后来,“婚”字的内涵有所变化,用以指称妇家。
《尔雅·释亲》曰:“婿之父为姻,妇之父为婚。
”如此,便可知“婚”指妇家,正如《说文》所云“婚”为妻子之家;“姻”则指称夫家。
“姻”字为形声兼会意,从女,因声。
姻,指称婿家,“因”为声亦表意,为“姻”字之语源,女之所因故曰姻。
“姻”之意从字形观之非常清晰明了。
从“姻”字我们还可以看出古代女性确无独立的人格,是依附于男性而存在的。
这一封建观念还反映在“三从四德”的“三从”之中:从父、从夫、从子。
中国传统文化 婚姻
(1)“不顺父母” 亦即妻子不孝顺丈夫的父母,理 由是“逆德”。
(2)无子
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理由是绝后。 (3)谣僻
亦妻子与丈夫之外的男性发生性 关系,理由“乱族”。
(4)嫉妒
★ ★ ★ ★ ★
指妻子好嫉妒。 ★ 理由是“乱家”亦即认为妻子的凶悍 嫉妒会造成家庭不和。
(5)恶疾 指妻子患了严重的疾病 理由是,不能一起参加祭祀。
和离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一种 允许夫妻通过协议自愿离异的 法律制度行为。
2.政治联姻 政治联姻,即统治阶层利用婚姻血 缘关系来调节政治关系,扩大政治 势力。 (1)有为政治上的结盟而联姻的。 (2)有施美人计,以图报雪耻而联 姻的。 (3)也有为民族关系而嫁女和即 某一部落的男子可以到另一部落中 间去抢掠女子为妻。 “娶”字由“取”和“女”构成,《 解字》中定义为“取”捕取也,就是 抢,占有的意思。
(2)赐婚 是指帝王将相或匪头贼手把自己手 中的女人当奖品送给自己喜欢的人
7、指腹婚
又称“胎婚”一般是两家夫人同时 怀孕,又是至交,便指腹相约, 如生一男一女则结为夫妻。
8、交换婚 是中国历史上很典型的一种婚姻形 式,它是指两个不同的姓的家族通 过协议,互换异性子女互为配偶的 婚姻方法,一家男子去另一家女子 ,必须以一女嫁到对方家作为交换 条件。
传统婚礼程式 1.纳采 男方请媒提亲后,女方同意之义婚 男方再准备礼去女方家求婚,礼物 是“雁”
2.问名 求婚后托请媒人问女方姓名,八字 准备合婚的仪式
3.结吉
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结果通知女方 的仪式,后世也叫“订盟”现称“订婚
4.纳征
又称“纳币”是订盟之后男方将聘礼 送往女方家,请入成婚阶段的重要 礼仪。
《说文解字》中对“姻”字的解释为,“姻,婿家 也,女之所因,故曰姻。“姻”字在古代代表“席 ”引申为凭靠之意,意思是女方嫁到婿家,就有依 靠了。
透过汉字看中国古代的婚姻文化
透过汉字看中国古代的婚姻文化摘要:汉字包含了丰富的婚姻文化信息,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婚姻形态和男女在婚姻中的不同地位,记录了中国古代的一些婚姻习俗。
“姓”、“父”、“舅”、“姑”体现了远古群婚状态度,“媵”、“妾”、“姒”、“娣”等字反映了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婚”、“娶”则记录了古代社会的掠夺婚俗,“嫁”记录了买卖婚俗,“媒”、“妁”记录了包办婚俗。
关键词:汉字;婚姻文化;中国文化汉字作为一种特殊的表意文字系统,不仅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符号,而且也是记载我国古代科学知识、文化观念、风俗习惯的全息标志——每一个汉字都包含着古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诸多信息。
所以尽管古代社会环境和古人已离现在很遥远,我们仍然可以通过研究汉字,窥视到古代社会的发展变迁,了解到我们祖先的生活情况和风俗习惯。
因此人们常说: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历史的特殊载体。
婚姻文化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最常见的文化形态,在汉字中也得到了较充分的反映。
本文就选取几个典型的汉字来谈其中所体现的我国古代婚姻文化。
一、汉字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婚姻形态和男女在婚姻中的不同地位1、“姓”、“父”、“舅”、“姑”等汉字体现了远古群婚状态和女性主导地位我国古代的婚姻制度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沿革。
在远古母系氏族社会以女性为主,婚姻生活也是以女性为主导的群婚制度,即《列子·汤问》记载的“男女杂游,不媒不聘。
”这种原始的婚姻状态在最早的汉字中也有鲜明的体现:“姓”是一个表明家族的文字,现在一般人都随父姓,但“姓”字却从女从生,看起来很矛盾,但这个字却真实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的群婚状态。
《说文·女部》释为:“姓,人所生也。
”意思是表明“姓”由谁所生,是一种血统的标记,这正与其字形义相契合。
“姓”字说明,远古社会孩子血统维系在母亲身上。
当时人们都从母系得姓,正因为如此,汉族先民古姓多从“女”旁,如黄帝姓姬,神农姓姜,少昊姓嬴,虞舜姓姚,夏禹姓姒等等。
“姓”字这一构形说明,在远古社会,确实存在一种群婚制度,人们认为生孩子是女人感天而生,与男性无关。
我国古代婚姻制度的历史演变(一)
我国古代婚姻制度的历史演变(一)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婚姻具有非常神圣而庄严的意义。
《易系辞》云“: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
”认为男女婚姻是承载天地阴阳之性密合而成。
《易序卦》云“:有天地,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所措。
”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算为五伦,而伦常礼制、社会规范都是基于婚姻制度而逐步建立起来的。
中国古籍中也早有关于婚姻内涵的记载。
《礼记·经解》郑玄注:“婿曰婚,妻曰姻”;《说文解字》解释为“:婚,妇家也”“、姻,婿家也”,都说明了婚姻具有严肃的伦理学意义,婚姻制度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规范,婚姻礼仪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析和探究我国古代婚姻制度的历史演变,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感知古代男女间社会关系的文化特征及其发展脉络。
一、婚姻的几种发展模式在漫漫的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我国的婚姻制度经历了凤凰涅槃般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验,从早期的原始群婚模式一步步走向具有现代文明特征的一夫一妻制度,见证和审视着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
我国古代的婚姻制度主要有以下几种发展模式。
原始群婚。
原始群婚是人类早期祖先进行的一种两性偶合关系,古语曰:“其民聚生野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
”古代人们露宿野外,群居共生,男女之间的交往没有任何的规定和约束,也没有明确和固定的配偶,完全处于一种自然奔放状态,“感天而生,知有母而不知有父”。
远古时代原始群婚的现状甚至产生了一些民间传说,比如《诗经·商颂》就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记载,反映了当时男女无别、媾和无禁的自然婚姻状态。
血缘婚姻。
随着人类历史发展的进步,原始人群逐渐分化,形成了不同的集团部落,并且渐渐以血缘家族的形式作为识别标准。
古人认为血缘家族中父辈和子女之间是不能够通婚的,但是兄妹同辈之间是可以通婚的,由此构成了血缘婚姻。
关于这种婚姻制度模式,中国的古籍文献中也有相应记载传说,比如《风俗通》中就介绍了女娲和伏羲之间的关系,说女娲其实是伏羲之妹,兄妹两人是联袂成婚共同生活在一起的。
从汉字解析中国古代婚姻
从汉字解析中国古代婚姻婚姻是男女缔结夫妻关系的一种文化现象。
在任何时代,婚姻形态的演变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并忠实地反映社会的发展水平。
汉字作为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灿烂文化的载体,在某些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远古时代的婚姻状况。
文中将从嫁与家娶与取妇与女妻与妾的字形结构来讨论古代婚姻状况。
《易·系辞》:“天地絪緼,万物化醇。
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是说自然界由阴、阳二气交感而生,人类则是由男女交接而产生的,所以婚姻是人类社会得以繁衍和进步的基础,它作为一种人类文化现象沿袭下来,经过了不同的演变形态,直接反映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进行着漫长的演变。
从原始时代母系社会的群婚发展到父系社会的掠夺婚姻,女子逐渐成了男子的附属品。
进入奴隶社会,继掠夺婚之后出现了买卖婚姻,这种婚姻制度盛行于私有制的整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普遍存在的嫁娶方法。
女。
婦人也。
象形。
王育說。
凡女之屬皆从女。
下面举几个女子旁的字,来解释下女子在古代婚姻中的地位及古代婚嫁的状况。
妇,服也。
从女,持帚,洒埽也。
会意。
谓服事人者。
——《说文》妇字的甲骨文字形右边是女左边是帚,寓意为女子拿着扫帚打扫,妇形容已婚女性,这个字就可以看出结婚后的女子是用来服侍人的,而不是现在的可以持家做主。
妇字甚至还有些贬义,比如妇人之仁,指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
婚姻中少不了嫁娶这两字。
《说文解字·女部》:“嫁,女适人也。
从女家声。
”“适”本义指“往、至”,后引申为女子出嫁。
“适人”即为嫁人。
《说文解字》家,居也。
从宀,豭省聲。
这两字可以看出女子嫁人了才算有家。
在古代,嫁人也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在平等的地位的结合。
《礼记·昏义》中载有古代婚俗中的六礼:“纳采(即行聘)、问名、纳吉(占卜吉日)、纳征(送彩礼)、请期、亲迎。
”其中送彩礼是不可缺少的。
其中的纳征是不可缺少的,男方要给女方家里贵重的物品,然后,这门亲事才可以继续,用物品交换女子,等同于买卖了。
中国传统婚姻文化
传统的婚姻类型
强权干涉型婚姻 这类婚姻因具体操作的不同,又分作以下几类: 1 选婚 2 罚婚 3 赠赐婚 4 聘娶婚 5 转房婚
传统的婚姻类型
1、选婚
所谓的选婚,是古代帝王的婚配形式。为皇上选
女人,是谓选婚,始于西汉,东汉时作为制度被确立
下来。
传统的婚姻类型
2、罚婚 罚婚是针对犯人及其家属而采取的惩 罚措施。罪犯被判刑之后,其妻女即被充 公。 方式有二: 一是罚配给别人,比如边关军卒。 二是把犯人家属及其后代纳入贱民之列。
2、入赘婚 入赘婚在中国这样一个夫权社会,是很 另类的一种婚姻形式,其特点是:男方到女 方家入户,俗称倒插门。儿女生下来,还要 姓女方家的姓。
/html/rwfb/pfxbk/201305/06-275382.html /html/rwfb/zxmr/201305/22-275959.html /health/jkzx/2013-05-20/15171271.html
3、童养婚
童养婚是中国颇有特色的一种传统婚俗。 它是指有儿子的家庭,抱养人家的童女为养女, 等到儿子与养女达到结婚年龄,使他们完婚成 亲,俗称圆房。
/html/rwfb/pfxbk/201305/06-275382.html /html/rwfb/zxmr/201305/22-275959.html /health/jkzx/2013-05-20/15171271.html
婚姻二字本作“昏姻”或“昏 因”,有三种意义:
1是指嫁娶之仪式 2是指夫妻双方之称谓
3是指姻亲之关系
婚姻的起源与发展
一、原始群婚阶段
此阶段,兄弟姐妹、上下辈之间的婚配是 毫无限制的(即父母兄弟姐妹杂处交配,毫 无现代人的“乱伦”观念),无所谓婚姻家 庭。
说文解字夫、妻、妾是怎么来的?
说文解字夫、妻、妾是怎么来的?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莎士比亚也说人是万物之灵,人是最宝贵的。
我们古人也这么说,东汉就已经说了,到现在有两千年。
各类“人”的字形这就是人的臂胫之形,很清楚的,有手臂、身、头和腿。
仁这个人字实际它引申出来会有一些别的,比如说这个仁就是合体的字,就不是独体的人了。
这个仁是什么意思?我们儒家的仁是最高的理想,所有的儒家的思想,最终归结起来就是仁。
我们说儒家一说就是“仁义礼智信”对吗。
那个仁为什么会重要呢?因为仁是造字很简洁的一个字。
说,“仁,亲也,从人从二。
”这个字左边是人,右边是二,很清楚。
仁的意思是两个人,两个人什么意思?儒家的思想很简单啊,我们常说儒家要说什么呀?说你跟别人的关系,这叫仁。
这个仁的高的程度,是什么程度?所有的两个人的关系搞好了,这个社会就好了。
这个仁字非常清楚,古文的另外一种写法是底下心,上面一个千,那就是千人一心嘛。
把两人的关系搞好了,千人是指所有的人,所有人的心都是一样的,那这个社会就好办了。
儒家的一些理论非常朴素,这种造字也很朴素。
你看,它这些字形很清楚地放在这个地方,我们就能搞懂这个关系。
孝后来把这两个人的关系再具体化。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孝。
孝字上面是老,下面是子。
儿子对父亲,对老人恭敬,这个就是孝。
那么其他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昆弟、夫妇、朋友,所有的人和人的关系不就这些吗?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用人四肢张开,表示最大的程度。
这种造字是不用多讲的,我们可以比较快地看过去。
天大的顶上加一横,那是天。
什么是天?天是人的头顶,天,颠也。
陶渊明有一首诗。
叫做“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古代有一个跟黄帝打仗,打了以后把头砍了,砍了以后他没有头了,没有头怎么办?他就用双乳为目用肚脐眼做嘴,这个人叫刑天,刑天就是把头顶给割了。
我们称头顶为天门盖,所以天就是人顶上,结果这个东西往上升往上升,跑到那个上面去了。
夫大的上面再加一横,这就是夫。
什么是夫?夫的意思下面是个人,上面是一根竹棍子。
从汉字看古代婚姻制度与习俗2015-3-23
妻、婚、娶——抢掠婚俗
抢婚是族内婚发展到族外婚时出现的一种婚俗。
“佯战婚”。
抢婚反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场重要变革和斗争:
母权与父权之争。
1. 妻
《甲骨文字典》:上古有掳掠妇女以为配偶之俗, 是为掠夺婚姻,甲骨文妻字即此掠夺婚姻之反映。
2. 取——娶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唐·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
4. 两姓互婚
西周时期姬、姜两姓即为世代交互婚娶 。
《宋书〃后妃传》:刘宋时孝武帝之姑下嫁王偃,
生子名藻,生女名宪源,孝武帝娶宪源为皇后,又 将自己的妹妹临川长公主许配给藻。
《元史〃公主表》: 特薛禅父子战功卓著,皇帝发
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 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 《淮南子•本经训》:‚男女群居,杂处无别。‛ 《列子•汤问》:‚男女杂游,不聘不媒。‛
群婚制——只知其父,不知其母。 神话是口耳相传的历史,是对群婚时代的曲折反映。
姑、舅——互婚习俗
“姑”、“舅”称谓是互婚习俗的反映。 某种亲属称谓总反映了某种相应的现实亲
个姊妹为妻。
1. 媵
送,动词
《尔雅· 释言》:“媵,将送也。 《楚辞· 九歌》:“鱼鳞鳞兮媵予。”王逸注:“媵,送也。 《左传· 僖公五年》:“以媵秦穆姬。”注:“送女曰媵。”
陪嫁的男子和女子
《诗经· 小雅· 我行其野》孔颖达疏:“媵之名不专施妾,凡
送女适人者,男女皆谓之媵。” 这里的“媵”指随嫁的男子 和女子。 最初,媵制中从嫁的还有奴仆。伊尹就曾是媵臣。 《吕氏春秋〃本味》记商汤娶于有侁氏:“有侁氏喜,以伊 尹为媵送女。” 《史记〃殷本纪》:“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干汤无由,乃为 有侁氏媵臣。”
婚姻
纳采
“采择之礼”
问名
“问名者,问女之姓氏。” “问名者,将归卜其吉凶。”
白马怕青牛,羊鼠—旦休: 蛇虎如刀锉,猪猴不到头。 金鸡怕玉犬.兔龙泪交流。
/art/2014/3/27/
art_541_3454.html荣成民俗
《续玄怪录 定婚店》 杜陵韦固,旅次遇一老人倚布囊,坐于阶上,向月捡 书。固问所寻何书,答曰:“天下之婚牍耳。”又问 囊中何物,答曰:“赤绳子耳。以系夫妻之足,及其 生,则潜用相系,虽讎敌之家,贵贱悬隔,天涯从宦, 吴楚异乡,此绳一系,终不可逭。”
红丝结褵 : 元振少时,美风姿,有才艺,宰相张嘉贞欲纳为婿。元振曰: “知公门下有女五人,未知孰陋,事不可仓卒,更待忖之。” 张曰:“吾女各有姿色,即不知谁是匹偶,以子风骨奇秀, 非常人也,吾欲五女各持一丝,幔前使子取便牵之,得者为 婿。”元振欣然从命,遂牵一红丝线,得第三女,大有姿色, 后果然随夫贵达 。
聘书——提亲、换庚帖 (传红帖 )
忝眷弟 薰沐端拜 启 德望 翁 老兄先生大人阁下: 不揣寒微,仰攀高门。 伏承冰言,敬求金诺。 并将小儿三代命名开列于后,恭呈 钧鉴。 三代讳 曾祖X X、祖X X、父X X 年庚命名 学名x x 行X X 现年X X岁,生于X X年XX月XX日吉时 长命富贵 金玉满堂 X年岁次XXX月X浣吉期
我国的婚姻规范
《孟子· 滕文公下》 :“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 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礼记•内则》:聘则为妻,奔则为妾
《礼 记•曲礼》: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币,不 交不亲 《战国策》:“处女无媒,老且不嫁,舍媒而自衒,敝 而不售。”
《说文解字》中女部字所反映的婚姻制度
《说文解字》中女部字所反映的婚姻制度婚姻状态在未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之前是什么形态的?婚姻制度又是如何经历漫长的岁月而逐渐萌芽的?《说文解字》中的女部字能反映出婚姻制度发展的脉络吗?文章就《说文解字》中女部字与婚姻制度的关系进行探讨。
为方便阅读,文章分三大部分即史前时期、先秦时期、秦汉时期,进行分时段阐述印证。
萌芽时期的婚姻状态(史前时期)史前时期,即从70万年前至公元前18世纪,此时期的婚姻还谈不上“制”,按其发展顺序可分为:群婚;多偶婚;抢劫婚。
(一)群婚(原始社会初期)群婚状态是指原始乱婚状态,在母系氏族初期。
婚姻状态可从《说文解字》中女部字得到印证:姓、娲、姜、妫。
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
由此可看到种姓之初,是母系氏族的天下。
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
这里神圣女指“三皇”中的女娲,一个女性,作为人类的创造者,反映出的当然是远古母系氏族群婚状态的现实。
由此也能看出当时是以母权为中心的群婚状态。
(二)多偶婚(原始社会中期)多偶婚是指同时有一个以上配偶的婚姻,开始的多偶婚指的是一妻多夫。
多偶婚状态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早已烟消云散了,但在《说文解字》中却给我们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姑、姒、娣、姐。
姑,“”,夫母也。
在汉代指丈夫的母亲,现在指父之姐妹,古今的的这种差别并非是后天规定的,而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姑”就既可指丈夫的父母,又可分别指父之姐妹和母之兄弟。
从对亲属的称谓上的混乱,我们可以推出当时的婚姻状态。
(三)抢劫婚(原始社会中后期)《周易·屯》里有形象的记载抢劫婚:“乘马,班如,匪寇,婚媾。
”恩格斯说:“顺便提一下,抢劫妇女的现象,已经表现出向个体婚制过渡的迹象,……”。
这段话表明,随着私有制的产生,体现在婚爱状况方面是把妇女当作私有财产,才可能出现抢劫婚。
在《说文解字》中“婚”、“娶”、就能体现出来:婚,“”,妇家也。
礼,娶妇以昏时。
黄昏娶妇,体现了抢劫婚的特点。
中古婚姻——精选推荐
婚姻的社会内涵中国传统婚姻,它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具有社会意义的大事。
《礼记·婚义》云: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
通俗地说,婚姻是两个家族的事,婚姻除了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之外,还担负着一定的政治与经济使命,所以,中国的婚姻往往是强强联姻连横,弱弱联盟合纵,所谓的门当户对尽在其中矣。
中国传统婚姻首先是一门社会学,讲究的是门第与血统。
这一点,在魏晋时期甚盛,魏文帝设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遂成为当时社会一大特色。
婚姻方面,世族与寒门之间禁止互通有无。
一旦有人违规操作,世族耻,寒门惊。
南齐王源将女儿嫁给富阳王氏儿子,就有人上书皇帝,说王源蔑祖辱宗,求罢王源之官。
上书本应用黄纸,可由于"耻辱着你的耻辱",上书者就用白简了。
《北史·陈元康传》载:左卫将军郭琼因罪处死,其妻乃名门卢氏之女,被赐于寒门陈元康,元康大喜,立即清理门户,撵走了自己的元配夫人。
《北史·孙骞传》载:孙出身寒门,政府把罪人之妻、名门之女韦氏赐之,孙像中了探花似的,风光极了。
看来,名门之后作了寡妇也不怕,完全可以花开两家,各婊一支。
寒门穷家女就没有这等待遇了。
唐朝时,魏征、房玄龄都尽力与山东世族通婚。
唐高宗时的宰相薛元超,自认为平生一大遗憾就是没有"娶五女姓"。
如今,中国虽无世族,但开始流行名门之后。
代表人物多了,这里仅举一个,洪晃,有兴趣,翻翻她的《我的非正常生活》,我在书店用一个钟头对付完的,看得挺乐。
名门之后,其实是世族的一个变种,严格说来,中国的世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世族。
因为中国流行光棍革命,新贵都是光棍出身,顶多贵它三百年,身上的泥毛还没有洗净,新的光棍就打过来了,老世族就可能呜呼了。
相形之下,日本的皇室血统才值得一提,绵延至今。
鉴于中国传统男人眼界高,寒门女贫家女难嫁的现象,白居易写首劝人诗:贫为时所弃,富为时所趋,红楼富家女,金镂绡NFEA4襦,见人不敛手,娇痴二八初,母兄未开口,已嫁不须臾。
婚、姻何来何去
谈婚婚姻,男黄昏而来,女因之而去。
说文解字有:婚,妇从阴也,黄昏而行之事;姻,因女而婚,从而礼之。
婚姻大事,不可儿戏,孟子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
可知其“无后”并非无子女之意,而是婚姻之事不告父母为不孝。
东汉赵岐注解为:不孝者有三事……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事存阴阳,辩而观之,其无后为大何也?有婚有姻而成家,家成而人生,人生而生生不息,家不息也,族不息也,国之长久也。
此观世界各族兴衰之变而实之,是所以重人为根,重婚为本,根本存而枝叶繁茂。
阴过生阳,阳极生阴,至无后为大有之,重男轻女之思固,弃女求子多见之,阳过也;而今自由气胜,不婚丁克广存之,有婚无家红似火,阴极也,实衰矣!姻缘何来,以门户为基,中为佳,低次之,高不及。
婚又何去,以家为根,男女阴阳,阴阳相和,婚存家在,人离无家,孤魂野鬼,有阴无阳,有阳无阴。
是以不对等而婚败,男过强而女苦,女过胜而男萎,然大龄女子多剩之。
是以处无为而婚成,以天地效法阴阳,男为天多易变,女为地始不变,变而自强不息,不变而厚德载物,亦是天之变而不离地综,是谓家有女而安。
天变为小,地变为大,地动山摇,支离破碎。
无为非无不为,上善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婚成而无为是以不为己而为他,弃己名利得失之短果,为己本内分外之长事,夫唯不争。
如今,上纪之婚所以向,因其简单,源其纯朴,因婚生恋,因爱而婚,婚很简单,爱是自然。
若观今日,婚而复杂,爱很简单,是多以繁中求简,而爱繁简共存,苦而痛矣!日上大,日中小,日下又大,其出温,其中烈,其下又温。
是以简而繁繁而简之生生不息。
婚说文解字的解释
婚说文解字的解释
嘿,咱今儿个就来聊聊“婚”这个字!
你看啊,“婚”,左边一个“女”,右边一个“昏”。
这多有意思呀!就
好像说女人一到了昏头的时候,就结婚啦!哈哈,开个小玩笑。
咱想想,为啥是“昏”字呢?这是不是意味着结婚有时候就像人有点
昏头昏脑地就陷进去啦?比如说,你看那些热恋中的情侣,一个个不
都迷迷糊糊的,满脑子都是对方,然后就欢天喜地去结婚啦!这难道
不像是昏了头吗?就像小红和小明,他俩谈恋爱的时候,那叫一个甜蜜,整天黏在一起,旁人看着都觉得他们好像昏了一样,最后不就顺
理成章结婚了嘛!
再看看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结婚的时候不也有点稀里糊涂的嘛。
哎呀,觉得对方还不错,年龄也到了,家里也催,那就结呗!这不就是
有点昏昏然地就走进婚姻啦?这就好像小李,本来还没想好呢,结果
经不住家里人一顿劝,就这么昏昏地把婚结了。
但咱也不能光这么说呀,婚姻也不全是昏头昏脑的。
有时候,它也
是一种深深的承诺和责任呢!两个人决定携手走过一生,共同面对生
活中的喜怒哀乐,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呀!这就好比小张和小王,他们结婚可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知道婚姻意味着什么,他们是清醒地
做出了这个决定,并且一直努力经营着他们的婚姻。
所以说呀,“婚”这个字的解释还真是挺丰富的呢!它既有那种有点
迷糊、冲动的一面,又有那种坚定、负责的一面。
我觉得吧,婚姻就是一场奇妙的冒险,有时候会昏头,有时候又很
清醒,但只要两个人真心相爱,互相理解、支持,那就能把这场冒险
变成一段美好的旅程!不管是昏头昏脑地开始,还是清醒理智地决定,只要用心去经营,婚姻都能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汉字尝析:“婚”与“姻”
汉字尝析:“婚”与“姻”汉字尝析: “婚”与“姻”我们祖先创造的汉字,在中华文明、世界文明进程中的作用无与伦比。
仔细研读,一个个汉字构造之精妙、选材之精当、谋划之缜密、用意之深远叹为观止。
“婚”与“姻”“婚”字,《说文解字》中的注释是:“妇家也。
《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
从女从昏,昏亦声。
”“婚”字的构造方式既是会意,也是形声。
本意是结婚的女方的家。
因为古人认为女属阴,古时是黄昏迎亲,故“昏”既表声亦兼表字义。
现代中式以及民族婚礼依然是从男方家婚礼的前夜开始,女方宴请亲戚好友,是结婚的女子告别父母、亲友的最隆重的仪式。
出嫁女子要“哭嫁”,感谢父母养育,感谢亲朋好友扶助,表达难舍的离家分别之情。
“姻”字,《说文解字》中的注释是:“壻家也。
女之所因,故曰姻。
从女从因,因亦声。
”“姻”字的构造方式既是会意,也是形声。
本意是结婚男方的家,即女子结婚后所依托的相组合的新家。
因为结婚,女子才因此由“姑”成为“妇”,从娘家来到与夫组合成立的新家。
故“因”既表声亦兼表字义。
从“婚”与“姻”的结构安排和部件选择上看,蕴含了我们的祖先对女性的尊崇,凸显了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主要地位与作用。
婚姻是从相识、相知、相互爱慕,到决定相守、相持的男女组合成新家庭,共同生活,繁衍传承。
婚姻二字均以女字为部件,前者配以“昏”,表婚礼开始的时刻,后者配以“因”,表女子离开自己父母,来到新家的缘由。
婚姻家庭是人生的最重要内容。
从结婚开始,妇女(母亲)在家庭内部管理中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她用勤劳与智慧维系家庭的运作与和睦,家和万事兴。
“尊母爱妻”是中华民族道德的重要内容之一。
古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均需在母亲膝下,请安奉茶。
家庭中妇唱夫随,举案齐眉。
若有虐母抛妻者既有法治重刑,还有宗祠重罚以及社会的谴责,如陈世美之流。
珍爱家庭,珍惜婚姻,夫妻且行且尊重!。
为何“舅、甥、媳、婚、姻、娶、嫁”这七字,能看出古代男女地位
为何“舅、甥、媳、婚、姻、娶、嫁”这七字,能看出古代男女地位古代的称呼和婚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中国文明发展的进程,尽管其中的大意到如今依然如故,但内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让我们从“舅、甥、媳、婚、姻、娶、嫁”这几个字的造字方法,一起来看看古代的婚娶生活、男女地位的悬殊和称谓有趣的变化。
“舅”是传统调解人舅,形声字。
从男,从臼,臼亦声。
臼,金文像在形石器的内壁上嵌有齿状槽纹,用以增加舂磨时磨擦力。
造字本义:名词,舂磨谷壳的带齿纹石器。
“臼”意引申为“承受打击之物”。
“臼”与“男”联合起来表示“总是承受捣击的男人”。
本义:亲属争吵时的传统调解人、中间人。
特指:舅父,指母之兄或弟。
《説文解字》:臼,舂也。
古者掘地爲臼,其後穿木石。
象形。
中,米也。
意思是:臼,舂具。
古代人掘地为臼,后来人们挖凿木石为臼。
象形。
臼中之物,是米。
《说文解字》:母之兄弟爲舅,妻之父爲外舅。
《说文解字》注:父之昆弟称父。
母之昆弟不得称父。
故称舅。
凡同姓可称父。
凡异姓不可称父。
故舅之也。
今俗人言舅父者、非也。
“甥”本义是同辈人甥,形声字。
从男,生声。
本义:姐妹的儿子。
《说文解字》:谓我舅者,吾谓之甥也。
《释名》:舅谓姊妹之子曰甥。
甥亦生也。
出配他男而生,故其制字男傍作生也。
姊妹出嫁别的男人而生的孩子,所以“生男”为甥。
而且古代重男轻女,所以甥仅指男孩,女孩称为“甥女”。
其实“甥”最初并非指姊妹的孩子,而是同辈人。
《尔雅·释亲》(比《释名》更早的字典)中的解释范围很广,可以理解为“一切因妻子、母亲等关系(婚姻关系)而产生的同辈男性亲戚”,比如舅舅的儿子、妻子的兄弟、姐妹的丈夫。
《尔雅·释亲》:古代为姑之子、舅之子、妻之兄弟、姊妹之夫的通称,姑之子为甥,舅之子为甥,妻之兄弟为甥,姊妹之夫为甥。
也有传说认为,甥字乃玉皇大帝所创,这事要说起来和二郎神杨戬有些关系,天地间本来没有‘甥’,后来玉帝为了方便称呼杨戬,才命造字的仙官造出这个‘甥’字,从此以后,男人称呼姐姐或妹妹的儿子叫‘外甥’,女儿叫‘外甥女’。
《说文》“婚”、“姻”二训的文化蕴含
《说文》“婚”、“姻”二训的文化蕴含
钟明立
【期刊名称】《现代中文学刊》
【年(卷),期】1994(000)012
【摘要】《说文解字》(后简称《说文》)云:"婚,妇家也。
札: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
从女从昏,昏亦声。
""姻,婿家t也。
女之所因,故曰姻。
从女从因,因亦声。
"短短二训,积淀了丰富的上古文化蕴含。
一、反映了黄昏时迎娶妇人的古老风俗"娶妇以昏时",即在黄昏时侯迎娶妇人,这个古老婚俗在《诗经》中已有记载。
《诗·陈风·
【总页数】2页(P44-45)
【作者】钟明立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3
【相关文献】
1.《说文通训定声》中的说文 [J], 薛安勤
2.《说文》"二义并训"类例析论 [J], 宋铁全
3.《说文》"二义并训"类例析论 [J], 宋铁全
4.《说文解字》"女"部字文化蕴含 [J], 白利利
5.《说文》“诤”之误训“止”说 [J], 胡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婚”字里面有乾坤,聊聊古代婚姻大事
“婚”字里面有乾坤,聊聊古代婚姻大事导语:中国古人的结婚典礼,一般在傍晚举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五行说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男主阳,女主阴,白天属阳,晚上属阴,古字“昏”没有女旁,后人加上女旁,才成为的“婚”字。
新娘子像太阳下山一样来夫家成亲了,在暮色中踏进婆家的大门,称为“婚”。
古人将婚姻大事看得极重。
《礼记.昏义》当中的一段话:“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由此可见,古人对婚礼的慎重。
在他们看来,婚姻是人生大事,也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
因此,从西周以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对关系到国本的婚姻制度,尤为重视。
西周的一夫一妻、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开创性规定,为后世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所继承,并加以发扬光大。
大唐对于夫妻双方协议离婚的立法,在中外古代史上是罕见的,反映了大唐统治者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体现了对妇女权利的尊重。
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历经沧桑终不改,洗尽铅华呈素姿。
传统的婚书从民国婚书,领略传统文化之美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
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
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
此证。
这是民国年间一份婚书上的誓词,用语优美流畅,令人如痴如醉。
母系氏族时代的群婚制度中华民族婚烟制度起源甚早,漫长的母氏社会,人类只知其母,不知有父,处在群婚状态,历时几十万年。
母狮出猎,公坐享其食,猛兽之王尚且如此。
原始人女性能做事,劳动、打仗和贮备食物、管理老小,权力都在母亲手上,自然在小部落和家庭中占主导地位。
孩子的母亲都有名有姓,但孩子的父亲却神秘莫测。
中国有文字后一直到西周初年,人的姓氏,仅有二、三十个姓,大部份有女字旁。
例如:“姬、姜、姒、妊、好、姚、如、娘、妃”等。
在群婚状态中,不可能知道生下的孩子是那一位男性授后代,没有科学知识,也不会推算时间,更不懂血型。
只好编故事,如后稷的母亲说她因踩了熊的足迹而生后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文解字话“婚姻“
展开全文
婚姻是什么?《说文解字》对于婚姻的表述:
婚,妇家也。
《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
白话即:婚,妻子的家。
古代礼法认为,娶妻应该选拔黄昏时分,因为女人属阴,所以叫“婚”。
姻,婿家也。
”白话既:姻,女婿的家。
是女人依靠的对象,所以叫“姻”。
西方文化对于婚姻的阐释可能就另当别论了。
尘泥以闲文八卦的形式对Marriage(婚姻)做了有趣的闲论。
Marriage 婚姻
1) M---manage 控制
A---allure 诱惑
R---ravine 沟壑深谷
R---repress 约束
I---imprison 监禁
A---afflict 折磨
G---gamble 赌博
E---encumber 累赘
婚姻,将控制你的行为,诱惑你走向深渊,在那无形的束缚下,使身心禁锢起来,这温柔的折磨无异是一种赌博,是永难释怀的重赘!
2) M---mandate 授权
A---abide 遵守(法律诺言)
R---rebuild 重建
R---render 给予
I---impetus 推动力
A---abreast 并肩
G---grope 探索
E---eager 渴望的
婚姻,是在国家法律的授权下,遵守相互间的诺言,重建一个相互给予的空间,在爱的力量推动下,并肩体味那探索着的渴望!
走过了婚姻,经历了婚姻,婚姻究竟是什么?我想每一个身居其中或走出"围城"的人都有自己那一份深切的感悟!你的婚姻或许激情澎湃,或许波澜不惊,或许寡淡乏味,或许险象横生,但不管怎样,它将是你一生最为弥足珍贵的财富!
家庭幸福、稳固的金科玉律,千百年来,代代相传,这就是:
丈夫有义——恩义、情义和道义;
妻子有德——妇言、妇德、妇容、妇功。
正家之道,始于夫妇。
结婚,实在不能被姿色、财色、利欲冲昏了头脑。
婚姻,是道义的结合,有恩、义、情、爱在其中,是彼此相托的终身大事。
婚姻和谐稳固与否,关系到彼此今后的终身幸福、关系到双方父母的孝养、关系到子女的培育、也关系到双方家族、社会、国家的安定与发展。
夫妻有好的结合,就有好家庭;有好家庭就有好社会;有好社会就有好国家、好世界。
夫妻关系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人类核心关系,不可轻视,不可不慎。
婚姻是一种平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