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超详细解剖高清图文版
脊柱解剖与神经分布_图文
![脊柱解剖与神经分布_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0346d741647d27284a735130.png)
一、脊柱
(一)、椎骨的基本形态与结构
椎体 椎孔 椎弓根 椎弓板 横突
棘突
上关节突 椎上切迹 横突肋凹 椎下切迹
下关节突 棘突
峡部
峡部
椎骨矢状面
骨皮质
骨松质
(二)、各段椎骨的特征
1、颈椎:
(1)、椎体小、有横突孔、棘突分叉、上下 关节突近似水平位、椎孔较大且多呈卵圆形 。 (2)、钩椎关节 (3)、钩突、横突 、关节突复合体。
分支:
1、前支-粗大,先形成丛再发出分支(除胸神经外 )
2、后支-脊部深层肌肉,比较细小。 3、交通支-脊神经与交感干相连
脊膜支
4、脊膜支-脊髓被膜
后支
灰交通支 前支
脊神经分布与疾病
人体脊神经共有31对,由上至下分成颈椎神 经 8 对 ( C1 - C8)胸椎神经 12对(T1 - T12 )腰椎神经 5对(L1 - L5)骶椎神经 5对( S1 - S5),尾椎神经一对( Co)每一对脊神经又 分成前、后两支,依功能分别负责躯体神经及 内脏神经(即自律神经,由交感神经及副交感 神经构成)。躯体神经分布于各肢体肌肉,而 内脏神经分布于全身的血管、腺体、内脏(包 括心脏)由此可知,人体脊神经分布人体全身 各部份。
颈椎脊神经的分布
颈1/2/3分布: 项 大脑 内耳 中耳,眼睛 舌 乳突 额 窦 前额,面部 咽喉 牙齿 。伴随症状:头痛 头晕 高血压 失眠 健忘 视力差 面瘫 胸闷 排尿困难 咽 喉痛 牙痛 皮肤病(痤疮 粉刺 湿疹)使人易疲劳。 颈3/4/5分布:项 双肩部 鼻唇 嘴 外耳 咽喉。伴随 症状:肩部疼痛 牙肿痛 呃逆 眩晕心悸 流鼻涕(类 似感冒表现)。 颈5/6/7分布:肩背部 肱二头肌 扁桃体 拇指 食指 。伴随症状:咳嗽 咽部不适 上肢酸麻胀痛。 颈7/8分布:甲状腺 肩背部 肘三头肌 前臂 掌面 指 屈肌 中指 无名指 小指 伴随症状:心律失常 低血 压 臂部疼痛 手指麻木伴屈指困难上臂无力。
脊柱应用解剖图谱
![脊柱应用解剖图谱](https://img.taocdn.com/s3/m/8f092606ba0d4a7303763ad2.png)
脊柱应用解剖图谱脊柱应用解剖图谱-脊柱外科精品系列【姜建元马昕吕飞舟黄煌渊主编本书作者从脊柱外科医师的特殊需要出发,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在新鲜尸体上按照脊柱外科经典手术入路和扩大术野的临床实际层层解剖,在拍摄的 4000 多张照片基础上,精选了 200 余张,详细介绍了脊柱各部位手术人路体表定位、层次、周围解剖关系,重点介绍了重要或危险结构和手术时的操作规范、注意事项和避开危险结构的技巧,穿插介绍了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及各部位脊髓、神经根的大体解剖、局部解剖等。
图片精美,图示清晰,解说明确,切合临床实际需要,能给脊柱外科医师一定的启发和帮助,可作为脊柱外科、神经外科医师手术前结构复习和教学示范的参考书。
姜建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医疗专长:擅长脊柱外科:对脊柱,包括颈椎疾病、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柱疾病、脊柱不稳、脊柱肿瘤等常见病和疑难杂症的诊治。
简介:姜建元教授于 1985 年毕业于原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医学院),毕业后一直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骨科工作,目前担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骨科主任、教授,复旦大学脊柱外科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脊柱外科中心脊柱应用解剖实验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兼任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骨科学分会脊柱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上海创伤分会委员,《国际骨科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编委,《脊柱外科学杂志》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议专家,上海市劳动能力状况技术鉴定组医疗专家,华裔骨科学会理事,华裔骨科学会脊柱外科分会理事,AO Spine 中国理事会理事,AO Spine 中国讲师团讲师,中欧骨科学术交流委员会理事。
在二十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姜建元教授一直工作在一线,从未脱离过临床,他善于博采众长,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熟练掌握了各种高难度手术的技巧和方法,积累了大量丰富的临床经验,赢得了无数病家的信任和赞赏。
脊柱解剖结构图解
![脊柱解剖结构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821411a8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6e.png)
二、Articulations of Vertebrae
椎骨的连结Leabharlann Joints of the vertebral bodies
Joints of the vertebral arches
1.Joints of the vertebral bodies 椎体间的连 Intervertebral discs 结
❖ Maintains stability of the intervertebral disc and prevents hyperextension of the vertebral column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后纵韧带
❖ Attached to the posterior aspect of the intervertebral discs and posterior edges of the vertebral bodies from C2 vertebra to sacrum
脊柱解剖结构图解
脊柱
Vertebral column
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
The vertebral column脊柱 consists of 24 vertebrae, the sacrum, and the coccyx.
一、Vertebrae 椎骨
❖ There are 33 vertebrae in children, arranged as follows:
骨
General features of vertebrae
❖ Vertebral body 椎体 ❖ Vertebral arch 椎弓
pedicle of vertebral arch 椎弓根: sup. and inf. Vertebral notch 椎上、下切迹
脊柱区解剖图课件
![脊柱区解剖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1fe4c833d4b14e852468b4.png)
界 下界:背阔肌上缘
底:脂肪组织、筋膜和第6肋间隙
意义:背部听诊呼吸音最清楚
3.腰上三角
内侧界:竖脊肌外侧缘 境 外下界:腹内斜肌后缘 界 上界:第12肋 底:腹横肌起始部的腱膜, 肋下神 经 髂腹下神经 髂腹沟神经 前方有肾和腰方肌。 意义: 肾手术腹膜外入路(注意 保护上述三神经) 腹后壁薄弱区,易发腰疝
脊柱区
第一节 概述
一、境界与分区
上界:枕外隆凸和上项线 斜方肌前缘 腋后线的延长线 境界 侧界 髂嵴后份 髂后上棘 下界:尾骨尖
项区 分区 胸背区 腰区 骶尾区
二、表面解剖
1.棘突 2.骶管裂孔和骶角 3.尾骨 4.髂嵴和髂后上棘 5.肩胛冈 6.肩胛骨下角 7.第12肋 8.竖脊肌 脊肋角(肾区、后 肾点)
下后锯肌
竖脊肌
第12肋
腹 内 斜 肌
4.腰下三角
下界:髂嵴上缘 外上:腹外斜肌后缘 内上:背阔肌前下缘 意义: 腹后壁的薄弱区,易发腰疝。 盲肠后位阑尾炎时,此区有明 显压痛。 腹膜后隙脓肿可形成膨隆性皮 下脓肿。
四、深部的血管和神经
(一)动脉 枕动脉 肩胛背动脉 椎动脉 颈椎病 (二)静脉(了解)
第三层:竖脊肌
第四层:枕下肌等
(二)局部结构 1.枕下三角 内上界:头后大直肌 外上界:头上斜肌 境界 外下界:头下斜肌 底:寰枕后膜和环椎后弓 浅面:夹肌和半棘肌
意义:内有枕大神经、椎动脉经 过,各种疾病可压迫之形成脑供血 不足
2.听诊三角或肩胛旁三角
内上界:二节 层次结构
一、浅层结构 (一)皮肤 厚而致密,含毛囊和皮脂腺 (二)浅筋膜 含较多脂肪 (三)皮神经 1.项区:枕大神经(C2) 2. 胸背区:胸神经后支 3.腰区:腰神经后支 臀上皮神经(L1~3) 4.骶尾区:骶、尾神经后支 臀中皮神经(S1~3) (四)浅血管
脊柱区解剖图
![脊柱区解剖图](https://img.taocdn.com/s3/m/5770bafd7c1cfad6195fa7a6.png)
副神经
肩胛背神经
胸背神经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五、椎管及其内容物 (一) 椎管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1. 椎管壁的构成 前壁:椎体、椎间盘和后纵韧带 后壁:椎弓板、黄韧带和关节突关节 侧壁:椎弓根和椎间孔
意义:椎体骨质增生、椎间盘 突出(L4、5)、黄韧带肥 厚可使椎管腔变形或变狭 窄,压迫其内容物而引起 症状。(截瘫)
颈椎间孔
毗邻 前内侧:椎体钩、椎间盘 和椎体 后部:关节突关节
颈椎的椎体钩、横突和关节突构成一复合体 (UTAC),有脊神经和椎动脉等在此通过。复 合体的任何组成结构的病变均可压迫神经和血管。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二)脊髓被膜和脊膜腔
1. 被膜
齿状韧带
硬脊膜
脊髓蛛网膜
软脊膜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三)脊神经根
1.行程及分段: 脊髓 及软膜 蛛网膜及其囊
硬膜及其囊 (脊神经节)
蛛网膜下隙段
2.与椎间孔和椎间盘的关系
硬膜外段
神经根在椎间孔内的通道称椎间管,以硬脊膜囊于椎间 孔紧密相连,最易受压。
椎间盘突出、黄韧带增厚、椎体边缘增生、关节突的增 生是脊神经受压的常见原因。
【思考题】
1.试述枕下三角、听诊三角、腰上三角、腰下 三角的位置、境界及临床意义。
2.椎管如何围成? 3.何谓Luschka关节?其易引起什么病变? 4 .试述腰椎穿刺的部位和进针层次。 5.何谓硬膜外腔、蛛网膜下腔?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后纵韧带 关节突关节 黄韧带
脊柱区解剖图
![脊柱区解剖图](https://img.taocdn.com/s3/m/591040f928ea81c758f578c4.png)
脊柱区
制作:陕西中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第一节 概述
一、境界与分区
上界:枕外隆凸和上项线 斜方肌前缘 腋后线的延长线
境界 侧界 髂嵴后份 髂后上棘
下界:尾骨尖
项区 分区 胸背区
腰区 骶尾区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二、表面解剖
1.棘突 2.骶管裂孔和骶角 3.尾骨 4.髂嵴和髂后上棘
副神经
肩胛背神经
胸背神经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五、椎管及其内容物 (一) 椎管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1. 椎管壁的构成 前壁:椎体、椎间盘和后纵韧带 后壁:椎弓板、黄韧带和关节突关节 侧壁:椎弓根和椎间孔
意义:椎体骨质增生、椎间盘 突出(L4、5)、黄韧带肥 厚可使椎管腔变形或变狭 窄,压迫其内容物而引起 症状。(截瘫)
成腰腿痛。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腰肋韧带:胸腰筋膜中 层上部张于第12肋与 第1腰椎横突之间的部 分增厚形成。
肾手术时,切断此韧 带可加大第12肋的活 动度,便于显露肾。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三、肌层
(一)肌肉分层: 第一层:斜方肌、背阔肌、腹外斜肌后部 第二层: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下后
脊柱腰段断层解剖精品PPT课件
![脊柱腰段断层解剖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01afd1526fff705cc170af9.png)
医务者
横突 Transverse process
腰椎的形态结构
Transverse process
横突
腰椎的形态结构
腰椎前后面观
腰 骶 部 正 中 矢 状 断 面 图
腰椎横断CT图像
L1~2
L3~4
L5
2. 腰椎孔(管)的形状
L3
L4~5
3. 腰椎椎孔 (管)的形状
L5
经第2腰椎横断面(下面观)
➢连于椎间盘纤维环与椎间 关节之间的纤维隔将椎间管 分为上、下两部:上部有腰 神经根、腰动脉椎管内支和 椎间静脉上支通过;下部有 椎间静脉下支通过。
腰 椎 间 管
腰椎侧面观
腰 骶 部 旁 正 中 矢 状 断 面 图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经腰椎间盘横断 MRI图像
经第3腰椎间盘CT图像
SUCCESS
THANK YOU
2020/12/15Fra bibliotek可编辑
12
3. 腰 神 经 通 道
3. 腰 神 经 通 道
➢侧隐窝(第3腰椎)
3. 腰 神 经 通 道
脊 柱 冠 状 断 面 图
脊 柱 冠 状 断 面 图
椎 间 孔 或 椎 间 管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柱的损伤及病变在骨科中属于很常见的问题,熟悉脊柱的解剖是每个骨科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在了解解剖的基础上,才能在临床工作中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今天重点给大家介绍脊柱的相关解剖知识,值得学习借鉴!应用解剖(一)基本概述1.综述:人类幼年时椎骨共有33块(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尾椎4块)。
随年龄增长5块骶椎合成一块骶骨, 4块尾椎合成一块尾骨。
借韧带、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
脊柱上端承托颅骨,下联髋骨,中附肋骨,并作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后壁。
脊柱内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条纵行的脊管,内有脊髓。
2.功能支持人体传导负荷运动维持稳定保护脊髓的功能六个自由度的灵活运动3.解剖位置冠状面 (额状面) –将身体分成前后两部分矢状面-将身体分成左右两部分-正中矢状面–将身体分成左右相等的两部分横断面 (水平面或轴面) –将身体分成上下两部分前面观:椎体自上而下渐加宽,第2骶椎最宽侧面观:可见颈、胸、腰、骶四个生理性弯曲,颈和腰曲凸向前,胸和骶曲凸向后。
后面观:颈椎棘突短而分叉,近水平位。
胸椎棘突细长,斜后下方。
腰椎棘突呈板状水平向后。
(二)椎骨的基本形态及结构生理弯曲:颈椎前凸20°- 40°胸椎后凸20°- 40°腰椎前凸30°- 50°骶骨后凸倾斜骨组织类型:A.皮质骨:坚硬,主要位于骨的表面提供骨的强度,良好的固定点哈佛氏系统B.松质骨:较软,大部分位于骨的内部提供强度和细胞储存的场所骨小梁,海绵状或蜂窝状脊椎结构关节突脊椎峡部间盘终板软骨终板骨性终板骨突环椎弓根切迹椎间孔,神经根出口(三)各段椎骨的特征1.颈椎根据解剖形态的差异,颈椎被分为上颈椎 (C1~2) 下颈椎 (C3~7)椎体小、有横突孔、棘突分叉、上下关节突近似水平位、椎孔较大且多呈卵圆形A.上颈椎:颈枕关节——无间盘寰椎 (C1)——与颅骨 (C0) 和枢椎 (C2)形成关节寰枢关节——无间盘枢椎 (C2)——与C1和C3形成关节寰椎:呈环状,无椎体第2-6颈椎的棘突较短,末端分叉,第7颈椎棘突长,末端不分叉寰枢关节:在寰枕连接部,大部分运动功能为前屈—后伸和侧屈在寰枢关节,近50%的头部旋转运动发生于此寰枢关节稳固性的结构:关节囊、寰枢前膜、寰枢后膜、覆膜、寰椎十字韧带、齿突尖韧带、翼状韧带等。
枢椎:齿状突——寰椎的旋转中心横突——横突孔、椎动脉、神经根沟侧块,较大关节面棘突 (分叉)B.下颈椎(C3 -C7)一般前凸20° -40 °每个患者单独评估所有节段都有间盘关节(过渡)C5-6-7-高运动性-损伤风险增加3-7颈椎椎体上面外侧缘的椎体钩与相邻椎体形成钩椎关节,增加颈椎稳定性,防止上一颈椎及椎间盘移位。
椎骨突起 (C7)大而长的棘突解剖标志2.胸椎椎体——T1 到 T12体积递增椎弓根——直径小椎板——垂直“叠瓦”排列棘突——长,重叠,突出向下椎间孔——大,降低神经受压风险关节突肋骨横突关节面肋骨和胸椎构成胸廓的骨性结构,限制胸椎运动连接部-C6 - T2-T11 - L2-邻近节段更易损伤浮肋在 T11 -T123.腰椎椎体:L1 ~L5 体积递增椎弓根:比胸椎长和宽,椭圆形棘突:水平,方形横突:比胸椎小椎间孔:大,但神经根受压风险增加椎孔:大得能够容纳马尾和神经根腰段椎管的形状:从上而下为卵圆形----三角形---三叶形4.骶椎5.骶尾椎6.髂骨自体骨移植取骨部位髂嵴后部可用于棒结构的附加支持和固定 (骶髂固定)(四)椎骨间连接1.韧带:坚韧,纤维组织连在骨,软骨或其他结构当应力加大到移动的最大范围后起作用高弹性保护关节在相邻椎骨的椎弓之间的叫椎弓间韧带,由弹性结缔组织构成,呈黄色,故又称黄韧带。
在各棘突之间、各横突之间,分别生有棘间韧带和横突间韧带。
在椎骨前面的是前纵韧带,上连枕骨大孔前缘,下达骶骨(S1或2)前面,紧贴椎体和椎间盘前面,厚实而坚韧。
椎体后面的后纵韧带长度与前纵韧带相当,与椎体相贴部分比较狭细。
在棘突尖上还有一条上下连续的棘上韧带,在胸、腰、骶部紧贴棘突末端,至颈部则呈板片状,为项韧带。
2.椎管及内容物1)椎管:由椎骨的椎孔、骶骨的骶管和椎骨之间的骨连接共同构成的骨纤维管,上接枕骨大孔与颅腔相通,下达骶管裂孔而终。
其内容有脊髓、脊髓被膜、脊神经根、血管及少量结缔组织等。
椎管壁的构成:前壁:椎体、椎间盘、后纵韧带侧壁:椎弓根、椎间孔后壁:椎板、黄韧带椎管形态:在横断面上椎管各段的形状及大小存在差异颈段:呈三角形胸段:呈圆形,以第4~6胸椎处最为狭窄。
腰段:形态不一-第1、2腰椎处多呈圆形或卵圆形-第3、4腰椎处多呈三角形-第5腰椎处多呈三叶形椎管分区:根据椎管的形状和椎管内容物的配布是相关的,一般将椎管分为两部分即中央椎管和神经根管。
A.中央椎管由脊髓及其被膜所占位置。
B.神经根管:指椎管外侧部脊神经根所占部位,临床上又称侧隐窝。
其前壁椎体和椎间盘后外侧,后壁为上关节突、黄韧带,外侧壁为椎弓根和椎间孔。
腰段神经根管与下述结构的关系:腰段椎管侧隐窝明显。
盘黄间隙即椎间盘与黄韧带之间的间隙。
上关节突旁沟。
椎弓根下沟。
2)脊髓脊髓节段与椎骨对应关系:上段颈髓(C1~4)与同序数椎骨同高下段颈髓(C5~8)和上段胸髓(T1~4)较同序数椎骨高一个椎体中段胸髓(T5~8)较同序数椎骨高2个椎体下段胸髓(T9~12)较同序数椎骨高3个椎体腰髓(L1~5)平对第10、11胸椎骶、尾髓(S1~5、Co)平对第12胸椎和第1腰椎。
脊髓被膜及被膜间隙:脊髓被膜(外→内):硬脊膜、蛛网膜和软脊膜被膜间隙(外→内):硬膜外隙、硬膜下隙、蛛网膜下隙3)脊柱静脉椎静脉系的静脉结构特征是壁薄、无瓣、吻合很多。
椎外静脉丛:椎外前静脉丛和椎外后静脉丛椎内静脉丛:椎内前静脉丛和椎内后静脉丛椎间静脉椎体静脉脊髓静脉3.椎间盘占脊柱全长约1/4,颈、腰段最厚运动节段的纤维软骨连接出现在 C2-C3 到 L5-S1可以压缩,拉伸和旋转运动体内最大无血结构前柱承担80%的应力,中柱和后柱承担20%应力1983年Denis提出三柱分类概念,提出脊柱的稳定性有赖于中柱的完整,而并非决定于后方韧带复合结构。
Denis提出三柱分类,将脊柱分为前、中、后三柱:前柱:前纵韧带、椎体前二分之一、椎间盘的前部。
中柱:椎体后二分之一、后纵韧带。
后柱:关节突、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
髓核:位于中央部分黏液胶冻样物质含水量高抵抗轴向压力纤维环:间盘的外边部分薄片组成多层胶原纤维-30°倾斜-邻近层反向对抗各方向剪力最大的无血管组织营养来自终板的扩散扩散障碍导致椎间盘退变寰椎与枢椎之间,骶椎尾椎之间不存在椎间盘,所以全身的椎间盘只有23个。
它们均位于两个椎体之间。
胸椎间盘最薄,腰部的椎间盘最厚,约为9毫米。
4.关节突关节颈段关节突关节面近似水平位。
胸段关节突关节面近似冠状位。
腰段关节突关节面近似矢状位。
枕颈关节:寰枢关节:关节面:钩椎关节:肋横关节:腰骶关节:骶髂关节:影像解剖1.经椎弓根的横断层面:断面经过的部位:椎弓根主要特征:椎管为完整性骨环,由椎体、椎弓根和椎弓板构成2.经椎体下部的横断层面:断面经过的部位:椎弓根下方的椎体主要特征:椎管为不完整的骨性环,其断开处为椎间孔上部。
经过不同部位的椎间孔上部的结构不同,颈段主要为椎间静脉,胸、腰段主要为脊神经根。
3.经椎间盘的横断层面:断面经过的部位:椎间盘主要特征:椎管呈不完整的骨性环,其断开处为椎间孔下部,不同部位椎间孔下部经过的结构不同,颈段主要为脊神经根,胸腰段主要为椎间静脉。
4.椎管及内容物硬膜外脂肪:低密度影硬脊膜囊:呈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密度影。
CT平扫不能区别硬脊膜囊、脑脊液和脊髓。
椎内静脉丛:位于硬膜外间隙内,在CT平扫上不能单独显示,增强扫描呈点状高密度影。
脊髓:位于椎管中心呈中等信号影脑脊液: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影。
脊神经根:中等信号条状或圆点状影。
硬膜外脂肪组织:T1WI上呈连续条状或带状高信号;T2WI上呈中高信号。
椎内静脉丛:呈网状略低信号影。
椎间孔:位于椎管前外侧,其内的脊神经根呈软组织密度,周围有低密度的脂肪组织环绕充填椎间孔的脂肪组织呈高信号;行走于其中的脊神经根呈圆形、长圆形低或等信号影椎间盘:呈软组织密度影,CT值为70±5HU,不能区分髓核和纤维环髓核:T2WI上呈较高信号纤维环:T1WI和T2WI上均显示为低信号sharpey纤维:T1WI和T2WI上均显示为低信号透明软骨板:T1WI和T2WI上均显示为低信号脊椎韧带:前、后纵韧带均较薄,CT上不能单独显示。
黄韧带较厚(正常时≤3 mm),位于椎板和关节突的内侧面,密度高于硬脊膜囊和硬膜外脂肪,显示较清晰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也呈细条状软组织密度影。
椎旁软组织:CT上均表现为软组织密度结构,CT值约40HU~50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