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煤业补充勘探水文地质报告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059ba3a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54.png)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xx年xx月xx日•引言•煤矿地质概述•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目录•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参数计算•水资源评价与建议•结论与展望01引言1目的和背景23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之一,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煤炭资源开采与水文地质条件密切相关,因此进行煤矿水文地质调查十分必要。
本次调查旨在查明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为合理开发煤炭资源、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范围和方法研究范围本次调查范围为某矿区及其周边区域,面积约为100平方公里。
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收集资料、现场踏勘、钻探、抽水试验、地球物理勘探等方法。
其中,钻探是本次调查的主要手段,共完成了3个勘探钻孔,并进行了抽水试验。
地球物理勘探包括电法勘探和地震勘探两种方法,以查明地下水的分布规律和地质构造特征。
02煤矿地质概述该煤矿位于XX省XX市XX县,地处XX山南麓的丘陵地带,距离XX市约XX公里。
煤矿位置该区域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复杂,总体上呈现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趋势,地形最大高差达XX米。
地形地貌煤矿位置和地形区域地质构造背景该区域位于环太平洋构造带内,经历了多期次的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形成了复杂的地质构造背景。
矿区地质构造特征该煤矿所在区域经历了多期次构造运动,形成了以断裂和褶皱为主的地质构造特征。
其中,断裂主要有XX断裂和XX断裂,褶皱主要有XX褶皱和XX褶皱。
这些构造对煤层的形成和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
煤矿地质构造该区域主要由侏罗系和白垩系地层组成,其中侏罗系地层中分布着大量的煤层。
该煤矿的煤质以中高灰分、低硫分、低磷分为主,其中烟煤的发热量较高,具有较好的工业利用价值。
同时,该煤矿的煤质受到后期构造和岩浆活动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变化。
含煤地层煤质特征含煤地层和煤质03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报告应详细描述地下水的类型,如基岩裂隙水、岩溶水等,并给出其分布范围。
地下水类型及分布分析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径流路径和排泄方式,阐述其对煤矿开采的影响。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补充勘查报告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补充勘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81d8ba94b73f242336c5fe7.png)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补充勘查报告织金县城关镇滥坝煤矿水文地质调查补充勘查地球物理勘探报告贵州地质工程勘察院二○一三年三月织金县城关镇滥坝煤矿水文地质调查补充勘查地球物理勘探报告项目负责:报告编写:审核:总工程师院长:提交单位:织金县滥坝煤矿编制单位:贵州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交时间:二O一三年三月目录前言 (1)一、任务的由来 (1)二、方案编制的依据 (2)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 (4)一、矿山地理位置 (4)二、矿山开采情况 (5)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7)一、矿山自然概况 (7)二、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 (7)三、水文地质条件 (10)第三章物探工作方法 (13)一、基本原理 (13)二、测点观测 (15)三、资料整理 (16)四、质量评述 (17)第四章物探异常推断解释 (18)一、异常圈定 (18)二、异常分类 (19)三、异常特征及推断解释 (19)第五章水患预测区的划分及其分布 (19)一、水患区 (23)二、水患区危险性程度的划分 (23)三、该矿区不同程度水患预测区的分布 (24)第六章结论与建议 (26)一、结论 (26)二、建议 (27)附图目录序号图号图名比例尺1 1-1 织金县城关镇滥坝煤矿水文地质调查物探测线布置及平面综合图1:2000 2 2-1 织金县城关镇滥坝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横1:1000物探1线高密度电法地电断面综合图纵1:2000 3 2-2 织金县城关镇滥坝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横1:1000物探2线高密度电法地电断面综合图纵1:2000 4 2-3 织金县城关镇滥坝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横1:1000物探3线高密度电法地电断面综合图纵1:2000 5 2-4 织金县城关镇滥坝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横1:1000物探4线高密度电法地电断面综合图纵1:2000 6 2-5 织金县城关镇滥坝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横1:1000物探5线高密度电法地电断面综合图纵1:2000 7 2-6 织金县城关镇滥坝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横1:1000物探6线高密度电法地电断面综合图纵1:2000附件目录1、采矿许可证复印件2、委托书3、编制单位资质证书复印件4、照片5、其它前言一、任务的由来(一)任务来源近年来,各地均有煤矿透水事故不断发生,给矿山安全生产和企业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一些矿难事故伤亡人员较多,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引起各地政府部门和矿山企业的高度重视。
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书
![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e92480fee518964bce847c7f.png)
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山西山地物探技术有限公司二〇一二年八月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编写:刘国生张婧审核:牛先根总工程师:钱校丰经理:常锁亮山西山地物探技术有限公司二〇一二年八月目录第一章矿井概况1一、目的和任务1二、煤矿的位置及交通2三、自然地理4四、以往地质工作情况6五、本矿小窑开采历史及矿井生产现状7六、周边矿井情况8第二章矿区地质15一、地层15二、构造18三、煤层及煤质21第三章水文地质补充勘查36一、水文地质补充调查36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42第四章矿井涌水量预算和水害防治80一、矿井排水系统简述及涌水量预算80二、矿井水害防治措施83第五章结论和建议88一、结论88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89附图图号图名比例尺01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1:500002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1:50003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A-A′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1:200004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3号煤层矿井充水性图1:500005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9号煤层矿井充水性图1:500006 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15号煤层矿井充水性图1:500007 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3号煤层采空区积水探测成果图1:500008 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3号煤层采空区积水探测实际材料图1:5000附件附件1、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采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情况报告附件2、采矿许可证复印件附件3、承诺书第一章矿井概况一、目的和任务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始建于1978年,1981年投产,原为长治县二轻局办煤矿,后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为单独保留矿井。
矿井面积7.2901km2,地理坐标为东经:113°02′07″~113°03′59″,北纬:35°56′17″~35°58′18″。
2011年11月取得省国土资源厅换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1400002009111230045871,准采3号-15号煤层,开采深度为1229.97~759.97m,生产规模120万吨/年,有效期2011年11月29日至2012年11月29日。
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报告
![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699a74c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d9.png)
综采工作面水文地质状况剖析报告一、工作面概略1、地面相对地点综采工作面回采地区,地面地表为荒山和部分梯田,无建筑、公(铁)路、水体 , 运输顺槽长度 500m,切眼长度 100m。
工作面回采长度 150m。
沿 3#煤层底板进行回采,巷道坡度 3-12°。
2、周边巷道散布状况综采工作面东边是采空区,空区无积水。
北边是C7古空区,依据古空区状况,回风顺槽探放水状况,揭穿空区状况,空区无积水。
南边是断层结构,依据运输顺槽在掘进过程中钻探F2 断层结构无积水,西边是外采空区,依据运输顺槽在探放水中有少许渗水,空区已无积水,运输顺槽南边米处是,周边巷道在掘进过程中已经过探放均无积水,回采地区无采空区。
水文地质对回采无影响。
二、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1、综采工作面回采地区地表无河流、湖泊等水体; 回采地区主要充水水源为顶板裂隙水。
回采地区奥灰岩溶水:地区奥灰岩溶水水文地质单元属辛安泉域的南部补给径流区,地区奥灰岩溶水水位标高为645-647m,本回采地区最低底板标高为1020m,高于奥灰岩水水位373m,奥灰岩溶水对3306 综采工作面回采无影响。
2、依据山西地质勘查局二一二地质队编制的《资源整合矿井水患增补检查报告》,综采工作面东边里采空区,空区无积水。
北边是古空区,依据探古空区状况,回风顺槽探放水状况,揭穿空区状况,空区无积水。
南边是断层结构,依据运输顺槽在掘进过程中钻探断层结构无积水,西边是外采空区,依据运输顺槽在探放水中有少许渗水,空区已无积水,综采工作面内有条旧巷,旧巷无积水,回采地区无采空区。
综采工作面回采前严格履行“展望预告、探掘分别、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对综采工作面进行钻探考证。
3、回采地区无断层、塌陷柱、未发现岩浆侵入现象,地表无岩浆岩出露。
回采地区散布条旧巷,过旧巷时增强顶板管理,旧巷对回采有影响。
三、综采工作面物探、钻探考证状况综采工作面于 2015 年 2 月在运输顺槽进行物探,依据超前物探结论,三副图显示无低阻区。
一矿矿井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一矿矿井水文地质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4c5d5d576eeaeaad1f3303b.png)
红果镇打牛厂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打牛厂煤矿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的要求,结合我矿《地质简测报告》,为能给矿井水害防治提供有力的依据,在生产过程中采取切实可行的水害防治措施,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我矿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矿井水文地质情况作了详细的调查,其调查情况如下:一、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区域范围内属珠江水系的北盘江支流,本区地表水汇入拖长江,最终流入北盘江。
地下水主要分为碳酸盐岩溶水、裂隙水、部分为碳酸盐岩溶水,分布于裸露及半裸露岩溶山区,泉水流量大;裂隙水为大气降水渗入风化裂隙、构造裂隙而形成,泉水流量小。
二、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一)地表水矿区内有纸厂小河由北向南从井田外围通过,纸厂小河属山区雨源型河流,雨季流量猛增,枯季流量减小甚至于干涸,区内无水塘、湖泊,区内泉点分布较少,仅供附近村民饮水之用,涌水量较小,对开采影响不大。
(二)地层富水性矿区面积1.1515km2,主要地层为龙潭组,飞仙关组,第四系。
地层富水性简述如下(由下至上):一)含水岩组(层)1.飞仙关组(T1f) 岩溶水含水层出露范围小,位于飞仙关组下部,厚约10余m,薄层状灰岩、泥灰岩,富水性弱,枯季径流模数<3涌水量0.01-0.025L/S,属溶蚀裂隙含水层。
在地下大面积采空塌陷区形成后,本层的岩溶水对下伏基岩裂隙水含水层补给量有所增加,成为矿坑充水间接充水水源。
2.基岩裂隙水含水层(1)龙潭组(P3l)厚约237m,砂泥岩夹煤层。
汇水面积占总面积65%。
含水段由细砂岩、粉砂岩及少许碳酸盐岩组成,其分层厚0.50—20m,上、下为泥质岩、煤层相隔,使地下水具承压性。
一般泉流量为0.1—1.0l/s。
个别煤硐点流量较大4.0—7.0l/s,为季节性泉。
(2)玄武岩组(P2β)玄武岩,厚约345m。
出露于打牛厂煤矿矿区外西北部,多呈北东向陡坡。
泉点稀少。
流量约0.1—1.0l/s,富水性弱,为含煤地层相对隔水层。
(3)飞仙关组(T1f)厚>250m,以灰绿色粉砂岩为主,汇水面积占总面积35%。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e7bf91a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d3.png)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煤矿名称】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第一章前言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是为了深入了解煤矿的地质构造、地下水文特征以及地下水对煤矿生产的影响而进行的工作。
本报告旨在对【煤矿名称】煤矿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
第二章调查范围与目的1.调查范围:________包括【煤矿名称】煤矿及周边区域。
2.调查目的:________了解煤矿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特征,评估地下水对煤矿生产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和对策建议。
第三章调查方法与数据采集1.调查方法:________采用现场勘察、地质钻探、水文观测、实验室分析等综合调查方法,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
2.数据采集:________收集地质资料、地下水位、水质、水量、水文地质勘探数据等。
第四章煤矿地质构造分析1.地质概况:________【提供煤矿的地质特征、地层分布、构造形态等相关信息】。
2.矿区构造特征:________【描述矿区的构造特征及对煤矿水文地质特征的影响】。
第五章地下水文地质特征分析1.地下水位:________分析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分布特征及季节性变化等。
2.水文地质特征:________描述地下水的含水层、水质、水文特征等。
3.地下水动态分析:________分析地下水的产生与补给来源、流向及补给强度等。
第六章地下水对煤矿的影响评估1.地下水对煤矿生产的影响:________分析地下水对采掘工作面的影响、对瓦斯抽采和煤矸石处理的影响等。
2.地下水防治措施建议:________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地下水防治的对策建议与技术措施。
第七章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但不限于:________1.相关地质地图、地下水位测量记录及水文地质调查数据。
2.实验室分析报告及水质监测数据。
3.其他相关资料。
第八章法律名词及注释1.法律名词1:________注释1。
2.法律名词2:________注释2。
3.。
矿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报告范文
![矿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413ae79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ee.png)
矿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报告范文矿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报告。
报告编号,XXXXX.报告日期,XXXX年XX月XX日。
一、勘探目的。
本次勘探旨在对矿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进行详细勘察,以确定地质条件、水文地质特征及工程地质情况,为后续的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二、勘探范围。
本次勘探范围包括矿山周边区域及潜在工程建设区域,具体范围为XXX平方公里。
三、勘探方法。
1. 野外地质调查,对矿山周边地质进行详细的野外调查,包括地质构造、地层特征、岩性分布等。
2. 水文地质勘探,对矿山周边水文地质进行详细勘察,包括地下水位、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构造等。
3. 工程地质勘探,对潜在工程建设区域进行工程地质勘探,包括地质构造、地层稳定性、地质灾害隐患等。
四、勘探成果。
1. 地质条件,矿山周边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存在断裂带和褶皱带,地层岩性以XXX为主,地质构造较为稳定。
2. 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位较为稳定,水文地质条件适宜工程建设,但需注意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3. 工程地质情况,潜在工程建设区域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存在地质灾害隐患,需要采取相应的工程防治措施。
五、建议意见。
1. 对于矿山周边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区域,建议加强地质监测,及时发现地质灾害隐患,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 在工程建设前,需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勘探,制定科学的工程设计方案,以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
六、总结。
本次勘探对矿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进行了详细的勘察,为后续的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地质资料和科学依据,为保障工程的安全稳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编制单位,XXX地质勘察院。
编制人,XXX.审核人,XXX.报告日期,XXXX年XX月XX日。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范本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b111efae33687e21ae45a942.png)
XXX煤矿水文地质情况调查报告一、概况本煤矿概括情况坐标如下二、自然地理条件1、地势矿区地势总体是北部或北西部较高而南部或南东部较低,呈向南倾斜,区内二叠系上统长兴组---大隆组和三叠系下统夜郎组分布地段地形较陡,煤系地层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分布地段较缓,含煤地层多被第四系残坡积物所覆盖,最高海拔标高2121.4m,最低海拔标高1790m,最大相对高差约331m。
2、气象矿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冬长夏短、春秋相近、多雾、多阴雨、少日照。
根据XX县气象局多年统计资料,本区年平均气温11.8℃,极端最高气温34.5℃,极端最低气温-9.3℃,年平均相对温度84%,年平均降水量1126.71mm,雨季(5~9月)降水量占75.3%,日最大降水量101.2mm。
3、地表水体xx县xx乡xx煤矿,所在区域位于贵州西北部,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六冲河支流,区内地形以中山为主,内部多盆地缓坡,境内碳酸盐类岩石广泛分布岩溶地貌如溶丘、洼地、溶斗、伏流分布普通,区内地下水主要可分为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分布于裸露岩溶山区,泉水流量大、裂隙水为大气降水渗入分化裂隙,构造裂隙而形成,泉水流量小。
xx煤矿区内无常年性河流等大的地表水体,但北西---南东向冲沟发育,地表沟溪水、地下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后,最终通过岩溶、漏斗、落水洞、裂隙、导水断裂等形式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溶蚀裂隙含水层中,另一部分则以岩溶泉的形式流出矿外,排泄到六冲河中。
大气降水是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通过风化带、裂隙、洼地、漏斗、落水洞等渗入地下,形成基岩裂隙水、溶洞水、其运动受地表、地下水分水岭、局部侵蚀基准面、岩性和地质构造等的控制,总体由北、北西向南、南东方径流。
4、地貌矿区为溶蚀侵蚀中山沟各斜坡轻微切割地貌,地层主要有二叠系上统茅口组(P2m)、龙潭组(P2l)、长兴组和大隆组(P3c+d)以及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中的碳酸盐覆盖范围广,峰丛、洼地、溶洞等喀斯特地貌较发育,在逆向坡地带易形成陡崖、陡坡、龙潭组(P3l)含煤地层等经多次风化剥蚀形成低凹或缓坡地形。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范本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24a0a682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9d.png)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范本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1. 简介本报告旨在对煤矿的水文地质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以评估矿区水资源的状况和可持续利用的潜力。
通过对煤矿及其周边地区的地质、地貌、水文地质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为煤矿的开发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 调查区域描述2.1 煤矿基本情况煤矿位于X市,总占地面积约XXX平方公里,煤矿在XX年开始投产,目前已经运营了XX年。
主要矿区的地质构造为XX,矿井设计为XX。
2.2 矿区地质特征根据对矿区地质地貌的初步观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矿区地质构造复杂,主要由XX岩层组成,岩石稳定性良好,不存在明显的断层和地震活动。
3. 水文地质调查3.1 水文地质资料搜集通过对煤矿周边的地质图、地下水位监测数据、地层结构资料等进行搜集和整理,获取了有关煤矿水文地质的基础信息。
3.2 地下水水位和水质监测在煤矿及其周边地区设置了多个地下水位监测井和水质监测点,对地下水位和水质进行了定期监测。
结果显示,煤矿的地下水位水平和水质稳定,未出现明显的异常情况。
4. 煤矿水资源评价4.1 地下水资源量评估通过对地下水资源量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出煤矿区域的地下水资源总量为XXX万立方米,水资源较为丰富。
4.2 地下水水质评价通过对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到煤矿周边地区的地下水水质以及主要污染物的分布状况。
结果显示,煤矿地下水水质良好,未受到明显的污染。
5. 水资源保护与管理建议5.1 水资源保护对策针对煤矿水资源保护的需求,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强化煤矿周边地下水水污染源的管控,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煤矿附近水体的监测与保护。
5.2 水资源管理建议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煤矿水资源,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建立煤矿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可持续发展。
6. 结论通过对煤矿水文地质的调查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煤矿地下水位稳定,水质良好,地下水资源量较为丰富。
红山煤业补充勘探水文地质报告书
![红山煤业补充勘探水文地质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4fba6234011ca300a6c390e1.png)
红山煤业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目录第一章矿井概况 (1)一、目的和任务 (1)二、煤矿的位置及交通 (2)三、自然地理 (4)四、以往地质工作情况 (6)五、本矿小窑开采历史及矿井生产现状 (7)六、周边矿井情况 (8)第二章矿区地质 (15)一、地层 (15)二、构造 (18)三、煤层及煤质 (21)第三章水文地质补充勘查 (36)一、水文地质补充调查 (36)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 (42)第四章矿井涌水量预算和水害防治 (80)一、矿井排水系统简述及涌水量预算 (80)二、矿井水害防治措施 (83)第五章结论和建议 (88)一、结论 (88)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89)附图图号图名比例尺01 红山煤业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 1:500002 红山煤业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 1:50003 红山煤业A-A′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 1:200004 红山煤业3号煤层矿井充水性图 1:500005 红山煤业9号煤层矿井充水性图 1:500006 红山煤业15号煤层矿井充水性图 1:500007 红山煤业3号煤层采空区积水探测成果图 1:500008 红山煤业3号煤层采空区积水探测实际材料图1:5000附件附件1、红山煤业采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情况报告附件2、采矿许可证复印件附件3、承诺书第一章矿井概况一、目的和任务红山煤业始建于1978年,1981年投产,原为县二轻局办煤矿,后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为单独保留矿井。
矿井面积7.2901km2,地理坐标为东经:113°02′07″~113°03′59″,北纬:35°56′17″~35°58′18″。
2011年11月取得省国土资源厅换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45871,准采3号-15号煤层,开采深度为1229.97~759.97m,生产规模120万吨/年,有效期2011年11月29日至2012年11月29日。
为贯彻落实市煤炭工业局《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矿防治水工作的通知》(长煤局行发 [2009] 286号)精神,参照《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2012年8月红山煤业,委托山地物探技术对红山煤业进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其目的是:查明兼并重组后的红山煤业矿界及相邻煤矿的水文地质条件,尤其是采空区积水及底板突水情况,为矿井防治水设计与实施提供科学依据确保矿井生产安全。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范本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2a2194f1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c4.png)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范本尊敬的领导:我单位近期完成了对某煤矿水文地质的调查工作,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调查目的本次煤矿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煤矿的水文地质特征,为煤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相关数据支持。
二、调查范围本次调查范围包括煤矿所在地的水文地质状况,涵盖煤矿的地下水位、水化学特性、水源补给途径等方面内容。
三、调查方法1.采集水文地质资料:借助现场勘探和地质钻探等方式,采集煤矿周边的地下水位、地下水落水量、水质等数据。
2.水样采集及分析:根据野外勘测结果,采集地下水样品,在实验室通过相关仪器设备进行水质分析,包括PH值、电导率、溶解氧等指标。
3.数据处理及分析: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比较分析,得出关键水文地质特征参数,并将分析结果进行图表展示。
四、调查结果1.地下水位及水质状况经过对煤矿周边井点的调查,得出了周边地下水位的具体数据,并通过水质分析,了解到地下水的水化学特性,包括PH值、电导率、溶解氧等参数。
2.补给途径分析基于地下水位数据分析,得出了煤矿地下水补给途径的具体情况,包括降水、地表径流以及附近河流水源等。
3.调查结论通过对煤矿水文地质的调查工作,得出以下结论:(1)煤矿周边地下水位较稳定,具备一定的水资源供应能力。
(2)煤矿地下水的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可以作为矿井使用的供水来源。
(3)煤矿地下水的主要补给途径为降水和附近河流水源。
五、建议1.煤矿应加强对地下水位的监测,及时掌握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为矿井的生产安全提供参考依据。
2.建议煤矿在水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加强对地下水质的监控,确保供水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3.煤矿应与附近相关部门建立联络机制,加强地下水补给途径的监控与管理,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六、总结本次煤矿水文地质调查全面了解了煤矿的水文地质特征,为煤矿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安全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调查结果及建议将为煤矿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帮助实现煤矿的可持续发展。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5cc1343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61.png)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1. 引言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而水资源则是矿井系统运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进行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本报告将对某煤矿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调查分析。
2. 研究区域概况该煤矿座落于某省某市,地处山区。
矿井开采煤炭深度达到1000米以上,地质条件复杂,水文地质具有一定的特点。
研究区域内地势起伏较大,地下水系统发育,降水量较大。
3. 主要调查内容本次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3.1 地质调查通过野外地质勘查和实验室分析,研究区域的地质构造、岩性、地层分布等特征。
3.2 水文调查通过测量地下水位、地下水流速以及地下水水质等参数,全面了解研究区域的水文地质特征。
3.3 地下水监测在研究区域内设置地下水监测站,定期对地下水位、水质进行监测,以及对地下水体的运动进行跟踪研究。
4. 调查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我们得出以下:4.1 地质特征研究区域的地质构造复杂,主要由花岗岩、页岩和砂岩组成。
地下水主要分布在砂岩层中,富含矿物质和溶解氧,水质较好。
4.2 水文特征研究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地下水位较高,且水流速度较快。
降水量较大,地下水系统发育。
4.3 水质特征研究区域的地下水水质较好,符合饮用水标准。
但需要注意的是,研究区域附近存在一些矿区排放废水的影响,对地下水水质形成一定的威胁。
5. 建议与措施为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与措施:5.1 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对研究区域的水资源保护,限制矿区废水的排放,加强水质监测与治理工作,确保地下水水质符合要求。
5.2 加强地下水监测建立健全地下水监测网,加强对地下水位和水质的监测工作,及时掌握地下水的变化情况,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依据。
5.3 加强科学研究加大对研究区域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的研究力度,积极探索煤矿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措施。
6.研究区域具有复杂的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较好。
xxx煤矿水文地质勘查报告
![xxx煤矿水文地质勘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d7466b3960590c69ec3766d.png)
XXX煤矿水害普查报告及综合防治方案XX市水文地质调查小组二OO七年五月主编:参加人员:审核:技术负责:目录1前言 (1)2 井田概况 (4)2.1 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 (4)2.2 矿区地质概况 (5)2.3 矿井水文地质 (9)2.4 矿井的开拓情况和邻近矿的相互关系 (16)2.5 矿井排水现状 (18)3 充水源分析 (20)3.1 大气降雨 (20)3.2 地表水和地表水体 (21)3.3 地下水和地下水体 (21)4 水体分布及其危害性分析 (23)4.1 地表水体及其危害 (23)4.2 老窑水体及其危害 (23)4.3 本矿井下水体及其危害 (24)4.4 邻近矿井的积水体及其危害 (25)5 综合防治水方案 (26)5.1 现有采掘工作面的调整 (26)5.2 其它方面的改造与完善 (27)6 主要防治水措施 (34)6.1 井下探放水的管理 (34)6.2 井下探放水的实施 (36)7 水害防治规划 (41)7.1 水害的五年规划 (42)7.2 年度防治水计划 (44)附表 (47)水文地质调查委托书浏阳水文地质调查组水灾是煤矿五大灾害之一,也是煤矿重特大事故的隐患之一,更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主要防治对象。
为了查清我矿的水文地质条件,掌控开采范围内的水文安全状态,防范水灾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
现委托贵调查组对我矿合法开采范围内的水文地质条件及水害安全状态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为此,我们将积极配合调查组工作并提供调查过程中所必须的原始资料,保证原始资料的真实性。
特此委托煤矿(章)法人代表二00七年四月1前言㈠概述⑪位置、隶属关系XXX煤矿位于XX市东南部的XX镇,距XX市直线距离约为20km。
由工业广场经5公里乡村水泥混凝土公路可至XX镇连通G319、G106国道。
交通较为方便,参见交通位置图。
交通位置图⑫矿井性质XXX煤矿属股份制私有煤矿,隶属XX镇管辖。
12053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
![12053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8f1c504de80d4d8d15a4fa2.png)
12053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编制:审核:科长:总工程师:时间:会审:地质防治水科:掘进科:调度室:安质科:总工程师:12053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一、概况12053工作面北部为我矿总回风巷,南部为12051工作面采空区,西部为我矿西翼采区,东部频临矿井边界。
区内煤层全部为复采煤,煤层走向70°,倾向160°,倾角17~22°。
煤层厚度在0.8~5.4米之间,平均煤厚3.2米,局部发育夹矸(炭质泥岩或泥岩)。
根据已有地质条件分析,本巷施工范围内不会有大的断裂构造发育。
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根据本矿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区内可能影响掘进的水文因素有:底板太原组上段灰岩(C 2t L 7-8)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太原组下段灰岩(C 2t L 1-4)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直接顶板多为砂质泥岩水,老空水。
1、底板水:(1)太原组上段灰岩(C 2t L 7-8)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该层由L 7和L 8两层灰岩组成,灰岩平均厚10.83m 。
灰岩岩溶发育,含岩溶裂隙承压水,据邻近钻孔抽水试验资料资料,钻孔单位涌水量0.108/s.m ,渗透系数0.8954m/d ,水头标高+110m ,水化学类型为HCO 3-Ca 〃Mg 型,矿化度0.238~0.312 g/l 。
该含水层为二1煤层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它往往通过断裂带与下伏C 3t L 1-4灰岩、甚至∈3ch +O 2m 灰岩发生水力联系,对二1煤层开采有较大影响。
隔水层:该层下起L 8灰岩顶面,上至二1煤层底面,平均厚约10.9m 。
岩性以砂质泥岩和泥岩为主,该层有一定的隔水作用,但在厚度较薄特别是经断层错动后地点,很容易造成二1煤底板突水。
水害评价:本设计巷道煤层底板标高在-53~+15m ,L 7-8灰隔水层厚度10.9m ,由于目前L 7-8水位已降至-60m 以下,则L 7-8灰无水压,因此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L 7-8灰突水。
煤矿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
![煤矿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d8a962af18583d0496459fd.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煤矿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篇一:xx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xx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轿子山煤矿生产技术部年月日xx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会审签字生产技术部:机电部:安监部:调度室:地测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xx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会审意见xx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1.工作面概况工作面位于二水平运输巷、二水平回风巷南面,地处d采区西南部,为d采区的第f个采面。
工作面大致沿煤层走向方向布置,倾斜方向长179.8m,走向长684.7m,水平投影面积123109.1㎡。
工作面北面为二水平大巷,东面为已开采的aa06工作面,南面为矿井边界,西面为未开采区域。
工作面对应地表为高山及丛林,地表范围内季节性冲沟发育,植被茂盛,第四纪黄土覆盖较厚,地面标高1420m~1620m。
工作面对应地表地处高坡东南部,螺丝坡西北部。
2.工作面地质构造情况工作面总体上为一轴向北东的向斜构造,根据掘进期间巷道揭露煤层及顶板情况、防突队打钻情况及以往地质资料,工作面范围内存在4条小型正断层,断层稀少。
工作面断层情况详见下表:工作面掘进期间未见陷落柱、“天窗”及岩浆侵入等构造,揭露顶板平整,完整性较好,构造带范围内顶底板破碎。
3.煤层赋存情况根据工作面掘进期间实际揭露煤层情况,工作面煤层厚度1.48~1.74m,平均煤厚1.59m。
煤厚变异系数γ=8.0%,可采指数Km=1。
整个工作面煤层结构简单,局部含软分层,软分层厚0.012~0.06m。
工作面m9煤层属块状暗亮煤,煤层内部节理裂隙发育,为中~高强度煤。
工作面煤层大部煤体结构介于原生结构~碎裂结构之间,即Ⅰ类~Ⅱ类之间,断层构造带内煤层煤体结构由碎裂结构向碎粒结构、糜棱结构过渡。
4.水文地质情况该工作面m9煤层所处煤系地层厚度大,地层内隔水层与含水层交替分布,含水层补给差、富水性弱,整体上为一弱富水含水层。
1102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及防治水措施
![1102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及防治水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32df762783e0912a2162a0f.png)
***(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刘庄煤矿1102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及综合防治水措施刘庄煤矿生产科地测组2011.081102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及综合防治水措施一、工作面概况1102工作面位于二采区前进方向的南翼。
东侧是1104工作面,现已回采完毕;西侧是1106工作面,尚未采掘。
1102工作面总体位于一单斜构造之上,该区域煤层极不稳定,结构复杂,含二---四层厚约0.02—0.05米的深灰—黑色碳质泥岩、泥岩夹矸层,煤层倾角0—6°,平均3°,在局部由于受到的构造应力比较集中,煤层出现了拉伸、变薄甚至出现了无煤区。
3、4#合并煤层顶板为中—粗粒灰白色长石石英砂岩,局部发育有泥页伪顶(灰---黑灰色);底板为黑---灰黑色泥岩。
该工作面切割巷的南部为山前小煤矿,据相邻工作面的采掘资料可知,该小矿在该区有越界现象。
另外,在工作面的西部有S7地质钻孔(封孔良好),据资料显示,该区域内煤层厚度约3.25米左右。
二、水文地质情况1、地面水文地质情况1102工作面位于新庄则村东侧,和尚峁西侧(现已搬迁),地表标高823—978米,沟谷纵横,地形复杂;大部为黄土层覆盖,多位耕地,沟底二叠系地层广泛出露;几条山间公路纵横穿过该面,有一条小河从工作面切割巷南部横穿而过。
根据采掘区域的地表调查,没有明显发现地表积水渗漏的渗水点,对井下开采的影响较小。
2、工作面水文地质概况1、第四系松散层含水层:矿山内新生界第四系砂质粘土,厚度0—20米。
富水性弱,局部底洼处富水,一般不含水,为松散孔隙型弱含水层。
2、二1煤层上部二叠系砂岩裂隙含水层组:主要有二1煤层顶板砂岩下石盒子组底部砂岩等数层含水层构成,累计厚度20米左右。
矿山内含水层主要有山西组大占砂岩段、香炭砂岩段;下石盒子组砂锅窑砂岩;下盒子组底部老君庙砂岩;期间均有厚层泥岩相隔阻。
上述砂岩多为中-粗粒砂岩,泥硅质胶结,裂隙不发育,富水性及透水性较弱。
25022工作面水文地质报告
![25022工作面水文地质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6c6e80890c69ec3d5bb758d.png)
25022工作面回采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第一章前言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是为煤矿生产的基础技术工作之一,在生产过程中总会不同程度地牵涉到水文地质问题,大量的地下水流入会给生产造成很大的麻烦和困难,不仅恶化了劳动环境,增加了矿井的排水费用,而且会影响生产的安全,甚至发生淹井事故,造成职工生命和国家财产的重大损失。
因此,研究好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恰当的衡量好水文地质类型,对于有效地防治工作面水害和矿井的安全生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工作面的位置、范围、面积以及与四邻地表的关系25022工作面位于我矿二水平五采区,面积为140887.5㎡.该工作面东以下顺槽为界与红12断层相邻,南以设计停采线为界与25021边切眼相邻,西以上顺槽为界与红11断层相邻,北以切眼为界与我矿井边界相邻。
地表无建筑物,地面标高+221.6m~+210.5m,二1煤底板标高-233m~-314m,埋藏深度454.6m~524.5m。
第三章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一、第三、四系砂、砾石(岩)含水层(组);第三、四系砂、砾岩含水层组,由砂、砾岩和粘土岩组成,厚66.32—229.5米,含水层为砂岩及砾岩、属孔隙、裂隙含水层(组),多呈透镜体,孔隙发育,含孔隙潜水或孔隙裂隙承压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和HCo3-So4-Ca型。
1.二1煤顶板中、粗粒砂岩含水层(组)由山西组细、中、粗粒砂岩组成,厚10.66—45.48m,一般30m,属孔隙裂隙承压含水层(组),该层孔隙裂隙不发育,含水层接受补给条件差,以静储量为主,且由于一分层开采的破坏,大部分已疏干,仅在局部有不同程度的滴水、淋水影响不大。
2.太原组C3L8石灰岩含水层:C3L8石灰岩含水层属岩溶裂隙含水层,位于二1煤层下30—40米,为二1煤层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该层石灰岩富水性不均,水循环交替滞缓。
3.太原组C3L2灰岩含水层:C3L2灰岩含水层岩性为灰—深灰色,中厚—厚层状石灰岩,厚2.85—11.73m,平均厚6.2m,为一煤直接顶板距二1煤层87m-163m,岩溶裂隙发育,含水丰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山煤业补充勘探水文地质报告
红山煤业补充勘探水文地质报告
随着现代化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壮大,对能源资源的需求量也不断增长。
能源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被视为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资源,其保障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煤炭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在国民经济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和满足社会和经济的需求,煤炭的采掘、开采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煤炭采掘是一项涉及到环境、安全、生态等诸多因素的复杂工程,如果不对其进行周密的规划和管理,势必会造成很多不可估量的影响和后果。
红山煤矿是浙江省重要的煤矿之一,其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评价对于今后的规划与管理具有很大的意义,是制定科学合理的煤矿采掘计划的基础。
红山煤业补充勘探水文地质报告就是在对红山煤矿进行勘探的基础上制作出来的关于该煤矿水文地质情况的补充报告,其内容涉及到了煤炭开采所必须了解和关注的各个方面。
本文将对红山煤业补充勘探水文地质报告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该煤矿的水文地质情况,为今后的采掘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一、勘探原则
红山煤业补充勘探水文地质报告的编制是依据国家和行业有关规定进行的。
该勘探的目的是为了充分了解该煤矿的水文
地质情况,是制定合理、科学的采掘方案和对煤矿开采环境的保护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勘探工作采用综合手段,包括地面勘探、钻探、渗流监测等,旨在全面、准确地掌握该煤矿的地质和水文地质状况,排除掉各种潜在风险隐患,确保煤炭开采工作的安全和可持续性。
二、煤层和岩层情况
红山煤矿主要以石炭纪为主,为分支合成煤系,煤体呈现为块状煤体和杂煤。
煤炭储量主要分布在红山组和两口山组煤层,其中红山组煤层为掌状、列状、板状煤体,厚度主要在
0.5~15m之间,煤体中夹杂着泥屑、粘土和石炭化植物。
同层
煤体之间由千枝鸟、泥岩等岩层相互分割,岩层的影响对煤的采掘和开采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此外,本煤矿两口山组煤层含量较少,常因岩体夹层而难以采矿。
岩层主要分为粉砂岩、泥岩、砾岩等等,这些岩层不仅对煤层的开采造成了很大的阻碍,而且也对采矿环境的影响非常大。
三、地质构造情况
红山煤炭主要分布在拗构受挤剪力和断层作用影响的地质构造中,这些构造主要包括西北-东南向的断层和近南北向的
褶皱构造。
拗构作用是主要的构造变形形式,形成主要的断层和褶皱,并对煤层分布和储量产生了影响。
其中最主要的断层有梅溪断层、花园岭断层、白洋淀断层等,它们的活动带来了煤矿岩层错动、塌陷、隆起等问题,对煤炭采掘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四、水文地质条件
红山煤矿属于山区煤矿,区域地下水系统非常发育,含水层较多,而一些含水量较高的地层又具有强烈的非均质性和非线性耦合特性。
在煤层和围岩之间常常存在渗透压力不同的情况,相互作用导致水文地质状况异常复杂。
为更好地掌握红山煤矿水文地质情况,相关工作人员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检测和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一)水资源
红山煤矿的各类自然水资源丰富多样,其中含氧量较高的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区域气候、雨量等自然因素,而含氧量较低的水源主要来源于地下水、河流和湖泊等。
根据水位监测结果表明,在采矿井区地下水位高度较为稳定,且地表水污染程度不高。
(二)水文地质条件
在红山煤矿采矿工作过程中,对水文地质条件的评价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勘探工作表明,该煤矿存在“差异渗透系”的
水文地质特征,形成的含水层呈现出丰富的水文地质背景信息。
其中,以红山组为主的含水层是该煤矿水文地质状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层的渗透性较强,易受到煤的开采影响。
此外,采矿水位、地下水位和主要汇水形态等因素对煤炭的采掘、开采也具有一定的影响,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三)灾害特征
煤矿灾害和地质灾害是红山煤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在勘探过程中,发现该煤矿存在多元复合地质灾害,如山体滑坡、滑动、塌陷等状况严重,且在工作过程中难以预测和控制。
此
外,该煤矿还存在矿井压力、地层变形等问题,已经对煤矿工作造成了不少的困扰。
综上所述,红山煤业补充勘探水文地质报告对该煤矿的水文地质状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与研究。
报告的编制结论得出,该煤矿煤层储量丰富、岩层和构造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不稳定,受灾害影响较大。
这一报告的发布为红山煤矿的采矿工作和生产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见,也为其他具有类似地质背景和水文地质特征的煤矿提供了重要借鉴。
而更好的煤炭开采工作,需要在科学的勘探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方案,更好地协调开采、水文地质和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