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和治疗

合集下载

门静脉高压

门静脉高压

疾病名:门静脉高压英文名:portal hypertension缩写:别名:门静脉高血压;门静脉血压过高;门脉高压;门脉高压症;门静脉高压症ICD号:K76.6分类:肝胆外科概述:门静脉高压是指由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是一个临床病症,为各种原因所致门静脉血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表现,而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所有能造成门静脉血流障碍和(或)血流量增加,均能引起门脉高压症。

所以门静脉高压病人在临床上往往表现出门静脉高压和原发病的症状。

门静脉高压表现有脾脏肿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腹水,常常伴发脾功能亢进、上消化道大出血、门体分流性脑病和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等,而原发病的症状则随疾病的不同而异。

正常人的门静脉压力波动范围较大,为0.981~1.47kPa(7.4~11.0mmHg),但在1.862kPa(14.0mmHg)以内时,仍可以是正常。

当门静脉压力超过2.45 kPa(18.3mmHg)或高出下腔静脉压1.47kPa(11.0mmHg)以上时,便可诊断为门静脉高压;若用间接方法测量,当脾髓压超过2.27kPa(17.0mmHg)或肝静脉楔入压(WHVP)高出下腔静脉压0.533kPa(4.0mmHg)以上时,同样可以诊断为门静脉高压症。

流行病学:据1982年全国普外科学术会议3500例资料分析,肝内型门脉高压症共占97.81%,而肝外型仅占2.19%。

1998年,黄筵庭等汇总全国13个省市的24所医院共施行门静脉高压手术的9980例资料。

其流行病学资料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占71.86%,阴性占28.14%。

肝内型占97.06%,其中坏死性占75.74%,血吸虫性占15.38%,酒精性占2.97%,胆汁性占1.62%;肝外型占2.94%。

从乙肝表面抗原和肝脏病理可见,国内肝硬化仍以肝内型的坏死后性和血吸虫病性肝硬化为主,乙型肝炎仍是国内肝硬化的主要原因。

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肝癌近年来受到重视,本次调查的8327例中有肝癌205例,占2.46%,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说明乙型肝炎与肝癌之间的密切关系。

门静脉高压症诊断方法及诊断要点详解

门静脉高压症诊断方法及诊断要点详解

门静脉高压症诊断方法及诊断要点详解一、门静脉高压症形成后的病生理变化门静脉血流阻力增加,常是门静脉高压症的始动因素。

按阻力增加的部位,可将门静脉高压症分为肝前、肝内和肝后三型。

门静脉高压症形成后,可以发生下列病理变化。

1、脾大、脾功能亢进门静脉血流受阻后,首先出现充血性脾大,然后出现脾功能亢进的表现。

2、交通支扩张由于正常的肝内门静脉通路受阻,门静脉又无静脉瓣,四个交通支大量开放,并扩张、扭曲形成静脉曲张。

在扩张的交通支中最有临床意义的是在食管下段、胃底形成的曲张静脉。

3、腹水门静脉压力升高,使门静脉系统毛细血管床的滤过压增加,同时肝硬化引起的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及淋巴液生成增加,促使液体从肝表面、肠浆膜面漏入腹腔而形成腹水。

门静脉高压症时虽然静脉内血流量增加,但中心血流量却是降低的,继发刺激醛固酮分泌过多,导致钠、水潴留而加剧腹水形成。

二、门静脉高压的诊断方法1、肝组织学活检此法一直被认为是诊断肝硬化的“金标准”,对于鉴别门静脉高压的病因至关重要,临床实践中常有两种途径,即经皮或经皮经颈静脉途径。

两种不同途径肝组织学活检适用于不同的情况(表1)。

表1两种不同途径肝组织学活检的主要适应证根据不同病因发展的纤维化分为4种主要纤维化模式:①门静脉-中央静脉型纤维化(病毒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②门静脉-门静脉型纤维化(胆道疾病);③窦周和细胞周围型纤维化(代谢性疾病、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肝脏疾病);④中央-中央型纤维化(布-加综合征等静脉流出阻塞)。

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或布-加综合征等疾病门静脉高压常在病程的早期就发生,而代谢性疾病门静脉高压常在疾病的后期才形成。

2、肝静脉压力梯度(H V PG)H V P G是检测P H T变化的“金标准”,是通过颈内静脉、股静脉或肘静脉插管检测肝静脉楔压与肝静脉自由压之差,从而间接反映门静脉压力,正常人门静脉压力<5 m m H g。

H VP G是一种相对成熟的方法,对判断临床终点事件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表2)。

门静脉高压症特殊侧支循环的临床意义及诊治

门静脉高压症特殊侧支循环的临床意义及诊治

门静脉高压症特殊侧支循环的临床意义及诊治摘要:随着对门静脉高压症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认识以及检查手段的丰富和精细,门静脉高压症所致的特殊侧支循环不断被发现和了解。

因其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困难、治疗棘手、并发症严重、预后较差、病死率高,对其早期识别和诊断及制订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是临床上需要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对门静脉高压症导致的特殊侧支循环从解剖结构、临床意义、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手段等方面进行总结阐述。

门静脉高压症是指一组由于门静脉系统压力持续上升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所有能导致门静脉血流阻力增加和/或血流量增加的因素,均能够导致门静脉高压。

其中以肝硬化导致的门静脉高压最为常见,约占90%;少见病因包括特发性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肝血管发育异常、肝脏血液流出道梗阻、门静脉血栓形成等。

临床上评估肝硬化门静脉压力的金标准是测定肝静脉压力梯度(hepatic venous pressure grad i ent, HVPG) , HVPG 在5~1OmmHg 为轻度门静脉高压症,此时患者大多无临床症状。

HVPG ≥ IOmmHg为临床显著门静脉高压症,此时患者可出现临床症状,其中IOmnlHgVHVPGWI2mmHg时为静脉曲张形成期,约28%的患者会于2年内出现静脉曲张,1年病死率约为3%;当HVPG>12mmHg时,患者可出现肝硬化失代偿临床表现,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风险大幅度增加。

发生临床显著门静脉高压症时,机体可代偿性形成侧支循环。

门静脉高压最常见的侧支循环包括食管下段一胃底交通支、直肠下端一肛管交通支、前腹壁交通支以及腹膜后交通支。

除此以外的门静脉高压导致的侧支循环被称为门静脉高压症的特殊侧支循环,其发病率相对较低,临床认知较少。

认识特殊侧支循环对于提高异位静脉曲张破裂合并出血顽固性肝性脑病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本文对这些特殊侧支循环的临床意义和诊治要点进行详细地阐述。

1门静脉高压症导致消化道内的特殊侧支循环位于消化管道的门静脉高压导致的特殊侧支循环按发生率依次为十二指肠、结肠及小肠。

特发性非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特发性非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肝脏!"!!年!月第!#卷第!期病例报道特发性非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例报道及文献复习李莉!孙双双金银鹏!傅青春!!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肝病中心关键词 !特发性非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女性#&%岁#农民#因-下肢水肿伴皮肤黄染$个月.于!"!"年*月)日入住我科%患者于!"!"年)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轻度水肿#伴皮肤&巩膜黄染#因无其他不适症状伴随未行治疗#直至!"!"年)月!'日就诊当地医院#上腹增强=5及:29提示!肝内多发占位#肝硬化#脾肿大#腹腔积液#门脉海绵样变#食管下段及胃底静脉曲张*甲胎蛋白正常#肝功能!5;&%!&$4#"7.%)+*0;&%!$*4%"7.%)+#@D A !$'"I )+#予保肝&退黄&利尿等处理#为进一步治疗转诊我科%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年#予以缬沙坦每日$片控制血压尚可%无糖尿病#否认肝炎及其他传染病史#否认长期服用肝损伤药物史#无饮酒史#无肿瘤家族史%入院查体!神志清#皮肤&巩膜轻度黄染#未见肝掌及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颈静脉无充盈及怒张#肝3颈静脉回流征阴性#全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及剑突下未及#脾肋下可及"平脐$#质软#表面光滑#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浮肿*心肺查体未见异常%余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肝功能5;&%("4'"7.%)+&0;&%$)4'"7.%)+&@D A $')I )+&665#*I )+&+0B %$"I )+&白蛋白'!F )+&球蛋白%"F )+*=)#("7.%)+*血糖&血脂正常*血常规!Q ;=$"4%(/$"*)+&B G $%$F )+&A +5%!"/$"*)+&?)"4&8%炎症指标!1<2&=2A 及A =5均正常*凝血功能项!A 5$(4)/&9?2$4%'*030"4(%"F)7+*蛋白<"4!8#蛋白=("8*免疫球蛋白!9F @'4!(F )+&9F 6$%4&"F )7+&9F :!4%&F)+*铜兰蛋白正常*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均阴性*梅毒&B 9H 阴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抗体阴性*9F 6'正常*M @?=@及,@?=@"3$*肿瘤指标!@*A &=1@&=@$**正常*胸部=5!未见异常*上腹部:2增强!"$$肝脏散在分布异常强化#考虑早期B ==或不典型增生结节可能*"!$肝硬化#脾肿大#肝内门静脉及门静脉主干纤细#门静脉海绵样变#腹腔积液*"%$肝右叶异常灌注#脾脏局灶性梗塞%胃镜!食管静脉中3重度曲张#胃底静脉曲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胃炎%入院后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保肝#熊去氧胆酸利胆#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氨氯地平降血压#A A 9抑酸等综合治疗#患者肝占位性质及肝硬化原因不明#建议患者行肝脏活组织检查明确原因#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在;超引导下行活组织检查术#穿刺结节中央及周边共两条组织送检#病理示!肝穿刺标本可见$"余个小叶范围#小叶结构保留#小叶内散在点状坏死#门管区轻度炎症伴轻度界面肝炎%2(#&g:"//.>示门管区纤维呈星芒状增生伴个别纤维间隔形成%B ;/@F "3$#B ;M @F "3$#=.,,()"3$#A ()%/G %L ("3$%=D $*显示门管区小胆管无异常%意见!=B 36!<!"9/E "P *!$#结合临床中年妇女#B ;H 及B =H "3$#请临床检查@?@&<:@&9F6等以除外@9B %注!'(标本均未见肿瘤组织%图!!肝脏增强:29@!B 1未见假小叶*;!7"//.>可见门脉纤维化*=!网染可见门管区纤维呈星芒状增生图D !肝组织免疫组化结果+&&!+=E&>(/(B(,"#.%.F$#*(G4!"!!#H.%4!##?.4!!!患者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表现#但肝活检病理不支持肝硬化#我们进一步开展了门静脉高压多中心合作和多学科联合诊疗":05$讨论#结合患者巨脾&外周血三系正常&网织红正常#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蛋白<及蛋白=升高#肝穿刺无肝硬化表现#进一步完善A153=5未发现肿瘤证据#因此血液病需考虑#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行骨髓穿刺术检查#病理示!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增多#纤维组织灶性轻度增生#考虑骨髓增殖性肿瘤":A?#倾向15$#骨髓细胞学提示骨髓增生活跃#血小板多*融合基因U@D3H($#*"+$#:A+3Q&$&+)D "3$*U@D!"+$*流式未见异常免疫表型细胞*最终该患者诊断为!"$$特发性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E.M>.>M&))E.#&M ,.)#"%E$,()#(>/&.>#9?=A B$*"!$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继发性骨髓纤维化*"'$高血压%治疗上予拜瑞妥抗凝&芦可替尼治疗骨纤维化&缬沙坦降压等%随访至今患者脾脏较前缩小#未见新发血栓形成#未出现过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病情较为稳定%讨论!9?=A B是一种排除了肝硬化&由未知原因引起的肝内窦前性门静脉高压#近年来有报道将其命名为-门管3肝窦血管病"A<H0$.%通常不涉及肝细胞损伤#其实质为门静脉细小属支狭窄&闭塞#进而引起微循环障碍及肝脏血流动力学改变#从而导致门静脉高压#曾被称之为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肝内门静脉硬化&非肝硬化门静脉纤维化等%临床特点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大&腹腔积液等门静脉高压症表现为主#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患者就诊主要以消化道出血常见#肝性脑病症状相对少见'$3%(#肝组织学无肝硬化证据%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没有统一诊断标准#临床可能误诊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关于9?=A B的病因#目前研究认为可能与脐部或肠道感染&B9H感染&药物和毒物&免疫相关疾病和免疫缺陷&遗传易感性&凝血状态等因素相关''3&(%到目前为止#9?=A B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认为#肝内血管闭塞所致门静脉血流阻力增加和脾大继发门静脉血流增加是导致9?=A B患者门静脉高压的两个主因素*另有报道认为#中小门静脉分支反复形成微血栓#导致了闭塞性门静脉病的发生'(3#(%9?=A B诊断是排除性的#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活检病理学检查等#!"$&年欧洲肝病学会肝脏血管病临床实践指南指出#需满足以下条件方可诊断9?=A B!"$$有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肝活组织检查排除肝硬化*"%$排除引起肝硬化或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其他肝脏疾病!包括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炎&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症&Q&%/.>病以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排除引起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常见疾病#如先天性肝纤维化&结节病以及血吸虫病*"&$多普勒超声或=5扫描证实门静脉和肝静脉通畅')(%目前尚无9?=A B的治疗指南#有研究表明#采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防治策略治疗9?=A B安全有效'*(%9?=A B的治疗主要是针对门静脉高压的并发症#如上消化道出血&脾大&腹腔积液&肝性脑病&血栓形成等#对于上消化道静脉曲张出血#可采用非选择性/3受体阻滞剂和内镜下套扎术用于静脉曲张出血的一&二级预防*对于急性静脉曲张出血控制失败者#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可作为救命治疗的一线选择*此外#部分脾栓塞术主要用于治疗脾大及脾功能亢进#可降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发生率*9?=A B患者通常发生门静脉血栓#可能由于窦周肝阻力增加#使门脉血流减慢引起#然而是否需要进行抗凝治疗仍存在争议#目前推荐在出现门静脉血栓或者高凝状态时#需要考虑抗凝治疗%本病例发现-下肢水肿伴皮肤黄染.为主要临床表现就诊#相关影像学检查提示肝内多发占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门静脉血栓及海绵样变#但肝活检病理无肝硬化表现#因此不支持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的诊断#进而我科组织进行门静脉高压:05讨论#患者巨脾#但外周血三系正常#网织红细胞正常#蛋白<及蛋白=升高#门静脉血栓及海绵样变#亦不能排除血液病#因此进一步行骨髓活检病理检查#最终该患者诊断明确*有研究表明#U@D3H($#*"+$阳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更易并发血栓栓塞'$"(#因此本例患者予以抗凝及抗骨髓纤维化治疗#随访中发现患者脾脏较前缩小#至今未出现过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综上#临床对于此类不明原因肝硬化患者一旦怀疑9?=A B#即需进行肝活检#同时建立:05可能是解决这种少见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参!考!文!献'$(!6&.&"<#?")-(%%&<#2&-.%"+#(#"%4="L/(/">-:">"F(7(>#.!.>3M&))E.#&MA.)#"%B$,()#(>/&.>4/=L))6"/#).(>#().%2(,#!"!"#!!!&(4'!(!0";+#<L)">"A#D",L)&"0#(#"%4A.)#"%,)(//L)(&> >.>M&))E.#&M,.)#"%E$,()#(>/&.>!#.7("/L)(.)>.##.7("/L)(4B(,"#.%.F$#!"$*##"!!!!)3!!%"4'%(!+((B#@&>(M E&<#<&>F E:#(#"%4B&/#.%.F&M"%/,(M#)L7.!&-&.,"#E&M>.>M&))E.#&M,.)#"%E$,()#(>/&.>&>%&'()G&.,/&(/!).7-&"%$/&/,"#&(>#/49>#U<L)F A"#E.%#!"$&#!%!'%*3''(4''(!<M E.L#(>U?#6")M&"3A"F">U=#H"%%"0=#(#"%49-&.,"#E&M .>M&))E.#&M,.)#"%E$,()#(>/&.>4B(,"#.%.F$#!"$$#&'!$"#$3$")$4 '&(!<&)"7.%,&N"#<#<(&J.<49-&.,"#E&M>.>3M&))E.#&M,.)# E$,()#(>/&.>4U2")(0&/2(/5)("##!"$(#$!$"3$(4'((!<M E.L#(>U?#H()E(&J U49-&.,"#E&M>.>3M&))E.#&M,.)#"% E$,()#(>/&.>!")('&(N4C),E">(#U2")(0&//#!"$&#$"!(#4'#(!2"J(/E<#:L P L>-@#<L)(P";#(#"%4?.>3M&))E.#&M,.)#"% E$,()#(>/&.>!">&7"F&>F)('&(N E$,()#(>/&.>!">&7"F&>F)('&(N4@G-.72"-&.%"?(NR.)P$#!"$)#'%!$**$3!"$"4')(!1L).,(">@//.M&"#&.>!.)#E(<#L-$.!#E(+&'()41@<+M%&>&M"% ,)"M#&M(F L&-(%&>(/!H"/M L%")-&/("/(/.!#E(%&'()4U B(,"#.%#!"$(#('!$#*3!"!4'*(!<&)"7.%,&N"#<#<(&J.<#:&V L(%2#(#"%49-&.,"#E&MA.)#"% B$,()#(>/&.>!?"#L)"%B&/#.)$">-+.>F35()7C L#M.7(4B(,"#.%.F$#!"$'#&*!!!#(3!!)&4'$"(!夏亮#丁凯阳#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U@D!H($#*基因突变与血栓栓塞相关性研究4中华血液学杂志#!""*#%$!&*"3&*%4"收稿日期!!"!$3$$3!"$"本文编辑!钱燕$+(&!+。

外科学-门静脉高压症

外科学-门静脉高压症

三腔二囊管牵拉压迫胃底
三腔二囊管注意事项
⑴ 病人头转侧,吐出全部唾液,以防误吞 ⑵ 严密观察,防止食道囊滑出,堵塞气管 ⑶ 放管不宜超过五天,每12小时放气 10~20分钟,以防黏膜坏死 ⑷ 出血停止后,停留管子24小时才拔管 ⑸ 拔管时先抽空食管囊,后抽空胃囊, 最后拔管
㈡手术治疗
对Child-Pugh A级、B级没 有明显黄疸、腹水的病人, 应该及早手术。

诊断和鉴别诊断
㈠诊断
1.病史 有肝炎或血吸虫史 2.临床表现 脾大、脾亢,呕血,便血和腹水
3.检查
⑴血象三少:WBC 、 RBC、血小板减少。 ⑵肝功能:蛋白代谢异常,清蛋白降低, 球蛋白升高,A/G倒置。SGPT升高,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黄疸指数升高。 ⑶食管吞钡:食管静脉曲张。 ⑷B超:肝硬化,脾大,腹水。 ⑸胃镜检查:可以见到食管胃底曲张的静 脉和出血的部位。
临 床 表 现 1.脾大、脾亢 2.呕血、便血(交通支扩张) 3.腹水
1.脾大、脾亢
左肋下可摸到肿大的脾脏,巨 大的脾脏可以到达左髂窝。脾亢表 现为三少:
WBC < 3×109 /L RBC < 2.5×1010 /L 或 Hb <70 g/L 血小板 <(70~80)×109 /L
2.呕血、便血(交通手术简单有效 ⑵ 断流后,肝的灌流改善, 有利肝功能的恢复 ⑶ 肝昏迷发生率低 ⑷ 远期疗效较分流术好
缺 点:
⑴术后门脉压更高,腹水更加 严重,而且较为顽固 ⑵ 也有不少病人再出血 ⑶ 可引起胃壁坏死穿孔,或吻合瘘
对严重脾大、脾亢的治疗
1.脾切除
适用于食管静脉曲张不明显、没有出血史 2.脾切除+断流术 适用于食管静脉曲张明显、有出血史

肝内窦前性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的研究进展

肝内窦前性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的研究进展

!()*+!肝内窦前性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的研究进展夏 帅1,2,吴晓宁1,2,王冰琼1,2,何志颖1,2,尤 红1,2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北京100050;2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100050摘要:肝内窦前性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是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的一种类型,患者出现门静脉高压相关症状而无肝硬化病理证据,肝静脉压力梯度正常或轻微异常。

因其病因复杂,极易漏诊、误诊,因此需要结合影像学与组织学检查明确诊断,适时启动降门静脉压治疗,预防性抗凝治疗的效果有待验证。

关键词: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肝静脉闭塞性疾病;诊断Researchadvancesinnon-cirrhoticintrahepaticpresinusoidalportalhypertensionXIAShuai1,2,WUXiaoning1,2,WANGBingqiong1,2,HEZhiying1,2,YOUHong1,2.(1.LiverResearchCenter,BeijingFriendshipHospital,CapitalMedicalUniversity,Beijing100050,China;2.NationalClinicalResearchCenterforDigestiveDiseases,Beijing100050,China)Correspondingauthor:YOUHong,youhongliver@ccmu.edu.cn(ORCID:0000-0001-9409-1158)Abstract:Non-cirrhoticintrahepaticpresinusoidalportalhypertensionisasubtypeofnon-cirrhoticportalhypertension,andpatientswiththisdiseasehavethesymptomsofportalhypertensionanddonothavethepathologicalevidenceforlivercirrhosis,withnormalorslightlyab normalhepaticvenouspressuregradient.Thisdiseaseiseasilymissedormisdiagnosedduetoitscomplexetiology;therefore,radiologicalexaminationandhistologicalexaminationshouldbecombinedinclinicalpracticetomakeaconfirmeddiagnosis,andrelatedtherapiesshouldbeinitiatedattherighttimetoreduceportalvenouspressure.Furtherstudiesareneededtoverifytheefficacyofprophylacticanticoagulanttherapy.Keywords:NoncirrhoticPortalHypertension;HepaticVeno-OcclusiveDisease;DiagnosisDOI:10.3969/j.issn.1001-5256.2022.07.003收稿日期:2022-05-04;录用日期:2022-06-05通信作者:尤红,youhongliver@ccmu.edu.cn 肝硬化是导致门静脉高压症的最常见病因,占80%~85%[1],当出现门静脉高压的症状和体征,但生化、影像学或组织学无肝硬化证据时的一组疾病,被称为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2-3]。

门静脉高压症

门静脉高压症

门静脉高压症门静脉压力增高,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和/或血流量增加,伴侧枝循环形成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临床上表现有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呕血、腹水等。

具有这些症状的疾病称为门静脉高压症。

门静脉正常压力为1. 27~2. 35 kPa (13~24 cmH2O),平均值为1. 76 kPa (18 cmH2O),比肝静脉压高0. 49 ~ 0. 88 kPa (5~9 cmH2O)。

门静脉高压症时,压力大都增至2.9~4.9 kPa (30~50 cmH2O)。

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不超过1. 6 kPa (16 cmH2O)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很少破裂出血。

病理生理与解剖:a.肝脏双重血供b.门静脉系统位于两个毛细血管网之间c.门静脉没有瓣膜d.门静脉主干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e.门静脉与腔静脉之间存在4组交通支正常的门脉压为1.27~2.35kPa病理生理:当门脉压升高至2.45~4.9kPa时会引起以下改变:1.脾肿大、脾功能亢进:门静脉血流受阻后,首先出现充血性脾肿大。

门静脉高压症时可见脾窦扩张,脾内纤维组织增生和脾髓细胞再生,脾破坏血细胞的功能增加,引起血细胞减少(低下),称为脾功能亢进。

2.交通支扩张:门静脉与腔静脉系统的四个交通支1、胃底和食管下段交通支:最主要;2、肛管和直肠下段交通支;3、前腹壁交通支;4、腹膜后交通支1、胃底和食管下段交通支:门静脉血流→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食管胃底静脉→奇静脉(半奇静脉)→上腔静脉。

在扩张的交通支中最有临床意义的是在食管下段、胃底形成的曲张静脉。

此交通支离门静脉主干和腔静脉最近,压力差最大,因而经受门静脉高压的影响也最早、最显著。

肝硬化病人常有胃酸反流,腐蚀食管下段粘膜引起返流性食管炎,或因坚硬粗糙食物的机械性损伤,以及咳嗽、呕吐、用力排便、重负等使腹腔内压突然升高,可引起曲张静脉的破裂,导致致命性的大出血。

2、直肠下段、肛管交通支:直肠上、下静脉丛扩张可以引起继发性痔;3、前腹壁交通支:脐旁静脉→腹壁浅静脉→腹壁上、下静脉→上、下腔静脉。

门静脉高压症

门静脉高压症
2.套扎术:比硬化剂疗法操作相对简单和安全。方法:经内 镜将要结扎的曲张静脉吸入到结扎器中,用橡皮圈套扎在 曲张静脉基底部。
3.硬化剂疗法和套扎术对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无效。
治疗措施---介入治疗
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TO) 经皮经肝穿刺置导管入门静脉并超选择插入胃冠状静脉
和胃短静脉,经导管注入造影剂及栓塞剂,阻断门静脉血 流达到止血目的。用于常用治疗方法无效而又不能紧急作 外科手术的病人。方法:用特别细针(长27cm、内径 3mm)自右腋中线第7~8肋间进针,经肝刺入门静脉抽 回血并注入少量造影剂证实针在门静脉内[经皮经肝门静 脉造影(PTP)],再插导管至胃冠状静脉注射造影剂,待 破裂出血的食管胃底静脉显影后,即可注入栓塞物质(无 水酒精等)。
2.外科治疗以抢救静脉曲张大出血、纠正脾亢、 治疗顽固性腹水为目的。
3.抢救静脉曲张大出血时,child A、 B级患者 短时准备尽快手术,child C患者尽量非手术 治疗。
治疗措施---药物治疗
1.初步处理:输液、输血、防治休克。
2.血管加压素:使内脏小动脉收缩,门静脉血流量 减少。常用剂量:每分钟0.2~0.4U持续静脉滴注, 出血停止后减至每分钟0.1U,维持24小时。使门 静脉压力下降约35%,一半以上的病人可控制出 血。与硝酸甘油联合应用可以减轻血管加压素的 副作用。
病史特点
1.脾肿大,脾功能亢进 2.上消化道出血 3.腹水 4.体格检查:(肝硬化表现)肝病面容,蜘蛛
痣,肝掌,皮肤色素沉着,黄疸,浮肿, 腹壁静脉曲张,肝脏表面质地坚硬,边缘 较薄,可触及结节。
辅助检查
1.血常规: (脾功能亢进)血细胞计数减少, 以白细胞计数<3×109/L和血小板计数< (70~80)×109/L,最为明显。

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护理

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护理

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护理门静脉高压症是指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液瘀滞所致门静脉压力增高引起的症候群。

多由肝硬化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脾大、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呕血及腹水等。

按阻力增加部位,可将门静脉高压症分为肝前、肝内及肝后三型。

肝静脉压力梯度(门静脉与肝静脉的压力差)超过12mmHg可能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辅助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影像学检查(食管吞钡X线检查、胃镜、腹部B超)。

外科治疗主要目的是预防和控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解除或改善脾大、脾功能亢进,治疗顽固性腹水。

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扩充血容量、药物止血、内镜治疗、三腔管压迫止血、介入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手术治疗中,分流手术较少用,主要为断流手术:包括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护理评估】(一)术前评估1.健康史(1)个人情况:病人的年龄、性别、长期大量饮酒史等。

(2)既往史:有无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大、黄疸史、血吸虫病史;有无血液病、消化道溃疡病、食管异物等病史。

(3)其他:有无服用激素和非甾体抗炎药;有无发病的诱因(是否进食粗硬、刺激性食物,是否有腹腔内压力骤升的因素)。

2.身体状况(1)有无呕血、黑便,呕吐物及排泄物的颜色、量及性状。

(2)有无腹壁静脉曲张。

(3)肝、脾大小和质地。

(4)有无腹水及其程度,腹围大小,有无移动性浊音。

(5)全身:判断有无出血性休克和肝性脑病先兆;有无黄疸、肝掌、蜘蛛痣及皮下出血点;营养状况如何。

(6)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有无异常。

3.心理社会状况(1)病人和家属对门脉高压症的治疗、预防再出血知识的了解程度;(2)是否因时间长、反复发病,工作和生活受到影响而感到焦虑不安和悲观失望;(3)家庭社会支持度如何。

(二)术后评估1.了解麻醉、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补液量及引流管安置情况;2.评估病人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尿量、肝功能等;3.有无出血、肝性脑病、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特发性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的研究进展 陈 杰

特发性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的研究进展 陈  杰
1 8 ] 性、 脾源性、 腹膜后源性, 其中以胰源性最常见 [ 。腹部彩色
I N C P H 患者 病程中很少出现黄疸、 腹水和肝性脑病。据报道, 的全身状况一般良好, 对反复出血的耐受性明显优于肝硬化所
4 ] 致门静脉高压患者 [ 。
3 ㊀组织病理 I N C P H患者肝脏大体病理研究主要来源于肝移植切除的 肝脏标本。肝脏表面多凹凸不平, 呈结节状改变, 被膜皱褶, 亦 可见肝萎缩变形。尚有部分患者肝脏外观正常。切面大部分 表现为门静脉主干及其肝内一、 二级分支内机化血栓, 但新鲜
[ 1 7 ] 2 0 1 1 年制定了新的诊断标准( 表1 ) 。这一诊断方法在临床
上更加实用。在此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其与区域性门静脉高压 的鉴别, 这在上述两种诊断标准中均为未涉及。区域性门静脉 高压也称左侧门静脉高压, 其临床特点与特发性非肝硬化性门 静脉高压类似, 亦常表现为门静脉高压症候群, 如脾大、 脾功能 亢进及消化道出血, 而无肝硬化特征, 肝脏储备功能较好。但 区域性门静脉高压多为脾静脉梗阻所致, 按病因可分为胰源
摘要: 特发性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门静脉高压症, 无明显肝硬化特征; 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目前认 为慢性感染、 免疫、 毒物接触、 凝血机制障碍等均可能参与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门静脉高压征象, 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或破裂出 血、 显著脾肿大, 而肝功能基本正常, 腹水及肝性脑病少见; 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门静脉闭塞性病变, 但无肝硬化改变。临床诊断主 要是排他性诊断, 有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证据, 组织病理学检查除外肝硬化, 排除引起肝硬化的慢性肝病以及引起非肝硬化性门静脉 高压的其他临床疾病即可考虑本病。有关特发性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研究较少, 推荐按照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指南进行治 疗。预后主要取决于门静脉高压的严重程度及其并发症的处理, 一般优于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关键词: 特发性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肝静脉闭塞性疾病 中图分类号: R 5 7 5 ㊀㊀㊀文献标志码: A ㊀㊀㊀文章编号: 1 0 0 1- 5 2 5 6 ( 2 0 1 3 ) 0 4- 0 3 1 1- 0 3

门静脉高压症诊疗指南

门静脉高压症诊疗指南

门静脉高压症诊疗指南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第二十七章门静脉高压症【概述】本症是由于门静脉(以下简称门脉)血流受阻,发生淤滞,引起门脉压力增高所致。

临床上表现为脾肿大、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和腹水等。

本症分肝内和肝外两型,前者占95%以上。

肝内型又可分为窦前阻塞(血吸虫性肝硬化)和窦后阻塞(肝炎后肝硬化)。

肝外型主要为门脉主干血栓形成或其先天性畸形(闭锁、狭窄、海绵窦样病变)。

正常门脉压力在(13--24cmH2O),平均值为(18cmH2O),门脉压力不超过12mmHg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很少破裂出血。

门脉高压症时,压力大都增至(30-50cmH2O)。

【诊断要点】1.症状和体征脾肿大,脾功能亢进;侧支循环建立和开放;上消化道出血和腹水是门脉高压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常为伴随症状。

(1)病史:有无肝炎、血吸虫病、药物中毒、消化不良、消化道大出血、黄疽等病史;有无酗酒嗜好;有无鼻出血、牙龈出血、女病人月经过多病史。

(2)临床表现。

(3)体格检查:注意有无肝病面容、黄疸、肝掌、蜘蛛痣、男性乳房发育,有无腹壁静脉曲张及血流方向(有助于病因诊断),脐周围有无静脉杂音,有无肝脏肿大或萎缩,脾肿大程度和质地;有无腹水;双下肢有无浮肿或静脉曲张。

2.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和大便潜血;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血清电解质和血气分析;血生化;甲胎蛋白;各种肝炎病毒学指标检测;HIV病毒检测。

3.特殊检查(1)B超检查:了解肝、脾的大小,有无肝硬化、腹水及其严重程度。

有无并发肝癌。

(2)彩色超声多普勒:了解门静脉系统情况、血流方向、血流量,有无血栓形成,检查肾静脉情况及下腔静脉情况。

(3)放射学检查:上消化道钡餐观察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了解病变范围和程度。

有无合并消化性溃疡。

有条件时可行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了解门静脉血流方向和肝动脉代偿情况,有无合并肝癌以及部分门体侧支循环情况。

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治体会

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治体会
a u g r F z o n r l s i f P A e e a ay e er s e t ey Re u t Sx c s s w r ig o e s I H, n s i g y r S r ey, u h u Ge e a Ho pt o L w r n l z d r t p ci l . s l l a o v s i a e e e d a n s d a P o e mid a — n s d a r p o e i i h ss A l a e e e d a n s d a P b a h lg . i l n o sy s v n p t ns wee t a td o e ai n , o e sc t g nc c r o i. l c s s w r i g o e sI H y p t oo y S mu t e u l , e e ai t y r a e r r ee p r t s e o
d r ue
特 发 性 门静 脉 高 压 症 (do a i p r ,h p r ii t c ot y e- p h  ̄ l t s n I H) 一种 不 伴 有 肝硬 化 并 以长 期 肝 内窦 ei , no P 是
师应 该意识 到 “ 不是 所 有 的 静脉 曲张 都 意味 着 肝 硬
t n 2pt ns , lnc m n a i e pea vsua dson co n ia slnrnl h n( a et) sl etm ( i ( a et) s eet yadcr a pr hrl aclr i n et nadds l peoea sut 1pt n ,pe c y 1 o i p o dc i c i t i s n o
隐源性肝硬化 ; 后均经病理证 实为 IH。7例均行手术 治疗 : P 3例行手助腹 腔镜 改 良 S g r , u i a术 2例行脾 切除 +贲 门周 围血管 u 离断术 , 例行脾切除 +贲 门周 围血管离断 +远端脾 肾分流术 , 例行脾切除术 。术后 随访 6个月 ~5年 , 1 1 平均 2 3年 , 1例 . 仅 行脾切除 +贲 门周 围血管离断术 的患者术后 1月出现黑便 , 经保守治疗好转 。结论 失为一种安全 、 有效 、 微创的手术方式。 彩超对 IH 的诊 断有较高提 示作用 , P 但 确诊均需病理证实 ; 手术治疗 IH效果确切 , 于伴食管 胃底静脉 重度 曲张及巨脾 的 IH 患者 , P 对 P 手助 腹腔镜改 良 Sgua 不 uir 术

门静脉高压症的名词解释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

门静脉高压症的名词解释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

门静脉高压症的名词解释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门静脉高压症的名词解释门静脉高压是一组由门静脉压力持久增高引起的症候群。

大多数由肝硬化引起,少数继发于门静脉主干或肝静脉梗阻以及原因不明的其他因素。

当门静脉血不能顺利通过肝脏回流入下腔静脉就会引起门静脉压力增高。

表现为门-体静脉间交通支开放,大量门静脉血在未进入肝脏前就直接经交通支进入体循环,从而出现腹壁和食管静脉扩张、脾脏肿大和脾功能亢进、肝功能失代偿和腹水等。

最为严重的是食管和胃连接处的静脉扩张,一旦破裂就会引起严重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危及生命。

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门静脉高压病因各异,发病原因未完全阐明,门静脉血流受阻是其发病的根本原因,并非惟一原因。

现引用BassSombry分类法进行介绍。

1.原发性血流量增加型(1)动脉-门静脉瘘(包括肝内、脾内及其他内脏)。

(2)脾毛细血管瘤。

(3)门静脉海绵状血管瘤。

(4)非肝病性脾大(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淋巴瘤等)。

2.原发性血流阻力增加型(1)肝前型发病率5%。

①血栓形成门静脉血栓形成;脾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海绵样变。

②门静脉或脾静脉受外来肿瘤或假性胰腺囊肿压迫或浸润,或门静脉癌栓。

(2)肝内型发病率占90%。

①窦前型早期血吸虫病、先天性肝纤维化、特发性门静脉高压、早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胆管炎、肝豆状核变性、砷中毒、硫唑嘌呤肝毒性、骨髓纤维化(早期)、结节病、骨髓增生性疾病等。

②窦型/混合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脂肪肝、不完全间隔性纤维化、肝细胞结节再生性增生、维生素A中毒、氨甲喋呤中毒、晚期血吸虫病及胆管炎等。

③窦后型肝静脉血栓形成或栓塞、布-加氏综合征等。

(3)肝后型占1%。

下腔静脉闭塞性疾病、缩窄性心包炎、慢性右心衰、三尖瓣功能不全(先天性、风湿性)等。

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门静脉高压主要由各种肝硬化引起,在我国绝大多数是由肝炎后肝硬化所致,其次是血吸虫性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

本病多见于中年男性,病情发展缓慢,主要临床表现有:脾脏肿大、腹水、门体侧支循环的形成及门脉高压性胃肠病,以门体侧支循环的形成最具特征性。

特发性门静脉高压1例报告 张勇

特发性门静脉高压1例报告 张勇
关键词: 高血压,门静脉;食管和胃静脉曲张;病例报告 中图分类号: R 5 7 5 . 2 1 ㊀㊀㊀文献标志码: B ㊀㊀㊀文章编号: 1 0 0 1- 5 2 5 6 ( 2 0 1 7 ) 0 4- 0 7 3 8- 0 2
Ac a s eo f i d i o p a t h i cp o r t a l h y p e r t e n s i o n
Z H A N GY o n g ,T A N GS h a n h o n g ,M UD o n g ,e t a l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o g y ,G e n e r a l H o s p i t a l o f C h e n g d uM i l i t a r y R e g i o n ,C h e n g d u ,C h i n a ) 6 1 0 0 8 3
9 1 2 2 . 4 8ˑ 1 0 / L 、 R B C3 . 9 7ˑ 1 0 / L 、 H b1 0 5g / L 、 P L T2 9 9 / L 。2 0 1 6年 9月 2日复查肝功能上述指标均恢 ˑ 1 0 复正常, 随访至 2 0 1 6年 1 0月患者无不适症状, 未再
出现呕血、 黑便。 2 ㊀讨论 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又名班替氏综合征、 特发性
7 3 8
临床肝胆病杂志第 3 3卷第 4期 2 0 1 7年 4月㊀JC l i nH e p a t o l , V o l . 3 3N o . 4 , A p r . 2 0 1 7
«RØÙÚ F 1./0
张㊀勇,汤善宏,牟㊀东,郑淑梅,曾维政
( 成都军区总医院 消化内科,成都 6 1 0 0 8 3 )

门静脉高压怎样治疗?

门静脉高压怎样治疗?

门静脉高压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门静脉高压的治疗方法,治疗门静脉高压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门静脉高压应该吃什么药。

*门静脉高压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门静脉高压是肝硬化发展至一定程度后必然出现的结果。

起初可能无任何症状,但门静脉高压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可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促发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腹水、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一系列并发症,是造成肝硬化病人全身代谢和血流动力学紊乱的重要原因,因此对门静脉高压进行有效的治疗并防治并发症尤为重要。

随着近年来对门静脉高压病理生理学、血流动力学、发病机制的研究不断发展,以及治疗手段的不断改善,对本病例治疗的观念也得到了彻底的转变,进入了一个治疗本症的全新理念——早期、持续和终身治疗。

1.一般治疗和饮食治疗门静脉高压病人病情稳定而无明显其他并发症时,可根据以下原则综合治疗,以针对病因或相关因素治疗为主。

(1)休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病人在肝功能代偿期,一般不强调卧床休息,病情轻微者,可适当参加一般工作,但应适当减少劳动时间及劳动强度,注意劳逸结合,以不感觉疲劳为宜。

病情较重或近期曾有消化道大出血等并发症史者应停止工作,以保证有足够的卧床休息及睡眠时间,防止疲劳。

休息可利于肝脏微循环的改善,促进肝细胞再生修复,减轻肝损害。

(2)饮食:由于门静脉高压病人整个胃肠道功能受到影响,因此应给予高热量易消化的软食。

对于慢性肝病病人通过合适的饮食可以补充营养,改善肝脏代谢,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肝细胞再生、修复,并能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原则上宜给予热量充足,富含各种维生素的食物,食物中除含有高糖、高蛋白质(有肝性脑病者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适当脂肪、维生素外,还应含有各种无机盐及微量元素。

每天热量要保证在8371~12556(2000~3000卡)。

以高糖为主,如米、面、谷类。

蛋白质每天给予100g左右,尽量选用富含各种氨基酸或氨基酸比较完全的蛋白质如鱼、瘦肉、禽、蛋、奶及豆制品等。

门静脉高压症教案

门静脉高压症教案

门静脉高压症教案第一章:门静脉高压症概述1.1 定义门静脉高压症是指由于门静脉系统梗阻和/或阻力增加,导致门静脉压力升高,从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1.2 病因1.2.1 肝内因素:如肝炎、肝硬化等引起的肝内纤维化和肝细胞结节性病变。

1.2.2 肝外因素:如门静脉血栓形成、腹水等导致的门静脉血流受阻。

1.3 临床表现1.3.1 脾大: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多呈轻至中度增大。

1.3.2 侧支循环形成:如食管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等。

1.3.3 腹水:约70%的患者出现腹水。

第二章: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与评估2.1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肝病史、饮酒史、药物史等。

2.2 体格检查重点检查脾脏大小、腹水和侧支循环形成情况。

2.3 实验室检查2.3.1 血常规:检查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等指标。

2.3.2 肝功能指标:如ALT、AST、ALB、TBIL等。

2.3.3 门静脉压力测定:通过心导管插入门静脉,直接测量门静脉压力。

2.4 影像学检查2.4.1 B超:检查肝脏、脾脏大小,腹水和侧支循环形成情况。

2.4.2 增强CT或MRI:评估门静脉系统病变范围和程度。

第三章: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原则3.1 治疗目标缓解门静脉高压,改善患者症状和生存质量,预防并发症发生。

3.2 治疗原则3.2.1 针对病因治疗:如抗病毒治疗、抗肝纤维化治疗等。

3.2.2 降门静脉压力:使用利尿剂、排放腹水等。

3.2.3 预防并发症:如预防和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感染等。

3.2.4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并发症严重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门静脉分流术、断流术等。

第四章:门静脉高压症的药物治疗4.1 利尿剂4.1.1 作用机制:减少肾脏对水的重吸收,促进水钠排出。

4.1.2 常用药物:如双氢克尿塞、氨苯蝶啶等。

4.2 排放腹水治疗4.2.1 作用机制:通过放腹水减轻腹水压力,改善症状。

4.2.2 常用方法:腹腔穿刺术、腹腔-静脉分流术等。

门静脉高压症

门静脉高压症

1. 肝前型:门静脉主干先 天性畸形 (闭塞、狭窄等)、 血栓形成 (腹腔内化脓性感染、 外伤) 等所致门静脉高压症。
2. 肝后型:肝静脉以及肝段 下腔静 脉先天性畸形、血栓形 成或外 伤所引起的门静脉高压 症,称 Budd-Chiari综合症。
3. 肝内型:约占95%,按病 理形态分为窦前阻塞和窦后 阻塞。

直肠上下静脉丛曲张可引起内痔。 脐旁静脉与腹壁上下深静脉吻合支扩张,引起脐周 静脉曲张即海蛇头征(caput medusae)。

门脉高压-血管内血容量增加-食管曲张静
脉管壁张力不成比例地大幅度增加。 肝硬化-胃酸反流-反流性食管炎、坚硬粗 糙食物损伤、腹腔内压突然升高-大出血。

食管静脉曲张
1-3
4-6
>6
SGPT(金氏单位) (赖氏单位)
腹水
<100 <40

100-200 40-80
少量,易控制
>200 >80
大量,不易控制
肝性脑病



治疗
基本治疗仍然是内科治疗。
主要是针对曲张静脉出血、脾脏肿
大及 脾功能亢进、大量而顽固性 腹水。 曲张静脉出血是治疗的重点和难点。
消化道出血的非手术治疗
1、脾肿大、脾功能亢进

门脉压力增高,无静脉瓣,血流淤滞-充血性脾大 长期充血-纤维组织增生和脾组织再生-脾功能亢进 长期充血-脾周围炎,脾与膈肌的广泛粘连和侧枝血 管形成
2、交通支扩张

门静脉受阻-交通支大量开放并扩张、扭曲-静脉
曲张。

最有临床意义: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与奇静脉-
即食管下段-胃底形成的曲张静脉。

特发性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关键基因通路筛选与潜在中药预测

特发性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关键基因通路筛选与潜在中药预测

特发性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关键基因通路筛选与潜在中药预测刘玥佩;钟颖;张萍;杨冉潋;李雷益【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生》【年(卷),期】2024(62)2【摘要】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特发性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idiopathic non-cirrhotic portal hypertension,INCPH)的基因芯片数据进行分析,获取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基因和信号通路,预测治疗INCPH的潜在中药。

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下载关于INCPH的基因芯片数据集GSE77627,利用R语言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并筛选INCPH的差异基因(differential genes,DEGs),并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对所有DEGs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并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互作网络;同时,利用CytoHubba插件筛选Degree值排名前15的DEGs作为关键基因。

随后将关键基因与医学本体信息检索平台互相映射,以P<0.05为标准筛选治疗INCPH的潜在中药,并从TCMSP数据库中筛选潜在中药有效成分,导入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相关网络图,并预测关键作用靶点。

结果共获得1880个DEGs,其中表达上调的基因有1061个,表达下调的基因有819个。

利用STRING数据库以及Cytoscape环境下的cytoHubba插件分析DEGs,筛选Dgree值排名15位的基因作为关键基因,分别是RPS27A、CDC42、EIF4E、MAPK1、PIK3R1、RPS6、RPS9、RPS8、RPL15、RPL27A、RPL24、RPL27、RPL26、RPL12和MAPK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发性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和治疗
背景
特发性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INCPH)是临床上一种罕见的肝脏血管疾病,既往对于INCPH的命名有很多,如班替综合征、班替病、良性肝内门静脉高压症、肝门静脉硬化症(HS)、非肝硬化性门静脉纤维化(NCPF)、特发性门静脉高压(IPH)等。

目前认为INCPH是一种肝脏微小门静脉起源疾病,在印度,以青中年男性患者为主,而在日本及西方国家,中年女性发病率较高。

近些年,由于对INCPH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以及预后的研究不断深入,对于该疾病的认识也逐渐加深,但仍有很多方面不明确。

01
诊断
目前,对于INCPH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

在最新的2015年欧洲肝病学会肝脏血管病临床实践指南中推荐使用以下诊断标准:(1)有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满足脾肿大或脾功能亢进、食管静脉曲张、腹水(非恶性)、肝静脉压力梯度升高以及门静脉侧支循环形成等临床表现之一,但应注意脾大症状需再加另一门静脉高压表现方可];
(2)肝活组织检查排除肝硬化;
(3)排除引起肝硬化或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其他肝脏疾病:包括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炎、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症、Wilson病以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
(4)排除引起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常见疾病,如先天性肝纤维化、结节病以及血吸虫病;
(5)多普勒超声或CT扫描证实门静脉和肝静脉通畅。

以上5点需全部满足方可诊断INCPH。

此外,以下检查亦可为
INCPH的诊断提供线索。

1肝功能检查
INCPH患者的肝功能多正常,且黄疸表现十分罕见。

在出现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感染的情况下,这些患者的肝功能会出现短暂异常。

贫血、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常见于脾功能亢进。

2影像学检查
全面的肝脏影像学检查对于确诊INCPH是十分必要的。

其目的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确定门静脉高压的影像学表现,例如脾大、侧支循环形成或腹水;另一方面评估肝静脉以及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静脉轴的通畅性。

多普勒超声为首选检查方法,INCPH患者的表现为大小和回声均正常,脾脏增大并可伴有Gamma-gandy小体;脾静脉-门静脉轴扩张并通畅。

门静脉壁增厚>3 mm,并且其肝内分支光滑、规整;肝内的第二、三级门静脉分支可出现突然狭窄或中断,形成枯树征表现。

脾指数以及门静脉血流升高。

自发分流可见于16%的患者。

在CT检查方面,Glatard等报道肝内门静脉异常(不显影、管径缩小以及闭塞性血栓形成),局灶结节样增生和灌注缺损是INCPH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其与肝硬化的鉴别。

在INCPH早期,MRI检查可发现与CT检查相似的门静脉高压表现,如脾大、腹部静脉曲张和扩张的门静脉;但却很难对晚期INCPH与肝硬化进行鉴别。

除此之外,对于肝脏硬度的研究发现瞬时弹性成像在鉴别二者上有较大优势,INCPH患者肝脏的平均硬度是9.2 kPa,远小于肝硬化患者肝脏的平均硬度(>14 kPa),所以,对于肝脏硬度<14 kPa且伴有门静脉高压症状的患者,应考虑INCPH。

3组织病理学检查
INCPH的病理表现根据分期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是门静脉不同程度的阻塞、肝内门静脉的纤维化或硬化。

(1)大体:肝脏表面可光滑或出现不同程度萎缩,质量较正常肝脏小;Nakanuma等根据肝脏大体和影像学特点将其分为4期:Ⅰ期,整个肝脏及包膜下均无实质萎缩;Ⅱ期,肝包膜下实质萎缩但整体肝
脏无萎缩;Ⅲ期,肝脏及包膜下实质均有萎缩;Ⅳ期,门静脉内出现阻塞性血栓。

这些改变可能是由于肝内门静脉阻塞、肝脏血液灌注不足及肝实质细胞发生变性萎缩所致。

(2)镜检:INCPH镜下组织病理学特点主要是一些非特异性表现,病变具有较大异致性,即同一肝脏不同位置的病变不同,且不同时期的病变也有差异。

因此,Cazals-Hatem等提出INCPH患者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时,标本需满足以下3点:
①穿刺组织长度>1 cm,至少包括5个及以上完整的汇管区;
②汇管区及中央静脉的改变可以排除肝硬化;
③2/3以上的汇管区存在异常的门静脉血管,异常的门静脉血管定义为门静脉硬化或平滑肌细胞增生所致的门静脉管腔狭窄或消失。

国内外众多研究发现INCPH病理组织学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肝内门静脉的大小分支内膜增厚、平滑肌细胞增生所致的门静脉纤维化或硬化、门静脉狭窄甚至闭塞,因此国外学者根据其病理学特点命名为阻塞性门静脉血管病,这是INCPH最主要的组织病理改变;
②肝实质、汇管区、肝血窦或窦周的纤维化,甚至可见不完全的纤维隔硬化形成;
③部分肝细胞不同程度萎缩,可见结节状再生性增生形成;
④肝小叶结构基本正常,较少见假小叶形成及肝细胞坏死,此与肝硬化不同;
⑤门静脉压力增高后继发的肝内循环异常表现:门静脉不规则或显著扩张,肝血窦扩张等。

上述INCPH病理改变主要是由门静脉小分支闭塞等原发病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微循环障碍所引起的继发性改变组成,所以不同患者和同一患者不同区域病变可不相同。

2015年最新的Baveno Ⅵ会议,强调了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对于诊断INCPH的重要性,同时还提出了进行自身免疫、高凝等病因学筛查的建议。

02
治疗
对于INCPH的治疗,目前指南未给出明确意见,主要是根据肝硬化的治疗方案进行选择。

治疗方案主要以下包括3个方面。

1上消化道静脉曲张出血的预防与治疗
由于缺少研究INCPH患者静脉曲张出血预防及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目前对于这些患者的治疗尚无明确指南,所以,国外专家建议主要根据肝硬化治疗策略进行选择,无其他特殊治疗方法。

Siramolpiwat等研究发现,应用参照肝硬化治疗方案的治疗策略,INCPH患者可获得良好的长期预后。

总的来讲,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和内镜下套扎术可用于静脉曲张出血的一、二级预防。

对于急性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可早期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早期内镜控制出血、应用血液制品及预防性抗生素;对于急性静脉曲张出血控制失败者,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可作为救命治疗的一线选择;对于能够引起INCPH的药物(例如硫唑嘌呤和去羟肌苷等)也要及时停用。

2抗凝治疗
国外一些学者提出抗凝治疗不但可以预防疾病进展还能保持门静脉通畅。

但是,鉴于上消化道出血是主要并发症以及血栓形成倾向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不明,抗凝治疗尚存在争议,一般不建议使用。

只有在INCPH患者存在明确的高凝状态或门静脉血栓的情况下才考虑抗凝治疗。

3肝移植
尽管INCPH患者的肝功能良好,而且门静脉高压的相关并发症也较易控制,但也有一小部分患者需要肝移植治疗。

目前,已有一些关于INCPH患者进行肝移植的报道。

肝移植的适应证是无法控制的门静脉高压症相关并发症和进行性肝衰竭。

INCPH患者行肝移植术后,预后良好且少见复发,但由于缺乏大样本数据支持,此结论还有待验证。

引证本文
刘海博,张博静,吕勇,等. 特发性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研究进展[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7, 33(2): 348-3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