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教学相长
【部编版】初二语文下册《教学相长 教案》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相长教案【教材分析】《教学相长》节选自《礼记》中的《学记》,《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它是一篇有关古代大学教育的论文。
它首先阐明教育能够化民成俗的重要功能,因而国君必须尊师重道,使全民知道学习的重要。
它是我国古代的教育理论、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总结,是研究中国教育史的经典著作。
《教学相长》主要论述了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文章开头运用了类比的手法,从“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
”引申到“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的道理。
接着讲到教与学的关系。
一个人只有学习了,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而教授别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知识的浅陋,这样才会反过来不断地钻研、提高,最后得到教学相长的结论。
逻辑严密,有条有理,并且言简意赅,浅显易懂。
【学习目标】1.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掌握几种文言字词的学习方法,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通过反复诵读直至背诵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文中教学相长的道理。
3.通过诵读法反复朗读背诵文章,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4.领会教学相长道理,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并在生活中学以致用。
【重点难点】重点: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掌握几种文言字词的学习方法。
难点:理解文章大意,领会文中教学相长的道理,并在生活中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准备】课件一案两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作品,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礼记》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
其中很多篇章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有的短小生动,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它对我国几千年的思想、教育和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研读其中的一篇《教学相长》。
二、熟读课文,感知内容熟读课文,给加点字的注音。
教学相长的案例
教学相长的案例教学相长是一种教学理念,它强调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习的引领者,而学生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积极参与学习、主动探究的主体。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教学相长的案例,探讨教学相长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一,小组合作学习。
在教学相长的理念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比如,在一堂语文课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读一篇课文,并就课文中的问题展开讨论。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在小组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而且还可以通过和其他小组的对话,拓展自己的思维,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而教师则可以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辅导,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案例二,学生分享课堂。
在教学相长的理念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课堂。
比如,在一堂数学课上,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们上台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或者分享自己在课外学习中的心得体会。
这样一来,学生们可以通过分享,相互学习、相互启发,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教师则可以通过学生的分享,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方式,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案例三,教师学习小组。
在教学相长的理念下,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因此,教师可以组建教师学习小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比如,教师可以邀请学校内外的专家学者,为教师学习小组进行讲座和培训;教师也可以相互观摩课堂,相互指导、相互评课。
通过教师学习小组,教师们可以及时了解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总结:教学相长是一种教学理念,它强调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在实际教学中,教学相长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享课堂、教师学习小组等方式得到体现。
教学相长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
以教促研,以研促教,教学相长,共同成长,培养新人
以教促研,以研促教,教学相长,共同成长,培养新人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达到“以教促研,以研促教”的目的,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2018年9月5日下午,XXX中心学校中学部语文教研组组织全体语文教师进行了开学初第一次语文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商讨教研计划、集体备课、制定初三备考计划”为主题展开。
活动安排了三项内容。
首先,教研组长带领各位语文教师共同商讨本学期的语文教研计划,教研会上气氛和谐而自然,大家集思广益、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整个教研会先后就集体备课问题、公开课问题、日常教学问题以及初三备考计划等问题展开激烈讨论。
其次,各位语文教师认真组织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力量,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和探讨,针对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和设备,对教材进行再加工,运用各种的教学理念和手段,上好每堂语文课。
并要求年级组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统一要求。
最后,教研组长提出希望,愿各位语文教师都能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投身魅力课堂的实践活动,为语文学科课程文化建设出力,争做优秀教研组而努力。
教学相长实践(3篇)
第1篇在我国教育史上,教学相长一直被视为一种优秀的教育理念。
教学相长是指教师和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过程。
实践教学相长,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教学相长的内涵、实践意义、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学相长的内涵1. 教师与学生相互学习教学相长首先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
教师通过教学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学生则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2. 教师与学生相互促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教师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通过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3. 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教学相长还体现在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都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成长,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二、教学相长的实践意义1. 提高教学质量实践教学相长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学生通过学习,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学相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互动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思维;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实践能力。
3.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践教学相长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 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教学相长有助于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
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关心学生的成长,学生尊重教师的知识,双方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三、教学相长的具体措施1. 改革教学方法教师应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应善于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2. 增加课堂互动教师应增加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
《教学相长》教学设计
确
定 学 师生关系是初中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重要关系之一,对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促
的 依 情 进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现实生活中,由于身心发展特点、性格等原因,学生一面具有向 据 分 师性,一面又存在着一些困境,师生之间的交往呈现多元化,在不同的交往场景中有不同的
课题
教学相长
课型
新授Biblioteka 时间3.4案序
本课是在前两个单元的基础上,围绕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引导学生懂得教学相长的道理,
教 学
教 材 强调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全面认识师生交往的实质,
努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达到师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状态。了解教师职业、理解老师,尊
目 标
分 析 重老师,将来愿意做一名好老师,这是本课的育人价值所在。运用教材生命激活策略,将教
通过让学生交
活动二:交流与分享
流尊师名言,促
程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有 学生交流
使学生进一步
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 懂 得 教 学 相 长
爱真理。”这句话已流行了两 然后道尊——欧阳修
的道理,教与学
推
千多年,至今仍有很大的教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 是 师 生 相 互 陪
学生思考并记录课本 66 页的表格
通过让学生回 想自己与老师 交往的场景,思 考老师扮演着 什么样的角色, 在学生填写表 格的过程中,思 考师生之间如 何交往,为后面
的学习内容奠
定基础。
活动一:运用你的经验
学生组内交流印象深刻的
通过同学们的分享与交流, 师生交往场景,在这些场
乐教乐学,教学相长
乐教乐学,教学相长——浅谈新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与学广福中学谢祥财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改的春风拂遍神州大地。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各种教学新理念层出不穷,致使许多语文老师对语文课感到无所适从:老师们努力体现新的教学理念,改变过去“满堂灌”的做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却不小心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了脱缰的野马,导致课堂效率不升反降。
正如苏联教育家在《和教师的谈话》中说的那样:“在课堂上,相当多的时间是被不合理地浪费了。
”确实,只有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新课程理念的精髓,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我们才能从“山重水复”的困境中走出,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一、和谐“教”“学”,营造良好氛围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
学生对某一门学科感兴趣,往往是因为喜欢教这门学科的老师。
教师应注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
“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
”关心学生情感,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消除学生的顾忌,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教师可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结合教材内容特点,在教学中运用精美的教具,或利用电教手段,或开展形式多样的小游戏、小竞赛活动,或采用故事等,利用各种手段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被老师讲课所吸引,对这门功课有兴趣,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二、角色定位,体现教学相长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是主体,学生成了“听众”,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的能力得不到真正的提高。
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观念,重新进行角色定位,要从“教”为中心转变到“学”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不能把自己所知强加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去读、去发现、去感悟,去体验“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喜悦。
如教学《背影》一文,引导学生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深沉的爱,如果一味由教师讲解分析,学生是不会有深刻体验的。
语文版22古文二则《教学相长》课件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检讨。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了自己不懂得地方,然后才能鼓励自己。
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
合作探究
1、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
“教学相长”。 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铺相成。
2、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从“佳肴”写起,是为了由“佳肴”、 “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 有“佳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 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
肴:áo 熟肉
(2)弗食,不知其旨也
弗:fú 不 其:代词,指代“食”的对象。 旨:味美
(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至:到达了极点 至道:最好的道理 善:好处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是故:因此
困:(受到)阻碍,不通
(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 能自强也
自反:自己检讨 自强:qiǎng 自己督促自己 强:勉力、勤奋
“类比推理”。
文章主题
文章应用“类比手法”引出要阐 述的观点,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 理。即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相辅 相成的。告知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字词归纳
1、古今异义
A、虽有至道 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B、不能知其旨也古义:味美。 今义:意义。 C、教然后知困 古义:(受到)阻碍,不通 D、教学相长也 今义:困难。
古义:促进。今义:增长。
2、词类活用
A、不知其旨也 名词作形容词,味美。
B、不知其善也 形容词作名词,好,好处。
拓展延伸
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谈谈 “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 启示?
参考:
认真备课精心授课,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认真备课精⼼授课,真正做到教学相长2019-10-13【内容提要】课堂既是教师的主阵地,⼜是学⽣展⽰⾃⼰才华的舞台。
教师认真备课,,精⼼授课,激发学⽣的语⽂学习兴趣,调动学⽣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关键词】认真备课精⼼授课提⾼教学⽔平我从事语⽂教学⼯作已数⼗年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咸皆已尝过。
我觉得语⽂这门功课易教易学但难考。
因为我们⾸先学会的是中国话,⾸先学写的是中国字,所以对⼀般学⽣⽽⾔考个及格成绩不难,获得优分却不易。
况且语⽂是综合性较强的⼀门学科,通过语⽂课堂教学不仅要求学⽣获得知识、培养能⼒,⽽且更要达到陶冶情操、净化⼼灵,树⽴正确的⼈⽣观、价值观的⽬的。
那么在语⽂教学中通过何种途径达到这些⽬的,这是每⼀个语⽂教育⼯作者必须⾯对并不断探索、思考的问题。
实践告诉我们,语⽂教师在教学中以最⼩的投⼊获得最⼤的收益,从⽽达到事半功倍的的效果,是提⾼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段,是发挥教师主导性和学⽣主动性的有效⽅法,是提⾼语⽂教学⽔平的有效途径。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语⽂教师⾸先是知识的传播者,传授知识是课堂教学之本。
“⼀切为了学⽣,为了每⼀位学⽣的发展”是新课程教学的核⼼理念。
提⾼课堂教学效率,构建⾼效课堂是该理念的具体体现。
通过优质⾼效的教学,使学⽣获得全⾯协调的发展,从⽽成为德才兼备的有⽤⼈才。
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从⽽⾼效地提⾼课堂教学质量呢?笔者谈谈⾃⼰的⼀些见识:激发学⽣学习兴趣,提⾼语⽂教学效率,做好课前准备,精⼼授课,语⾔精练,是构建语⽂⾼效课堂促进师⽣教学双赢关键。
⼀、把握主旨,认真备课,准确把握教学⽬标。
没有⽬标就没有⾏动的⽅向。
准确把握教学⽬标是提⾼语⽂教学⽔平的前提和基础。
语⽂学科是⼯具性与⼈⽂性的统⼀,因此这就要求教师严格明确⼀篇课⽂的教学⽬标、把握重难点等三维⽬标的统⼀。
在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前,语⽂教师必须能⾼瞻远瞩,驾驭教材,统领全局,胸有成⽵。
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相长
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相长摘要:语文教学对从教者素质要求较高,内容庞杂,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难以做到完美而不留瑕疵,学生是教学的最大资源,很多灵感经验都来自学生,学生的智慧和意见可以帮助语文教师迅速成长。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相长教师成长从教已经近八年,从刚毕业时的稚嫩青涩到现在的驾轻就熟,这一路走来,除了前辈同事们的熏陶,给自己影响最大的要算一届届的学生。
工作中自己教育帮助着学生,学生也用自己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磨砺考验着自己。
在语文教学的路上已渐行渐远,这一路自己和学生一起成熟一起成长,我的语文教学之路就是一条教学相长之路。
一、初登教坛进言献策遥想八年前自己第一次踏上讲台,面对着自己的学生,心里是茫然的,之前唯一的经验是一个月的实习,那主要是听别人讲课,自己只讲了很少的几节课,对于语文课应怎么上还是糊涂的。
这是山西省的一所名校,学生经过筛选素质比较高,很多孩子知识渊博、聪明伶俐。
面对着手上仅有的课本和教参一筹莫展,大学期间实际没有接触过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写教案,如何组织教学是不清楚的。
从网上扒下几篇教案资料在课堂上照猫画虎照本宣科,逐渐发现学生并不买账,班长胡丹丹给我反映:“老师,课堂纪律不好,有些学生捣乱影响听课。
”跟她的交流中我明白了一个语文老师该做的首先是控制好自己的课堂,培养好学生的听课习惯,就是老话说的“七分管,三分教”。
她给我讲了以前的老师是如何上课如何管学生的。
看着孩子那份热情,我第一次感到师生是怎样一种微妙的关系。
如果说教师是棵大树,那学生就是一片沃土,只有扎根于土壤中,自己才能郁郁葱葱。
一个月很快就混过去了,学生对我的语文课颇有微词,蔡帅背后说:“老师总让我们齐读,没目的的读来读去,真没意思。
”管洁丽真诚的告诉我:“老师,我舅妈在初三教语文,经验可丰富了,你去听听她的课,对你也许有帮助。
”课堂是生成性的,作为老师要研究学生学情,课堂设计要接地气要靠谱,别人的教案再好再优秀,就算是特级教师的教案拿来也用不成,别人的东西自己驾驭不了,教学环境也不一样,照本宣科、囫囵吞枣的结果就是自己讲的辛苦,学生听得糊涂。
浅谈教学相长原理在中学教育中的实践意义
浅谈教学相长原理在中学教育中的实践意义【摘要】“教学相长”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是比较有价值的教育经验,教学相长的基本原理对我们今天搞好教学工作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学相长可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对话教学、能促进教学创新、能促使教学水平的提高。
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把握好教学相长的对立统一规律。
【关键词】教学相长基本原理教学实践意义我是在一个农村中学从教十年的语文老师,并且从事了十年的班主任工作,不论是教学,还是做班主任,用教学相长的原理指导我工作,使我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都受到学生及家长的好评。
十年磨一剑,归结一句话:教学相长的确是搞好教学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一、教学相长的基本含义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比较有价值的教育论着《礼记·学记》,主要讲述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出了不少至今仍然具有教育意义的人本思想,如阐述了教学相长等教学经验:“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其含义是,通过学习就会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学生然后就会感觉自己的知识还不能够满足。
于是,教师要边教边学,而学生要一边向教师学习,获得知识,一边还要发挥主动性,自强不息,方能进步。
这样,教与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会得到提高。
教学相长不仅是我国古代教育的优秀传统,而且对当今提倡的素质教育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二、教学相长基本原理在实践中的意义教学相长可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相长理念指导下,开展教学互动,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平等。
因为,教学互动不是一种单向度的流动过程,而是一种主体间的交互理解,表达着一种平等、共生的关系。
在互动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处在霸权和支配的地位,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合作关系,不是权威或控制的关系。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启发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是教学的积极参与者、促进者,在教学互动中,使教师尊重、关心、信任学生,允许学生出错与质疑,并鼓励学生,期望其成功。
寓教于乐 教学相长——对中职语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究 学 。 瑞 士 著 名 的 心 理 学 家 皮 亚杰 说 :一 切 有 成 效 的 活 动 必 须 以某 种 我 重 新 审 视学 生 思 维 能 力 . 竟 什 么 才 是 真 正 意 义 上 的“ 习 ” 令 人 “ 是 学 他 兴 趣 作 为 先 决 条 件 ” 而孔 子 也 曾 说 过 “ . 知之 者 不 如 好 之 者 , 之 者 不 深 思 。 啊 ! 生 毕 竟 是 一 个 个 活生 生 的个 体 生 命 , 们 有 自己 的思 想 好 思维 方 式 。尊 重 学 生 的 思维 方 式 , 引导 他 们 , 他 们 健 康 地 放 飞 让 如 乐 之 者 ” 很 显 然 他 们 都谈 到 了兴 趣 的重 要 这 一 问题 。 们 也 常 常说 认 识 、 。 我 在 提 在 兴 趣 是 最好 的老 师 。那 么 作 为 教 师 让 学生 对 自己所 教 的课 程 感 兴 趣 , 自己 的思 想 ; 开 放 的 的 思 维 里 收获 知 识 , 高 能 力 。 这个 生 活 日益 作 自然 就 显得 至 关 重 要 。也 许 是 自己偏 爱文 学 的缘 故 吧 , 我一 直 认 为 语 多元 化 的今 天 , 为 语 文 教 学 似乎 不 应 忽 视 这 一 点 。 文 教学 应 该 是 充 满 情 趣 灵 性 的 。 得那 是 我 刚 刚教 语 文 课 的 第 二个 学 记 3 教 学相 长 . 宽 自我 课 堂 外 的 知识 . 拓 期 。讲 授 课 文 《 台湾 蝴 蝶 甲天 下 》 这是 一 篇 说 明 文 , 所 周 知 , 明文 , 众 说 记 得 校 内 一 位 资 深 语 文 教 师 曾 语 重 心 长 地 告 诉 我 语 文 老 师 应该 杂家 ” 。言 外 之意 从 事 语 文 教 学 知 识 不 可 不博 。通 过几 年 来 的语 难 免 枯燥 、 味 。对 于 平 时 教 材 中 一些 经 典性 文 章 自己 还 可 以 较轻 松 是 个 “ 乏 现 语 文 地 去 吸 引 学 生 。 这 节 课 该 如 何 上 呢 ? 陷 入 了 沉 思 , 了许 多 … … 。 文 教学 . 在 我 深 深 地 体 会 到 了这 一 点 。 文 教 师 知 识 的多 少 、 化 底 但 我 想 最 后 一 点 是 明确 的 : 之 要 避 免 平 板 的说 教 。 于是 我 就 收集 了许 多有 蕴 深浅 从 某 种 意 义 上 决 定 着课 堂 活动 的成 败 。 且 语 文教 材 所 选 的 大 总 况 没 人 关 蝴 蝶 资 料 、 片 。 那 天 , 优 美 的 小 提 琴 曲《 祝 》 我 引 出 这 篇 课 多是 经 典 之 文 , 有 良好 的综 合 修 养 、 文 素 质 是 难 体 味 其 中 之 妙 的 , 图 在 梁 中 文 。从 身 化 彩 蝶 的 梁祝 , 梦 化 羽 蝶 的庄 生 , 到 台湾 蝴 蝶 … …。我 娓 那 又如 何 传 导 于 学 生 呢 ? 实上 , 多 文 章 自 己虽 然讲 过多 次 , 每 次 到 再 事 许 但 而 娓 而 谈 , 时 那 刻 的蝴 蝶 已 不 仅 仅 是 美 丽 的 生 灵 , 成 为 中 国传 统 文 都 会有 或 多 或 少 的 不 同 的 新感 受 : 我 也 时 时 感 觉 到 自己 知 识 的 狭 小 那 而
教学论文教学相长
“教”与“学”伴我成长曾记得《礼记·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 意思是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今天我汇报的就是我成长之路上的一点儿心得。
一、浓厚的教研氛围是我汲取营养的沃土回顾我这短短的耕耘之路,我感到我是幸运的并且是幸福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是在一个有着浓厚的教研氛围的团队里成长起来的,自2008年来到大刘庄小学任教,我先后参加了县教研室组织的专业素能提高班、观摩了当代语文教育名家于永正的课堂教学,观摩了秦皇岛市多课型研讨会,参加县集体备课等活动,这些好的学习机会,使我一次又一次的充电,我像个襁褓里的婴儿似的不断的吮吸着智慧和精华,并且使我茁壮的成长起来。
在大刘庄小学有着以白校长为中心、教学主任牵头的研究型团队,他们是我的良师诤友,并且给予我很多提高的机会,使我能够向雨后春笋一样快速的成长起来。
二、教书育人是我的工作之本(一)蹒跚学步还清楚的记得,我上岗后第一次的观摩课是语文课《小摄影师》,我全身心投入,讲得眉飞色舞,可学生却无动于衷,缺少师生互动,缺少个性评价,课堂俨然成了我的独角戏。
那课堂效果可想而知,是糟糕透了。
向教研组老师请教之后,我了解了新课改形势下教师的变化、学生活动的变化、评价方式的变化等。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我重新对课程模式进行设计,第二次观摩课的效果,得到了各位教师的一致肯定。
随后又多次听我的课,并结合我在课堂上所出现的问题,进行逐一的剖析,提出改进方法。
慢慢的我知道如何去上语文课了,课下我自学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等纲领性文件,知道了在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不再是教师说教式的满堂灌了,我感到我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太多太多。
一开始学校组织的听课、评课教研活动,我只是能够听一些外在的皮毛,而更深层次的对于教材的理解,不知如何把握。
在一次次的讲、评课中我汲取了其他老师的真知灼见,依葫芦画瓢,慢慢的我感到我在读课文时,不再那么生硬了。
教学相长实践的例子(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相长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重视。
教学相长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学习体验,共同促进双方的教学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本文将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探讨教学相长实践的具体案例。
二、案例描述1. 案例背景某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师张老师,从事语文教学多年,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然而,在阅读教学中,张老师发现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阅读能力也相对较弱。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张老师决定尝试教学相长实践。
2. 教学相长实践过程(1)教师引导,激发学生兴趣张老师首先通过故事导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阅读上来。
例如,在讲解《草原》一文时,张老师先讲述了一个关于草原的故事,让学生对草原产生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师生互动,共同探讨在阅读过程中,张老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与他们一起探讨。
例如,在讲解《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张老师提出:“你们认为五壮士为什么选择跳崖?”学生们积极回答,张老师对他们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补充,使学生对文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3)学生分享,提高表达能力张老师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例如,在讲解《草船借箭》一文时,张老师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推选一位代表分享阅读心得,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和评价。
(4)评价反馈,促进教学相长张老师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评价,并及时给予反馈。
同时,张老师也反思自己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使教学相长得以实现。
3. 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相长实践,张老师发现学生的阅读兴趣明显提高,阅读能力也有了显著提升。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的阅读兴趣浓厚,愿意主动阅读课外书籍。
(2)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增强,能够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
(3)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能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4)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教学相长效果显著。
教学相长的故事 语文课上的风波
语文课上,我一边书写生字,一边耐心讲解。
学生安静地听着,配合着我的讲解进行书空练习。
一切都进行的有条不紊,尽在掌握,我不禁在心里给自己点了个赞:“YES!”“老师,你的‘带’字写错了!”一个学生突然大声喊道,打破了课堂的和谐。
我疑惑地看看黑板上的“带”,端端正正,大大方方,没错啊!调皮的学生,又开始捣乱了!我正要批评那个学生,学生们开始吵嚷起来:“就是就是,老师你写错了!”“老师,你就是写错了!”我看看课本,看看黑板,再看看课本,看看黑板,还是没看出来哪儿错了。
课堂开始躁动起来,我急得浑身发热。
一个学生按耐不住了,自己站了起来:“老师,你中间那一竖直接下来了,书上不是!”我再仔细看看课本,呀,我真的写错了!这个字,我居然已经错了二十多年了!我纠正了自己的错误,并向学生表示了感谢,感谢学生教会我一个字。
通过这件事,我对“教学相长”有了新的认识。
《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简而言之,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者(老师)和学者(学生)相互促进各有长进。
这句话在我学习教育学相关知识时背的滚瓜烂熟,牢记于心。
但我也有疑惑:教师固然能促进学生的学,学生如何能教师的教呢?学生的知识不都是老师教的吗?今天我终于理解了这句话。
原来老师未必都是对的,学生也可能指正老师。
所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即是如此。
道理我们都懂,但是做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要想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我们必须先把自己放在跟学生平等的位置,真诚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而不是高高在上,俯视学生。
我们要学会俯下身子,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敢于质疑,并对学生的质疑进行正面的评价和回应。
同时,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敏锐地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的闪光点。
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即使是班级里最不起眼的学生,也可能会提出新颖而独到的观点,给我们以启发。
这次风波,让我开始理解“教学相长”这个词,也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
初中语文文言文礼记《教学相长》原文及译文
精选
礼记《教学相长》原文及译文
原文
虽有嘉肴①,弗②食,不知其旨③也。
虽④有至道⑤,弗学,不知其善⑾也。
是故⑥,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⑦。
知不足⑧然后能自反⑨也,知困然后自强⑩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注释
1.嘉肴:美味的食物。
佳很好。
肴:熟的鱼肉等,熟食。
2.弗:不
3.旨:味美,好吃。
4.虽:即使。
5.至道:至高无上的道理,最好的道理。
6.是故:因此
7.知困:知道自己在学习中不知道的地方,困:本意为窘迫,在此引申为困惑,不懂。
8.知不足:知道自己有不够之处。
9.自反:反过来要求自己,即反省自己。
10.自强:自己奋发图强。
强:使动用法,使……强。
11.善:好处
12.教学相长:教和学互相促进。
长:促进;意思是:教育别人的同时也能增长了自己的学问
翻译
即使有美味的食物,但是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但是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因此,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哪里理解得不透。
知道自己有困惑之处,然后才能勉励自己奋发上进;知道自己有所欠缺,然后才能刻苦地钻研。
所以说教导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
磨砺自身 教学相长
磨砺自我,教学相长——读余映潮老师的著作《致语文教师》有感武汉市蔡甸职业教育中心胡德昌语文教学在当前的教改洪流中,争议最大、意见最多、形式最杂,不管哪种所谓新的教学方法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时,相伴随的也出现不同的辩驳之声。
所以,身为一位在教学一线工作十数年的语文教师,深深体会到,最好的语文教学方法,是:教无定法!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即使采撷浪花一朵,也可以丰富自我的教学经验。
余映潮老师的著作《致语文教师》,用浪花式的经验集成,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贵在每一个细节,贵在语文教师自身的修养和提炼。
余映潮老师是我们湖北教育界的骄傲,是我们身边的语文教学教研专家,是多年语文教学经验的集大成者。
他是湖北省中语界继洪镇涛先生、胡明道老师之后又一成果丰富、教艺精湛的优秀语文教师,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研究的领军人物。
他也是一位语文教学研究的能人,在三个方面可以堪称一流,即一流的教研工作,一流的论文写作,一流的教学艺术。
他是一位善于创新的中学语文教研员。
他创建了全新的“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阅读教学艺术体系,总结出了“思路明晰单纯,提问精粹实在,品读细腻深入,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的教学设计30字诀。
精彩的课堂教学受到各地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普遍欢迎。
余映潮老师在《致语文教师》这本书中,首先强调了语文教师自身的修养和提升。
他说:“人生丰富的经历以及在世事风云中留下的深浅足迹,会显现出一种沧桑风味,像情节曲折的故事,像峰回路转的奇景,让人咀嚼回味”、“那种笔墨写的文字固然能够长久地保存,然而更重要的是那种刻骨铭心的咬牙坚持的历练,是那种冷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与行为,是那种在教学研究中朝迎彩霞、夜送星星、日有收获的幸福与愉悦”,是的,余映潮老师的如珠玑字句,道出了一个教师成长所需要的那种甘于寂寞、忍得孤独、沉的心境的历练道路。
每一个为人师表者,无不是从磨砺自身积累知识的初始状态开始。
教学相长的通俗解释
教学相长的通俗解释在咱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教学相长”这个词。
那它到底是啥意思呢?其实啊,“教学相长”简单来说,就是老师教学生,学生也能反过来促进老师的成长和进步。
这就好比一场奇妙的双人舞,老师和学生相互配合,共同跳出精彩的舞步。
想想看,老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传授知识,就像辛勤的园丁在花园里播种、浇水、施肥,盼着花朵茁壮成长。
而学生呢,就像那一棵棵幼苗,努力吸收着阳光雨露,拼命地往上长。
但你说,这过程中只是学生在受益吗?当然不是啦!当学生带着好奇的眼神,提出一个个新奇的问题时,老师是不是得绞尽脑汁去思考,去寻找更好的答案?这就好比一场挑战,逼着老师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让自己变得更博学。
这不就是学生在推动老师进步吗?再比如说,老师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找到了更巧妙的解法。
老师一看,哟呵,原来还能这样!这不就从学生那里学到了新东西嘛。
咱们还可以把“教学相长”比作一场旅行。
老师是经验丰富的向导,带着学生们穿越知识的山川河流。
可在这一路上,学生们充满活力的探索精神,新奇的想法,说不定也能让老师发现以前没留意到的风景,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举个例子吧,有位语文老师在讲诗词的时候,按照常规的方式解读完了一首诗。
可班里有个学生站起来,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理解,让老师眼前一亮。
从此,这位老师在解读诗词时,就多了一个新的视角,这难道不是教学相长的体现吗?又好比学画画,老师教给学生基本的技巧和构图方法,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了让人惊喜的作品。
老师受到启发,也开始尝试新的创作风格,这不是相互促进是什么?所以啊,教学相长可不是一句空洞的话。
它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学习生活中的美好现象。
老师和学生就像一对相互成就的伙伴,一起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这难道不令人感到神奇和兴奋吗?总之,教学相长是一种充满活力和希望的互动关系,让教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让老师和学生都能收获满满的成长和喜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相长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译文:虽然有好菜摆在那里,如果不吃,也就不能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至善的道理(最好的义理),如果不去学习,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贵。
所以说:学习过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不够,教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学识不通达。
知道不够,然后才能反省,努力向学。
知道有困难不通达,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发奋图强。
所以说:教与学相辅相成的。
《尚书·兑命篇》说:教别人能够收到一半学习的效果,教学互进。
是这个意思。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学合一》中也提到:“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
”
1、读书,让我与学生共成长
关于读书,中外名家都有过精彩的论述,而我独喜欢杨绛先生在《读书苦乐》中的一段话:文章在论述读书乐在其中时,有一“串门儿”之说让我尤为欣赏:“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
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先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
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另选高明……。
”又说,我们还可以不问要拜见的人住哪儿、哪朝哪代、什么专业、讲理还是说
笑,你都可以挨近前去听个够。
看,这读书的滋味真是妙不可言呢!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我也深深知道让学生爱上书,更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于是,与学生共读书共赏书成了我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经验之谈。
具体做法如下:培养读书兴趣。
每新接一届学生的开始两个月的早读,我和学生们约定每天早读20分钟,把它称之为“读书时间”,这段时间由我去选择书目或阅读系列,发动学生按要求寻找自己喜欢的文章,然后我读给大家听,并在读的过程中,渗透一点简单的读书方法,不给学生写读后感、听后感之类的压力,就在轻松的读书氛围中,使学生有了读书的欲望,期盼读书时间的来临,追着问读书的内容。
读书的兴趣有了!
创设读书氛围。
读书单单凭一时的兴趣是不够的,于是我在创设好学校读书氛围的前提下,通过家长会的形式倡议我们的家长也参与到活动中来,由他们帮助并监督孩子的读书效果,有条件的与孩子一起读,一起品,没条件的创造条件听孩子讲述中故事,在这种互动中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
在家长们的支持下,读书的习惯在逐渐形成!
组织阅读实践活动,让阅读有效进行。
实践让我指导,课外阅读离不开课内引导,于是阅读课上我引导孩子们学习读书笔记的写法,开展读书汇报活动,让读书与写作结合起来……这个时机开展的各项活动已不是学生所惧怕的事啦,有话要说、有感要发已成了好多孩子的心理倾诉的快乐方式!
在这种训练中,读书让我与学生共成长,读书已成了我们快
乐生活的方式。
“书籍是良师益友,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朋友。
”这两天和学生一起读书,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了解。
学生都进班看书,写读书笔记。
写读书笔记的要求不高,首先开始只要求写清楚时间及所看书名,有能力可以多写。
学生写笔记,我也写,可如何促进与学生间的交流,彼此互相取长补短呢?思前想后我决定利用班级的一块空白墙壁做些文章,想法出来了,就开始构思,既能展示学生的笔记,又能让每个人都参与呢?对,先把墙壁上贴上大小一样的小纸片,排成四横排,每人一块,谁的笔记写的好,谁就贴上,年终评比,板块的题目叫“读书日志”。
消息一传出,学生们兴奋不已,个个跃跃欲试,课间读书的热情更高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善于鼓舞学生,是教育中最宝贵的经验。
通过今天的交流,我意识到,师生同读是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的有效方式。
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感到被重视、被认同,读书兴趣一定更加浓厚。
我以后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使师生真正心连心,共享读书的快乐,从而真正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
读书是一缕清幽的灯光,用轻盈的书页照亮心灵的眸子,逗起潜藏于心灵深处的智慧的愉悦,闪烁着人生宁静的光辉,在“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境界中度过生命中的每一天。
在这烦躁喧嚣的岁月里,也许,临窗披卷,是人们享受着回到内心的清福的一种方式;可静坐教室,与学生一起共享美好的读书时光,却是我回到内心宁静的一种方式。
因为在那些时刻里,我感受到了心灵的澄静,也看到了学生们为理想而绽放出的青春活力,闪耀出的生命光辉!因为在那些时刻里,
我的心灵得以净化,学识开始渊博,眼界开始高阔。
2、在阅读教学中教学相长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走向实现学生主体性学习的新天地的同时,教师也同样走向了阅读对话、交流的新天地。
教师只是文本众多读者中的一员,对文本的见解并不具有权威性。
师生应该互相尊重对方的读者的权利和地位。
教师应该将自己和文本对话中所获得的种种体验和感悟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从中获得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个教师只有以自己真实的感受和认识解读文本,才能起到将这个文本的文字激活使之成为一个活的语言肌体的作用。
同时,教师需要倾听学生的对话,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鼓励学生的不同读解,做学生表达独特感受的谛听者和欣赏者。
教师还要多层次地倾听,面对不同的声音,能分辨对错,能分清认识的深浅,能觉察见解的新颖独特,能多角度地倾听,面对不同的读解,及时点明、引导、肯定,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一个参与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探索、研究、讨论、争论中。
与学生一起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流自己的看法。
用商量的、研讨的口气与学生对话,鼓励学生互相补充,开展争论。
比如“我想这样做,大家看行不行?”“这位同学是这么想的,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在对话中,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把话说完。
变“及时评价”为“延迟评价”,变“二值判
断”为“多值判断”。
在师生对话中,学生通过感受和理解教师对文本的感受和理解,更深入地感受和理解文本和文本的作者的思想和感情,深化自己对文本的感受和理解。
,每一次的对话与交流,就可能向“本真”逼近一步。
教师、学生、文本,都作为对话的积极参与者,相互交换解读文本的不同体验和方法,相互交流解读文本所获得的信息和启示,平等交流,共同探究,相互启发,共同进入文本所营造的特定环境,接受感染和熏陶,逐步获得对文本意义的深层理解,而实现了与文本视界的相互融合。
在对同一文本的解读中,持不同意见的各方积极阐明自己的见解,“唇枪舌剑”,课堂表面看来无序,但实际上,它是师生思维横向、纵向的拓展。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持人,要善于设置适当的对话话题,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在的对话欲和表现欲,将学生引入其中,使其进入对话状态。
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内容应该具有对话性。
将一个问题的多种看法一一介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可以交流,这样才会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学生的创造性,个体性才能得以发挥。
从而实现阅读教学的最优化。
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获得新的体验,教师同样获得新的体验。
3、在师与生之间的有效对话中教学相长。
这种对话是一种双向交流,双方是相互促进的,即“教学相长”。
师生间的互动依赖于三个技巧。
一是“倾听”,目的是为了吸收对方所表达的信息。
二是“表达”,既要关注表达某个观点的内容,又要注意
表达的形式。
表达要有中心,有条理,有依据,而且要注意表情和语气。
三是“应对”。
在互动性的对话中,要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形式,灵活、迅速地处理偶发事件。
“应对”是对师生平等对话的高要求,巧妙的应对是对话成功的主要保证。
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如果教师未能充分认识对话的实质,简单的理解为只要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就是师生对话,而不考虑是否真正启动、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是否体现了追问和启发的精神。
那么教师就只是为了营造一种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而专门提问一些记忆性的,却根本无须调动学生思维的问题。
对话式课堂教学实际上向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中的现场资源,引发学生“对话”的契机。
也就是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中生成性的教育资源,在师生互动中共同获得学习的灵感,擦然思维的火花,使课堂教学中满灵动的氛围。
这样的课堂对话,才能够让师生在共同的学习中不断提高,也才能够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