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基础设施规划_国外街道案例——新加坡乌节路

合集下载

RBD概念及案例分析

RBD概念及案例分析

主要的处理技术
1.水力方法:包括水体循环、换水法。人工湖内修建喷泉、曝气装置、水循环系统或在出水口修建沙滤池 ; 2.雨水综合回用; 3.化学处理:包括投杀藻剂、投加絮凝剂、投加除磷药剂; 4.物理处理:包括沉淀、气浮、过滤; 5.生物处理:包括充氧、微生物法、生物种群法。
新加坡克拉码头位于新加坡市中部地带新加坡河上游,连接新老两个中心,是新加坡购物、休闲、 旅游、餐饮的天堂,承担着城市娱乐休闲的功能。
乌节路传统 城市商业区 白沙浮行政 文教区
新加坡河地区处在未来中心城区中间 地带,连接未来新加坡新滨海CBD及 城市传统街区,承载着居住, 工作, 娱 乐, 购物、休闲等复合功能
特色购物业
4、游乐
旅游观光业 休闲娱乐业

特色购物业
莲塘村作为中新知识城的RBD 集文化、娱乐、休闲、观光、购物于一体
新型业态植入:特色酒吧、餐饮、客栈、民间手工艺 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岭南传统建筑形态、民居文化、 莲文化
生态小宜居镇,水墨文化莲塘
水生态环境的营造
一是生态设计。充分考虑场地的生态特征,遵循场地自然的生态过程,并运用合理的生态技术就可以使设计的水体 成为一个能自我更新的,可持续的生态基质。 二是景观美学和人本思想。突破传统的园林美学观念,强调景观功能,为人的日常生活而设计,满足人们室外活动 和交流对空间和室外家具的要求。
案例1:杭州湾新城
功能分区与特色产业
1.生态休闲湿地:关键在于 “大”,长三角最大的生态 湿地主题公园。 2.体育会议基地:长三角高 端体育休闲会议基地,关键 在于“准”。 3.商务总部高地:公司总部 和研发中心集聚区,关键在 于“留”。
4.生活居住福地:生态居住 区,关键在于“漫”

【学习分享】—新加坡城市新区开发时序案例(16P)

【学习分享】—新加坡城市新区开发时序案例(16P)

城市新区开发时序案例新加坡滨海湾同策咨询中心2017.06基本信息B a c k g r o u n d&L o c a t i o n 新加坡滨海湾开发至今20年,从填海区,目前已成为成为新加坡的经济文化中心新加坡滨海湾M a r i n a B a y物业类型住宅、公园、商业、商务、休闲娱乐、行政和文化艺术地址新加坡南端,原莱弗士坊,距市中心5km左右开发由新加坡重建局主导的造心工程占地面积360公顷介绍1996年李光耀时代两次“新都心”计划的开展,政府填海造城,滨海湾逐渐由一个历史中心城区转变成为本土服务的“生活、工作与休闲娱乐相结合的新城市核心区”“,随后又逐渐升级为全球性的“24 小时全球商业、生活、工作与娱乐中心”。

阶段一城市规划阶段1992-1996年城市郊区,未知陌生区域新加坡滨海湾M a r i n a B a y1983年,新加坡重建局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将滨海湾定位成新加坡“花园城市”发展战略的示范区域 1992年,滨海湾的改造已初步成形,约360公顷的土地得到了整理与生态恢复,形成4.5公里围绕湾区的滨水空间1992年滨海湾区填海工作完成,形成滨水空间。

1996年“新都心”计划在滨海湾开展阶段二鱼尾狮时代2002-2008年导入标致性景观,提高区域识别度2008年新加坡政府花费了3500万美元,完成了围绕于滨海湾周围,长3.5公里的滨海步道(Waterfront Promenade ),还包括环保主题的游客中心以及滨海中心的双螺旋桥2002年鱼尾狮公园由市中心搬至滨海湾区,10月滨海湾艺术中心落成。

随后鱼尾狮公园周边商业依次开业鱼尾狮公园及周边滨海步道鱼尾狮公园滨海步道(Waterfront Promenade )2003年滨海湾规划101公顷滨海花园2006年,拉斯维加斯金沙集团以其商业导向的开发计划赢得滨海湾东部片区开发权。

阶段三金沙时代2010-2015年产业入驻,景观、配套升级2010年滨海步道全线贯通2010年,连接滨水湾东部南北两岸的双螺旋步行桥(the Helix )建成,标志着环绕滨海湾的开放步行空间全线贯通。

新加坡——乌节路2

新加坡——乌节路2

DFS--DUTY FREE SHOP
美食信息
• 除去购物以外,没有什么比饮食更贴近新 加坡人的心了。乌节路有最好的五星级酒 店的国际化烹饪方法,大型或小型购物中 心里空调环境下的餐饮摊 位,或者沿街闲 逛时碰到露天咖啡座,果酒或啤酒花园, 可以坐下小憩观赏景色。对于所有人,对 于各种口味来说,乌节路都可以满足你的 需求林志源。
Giraffe
空间开阔的玻璃餐厅
商圈主体
• 商圈内的消费者
• 主要面对的人群:除了接待 当地的本地人外,每年接待 着700万之多慕名而来的海外 游客。
商圈客体
• 每一家店都独具特色,如义安城(NgeeAnnCity)乌 节路391号:义安城很难在一天内逛完,因为城 中一百多间各式的日本商店“间间都精彩,所所 皆特殊”。里面还有许多画廊和艺术馆、DFS-DUTY FREE SHOP大型免税店、还有一处是一栋56 层高的住宅塔楼(TheOrchardResidences)和一 座商业裙房(IONOrchard)组成。塔楼的55-56 层是一个全景式的双层观光平台(IONSky), IONOrchard项目则包括入口处3,000m2的市民广 场(IONSquare)、地下四层和地上四层组成的 商业空间以及位于四楼的艺术画廊(IONArt),
商圈环境
• 新加坡著名的商业一条街—乌节路, 近日以优美的环境、洁净的街道以及 出色的接待服务,击败了全球其他30 个参与调查的城市商业街,夺得最佳 商业街的桂冠。
角色定位
• 引领时尚型商圈
产业结构
• 著名商业购物区乌节路新加坡的经济传统 上以商业为主,包括转口贸易、加工出口、 航运等,是东南亚最大的海港、重要商业 城市和转口贸易中心,也是国际金融中心 和重要的航空中心。独立后的新加坡经济 发展引人瞩目,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旅游业是新加坡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三大 经济支柱产业:国际贸易,加工业,旅游 业)。

新加坡乌节路

新加坡乌节路

新加坡乌节路简介不同于新加坡的其他街道,乌节路并不是因为某位特别的人物而命名的。

相反,它的名字来自于19世纪40年代沿街道种植的肉豆蔻和辣椒。

少量的居住在这里象SCOTTS,DAIRNHILL,和CUPPAGE一样的种植主,他们就对现在街道的名字很熟悉。

这里是新加坡绝对的中央购物区,每年接待着700万之多慕名而来的海外游客。

而如今,新加坡政府耗资4000万新元重新打造的乌节路将不再只是购物的天堂,它也将与世界级著名街道媲美,为人们提供一站式生活、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位置乌节路(Orchard Road)位于新加坡的中心位置,在中心商业区上方。

尽管据发现认为,它以前的终结点是DHOBY GHAUT地区,现在它的范围已从Tanglin Road一直延伸到Bras Basah Road。

乌节路的名字并不是因为某位特别的人物而命名的。

相反,它的名字来自于19世纪40年代沿街道种植的肉豆蔻和辣椒。

历史乌节路的南部没有房屋建筑。

由于城市从PADANG地区向内地发展和进步,乌节地区的种植业让步给了住宅的发展。

很多私人住宅,主要是PERANAKAN形式的平房开始在苏格兰路和唐林路地区占据主导地位。

城市发展过程中,乌节路和SOMEREST 路的商业住宅修建得离DHOBY GHAUT更近了。

乌节路上两旁原本种满了各式各样的热带水果树,直到1900年代初期,一场果树病变使得这片广大的果园都遭受侵袭,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

果园从此停产,荒芜一片。

直到1965年新加坡独立,乌节路上开始有了第一个购物商场,就在乌节路和Scott路交叉口的附近。

1970年代,在总理李光耀的倡议下,第一座地标性的购物广场落成,那就是董氏大厦(C.K.Tang Plaza Sigapore),再加上文华酒店驻进乌节路,奠定了日后发展的潜力。

这也标志着乌节路开始向今天这个生机勃勃的经济区的发展进步。

1917年,新加坡冷藏公司开设了一家分配食物供给的商店。

国外 入城口 案例

国外 入城口 案例

国外入城口案例国外入城口是指国外的城市或地区的入口处,也可以称为城市大门。

在国外,入城口通常是一个重要的地标和旅游景点,吸引着许多游客和居民。

下面列举了10个国外入城口的案例。

1. 新加坡的乌节路入城口:乌节路是新加坡最著名的购物街之一,其入城口是一座华丽的拱门,上面镶嵌着彩色的灯饰,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拍照留念。

2. 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入城口:埃菲尔铁塔是巴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其入城口是一座巨大的铁制拱门,上面刻有铁塔的名称和标志,象征着巴黎的城市形象。

3. 罗马的斗兽场入城口:罗马斗兽场是古罗马时期的建筑遗址,其入城口是一座巨大的石质拱门,上面刻有古罗马的标志和历史故事,吸引了许多历史爱好者的关注。

4. 伦敦的白金汉宫入城口:白金汉宫是英国女王的官邸,其入城口是一座华丽的拱门,上面刻有英国皇室的徽章和标志,代表着英国的王权与权威。

5. 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入城口:自由女神像是美国的象征之一,其入城口是一座巨大的拱门,上面刻有自由女神的形象和自由的象征,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和拍照。

6. 东京的银座入城口:银座是东京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其入城口是一座现代化的拱门,上面刻有银座的名称和商业品牌的标志,吸引了许多购物爱好者前来购物和观光。

7. 悉尼的歌剧院入城口:悉尼歌剧院是澳大利亚的著名建筑之一,其入城口是一座独特的拱门,上面刻有歌剧院的名称和艺术形象,代表着悉尼的文化和艺术氛围。

8. 香港的维多利亚港入城口:维多利亚港是香港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其入城口是一座宏伟的拱门,上面刻有维多利亚港的名称和港口的标志,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美景。

9. 柏林的勃兰登堡门入城口:勃兰登堡门是柏林的著名地标,其入城口是一座古老的拱门,上面刻有勃兰登堡门的名称和历史故事,代表着柏林的历史和文化。

10. 开罗的金字塔入城口:金字塔是埃及的宝藏之一,其入城口是一座巨大的石质拱门,上面刻有金字塔的形象和埃及的象征,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一睹其风采。

狮城营匠乌节路改造计划

狮城营匠乌节路改造计划

狮城营匠乌节路改造计划新加坡乌节路是世界十大购物街之一,和纽约的第五大道、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东京的银座齐名。

而繁华的背后,乌节路也渐渐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店铺重复率高,缺乏活力:昂贵的租金使得很多小品牌的经营者不得不退场,剩下的只有LVMH 这样的奢侈品巨头,路易威登、卡地亚、蒂芙尼、迪奥、芬迪等在这里都有至少3家专卖店。

缺乏新加坡特色:乌节路除了保留了原来的名字,和路边贩卖的面包夹冰淇淋,已经丝毫看不出任何新加坡印记了。

此外,国家发展部黄部长也表示,乌节路正面对着来自其他城市购物街的激烈竞争,必须适应快速变化的零售潮流。

于是,今年1月31日,新加坡旅游局、市区重建局和国家公园局联手公布了重振乌节路计划,主要包含两大策略:1. 时尚生活目的地2. 昔日果园·乌节再现1时尚生活目的地从东陵至多美歌,全长约3.2公里的乌节路未来将发展成生活时尚聚点,串联东陵、乌节、索美塞、多美歌四个独具个性的子区域,让访客在每个转角,都能享有新体验。

图片来源: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官方网站东陵·艺术和手工区:从东陵路到乌节路转角处乌节·核心零售区:乌节路核心路段,包括ION、Tangs、百丽宫索美塞·娱乐区:313至多美歌地铁站附近多美歌·休闲时尚区:多美歌地铁站往东路段未来,针对每个子区域的发展方向及自身特点,也将对应不同的发展策略。

东陵·艺术和手工区东陵是一个综合地段,拥有浓厚的艺术和文化气息。

未来可以提供更多艺术、文化以及生活化的产品。

区域内的有盖运河将被转换成极具吸引力的庭院空间,成为公共艺术、户外用餐的场所,让本地居民和游客体验新的生活方式。

图片来源: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官方网站乌节·核心零售区作为购物区的心脏地带,乌节将推出更多街头活动(如快闪店面),带动街道活力,让人们有参与感,并提升步行体验。

此外,乌节路和巴德申路交界处将出现一座新的行人天桥提升连接性,这里将成为拍摄乌节路风景的绝佳地点。

新加坡是如何进行城市更新的?

新加坡是如何进行城市更新的?

新加坡是如何进行城市更新的?新加坡城市更新UR城市重建与再生城市更新的阻力?政府担当什么角色?土地如何高效利用?新加坡既是国家,也是一个大型城市。

半个世纪前,新加坡存在着大量的城市问题,例如住房短缺、失业率高涨、住房条件差、城市破败等等。

大量的移民涌入新加坡后,却没有足够的空间提供给新办公室以支持就业、足够的住房提供居住条件。

而可利用的土地被破败的贫民窟占据,土地所有者缺乏维持其物业良好运作的动机,城市更新变成了当务之急。

1970年的新加坡,拍摄自博主Antipodean一、更新手段METHODS有效的公共住房计划和土地征用工具,是新加坡城市从破败走向复兴的基础。

随着果断而谨慎的城市更新计划铺展开来,系统性的规划和实施持续激励着政府行动。

首先是土地变得可用,其次是私营部门参与,再者是土地销售条件和公共住房政策的逐一落实。

1980年初,市中心基本基础设施完成,随后滨海湾地区得以填海开发,多个特色特定历史街区保护计划依次执行,新加坡重新焕发生机,并得以高度宜居。

新加坡组屋,摄影师:Jonathan Chiang/Scintt via Getty Images总体规划框架经过多版的推进,逐步完善并最终落实。

其综合总体规划和开发离不开数个特点A长思远虑,具有长周期的规划策略B具备一定的灵活性,适当地区发展集约化来平衡竞争C有效的可执行能力,效率较高的公共工作D创新性动态城市治理E建立诚信、务实的治理文化,培养信任F培育健全、透明的制度,公私合营,鼓励市场合作,培养良好的公私互惠关系。

G与社区相关利益者深度合作,鼓励公众参与二、土地利用LAND USE1960年代,面对土地稀缺、过度拥挤、基础设施不足、污染等城市问题,新加坡政府希望寻求更高效的土地利用方式以支持社会需求,比如提供广泛的公共住房等等。

商店、住宅和工厂挤在一块块未充分开发的土地上,而土地主则在那里等待不劳而获的增值。

这些资本家没有为道路改善、开放空间、公共建筑或便利设施做出任何改善的动机,而这些土地后来又必须由公众以巨额成本进行购买;与此同时,一代人在不利于健康的条件下生活和成长。

境外房地产案例研究:新加坡地标性高端城市综合体——ION Orchard(2012)

境外房地产案例研究:新加坡地标性高端城市综合体——ION Orchard(2012)

购物中心业态店铺规划 ION Orchard 购物中心商业部分总零售面积 66,000 平方米,共八层,地上四层,地下 四层,目前已入住店铺 300 多家。其商业定位为高端时尚,以高端购物、餐饮美食和以艺 术人文为特色的展示展览是其三大功能。 精品购物占营业面积的 65%,餐饮美食约占 30%,银行等商务服务占 5%; 购物类商业中,奢侈品牌共有 35 家店面,其中 9 家为奢侈品牌旗舰店; 国际一线奢侈品牌占购物类商业总面积的 33%,时尚服饰占 29%; 60%的店面为旗舰店或首次进入该区域的新品牌; 已入住旗舰店共有 15 家,其中 9 家为国际一线奢侈品牌; 国际一线奢侈品牌旗舰店位于 F1、F2,店内两层内部连通,层高 11 米; 旗舰店面积多在 500 平米到 1,500 平米之间,且均拥有独立外立面,展示性强。
层数 B1,B2,B3 为主,部分 B4,F3 F1,F2 为主,部分 F3 B1,B2 为主,部分 B3,B4 较为分散,B2,F2,F1,F3 都有分 布 F4 为主,部分 F3,B4 B4 B3 为主,少量 B2 B4 为主 F3,F4, Gusttimo Di Roma 在 F1 每层 1-2 B1 F4,B4 室外广场 ION2, F4 美术展览 馆
购物中心: 开业时间:2009 年 7 月 21 日(购物中心) 建筑层数:8 层(地上 4 层,地下 4 层) 总楼面面积:87,500 平米 净出租面积:66,000 平米 店铺个数:300 多个 停车位:650 个
公寓: 开业时间:2010 年 建筑层数:56 层(包括地下 4 层) 建筑高度:218 米 总户数:共 176 户 一期均价:约 18 万人民币/平方米 停车位:270 个(三居每户一个,四居每户两个,花园别墅和空中别墅每户 3 个) 会所:F5,F6 两个会所

新加坡乌商业街—乌节路考察研究报告

新加坡乌商业街—乌节路考察研究报告

170年风云际会世界级商业街——戏说新加坡乌节路1840年,“乌节路”名字诞生……1903年,乌节路第一个冷藏超市设立……1950年,乌节路CK Tang购物中心建立……1974年,新加坡第一家多层购物中心Plaza Singapure开业……2011年,超过5000家商店汇集在此,义安城、先得坊、伊势丹、诗家董,还有新加坡第二家免税商店(DFS)……半个多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大商场集聚在乌节路,共同缔造了新加坡的中央购物区。

1908年的乌节路是一大片种植园乌节路1930年乌节路1975年如今的乌节路前世今生,乌节路被时间镌刻成了经典乌节路位于新加坡的中心位置,范围从唐林路一直延伸到Bras Basah路,是一条全长约为2.2公里的单行道,特色购物中心林立于道路两侧,各大购物中心外的主要通道则布满了这个花园城市无处不在的鲜花和绿叶。

每一个标志性的购物中心都是购物者的天堂,提供了拥有自己特色的零售,餐饮和娱乐服务。

这个购物带由近800,000平方米的商场、餐厅组成。

从世界名品定制到快速时尚,从高档餐厅到美食广场能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要求。

如今,乌节路是新加坡最大的吸引游客的亮点之一。

与新加坡其它道路不同,这条路并不是因为某位特别的人物而命名,相反,它的名字来自于19世纪40年代沿街道种植的肉豆蔻和辣椒。

19世纪末,一种奇怪的疾病传播到了肉豆蔻的种植上,肉豆蔻价格下跌,与之同时,人口蓬勃发展,乌节地区的种植业让步给了住宅的发展,该地区很快转化为住宅区。

当地富豪被这一带苍翠宁静的环境所吸引,在这里建造了自己的豪宅。

周围的多条道路如Cairnhill, Cuppage, Oxley都是以当时各自的庄园主命名的。

在成为国家著名的购物场所之前,乌节路满是印度庙宇,犹太教和佛教的墓地,菜市场,户外小贩中心,甚至还是一个露天洗衣场所。

乌节路地图世界顶级的商业中心,中西文化的无隙糅合乌节路是东西文化融合得最有魅力的商业街区国际购物中心,有适合不同游客需求的专卖店、特产商店。

新加坡商业案例分享

新加坡商业案例分享

游船码头与人行桥
人行桥 游船码头
的士站
巴士站 地铁站
的士站
37
灯光设计
酒吧餐饮等以夜间消费为主的场所需要强烈的灯光的视觉效果,也是 城市的夜景亮点之一。
作为以夜间消费为主的场所,项目在灯光渲染的设计上尤为重视,下面是其主要的夜间灯 光设计。
项目整体夜景
园林景观,树木都有照明灯。 除了项目本体,河对岸的 景观打造与商业规划也是整 体视觉的一部分。 广场内地面的装饰灯
作为新加坡的著名旅 游项目,该项目拥有河 岸景观、建筑景观与人 工景观三大景观体系, 以餐饮、酒吧为主。吸 引了相当数量的公司职 员、外籍人士到此就餐、 休闲,也成为新加坡旅 游必到的景点之一。
水岸景观餐饮酒吧区
酒吧区
休闲娱乐区
33
建筑设计特点
河岸景观带: • • •
别致的水上餐厅,以及与之气氛相符的河岸餐饮与清吧。
30
项目基础资料
项目名称 项目位置 开业时间 建筑面积 (m²) 建筑形态 层数 电梯 建筑风格 经营业态 经营状况 克拉克码头 新加坡valley road,新加坡河read bridge 1994年 35000 停车位 单层商业面积 (m²) 18000
5个旧仓库群改造而成 2 无电梯 19世纪货船码头的建筑风格 全部规划为餐饮酒吧,没有专项分区 很好 层高(m) 3 Valley Road
商场内部通路、洗手间标识、指示牌等延续了一贯的基调,并设有攀岩场供消费者挑战。
11
三、主题定位及目标消费群
12
主题定位

参考其业态定位与建筑结构,本项目偏重时尚潮流的风格。
从业态定位上看,本项目定位显然综合型购物中心,但由于单层面积过小,高楼层价值不 高的限制,项目的档次有所欠缺,在B2和L3-L4层有大量的面向年轻人的精品服饰店。 因此本项目只能算一个中档购物中心。

街道设计案例

街道设计案例

国外参考案例综述1.芝加哥One North Wacker私人车道(One North Wacker Drive)设计师:彼得·沃克项目介绍:设计创造了一个符合人类尺度的街道空间,它能够从艺术角度上解决一个高层建筑间狭长的、不能种植植物的场所给人带来的压迫感。

让人能在原有的狭长的压迫空间中停留歇息。

增添了街道的活力。

2.新加坡乌节路乌节路是新加坡的著名商业街,虽然拥有较宽的机动车道,是城市的主要交通道路,但是车型空间在道路空间中的比重占绝对优势,较宽的绿化隔离带隔离了交通的吵闹,路边的人行空间和休憩场所增加了商业活力。

3.德国柏林KU—Damm大街4.英国伦敦牛津街5.美国纽约第五大道6.弗兰克菲尔街(德国) 改造前:改造后:安宁的交通环境东平路、桃江路优点:1.行车道与停车带划分明显,车行有序。

专门的停车收费系统带动地区经济效益。

2.非机动车停放有序,保证人行与车行路面通畅。

3.“弹格路”铺装在凸显上海地域特征、提升景观品质的同时,限制车行速度,营造人车混行气氛。

衡山路1.绿化优越,景观品质高,形成具有安全感的行车空间。

新会路现状问题1.街道拥堵,非机动车与机动车道宽度划分不合理。

2.停车位不足,致使乱停车现象频发,阻碍车行同行质量。

3.缺乏良好的车行景观系统与引导标识。

改造优势:1.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宽度足够,宜重新划分车道宽度。

和谐的建筑立面东平路、桃江路优点:1.抓住历史建筑特征,改建与保护并行,突出街道原有特征,形成有历史韵味的街道空间。

2.严格控制商铺品质,保持沿街立面品质统一。

衡山路1.控制店招立面,保持风格统一而形式多样,摒弃统一化的店招形式。

2.控制立面色彩,保持整体基调一致3.控制各种商业配比,保持人流活力。

4.合理利用建筑角度形成的零碎空间。

武康路1.利用原有机理,保持历史印记。

2.控制改建颜色、材质,形成整体风貌。

舒适的街道空间东平路、桃江路优点:1.控制人行道宽度,保持舒适的步行尺度。

新加坡乌节路

新加坡乌节路

从景观角度看乌节路
• 商业街景观是街道路面,街道设施和周围 环境的组合体,也就是人们从商业街上看 到的一切东西,包括标志性景观(如雕塑、 喷泉),建筑立面,橱窗,广告店招,游乐 设施(空间足够时设置),街道小品,街道照 明,植物配置和特殊的街头艺术表演等景 观要素。步行商业街景观设计就是所有的 景观要素巧妙和谐地组织起来的一种艺术。
1.建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乌节路是新加波最繁华的路段,新开的这个 购物中心其建筑机构确实能够震撼人 .
1.建筑

• 结构很有现代美感
1.建筑

• 人影憧憧好像走向时光隧道
1.建筑

• .
同一个建筑以秒计时的外墙色彩变化。
1.建筑

• .非常典型的新加坡老建筑
• 2.雕塑
• 为美化城市或用于纪念意义而雕刻塑造、具 有一定寓意、象征或象形的观赏物和纪念物。雕 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 • 雕塑按其功能,大致还可分为纪念性雕塑、 主题性雕塑、装饰性雕塑、功能性雕塑以及陈列 性雕塑五种。
• forever 21 一家服饰店
• 里面有H&M店
• Dior
• ION Orchard
乌节路街头风情
幽然自然的鸽子
乌节路晚上出来卖冰激凌的小贩
三、乌节路街头风情
乌节路一个十字路口卖艺的老人。 露天酒吧,比较有感觉
乌节路街头风情
乌节路街头的杂货店
乌节路街头风情
这是乌节路人流量最多的地段,这段路上有宽宽的屋檐和人行道,旁边是 各色的店铺,贩卖的东西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有印度风情的披肩、中国 特色的中国结、来自韩国和日本的饰品,重要的是这一段路上的东西相比 起其他地方来算比较便宜。

英国Benoy-新加坡ION Orchard商业中心

英国Benoy-新加坡ION Orchard商业中心

新加坡ION OrchardION Orchard 得名于她的地理位置——乌节路(Orchard Road)。

曾经的果园,现在的新加坡商业中心,场地承载着她的历史,也昭示着她的未来。

此开发地块位于新加坡最尊贵的乌节路,也是寸土寸金的乌节路上最后一块可用做开发的场地。

高达218米的ION Orchard将会是此路上高度最高、造型最独特的建筑。

地块下方是早已投入使用的乌节路地铁站,交通便捷,为商场带来大量客流。

Benoy设计公司从她的历史背景中得到灵感,也是对场地的尊重,将ION Orchard描述成一枚掉落在果园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

种子的核是高端商业中心,裙楼的曲面外墙以及外墙延伸出的天幕为包覆着的果皮,婷婷的芽是高高矗立的公寓塔楼,如生命的能量破土迸发。

项目名称:ION Orchard 设计公司:Benoy这座56层的建筑,总面积达125 000平方米,其中商业面积为60 000多平方米,与地铁站紧密连接。

裙楼是4层商业中心和4层停车库的组合。

其停车场位于商场之上,为这座高档住宅塔楼提供私家车库,以及为前来购物的人们准备了充足的停车空间,更有效地增加了该区的客流。

滴落在市民广场的“露珠”是Benoy设计的地铁出入口,在商场结束营业之后或是开始营业之前,“露珠”将作为进出地铁交通的重要门户。

在ION Orchard的顶部是一座双层的观光台,在这里可以360度观赏新加坡城市景观,为旅游观光、主题派对、国际路演等活动增加一个新的亮点。

优雅的住宅塔楼是简洁、高效和绿色设计的代表。

外立面上的双层镀膜玻璃和氟碳穿孔铝板,将它描绘成新生的还未张开的叶,唤起人们对场地的绿色记忆。

裙楼巨大天幕笼罩着一个达3 000平方米的市民广场,游客和访客可以在这里聚会、交流或参与各种活动。

该天幕是新加坡第一个纯单构造立面及天棚,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媒体墙。

同时,与LED媒体技术的结合,为商业带来新的机遇,将建筑转化为一个可以与人交互的界面。

新加坡乌节路:城市花园中的理想生活

新加坡乌节路:城市花园中的理想生活

新加坡乌节路:城市花园中的理想生活
千山;Christian Chen(图);Kharlanthony Paica(图);张颖博(图);黄元琪(图);张宇(图)
【期刊名称】《城市地理》
【年(卷),期】2022()3
【摘要】乌节路,全长2.2千米,是狮城的城市主干道,也享有世界十大商业街之一的美誉。

从开埠时期的种植园泥土小路到20世纪60年代的初级商业街,再到今天充满活力的居民城市生活场所,它的历史见证着新加坡从孤立荒岛变身为“花园城市”的进程……种植园边的无名之路19世纪30年代,这里还只是一条无名的田间小径,
道路两旁是热带果园、肉豆蔻种植园和成片的胡椒地,乌节路英文名"Orchard Road"也由此而来("Orchard"意为果园)。

【总页数】6页(P104-109)
【作者】千山;Christian Chen(图);Kharlanthony Paica(图);张颖博(图);黄元琪(图);张宇(图)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6
【相关文献】
1.新加坡乌节路商业街城市设计导则应用实践
2.“董氏”圣经新加坡董氏百货乌节路分店
3.全球商业街捧名:新加坡乌节路居首香港列第29
4.现代城市商业街的空
间特征与建设经验-以新加坡乌节路商业街为例5.“花园城市”到“城市花园”——新加坡“花园城市”建设见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加坡乌节路——街道
• 近二十年来,乌节路商业街基于新加坡 城市重建局(URA)②制定的相关规划与 设计文件的引导,最终呈现生机勃勃的 街头生活、繁荣的林荫景观、完备的基 础设施、混合的交通模式、无缝连接的
步行网络、人性化的公共空间、多重功
能复合的街道空间形态。乌节路不是孤 立的城市购物空间,而是衔接城市休闲、 公众活动、文化生活的重要商业走廊, 对当地居民与外来旅客兼具吸引与凝聚 的功能。
国外街道案例——新加坡乌节路
Sophia 2014.10.11
新加坡乌节路——简介
• 乌节路(Orchard Road)位于新加坡的中心 位置,在中心商业区上方。尽管据发现认 为,它以前的终结点是DHOBY GHAUT 地区,它的范围从Tanglin Road一直延伸 到Bras Basah Road,是一条全长约为2.2
公里的单行道,道路红线宽度约为40m,
总建筑面积达800000㎡。特色购物中心 林立于道路两侧,各大购物中心外的主要 通道则布满了这个花园城市无处不在的鲜 花和绿叶。 • 与新加坡其它道路不同,这条路并不是因 为某位特别的人物而命名,相反,它的名 字来自于19世纪40年代沿街道种植的肉豆
新加坡乌节路——交通
谢谢!
Sophia 2014.10.11
Hale Waihona Puke 高架联接、地下步行网络及 地铁站联接等 导则。
新加坡乌节路——流线
• 乌节路上,人们见到街上车流穿梭,人 潮漫漫、熙熙攘攘。其实,更大量的顾 客、游人并不在地面,而在商城中,在 地下,颇令人感概。许多商城的地下楼 层不止一层,车库大多也在地下。
• 这些地下商城与乌节路边的3个地铁站,
均有通道相连,大街的两边也有多条地 道相通。这样,游人可以遮阳避雨,方 便地穿越街道。
新加坡乌节路——景观小品
新加坡乌节路——总结借鉴
• 1、通过交通使空间联系紧密。包括城市连廊、一层空间联接、二层空间联接、 高架联接、地下步行网络及地铁站联接等。 • 2、生机勃勃的街头生活、繁荣的林荫景观、完备的基础设施、混合的交通模 式、无缝连接的步行网络、人性化的公共空间、多重功能复合的街道空间形态。 • 3、重要商场建设前预留公共空间;鼓励建筑空间外向开放,在公共空间提供 更多具有创意的户外商铺,创造街道空间丰富多样的参与性。 • 4、市政方面:没有机非隔离带,除了主要商业街以外,大部分道路上没有人 行护栏,而是以或宽或窄的绿化带隔离;基本没有占据道路(人行道)从事经 营活动的亭棚,公益性的主要设置在人行道旁的绿化带上,不影响人行道通行; 箱设置绿化带靠人行道的旁边,不占用人行道;窨井盖与道路相平整,颜色也 尽可能相协调,特别是涉及重要管线的窨井盖都加锁;路名牌、交通标牌基本 上都设置在沿街的绿化带内,而且布局整齐、设置合理。
新加坡乌节路——市政设施
• 四是箱。道路主要有配电箱、变电箱、 废物箱、邮筒箱,这些箱设置绿化带靠 人行道的旁边,不占用人行道,排列整 齐、完好。 • 五是盖。新加坡道路上窨井盖到处都有, 没有发现缺失问题。并且窨井盖与道路 相平整,颜色也尽可能相协调,特别是 涉及重要管线的窨井盖都加锁,确保安 全。 • 六是牌。路名牌、交通标牌基本上都设 置在沿街的绿化带内,而且布局整齐、 设置合理。信息牌、宣传牌等也不多。
新加坡乌节路——公共空间
• 高品质公共空间形成为目的,对街道周边建 筑进行控制,关注建筑与建筑之间的联系与 协调、建筑与街道空间的关系,保证街道活 动的连续性。在重要商场建设前预留公共空 间,建筑间连廊刺激连续丰富的商业空间形 成,引发行人在公共空间活动的多样性;同 时,鼓励建筑空间外向开放,并增强与公共 空间联系,在公共空间提供更多具有创意的 户外商铺,激励文化艺术活动与作品的出现, 创造街道空间丰富多样的参与性。导则有效 促进建筑外空间的场所氛围的营造,吸引过 路人群介入,使公共空间成为娱乐、聚集、 交往、休憩、艺术行为、表演、节庆等活动 发生的城市场所。
• 交通层面的城 市设计导则包 括城市连廊、 一层空间联接、 二层空间联接、
高架联接、地
下步行网络及 地铁站联接等 导则。
新加坡乌节路——交通
• 交通层面的城市设计导则包括城市连廊、一层空间联接、二层空间联接、高架联接、 地下步行网络及地铁站联接等导则。
新加坡乌节路——交通
• 交通层面的城 市设计导则包 括城市连廊、 一层空间联接、 二层空间联接、
新加坡乌节路——街道界面
• 街道界面的整体性与外观是视觉化的 第一印象,影响人们对街道空间的感 受与体验。 • 乌节路街道界面的“第二次轮廓线” 与“第一次轮廓线”④整体协调,尽
管不同地产建筑形态不一,开发或更
新时期不同,但街道最终形成了具有 整体感的街道界面风格特色,由于导 则控制富有弹性,街道景观统一中富
于变化。该手法不仅避免了无序杂乱
的街道景观序列,有效形成了整体空 间特色,而且也使街道界面充满活力、 色彩斑斓,不至于单调沉闷。
新加坡乌节路——市政设施
• 一是道路状况。新加坡路面平整,其特点是没有 机非隔离带,除了主要商业街以外,大部分道路 上没有人行护栏,而是以或宽或窄的绿化带隔离; 人行道板主要以简单的水泥地为主,街道的环境 卫生总体情况良好。 • 二是亭。新加坡基本没有占据道路(人行道)从 事经营活动的亭棚,公益性的也仅仅有公交候车 亭和电话亭,其中电话亭比较少,并且主要设置 在人行道旁的绿化带上,不影响人行道通行;公 交候车亭设置整齐,不影响人行道通行。 • 三是杆。新加坡主要有路灯杆、交通指示标志杆 等,基本没有广告牌杆,并且杆整洁、完好。
新加坡乌节路——街景
新加坡乌节路——建筑
• 乌节路的建筑,大多是上世纪五十年代 以后修建的,既有新近、最时髦的高楼 大厦,也有相对古朴的、平实无华的楼 群。ION Orchard 那犹如大海波浪翻滚 般的玻璃围护裙楼,乌节中央城那些最 现代的、数值化的展示外墙,以及文华 购物廊门前的优美曲线和百利宫的富丽 堂皇,无不吸引人们驻足欣赏。具有百 年历史、在南亚极具声望的义安城,以 及那些数十处普通商城(Shopping Malls),常常更是人涌如潮、令人流连 忘返之地。 • 它是东西方文化、生活方式交流与融合 的场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