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和意境(很好)模板
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
鉴赏诗歌的物象(意象)
鉴赏依据——景物形象的自然属性(特征) 鉴赏角度——景物形象的社会属性(诗人借 此抒发的情感、表现的寓意等。)
分析思路:
提炼描写物象特征的词语,挖 掘物象与情的“契合点”,就能明 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自然物象类细雨、梧桐、残月、晓风
物或象 人造物象类
三、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 凉气氛) 1.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声声慢》:“梧桐更兼细 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 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2. 芭蕉。表达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添字丑奴儿》: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 舍情。” 3. 流水。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如:唐代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 杯消愁愁更愁。”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李 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虞 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宋代 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秦观《江城子》:“便挂亲人)
1. 月亮。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 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 鸿雁。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 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 3. 莼羹鲈脍。 “莼羹鲈脍”“莼鲈秋思” “莼鲈之思” 借指思乡之情。如《呈南怀瑾先生谢赠鲜味》诗:“拜赐莼 鲈乡味长,雁山瓯海土生香。眼前点点思亲泪,欲试鱼生未 忍尝。” 4. 双鲤。鲤鱼代指书信,如:宋人晏几道《蝶恋花》词: “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清人宋琬 《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 另:“捣衣”“砧声”,如李白《子夜吴歌》之三:“长安 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诗歌鉴赏之 意象与意境ppt
近试上张籍水部 唐•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洞房里昨夜花烛彻夜通明,等待拂 晓拜公婆讨个好评。打扮好了轻轻问丈 夫一声:我的眉画得浓淡可合时兴?
这是一首在应进士科举前所作的呈现给张籍的行卷
诗。前两句渲染典型新婚洞房环境并写新娘一丝不苟地 梳妆打扮。后两句写新娘不知自己的打扮能否讨得公婆 的欢心,担心地问丈夫她所画的眉毛是否合宜。此诗以 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官,借以征求 张籍的意见。全诗选材新颖,视角独特,以“入时无” 三字为灵魂,将自己能否踏上仕途与新妇紧张不安的心 绪作比,寓意自明,令人惊叹。
“沈约瘦腰”出自《南史·沈约传》,亦见《梁 书·沈约传》。据传:沈约想告老辞职,于是借自已病老 的事由,一次给徐勉写了封信,说自已年老多病,近百 多天来皮带常紧,每月估计腰肢要缩小半分。千古词帝 李后唐主李煜词中有“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词句,使沈约名声大震。再后来,明代少年诗人夏完淳 也有“酒杯千古思陶令,腰带三围恨沈郎”之诗句,又 让这则典故锦上添花。在后世的艳情小说、戏曲文中, “沈约瘦腰”常用作男女因情思而引起的病瘦,也用作 咏写身材细长的男子的典实以及为身材细长的男子的借 指,含称美之意。(形容姿态、容貌美好(特指男子))
回忆当年远奔万里为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 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 只能在梦中出现,梦一醒不知身在何处?灰尘已经盖满 了旧时出征的貂裘。 胡人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 感伤的眼泪白白地淌流。这一生谁能预料,原想一心一 意在天山抗敌,却只能老死于沧洲!
诉衷情 陆 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 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 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高考诗歌鉴赏形象分析之景物形象意象意境调试版
解题思路
1、绘景:描摹诗歌图景。
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写的意象和图景 (画面)描绘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 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 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 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可以利用自己的 联想和想象适当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析境:概括意境特点。
命题形式:诗(词)中 使用了哪些景象?某句某联 描绘了怎样的景象(画面、 意境)?诗(词)的某一景 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意象类解题方法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 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 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宋神宗元丰五年,秦观应礼部试,落 第罢归。赋《画堂春》。②捻(niǎn):持取, 捻弄
描景此图诗描绘【了注怎】样钩的点疏围意氛箔境:?把请帘简子要挂分起析析情。感。
连天的海浪伴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又
咆哮着远去,在北风的呼啸中不断拍打堤岸, 在暴风雨来临之际,诗人不仅没有关门闭户躲 避,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饱览“千山 急雨来”的壮观。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 临前的壮美景象,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 的雄伟气势。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 情。
常见意象的情感特征
(1)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 高尚。
(2)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3)以折柳表惜别,“柳”,“留”的谐音, 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 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4)以蝉喻品行高洁。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 是高洁的象征。 (5)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 的感慨。
景物形象
含义: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 的一般景物。抒情诗往往借助客观景物 来表达感情,这种承载主观感情的客观 事物也是景物形象。它包括景物描写 (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 (农事、战争、狩猎、离别)、色彩描 写。
诗歌鉴赏【答题模板】+反套路题型
诗歌鉴赏【答题模板】+反套路题型增分技巧【增分意识】1.得分意识。
考生要有强烈的得分意识,每一个作答环节都必须臻善臻美,力求选择题满分,主观题得高分!2.草稿意识。
不是只有数理化学科才打草稿,语文的主观题作答一定要有草稿纸上书写作答的意识,甚至养成良好使用草稿纸的习惯。
3.再创造的意识。
诗人的作品是第一次创造,我们的鉴赏是第二次创造,更具有个性色彩,真正体现了“千个读者,千个哈姆雷特”。
主观题作答不是机械地写一堆文字,而是运用技法,能动地再创造。
写出自己的感受、体悟,要有强烈地角色代入感——我不仅是考生,我就是诗人,我是审美再创的作者。
4.揣摩命题意图的意识。
试题上的诗歌鉴赏,不是平素的品读赏玩,是有使命感的,要完成命题人的问题设置,要多得分。
必须要养成揣摩意图的意识,这个题考我诗歌鉴赏哪一个知识点,命题者的导向是什么,他的答案拟制有什么内在的规律和特点。
这些东西需要老师经常引领学生去思考,去实践,进而形成作答的硬核素养。
【增分技巧】1.熟记诗歌鉴赏的常用术语及历代名家的诗歌风格特点,体现作答的专业性。
2.鉴赏流程:(一“读”二“看”三“思”四“答”)。
一“读”:诗词都比较简练含蓄,文字量不多,所以需要细细地读诗词文本,不要遗漏。
二“看”:看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通过看标题,知晓写的什么内容,是赠别诗、思乡诗,还是咏物抒怀、托物言志?接着“看”作者,知名的诗人,我们可以借助平时的积淀了解他的生平、情感倾向,不知名的作家往往有相应的注释,不要遗漏,这样才能做到“知人论世”。
然后,“看”注释,诗人的现在处境怎样,被贬谪了吗?看用了什么典故?为什么要用这个典故?紧接着,“看”命题老师的题设,明确考点和答题方向。
最后,“看”题号后的分数,真正做到,看分作答,看分赋点。
比如本题总分六分,习惯上要切分成三个及三个以上的要点;如果是四分,两个要点足矣。
三“思”,之所以称为“三思”,第一个原因是第三个流程,第二个原因是提醒考生“三思而后作答”,这个环节在草稿纸上快速进行,具体思考的内容:考点及相应的术语是什么?文本是如何表现的?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妙处?这样一看,显然就是“三思”。
2025年高考语文古诗词考点梳理:鉴赏古代诗歌形象之景物形象(意象、意境)
鉴赏古代诗歌形象之景物形象(意象、意境)考点解读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的一般景物,如湖光山色、田园桑林、大漠孤城之类。
诗人在抒发主观情感时,往往借助这些自然景物或人文景物,这些承载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就成了“意象”,它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而多个意象构成“意境”。
一、意象(景象)(一)意象的含义诗人表达思想感情时,往往采用寄情于物的方式,通过描写具体而生动的形象,把复杂而深刻的内心情感投射到客观的物象上,使思想感情——“意”和客观的物象——“象”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统一,从而构成了“意象”。
意象是渗透着诗人情感的客观物象,它既是情的物象化,也是情景交融的形象。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就是拨开意象的“迷雾”,见到思想感情的“天日”。
(二)常见意象的特点和寓意1.松柏——松柏生长环境恶劣,经寒不衰,枝干坚韧,具有一种凛然正义的品质。
在文人笔下,松是坚贞、孤直和高洁的象征,古人常通过咏松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
如李白《赠韦侍御黄裳二首(其一)》:“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2.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
葱茏绿竹代表正直谦虚、坚贞高洁的品格或象征隐士君子。
如苏轼《于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3.柳——“柳”者,“留”也。
柳枝依依,缠绵悱恻,古人常借柳抒发送别怀人的离愁别绪。
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表达了分别时诗人对友人的眷恋。
又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在杨柳依依的岸边,词人的离别之情油然而生。
4.梅——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是君子。
如宋代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歌颂了梅花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古代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教用)
鉴赏古典诗词的意象、意境
一、意象与意境 意象——融合情思的景(物)象 意境——意象+氛围
二、怎样鉴赏意象、意境? 1.抓意象,揣摩诗人感情。 2.析意境,探知诗人感情。 3.透过意象表面,挖掘深层含义。
三、答题步骤 景→境→情
22
长城、楼兰:指边关、战争。表精忠爱国,誓
死报国的决心
8
乐器乐曲类
羌笛、胡笳、芦管、胡琴:多表达边关将士的 思乡与忧怨之情。 琵琶:表相思、送别、怀旧、献愁供恨 阳关:古地名,指代离别送行的歌。 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 梅花落:曲调名。表思念。
行路难: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 情。
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塞外辽远阔大、 雄奇险峻的画面,营造了一种雄浑、苍凉的氛围。
14
常见的组合: 1、山水田园诗。幽美宁静、清新淳朴、自 然恬淡 2、边塞诗:开阔雄浑、苍凉悲慨 3、羁旅思乡:萧条冷寂、荒凉寂寥 4、春天图景:绚丽繁盛 5、6、
15
常见的意境定位词(术语):一般组合成四个字。 1、幽静、清幽、幽美、幽深、幽远、 2、恬静、宁静、安宁、安祥、空灵、渺远、澄澈、空旷、深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 曲,为绮靡之音。暗喻君主昏庸霓裳羽衣曲:相传是唐玄宗改编来自乐舞曲,主 要表现歌舞升平的景象。
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
杨柳”,表怀念征人
9
诗歌意象有规律,把握技巧好记忆; 杜鹃猿鸣话凄凉,雨打梧桐离别意; 冰雪蝉鸣喻高洁,凌寒坚韧松梅喻; 挺拔翠竹亮风节,斗雪菊花傲骨义; 落日黄昏迟暮感,流水落红伤春去; 红豆寄寓相思情,送别长亭共短亭; 羁旅驿站游子意,望月听笛乡情浓; 蓑衣斗笠指隐士,渔樵垂钓闲适情; 鸳鸯连理生死恋,孤城关山戍卒行。
诗歌鉴赏之意象与意境(二)
什么是意境?
•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 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 意象与意境的区别:意境的范围比较大, 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某一句诗所造 成的境界,而意象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 具体的、细小的单位。以王维的《山居秋 暝》为例,诗句中的“明月”“松 树”“清泉”“石头”是构成这两句诗的 意境的四个具体单位,但这两句诗的意境 就不单是这四个名词所含有的意义了。
一年时令景物之春景:
东风、粉蝶、柳絮、新燕、花树、草芽、 黄鹂、芭蕉、杨花、浮萍、翠柳、翠微、 绿波、兰溪、烟笼、鹊声。
一年时令景物之夏景:
子规、蚕桑、蛙声、蜻蜓、小荷、黄梅、 雨蕉、枇杷、雨蓑、菜花、榴花、初莲、 萤火、稻畦、浓荫。
一年时令景物之秋景:
秋景因多表示凄清、悲凉之意,故常用:
愁、孤、残、寂、冷、昏、黄、寒、衰等 字修饰。 寒山、孤烟、芦花、秋夕、残阳、桐叶、 衰草、黄叶、流萤、霜晴、露冷、霜天、 鸿声、冷桂、寒雁、寒塘、虫吟、雁阵、 枫林、西风、菊黄、蟋蟀、清秋、昏鸦、 孤灯、荷尽、菊残。
一年时令景物之冬景:
冬雪、沙雪、江雪、寒关、琼枝、飞花、 天寒、草尽。
景物修饰之冷词、热词:
在分析景物的特点时,关键是要抓住其前 面起修饰作用的冷词或热词。 1、冷词就是有关景物或心理表现冷清、凄凉 的字词,诸如:绝、寂、断、冷、凉、萧、 孤、苦、愁、悲、空、怨、恨、残、昏、 寒、衰、漠等,这些字词一般都能表现寂 寞、孤独、悲凉、冷清的心境。 2、热词一般带有高兴、喜悦、欢乐的意味。 这类字词有:喜、笑、明、春、暖等。
高考专题辅导
古代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
山水田园诗:山水景色、田园风光
常见景物:
田地、原野、溪泉、山林、炊烟、农舍、 人家、鸡犬、农妇、孩童。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PPT课件
莺飞、青杏、烟雨、楼台、花鸟虫鱼。(常见于 “以乐景衬托哀情”,反衬) ❖ 春之哀景:落红、残枝、残花、暮春。(常见于 “以哀景衬托哀情”,映衬)
15
即景抒情诗:
❖ 二、悲秋:年到中秋,人到中年,诸事无成,极易 伤感、悲愁。漂泊在外、仕途失意、怀才不遇、壮 志难酬、身处困境、羁留他乡,每当人处于上述情 境之中,面对肃杀、凋零、清冷、残破的秋景时, 往往触景生情,生出凄凉、伤悲之感。
17
即景抒情诗:
❖ 四、羁旅愁思:漂泊在外,谪迁异地。在这种情境 中,作者易生思乡念人之情,易生青春易老而壮志 难酬之情,易生感时伤世,忧国忧民忧己之情。
❖ 常见景物: ❖ 日暮、异客、乡关、江流、渔火、孤帆、独夜、鸿
雁、鲤鱼、尺素、尺牍、书札、青鸟、宿鸟、池鱼、 归鸟、斜阳、落日、灯火、残月、寒蝉、短笛、落 叶、黄昏、鹧鸪、猿啸、子规、蜀鸟、杜宇、杜鹃。
3
三 答题范式: 描图景 点氛围
析情感
4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 (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 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 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 成的?请简要叙述。
答: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 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分别写了溪桥横跃,曲 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藕花飘香。从视觉与嗅 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
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和意境共84页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和意境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提问: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 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 这首诗。
春行即兴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 茂密的草、涧水、芳树、花、鸟。(步骤一) 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现出了山的宁静。 (步骤二) 景中含情,情景交融,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步骤三)
新晴野望(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尘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列举景物:开阔的原野、明净的空气、河边 渡头 、城门楼、村边的绿树,银白色的河水、 青翠的峰峦 、初夏田间的农忙情景 分析氛围:清新明净、秀丽、明朗 抒发情感: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 感情。
双调· 清江引
张司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 芭蕉雨声秋梦里。 问: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点染出怎样的画面? “芭蕉雨声”烘托出怎样的情思?
这首诗取西 风、雁、红叶、 (1)找出诗中的意象 黄花、芭蕉和秋 雨等一系列富有 (2)展开想像,用优美语言 再现画面(不能脱离原诗) 季节特征的景物;
2、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芭 蕉
常与孤独忧愁凄凉特别是 离情别绪相联系。 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 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 舒卷有舍情。 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 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 雨也飕飕。 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 梦逐芭蕉雨。
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惆怅的心情”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景物形象(意境)类”题目
答题步骤
①描图景(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②点氛围(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③析情感(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景→境→情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格式
本诗通过描写……等景物(意象)/ 描绘……的画面, 营造了……的氛围(意境),从而表达了……的感 情(心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表达了 什么情感?请简要叙述。(5分)
答案: 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 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的 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 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 在那儿栖息。 (景)
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 春意盎然的景象。(境)
表达了作者热爱田园生活,以及解 官归居后鄙弃官场的情感。(情)
《诗经· 黍离》有“彼黍离离”的句子, 是说东周大夫过西周故都,看到故都长 满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后来 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 惜伤感之情。 如许浑《登洛阳古城》:“禾黍离离半 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水声东去市朝 变,山势北来宫殿高。鸦噪暮云归古堞, 雁迷寒雨下空壕。可怜緱岭登仙子,犹 自吹笙醉碧桃。”
诗歌鉴赏专题之
意象,是指寄托诗人情 感的物象。
意境,是指一系列意象综 合起来构建的耐人寻味的艺术 境界和艺术氛围。
意象与意境是点与面的关系
题目类型: 分析景物形象(意境)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
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意境,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
二、动物类: 杜鹃、乌鸦、鸿雁、青鸟、鹧鸪 沙鸥、蟋蟀、鸣蝉 、 猿猴、燕、鱼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
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 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 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 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 悲苦联系在一起。 李白诗云:“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 阳暮。”
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 空山。
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 李商隐《锦瑟》: 杜鹃啼叫声像是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 “不如归去,不如 归去”,它的啼叫 杜鹃。 容易引起人们的 “乡愁乡思”。
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 祥的鸟,它经常出现在坟头等荒凉 之处,在古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 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时比喻小人 或凡夫俗客。
双调· 清江引(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 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意境。 (步骤一)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二)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三)___________________。 • 这首诗取西风、雁啼、红叶、黄花、芭蕉和秋雨等 一系列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渲染出一种浓深的秋 意,抒发了游子身处异地,思念家乡的愁情,全诗 以景衬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
(3)这些意象所营造的氛围 渲染出一种浓深 的秋意;
(4)意象的作用,即表达了 抒发了游子身处 异地,思念家乡 诗人怎样的感情
的愁情。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6分) 答:连天的海浪伴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 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 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 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 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
梅花 象征高洁、不屈不挠
的品格。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 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 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 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 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 也是咏自己。
王安石《梅花》: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 香来。”诗句既写出了 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 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 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 的艺术效果。
陆游《卜算子》:零落成 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 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松柏:象征孤直、顽强
《论语》:“岁寒,然后 知松柏之后凋也。” 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 岁寒松柏犹依然。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 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 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 一个正直的人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 适的心境。 (步骤三)
“景物形象(意境)类”题目
答题步骤
答题步骤:(1)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并展开联想 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2)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 两个双音节词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 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答情感时,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问:诗歌前两句写出了雨后山村怎样的景物特点? (请描绘前两句中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 情? 参考:1细雨蒙蒙,几家鸡鸣,小路曲折,溪水潺 潺,板桥简朴; 2这些都写出了山村景物幽静与和谐优美的特点; 3表达了作者对这样的山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 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这首诗的首句用了“月黄昏”三个字, 请问,借“月黄昏”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 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 容简要赏析。
答案: 首句中描写了 客船、“无灯”野(小) 店、“半死”枫树这些意象,这一切都笼 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 (步骤一:景) 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 (步骤二:境) 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 (步骤三:情)
1、“柳”的 意象 (1) “柳”“留” 二字谐音,经 常暗喻离别。 “今宵酒醒何 处?杨柳岸, 晓风残月”三 句,表现了柳 永对恋人的怀
(2)“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 的象征。“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 柳似汀洲。”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 限牵挂。 (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 借。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 絮。梅子黄时雨。”几句,形象地诠 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时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 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 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 阳光普照,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 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 洲上静睡不动。 (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二)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杜 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用简括的语言说说该诗描写的是一幅怎 样的图景。
①杨花飞舞铺满小径,溪中荷叶密密相依,
笋根悄悄探头,沙上野鸭母子相依而眠。 ②描写了一幅初夏(暮春)郊野安详、静
谧的图景。
③表现了作者 定居之后闲适愉悦的心情。
梧桐 表示凄苦、寂寞、惆怅 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 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 锁清秋。 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 雨,不道离情更苦,一叶叶,一声 声,空阶滴到明。 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 个愁字了得。
梧桐树
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
• 幽清明净,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沉郁孤愁,如“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
• 和谐静谧,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 开阔苍凉,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