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教学实验报告纸模板
【优质文档】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 嵌入式实验报告-word范文模板 (2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嵌入式实验报告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课程实验(设计) 报告课程名称:嵌入式实验专业、班: 08级姓名:学号:学期: 201X-201X第1学期成绩(教师填写)实验一 80C51单片机P1口演示实验实验目的:(1) 掌握P1口作为I/O口时的使用方法。
(2) 理解读引脚和读锁存器的区别。
实验内容:用P1.3脚的状态来控制P1.2的LED亮灭。
实验设备:(1)超想-3000TB综合实验仪 1 台(2)超想3000仿真器 1 台(3)连线若干根(4)计算机1台实验步骤:(1) 编写程序实现当P1.3为低电平时,发光管亮;P1.3为高电平时,发光管灭。
(2) 修改程序在执行读P1.3之前,先执行CLR P1.3,观察结果是否正确,分析在第二种情况下程序为什么不能正确执行,理解读引脚和读锁存器区别。
实验结果:(1) 当P1.3为低电平时,发光管亮;P1.3为高电平时,发光管灭。
(2) 不正确。
因为先执行CLR P1.3之后,当读P1.3的时候它的值就一直是0,所以发光管会一直亮而不会灭。
单片机在执行从端口的单个位输入数据的指令(例如MOV C,P1.0)时,它需要读取引脚上的数据。
此时,端口锁存器必须置为‘1’,否则,输出场效应管导通,回拉低引脚上的高输出电平。
系统复位时,会把所有锁存器置‘1’,然后可以直接使用端口引脚作为输入而无需再明确设置端口锁存器。
但是,如果端口锁存器被清零(如CLR P1.0),就不能再把该端口直接作为输入口使用,除非先把对应的锁存器置为‘1’(如 SETBP1.0)。
(3) 而在引脚负载很大的情况(如驱动晶体管)下,在执行“读——改——写”一类的指令(如CPL P1.0)时,需要从锁存器中读取数据,以免错误地判断引脚电平。
武汉大学密码学实验报告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课程实验(设计)报告课程名称:密码学专业:信息安全姓名:学号:学期:RSA加密算法RSA是1977年由罗纳德·李维斯特(Ron Rivest)、阿迪·萨莫尔(Adi Shamir)和伦纳德·阿德曼(Leonard Adleman)一起提出的。
在非对称加密(或称公开密钥加密)体系中,密钥被分解为一对,即公开密钥(公钥)和私有密钥(私钥)。
这对密钥中任何一把都可以作为公开密钥,通过非保密方式向他人公开,而另一把作为私有密钥,加以妥善保存。
公开密钥用于加密,私有密钥用于解密,私有密钥只能由生成密钥的交换方掌握,公开密钥可广泛公布,但它只对应于生成密钥的交换方。
非对称加密方式可以使通信双方无须事先交换密钥就可以建立安全通信,广泛应用于身份认证、数字签名等信息交换领域。
非对称加密体系一般是建立在某些已知的数学难题之上,是计算机复杂性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
最具有代表性是RSA公钥密码体制。
算法的基本思路如图1所示,过程是首先随意选择两个大的素数p和q,p不等于q,计算N=pq。
根据欧拉函数,求得r = (p-1)(q-1)选择一个小于r 的整数 e,求得e 关于模r 的模逆元素,记为为d。
将 p 和 q 的记录销毁。
(N,e)是公钥,(N,d)是私钥。
然后加密消息,对于消息M采用模幂运算C ≡ Me(mod N)获得密文M;最后对密文C采用解密公式M= Cd(mod N)。
图1在设计RSA程序时首先由RandomPrime()获得随机数p,q,,其中p,q是由IsPrime()函数看它们是否能够除2,3,5,7,判断是否是素数。
利用GenKeyPair()函数通过GetDNum()GetENum()分别获得<e,m>和<d,m>。
当用户输入要加密的字符串后,利用Encryptor()函数可以对字符串进行加密,然后用Dencryptor()函数进行解密。
实验报告模板书面
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1. 掌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的应用。
3. 培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的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简要介绍实验原理,包括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原理图等。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列出实验所需的仪器,如天平、试管、烧杯等。
)2. 试剂:(列出实验所需的试剂,如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等。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描述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如仪器清洗、试剂配制等。
)2. 实验操作:(详细描述实验步骤,包括每一步的操作方法、观察到的现象等。
)3. 实验数据记录:(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数据,如温度、压力、浓度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列出实验结果,包括实验数据、图表等。
)2. 结果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实验现象,与理论预期进行比较。
)六、实验结论(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误差分析:(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如仪器误差、操作误差等。
)2. 实验改进建议:(针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八、参考文献(列出实验过程中参考的文献。
)实验报告模板结束。
以下为实验报告模板的示例:实验名称: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实验日期:2021年9月15日实验地点:化学实验室一、实验目的1. 掌握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了解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3. 培养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是利用酸碱反应的性质,通过滴定来确定溶液中酸或碱的浓度。
实验原理为:酸碱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溶液的pH值与酸碱的浓度有关。
流速测量(毕托管)实验
武汉大学教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本次实验,掌握基本的测速工具(毕托管)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2、绘制垂线上的流速分布图,以加深对明槽水流流速分布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
毕托管是由两根同心圆的小管所组成。
A 管通头部顶端小孔,B 管与离头部顶端为3d 的断面上的环形孔相通。
环形孔与毕托管的圆柱表面垂直,因此它所测得的是水流的势能γ
p
z +
,在测压
牌上所反映的水面差g
u p z g u p
z h 2)()2(2
2=+-++=∆γγ即为测点的流速水头。
三、实验仪器
毕托管、比压计及水槽。
简图如下:
图1 毕托管测速示意图
为了提高量测的精度,将比压计斜放成α角,若两测压管水面之间的读数差为
L ∆,则有αsin L h ∆=∆,从而可以求得测点的流速表达式:。
武汉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2)
武汉大学教学实验报告动力与机械学院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2013 年11 月10 日一、实验操作过程1.在仿真软件packet tracer上按照实验的要求选择无线路由器,一般路由器和PC机构建一个无线局域网,局域网的网络拓扑图如下:2.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表9.1(参数配置表)对路由器,DNS服务器,WWW服务器和PC机进行相关参数的配置:服务器配置信息(子网掩码均为255.255.255.0)主机名IP地址默认网关DNS 202.2.2.1 202.2.2.2WWW 202.3.3.1 202.3.3.3路由器配置信息(子网掩码均为255.255.255.0)主机名型号IP地址默认网关时钟频率ISP 2620XM e1/0:202.2.2.2e1/1:202.3.3.3s0/0:202.1.1.264000Router2(Server) 2620XM f0/0:192.168.1.1s0/0:202.1.1.1Wireless Router Linksys WRT300N 192.168.1.2 192.168.1.1 202.2.2.1备注:PC机的IP地址将通过无线路由器的设置自动分配2.1 对router0(sever)断的配置:将下列程序代码输到router0中的IOS命令行中并执行,对router0路由器进行设置。
Router>enRouter#conf t2.3 WWW服务器的相关配置对www服务器进行与DNS服务器相似的配置,包括它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具体的相关配置图见下图:WWW服务器的相关配置图2.4无线路由器的相关配置:打开无线路由器的配置菜单,按照操作进行相关的硬件参数配置,首先选择set up.选择static IP类型,输入IP地址等参数数据,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要求一步一步的进行操作,参数配置完后点击保存配置。
实验的截图如下:无线局域网的配置图最后我们可以查看当前的状态信息;如上图所示即无线路由器的配置完成.三、PC机的配置及连接1.因为PC机上默认的是“快速以太网”的接口,所以要想构建无线局域网就必须给PC机安装无线网卡,具体操作步骤是:第一步:将PC机的电源关闭;第二步:将PC下部的以太网卡拖到红线所指的位置,此举用于删除以太网卡;第三步:将无线网卡拖至以太网卡原来的位置;第四步:最后将PC开机。
武汉大学教育学专业实习总结报告范文模板
实习报告教育学专业姓名:巴菲特学号:20170921009 专业:教育学班级:教育学01班指导老师:巴菲特实习时间:XXXX-XX-XX—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目录目录 (2)前言 (3)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3)1.1实习目的 (3)1.2实习任务要求 (3)二、实习单位(岗位)简介 (4)2.1实习时间 (4)2.2实习单位(岗位)简介 (4)三、实习内容 (5)3.1熟悉工作流程与工作程序 (5)3.2培养工作实践能力和基本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6)3.3强化岗位专业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6)四、实习心得体会 (7)4.1人生角色的转变 (7)4.2个人能力的提高 (7)4.3人际关系的拓展 (7)五、实习总结 (8)5.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8)5.2团队,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8)5.3良好的心态是学习工作中的基石 (9)5.4学无止境,贵在坚持 (9)前言毕业实习是大学教育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实习,一方面,使自己接触实际,了解社会,增强劳动观点和事业心、责任感;第二方面,使自己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自己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第三方面,通过实习还可以检验学习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学习质量,培养个人能力积累经验。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1.1实习目的通过实习实践,能系统运用所掌握的教育、管理、法规等知识,在实习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和商贸等实践活动中,通过不断学习与训练,掌握一定的实践知识与技能,并对生产、经营及人际沟通有一定的切身体验,以期培养独立思考、工作的能力,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教育学专业人才。
1.2实习任务要求1.2.1 巩固和掌握教育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1.2.2熟悉所在实习单位的工作流程与工作程序;。
流速量测毕托管实验完成
武汉大学教学实验报告学院:水利水电学院 专业:水利类 2011年12月20日 实验名称 流速量测(毕托管)实验 指导老师杨小亭 姓名赵亮年级10级学号2010301580103成绩一:预习部分1:实验目的 2:实验基本原理3:主要仪器设备(含必要的元器件,工具)一、实验目的要求1、通过本次实验,掌握基本的测速工具(毕托管)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2、绘制各垂线上的流速分布图,点绘断面上的等流速分布曲线,以加深对明槽水流流速分布的认识。
3、根据实测的流速分布图,计算断面上的平均流速v 和流量Q 测,并与实验流量Q 实相比较。
二、主要仪器设备毕托管、比压计及水槽。
简图如下:毕托管测速示意图三、实验原理毕托管是由两根同心圆的小管所组成。
A 管通头部顶端小孔,B 管与离头部顶端为3d 的断面上的环形孔相通。
环形孔与毕托管的圆柱表面垂直,因此它所测得的是水流的势能γpz +,在测压牌上所反映的水面差gu p z g u pz h 2)()2(22=+-++=∆γγ即为测点的流速水头。
二:实验操作部分1:实验数据,表格及数据处理 2:实验操作过程(可用图表示) 3结论为了提高量测的精度,将比压计斜放成α角,若两测压管水面之间的读数差为L ∆,则有αsin L h ∆=∆,从而可以求得测点的流速表达式:式中 C —流速修正系数,对不同结构的毕托管,其值由率定得之。
本实验使用的毕托管,经率定C =1。
1、垂线流速分布图的画法,垂线平均流速的计算将所测得的同一垂线各点流速,按选定的比例尺画在坐标纸上。
槽底的底流为零,水面的流速矢端为水面以下各点流速矢端向上顺延与水面相交的那一点。
由水深线及各点流速矢端所围成的矢量图,即为垂线流速分布图。
显然,流速分布图的面积除以水深h ,就是垂线的平均流速u 。
垂线平均流速:hw u =式中 u —垂线平均流速(cm/s );w —垂线流速分布图的面积(cm 2); h —水深(cm )。
武汉大学《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年级:2014级班号:姓名:He学号:成绩:教师:实验设备及编号:实验同组人名单:实验地点:电气工程学院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室实验时间:2016年10月目录:实验一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 (3)一、实验目的................................................................. 3..二、实验内容................................................................. 3..三、实验电路图及参数.......................................................... 3.四、实验分析 ................................................................ 1.0五、实验思考题............................................................... 1.1实验二二阶系统的瞬态响应. (12)一、实验目的................................................................. 1.2二、实验设备................................................................. 1.2三、实验电路图及其传递函数................................................... 1.2四、实验结果及相应参数 (14)五、实验分析................................................................. 1.6六、实验思考题............................................................... 1.6实验五典型环节和系统频率特性的测量 (17)一、实验目的................................................................. 1.7二、实验设备................................................................. 1.7三、传递函数•模拟电路图及波特图 ............................................. 1.7四、实验思考题 (22)实验六线性定常系统的申联校正 (24)一、实验目的 (24)二、实验设备 (24)三、实验电路图及其实验结果 (24)四、实验分析 (28)五、实验思考题 (28)实验七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29)一、实验目的 (29)二、实验设备 (29)三、P ID参数记录表及其对应图像.............................................. .3.0四、P ID控制参数对直流电机运行的影响 (37)实验一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一、 实验目的1. 熟悉THKKL-B 型模块化自控原理实验系统及“自控原理软件”的使用;2. 熟悉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特性及其电路模拟;3. 测量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并了解参数变化对其动态特性的影响。
实验及报告书写要求(学生用)参考模板
华北电力大学
实验报告
|
|
实验名称戴维南定理
课程名称电路理论A(2)
|
|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张波实验日期:***
本页内容少填写一项扣0.5分,扣分不封顶。
实验报告10分满分不包括这里的分,但扣分从10分中扣除。
(实验报告如打印,纸张用A4,左装订;页边距:上下2.5cm,左2.9cm, 右2.1cm;字体:宋体小四号,1.25倍行距。
)
验证性、综合性实验报告应含的主要内容: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二、所用仪器、设备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五、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六、讨论与结论(对实验现象、实验故障及处理方法、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和讨论,对实验的进一步想法或改进意见)
七、所附实验输出的结果或数据
设计性实验报告应含的主要内容:
一、设计要求
二、选择的方案
三、所用仪器、设备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五、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六、结论(依据“设计要求”)
七、所附实验输出的结果或数据
说明:在封面左侧印痕处装订
实验及报告书写要求(学生用)
友情提示:范文可能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
武汉大学霍尔效应实验报告模板-
式中:e为电子电量, 为电子漂移平均速度,B为磁感应强度。
同时,电场作用于电子的力为:fE l 图(1)霍尔效应原理
式中:EH为霍尔电场强度,VH为霍尔电势,l为霍尔元件宽度
当达到动态平衡时:fL=-fE B=VH/l(1)设霍尔元件宽度为 ,厚度为d,载流子浓度为n,则霍尔元件的工作电流为 由(1)、(2)两式可得: (3即霍尔电压VH(A、B间电压)与Is、B的乘积成正比,与霍尔元件的厚度成反比,比例系数 称为霍尔系数,它是反映材料霍尔效应强弱的重要参数,只要测出 (伏),以及 (安), (高斯)和 (厘米)可按下式计算 (厘米3/库仑)。实验计算时,采用以下公式: (4上式中108是单位换算而引入。根据 可进一步求载流子浓度: (5应该指出,这个关系式是假定所以的载流子都具有相同的漂移速度得到的,严格一点,考虑载流子的速度统计分布,需引入修正因子 。所以实际计算公式为: (6根据材料的电导率 的关系,还可以得到 或 (7)式中: 为载流子的迁移率,即单位电场下载流子的运动速度,一般电子迁移率大于空穴迁移率,因此制作霍尔元件时大多采用N型半导体材料。当霍尔元件的材料和厚度确 (8将式(8)代入式(3)中 (9)式中: 称为元件的灵敏度,它表示霍尔元件在单位磁感应强度和单位控制电流下的霍尔电势大小,其单位是 , 一般要求 愈大愈好。由于金属的电子浓度 很高,所以它的RH或KH,都不大,因此不适宜作霍尔元件。此外元件厚度d愈薄,KH愈高,所以制作时,往往采用减少d的办法来增加灵敏度,但不能认为d愈薄愈好,因为此时元件的输入和输出电阻将会增加,这对霍尔元件是不希望的应当注意:当磁感应强度B和元件平面法线成一角度时(如图2),作用在元件上的有效磁场是其法线方向上的分量 (10)所以一般在使用时应调整元件两平面方位,使VH达到最大,即: , 由式(10)可知,当工作电流Is或磁感应强度B,两者之一改变方向时,霍尔电势VH方向随之改变;若两者方向同时改变,则霍尔电势不变。霍尔元件测量磁场的基本电路如图(3),将霍尔元件置于待测磁场的相应位置,并使元件平面与磁感应强度B垂直,在其控制端输入恒定的工作电流Is,霍尔元件的霍尔电势输出端接毫伏表,测量霍尔电势VH的值,就可以计算磁感应强度B
武汉大学教学实验报告电子技术实验验证型示范
武汉大学教学实验报告电子信息学院通信工程专业 2010年11月20日Ω(c) 小信号等效电路单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三、实验步骤1. 检查电路连接、排除故障后通电,验证晶体管是否工作在放大状态,确保电路可正常放大。
2. 用“试探法”逐步寻优,查明最佳静态工作点(Q 点):从信号源输出一个s s 10mV,1kHz V f ==的正弦交流小信号接入电路,利用示波器密切注视电路输出信号波形。
若输出波形为正弦波,即可适当增大输入信号幅度,直到输出信号波形开始出现饱和失真或截止失真(波峰附近圆滑处被削平),并设法通过调节电路输入端的电位器改变Q 点来消除上述失真:若奏效,则表明Q 点可进一步优化,并在新的Q 点处继续重复上述步骤;若不奏效,则表明Q 点已恰好位于线性放大区中点附近,输入信号已达到最大幅值,继续增大将导致输出信号同时发生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
使用多用电表测量此时电位器实际接入电路的阻值和晶体管各极对地的电位。
3. 在静态工作点处利用替代法、半电压法或比例电压法测量电路的输入电阻。
4. 利用点频法测量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首先测量中频电压增益,再确定通频带并绘制曲线。
四、实验结果1.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计算结果如表1-1、表1-2所示 表1-1 静态工作点(测量值)⇒表1-2 静态工作点(计算值)BQ /V VCQ /V VEQ /V VBQ /A I μCQ /mA IBEQ /V VCEQ /V V3.69 6.85 3.09 1.61 0.60 3.162. 性能指标——电压增益的测量结果如表2所示表2 中频电压增益(测量值)i /mV v o /mV v v A有效值(毫伏表) 9.91 150 15.1 峰峰值(示波器)28.7 429 14.93. 性能指标——输入阻抗运用比例法,经测算,i 2.6k R =Ω。
4. 性能指标——幅频特性测量结果如表3所示,信号源输出频率f 至多保留3位有效数字。
大学实验报告格式(共7篇)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杨氏弹性模量的测定院专业学号姓名同组实验者2012 年月日实验名称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四、数据处理与结果。
五、附件:原始数据****说明:第五部分请另起一页,将实验时的原始记录装订上,原始记录上须有教师的签名。
篇二:重庆大学实验报告格式重庆大学学生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开课实验室学院年级专业班学生姓名号开课时间至学期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打印格式说明1. 标题:三号加粗黑体2. 开课实验室:5号加粗宋体3. 表中内容:(1) 标题:5号黑体(2) 正文:5号宋体4. 纸张:16开(20cm×26.5cm)5. 版芯上距:2cm下距:2cm左距:2.8cm右距:2.8cm说明:1、“年级专业班”可填写为“00电子1班”,表示2000级电子工程专业第1班。
2、实验成绩可按五级记分制(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或者百分制记载,若需要将实验成绩加入对应课程总成绩的,则五级记分应转换为百分制。
篇四:武汉大学实验报告格式武汉大学教学实验报告学院专业年月日12345篇五:南昌大学实验报告格式南昌大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以下主要内容由学生完成)一、实验项目名称二、实验目的三、实验基本原理四、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五、实验步骤六、实验数据及处理结果七、思考讨论题或体会或对改进实验的建议八、参考资料篇六:浙江大学实验报告用纸(标准格式)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生理学及实验(乙)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特性实验类型:________同组学生姓名:陈琳黄丽聪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材料和方法四、实验结果五、讨论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神经干在受到有效刺激后,可以产生动作电位,标志着神经产生兴奋。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模板6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模板6武汉大学教学实验报告电子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2015 年 9 月 25 日实验名称信号的抽样与内插指导教师姓名年级 2013级学号成绩一、预习部分1.实验目的2.实验基本原理3.主要仪器设备(含必要的元器件、工具)一、实验目的1.熟悉信号的抽样与恢复过程2.观察欠采样与过采样时信号频谱的变化3. 掌握采样频率的确定方法二、实验基本原理由时域抽样定理可知,若有限带宽的连续时间信号f (t)的最高角频率为Wm,信号f (t)可以用等间隔的抽样值唯一表示,且抽样间隔T s必须不大于1/2 f m , 或者说抽样频率ωs ≥2ωm。
下图所示为信号抽样与恢复示意图,其中(a)中为抽样前带限信号f (t),其频谱F(ω)为图(b)所示,最高频率为ωm。
当该信号被抽样间隔为T s的冲激序列抽样时,若s T 大于1/2 f m(过采样),则抽样后信号f (t) s 的频谱为图(f)所示,频谱没有产生混迭现象。
将抽样后信号f s(t)通过一个低通滤波器,能恢复原信号f (t)。
若T s小于1/2 f m(欠采样),则抽样后信号f (t) s 的频谱将产生混迭现象,不能从抽样后信号f (t) s 中恢复原信号f (t).三、主要仪器设备(含必要的元器件、工具)要用到的matlab函数及工具箱1. Simulink 仿真利用Simulink 完成信号的抽样与内插实验仿真设计。
2. fft 函数功能:离散傅里叶变换。
调用格式:y = fft(x, n)3. abs 函数功能:求绝对值和复数的模。
调用格式:y = abs(x)二、实验操作部分1.实验数据、表格及数据处理2.实验操作过程(可用图表示)3.实验结论一、实验数据、表格及数据处理1、方波的抽样与恢复(过抽样)方波频率1Hz,振幅为1,第一级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50Hz 抽样信号为120Hz,占空比为50%的矩形波方波信号源的波形图(f=1Hz amplitude=1)方波抽样后波形恢复的方波波形方波频谱图2、三角波的抽样与恢复(欠抽样)三角波频率1Hz,振幅为1,滤波器截止频率为25Hz,抽样信号为频率40Hz,占空比为50%的矩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