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版广告心理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广告心理学》课后思考题

《广告心理学》课后思考题

《广告心理学》课后思考题《广告心理学》(黄合水,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课后思考题第一章1、广告心理学主要探讨哪些问题?2、研究者经常采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广告心理学问题?3、20世纪60年代以后,广告心理学研究的进展体现在哪些方面?4、广告心理学与消费心理学的关系如何?第二章1、广告对中小学生有什么作用?2、年龄不同在媒体接触方面有何区别?3、高收入者突出的消费心理特点是什么?4、年轻人和中年人在消费心理和行为方面有什么不同?5、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消费者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6、对于采用简单品牌选择策略的消费者,应该采用什么广告对策?7、什么是优势模式?8、连续模式和非连续模式有什么异同?9、编撰模式的特点是什么?10、根据理想点模式,应采取什么广告对策?11、举例说明期望值模式。

12、非理性购买行为有哪几种?针对他们的广告对策分别是什么?13、如何判断一个消费者的行为是理性购买行为还是非理性购买行为?14、有限度解决问题和广泛解决问题的区别在哪里?15、消费者的买后感觉对广告主重要与否?为什么?16、特殊品和选购品的消费心理有何不同?17、请分析一下保健品的消费心理特点。

18、仅从消费者卷入的角度分析广告应该采取什么策略?19、举例分析房地产和汽车的诉求特点。

20、试分析我国消费者对广告的态度。

21、消费者如何对待电视广告?22、在消费者心目中,广告究竟有什么作用?23、我国的消费者信任广告吗?1、为什么要界定广告诉求对象?2、界定广告诉求对象要具备什么条件?3、可以采用哪些标准来界定广告对象?4、美国SRI国际公司建立的“价值观与生活形态系统”将消费者区分为哪些群体?5、研究广告心理效应过程意义何在?6、关于广告心理效应,有哪些比较著名的理论模式?7、客观上说,广告对消费者产生了哪些心理影响?8、什么是品牌资产?9、试论品牌资产是如何形成的?10、定位的实质是什么?11、如何进行品牌定位?12、定位的策略有哪些?13、如何做出广告诉求的决定?14、影响消费者品牌选择决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5、举例说明消费行为学家伍德斯(Woods)的11种常见的消费动机。

广告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

广告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

广告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广告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广告对消费者心理影响的学科,它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探索广告如何促使人们对产品产生兴趣,并最终购买。

在期末复习中,我们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

首先,消费者心理过程是广告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这包括注意力、认知和评估过程。

注意力是指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的选择和关注程度。

广告需要通过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来传达产品的特点和优势。

认知过程是指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的理解和解释。

广告应当通过清晰明了的语言和图像来传达产品的重要信息,消费者可以将其与自己的需求和期望进行匹配。

评估过程是指消费者对广告中的产品和品牌进行评价。

广告应当通过正面的形象和权威的证明来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好感度。

其次,情感和动机对广告的影响也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情感是指消费者对广告中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内容的反应。

广告应当通过温情和幽默等方式激发消费者的情感,增强其对产品的好感度。

动机是指驱动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内在激励。

广告应当通过挖掘消费者的需求和愿望,激发其购买欲望,从而促成购买行为。

再次,社会和文化因素对广告的影响也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社会因素是指消费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对广告产生的影响。

广告应当根据不同的社会群体特点和价值观,采取相应的传播方式和内容。

文化因素是指广告所处的文化背景对广告产生的影响。

广告应当尊重并融入目标文化,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最后,伦理和道德问题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考点之一。

广告在引导消费者购买的同时也应当遵循伦理和道德原则。

广告不能误导消费者,应当真实地反映产品的特点和优势。

广告制作和传播过程中应当尊重消费者的隐私权和知情权,不进行过度的调查和侵犯。

综上所述,在复习广告心理学的期末考试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消费者心理过程、情感和动机、社会和文化因素,以及伦理和道德问题。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复习和理解,我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从而更有效地运用广告心理学的知识来设计和制作广告。

广告心理学复习资料

广告心理学复习资料

注意1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执行和集中。

2:特点:指向性(在一瞬间,心理活动选择了一定对象而远离了其他对象)集中性(注意力在所指对象的保持与巩固)3广告吸引受众注意的方法:增加广告的强度;增加广告各要素之间的对比度;运用动态的广告;增强广告的新颖性。

4注意原理:新异性,强度,对比,运动,重要性感觉1人脑直接作用于人体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特点:感受性(感觉阀限、绝对阀限、差别阀限);适应性(审美疲劳);对比性(感觉的对比);联觉(由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里现象。

又称通感)知觉1在感觉的基础上,通过已有的经验,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特点:选择性(双关性图片,双关的注意与忽略);整体性(空白的联想,标志联想);理解性;恒常性(常识来判断,形状和方向的恒常性)。

社会知觉1在人际交往中,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判断和推断认知对象的内在属性的心理过程。

影响社会知觉的心里效应: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刻板效应2知觉的原理运用:主观轮廓,大小知觉,运动知觉,只觉得主动性(把不分组和成整体,不完整的变成完整的,对视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记忆个体经验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的心理过程。

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回忆根据持续时间的长短,记忆分为:瞬时记忆(0.25—2s)短时记忆(5—2min)长时记忆(一分钟以上)思维1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地反映。

2种类1根据思维的凭借依据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思维探索答案方面的方向(聚合思维、分散思维)根据思维的创新成分(创造性思维、常规思维)创造性思维3特点: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精密性4如何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广告活动:表现形式—横向思维,求异思维,想象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

原则—冲击性,新奇性,包蕴性,渗透性,简单性。

重要作用—选择(产生广告创意的前提)突破(创造性思维的根本手段)想象1人们对已有表象进行进行组织加工,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黄合水的《广告心理学》课后题答案

黄合水的《广告心理学》课后题答案

黄合水的《广告心理学》课后题答案?1、高收入者突出的消费心理特点是什么?逐名心理、攀比心理、冒险心理、④享乐心理2、年轻人和中年人在消费心理和行为方面有什么不同?青年人消费心理:追求时尚和新颖、表观自我和体现个性、容易冲动,注重情感中年人消费心理:购买的理智性胜于冲动性、购买的计划性多于盲目性、购买求实用,节俭心理较强④购买有主见,不受外界影响⑤购买随俗求稳,注重商品的便利3、可以采用哪些标准来界定广告对象?地理区域、人口统计性特征心理特征、④购买和使用情形4、客观上说,广告对消费者产生了那些心理影响?提高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增强消费者的品牌信任感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④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⑤此外,广告活动还会影响股票市场5如何进行品牌定位?(1)分析消费者将广告商品归到哪一类上(2)在这一特定分类中,分析该产品以什么特点被消费者识别出来(3)分析消费者所持有的品牌形象,以及理想点的分布情形(4)从该产品的特性来分析判断它可能参与的分类和定位,以及新的分类和定位的可能性(5)分析消费者理想点中某种定位与竞争对手定位及其强度相比,是否足以吸引消费者。

6如何做出广告诉求的决定?检讨已有的广告主题、产品分析、提出广告主题、④审查广告主题、⑤检查广告主题7影响消费者品牌选择决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产品的功能、用途2)产品的质量3)产品的价格4)品牌或产品的象征意义5)产品的包装造型6)品牌的知名度8针对消费者的需要,如何进行广告诉求?1)诉诸特殊的需要2)激发低层次的需要3)诉诸重要的需要4)强调特定需要满足的重要性5)激发新需要9分析比较广告的利弊?利:(1)比较广告通常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作出来的,比较的内容是消费者较为感兴趣和关心的,容易引起消费者的重视(2)那些知名度低,鲜为人知的新品牌,通过直接与知名度高,财力雄厚的老品牌作比较,若的确有过人之处,就可迅速打开市场销路(3)比较广告的信息一般比较充分,它有利于引导消费者直接作出品牌选择。

广告心理学重点辅导与习题训练

广告心理学重点辅导与习题训练

《广告心理学》重点辅导与习题训练本章作为绪论,其主要任务是引导同学们了解广告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及相关的学科内容。

在这一章中,不仅要了解心理的科学观,还将进一步认识心理学及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了解广告心理学与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了解广告作用于人的心理历程等问题。

通过对这章内容的了解,将为以后各章节的学习开启一扇科学的大门。

•结合教学大纲和考核说明的要求,学习完本章后,应达到以下学习目标:1.正确认识心理的科学观2.了解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3.了解广告学与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的关系4.认识广告对消费行为的作用5.了解广告作用心理历程的几种理论观点6.初步了解网络传媒的特点•学习完本章后,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概括地讲,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一般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科学。

二、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广告心理学是探索广告活动与消费者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存在的心理规律的科学。

参考资料:黄合水:《广告心理学》,第1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三、广告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1.心理学是广告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一般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研究所揭示的许多规律是各个应用心理学科的理论基础,当然也是广告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例如在广告心理学中,要求广告人员创作出来的广告语不要过长。

这一指导原则的理论依据就是认知心理学关于短时记忆的研究结论。

所以,要深入研究广告活动中的心理学问题,离不开基础心理学研究提供的理论基础及方法。

广告心理学是从探索心理学原理在广告活动中的应用开始,而后逐渐发展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2.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反过来也丰富了心理学的学科知识。

3.二者在研究对象上有所区别:虽然广告心理学与基础心理学都是以人为研究对象,但是心理学研究的是一般情况下的人,而广告心理学研究的则是处于广告活动情景中的人。

总之,广告心理学是心理学在应用领域的一个分支。

广告心理学复习资料

广告心理学复习资料

广告心理学与消费者行为学的交叉领域——消费者个体的消费心理与行为注意的原理:注意是广告信息获得加工的前提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特点:指向性(注意的选择作用)、集中性(注意的强度和持久)注意的转移: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

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原来注意的强度新注意对象的特点个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年龄差异广告认知除了有物理特征还有认知特征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特定对象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人的大脑在反映外界事物个别属性的基础上,通过感官和经验的作用,把事物的多种属性联合起来,形成对某一事物的整体认识。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无条件刺激引起无条件反射(先天行为),条件刺激引起条件反射广告重复次数与效果的关系:二因素理论,二因素理论最早是由伯莱恩于1970年提出来的。

伯莱恩认为,在传播过程中,有两个相对立的因素决定着受众对重复刺激的态度。

一个是积极的学习因素,另一个是消极的冗长乏味因素。

(在刺激重复次数少的时候,积极的学习效应迅速增长,而冗长乏味因素的负效应增长缓慢。

但是,随着重复次数的不断增多,积极的学习效应增长缓慢以至趋于稳定,而冗长乏味因素的负作用迅速增长。

当重复超过一定次数时,冗长乏味的负效应开始大于积极学习因素的正效应,并起决定作用。

)对·······的联想是由联系的强度和定向兴趣引起的。

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居于支配性地位的动机是主导动机。

广告作用的心理历程增加了喜欢和偏好2个过程霍夫兰的说服模型被称为“信息源模型”“差别阈限原理”的运用:可口可乐商标的变化(可口可乐的商标在100多年里经历了多次变化,但总体上消费者并未明显感觉到,这是因为每次的变化幅度非常小,可口可乐在世界各地的商标变化都是通过运用相近的字体和风格,控制在差别阈限之内,使消费者对商标的整体感觉保持了一致。

广告心理学复习资料

广告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什么是广告心理学广告心理学:广告心理学就是探索广告活动与消费者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存在的心理规律的科学。

1903年,W·D·斯科特所汇编成的《广告理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广告心理学的诞生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投射法1、含义:不让受访者直接说出自己的动机和态度,而是通过他对别人的描述,间接地暴露出自己的真实动机和态度。

这种方法是从心理测验的投射测验借鉴发展而来的2、方式(1)角色扮演法:将被试设想为自己正是购买某件商品的角色,然后表明这个角色对产品的态度,用直陈式态度对问卷进行表态,以了解其深层动机(2)示意图法:让被试写出示意图中某角色的话,从中看出应答者本人的态度。

(3)句子完成测验:研究者提出某一类型的问题,要求被试将看到某个不完整句子后浮现在脑中的词填上。

二、基本统计概念随机变量和变量类型1、随机现象: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实验或观察,其可能结果不止一个,会得到什么数据事先也无法确定,这种现象就叫做随机现象。

2、随机变量:变量的数值受随机因素的影响呈现随机变化的特征,因而称为随机变量。

三、广告的吸引力与注意策略注意:是依附和伴随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而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人的心理活动均有一定的指向性和集中性,心理学上称为“注意”。

注意的对象就才能够得到清晰、深刻和完整的反映.注意的特点:(一)注意的指向性:在某一时间内,人的心理活动或者意识选择了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

(二)注意的集中性:注意力在所指向对象上的保持和巩固,表现为注意的强度和持久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1.原来注意的强度:原先的注意越集中,转移就越困难。

2。

新注意对象的特点:新的活动越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注意的转移就越容易.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1、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努力的注意形成的条件: a 对活动浓厚的兴趣; b 活动的自动化2、无意注意: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付出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1。

(完整word版)黄合水的《广告心理学》课后题答案

(完整word版)黄合水的《广告心理学》课后题答案

黄合水的《广告心理学》课后题答案?1、高收入者突出的消费心理特点是什么?逐名心理、攀比心理、冒险心理、④享乐心理2、年轻人和中年人在消费心理和行为方面有什么不同?青年人消费心理:追求时尚和新颖、表观自我和体现个性、容易冲动,注重情感中年人消费心理:购买的理智性胜于冲动性、购买的计划性多于盲目性、购买求实用,节俭心理较强④购买有主见,不受外界影响⑤购买随俗求稳,注重商品的便利3、可以采用哪些标准来界定广告对象?地理区域、人口统计性特征心理特征、④购买和使用情形4、客观上说,广告对消费者产生了那些心理影响?提高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增强消费者的品牌信任感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④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⑤此外,广告活动还会影响股票市场5如何进行品牌定位?(1)分析消费者将广告商品归到哪一类上(2)在这一特定分类中,分析该产品以什么特点被消费者识别出来(3)分析消费者所持有的品牌形象,以及理想点的分布情形(4)从该产品的特性来分析判断它可能参与的分类和定位,以及新的分类和定位的可能性(5)分析消费者理想点中某种定位与竞争对手定位及其强度相比,是否足以吸引消费者。

6如何做出广告诉求的决定?检讨已有的广告主题、产品分析、提出广告主题、④审查广告主题、⑤检查广告主题7影响消费者品牌选择决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产品的功能、用途2)产品的质量3)产品的价格4)品牌或产品的象征意义5)产品的包装造型6)品牌的知名度8针对消费者的需要,如何进行广告诉求?1)诉诸特殊的需要2)激发低层次的需要3)诉诸重要的需要4)强调特定需要满足的重要性5)激发新需要9分析比较广告的利弊?利:(1)比较广告通常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作出来的,比较的内容是消费者较为感兴趣和关心的,容易引起消费者的重视(2)那些知名度低,鲜为人知的新品牌,通过直接与知名度高,财力雄厚的老品牌作比较,若的确有过人之处,就可迅速打开市场销路(3)比较广告的信息一般比较充分,它有利于引导消费者直接作出品牌选择.弊1、比较广告可能会弱化广告宣传效果,甚至产生一定的逆反效应,造成自我伤害.尤其比较广告相当于免费为竞争者品牌做宣传,无形众提高了竞争者的知名度,会使被比较品牌更加富有挑战性。

广告心理学黄合水第三版复习重点详解

广告心理学黄合水第三版复习重点详解

1消费心理和行为消费心理也就是消费者根据自身需要和偏好,选择和评价消费对象的心理活动。

它支配着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并通过消费行为加以外现2广告与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一切营销和广告决策的基础(二)科学的广告术是依照心理学法则的1、人口和社会变化基本趋势对销售产生影响,企业面对的不再是一个单一的市场,而是许多在人口统计特征和生活方式上不同的细分市场2、企业从传统整体市场营销策略转向细分市场策略,或者说企业从产品导向转变为消费者导向3、企业开始测度和分析那些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强调市场细分;强调产品定位及满足消费者需要;在广告和个人销售中创造更多选择性;创造更具有针对性的媒体和分销渠道1、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一切营销和广告决策的基础2、从4P到4C的转变(1)营销管理理论核心思想:实现营销组合变量的有序组织和有效管理是实现差异化的唯一途径(2)整合营销传播思想Product Consumer wants and need Price Cost Place Convenience Promotion Communication3研究广告心理的模型消费者个体消费者决策消费者反应环境影响反馈给环境4广告心理研究方法简介定性研究:1小组访谈2深度访谈3投影技法2调查研究3实验研究4观察研究5高度参与购买与低度参与购买高度参与购买指那些对消费者非常重要的购买活动。

这样的购买行为通常与消费者的自我和自我形象紧密联系,并且涉及到消费者财务、社会或个人的风险问题。

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就值得花时间和精力仔细考察可供选择的品牌。

低度参与购买是对消费者不是十分重要的购买活动,其财务、社会和心理风险也不是很大,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对这一购买就不太关心,也就不会花时间和精力去搜寻有关品牌信息和进行品牌评价了6复杂决策⑴复杂决策的条件1消费者有进行广泛信息搜寻和处理的足够时间2消费者能够获得用以评估可选品牌的足够信息(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复杂决策模型需求产生处理信息反馈购后评估购买评估品牌7需求产生过程模型消费者的经验:消费者对某种产品或劳务原有的知识、认识或过去消费这类产品或劳务的感受、体验等特征:消费者所寻求的利益和对品牌的态度,部分受限于他们的特性——年龄、性别、生活方式、个性、收入等动机:仅有需要不一定能导致个体的行为,需要只为行为指明了大致的或总的方向,而不规定具体的行动路线,动机正是解释了行为的能量和行动的方向问题环境影响:消费者是在社会性的环境中购买和使用商品,其需求必然受到环境中各因素的影响过去的营销刺激8消费者心理状态指在需求被认知进而产生动机时消费者的思想状况,这种思想状况由两部分组成:利益搜寻建立起进行决策时考虑的利益标准品牌态度消费者评价某一品牌时满意或不满意的倾向9消费者处理信息搜寻额外信息需求产生刺激暴露选择刺激感知记忆品牌评估需求产生消费者处理信息期望满足程度利益联系10利益联系指消费者必须区分渴求利益的优先次序,并且把品牌特性与这些利益联系起来。

广告心理学黄合水 笔记

广告心理学黄合水 笔记

第一章绪论1.广告心理学主要探讨哪些问题?定义:探索广告活动与消费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存在的心理规律的科学。

研究领域:1).广告作用与消费者的心理机制:研究在广告刺激的作用下,消费者经历了哪些心理历程,探明广告的作用机制对广告主预设广告目标,衡量广告效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 广告诉求的心理机制:探讨消费者的需要动机以及影响他们购买消费的原因,在研究“说什么”背后规律的同时,也探讨“如何说”及“由谁说”等相关问题。

3)。

广告表现的心理规律对广告的认知:包括对广告的注意,感觉、知觉、理解和记忆等内容4)。

媒体接触心理了解每天的心理特性,了解消费者接触每天的意图、目的以及心理活动,比较各种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差异等。

5)。

广告构成要素与广告效果的关系:广告作品= 语言+ 画面+ 音响印刷广告语言:标题、副表、小标题、图注和正文等电波广告语言:导语、口号和正文等图画:构图+ 色彩音响:音响效果+ 音乐6). 广告效果及测量方法2个方向:广告活动究竟产生哪些效果,对消费者产生哪些音响开发广告效力测定的方法、技术、手段7)。

消费者的心理差异8)。

消费者对广告的反应9)。

广告创作的心理活动:探讨总结广告人的创意方法10)。

商品的消费心理:了解各种商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形象、分量11)。

品牌资产2.广告学的研究方法1)调查法邮寄问卷调查:适用于受调查者较分散、回收较难的情况电话调查:快捷方便,但询问的问题不能过于复杂面对面调查:费用较高,可以深入地研究问题2)实验法:指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自变量(独立变量):由研究者控制的因素因变量(依存变量):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所观察货测量到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实验室实验:在实验室条件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严格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的优点:控制条件容易实现,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反复验证缺点:实验条件有研究者严格控制,实验情景带有很强的人为性质现场实验:在自然条件下进行优点:实验结果符合客观实际,容易为人们所理解、接受缺点:控制和选择不同的实验条件很困难,对其他干扰因素往往无法加以严格控制3)内容分析法定义:是一种对二手资料进行分析以揭示其中隐含规律的方法。

广告心理学广告心理学复习提纲(精品文档)_共2页

广告心理学广告心理学复习提纲(精品文档)_共2页

广告心理学复习提纲一、简答题:1. 广告心理学中所研究的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具体内容?答: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即人在心理活动中所具有的特征性现象。

它是人们时刻都在产生着的,它存在于人的一切活动之中。

心理现象被认为有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

其中心理过程包括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这些认识过程,和情绪与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包括个性意识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世界观等)和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心理状态则有觉醒状态(如:注意)和非觉醒状态(如:睡眠、催眠等)。

2. 学习广告心理学所遵循的原则是甚么?答:(一)系统性原则在此格外强调,虽然在研究论述中是把各类心理学现象分开而论,而实际上,所有的心理现象都是统一在一起发生作用的,绝不可割裂而定。

人的心理是个大系统。

例如在广告中,不能只考虑如何吸引广告对象的注意,而不去考虑广告对象是否能理解、记住并接受。

也不能只考虑广告的记忆度,而不顾及广告所引起的情感体验以及是否符合广告对象的需要等因素。

因而在广告实践中,用心理学这种微观性的视角去指导,系统的眼光是必备的。

(二)特定性原则心理学的规则与“效应”都是有前提条件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可盲目滥用。

前提条件变了,这些规则也会有相应的改变。

这是因为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具有适应性,即在一定的范围内,随外界情况的变化而有相应的变化。

因而在学习广告心理学时,在分析广告中人的心理现象时应遵循特定性的原则。

把广告心理学的某个规则或“效应”应用于广告实践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首先要分清它们是在何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总结出来的。

然后再举一反三,根据现有的特定条件具体运用。

(三)教育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是指广告中的元素(例如广告中所传播的观念、广告中所运用的画面图片等)不应违反广告传播地区的受众所共有的文化道德理念。

广告在表现诉求观念时,要考虑传播地区的文化道德理念,尽可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广告心理学复习资料(二)

广告心理学复习资料(二)

引言概述:广告心理学是研究广告对消费者心理产生的影响和反应的学科。

在现代商业社会中,广告已成为推动市场竞争和消费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

了解广告心理学对于广告从业者和市场营销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是广告心理学的复习资料(二),将详细介绍五个重要的主题,包括情感和态度、社会认知、广告刺激、广告与个体差异、以及广告评估。

情感和态度1.情感在广告中的作用:情感在广告中起到吸引消费者注意、建立连接和引发行为的关键作用。

2.情感的类型:广告中常见的情感类型有愉悦、喜悦、激动、恐惧等。

每种情感对消费者产生的影响不同,需要根据目标受众和产品特点选择合适的情感策略。

3.情感营造的手段:通过音乐、图像、文字、演员表演等手段营造情感氛围,从而影响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

4.情感与购买决策:情感因素在消费者决策中的作用,包括影响购买决策的积极情感和消除负面情感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

社会认知1.社会认知的定义:社会认知是指人们对社会和他人的认知、理解和判断。

2.社会认知的影响:社会认知对广告中的信息加工和记忆、情感反应和态度形成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3.社会认知的决策规则:社会认知中的决策规则包括亲和性、权威性、社会认同等,广告可以利用这些规则来影响消费者的决策。

4.社会认知的变化:社会认知受社会环境和个体经验的影响,需要广告人员了解并适时调整广告策略。

广告刺激1.广告刺激的定义:广告刺激是指广告中的各种视觉、听觉、口味、触觉等感官元素。

2.广告刺激的作用:广告刺激在吸引和引起消费者注意、影响情感和态度、促使购买行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广告刺激的特点:广告刺激需要具备独特性、多样性和稳定性,以保证其在广告中的有效性。

4.广告刺激的设计原则:广告刺激的设计需要考虑消费者的感知特点和认知过程,通过色彩、形状、声音等手段吸引消费者并引发积极反应。

广告与个体差异1.个体差异的概念:个体差异是指不同个体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差异。

2.广告个性化:个体差异对广告个性化定制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告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
1、1895年,心理学家盖尔开展了消费者对广告及广告商品态度的调查。

2、1900年,盖尔著《广告心理学》
3、1903年,斯科特《广告理论》
4、1908年,斯科特《广告心理学》(第一本全面的广告心理学)
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即选择有意义的,符号需要的与当前活动相一致的刺激,避开与之无关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各种刺激并抑制对它们的反应。

2.保持功能:使注意对象的映象或内容维持在意识中,得到清晰准确的反应。

3.调节和监督的功能:即控制心理活动向着一定的方向或目标进行。

注意保证了人们对事物更清晰的认识和做出更准确的反应,它是人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完成各种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的重要心理条件。

注意的外部表现
1.适应性动作
2.无关动作的停止
3.呼吸运动的变化(人在注意时,呼吸变得轻微缓慢)
4.在紧张注意时,还会出现心跳加速,牙关紧闭,握紧拳头等现象。

引起注意的主客观条件
客观条件:
1.强烈的刺激物(如强力的光线,巨大的声响)
2.刺激物之间显著的对比关系(万绿从中一点红)
3.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活动变化的霓虹灯)
4.刺激物的新异性
主观条件:
需要,情绪状态,对事物的直接兴趣,知识经验。

感觉的概念: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官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种类:外物感觉(嗅觉,味觉,视觉,听觉,肤觉(痛觉,触觉,冷觉,温觉))内部感觉(饥饿,渴,内脏痛)
本位感觉(动觉,平衡觉)
感觉属性
1.绝对阈限:刚刚引起感觉的刺激量。

2.差别阈限:两种刺激之间的最小可觉差。

(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 简称jnd)
知觉的概念:是一种活动过程,包含了互相联系的几种作用:觉察,分辨,确认。

觉察的概念:指发现事物的存在还不知道它是什么。

知觉的对象和背景:人在知觉客观世界的时候,总习惯将少数的事物当做知觉的对象,而将其他的当成知觉的背景。

知觉对象和背景的关系:1.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是相互依赖的。

影响知觉的主观因素:1.人的当前的需要(内驱力)2.人的期望3.兴趣和爱好4.任务和目标5.个人已有的知识和经验6.刺激物对人的意义
客观因素:1.刺激物的强度和对比度2.视野中的接近3.相似(形状,颜色,对称,亮度)4.良好图形(有连续性,闭合)
视觉范围:白>蓝>红>绿(眼睛能看到的范围,以及光线强度)
听力范围:取决于声音的强度(最敏感3000HZ—4000HZ)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的事物的反映。

再认:过去感知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感到熟悉,确知从前
实记过的过程。

回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但它们在头脑中呈现出来的过程。

感觉记忆(瞬间记忆)(信息处理第一站):指个体凭听、视、味、嗅等感觉器官,感应到刺激时所引起的短暂(一般按几分之一秒计算)记忆。

短时记忆(信息处理中间站):(short-term-memory)简称STM:指感觉记忆中经注意而能保存在20秒以下的记忆。

长时记忆:(LTM):指记忆中能够长时间记忆。

影响记忆的因素:学习方法,学习材料,学习者本身条件:(能力,动机,情绪,经验等)序位效应:指在多个项目连续出现的情境下各项目因其在序列中的位置不同而影响到学习后的记忆。

闭光灯效应:对引人震撼的事件,容易使人留下深刻的记忆。

遗忘: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或回忆或错误地再认或回忆。

遗忘分类:1.暂时性遗忘2.永久性遗忘3.动机性遗忘
学习:是指有机体在后天生活中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

学习理论: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有机体是如何获得个体经验这个过程的实质如何。

一般的学习理论:1、连结派:桑伐克、华生、斯金纳
2、认知派:格式塔心理学、托尔曼、布鲁纳
3、折中派:加涅
第六章思维与想象
一、思维的种类:
按思维的运作分类:聚合性思维、发散式思维
发散式思维的特性: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精密性
二、推理
1、归纳推理,是以观察到多个实例所获得经验为根据,从而归结出一个概括性的原则,用以推论解释观察到的事物上,并作为判断的一种思维方法。

2、演绎推理,是根据一个普通承认的原则(或定理定律)为前提,从而推演到特定的事例,最后得到一个肯定结论的思维方法。

三、功能固着:指解决问题时,个人只看到某种物体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的其它功能,从而干扰了问题的解决。

思维的品质:广阔性、批判性、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
四、思维和语言
1、语言和言语
语言是由词汇(包括形、音、义)按一定的语法所构成的复杂的符号。

言语是个体在其活动中运用语言进行表达意识活动的过程。

两者区别:
①语言是群体或民族所共有的符号系统,言语指个体根据其掌握的语言理解和表达意识的行为。

②语言是社会现象,是有较大稳定性,言语是心理现象,具有个别差异性和多变性。

③语言是交际和思维的工具,言语则是运用工具的活动过程。

两者联系:互相依赖,互相依存
2、言语种类: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
口头言语:对话言语、独白言语
外部言语
书面言语
3、思维和语言关系: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4、言语获得理论
①经验论(B.F.Skinner)
②天赋论(乔姆斯基)
五、想象
1、什么是想象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2、有意想象(随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
3、想象的形成方式:①粘合(综合)、②夸张、③拟人化
六、联想:是指由一种事物的经验想起另一件事物的经验,或者由想起一种事物的经验,又想起另一种事物经验。

1、接近律(在时间空间上接近的事物容易发生联想)
2、对比律(在性质或特点上相反的事物容易发生联想)
3、类似律(在形貌和内涵上相似的事物容易发生联想)
4、因果律(在逻辑上有因果关系的事物容易发生联想)
第七章广告情感基础
一、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体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特征:①由一定的刺激引起的,包括★外部刺激:(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内部刺激:(生理性刺激、心理性刺激)
②情绪与需要和动机密切相关,刺激只是中介而已。

③情绪是一种身心一体的反应,往往伴随着心理的变化。

情感:人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形式,表示人对其需要满足的主观态度,表示人的主观态度与其形成的观念是否一致。

情绪:情感的暂时性体验。

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1、情绪更多地与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更多地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

2、情绪发生较早,动物和婴儿都有情绪,但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也是个体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

3、情绪具有情境性,直接受情境的影响,而情感既具有情境性,又具有稳定性。

4、情绪带有更多的冲动性和外显性,而情感受意识控制。

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要通过情绪表现出来。

三、情绪情感的两极性
1、表现在情绪情感品质或维度上
2、表现在对个体的态度上
3、表现在对活动的功能上
四、情绪状态:心境、激情、应激
第八章广告的情感心理
一、广告激发与情感反应模式
认知反应
对该广告的态度
情感元素在认知模型中起的作用:
影响认知、改变态度、转化经验、影响品牌选择
二、詹姆士.兰格的情绪理论
情绪有两种:一种是较粗糙的情绪,如愤怒、恐惧、爱、恨、快乐、悲伤、羞耻、孤傲等都属于这类情绪,这类情绪常伴有较强烈的身体的骚动;另一种则是较精细的情绪,如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属于这类情绪,这种情绪的身体反应常常是微弱的。

无论是较粗糙的情绪还是较精细的情绪,都是我们对于身体内部所发生的某些变化的知觉。

这一理论看到了情绪与身体变化的联系,强调了外周神经系统的活动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有一定的合理成分,并且,这一理论还激起了后来有关情绪的大量的实验研究,进而促进了人们对情绪的深入认识。

但这一理论忽视中枢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则是片面的,后来的一些实验研究也表明这一理论与实际情况相悖。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1
皮亚杰明确地将内部心理操作看成是外部活动的内化。

他认为,个性的内部心理机能(运算)
1.首先是从外部的感觉运动开始
2.在先天的遗传图式(认知结构)的基础上
3.与环境相互作用
4.不断地对环境作用进行同化,顺应
5.实现动态平衡
6.使简单的图式成为越来越复杂的图式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2
当个体接触新的客体时,首先用原来的图式去同化它,如果成功,图书则丰富了。

这个过程是经验的学习过程。

反之,失败,就要调整改变原来的图式,成为新的图式,使之能同化当前的对象,这个过程称为顺应,实际上就是形成新的学习机制过程。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3
期别 年龄 图式功能特征
感觉动作期 0-2 1.凭感觉与动作以发挥其图式功能
2.由本能性的反射动作到目的性的活动
3.对物体认识具有物体恒在性概念
前运思期 2-7 1.能使用语言表达概念,但有自我中心倾向
2.能使用符号代表实物
3.能思维但不适合逻辑,不能见及事物的全部
事实的学习
广告显示 对品牌的态度 品牌选择 情感反应 情感体验 使用经验的转化
具体运时期7-11 1.能根据具体经验思维以解决问题
2.能理解可逆性的道理
3.能理解守恒的道理
形式运时期11以上 1.能做抽象的思维
2.能按假设验证的科学法则解决问题
3.能按形式逻辑的法则思维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