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俗世奇人》课外阅读竞赛
语文版2024年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专项竞赛题
![语文版2024年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专项竞赛题](https://img.taocdn.com/s3/m/4b2fc76e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0c.png)
语文版2024年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专项竞赛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理解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坎坷中的记忆最难忘却。
那年冬天,弟弟患了急性肾炎。
于是,父亲东拼西凑弄了些钱,每日背着弟弟去乡卫生院治疗。
数九寒天,风雪交加,空着手走路尚且艰难,更何况父亲要背着十来岁的弟弟翻山越岭走上二十余里路。
每一次,父亲都不惧风雪,护送弟弟,坚持治疗。
有一天,我跟在父亲后面当帮手。
回来时,父亲放下背上的弟弟,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歇息,望着积雪逐渐消融而变得花白了的山野,他喃喃地说:“冬天快过去了。
”②还是一个冬季。
有天早上,我磨蹭着没去上学。
饭票前天就用完了,家里无米让我背到学校换饭票;借给我饭票的同学家里同样拮据。
因此,今天去学校,不仅自己肚皮打发不了,也无法面对帮助过我的同学。
父亲得知,喉头蠕动一下,手抚在我的头上,说“你先去上学,我不会让你挨饿的。
”③果然,中午时父亲扛着一袋米赶到学校来了。
他脚步沉重地走在冬天的残雪里,老远就听到他的喘息声。
我跟在他后面,几次要帮他一把,都被他拒绝了:“不用不用,你人还小,扛不动。
”望着父亲被压得弯弯的腰,我鼻子突然一阵发酸。
后来知道,这袋米是父亲向好几个亲威家借来的,他天蒙蒙亮就出门了。
父亲临走前,抚着我的头,叮嘱道:“娃儿,好好念书,冬天快过去了。
”④父亲不是个文化人,说不出什么思想深刻的话语。
但那句“冬天快过去了”的喃喃自语,胜过我读过的任何诗句,给我以鼓舞,让我对未来充满期望。
⑤今天的生活已经彻底告别了“冬天”,与年少时相比,即使用四季如春来形容也不过分,但父亲教给我们的“熬过冬天”的体验使我终身难忘。
有了这样的体验,其实就是拥有了一种力量啊。
感谢你,父亲。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拮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全文列举了父亲的两件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短文第①自然段中的“不惧风雪”一词概括了父亲面对风雪护送弟弟时的表现,请将这一情景进行具体描写。
《俗世奇人》名著导读及测试题
![《俗世奇人》名著导读及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149b104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e.png)
《俗世奇人》名著导读及测试题《俗世奇人》:天津本土的“集体性格”【作者简介】冯骥才,男,浙江宁波人,1942年生于天津,原籍浙江慈溪。
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
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绘画作品,并有多篇文章选入中小学、大学课本。
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文学自由谈》杂志和《艺术家》杂志主编,并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2009年1月16日被国务院聘为国务院参事。
2004年冯骥才成立了“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旨在通过“民间自救”的方式,唤起公众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责任,汇聚民间的仁人志士,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抢救和保护岌岌可危的民间文化遗产和民间文化传人,弘扬与发展中华文化。
【作品概述】《俗世奇人》由18篇短篇小说连缀而成,各篇文字极精短,半文半白,带有“三言两拍”笔意,作品的风格也接近古典传奇色彩,取话本文学旨趣。
书中所讲述的故事、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津门的民间传说。
这些人物空前绝后,然而都是俗世里的俗人;这些事情匪夷所思,却都是真人真事。
有的令人拍案叫绝,有的令人忍俊不禁,有的则引人深思……全书包括:【苏七块】【刷子李】【酒婆】【死鸟】【张大力】【冯五爷】【蓝眼】【好嘴杨巴】【蔡二少爷】【背头杨】【认牙】【青云楼主】【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鏊】【泥人张】【绝盗】【小达子】【大回】【刘道元活出殡】,每篇记述一个奇人趣事,各自独立,内容虽互不相关,但读起来正好是天津本土的“集体性格”。
一本几乎不用一个小时就能读完的小说,却能激起内心的层层涟漪。
冯骥才在《俗世奇人》序言中说:“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处,性格迥然相异。
然燕赵故地,血气刚烈;水咸土碱,风习强悍,近百余年来,举凡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因生出各种怪异人物,既在显耀上层,更在市井民间。
余闻者甚夥,久记于心;尔后虽多用于《神鞭》《三寸金莲》等书,仍有一些故事人物,闲置一旁未被采纳。
《俗世奇人》整本书阅读课教案-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俗世奇人》整本书阅读课教案-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4f0d808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96.png)
《俗世奇人》整本书阅读课教案-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一、教材分析本教案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俗世奇人》整本书阅读为载体,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培养阅读兴趣,提升语文素养。
课程内容围绕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语言特色展开,符合五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理解文本内涵,提高阅读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分析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展开:语言运用、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
1. 语言运用:通过阅读《俗世奇人》,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文本中的语言,掌握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 思维品质:通过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语言特色,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思维品质。
3. 文化意识:通过阅读小说,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奇人”现象,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文化意识。
4. 学习能力: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和教师指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能力。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情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生层次、知识能力素质、行为习惯以及对课程学习的影响。
1. 学生层次: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小说阅读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他们在语言运用、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但仍有待提高。
2. 知识能力素质:学生在阅读《俗世奇人》时,需要掌握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语言特色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他们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来分析文本,培养思维品质。
此外,学生需要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奇人”现象,增强文化意识。
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需要培养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能力。
3. 行为习惯:五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对课程学习有重要影响。
他们需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定时阅读、认真笔记等。
同时,他们需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提出问题和分享观点。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五单元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统编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五单元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8a3d8b7c5fbfc77da369b18a.png)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快手刘(节选)冯骥才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
胡乱挥霍也使不尽。
有时呆在家里闷得慌. 或者父亲嫌我太闹,打发我出去玩玩,我就不免要到离家很近的那个街口,去看快手刘变戏法。
快手刘是个撂地摆摊卖糖的胖大汉子。
他有个随身背着的漆成绿色的小木箱,在哪儿摆摊就把木箱放在哪儿。
箱上架一条满是洞眼的横木板,洞眼插着一排排廉价的棒糖。
他变戏法是为了吸引孩子们来买糖。
戏法十分简单,俗称“小碗扣球” 。
一块绢子似的黄布铺在地上,两只白瓷小茶碗,四只滴溜溜的大红玻璃球儿,就这再普通不过的三样道具,却叫他变得神妙莫测。
他两只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动一下,嘿! 四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难道这球儿是从地下钻过去了?他就这样把两只碗翻来翻去,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子,西吹一口气,四只小球忽来忽去,根本猜不到它们在哪里。
这种戏法比舞台上的魔术难变,舞台只有一边对着观众,街头上的土戏法,前后左右围一圈人,人们的视线四面八方射来,容易看出破绽。
有一次,我亲眼瞧见他手指飞快地一动,把一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忍不住大叫: “在右边那个碗底下哪,我看见了! ”“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球朝我惊奇地一闪,跟着换了一种正经的神气对我说。
“不会吧! 你可得说准了。
猜错就得买我的糖。
”“行! 我说准了! ”我亲眼所见,所以一口咬定。
谁知快手刘哈哈一笑,突然把右手的茶碗翻过来: “瞧吧,在哪儿呢?”咦,碗下边怎么什么也没有呢?难道球儿从地下钻进左边那个碗下边去了。
快手刘好像知道我怎么猜想,伸手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什么也没有! 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 ”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只球儿居然又都在碗里边。
四周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已的唏嘘之声。
五年级下册《俗世奇人》课外阅读获奖课件
![五年级下册《俗世奇人》课外阅读获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17453814791711cc791731.png)
天津特色方言的词语:
冯骥才散文 《冯骥才散文自选集》《乡土小说》《 花脸》(被选六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材
赛 嘛 傲气---牛 办法---辙 失败----出丑
天津特色方言
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任嘛甭 放,,只讲冲劲,进嘴赛镪 水,非得赶紧咽,不然烧烂了舌头嘴巴 牙花嗓子眼儿。
天津方言特色
天天下晌,这老婆子一准来到小 酒馆,衣衫破烂,赛叫花子;头发 乱,脸色黯,没人说清她嘛长相, 更没人知道她姓嘛叫嘛,却都知道 她是这小酒馆的头号酒鬼,尊称酒 婆。 浓郁的天津风味,语句短小精悍 ,幽默传神。阅读冯骥才作品,仿 佛坐在茶馆里,听一个故事娓娓道 来,会强烈地感受到老天津的普通 人的生活习惯。
品读奇人肖像 要求:(1)、自读肖像描写片段,判断这 是《俗世奇人》中的哪一形象? (2)、利用批注细阅读进行肖像品读,请同 学们抓住展现这个人物形象的段落、句子、词语 多读几遍,用笔划一划,也可以在旁边写下你对 这个人物的理解。 (3)、小组交流,尝试总结冯骥才肖像描写 的语言特色
《画外话丛书 冯骥才卷》《逆光的风 景》《摸书》
五年级下册课外拓展试题5张
![五年级下册课外拓展试题5张](https://img.taocdn.com/s3/m/e8db7c492f60ddccda38a0f1.png)
五年级下册课外拓展试题5张1.《草原》作者是(),是现代著名作家,原名(),代表作《》《》《》等。
2.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的( ),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开拓了(),完全可称之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的通道,它东起我国的(),往西一直延伸到(),在这条漫漫长路中,以产自我国的()最具有代表性。
投笔从戎的(),西天取经的()也曾经过丝绸之路。
3.()的《白杨》,茅盾的《》,杨朔的《》,陶铸的《》等文章,都采用了()的写作方法。
4.()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在藏文中为(“”)或(“”)之意。
被人们称为“天路”的()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
6.《冬阳•童年•骆驼队》作者是(),我们曾学过她关于读书方面的文章《》,她的代表作是《》。
7.《祖父的园子》节选自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的《》。
8.进化论是英国生物学家()所创立的关于物种起源和发展变化规律的学说。
9.《杨氏之子》选自南朝()的《》,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的小说。
10.《晏子使楚》选自《》一书。
11.剧本是一种(),它主要通过()来(),()。
12.相声是一种()的()艺术,也是幽默的艺术,运用()()()()的技巧,组织包袱逗观众哈哈一笑,并有针砭世俗、寓教于乐的功能。
可分为三种:()相声,()相声,()相声。
13.《再见了,亲人》为(),作者()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的伟大友谊。
14.《金色的鱼钩》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的崇高品质。
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
“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
15.《桥》的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课外阅读能力过关》2套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课外阅读能力过关》2套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dee202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f3.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课内、课外阅读能力过关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祖父的园子(节选)(19分)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
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祖父的园子》选自_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_____》,选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3分)2.这段话是围绕()两句话来写的。
(2分)A.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B.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C.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3.在作者心中,园子里的倭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自由快乐、不受拘束的。
(3分) 4.仿照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6分)树绿了,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蝉叫了,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鹊飞来了,就像______________。
5.在“我”的眼中,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这是因为()(2分)A.蝴蝶可以自由地飞来飞去,园子里的植物却按照时令生长。
B.“我”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感觉园子里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也都是自由的。
6.用“愿意……就……”写一写“我”在园子里自由的生活。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景阳冈(节选)(18分)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
《俗世奇人》阅读竞赛卷
![《俗世奇人》阅读竞赛卷](https://img.taocdn.com/s3/m/218cda66172ded630b1cb6dc.png)
《俗世奇人》阅读竞赛1.下列加粗字的读音,每组有一项是错误的,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①A、吃荤(hūn)B、发蔫(niān)C、名角(jiǎo)()②A、擅长(shàn)B、绰号(chuō)C、蘸浆(zhàn)()③A、难堪(kān)B、撂高(liào)C、发怔(zhēng)()④A、侵犯(qǐn)B、悠然(yōu)C、衔接(xián)()2.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A.横样()赚钱()背影()戳()B.发蔫()绰号()愣说()醮浆()C.瞅着()发怵()捏泥人()瓢()D.清爽()衔接()露馅()发怔()3.下列句中加黑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它地地道道(实实在在的)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
B.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赶得上的某项技能)。
C.行外的没见过的不信,行内的生气愣(硬;不管行得通行不通)说不信。
D.屋里任嘛甭放,单坐着,就赛(超过)升天一般美。
4.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使用是表话题转换的一句是()。
A.“……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
傻小于,你再细瞧瞧吧——”B.筷子头一扎下去,吱一一红油就冒出来了。
C.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
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D.“益照临的张五爷可是稀客,贵客,张五爷这儿总共三位——里边请!”5.下列加黑的字表示朗读时需要加强语气,其中不当的一项是()。
A.完了,师傅露馅了,他不是神仙。
B.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
C.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
D.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
6.“可是”“但是”“但”“可”,通常表上下意思转折,但不尽然。
下列句子中不表示转折的一项是()。
A.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
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赛没有蘸浆……B.倘若没这本事,他不早饿成干儿了?但这是传说。
人信也不会全信。
C.排行老五,所以又有“海张五”一称。
但人家当面叫他张五爷,背后叫他海张五。
俗世奇人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俗世奇人阅读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19e2dc910ef12d2af9e7bb.png)
俗世奇人阅读练习题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段落和篇章,完成1-8题。
(一)一年的一天,刷子李收个徒弟叫曹小三。
当徒弟的开头都是端茶、点烟、跟在屁股后边提东西。
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
那天,头一次跟师傅出去干活,到英租界镇南道给李善人新造的洋房刷浆。
到了那儿,刷子李跟管事的人一谈,才知道师傅派头十足。
照他的规矩一天只刷一间屋子。
这洋楼大小九间屋,得刷九天。
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
穿上这身黑,就赛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一间屋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
顶子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
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赛没有蘸浆。
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
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 ①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好赛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②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刷子李干活还有个规矩。
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大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
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
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
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
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可是,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
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
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
但他怕师傅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
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
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
五年级第二学期课外阅读计划安排表
![五年级第二学期课外阅读计划安排表](https://img.taocdn.com/s3/m/8ca32e34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c0.png)
张宏如著
第13.14周
班内分享
《会说话的汉字》
梅子涵著
第15.16周
班内分享
《可爱的中国》
方志敏著
第17.18周
班内分享
《俗世奇人》冯骥才著
暑假7月份
1.做读书笔记2.写读后感
3.做阅读卡
4.做阅读思维导图
(各班个性化布置)
下学期开学上交作业
检查
每班可以自行评选出“阅读积极之星”
《跳水》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著
暑假7月份
《小兵张嘎》
暑假7月份
《骆驼祥子》
暑假8月份
《我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漫画书 几米著
暑假8月份
《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 法国拉贝毕奇著
暑假8月份
五年级第二学期课外阅读计划安排表
阅读书目
阅读时间
阅读考查
方式
考查时间
奖励方式
《三国演义》 罗贯中著
第2.3第11周比赛
评选20名年级“阅读之星”
《西游记》 吴承恩著
第5.6周
《水浒传》 施耐庵著
第7.8周
《红楼梦 》曹雪芹著
第9.10周
《呼兰河传》 萧红著
第11.12周
班内分享
俗世奇人阅读测试题
![俗世奇人阅读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d9bc2ba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0f.png)
俗世奇人阅读测试题一、阅读理解俗世奇人,又称为庸人,他们并不以学问才能或特殊天赋著称,却因其拥有与众不同的日常行为或见解而引人注目。
以下是一组关于俗世奇人的阅读测试题,请仔细阅读每个问题,并选择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1. 俗世奇人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他们的:A. 学问才能B. 特殊天赋C. 日常行为或见解D. 外貌2. 俗世奇人又常被称为庸人,这是因为他们在什么方面相对弱势?A. 学术领域B. 职业道德C. 社交技巧D. 外貌3. 以下哪个行为最能够体现一个人的奇人之处?A. 喜欢研究古文化B. 独特的穿衣风格C. 对待生活乐观积极D. 拥有出众的演技技巧4. 俗世奇人相比于其他人,更多地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A. 社会舆论B. 个人意志力C. 家庭教育D. 自然环境5. 俗世奇人在社交场合中往往表现出什么特点?A. 喜欢独自行动B. 善于言谈之间取得共鸣C. 不愿参与争论或争执D. 富有幽默感和自信心二、填空题根据前文所述,填写下列句子中空缺处的适当词语。
1. 俗世奇人因其与众不同的日常行为或见解而备受________。
2. 泛指庸人的俗世奇人可能在某一方面相对________。
3. 研究古文化、独特穿衣风格等行为都可以体现一个人的________之处。
4. 俗世奇人的行为常受到社会________的影响。
5. 在社交场合中,俗世奇人往往表现出________和自信心。
三、综合题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不少于50字。
1. 你认为什么样的人具备成为俗世奇人的潜质?2. 俗世奇人是否应该受到社会的赞扬和尊重?3. 遇到一个俗世奇人,你会选择与他/她交朋友吗?为什么?注意:本测试题仅用于娱乐和讨论之用,答案并无权威性。
请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进行回答。
四、思考题请根据个人理解回答以下问题,不少于100字。
1. 在你的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俗世奇人?请描述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并谈谈你对他们的印象。
2. 俗世奇人在社会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他们对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3. 俗世奇人的存在是否对个人发展有所帮助?请举例说明。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课外阅读理解周末练习题及答案语文版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课外阅读理解周末练习题及答案语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e2a94b1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7.png)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课外阅读理解周末练习题及答案语文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苏七块冯骥才①苏大夫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环,天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
②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锃亮。
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
他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
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
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
倘若再来,一准儿是鞠大躬谢大恩送大匾来了。
③人有了能耐,脾气准各色①。
苏大夫有个各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
这叫嘛规矩?他就这规矩!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作:苏七块。
当面称他苏大夫,背后叫他苏七块,谁也不知他的大名苏金散了。
④苏大夫好打牌,一日闲着,两位牌友来玩,三缺一,便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大夫请来,凑上一桌。
玩得正来神儿,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托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胳膊,疼得够劲。
可三轮车夫都是赚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块银元?他说先欠着苏大夫,过后准还,说话时还哼哟哼哟叫疼。
谁料苏大夫听赛没听,照样摸牌看牌算牌打牌,或喜或忧或惊或装作不惊,脑子全在牌桌上。
一位牌友看不过去,使手指指门外,苏大夫眼睛仍不离牌。
“苏七块”这绰号就表现得斩钉截铁了。
⑤牙医华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说去撒尿,离开牌桌走到后院,钻出后门,绕到前街,远远地把靠在门边的张四悄悄招呼过来,打怀里摸出七块银元给了他。
不等张四感激,转身打原道返回,进屋坐回牌桌,若无其事地接着打牌。
最新五年级竞赛语文试题附答案(部编版)(四)
![最新五年级竞赛语文试题附答案(部编版)(四)](https://img.taocdn.com/s3/m/ce9ee281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8b.png)
最新五年级竞赛语文试题(四)(根据部编版语文五年级教材编写)(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积累运用。
(45分)1.读拼音,写汉字。
(12分)línɡ dānɡ jiānɡ yí liáo zhài豆憾阔村náo sāi zhī zhěn biān miáo麻所炮小2. 猜字谜。
(5分)①池中没有水,地里没有土。
( ) ②林字多一半,别当森字猜。
( )③宋字去盖,勿做木猜。
( ) ④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
( )⑤千字头,木字腰,太阳出来从下照。
( )3.汉字的含义是丰富多彩的。
比如,有些汉字本身是表示颜色的,可是与别的字组成新词后,就有可能不再表示颜色了。
像“红人”就不能解释成“红色的人”,“白军”就指反动的国民党军队等。
请你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语素的意义。
(4分)(本文档有心平如水编写,请勿转载。
)(1)红.颜:。
(2)白.字先生:。
(3)红白..喜事:。
(4)黑.社会:。
4.在括号里填上“看”的近义词。
(填的字不能重复)(4分)仰()参()检()()梢博()()觉东()西()5.品味探究,选择正确的答案。
(4分)(1)“鲁肃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箭的事,只说……”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鲁肃________A.忠厚守信;B.欺骗周瑜;C.不诚实(2)从“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诸葛亮 ________________。
A.胆量很大;B.谋划周密,安排巧妙;C.不拍牺牲(3)“雾这样大,曹操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这段话是________ 对________ 说的,表现了他________ 的特点。
A.鲁肃诸葛亮贪酒;B.诸葛亮周瑜勇敢;C.诸葛亮鲁肃自信(4)从“曹操的之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不要轻易出动。
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学期课外阅读理解课堂知识题(含答案)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学期课外阅读理解课堂知识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c44411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8a.png)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学期课外阅读理解课堂知识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课外阅读。
杯弓蛇影晋朝有个当官的名叫乐广,性情恬淡,非常好客。
他有个朋友常到他家来喝酒、聊天。
可是有很长时间,不见那个朋友来家做客了。
乐广很思念他,便前去看望。
登门后,只见朋友卧在病床上,样子很憔悴,便关心地问道:“你怎么病得这样啦?好些了么?”那朋友有气无力地回答说:“前次去你家做客,刚端着酒杯喝酒时,见杯中有条蛇,心中十分厌恶。
可是当时有好几个朋友在座,不便说出,也不好不喝,只得硬着头皮把酒喝了下去。
回家之后,总觉得恶心,不知怎么就病倒了。
”乐广觉得奇怪,想来想去,终于记起在他家墙上挂有一张弓。
他料想这位朋友所说的蛇一定是弓的影子( 1 )在酒杯中了。
看罢朋友,乐广回家。
为了医治朋友的病,便在原地置酒招待那位朋友。
当他把那位朋友请来时,乐广便扶他坐在那天喝酒的位置上,斟上满满的一杯酒,( 2 )地请客人喝。
那朋友连连摆手说:“杯里有蛇,我不喝!”这时乐广哈哈大笑,指着墙上的弓说明原委,那朋友豁然明白,眉头舒展,疾病顿时痊愈。
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杯弓蛇影”,用来比喻疑神疑鬼,神经过敏,自相惊扰。
1.文中所括号位置选择合适的词语。
(1)(________)A.倒影 B.倒映(2)(________)A.崇敬 B.恭敬2.朋友很久没去乐广府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3.乐广再次请客,那朋友又看到_____,实际上是________。
乐广用_________________的办法治好了他朋友的疾病。
这真是“心病还得__________,解铃还需__________。
”4.跟“杯弓蛇影”意思相近的成语有____,都用来比喻_____。
二、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汽车在空中飞①在城市日益发展的今天,对于上班族来说,塞车恐怕是最令人头痛不过的事情了。
每当这时,人们恨不得汽车能长出一双翅膀,腾空而起。
《俗世奇人》整本书阅读课 教案-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俗世奇人》整本书阅读课 教案-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5c8e73dc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d.png)
《俗世奇人》整本书阅读课教案教学目标:1.从人物的职业和人物的奇特之处入手,展开阅读,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2.认识书的结构。
3.渗透推动民间文化的传承。
教学重点:1.从人物的职业和人物的奇特之处入手,展开阅读,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2.认识书的结构。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人物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都认识了哪些人物?(机灵敏捷的小嘎子,摔跤惯手小胖墩,高大挺拔的祥子,吝啬至极的严监生,技术高超的刷子李。
)回忆一下刷子李的奇特之处在哪?板书:效果奇、动作奇、规矩奇。
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奇人——苏七块。
二、小组共学,感受人物(一)合作共学:想不想知道他又有什么奇特之处呢?让我们打开丛书22页,快速默读文章《苏七块》,画出体现他奇特的句子,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可以像这样(指板书)用概括的词语来填写学习单。
计时5分钟。
(二)交流汇报:1.苏七块是从事什么职业的?是哪科的大夫?他的原名叫什么?那为什么别人叫他苏七块呢?2.他的奇特之处在哪?小组汇报。
(效果奇动作奇规矩奇)预设:从哪看出的呢?动作奇:一连串的动作描写体现了苏大夫做事麻利、手到病除的高超医术。
(三)朗读抒情:1.你认为苏大夫是一位怎样的人?(预设:他看似脾气怪异、不讲情面,实则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
有原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Ppt:心中有规矩,行为定方圆。
)2.苏七块不仅医术高超还怀有一颗仁爱之心。
这样的苏大夫你们敬佩吗?你们能读出这种敬佩之情吗?先听一段范读。
Ppt播放范读视频。
先自己练习读,指名读,齐读。
(读绿色字)(四)精神引领:1.妙手神医苏七块的绝活是怎样练就的呢?(预设:刻苦钻研、名师指点、世代积累的经验。
)2.是呀,一个人围着一件事转,最后全世界都会围着你转。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想不想一睹当代大国工匠的风采?ppt大国工匠毛胜利的视频。
3.同学们此时有什么感受?能结合自己谈一谈吗?孩子们,老师相信通过勤学苦练和不懈努力,将来的你们也会成为大国工匠!三、认识书的结构:刷子李和苏七块两位奇人都出自于同一本书1.封面:《俗世奇人》,板书:俗世奇人(1)这是书的封面,仔细看封面,你有什么发现?介绍全本(全本一共有54个短篇小说合成一本短篇小说集),课件出示说明框。
五年级俗世奇人课外阅读竞赛
![五年级俗世奇人课外阅读竞赛](https://img.taocdn.com/s3/m/1db9a3e9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4.png)
五年级俗世奇人课外阅读竞赛姓名:班级:得分:一、填空题;31分1、俗世奇人作者是 ,这本书又名写的是地名的奇人奇事;2、“贱卖海张五”是打的招牌;3、“酒婆”爱喝的酒叫 ;4、绝盗一文中,小偷谎称自己是主人的与 ;5、蓝眼认错了图名为 ;6、贺道台的外号是 ,他有两种能耐,一是 ,二是 ;7、候家后一家卖石材,门口的千斤大锁是用做的;8、张大力举起的青石大锁上写着两行字:凡是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 ;9、工作时总是穿一身黑衣;二、选择题;39分1、不属于码头上身怀绝技的人;A.风筝魏B.醉拳刘C.机器王2、刘道元是个 ;A.绝盗B.看假画的C.文混混儿3、“浸了油赛的乌黑锃亮”中的“赛”的意思是 ;A.好像;似B.比过;赛过C.语气词4、贺道台的八哥学会的第一句话是 ;A.太太起痱子了吧B.笨鸟C.给大人请安5、好嘴杨巴是指的嘴巴好A.杨小巴B.杨七C.不能确定6、蔡二少年的能耐特别——A.卖糖葫芦B.卖家产C.没有能耐7、认牙不认人;A.苏大夫B.华大夫C.余大夫8、苏七块的本名叫A.苏金珍B.苏金散C.苏金珠9、刷子李的徒弟叫A.曹小三B.李小四C.王小五10、刷子李第一次带徒弟去刷浆,在休息期间,徒弟发现师傅裤子上的白点是A.粉刷落上去了B.抽烟时不小心烧的C.不能确定11、“酒婆”为什么叫“酒婆”A.因为她是卖酒的B.因为她是善街小酒馆的酒鬼C.因为是她卖的,而且喜欢喝酒12、张大力原名为A.张金碧B.张金比C. 张金壁13、“冯五爷”的故事中,最能体现出胖厨子偷技高的是A.他把鸡蛋裹在毛巾里B.他把灯座换成冻肉C. 他把鱼肉藏在被衩里三、判断题;30分1、大回爱钓鱼,最后在江边被活活冻死了;…………………………………2、大回用江南翠鸟的羽毛做渔漂;…………………………………………3、背头杨是女的,生性好动,好时髦;……………………………………4、酒婆的名字叫花子;…………………………………………………………5、死鸟是指一只已经死去的鸟;……………………………………………6、张大力举起青石大锁后,得到了百两银;………………………………7、冯家出两种人,一念书,一经商;……………………………………………8、冯五爷第五天就把状元楼关了;…………………………………………9、蓝眼买了两幅假画;………………………………………………………10、好嘴杨巴的故事中,店名“杨家茶汤”被人们改成了杨巴茶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俗世奇人》课外阅读竞赛
姓名:班级:得分:
一、填空题。
(31分)
1、《俗世奇人》作者是(),这本书又名()写的是()(地名)的奇人奇事。
2、“贱卖海张五”是()打的招牌。
3、“酒婆”爱喝的酒叫()。
4、《绝盗》一文中,小偷谎称自己是主人的()与()。
5、蓝眼认错了图名为()。
6、贺道台的外号是(),他有两种能耐,一是(),二是()。
7、候家后一家卖石材,门口的千斤大锁是用()做的。
8、张大力举起的青石大锁上写着两行字:凡是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
9、()工作时总是穿一身黑衣。
二、选择题。
(39分)
1、()不属于码头上身怀绝技的人。
A.风筝魏
B.醉拳刘
C.机器王
2、刘道元是个()。
A.绝盗
B.看假画的
C.文混混儿
3、“浸了油赛的乌黑锃亮”中的“赛”的意思是()。
A.好像;似
B.比过;赛过
C.语气词
4、贺道台的八哥学会的第一句话是()。
A.太太起痱子了吧
B.笨鸟
C.给大人请安
5、好嘴杨巴是指()的嘴巴好
A.杨小巴
B.杨七
C.不能确定
6、蔡二少年的能耐特别——()
A.卖糖葫芦
B.卖家产
C.没有能耐
7、()认牙不认人。
A.苏大夫
B.华大夫
C.余大夫
8、苏七块的本名叫()
A.苏金珍
B.苏金散
C.苏金珠
9、刷子李的徒弟叫()
A.曹小三
B.李小四
C.王小五
10、刷子李第一次带徒弟去刷浆,在休息期间,徒弟发现师傅裤子上的白点是()
A.粉刷落上去了
B.抽烟时不小心烧的
C.不能确定
11、“酒婆”为什么叫“酒婆”?()
A.因为她是卖酒的
B.因为她是善街小酒馆的酒鬼
C.因为是她卖的,而且喜欢喝酒
12、张大力原名为()
A.张金碧
B.张金比
C. 张金壁
13、“冯五爷”的故事中,最能体现出胖厨子偷技高的是()
A.他把鸡蛋裹在毛巾里
B.他把灯座换成冻肉
C. 他把鱼肉藏在被衩里
三、判断题。
(30分)
1、大回爱钓鱼,最后在江边被活活冻死了。
…………………………………()
2、大回用江南翠鸟的羽毛做渔漂。
…………………………………………()
3、背头杨是女的,生性好动,好时髦。
……………………………………()
4、酒婆的名字叫花子。
…………………………………………………………()
5、死鸟是指一只已经死去的鸟。
……………………………………………()
6、张大力举起青石大锁后,得到了百两银。
………………………………()
7、冯家出两种人,一念书,一经商。
……………………………………………()
8、冯五爷第五天就把状元楼关了。
…………………………………………()
9、蓝眼买了两幅假画。
………………………………………………………()
10、好嘴杨巴的故事中,店名“杨家茶汤”被人们改成了杨巴茶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