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认知损害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MK-801诱导出生早期大鼠精神分裂症模型的行为学研究
较, M K - 8 0 1 组 大鼠 自 发 活动显著减少 ( P< 0 . 0 1 ) , 其学 习能
力 明显降低 , 学 习速度减慢 , 空 间记 忆能力 下降 ( P< 0 . 0 5 ) 。
结论 MK 一 8 0 1诱导 的出生早期 s z模型大 鼠 自发活 动减少 , 能部 分模 拟 s Z的阴性症状 ; 其 学习及 记忆功 能损 害可 以部 分模 拟 s z的认知功能损害症状 。
・
7 6 8・
安徽 医科 大学学报
A c i n a l i s A n h u i 2 0 1 3 J u l ; 4 8 ( 7 )
MK. 8 0 1 诱 导 出生早期大 鼠精 神分裂症模型的行为学研究
化 通路 的成熟 等 一 系列 事 件 进 程 , 逐 渐 积 累 的脑 部
安徽省精神卫生 防治 中心 , 合肥
作者简介 : 蔡 菡, 女, 硕 士 研究 生 ;
2 3 0 0 2 2
结 构变 化 , 最 终导 致疾 病 的发生 。 因此 , 生命 早期 可 能 是s z 发 生 的关 键 时期 。 在此基础上 , 该 研 究 通 过
精 神 分裂 症 ( s c h i z o p h r e n i a ,S Z ) 是 一 种重 型精
神疾病 , 发病率和致残率极高 , 但发病机制 尚未完全
阐明 , 因此 , 建立 一种有 效 的动物 模 型对深 入研 究其
N S组 比较 , M K 一 8 0 1组大 鼠体重显著降低 ( P<0 . 0 1 ) , 并至少 持续 至注射结 束后 4周 。行为学 检测结 果显示 , 与N S组 比
2 0 1 3—0 3—1 2接 收
D A ) 非竞争性受体拮抗剂 , 在国内外科研 中已广泛 用于建立 s z模型, 但其使用 剂量 、 持续作用时间等 尚未 统一 标 准 及 评 价 体 系 。越 来 越 多 的证 据 显
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的MRI研究进展
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的MRI研究进展刘晓朋;徐成【摘要】目前对于精神分裂症病人的MRI研究取得了迅猛发展,但是动物模型的研究在该病中较少涉及。
动物的MRI研究可以进行由于伦理因素在人体不能进行的各种研究,探索生理、病理情况下内在机制。
综合国内外近几年研究成果,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MRI成像方法及其在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研究中的应用。
%At present, the MRI research on schizophrenia has achieved rapid development, but the animal model is relatively rare in the field. Animal MRI research can overcome the various limitations due to ethical factors in human research, and can explore the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internal mechanism. According to worldwide research results in recent years, MRI imaging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nimal models of schizophrenia have been introduced.【期刊名称】《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年(卷),期】2016(039)003【总页数】3页(P235-237)【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大鼠模型;精神分裂症;功能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波谱成像【作者】刘晓朋;徐成【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太原030001;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太原030001【正文语种】中文DOI:10.19300/j.2016.Z3707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的、病因和发展机制仍未明确的脑功能退化性疾病。
精神分裂症“二次打击”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基础医学与临床Basic&Clinical MedicineJune2021 Vol.41No.62021年6月第41卷第6期文章编号:1001-6325(2021)06-0779-07研究论文精神分裂症“二次打击”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尤鹏升,韦晖,许琪*(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05)摘要: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因素孕期感染和产后炎性反应对疾病表型是否具有累加效应。
方法给GD9.5孕鼠腹腔注射聚肌胞昔酸建立母体免疫激活模型,其子代于青春期或成年早期再次注射poly I:C,建立“二次打击”小鼠模型:1)通过ELISA和RT-qPCR检测模型小鼠外周血和大脑中的炎性因子表达;2)通过前脉冲抑制和MK-801诱导的自发活动等行为学实验,检测小鼠的精神分裂症表型。
结果1)MIA小鼠成年后表现出明显的行为学改变,如感觉运动门控障碍、MK-801的高敏感性等,且雌性小鼠受累程度较雄性小鼠更重;2)“二次打击”之后,MIA小鼠的感觉运动门控障碍减轻,精神分裂症相关表型部分缓解。
结论青春期或成年早期的炎性反应与孕期感染间不存在协同的病理效应。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母体免疫激活;二次打击;poly I:C中图分类号:R338.2文献标志码:AEstablishment and evaluation of a two-h让model of mouse schizophreniaYOU Peng-sheng,WEI Hui,XU Qi*(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edical Molecular Biology,Department of Molecular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Institute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 CAMS,School of Basic Medicine PUMC,Beijing100005,China)Abstract:Objective Prenatal infection and postpartum inflammatory experiences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schizophrenia・To explore whether prenatal immune activation and prepubertal inflammation have cumulative impact on vulnerability to schizophrenia.Methods Polyinosinin-polycytidylic acid was injected into pregnant mice to establish maternal immune activation models on gestation day9.5.Offspring were treated with poly I:C during puberty or adulthood as the second h让.1)Using ELISA and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to detect inflammatory response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poly I:C.2)The effects of single or combined exposure to prenatal immune activation and prepubertal inflammation were examined by prepulse inhibition and locomotor reactions to dizocilpine (MK-801).Behavioral assessment took place when the animals reached adulthood・Results1)Offspring from poly I:C-treated mothers showed sensorimotor gating deficiency,as well as in the precipitation of behavioral hypersensitivity to the drugs dizocilpine,which were similar with schizophrenia.The phenotype of female was收稿日期:2021-02-24修回日期:2021-04-1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25008,81930104,3197095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1306700,2020YFA0804502);北京市科技计划(Z181100001518001);中国医学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2016J2M亠004);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18B030334001)*通信作者(coiresponding author):xuqi@780基础医学与临床Basic&Clinical Medicine2021.41(6) more pronounced than male.2)However,double-hit modeFs sensorimotor gating deficient level was lower than that of prenatal immune activation model,and the phenotype of schizophrenia was relieved after second hit. Conclusions There is no synergistic pathological effect of prenatal immune activation plus pre-pubertal or adulthood inflammation.Key words:schizophrenia;maternal immune activation;two-hit;poly I:C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高异质性的重症精神疾病。
人参皂甙对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大鼠记忆保持的影响
・基础研究・人参皂甙对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大鼠记忆保持的影响高永利① 韩文强② 戴捷① 原亚文① 杨来启① 邓自和①【摘 要】目的:探讨人参皂甙(Ginsenosides,GS)对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大鼠记忆保持的影响。
方法:入组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人参皂甙灌胃,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治疗第5天后,两组大鼠同时注射药物MK801(5-甲基二氢二苯并环庚稀亚氨马来酸或地卓西平马来酸盐)建立精神分裂症的动物模型;在用MK801前、第1、3、5天,采用主动回避反应(AAR)和一次性被动回避反应(OP AR)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变化。
结果:给予MK801后,实验组大鼠ARR第1、3、5习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31179±18190/158128±6178,134186±15149/92129±9122,81164±17129/36108±17112,t= 10135、6168、5129,P<0101),且消退也慢于对照组(199109±15178/169144±13172,128194±10180/ 108115±13145,98106±11150/42133±20108,t=4101、3141、6181,P<0101)。
给MK801后,OP AR训练到第5天,大鼠的步入潜伏期实验组显著大于对照组(79125±13149/51133±11109,t=4153,P<0101),触电次数和触电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4125±1149/8133±2109,7125±3149/27133±6109,t=4149、8110, P<0101)。
结论:连续口服GS对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大鼠记忆保持能力受损有明显保护作用。
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
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高博,苏州大学药学院造模方式:发育诱导、药物诱导、损伤和基因操作。
大多数啮齿类动物精分模型表型上类似阳性症状发作,表明中脑-边缘系统多巴胺功能损伤,少数模型表现出社交障碍、学习和记忆能力受损,类似于精分的阴性症状和认知能力缺陷。
美国MATRICS 机构(the US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and academic partners developed the Measurement and Treatment Research to Improve Cognition in Schizophrenia, MATRICS)提出认知功能的七个核心症候群: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注意力和警惕性(attention/vigilance),推理和问题处理(reasoning and problem solving),处理速度(processing speed),视觉学习和记忆(visual learning and memory),语言学习和记忆(verbal learning and memory),以及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
并建议使用药物诱导和损伤模型模拟精神失常的认知缺陷。
尽管氟哌啶醇和氯氮平可以逆转精分的阳性症状,但目前没有可以作为金标准的治疗所有症状的阳性对照药用于研究。
Figure 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key behavioural, neurochemical and structural changes expected be present and to have translational relevance to the three core symptom domains of schizophrenia in an animal model of the disorder.动物模型都基于一个基本理论,即多巴胺功能障碍是精分发病的核心病理生理学基础,但近来基因研究和谷氨酸相关模型的进展揭示两者也很重要。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Shanghai A rchives of Psychiatry, 2007, Vol. 19, No. 4
·综述 ·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王冬梅
近年来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认知功能已成为精神科临床 及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除传统的心理测验方法 ,随 着功能影像学的发展 ,功能磁共振 ( fMR I) ,正电子发射断层 扫描 ( PET) 等应用于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研究 ,得到了一 些有意义的结果 。目前对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已基本统一 观点 ,即认知功能障碍在首发精神分裂症发病前或发病时就 已经存在 ,认知功能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独立症状 ,至少 85%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持久而严重的认知障碍 ,特别是 在注意 、言语记忆和执行功能方面 [1 ] 。
2 认知障碍可能的神经病理学基础
额叶结构的改变被认为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起了重要 作用 。一般认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与大脑额 叶及颞叶的不同区域以及相邻的皮质下结构的改变有关 ,主 要是前额叶 [9 ] ,并且认为这种改变在首发精神分裂症发病前 就已经存在 [10 ] 。Molina[11 ]的研究也认为额叶功能缺陷是首 发精神分裂症的标志 ,支持了精神分裂症神经发育的理论 , 即在大脑发育期间发生了脑结构或功能的异常改变 ,进而导 致精神分裂症的发生 。
1 认知功能障碍的表现
1. 1 记忆障碍 最近的研究结果显示 ,记忆障碍和注意障碍是精神分裂
症两个相对独立的症状 。记忆障碍在精神分裂症疾病发展 中具有稳定性 ,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残缺症状之一 ,它反映 了海马功能的缺陷 [2 ] 。工作记忆障碍是目前研究精神分裂 症记忆障碍的一个热点 。Henry 等 [3 ]应用一整套神经心理 学测查对 27名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 38 名健康人进 行对照研究 ,发现分裂症组言语工作记忆与视觉定位 、视觉 保持 、视觉传动协调 、执行功能有关 ;空间工作记忆与视觉保 持 、视觉定位 、物体记忆 、面孔记忆等有关 ,正常对照组的工 作记忆和其他神经心理学功能没发现显著相关 。这些发现 证实工作记忆是精神分裂症神经认知缺陷中的核心障碍 ,是 分裂症认知受损的标志 。 Chey等 [4 ]应用空间工作记忆广 度 ,空间延迟反应测验 ,评估短时在线储存 :对 15例精神分 裂症患者和 16 名正常人的视空间工作记忆能力进行了比 较 ,发现精神分裂症组空间工作记忆广度得分比正常人组明 显减低 ,空间延迟反应准确率比正常人组低 ,反应时比对照 组长 。目前较多研究证实 [5 ]工作记忆主要与额叶 ,特别是左 侧额叶 腹 外 侧 及 双 侧 额 叶 背 外 侧 (DLFC ) 和 额 叶 腹 外 侧 (VLFC)有关 ,不同的类型的工作记忆与不同脑区相联系 。 1. 2 注意障碍
MK-801处理青春期大鼠制作精神分裂症认知损伤模型和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机制研究
MK-801处理青春期大鼠制作精神分裂症认知损伤模型和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机制研究第一部分MK-801对青春期大鼠认知功能和海马神经细胞突触的影响背景:认知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
研究发现突触生长缺陷与认知障碍有关。
尸检研究也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海马神经细胞也存在突触生长缺陷。
NMDA受体在青春期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通过调节突触修剪和稳定而对大脑发育起了关键作用。
非竞争性NMDA受体阻断剂常被用来制作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动物模型。
目的:探索青春发育期阻断NMDA受体是否会导致海马神经细胞的突触生长缺陷,并最终导致认知障碍。
方法:雄性青春期大鼠接受14天MK-801(0.2mg/kg i.p qd)或相等容积的生理盐水的腹腔注射后,观察它们的空间记忆能力、树突棘形态变化、突触前和突触后标志物(SYP和PSD-95)的蛋白表达量以及突触生长相关因子RhoA、Rac1和Cdc42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
结果:我们发现亚慢性MK-801使青春期大鼠认知功能损伤,海马神经细胞的树突棘头直径缩小。
同时,亚慢性MK-801使青春期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内的突触素和PSD-95的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RhoA mRNA表达水平上升但是Rac1和Cdc42的mRNA水平明显下降。
结论:青春发育期如果NMDA受体受到阻断会导致海马神经细胞的突触生长缺陷这次的研究结果为探索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第二部分奥氮平、利培酮和喹硫平对MK-801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认知和海马小清蛋白阳性中间神经元的影响背景:认知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
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能用来治疗认知障碍。
但是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APDs)改善认知损伤的机制至今不明。
尸检和关联研究均证明PV中间神经元的突触抑制功能障碍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障碍密切相关。
亚慢性MK-801能诱导青春期大鼠出现类似于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症状和PV 中间神经元数量下降等神经病理学改变。
建立新一代的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
心理科学进展 2008,16(3):399~403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建立新一代的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李量李楠欣(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北京 100871)摘要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发展,是当前探索精神分裂症的神经生物学和认知心理学机制的一个关键课题。
在加工-保护理论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感觉运动门控精神分裂症模型一直受到普遍的关注。
然而,高级认知活动是如何对感觉门控进行调节的这一核心问题目前还有待进一步的解决。
本综述围绕着这个核心问题,系统地解释为什么惊反射前脉冲抑制成为目前最为流行的一种精神分裂症的模型,并介绍恐惧情绪学习对感觉运动门控调节作用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阐述这种自上而下的调节作用如何受到在早期发育阶段的社会隔离的影响。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感觉运动门控,前脉冲抑制,情绪学习,恐惧条件化,社会隔离。
分类号 B8451 精神分裂症的感觉运动门控模型:惊反射的前脉冲抑制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而复杂的精神疾病。
建立相应的动物模型是认识这种精神疾病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
以往的一些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病人所表现出的认知混乱和情绪异常是起源于感觉门控功能的缺失,因此可以通过研究动物的感觉门控功能缺失的机制来建立一种相应的精神分裂症的动物模型[1]。
惊反射是哺乳动物的一种最强的全身性反射活动,它可以由突发性的强感觉刺激所引起,并具有潜伏期短、刺激的累加作用强、和反应的动态范围宽等特点[2~4]。
惊反射的中枢神经环路的核心结构是接受来自耳蜗核、三叉神经核以及前庭神经核的二级感觉纤维投射的尾侧桥脑网状核(caudal pontine reticular nucleus, PnC),该结构中的巨型细胞发出投射纤维到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中的运动或前运动神经元[5]。
惊反射是人与动物对于威胁刺激的一种迅速反应,对适应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也对认知和行为活动有干扰作用。
动物模型在精神分裂症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
动物模型在精神分裂症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王晓良;崔东红;粟幼嵩【摘要】Schizophrenia is a kind of serious mental health disease, which brings huge loading to families and society. Because of lacking of research methods and materials for the disease, the mechanism of this disease is not entirely clear until now. However, the starting and progression of schizophrenia have began to know gradually after animal model being introduced into ihe research. This article reviews about the mechanism of schizophrenia form the animal models such as neu-rodevelopment model, pharmacology model, transgene model and gene-environment interaction model, in order to supply helpful reference lo relevant research in future.%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精神疾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由于该病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材料限制,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发展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然而,自从动物模型引入到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的研究工作后,人们从多个角度逐步来解释该病的发生与发展.本文将从动物的神经发育模型、药理模型、转基因模型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模型多个方向,就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今后该病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2(009)030【总页数】4页(P23-26)【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作者】王晓良;崔东红;粟幼嵩【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上海,20003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上海,20003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上海,20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3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慢性精神疾病,具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异常的障碍,以精神活动与环境之间不协调为特征,在人群中具有很高的发生率,大约为1%。
新靶点抗精神病药SEP-363856研究进展
•综述•新靶点抗精神病药SEP-363856研究进展张月苏允爱司天梅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100191通信作者:司天梅,Email:si.tian-mei@【摘要】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高致残性精神障碍,其病因和病理机制复杂。
既往抗精神病药主要通过作用于多巴胺2型受体发挥疗效,对阴性症状和认知损害症状的疗效欠佳且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功能康复。
因此,作用于新靶点的抗精神病药的研发显得尤为迫切。
SEP-363856是基于表型筛选策略发现的一种不与多巴胺2型受体结合的独特抗精神病药,临床前研究数据表明,SEP-363856的疗效可能与激活痕量胺相关受体1和5-羟色胺1A受体有关,该药的发现有望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本文中简要介绍了SEP-363856的研发历程,包括临床前研究结果及最新的临床试验数据,便于读者了解这一新型抗精神病药。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受体,多巴胺;受体,血清素,5-HT1A;SEP-363856;痕量胺相关受体1Research progress of new target antipsychotic drug-SEP-363856Z h a n g Y u e, S u Y u n a i, S i T i a n m e iP e k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S i x t h H o s p i t a l/I n s t i t u t e o f M e n t a l H e a l t h, N a t i o n a l C lin ic a l R e s e a r c h C e n t e r f o rM e n t a l D i s o r d e r s(P e k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S ix t h H o s p i t a l),N H C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M e n t a l H e a l t h(P e k i n gU n i v e r s i t y),B e i j i n g100191,C h in aC o r e s s p o n g d i n g a u t h o r: S i T i a n m e i, E m a il: s i.t i a n-m e i@163.c o m【Abstract 】Schizophrenia is a common chronic disabling mental disorder with complexetiology and pathological mechanism. Over the past 70 years, antipsychotics have primarily acted onD2 receptors, with poor response to negative symptoms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more adverseeffects, which hav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patient compliance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Therefore, thedevelopment of new-targeted antipsychotic drugs is particularly urgent. SEP-363856 is anon-D2-receptor-binding drug for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which is found by phenotypicscreening strategies, and the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 has not been fully elucidated. Preclinicaldata suggest that SEP-363856 may active Trace amine associated receptor 1 (TAAR1〕and5-HT1A receptors, and the discovery of this drug shed light on new treatment options forschizophrenic. This review provides an introdu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SEP-363856, includingpreclinical findings and the latest clinical trial data, to help readers understand this newantipsychotic drug.【Key words 】Antipsychotic agents; Receptors, dopamine; Receptor, serotonin,5-HT1A; SEP-363856; Trace amine associated receptor 1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精神疾病,终身患病率记忆、决策等认知功能的损伤。
精神分裂症的潜伏抑制动物模型
心理科学进展 2008,16(3):392~398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精神分裂症的潜伏抑制动物模型*邵枫1王玮文2,3刘美1金暕1(1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北京 100871)(2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院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3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脑—行为研究中心,北京 100101)摘要 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的建立,是当前研究精神分裂症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以及开发新的抗精神病药物的一个重要课题。
文章系统地阐述了以潜伏抑制为行为模式的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的理论以及神经机制,并重点介绍了精神分裂症的潜伏抑制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1)调节某些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中枢神经递质的传递活动;(2)对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中脑-伏隔核神经环路进行结构损伤或药物性干预;(3)在发育早期给予免疫刺激或环境应激。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潜伏抑制,中脑-伏隔核神经环路。
分类号 B8451 潜伏抑制:一种跨动物种系的行为模式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而复杂的精神疾病,人群发病率高达1%。
它的典型症状包括思维障碍、幻觉、错觉和妄想等阳性症状,以及社会退缩、情感淡漠和意志缺乏等阴性症状,这些症状主要涉及注意、记忆、抽象思维、信息整合以及执行功能等认知功能[1]。
如何建立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的动物模型对于了解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机制、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作用机理以及新药开发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建立精神分裂症的动物模型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通过动物行为的活动来反映精神分裂症的认知障碍。
潜伏抑制(latent inhibition, LI)是一种活跃的现象,它指的是如果一个刺激被反复呈现而未被强化(前呈现),那么这种前呈现将干扰随后的涉及该刺激的学习任务[2]。
潜伏抑制的基本实验程序如下:个体被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前呈现组(stimulus pre-exposed, PE)而另一组为非前呈现组(non-pre- exposed, NPE)。
乙酰胆碱激动剂对大鼠拟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乙酰胆碱激动剂对大鼠拟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姓名:邵双学号:1001210378院系:心理学系专业:基础心理学研究方向:生理心理学导师姓名:邵枫副教授二零一叁年五月版权声明任何收存和保管本论文各种版本的单位和个人,未经本论文作者同意,不得将本论文转借他人,亦不得随意复制、抄录、拍照或以任何方式传播。
否则,引起有碍作者著作权之问题,将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中文摘要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而复杂的精神疾病,认知障碍是其核心症状之一。
已知乙酰胆碱系统是参与认知调节的中枢神经递质系统之一,且与目前公认的与精神分裂症关系密切的多巴胺系统有一定的相互作用。
本研究通过青春期MK-801注射和青春期社会隔离两种建模方式,采用Morris水迷宫和前脉冲抑制两种行为检测方法,观察了乙酰胆碱激动剂加兰他敏对大鼠拟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其与中枢多巴胺神经递质系统的相互作用。
研究结果发现,青春期MK-801注射及社会隔离均能诱导成年大鼠前脉冲抑制的缺失,并显著降低了前额叶多巴胺D2受体的蛋白含量,但不影响青春期大鼠的前脉冲抑制。
乙酰胆碱激动剂加兰他敏可以逆转上述拟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的前脉冲抑制缺失,以及前额叶多巴胺D2受体蛋白含量的异常降低。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青春期动物进行MK-801注射和社会隔离,可以成功建立拟精神分裂症前脉冲抑制的动物模型,从而为进一步研究精神分裂症的神经机制奠定了基础。
加兰他敏对前脉冲抑制缺失的逆转证实了乙酰胆碱激动剂对于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的治疗效果,为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神经机制研究以及相关新药的研发提供了基础。
此外,加兰他敏对前额叶多巴胺D2受体蛋白含量异常降低的逆转以及这种逆转与前脉冲抑制逆转的一致性表明,乙酰胆碱激动剂对于前脉冲抑制的影响与前额叶多巴胺D2受体相关,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进一步研究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青春期社会隔离MK-801 前脉冲抑制加兰他敏The effect of acetylcholine agonist on cognitive dysfunction schizophrenia ratsShuang Shao (Psychology)Directed by Feng ShaoAbstractSchizophrenia is a serious and complex mental disease, and cognitive dysfunction is one of the core syndromes of it. The acetylcholine system is known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ognition regulation, and growing evidence showed that there are some interactions between it and the dopamine system, which is generally acknowledged to have a big effect on schizophrenia. In this study, we use adolescent MK-801 injection and adolescent social isolation to induce cognitive dysfunction in wistar rats, then observe the affections of acetylcholine agonist galantamine on rats’ cognitive dysfunction using morris water maze test and prepulse inhibition test,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dopamine system in central neural system using immunohistochemistryResults show that both adolescent MK-801 injection and adolescent social isolation impaired prepulse inhibition of adult rats an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number of cells expressing the D2 receptor in the mPFC, however, neither of the operations have any influences on prepulse inhibition of adolesent rats. Acetylcholine agonist galantamine attenuates the deficits in prepulse inhibition and the abnormal decrease of the number of cells expressing the D2 receptor in the mPFC The current findings show that the use of adolescent MK-801 injection and adolescent social isolation are useful models to probe neurobiological mechanisms for 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s, such as schizophrenia. Galantamine have the ability to improve prepulse inhibition in established pharmacologic and isolation models of impaired PPI, which contributes to the study of new antipsychotic drugs. Further more, the reversal effect of galantamine on the number of cells expressing the D2 receptor in the mPFC prove the interaction of the acetylcholine system and the dopamine system, this interaction provides important evidence for further studies on neurobiological mechanisms of schizophrenia.Keywords: Schizophrenia; Adolescent social isolation; MK-801; Prepulse inhibition; Galantamine目录第一章前言 (1)1.1 精神分裂症相关背景介绍 (1)1.1.1 精神分裂症概述 (1)1.1.2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 (1)1.2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 (2)1.2.1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概述 (2)1.2.2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表现 (3)1.2.3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生化基础 (5)1.3 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 (7)1.3.1 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的建立 (7)1.3.2 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的行为和认知模式 (10)1.4惊反射的前脉冲抑制及神经机制 (11)1.4.1惊反射的前脉冲抑制 (11)1.4.2 惊反射前脉冲抑制的神经机制 (12)第二章问题的提出和论文结构 (15)2.1建立拟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动物模型 (15)2.2乙酰胆碱激动剂对拟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认知功能是否有影响 (16)2.3乙酰胆碱激动剂的上述影响是否与多巴胺受体有关 (16)2.4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结构 (17)第三章加兰他敏对药物注射诱导的拟精神分裂症动物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19)3.1加兰他敏对药物注射动物模型认知行为的影响 (19)3.1.1 实验方法 (19)3.1.2 实验结果 (23)3.1.3 小结 (28)3.2加兰他敏对药物注射动物模型多巴胺受体表达的影响 (29)3.2.1 实验方法 (29)3.2.2前额叶多巴胺D2受体免疫组化的结果 (30)3.2.3 小结 (32)第四章加兰他敏对社会隔离诱导的拟精神分裂症动物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33)4.1加兰他敏对社会隔离动物模型认知行为的影响 (33)4.1.1 实验方法 (33)4.1.2 实验结果 (34)4.1.3 小结 (39)4.2加兰他敏对社会隔离动物模型多巴胺受体表达的影响 (39)4.2.1 实验方法 (39)4.2.2前额叶多巴胺D2受体免疫组化的结果 (40)4.2.3 小结 (41)第五章总讨论 (42)5.1青春期不同处理诱导的大鼠拟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的建立 (42)5.2乙酰胆碱激动剂对拟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前脉冲抑制缺失的影响 (43)5.3乙酰胆碱激动剂的上述影响与前额叶多巴胺D2受体的关系 (43)5.4研究总结与展望 (44)5.3.1 研究总结 (44)5.3.2 研究展望 (44)参考文献 (46)致谢 (53)第一章前言1.1 精神分裂症相关背景介绍1.1.1 精神分裂症概述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严重而复杂的精神疾病。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2019年第6卷第60期2019Vol.6No.60196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胡慧玲1,邱颐2(1.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2.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摘要】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麻醉和手术后通过一系列神经心理学测试方法检测到的一种并发症,多见于老龄患者。
POCD临床表现主要为患者术后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焦虑等认知功能改变,严重者出现人格改变。
本文主要从目前国内外有关的POCD动物模型建立的机制与方法进行总结,希望能够为更多学者对POCD相关的研究提供一些方向。
【关键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动物模型;方法;机制【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60.196.021吸入麻醉药的建模机制与方法七氟烷是临床常用的吸入麻醉药,它通过升高炎症因子IL-6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水平来影响认知功能。
利用透明麻醉盒一侧孔腔连接麻醉机来改变吸入麻醉药的浓度来建立POCD模型。
麻醉盒内保持温度于25℃,另一个侧孔接麻醉气体监测仪监测流出气体中吸入麻醉药浓度和氧气以及CO2的浓度。
我们根据实验研究目地的不同进行随机分组,麻醉结束后将实验动物置于空气中使其自然苏醒。
如将大鼠分为四组:A组仅吸入一定浓度的氧气,B、C、D组分别吸入不同浓度的七氟烷和一定浓度的氧气,这样就通过模拟给予不同浓度的七氟烷和空白组,然后进行行为学评估和免疫组化及定量分析,最终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四组之间的差异,成功建立了POCD模型。
2静脉麻醉药的建模机制与方法研究显示氯胺酮能导致动物脑内神经元死亡增多、树突结构发生改变后损害海马神经元和抑制胶质细胞再生来影响其学习记忆功能[1]。
通过对同一窝别里的随机分组动物注射同一麻醉药的不同浓度或者是对不同组的动物注射不同的静脉麻醉药来建立POCD模型。
动物模型在精神分裂症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
动物模型在精神分裂症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作者:王晓良崔东红粟幼嵩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2年第30期[摘要]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精神疾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由于该病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材料限制,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发展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然而,自从动物模型引入到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的研究工作后,人们从多个角度逐步来解释该病的发生与发展。
本文将从动物的神经发育模型、药理模型、转基因模型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模型多个方向,就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今后该病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中图分类号] R74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10(c)-0023-04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慢性精神疾病,具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异常的障碍,以精神活动与环境之间不协调为特征,在人群中具有很高的发生率,大约为1%。
由于神经病理学知识上的缺乏及伦理道德等因素的影响,到现在为止人们对其还没有完全了解。
随着动物模型在该领域的兴起与发展,对这种疾病的认识开始有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从神经发育模型、药理模型、转基因模型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模型多方面来综述动物模型在精神分裂症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
1 神经发育模型1.1 对新生动物的脑部损伤这类模型主要是用一系列方法损毁新生鼠、猴某些特殊脑区,如前额皮质、海马、杏仁核。
因这些脑区在大脑认知、情感中起重要作用,所以对这些区域的破坏在某种程度上模拟了精神分裂症的表现。
早期研究最多的是新生大鼠腹侧海马损伤模型,破坏了海马参与的广泛皮质和皮质下的神经环路而出现精神分裂症样表现,目前这种模型相当成熟。
当前发展较快的为新生大鼠基底外侧杏仁核兴奋毒性损伤模型,这种模型大鼠的运动增多、听觉惊刺激的反应增加、惊跳反射刺激前脉冲抑制(PPI)缺陷及持续的潜伏抑制(LI)异常,空间学习能力和记忆等认知能力下降,表明在神经发育阶段杏仁核的损伤会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发生[1]。
动物辅助干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研究进展
动物辅助干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研究进展陈宇斌,张灵慧,李棋,周郁秋*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护理学院,黑龙江 163319Research progress on animal⁃assisted interventions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CHEN Yubin, ZHANG Linghui, LI Qi, ZHOU YuqiuSchool of Nursing,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Daqing Campus, Heilongjiang 163319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ZHOUYuqiu,E⁃mail:**************Keywords animal‐assisted intervention; schizophrenia; alternative medicine; review摘要主要对动物辅助干预的理论选择、神经机制、模式实施及其在精神分裂症病人中的干预效果进行综述,旨在为后期动物辅助干预的临床应用和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动物辅助干预;精神分裂症;替代医疗;综述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3.24.012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持续或反复发作的重性精神障碍,通常以幻觉、妄想和思维混乱为主要特征,常引起严重的个人和社会功能损害[1]。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于2022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大约2 400万人患有精神分裂症。
我国精神分裂症病人约占精神科住院病人的50%,60%的慢性精神病已成为社会人均经济成本最高的精神疾病[3‐4]。
南丁格尔于1860年指出,动物是病人的绝佳伙伴,特别是对于长期的慢性病病人[5]。
研究显示,动物辅助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病人阴性症状、认知功能及暴力事件发生率[6‐8]。
乙酰胆碱激动剂对大鼠拟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乙酰胆碱激动剂对大鼠拟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拟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常伴有认知功能障碍。
乙酰胆碱激动剂被广泛用于拟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然而其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仍不完全清楚。
本研究旨在探究。
实验选用60只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注射拟精神分裂症诱导剂,治疗组注射拟精神分裂症诱导剂和乙酰胆碱激动剂。
实验持续六周,每周进行一次认知功能测试。
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在认知功能测试中表现出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如空间记忆受损、学习能力下降等。
而治疗组大鼠在认知功能测试中表现出与对照组相似的认知水平,说明乙酰胆碱激动剂能够改善大鼠拟精神分裂症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
进一步的实验结果显示,乙酰胆碱激动剂能够增加海马区和前额叶皮层乙酰胆碱的释放,同时减少多巴胺的释放。
这表明乙酰胆碱激动剂通过增加乙酰胆碱的水平,抑制多巴胺的释放,从而改善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
总结起来,乙酰胆碱激动剂对大鼠拟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这一发现为拟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乙酰胆碱激动剂可能成为拟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重要药物。
然而,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这一发现,并确定最佳的治疗剂量和时间窗口,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依据。
精神分裂症认知损害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精神分裂症认知损害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林晔喆;崔东红
【期刊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15(035)010
【摘要】精神分裂症的认知损害以其对患者产生严重的社会功能影响而备受关注.现有治疗对于精神分裂症认知损害的改善效果不佳,需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大量的研究.因研究方法的限制,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有限.动物模型,作为一种有效的研究工具,可以模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损害,以代替在人体无法直接进行的研究.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利用实验动物模拟精神分裂症认知损害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研究及改善精神分裂症的认知损害提供思路.
【总页数】6页(P1569-1574)
【作者】林晔喆;崔东红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上海200030;上海市重性精神病重点实验室,上海2011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3
【相关文献】
1.MK-801建立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J], 蔡菡;程万良;徐磊
2.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J], 李晓白;方贻儒;王祖承;井上猛;小山司
3.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J], 苏允爱;司天梅;舒良
4.精神分裂症神经发育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J], 李楠欣;平俊丽;吴玺宏;李量
5.精神分裂症认知损害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 [J], 刘鑫垚; 马超; 贾竑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精分病治疗动物实验
精分病治疗动物实验迄今为止,尚无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造成的工作记忆障碍的标准化疗法,无论是治疗性疗法还是药物疗法。
我们目前用于治疗的药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精神病性症状,却漏过了认知性症状。
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现在认为,可能有一种方法可以治疗相关的工作记忆损伤。
他们在小鼠实验中,成功地逆转了与疾病相关的SETD1A基因突变。
研究人员在论文中称,这处特定基因的突变“大大增加了患病的风险”。
哥伦比亚大学祖克曼研究所的神经科学家XXX说:“成年小鼠大脑中SETD1A活性的恢复使其恢复了学习能力,我们感到很惊讶,这意味着这种突变在大脑发育过程中造成的损害并非不可逆转。
”XXXs说,这是向前迈出的令人鼓舞的一步,它是“一种利用遗传学知识来甄别可在疾病发作后恢复成人大脑正常认知和细胞功能的药物的方法。
”虽然小鼠并未罹患精神分裂症,但是携带这一突变基因的动物确实显示出空间记忆丧失的迹象——无法走出简单的迷宫。
不仅如此,它们的前额叶皮层看上去与正常大脑截然不同,神经元更短,好像发育不良。
处理这些细胞需要某种可以操纵SETD1A基因的药物。
问题是,压根就不存在这种药物。
经过反复努力中,他们发现当另一个名为LSD1的基因被关闭时,SETD1A的负面影响就消失了。
所以,重新启用LSD1抑制剂药物似乎是合乎逻辑的。
神经科学家Jun Mukai说:“服用LSD1抑制剂的几周内,实验动物的记忆力得到显著改善。
更加惊人的是我们在动物大脑中观察到,它们轴突的生长方式与健康动物相似。
”更妙的是,这种药物可作用到造成记忆缺陷的内在机制上,而非仅仅针对症状。
神经科学家XXX说:“我们已经找到了确凿的证据,证明[SETD1A]不仅可以指导早期发育,而且还支持成人大脑中正在进行的功能,如轴突生长。
”该团队现在希望利用人类遗传学的知识在人体之中重新动物实验的结果,最终确定未来药物的作用途径。
XXX说:“我们知道这些基因突变毫无疑问会增加人类患上精神分裂症的风险,所以我们就在白鼠身上诱导出相关突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
Disc1 基因工程小鼠 Disc1 ( disruptedinschizophrenia 1 ) 是 一 个 早 期 发现的突触 蛋白, 在 胎 儿 出 生 前后 的神 经 元 突触形 、 成 神经元 迁 移 和 突触 可 塑 性中 起 着 关键作用。 目 前主要采用 基 因 突 变 及 转 基 因 的 技 术 制作 Disc1 突 变鼠。 Disc1 转基 因 小 鼠 有 工 作 记 忆 和 执 行 功 能 的 缺 Disc1 转 基 陷, 但空间学习能力完好。在脑形态方面, 因小鼠双侧 脑 室间 隙 扩 大, 大 脑 皮 质 厚 度和 大 脑 体 积都减小; 内侧前额叶 皮 质 和 海 马 小 清 蛋白 减 少, 而
[1 ]
知
[2 ]
。有学者提出精神 分裂 症的 整 合 社会 发 展 认知
模型, 认为认知 障碍 与 中 脑 多 巴胺 系统的 紊 乱 具有 [3 ] 交互作用 。 对精神分裂症认知 障碍 的 机制 研究 无 法 在人体 直接进行, 但 加 深 对 其 的 理 解有 助 于 临床 上 改善 精 神分裂症患者 的 认知 功 能、 提 高 患者 的生 存 质 量以 及降低致残率。精神 分裂 症动物模型 旨 在 最 大 程 度 地模拟精神 分裂 症 患者 所 表 现出 的症 状和 内 表 型,
] 、 NRG1 剪 切 酶 杂 合 缺 失 [Nrg1
+/-
] 等都 能 模 拟 出 精神 分裂 症 相关 的 行 为 小鼠显示出认知方 面 的
[6 ]
改变。其中 Nrg1 ( DEGF)
恐惧条件反 射和 失 匹配 负 波 上的 损 害
。 NRG1 的
穿膜结构域对于促 进 和 逆 转 信 号 转 导的 级 联 放 大 有 关键作用。 该 结 构 异 常 在小 鼠 身 上 具有 性 别 差异。 NRG1 穿膜结构 域 截 短 雄 性小 鼠 出现 明显 的 认知 障 碍, 该基因的 半 缺 失 可以 改 变 雄 性小 鼠 γ氨基丁酸 能活性, 并且在海马部 CA1 锥 体神 经 元 上 GAD67 和 小清蛋白 的 表达明显 降低, 说 明 NRG1 穿 膜 部可能 通过 海 马 γ氨基丁酸能中间神经元介导认知改 [7 ] 变 。NRG1 突 变 所 导 致 的 认 知 症 状 还 可 能 与 NRG1 激活 PI3 - 激酶 / AKT 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尤其 [8 ] 。 在雄鼠和卵巢切除的雌鼠身上 ErbB4 基 因 受 到抑制, 此外, 也 可以 出现认知 障 [9 ] 。 Golani 等 给青 春 期小 鼠注射一 种 全 ErbB4 激 碍 酶抑制剂, 以 提 高纹状 体多 巴胺 水水 平 来 诱导精神 分裂症小鼠 模型, 发 现 该 抑制剂可以 使 小 鼠 成 年 后 出 现 T 迷 宫 反 转 学 习 能 力 损 害。 另 有 研 究 发 现 ErbB1 抑制剂可 减 轻 大 鼠 的 恐 惧 条件 反 射 学 习 中的 潜在抑制损害
[5 ]
Dtnbp1 基因敲除小鼠 Dysbindin 是一种 突触 蛋白, 它 调 节 兴奋 性神 经 突触传 递 胞 吐、 滤 泡 生 物 合 成 和 受 体 运 输 的 功 能。 Dysbindin 的 编 码 基 因 Dtnbp1 与 精神 分裂 症 患者 的 [11 ] 易感性密切相关 。 -/- ) 表 现出 工 作 记 忆 纯合的基因敲除小鼠 ( Dys 的改变, 如 T 迷宫 的 空 间 记 忆 测 试 和分 离 配 对 试 验 不理想, 社会互动测 试 中 社 交 接 触 减 少, 空间联系记 [12 ] 忆以及新事物识别试验受损 。其对记忆损 害 的 影 [13 ] 响可能是通过海马部 NMDA 受体介导 。 Reelin 基因敲除小鼠 Reelin 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蛋白, 其 功 能可能 Reelin 与 突 触 形 成 相 关。 在 精 神 分 裂 症 患 者 中, [14 ] mRNA的表达在小脑、 海马以及前额叶显著减少 。 虽然 Reelin 基因 敲 除 的小 鼠 在海 马 和前 额叶 这 些认知相关 的 区 域 基 因表达下 降, 但是 小 鼠 却 意 外 地并没有显著的 认知 缺 陷。 这 点与 之 前 的 一 些 研究
精神分裂 症 是 一 种 严 重 慢 性 致 残 性 疾 病, 其临 床表现 可 分 为 阳 性 症 状、 阴 性 症 状 以 及 认 知 损 害。 其中认知损 害 是 精神 分裂 症的 核 心症 状 之 一, 通常 在精神病性症状之 前 出现, 通 常 不 易 缓 解, 严 重 影响 患者社会功能, 提示 疾 病的 预后
· 1569·
综
述
精神 分 裂症 认知 损害 动 物 模 型 的 研究 进展
1 2 林晔喆 , 崔东红
1. 上海交通大学 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上海 200030 ; 2. 上海市重性精神病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108 [ 摘要] 精神分裂症的认知损害以其对患者产生严 重 的 社会 功 能 影响 而 备 受 关注。现有 治 疗 对 于 精神 分裂 症认知损害的改善效果不佳, 需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大量的研究。因研究方法的 限 制, 目 前 这 方 面 的 研究有 限。动物模型, 作为一种有效的研究工具, 可以模拟 精神 分裂 症 患者 的 认知 损 害, 以 代 替 在人体 无 法 直 接 进 旨 在 为 研究 及 改善 精神 行的研究。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利用实验动物模拟精神 分裂 症 认知 损 害 的 研究 进 展, 分裂症的认知损害提供思路。 [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损害; 动物模型 [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8115. 2015. 10. 028 [ 中图分类号] R749. 3 [ 文献标志码] A
这 两 个 区 域 是 精神 分裂 症 患者 认知 功 能 失调 的 重要 区域
[4 ]
。
1. 3
。
还有研究发 现 Disc1 突 变 鼠 海 马 部 树 突 细胞的 发育异 常 与 精 神 分 裂 症 认 知 损 害 相 一 致, 并且用 mTOR (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抑制剂雷帕霉 素( Rapamycin) 可 逆 转 分裂 症 鼠 的细胞 结 构 异 常 和 。这些 研究 显 示 Disc1 突 变 鼠 存 在 工 作 记忆和执行功能缺陷。 认知损害
[10 ]
1
基因工程动物
经 典 遗传 学 研究 发 现 精神 分裂 症 有着 相 当 高 的 wide asso遗传度。随着全 基 因组关 联 研究 ( genomeciation study,GWAS ) 等 基 因 技 术 的 发 展, 越来越 多 。 , 的易感基 因 被 发 现 同时 基 因 工 程 动物模型 也 被 广泛用于精神疾 病的 研究。 以下为 近 年 来研究 较 多 的精神分裂症基因工程动物模型。
Research progresses of animal models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LIN Yezhe1 , CUI Donghong2
1. Shanghai Mental Health Center,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200030, China; 2. 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Psychotic Disorders, Shanghai 201108, China [Abstract] C ognitive impairment of patients w ith schizophrenia has attracted many attentions due to its severe effect on patients social function. T he existing treatments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of patients w ith schizophrenia are not effective and extensive researches are needed to solve this problem . How ever, due to limitations of research methods, researches of this area are limited. Animal models are effective tools that can mimic the cognitive impairment of patients w ith schizophrenia and complement the disadvantage that researches cannot be carried out on human beings. T his paper review s research progresses of mimicking the cognitive impairment of patients w ith schizophrenia by using laboratory animals and provides ideas for studying and alleviating the cognitive impairment of patients w ith schizophrenia. [Key words] schizophrenia; cognitive impairment; animal models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5 年 第 35 卷 第 10 期
· 1570·
林晔喆, 等. 精神分裂症认知损害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验证模型是 否 成功 需 进行 一 系 列 动物 行 为 学 试 验、 体液以及组织学 检 查。 理 想 的动物模型 应 有 较 高 的 信度及效度( 表面效度、 结 构 效 度和预测 效 度) , 而现 有的动物模型难 以 兼顾。 构 建具有认知 损 害 的精神 分裂症动物模型 不 仅 可 提 高 模型 效 度, 对 该 病 机制 的 进 一 步 探 究也有 助 于 开 发 针 对 改善 精神 分裂 症 患 者认知功 能 的 新 药物 靶 点。 动物模型, 无 疑 是研究 精神分裂症认知 功 能 损 害 的 有 力 工 具。 本 文 就 近 年 来在 精 神 分 裂 症 动 物 模 型 的 认 知 障 碍 模 拟 作 一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