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作业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结课论文
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改革开放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实践,取得了巨 大的成就,这些经验对于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未来发展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践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为中 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
发展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与时俱进地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不断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 新。
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研究
经济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总结词:经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基础。
定量分析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 处理和分析,以揭示数据背后的规 律和趋势。
研究框架
• 第一部分:引言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研究目的和任务 • 研究方法和框架 • 第二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理论基础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原则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和阶段特征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点和亮点 • 第三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实证研究 • 实地调查和案例选择 • 调查结果和数据分析 • 案例分析和解读 • 第四部分:对比分析和评价 • 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实践对比 • 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对比 • 与西方国家的实践对比 • 第五部分:结论和建议
2000年代中期至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强调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与创新, 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才能维护社会公平,激发全体人民的创造热情;才能凝聚党心民心,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继承和发展,但它与民主社会主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体系,它在本质上与民主社会主义有着根本性区别。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又在把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特征、客观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进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反之,民主社会主义却由信奉马克思主义,逐步变为把世界观中立、指导思想多元化奉为自己的思想纲领。
它时而把马克思主义同宗教原则等并列为自己的信仰基础,时而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原则,时而强调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评精神。
但无论怎样变来变去,其指导思想都不是马克思主义,有的甚至把马克思主义完全从自己的纲领中排除了出去。
民主社会主义是反对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唯一的指导思想,主张世界观、指导思想对话,提倡指导思想的多样性,这是从理论层面的一种区别。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基本经济制度上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就在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以质与量都占优势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对于强国富民和建设社会主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共产党执政的经济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尽管由于目前中国生产力不发达,还不能实现完全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但在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同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只有坚持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财富和收入分配制度,实现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才能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良性发展。
形势与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形势与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第一篇:形势与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形势政策课课程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意涵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内容,这面旗帜符合历史发展规律,是一面能够指引中国向着正确方向前进的伟大旗帜、光辉旗帜,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来指导现代化建设。
关键字: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共十七大报告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 而刚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一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战略决策,必将进一步凝聚党心民心,引导我们的事业更加顺利地向前发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
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要求是: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而十八大大会上胡锦涛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小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小论文浅谈中国模式中国模式,广义上说,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崛起的发展模式,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层面的发展模式;狭义上说,指经济发展的模式,即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存的经济模式为基础,实行双调控模式,即国家调节为主导,市场调节为基础的双重调节模式。
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模式。
中国模式是一条由中国自身不断努力探索出来的一种强国崛起的模式,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以经济的角度来评价中国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
据统计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平均以9.75%的速度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00亿元人民币上升到 2014年的63万亿元人民币,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态势有所减缓,但也几乎以年均7%的增速增长。
中国经济崛起的因素有很多,中国模式的发展理念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经济政治发展很大程度上都是照抄“老大哥”苏联的模式,本来就在苏联国内问题层出、体制僵化的“斯大林”模式,还要“漂洋过海”的运用到中国,成功的难度之大,可以预料。
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造成了重工业与轻工业的比例严重失衡,整个国家经济像一滩死水。
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面临着政治经济的崩盘局面,国家形势危急,改革迫在眉睫。
中国的领导层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智慧,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存”的经济模式,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探讨,不断完善这个经济理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模式。
中国模式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存的经济模式为基础,实行双调控模式即国家调节为主导,市场调节为基础的双重调节模式,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模式。
这个经济模式,完全盘活了中国经济,并且结合国情,不盲目的照抄国外经济模式,充分运用国外的市场经济的“精华”,来发展属于自己的经济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关的论文参考范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关的论文参考范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性和基础性的实践活动,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潜能并促其由弱而强、由低级到高级和不断完善的实践活动。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参考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参考范文篇1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色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实践特色;二是民族特色;三是时代特色。
这三个方面的特色,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吸收实践经验、融入民族传统、反映时代要求的必然表现。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表现出独特的魅力,体现出特有的生机。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融入民族传统,反映时代要求,不仅解答了中国社会发展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且还体现出了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这些鲜明的特色,饱含着和中国人民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也展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践,它源于科学社会主义,但主要是从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由实践来检验,并在实践中获得理论上的突破,实现制度上的创新。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立足于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要求。
离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偏离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价值要求;离开了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失去了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思想理论基础,但不是简单地依据科学社会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改造的设想来进行实践的,而是根据中国的国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来改造社会、发展中国的。
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文
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文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伟大创举, 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 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逐步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中国共产党又领导人民, 使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 进行了四个全面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往开来、与时俱进,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推进, 中国风更加清新、正气更加昂扬、担当更加有为。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出现的风险挑战, 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不断增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对上对下负责的态度和决心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选择, 也是人民的选择十九大报告指出: “经过长期努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时期。
”这是在新形势下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再出发、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动员令。
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就在于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新时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需要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 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继续推动实践取得实实在在成果。
同时要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在总结和提炼我们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之源——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这为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根本遵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考试论文论文题目: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学位类:专业:学号:姓名:年级:2015年11月18日一、综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些根本性的原理,如社会主义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实行公有制、按劳分配,缩小和最终消除城乡差别、体脑差别,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等;又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经济实践相结合,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科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新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得失成败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探索与发展而确立的。
目前,这一理论体系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经济与商品经济内在关系的理论创新;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与发展;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创立。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979年,邓小平就提出,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肯定是不正确的,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应当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才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明确肯定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期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
期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1. 引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是一门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课程,旨在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源起、发展、实践和未来发展方向。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探讨其在现实中的应用和影响。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据中国国情和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通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治理,形成的一种中国特有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它旨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它汇集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了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观点。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强调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只有党领导,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方向和持续发展。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倡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目标,既包括经济的发展,也包括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注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力量源泉,只有让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生动体现。
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研究和总结,可以发现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注重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一步,它打开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接触和交流,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坚持科学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论文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特色文化[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有机统一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
文化的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智力支持。
一个民族必须有自己的特色文化,这样才能具备强大的国际影响力。
因此,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必将提升到一个更高的位置。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文化;文化保护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创新成果,初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过程,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
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其中,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拓和奠基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
它们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主题,又科学地回答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是一个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引领社会前进的思想先导。
一个政党要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领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就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全新的思维引领中国的特色文化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特色文化建设首先,要想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就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课论文)
苏联模式的反思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班号:学号:姓名:【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摒弃了苏联模式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如今改革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重新审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正确认识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理论前提。
苏联模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起点,正确看待和反思苏联模式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保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的关键。
只有搞清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才能更加清醒而有效地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关键词】苏联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决不走封闭老路也决不走改旗易帜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大多数学者认为,所谓封闭僵化的老路就是指改革开放前的传统社会主义路子,当然也包括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路子。
“不走老路”是对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深刻教训的总结。
无论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道路,还是计划经济体制的道路,都是行不通的“老路”。
眼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十字路口,经济增长遭遇阻碍,社会矛盾积弊丛生,面临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整个社会都开始思考中国发展的未来道路选择的问题。
温故而知新,对苏联模式的重新认识能让我们在此历史阶段更加清晰认识眼下改革和发展的道路和方向。
关于苏联模式的评价,长期以来一直在学术界争论不休,大体有两种意见:一是全盘否定苏联历史,如戈尔巴乔夫。
早在1984年戈尔巴乔夫在会见瑞士记者时就说,这个制度(指苏联模式)“一切都腐烂了,必须用民主化,公开性的手段促其变革”。
二是采取辩证分析的态度,既承认苏联模式曾经取得的辉煌成就,也指出其自身存在的严重弊端。
笔者以为,必须对苏联7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历史和苏联模式持辩证分析的态度,不能搞历史虚无主义,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吸取苏联解体的教训,使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蒸蒸日上。
期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的环境可持续发展内容摘要: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开始,尤其是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经济全球化使我国可获得大量的外国资金、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和相关信息,有利于我国工业化的进程,有利于以资源为基础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化,并进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使我国面临机遇的同时,也应当充分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带来的还有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本文首先分别从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环境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论述,再针对性地对我们可持续发展提出几个发展思路。
特别是要看到它对我国环境保护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环境1、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环境的积极影响在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对外贸易的扩大和外国直接投资的迅速增加对我国环境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
其正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高效低耗技术和清洁技术在我国大量使用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对我国的直接投资增长迅速。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我国是跨国公司子公司分布最多的国家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500多家最大跨国公司中有200多家在我国投资。
跨国公司注意树立国际形象,对环境保护较为重视,并通过投资引入了不少先进技术工艺,减少了环境污染。
1.2 在更大的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庞大的人口基数使资源紧张成为我国长期发展的重要制约。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和战争威胁,我国资源发展实行的是立足于国内资源的内向型战略。
实行对外开放,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后,注重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
这不但使我国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得到缓解,而且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解决我国生态和环境问题。
显然,这既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合理配置资源、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1.3 洁净能源比重提高我国能源的人均消费量仅为发达国家的 5~10%,按我国GDP增长速度,能源需求将在 20 年内增长一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论文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论文当前我国的社会建设为什么必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一大亮点,民生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重点,一切的改革和发展都是为了民生,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是各级政府的责任所系和职责所在,也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要明确我国的社会建设为什么必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就必须先明确两个概念:其一为社会建设,所谓社会建设,就是按照社会的发展规律和运行机制,通过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治理,改进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秩序等工作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其二为改善民生,所谓改善民生,简单地说,就是要改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生存与社会生活状况。
它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目影响着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等重大问题。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
但是,“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人人口还有相当数量”。
与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主旋律极不合拍。
要促进社会和谐,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善“五难”等民生问题。
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在社会建设方面,贫富差距拉大、公共服务不到位、就业难、住房贵、上学难、看病贵、社保水平低、农民失地等问题交织在一起,构成当前中国社会的突出矛盾,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论文
浅谈中国改革的成功与不足[摘要]:狄更斯曾说过“这是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个令人绝望的春天,这是个充满希望的春天,我们前面什么也没有,我们前面什么都有。
”这句话正可以用来描写正在稳步改革中的中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逐步形成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它的丰富性、独创性和深刻的历史意义引起了人们日益广泛的关注。
虽然中国改革的成功已经得到了举世公认,但是在改革过程中也有越来越多的问题出现在人们面前,而这些问题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决定我国未来的发展与社会的安定。
[关键词]:中国特色中国改革改革问题未来发展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促使中国改革的取得成功改革有效地调动了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物质财富的巨大增长,大幅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的劳动热情,释放了企业家的创新活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形成了多元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的格局,促进了经济高速增长。
1979—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创造了现代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
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业大国及第一出口大国,已成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6000美元的上中等收入国家,彻底甩掉了戴在中国人民头上的贫穷落后的帽子。
改革在促进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了社会大局的稳定。
中国的改革从一开始就注重让改革带来的发展成果尽可能地惠及全体人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各地区,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东部、中部还是西部,都实现了明显快于改革开放之前的经济增长;中国的社会各阶层,无论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还是其他社会阶层,都明显地改善了自己的生活。
1978—2012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增长到24565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长到7917元。
在改革进程中,中国妥善处理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对于每一项重大改革政策的出台,都既注重把握时机、节奏,又充分考虑社会可接受程度,有效地避免了一些转型国家曾经出现的经济严重衰退和社会剧烈震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我所理解的中国梦(五篇范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我所理解的中国梦(五篇范例)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我所理解的中国梦我所理解的中国梦摘要:中国梦不仅指许多渴望成功的中国人,希望凭借自己的勇气、智慧、创造精神,去争取美好生活的愿望和梦想,而且是全中国的梦,中华民族的梦,是中国人实现强国富民的同时,为世界作出贡献的美好愿望和梦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中国梦高度升华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当下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理想的集中体现,具有深刻的蕴涵。
它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可纵向从过去、现在、未来,横向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构建由强盛中国梦、法治中国梦、文明中国梦、和谐中国梦、美丽中国梦与幸福中国梦组成的立体结构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要系统探索有效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并构建保障系统,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关键词:中国梦;复兴;中华民族1.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鲜明特征党的十八大以后,总书记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阐述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他说道:“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
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1]在刚刚结束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他以“中国梦”为中心和主题发表讲话,深化了对“中国梦”科学内涵、实现路径的认识,阐明了实现民族梦与个人梦的互动关系,气势磅礴、催人奋进。
“中国梦”再次成为海内外舆论关注的热点话题,成为凝聚国人力量的精气神,成为学界热议的问题。
国内较早就开始讨论“中国梦”,关于“中国梦”的涵义,最为普遍的观点就是“中国梦”即中国人的现代化追求其最深刻的内涵和要求,就是我们要在21世纪上半叶,在与当代社会各种文明的交汇之中,在不断宏扬民族精神和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实现中国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网络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影响路径分析
序 号: 学 号: 姓 名:,是本人在授课老师 的指导下,独立进行思考所得到的看法陈述。本论文 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论文 成果。
论文作者签名:
网络存在匿名性。对于一个计算机科学专业的研究生,这就相当于发现程序 有 bug,这是意外中的意外;对于一个物理专业的研究生,这就是一个黑洞,黑 匣子,它让一切有了生机和可能。匿名,它可以让一个平时潜心科研的研究生生 有了可以片刻喘息的理想国度。时刻谨记自己已经是研究生了,了要对自己的国 家负责,对社会负责,政治教育这个烫手山芋,让研究生变得小心翼翼,而有了 网络,没了原始的束缚,似乎“民主自由”什么的都指日可待。这也在一定程度 上,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深刻性,还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另一方面,在网络洪流中,研究生是不可避免的有自我关注取向。网络媒 质的传播,会带来自我关注的改变,而这些变化,对思想观念和行为有着不可 预期的影响。
最后,网络有它的固有特性。网络是一个交谈同步的大数据平台,所以,这 个社会就没有什么绝对的秘密可言。对于以往相对神秘的政治和思想教育,在如 今也是像在问“今天吃了没”一样的稀疏平常。对于一个对于网络应用轻车熟就 的研究生而言,实时的掌握更新信息毫无压力,这就是“大数据”,让人应接不 暇。于是就有了政治观念评价犀利透彻,于是就有了中庸之道,事事中立,于是 就有了愤青,偏激,在忙于科研之外,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更新速度远远跟 不上数据的码率。
日期:
摘要
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网络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不可小觑。本 文通过分析研究生的半成熟性和在网络中的自我关注取向,简单理解网络对研 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制,其次结合本人对网络固有属性的分析,剖析这 一作用机制下的内在规律,得到相关结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6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60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方面,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本篇文章就为大家介绍一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的范文,供给大家参考一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经典专业范文10篇之第一篇: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
全面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历史性成就,集中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着优势,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我们国家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以及新中国成立70年的关键历史时刻,党中央高瞻远瞩,体现了强烈的历史担当。
因此,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着优势,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理解。
一、制度是治国理政的基础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坚定制度自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党在90多年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于中国具体国情,在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刻把握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实践探索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根本保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强大生机和活力。
因此,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显得尤为关键,各届国家领导人都对此做出了重要论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模版(5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模版(5篇)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模版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摘要: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将促进社会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良性互动,还要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
对于我国来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文明形态。
建设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与基础,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生态文明Abstract: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 and nature will promote social harmony.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is not only to achieve the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peopl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but also to achieve a virtuous circle.For my country,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o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the premise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foundation is to achieve “a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mperative.2007 Report of the Seventeenth Party Congress will “build 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s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the new requirements, proposed: “To build 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basically to save energy resources and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growth, consumption patterns, the formation of large-scale circular economy, the propor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discharge of major pollutants under effective control, environmental quality improved significantly;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firmly establish in the whole society.”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o thoroughly implement the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and major tasks for the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further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Key Words: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the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期末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期末论文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期末论文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的民生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赋予“民生”新的历史内涵。
民生是指广大城乡居民的生命、生存、生活和生产。
改善民生是指党和政府改善城乡居民。
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生命、生存、生活和生产状况。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已经成为党和政府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只有城乡居民的利益关系和谐了,各阶层之间、区域之间的社会关系才能和谐。
贫困地区和贫困阶层,与富裕地区和富裕阶层才不至于形成对立的局面,贫困地区和贫困阶层才能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中,共享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的成果。
形成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
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社会以“社会和谐”为基本内容,同时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和人与社会的和谐三个层面。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
”只有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
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社会各阶层利益矛盾的起点,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稳固的群众基础。
改善民生,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生动写照,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6.25”讲话中指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
党要“真诚倾听群众呼声。
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把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重心在基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论文
两节中特课,使我对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历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
老师讲述了关于社会主义是如何由一种思想到成为一种运动再到最后成为一种制度的。
以及不同国家、不同阶级在不同时期对建设社会主义所进行的探索。
概括来讲就是关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主要指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党领导的运动,它严格的限定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为意识形态的方向。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则更像一个大熔炉、万花筒,当中既包括共产党、工人党的运动也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左翼政党如:社会党、社会民主党等以民主社会主义为目标的政党组织的运动、理论。
社会主义一词最早由圣西门的学生在1831年的《环球杂志》中提出,根据词源学来看,“社会主义”在拉丁文中的含义是“同伙的、同伴的”,倾向于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这一思想最早见之于莫尔的《乌托邦》,该著作成书于1516年,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最早著作。
该书虚构了一位航海家在乌托邦的见闻:在那里小国寡民,人人平等,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从马克思唯物论的角度出发,物质决定意识,任何意识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对物质生活的反映。
所以社会主义这一思想的产生,也有其现实条件,随着早起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资本家大发横财。
而工人们的生活、工作状况却每况日下,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对工人进行了严酷的剥削。
这就造就了一大批无产阶级。
他们终日忙碌,却始终在贫困线上挣扎,并且也没什么政治权利。
为了改善生活状况,获取更多的权利来保障自己的利益。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应运而生。
早期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阐述他们对于社会主义的设想,但由于他们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找不到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因此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
但他们在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所得到的有益经验,以及他们的伟大探索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
巴黎公社算是最早的社会主义实践,它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
台睿作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l理论研究与理论实践课程论文
浅谈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摘要: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如何加强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处理好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实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机遇;挑战当前,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源泉,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当今世界文化领域发展的“西强东弱”形势短时期内还难以改变,西方国家明显的文化优势对中国的发展构成了很大的压力,它们一方面在经济、高科技和军事技术领域对中国实行长期封锁,另一方面却通过大量敞开的文化输出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进攻和渗透。
今天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政治实力的竞争,而且更多的是文化的交流与竞争,中国如果不能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就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下风,就无从获得国际发展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就会降低中国的国际拓展力和影响力。
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认识(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要包括精神文明论、先进文化论、文化国力论、文化产业论、和谐文化论和以人为本论,这一理论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它在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导传统文化转型、促进文化事业繁荣、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起直接的统领作用,有力地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2]。
(二)社会主义文件建设的战略地位1.生产力层面的文化战略地位文化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文化越来越成为生产力自我创新的力量源泉和动力。
2.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层面的文化战略地位文化越来越成为个人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程度的衡量尺度。
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大:文化如何引领社会时尚、消费观念、道德风气和健康生活方式关系重大,对不良社会风气和思想倾向的抵制与化解也不能缺少文化的作用。
3.意识形态层面的文化战略地位文化已经成为控制和渗透意识形态的主要方式,即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文化化”的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和平崛起中的大国责任摘要:在当今局势复杂多变的国际背景下,在面临方方面面巨大挑战的中国,如何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和平崛起,不单单需要面对来自外部的挑战,还要协调内部的矛盾。
履行自己的大国责任,不仅仅是勇于承担在崛起中所需履行的责任,而且是向国民展示中国在发展中地位的转变,即在向大国地位靠拢的同时还需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不是过于“好善乐施”。
是在维护好中国利益的基础上,结合世界的共同利益,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和世界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和平崛起;大国责任;国民意识很多学者特别是西方学者认为,近代大国的崛起都是依靠武力掠夺、外延式扩张,实力增长之后必然发起反体系运动[1]。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的飞速发展,不断提升在国际上的政治影响,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发展较好的代表,会对当今以资本主义为首的格局,造成冲击;对中国的崛起也抱着质疑的态度,甚至感受到了威胁,在国际上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
进入新千年之初,温家宝总理在世界著名学府哈佛大学,面向全世界首次阐述了“和平崛起”这个主题,公开宣示中国决心走和平崛起发展道路。
中国和平崛起,就是利用经济的增长、文化上的吸引力即用非武力手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复兴,从而成长为在世界上具有影响的至少能够主导一个地区的大国。
和平崛起并不排斥武力自卫,并以维护自身核心利益为前提与依归。
当代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对“务实王道”战略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光大。
中国的和平崛起须统筹兼顾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维护自身权益与承担国际责任,积极应对中美战略博弈、中日钓鱼岛争端、南海问题三大外部挑战[2]。
中国的和平崛起势将打破“国强必霸”的所谓“定律”,并将在经受诸多考验中稳步前行。
而随着中国的崛起,政治地位的提升,国际上也越来越多的声音要求中国履行“大国责任”,即“中国责任论”,也引起了国内的广泛关注。
中国还在崛起之中,特别是这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道路,前无古人,后未必有来者,摸着石头过河,前进的道路困难重重,是否有能力,有必要去承担“大国责任”?一、中国和平崛起的提出“和平崛起”的提出,绝不是随意和偶然的,而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发展战略和外交理论与时俱进的重要产物,其目的非常明确,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和平崛起”的道路是由内外部的主要矛盾所决定的。
我们研究历史不难发现,世界格局的每一次变化,都是伴随着战乱和血腥,一个个国家的崛起都是以掠夺、战争,欺压等武力手段。
虽然现在一些地区依然冲突不断,但是人民渴望和平与安定,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和平与发展。
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提出的“和平崛起”正是在以中国的利益为基础,结合世界共同的利益,提出的一种新形式的崛起道路,这是中国在科学研究分析了历代大国强国兴衰的历史,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正是为了减少因为崛起所带来的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
也是对国际舆论上一味的鼓吹“强国必霸”的一种否定。
中华文明起源于农耕文化,自给自足的生活模式,使得中国的主流文化具有保守性;从文化心理上看,长期的儒家思想,其核心原则是“仁者爱人”,“中庸之道”,都是强调保护自己而不是侵犯他人,重本土观念轻扩张意识。
正是以中国“和为贵”传统文化影响,即便是在中国的强盛时期,也只是重视国内的建设,和周围领土的同化,很少对外进行侵略扩招,以一种包容而缓慢的姿态进行文化的融合和发展。
而只有到了关乎生死存亡的时候,才奋起反抗,可以说中国是一种温和的态度屹立在世界上。
而“和平崛起”正是中国文化最好的反映,是中化传统思想文化“和”的体现。
处于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的发展是不可能孤立于世界经济和世界事务之外,也不能关上国门“悄悄地”进行,一个国家的一举一动都是在其它国家的注视下进行的。
再者,中国的经济实力增强以后,一些不怀好意的人员极力鼓吹“中国危胁论”,认为中国的崛起势必会影响他们既得利益的获得。
“和平崛起”论的提出,是涵盖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务实的全方位外交,在中国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上提供了新的思维,指明了新的方向。
和平崛起意味着中国综合实力和影响力的极大提高,其中综合实力由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外交六个方面构成。
政治作为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具有统筹性和基础性,一个国家的性质由政治制度表现出来,是提升综合实力的精神动力;而经济作为一个国家重要的实力表现,在综合实力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物质基础;科技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突显它重要的作用,各国越来越重视对它的投入,可以说掌握了科技,就是掌握了经济的命脉;在地区乃至全球冲突难以避免的时代,军事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一个国家存在最后的保障,从阿富汗到伊拉克,当军事力量不能维持自身的安全的时候,国将不国;而外交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弱国无外交”表明一个国家在国际事务上的影响力,就间接体现出了一个国家的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是国内人民正确认识国家地位的一个重要方式。
理解大国的概念,不仅仅是从单一的一个方面去理解,而是要联系的观点去看待,除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因素,还要从国民的国家意识来看待大国。
中国之所以能在敌我双方实力悬殊,将自己从几百年的压迫中解放出来,就是因为有强烈的国家意识。
回望我们国家的历史,经过汉朝几百年的中央集权统治,特别是“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统治,使中国人形成了汉族这样的“国家意识”。
后来历史变迁,虽然有受到其它民族的征服,占领,但最后的结果无一不是受到了汉族的同化,正是由于历史悠久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从而才能形成稳固的“国家意识”,特别是在经历了共产主义的洗礼后,国民形成了符合时代的坚固的“国家意识”,在解放后短短的时间内,成功地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也才能使当下的中国成为一个大国。
二、和平崛起中的大国责任大国地位的获得与国际社会对其大国身份和合适行为的认可有着密切关系,作为一个大国不仅仅要具有强大的物质力量为背景,而且还需要拥有某些被其他国家所承认的特殊权利和义务。
在国际社会中,所有国家都必须遵守国际法和道义准则确定的一套国际规则与规范,这是国家作为国际社会合法成员应当承担的基本国际义务。
因为国家的成员地位要获得国际共同体的广泛承认,就应当履行相应的国际义务。
国家所需要履行的国际义务不是个别主权国家所要求,而是由共同体其他国家认可的地位所赋予的。
最基本的就是不应该干涉别国的领土主权,而有些国家却打着幌子,不停地进行破坏。
除了作为一般责任外,还有一些大国所需要履行的特殊责任。
因为大国首先要具有强大的物质力量,这就决定了在国际事务中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在很多事务需要付出“大力气”。
而大国所具有的政治影响力,也需要在很多冲突和矛盾中站出来表明自己的立场,影响最终的决断。
中国在日益高涨的“中国责任论”呼声中,尽自己可能的去履行自己的“大国责任”。
坚决反对帝国主义对其他国家进行的侵略活动,坚决抵制一些国家对领土主权的侵害活动。
在日本地震时,中国积极捐款并且派遣救援部队,很多国民质疑这一点,因为中日关系始终存在一些不和谐,可是从一个国家的角度出发,作为一个大国有自己需要履行的责任。
崛起大国与现有国际体系和既有大国往往存在着利益冲击,从而引发国际冲突乃至战争。
所以国际上对崛起大国给予了充分的关注,甚至会把一些战略决定放大来看,甚至阴谋化。
如果我们拒绝承担其他共同体国家所要求承担的“大国责任”,就会要声音说是在“搭便车”,受到更为发达国家的打击,和共同发展的国家的排挤。
中国在努力承担自己的“大国责任”,不断地在国际的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选择和平崛起战略,就是“大国责任”的一种体现。
中国通过互利共赢的开发战略,2014年的APEC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就提出亚太自由贸易区发展设想,我国所选择的“一带一路”战略,兼顾各国需求,统筹陆海两大方向。
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来解决因大国崛起而带来的大国利益冲突问题,消除国际社会特别是既有大国对中国崛起挑战的担忧[3]。
在国际政治中,责任与利益是相辅相成的。
在承担这些“大国责任”的同时,也是在向国际体现自己的大国实力,只有在展示了自己的实力,才能在国际的舞台上拥有更高的地位,更多的话语权。
特别的,中国最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唯一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大国,肩负着更加艰巨的使命,在国际的舞台上维护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还要面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上所具有的矛盾,坚持自己科学发展的道路。
三、承担责任需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盲目地去承担大国责任,不仅是违反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去看待问题,而且会造成国民的内部矛盾。
中国具有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中国发展好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民生问题就解决好了。
[4]国内现在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就是国民不理解在自己的温饱还没有解决的时候,为什么国家要去救济别的国家,没有统筹好内部矛盾。
中国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对军国主义来说就是一种威慑,只有中国自己站住了脚,拥有了更强大的综合实力,才能在国际舞台上拥有更多的决定力量,才能抑制那些军国主义等恶势力的膨胀。
中国的和平崛起是一种新形式的崛起,有别于原来其他大国崛起必然引发冲突和战争,中国正在走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为世界其他各国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新方向,也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案例。
中国在崛起的同时,不断加强对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友好互利活动,遵循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
中国的方式有别于西方带有侵略意味的帮助,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特别是对非洲的援助,积极促进国际社会对非洲国家的关注和支持,推动非洲国家独立自主的发展,积极维护世界和平。
只有在中国自己发展好的基础上,去履行自己的“大国责任”,才是真正的完成自己的义务。
中国的发展不仅仅是只关乎本国自身的利益,更是影响世界的前行。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不仅仅是拥有高速发展的经济,更是因为自身的意识形态对世界产生重大的影响。
同是文明古国,只有中国完整的保留下了自己的文化成果,几千年的沉淀让国民拥有了强大的“国家意识”,独有的中国文化“以和为贵”更是符合当下世界发展的需求。
坚持和平崛起的道路,就是在履行中国的“大国责任”。
参考文献[1] 胡宗山. 和平崛起是否可能?——历史与理论的思考[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25(04):70-79.[2] 陈向阳. 辩证解析中国和平崛起大战略[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3.[3] 刘建飞. 中国崛起进程中的大国责任[J]. 探索与争鸣, 2011, (7):41-45.[4] 张勇. 中国责任论的实质是什么[J]. 企业文化, 2010, (11):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