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阴谋与爱情》故事内容精缩
初中语文 文学讨论(名著导读)世界文学名著《阴谋与爱情》精缩
![初中语文 文学讨论(名著导读)世界文学名著《阴谋与爱情》精缩](https://img.taocdn.com/s3/m/c126fa746bec0975f565e243.png)
世界文学名著《阴谋与爱情》精缩宰相的儿子斐迪南少校爱上了平民音乐师米勒的女儿。
米勒预感到大祸就要来临,打算不准斐迪南再到他家里来。
米勒夫人不同意,因为斐迪南送的礼物变卖出了许多钱。
米勒大怒说,我宁可拿着我的小提琴沿街乞讨,靠开音乐会换一口饭吃,也不愿用我独生女儿的灵魂和幸福去换他的钱!他决定亲自去请求宰相中断斐迪南同他女儿的关系。
米勒正要动身,宰相的家庭秘书伍尔牧来了。
伍尔牧是米勒的乡亲,米勒早年曾答应伍尔牧,只要女儿露伊斯愿意,就嫁给他。
现在伍尔牧要求米勒拿出父亲的权威,将女儿嫁给他。
米勒严辞拒绝了伍尔牧的要求。
伍尔牧离开后,露伊斯向父亲说明她爱斐迪南的原因.她说她和斐迪南好决不是要高攀,而是由于对“上帝杰作的喜悦”,这是她的权力,父亲甚至上帝都不应该阻挡.她回忆起与斐迪南初次见面的情景时说:“我的灵魂升起了第一道曙光,千万种青春的感情从我心中涌了起来,就像到了春天,地面上百花齐放一样。
我再也看不见世界,可是我觉得,世界从来不曾像现在这样美丽;我再也不知道有上帝,可是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爱过他.”父亲回答说,他永远也无法把斐迪南交给她.露伊斯忧郁地说:她明白,她和斐迪南之间有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只有在门第和出身的差别消失之后,她们才能得到爱情和自由.正在这时,斐迪南来看望露伊斯,发现她脸色苍白,就问原因,她回答说:“一把短剑悬在你和我的头顶上!——有人要拆散我们!"斐迪南说,他的贵族纹章比不上露伊斯眼睛里的天书有力量。
天书上写着:你和我注定要结合在一起.露伊斯说她怕他父亲.斐迪南说,他什么也不怕,即使那障碍像山岭,他就把它当作阶梯,攀过山头,飞奔到露伊斯的怀抱里。
可是,露伊斯还是不能平静下来.伍尔牧求婚遭拒绝后一直怀恨在心,现在,他要借宰相的手排除情敌.宰相对伍尔牧说:“目前内阁里有一种布置,因为新的公爵夫人的到来,米尔佛特夫人需要做表面的离开,而且为了造成十足的骗局,她还得另外搭上一种关系;你知道,伍尔牧,我的地位是怎样依靠这位夫人的势力的——我的最坚固的根本就是公爵的恩眷。
席勒《阴谋与爱情》赏析
![席勒《阴谋与爱情》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a75c07ebd64783e08122b2b.png)
阴谋与爱情(席勒)【思想意义】·它取材于德国现实,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精神。
·剧中通过一对男女青年的不幸遭遇,揭露了德国封建等级制度的罪恶、政治的黑暗和统治阶级价值观、道德观的腐败,表达了市民阶级对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的渴望,以及他们对现实社会的愤怒抗争。
·在一般的爱情故事中引入尖锐的社会冲突,这就大大增强了作品反映现实的广度和深度。
·恩格斯称它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人物形象分析】1.女主人公露伊丝是一个美丽、纯洁、善良的姑娘。
她对斐迪南的爱情完全出自于真挚的爱情。
她向往打破等级界限、“人就是人”的未来,认为到那时平民的美德与纯洁才显出其高贵。
露伊丝有一种独立自尊的精神。
她决不能忍受权贵的侮辱,但又缺乏积极主动的反叛精神。
当她感到阶级界限难以冲破、不幸的命运难以逃脱的时候,她宁肯做一个维护封建伦理关系的“女英雄”,而不采取反抗行动。
在她内心发生的义务与爱情的矛盾,实际上就是忍受与反抗的矛盾。
伍尔牧的诡计击中了她的致命伤。
她无力识别,无力抗争,被迫同意写假信、守誓言,造成了悲剧性的后果。
正如她自己所说:“对阴险的地狱屈服了。
”2.斐迪南,就社会地位来讲,属统治阶级;就其思想和行动来讲,却是贵族阶级的叛臣逆子。
他并不看重自己的地位和身份,相反,因为认识到贵族门第的徽号下掩藏着数不尽的罪恶,公然拒绝继承父亲那份“造孽的家当”。
他看到了平民的高尚和纯洁,因此热爱“天神似的完善”的露伊丝。
这种爱情是真诚的、平等的,鼓舞他以勇敢的行动跨越等级的鸿沟,抵制父权的威严,他说:“父权是一个强大的字眼,但是真正大到尽头的只有爱。
”在争取爱情的斗争中,他表现得比露伊丝更坦然,更坚定。
但斐迪南长期养尊处优,体会不到一个平民女子的苦衷和露伊丝与她父亲之间那种相依为命的关系,因而一当自认为崇高的感情受到打击时,就轻易地被敌人煽起了妒忌心,向敌人忏悔,毒死了情人。
斐迪南的形象反映了在资产阶级新思想冲击下,封建关系已开始崩溃,叛逆者从旧营垒中分化出来。
阴谋与爱情
![阴谋与爱情](https://img.taocdn.com/s3/m/2e960e2fcfc789eb172dc899.png)
少年时代学过法 律和医学。青年 时代成了德国狂 时代成了德国狂 飙运动的代表者 飙运动的代表者 之一。晚年与歌 德一起开创了德 国“古典文学” 古典文学” 时代,为德国民 时代,为德国民 族文学的发展作 出了巨大贡献。
二、作品背景
《阴谋与爱情》的故事发生在18世纪的德国。当 阴谋与爱情》的故事发生在18世纪的德国。当 时德国处在政治分裂、经济落后的封建社会,分 时德国处在政治分裂、经济落后的封建社会,分 裂成许多封建小邦。各邦统治者大公施行残暴的 独裁统治。 1780年,20岁的席勒写成他酝酿已久的剧本《 1780年,20岁的席勒写成他酝酿已久的剧本《强 盗》,发出了“打倒暴君”的洪亮吼声,受到反动的 发出了“打倒暴君”的洪亮吼声, 欧根公爵的无理干涉, 欧根公爵的无理干涉,激起了席勒内心更大的反抗。 于是,1782年他在一个小客店里用七个星期写成了 于是,1782年他在一个小客店里用七个星期写成了 名剧《阴谋与爱情》 名剧《阴谋与爱情》。
五、作品的评价与理解
《阴谋与爱情》是席勒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戏剧名著之 阴谋与爱情》是席勒的代表作, 一。剧本直接取材于德国现实,席勒直言不讳地说: 一。剧本直接取材于德国现实,席勒直言不讳地说:“剧本 事情发生于德国第一宫庭中。” 事情发生于德国第一宫庭中。” 创作《阴谋与爱情》的时期, 创作《阴谋与爱情》的时期,正是青年席勒反封建意识 最强烈的时候, 最强烈的时候,也是席勒的狂飚气质表现得最鲜明的时 候,因此这部剧本是席勒全部创作中反封建倾向最为突 出的作品。 剧中人物实际上是以专横腐朽的符腾堡公国的统治者为 原型。剧中不怕把18世纪德国的主要矛盾即市民阶级和 原型。剧中不怕把18世纪德国的主要矛盾即市民阶级和 封建贵族之间尖锐对立的矛盾,及婚姻自由的问题, 封建贵族之间尖锐对立的矛盾,及婚姻自由的问题,正式 搬上了舞台,对封建统治者的暴行予以揭露和痛斥, 搬上了舞台,对封建统治者的暴行予以揭露和痛斥,对市 民阶级的反抗精神予以热烈的歌颂, 民阶级的反抗精神予以热烈的歌颂,表现出了鲜明的反 封建压迫和争取民主自由的狂飙激情。
《阴谋与爱情》精缩
![《阴谋与爱情》精缩](https://img.taocdn.com/s3/m/addb214eb307e87100f69603.png)
《阴谋与爱情》精缩宰相的儿子斐迪南少校爱上了平民音乐师米勒的女儿。
米勒预感到大祸就要来临,打算不准斐迪南再到他家里来。
米勒夫人不同意,因为斐迪南送的礼物变卖出了许多钱。
米勒大怒说,我宁可拿着我的小提琴沿街乞讨,靠开音乐会换一口饭吃,也不愿用我独生女儿的灵魂和幸福去换他的钱!他决定亲自去请求宰相中断斐迪南同他女儿的关系。
米勒正要动身,宰相的家庭秘书伍尔牧来了。
伍尔牧是米勒的乡亲,米勒早年曾答应伍尔牧,只要女儿露伊斯愿意,就嫁给他。
现在伍尔牧要求米勒拿出父亲的权威,将女儿嫁给他。
米勒严辞拒绝了伍尔牧的要求。
伍尔牧离开后,露伊斯向父亲说明她爱斐迪南的原因。
她说她和斐迪南好决不是要高攀,而是由于对“上帝杰作的喜悦”,这是她的权力,父亲甚至上帝都不应该阻挡。
她回忆起与斐迪南初次见面的情景时说:“我的灵魂升起了第一道曙光,千万种青春的感情从我心中涌了起来,就像到了春天,地面上百花齐放一样。
我再也看不见世界,可是我觉得,世界从来不曾像现在这样美丽;我再也不知道有上帝,可是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爱过他。
”父亲回答说,他永远也无法把斐迪南交给她。
露伊斯忧郁地说:她明白,她和斐迪南之间有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只有在门第和出身的差别消失之后,她们才能得到爱情和自由。
正在这时,斐迪南来看望露伊斯,发现她脸色苍白,就问原因,她回答说:“一把短剑悬在你和我的头顶上!——有人要拆散我们!”斐迪南说,他的贵族纹章比不上露伊斯眼睛里的天书有力量。
天书上写着:你和我注定要结合在一起。
露伊斯说她怕他父亲。
斐迪南说,他什么也不怕,即使那障碍像山岭,他就把它当作阶梯,攀过山头,飞奔到露伊斯的怀抱里。
可是,露伊斯还是不能平静下来。
伍尔牧求婚遭拒绝后一直怀恨在心,现在,他要借宰相的手排除情敌。
宰相对伍尔牧说:“目前内阁里有一种布置,因为新的公爵夫人的到来,米尔佛特夫人需要做表面的离开,而且为了造成十足的骗局,她还得另外搭上一种关系;你知道,伍尔牧,我的地位是怎样依靠这位夫人的势力的——我的最坚固的根本就是公爵的恩眷。
《阴谋与爱情》读后感
![《阴谋与爱情》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755e2b9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0f.png)
《阴谋与爱情》读后感《阴谋与爱情》这本书,用一个故事讲述了人心险恶和真爱的力量。
它是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其中充满着悬疑和情感的冲突,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产生共鸣和思考。
故事发生在十六世纪的英格兰,主人公是一个年轻的王子Edward和一位美丽的女孩Isabella。
Edward是英格兰王位的继承人,Isabella是父亲沉睡于深海的年轻女子。
他们之间的爱情看似平凡,却卷入了一个充满腐败和阴谋的王国政治斗争之中。
这个故事中的男女主角有各自的追求,其中夹杂着权利、荣誉、信仰和自我。
小说中的阴谋和陷阱让人感到窒息。
国家的安全受到了威胁,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所有人都可能是谎言和叛徒的受害者。
Edward为了保护自己和他所爱的人,开始了一场令人紧张的斗争。
而Isabella则在心理上与Edward共同承受痛苦,这种痛苦让她成为一个能经受住压力的女子。
小说的主题是自我牺牲和真爱,尤其强调了信仰的重要性。
小说通过描绘主人公之间的关系,向读者传达了一种理念,即爱情是无私的,它应该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纯粹力量,也是我们存在的价值和目的。
主人公不知疲倦地保护他们所爱的人,即使代价是自己的生命。
这种献身精神是充满灵性和道德感的。
而信仰也是这个故事中一个重要的主题,是让人们成为有魅力和赞美的人的灵魂之光。
作者格林斯泰顿通过精彩的叙述和写作手法,展现了一个模样复杂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大多数的人都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他们必须团结起来战胜敌人。
同时,对于那些有自己梦想和追求的人来说,他们要勇敢的去争取自己所渴求的生活,而不能容许自己被剥削和压迫。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应该要保持独立思考和行动,以让生命更加充满意义。
总之,这本小说对我来说是令人兴奋的和感染力的。
它散发着一种真实和力量,让读者感觉自己身临其境。
作者通过描绘主人公之间的情感关系、情节的发展和文化背景的交织,创造了一个非常宏伟的小说。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它给我留下了深远的印象,并推动了我的思考。
世界名著《阴谋与爱情》故事精缩
![世界名著《阴谋与爱情》故事精缩](https://img.taocdn.com/s3/m/0cba34d2998fcc22bcd10dd5.png)
世界名著《阴谋与爱情》故事精缩德国席勒著《阴谋与爱情》故事梗概宰相的儿子斐迪南少校爱上了平民音乐师米勒的女儿。
米勒预感到大祸就要来临,打算不准斐迪南再到他家里来。
米勒夫人不同意,因为斐迪南送的礼物变卖出了许多钱。
米勒大怒说,我宁可拿着我的小提琴沿街乞讨,靠开音乐会换一口饭吃,也不愿用我独生女儿的灵魂和幸福去换他的钱!他决定亲自去请求宰相中断斐迪南同他女儿的关系。
米勒正要动身,宰相的家庭秘书伍尔牧来了。
伍尔牧是米勒的乡亲,米勒早年曾答应伍尔牧,只要女儿露伊斯愿意,就嫁给他。
现在伍尔牧要求米勒拿出父亲的权威,将女儿嫁给他。
米勒严辞拒绝了伍尔牧的要求。
伍尔牧离开后,露伊斯向父亲说明她爱斐迪南的原因。
她说她和斐迪南好决不是要高攀,而是由于对“上帝杰作的喜悦”,这是她的权力,父亲甚至上帝都不应该阻挡。
她回忆起与斐迪南初次见面的情景时说:“我的灵魂升起了第一道曙光,千万种青春的感情从我心中涌了起来,就像到了春天,地面上百花齐放一样。
我再也看不见世界,可是我觉得,世界从来不曾像现在这样美丽;我再也不知道有上帝,可是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爱过他。
”父亲回答说,他永远也无法把斐迪南交给她。
露伊斯忧郁地说:她明白,她和斐迪南之间有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只有在门第和出身的差别消失之后,她们才能得到爱情和自由。
正在这时,斐迪南来看望露伊斯,发现她脸色苍白,就问原因,她回答说:“一把短剑悬在你和我的头顶上!——有人要拆散我们!”斐迪南说,他的贵族纹章比不上露伊斯眼睛里的天书有力量。
天书上写着:你和我注定要结合在一起。
露伊斯说她怕他父亲。
斐迪南说,他什么也不怕,即使那障碍像山岭,他就把它当作阶梯,攀过山头,飞奔到露伊斯的怀抱里。
可是,露伊斯还是不能平静下来。
伍尔牧求婚遭拒绝后一直怀恨在心,现在,他要借宰相的手排除情敌。
宰相对伍尔牧说:“目前内阁里有一种布置,因为新的公爵夫人的到来,米尔佛特夫人需要做表面的离开,而且为了造成十足的骗局,她还得另外搭上一种关系;你知道,伍尔牧,我的地位是怎样依靠这位夫人的势力的——我的最坚固的根本就是公爵的恩眷。
悬念——冲突——谈席勒《阴谋与爱情》的写作技巧
![悬念——冲突——谈席勒《阴谋与爱情》的写作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594899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f0.png)
悬念——冲突——谈席勒《阴谋与爱情》的写作技巧悬念——冲突——谈席勒《阴谋与爱情》的写作技巧《阴谋与爱情》是席勒青年时期的第三个剧本,5幕悲剧,1784年首演。
穷乐师米勒的独生女露易丝与宰相之子斐迪南热恋,宰相为攀附公爵,欲让儿子与公爵的情妇米尔佛特夫人结婚。
本性纯洁的米尔佛特夫人不忍拆散这对年轻恋人,远去他乡。
但公爵的决定已公告全国,斐迪南激烈抗议无济于事,宰相胁迫露易丝给卫队长写假情书,又将情书故意传入斐迪南手中。
斐迪南悲愤不已,找露易丝对质,不料露易丝竟承认确有其事。
她爱斐迪南,但无力逃出罪恶的陷阱。
斐迪南在绝望中往柠檬水中放了毒药让露易丝喝下去,露易丝临死前说出了宰相的阴谋,恰在此时,宰相赶到,斐迪南指责他逼自己的儿子杀死恋人,还将夺去儿子的生命,说罢将杯中剩余的毒液一饮而尽,这对纯洁的恋人双双死去。
这是一部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的戏剧,也可以说是一部平民的悲剧,它反映了十八世纪德国的阶级矛盾,明确地指出封建统治阶级各方面腐朽堕落和平民阶级的道德与尊严。
通过一对门第悬殊的年轻人由相恋而毁灭的悲惨故事,对荒淫无耻、阴险卑劣的封建统治者作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
这个戏不仅写出了两个不同阶级的青年裴迪南与路易斯的爱情,而且通过他们的命运深刻揭示了两个阶级的本质。
恩格斯曾认为它的主要价值在于“它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致敏·考茨基》马恩选集第四卷)席勒本人也曾坦率的声明,“剧中事件发生于德国某一宫廷中”。
学者也曾断定,剧中许多人如宰相瓦尔特公爵的情妇米尔佛特夫人,宰相的秘书伍尔牧等,他们的原型是符腾堡公爵左右的真实人物。
因此,它在德国任何一个剧场的舞台上演出都是很受欢迎,激动人心的。
因为专横与暴力,狡诈的阴谋与合法的荒淫无耻,是当时德国所有宫廷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所以说它是一部真正的现实主义作品,是德国第一部以明显的政治倾向宣扬市民阶级的道德观念,控诉封建贵族等级制度的戏剧。
阴谋与爱情——威尔第与《路易莎·米勒》
![阴谋与爱情——威尔第与《路易莎·米勒》](https://img.taocdn.com/s3/m/d2619f7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8f.png)
阴谋与爱情——威尔第与《路易莎米勒》
李莉
【期刊名称】《歌剧》
【年(卷),期】2008(000)012
【摘要】威尔第在写歌剧《路易莎·米勒》的时候,似乎是一种爆发力之后的调整。
1842年3月9日,当威尔第的歌剧《纳布科》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首演的时候,惊人的成功在一夜之间把威尔第推上了事业的顶峰,这个农家小客栈出生的农家孩子再也不需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了,如雪片一样的合同使得威尔第完全能以一个成功者的姿态开始讨价还价了。
【总页数】3页(P46-48)
【作者】李莉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03
【相关文献】
1.论《阴谋与爱情》中乐师米勒性格的不确定性 [J], 汶英
2.论《阴谋与爱情》中的爱情观 [J], 康渊博
3.爱情悲剧——《阴谋与爱情》和《孔雀东南飞》对比分析 [J], 张雨萌
4.中西爱情悲剧意识比较——以《孔雀东南飞》和《阴谋与爱情》为例 [J], 芦思宏;李凯
5.爱情悲剧——《阴谋与爱情》和《孔雀东南飞》对比分析 [J], 张雨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阴谋与爱情》读书心得
![《阴谋与爱情》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24d1519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f0.png)
《阴谋与爱情》读书心得
《阴谋与爱情》是一部扣人心弦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充满阴谋和爱情的故事。
在这本小说中,作者巧妙地将阴谋和爱情两个主题融合在一起,让读者在情节中感受到了悬疑和浪漫的双重魅力。
通过主人公们的命运交织,作者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变。
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阴暗面和渴望,他们在阴谋中挣扎,在爱情中迷失。
小说中的情节跌宕起伏,让人无法预料下一步的发展,每一个转折都让人紧张不已,同时也让人更加沉浸在故事中。
与此同时,小说中的爱情线也十分引人注目。
作者通过细腻的文字描绘了主人公之间的情感纠葛,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甜蜜和痛苦。
爱情与阴谋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叹人生的无常和多姿多彩。
在阅读《阴谋与爱情》的过程中,我不仅被故事情节所吸引,更被其中对人性和情感的深刻剖析所震撼。
这本书让我反思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爱情和阴谋的交织。
读完之后,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小说中的主人公们产生了更多的共鸣。
总的来说,《阴谋与爱情》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小说,它不仅有扣人心弦的情节,更有对人性和爱情的深刻思考。
它让我感受到了阴谋与爱情的双重魅力,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强烈推荐给喜欢悬疑和浪漫的读者们。
浅析《阴谋与爱情》产生悲剧的原因
![浅析《阴谋与爱情》产生悲剧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518f9f8dce2f0066f53322e7.png)
浅析《阴谋与爱情》产生悲剧的原因作者:刘洪珍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02期摘要:席勒的《爱情与悲剧》讲述了裴迪南与露伊斯相恋的复杂过程,本应该得到幸福的两个人,既遭到平民米勒的反对,也遭到贵族宰相的破坏,在种种压力与迫害下,两人的结局不尽人意,非常悲惨,这是对封建家长的痛斥与等级制度的批判。
关键词:爱情;阴谋;悲剧;原因作者简介:刘洪珍(1995-),女,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2-0-02《爱情与阴谋》中把那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给读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对敢爱敢恨、跨越出身与门第、执着追求爱情的裴迪南和露伊斯,他们冲破封建束缚,因为相爱勇敢地在一起,但是他们的爱情注定是一个悲剧。
是谁用两颗用情的心酿制了一杯生命的苦酒呢?是谁摧残了露伊斯的生命呢?又是谁把他们逼上爱情的绝路呢?是这个时代特征和物欲横流的社会造成了他们的悲剧。
一、从自身的角度探究两人的爱情根基就不稳定,小说中露伊斯对她和裴迪南的爱情就一开始就持着一种惶恐和不确定性,对他们的爱情并不是充满信心。
正如她自己所说“裴迪南你我头上悬着一把剑!他们一定会拆散我俩”,其实这把剑是她自己心上的一把利剑,确实是这把利剑最后把他们俩拆散了。
露伊斯作为一个恋爱中的女子对自己爱情不是抱着与相爱的人白头偕老的决心,而是对爱情处境一种深深的担忧,这是一种缺乏自信心的行为。
同时露伊斯的性格是懦弱的,当伍尔穆拿她父亲的生命逼迫她伪造情书时,她毫无抗争的向恶势力妥协了。
第二个方面裴迪南多疑的性格也是造成他们悲剧的主要原因,虽然他深深地爱着露伊斯,但是在父亲阴谋的设计下和旁人的引诱下,他进入了圈套。
当他拾到侍卫长在阅兵时故意留下的那封情书时,他突然变得不安和害怕,开始怀疑露伊斯是否真的会像那封信所言,以至于在露伊斯的家中多次逼问露伊斯事实是否属实,在最后绝望的时刻,把毒药倒进了他们喝的柠檬汁里面,两人双双死去。
语文课外了解世界名著之《阴谋与爱情》精缩
![语文课外了解世界名著之《阴谋与爱情》精缩](https://img.taocdn.com/s3/m/d7b84077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f4.png)
宰相的⼉⼦斐迪南少校爱上了平民⾳乐师⽶勒的⼥⼉。
⽶勒预感到⼤祸就要来临,打算不准斐迪南再到他家⾥来。
⽶勒夫⼈不同意,因为斐迪南送的礼物变卖出了许多钱。
⽶勒⼤怒说,我宁可拿着我的⼩提琴沿街乞讨,靠开⾳乐会换⼀⼝饭吃,也不愿⽤我独⽣⼥⼉的灵魂和幸福去换他的钱!他决定亲⾃去请求宰相中断斐迪南同他⼥⼉的关系。
⽶勒正要动⾝,宰相的家庭秘书伍尔牧来了。
伍尔牧是⽶勒的乡亲,⽶勒早年曾答应伍尔牧,只要⼥⼉露伊斯愿意,就嫁给他。
现在伍尔牧要求⽶勒拿出⽗亲的权威,将⼥⼉嫁给他。
⽶勒严辞拒绝了伍尔牧的要求。
伍尔牧离开后,露伊斯向⽗亲说明她爱斐迪南的原因。
她说她和斐迪南好决不是要⾼攀,⽽是由于对“上帝杰作的喜悦”,这是她的权⼒,⽗亲甚⾄上帝都不应该阻挡。
她回忆起与斐迪南初次见⾯的情景时说:“我的灵魂升起了第⼀道曙光,千万种青春的感情从我⼼中涌了起来,就像到了春天,地⾯上百花齐放⼀样。
我再也看不见世界,可是我觉得,世界从来不曾像现在这样美丽;我再也不知道有上帝,可是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爱过他。
”⽗亲回答说,他永远也⽆法把斐迪南交给她。
露伊斯忧郁地说:她明⽩,她和斐迪南之间有⼀条难以跨越的鸿沟,只有在门第和出⾝的差别消失之后,她们才能得到爱情和⾃由。
正在这时,斐迪南来看望露伊斯,发现她脸⾊苍⽩,就问原因,她回答说:“⼀把短剑悬在你和我的头顶上!——有⼈要拆散我们!”斐迪南说,他的贵族纹章⽐不上露伊斯眼睛⾥的天书有⼒量。
天书上写着:你和我注定要结合在⼀起。
露伊斯说她怕他⽗亲。
斐迪南说,他什么也不怕,即使那障碍像⼭岭,他就把它当作阶梯,攀过⼭头,飞奔到露伊斯的怀抱⾥。
可是,露伊斯还是不能平静下来。
伍尔牧求婚遭拒绝后⼀直怀恨在⼼,现在,他要借宰相的⼿排除情敌。
宰相对伍尔牧说:“⽬前内阁⾥有⼀种布置,因为新的公爵夫⼈的到来,⽶尔佛特夫⼈需要做表⾯的离开,⽽且为了造成⼗⾜的骗局,她还得另外搭上⼀种关系;你知道,伍尔牧,我的地位是怎样依靠这位夫⼈的势⼒的——我的最坚固的根本就是公爵的恩眷。
席勒《阴谋与爱情》斐迪南人物形象分析
![席勒《阴谋与爱情》斐迪南人物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41319bd336c1eb91b375d65.png)
文艺传媒摘要《阴谋与爱情》是德国文学家席勒的著名剧作。
在剧中,男主人公斐迪南·封·瓦尔特被刻画为对封建社会正面宣战,希望自由追求幸福的贵族青年形象。
既表现出忠诚平等等高尚品格,同时又具有缺乏道德的强烈自私。
关键词《阴谋与爱情》斐迪南人物形象Character Analysis of Ferdinand in Schiller's"Conspiracy and Love"//Liu Xiaomeng Abstract"Conspiracy and Love"is a famous drama of German writer Schiller.In the play,the hero Ferdinand is portrayed as a young noble image declaring war on feudal society and hoping to pursue happiness freely.He pursue loyalty and equality,but he is immoral and severely selfish.Key words"Conspiracy and Love";Ferdinand;character《阴谋与爱情》创作于德国狂飙突进时期,是席勒早年创作高峰时期的一部作品。
恩格斯称之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斐迪南·封·瓦尔特是这部作品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他与市民少女露易丝·米勒的爱情构成了作品的主线。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斐迪南的形象特征,以期得到更完整的人物形象,达到深入理解《阴谋与爱情》的阅读目的。
1剧情介绍故事发生于18世纪分裂、落后的德国境内的某一个公国。
宰相的公子斐迪南,与城市乐师的女儿露易丝彼此相爱且决定结婚。
但这样的爱情为当时的传统门第观念所不容。
压缩语段
![压缩语段](https://img.taocdn.com/s3/m/017cc76558fafab069dc0268.png)
C、单行标题。单行标题只有正题。 足协三巨头被正式逮捕
2、导语
消息,的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是 由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以吸引
读者。 3、主体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导语,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 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4、背景 背景是指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它说明事件发生的具 体条件、性质和意义,是为充实内容,烘托和突出主题服务的背 景既可在主体部分出现,也可在导语或结尾部分出现,位置不固 定。 5、结语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一句话。阐明消息所述事实的意义, 使读者对消息的理解、感受加深,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答案(示例)文学作品的倾向应自然流露,作家不 能把其倾向硬塞给读者。
4.说明性语段
压缩说明性语段,首先要把握被说明事物的要点, 即事物的性质、特点及成因等,压缩时应重点保留。其 次,要适当注意原文段说明方法的使用。 例 请概括下列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要超过25个 字) 金属的内部结构不均匀,有的地方会成为应力集中区。内 部缺陷处还会有许多小裂纹。在力的持续作用下,裂纹增 大,直到材料不能继续负载应力,构件就会毁坏。在金属 构件中添加各种"维生素"(稀土元素),采取免疫疗法 等,是增强金属抗疲劳能力的有效办法。金属疲劳也能产 生妙用,利用它的断裂特性制造的应力断裂机,可以切削 许多过去难以切削的材料。
(三)、一句话新闻、简讯、标题新闻
一句话新闻、简讯、标题新闻是新闻特征的压缩,只 显示新闻主体的具体行为(具体事情结果、意义等)。
例:根据下面文字的信息要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再拟一个标题。 (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个字,标题不超过11个字)(6分) 最近,国家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颁布了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评 价的标准,改变了过去单一采用企业利润、产值与上一年纵向比较 的评价方式,把单一指标变为综合指标,主要以企业净资产收益率 作为评价核心。具体方法是以国有资产年报统计为依据,进行统一 测算。按行业、地区、企业规模、效益水平的不同划分,确立出一 个标准值。然后通过在全国同行业、同等规模企业间的比较,判断 出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 答案:(1)国企业绩确立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综合评价标 准。 (2)国企业绩评价标准出台。
《阴谋与爱情》精缩.doc
![《阴谋与爱情》精缩.doc](https://img.taocdn.com/s3/m/3825f9d60b1c59eef8c7b4b8.png)
《阴谋与爱情》精缩宰相的儿子斐迪南少校爱上了平民音乐师米勒的女儿。
米勒预感到大祸就要来临,打算不准斐迪南再到他家里来。
米勒夫人不同意,因为斐迪南送的礼物变卖出了许多钱。
米勒大怒说,我宁可拿着我的小提琴沿街乞讨,靠开音乐会换一口饭吃,也不愿用我独生女儿的灵魂和幸福去换他的钱!他决定亲自去请求宰相中断斐迪南同他女儿的关系。
米勒正要动身,宰相的家庭秘书伍尔牧来了。
伍尔牧是米勒的乡亲,米勒早年曾答应伍尔牧,只要女儿露伊斯愿意,就嫁给他。
现在伍尔牧要求米勒拿出父亲的权威,将女儿嫁给他。
米勒严辞拒绝了伍尔牧的要求。
伍尔牧离开后,露伊斯向父亲说明她爱斐迪南的原因。
她说她和斐迪南好决不是要高攀,而是由于对“上帝杰作的喜悦”,这是她的权力,父亲甚至上帝都不应该阻挡。
她回忆起与斐迪南初次见面的情景时说:“我的灵魂升起了第一道曙光,千万种青春的感情从我心中涌了起来,就像到了春天,地面上百花齐放一样。
我再也看不见世界,可是我觉得,世界从来不曾像现在这样美丽;我再也不知道有上帝,可是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爱过他。
”父亲回答说,他永远也无法把斐迪南交给她。
露伊斯忧郁地说:她明白,她和斐迪南之间有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只有在门第和出身的差别消失之后,她们才能得到爱情和自由。
正在这时,斐迪南来看望露伊斯,发现她脸色苍白,就问原因,她回答说:“一把短剑悬在你和我的头顶上!——有人要拆散我们!”斐迪南说,他的贵族纹章比不上露伊斯眼睛里的天书有力量。
天书上写着:你和我注定要结合在一起。
露伊斯说她怕他父亲。
斐迪南说,他什么也不怕,即使那障碍像山岭,他就把它当作阶梯,攀过山头,飞奔到露伊斯的怀抱里。
可是,露伊斯还是不能平静下来。
伍尔牧求婚遭拒绝后一直怀恨在心,现在,他要借宰相的手排除情敌。
宰相对伍尔牧说:“目前内阁里有一种布置,因为新的公爵夫人的到来,米尔佛特夫人需要做表面的离开,而且为了造成十足的骗局,她还得另外搭上一种关系;你知道,伍尔牧,我的地位是怎样依靠这位夫人的势力的——我的最坚固的根本就是公爵的恩眷。
席勒剧作《阴谋与爱情》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分析
![席勒剧作《阴谋与爱情》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1cfd798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02.png)
席勒剧作《阴谋与爱情》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分析《阴谋与爱情》是德国著名文艺复兴时期的剧作家席勒所创作的作品。
该剧以两个家族之间的恩怨为主线,以阴谋和爱情为情节,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女主人公蕾莉雅是席勒的又一经典形象,她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是席勒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蕾莉雅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在席勒的描写下,她美丽、聪明、勇敢而坚强。
蕾莉雅的美丽和聪明,从某种程度上让她拥有了一种优越感和高傲心态。
她的出身让她一直生活在各种眼光的注视之下,这引起了她的反感。
但因为她聪明,她对周围的环境有着敏锐的感知,在形势危急的时候,她也能够迅速作出决策,不做被动的挣扎。
文艺复兴时期在欧洲掀起了人性解放的浪潮,也启发了蕾莉雅的自我解放。
她深爱着的费尔德林顿虽然是事实婚姻中的男人,但蕾莉雅并不因此而退却,而是勇敢地出桅杆开头面对这一切。
正是这种勇气和心态让她站在了当时的人性解放浪潮的风口浪尖上,成为当时女性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女性历史长河中,蕾莉雅无疑是一个马后炮。
对于当时而言,她的观念是太过激进的,这也让她逐渐变成了一个意志坚定的信奉者。
没有谁能够阻止她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一直走到底,她也从来没有想过要为别人而改变。
蕾莉雅的勇气也让她成为让男性们感到恐惧和排斥的对象。
尽管她极力为阴谋和打击直言不讳的家臣所辩护,但仍然不可避免地被人们视为一种恶劣的影响。
女性的自我解放引发了男性群体中的愤怒和恐惧,同时也使人们对她产生了更多怀疑和不理解。
然而,尽管人们对蕾莉雅充满了各种偏见和不信任,她仍坚定地走在自己的路上,保留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她最终在阴谋和爱情的角力中生存下来,留下了他人难忘的形象。
总的来说,席勒剧作《阴谋与爱情》中的女主人公蕾莉雅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性解放思潮的代表人物,她的形象充满了强烈的个性和创造力,其中丰富多彩的人格魅力是她的最大魅力所在。
蕾莉雅的形象也充分阐述了席勒对自由和平等的思考和追求,同时也暴露了历史时期的性别偏见和难以避免的人性矛盾,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历史性意义。
100部名著浓缩成一句话
![100部名著浓缩成一句话](https://img.taocdn.com/s3/m/1f6808ab0c22590102029dd4.png)
1.将感情埋藏得太深有时是件坏事。
如果一个女人掩饰了对自己所爱的男子的感情,她也许就失去了得到他的机会。
(《傲慢与偏见》)2.认识自己的无知是认识世界的最可靠的方法。
(《随笔集》)3.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哈姆雷特》)4.神要是公然去跟人作对,那是任何人都难以对付的。
(《荷马史诗》)5.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吗?我向你发誓,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无法离开我,就像我现在无法离开你一样。
虽然上帝没有这么做,可我们在精神上依然是平等的。
(《简.爱》)6.大人都学坏了,上帝正考验他们呢,你还没有受考验,你应当照着孩子的想法生活。
(《童年》)7,你越没有心肝,就越高升得快,你毫不留情地打击人家,人家就怕你。
只能把男男女女当作驿马,把它们骑得筋疲力尽,到了站上丢下来,这样你就能达到欲望的最高峰。
(《高老头》)8.我只想证明一件事,就是,那时魔鬼引诱我,后来又告诉我,说我没有权利走那条路,因为我不过是个虱子,和所有其余的人一样。
(《罪与罚》)9.你瞧,桑丘·潘沙朋友,那边出现了三十多个大得出奇的巨人。
(《堂·吉诃德》)10.我并不愿意你受的苦比我受的还大,希斯克利夫。
我只愿我们永远不分离:如果我有一句话使你今后难过,想想我在地下也感到一样的难过,看在我自己的份上,饶恕我吧!(《呼啸山庄》)11.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
(《安娜.卡列尼娜》)12.唉,奴隶般的意大利,你哀痛之逆旅,你这暴风雨中没有舵手的孤舟,你不再是各省的主妇,而是妓院!(《神曲》)13.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
(《浮士德》)14.钟声又鸣响了……一声又一声,静谧而安详,即使在女人做新娘的那个好月份里,钟声里也总带有秋天的味道。
(《喧嚣与骚动》)15.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老人与海》) 16.当然,行是行的,这固然很好,可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阴谋与爱情》故事内容精缩
德国席勒著
《阴谋与爱情》故事内容简介
宰相的儿子斐迪南少校爱上了平民音乐师米勒的女儿。
米勒预感到大祸就要来临,打算不准斐迪南再到他家里来。
米勒夫人不同意,因为斐迪南送的礼物变卖出了许多钱。
米勒大怒说,我宁可拿着我的小提琴沿街乞讨,靠开音乐会换一口饭吃,也不愿用我独生女儿的灵魂和幸福去换他的钱!他决定亲自去请求宰相中断斐迪南同他女儿的关系。
米勒正要动身,宰相的家庭秘书伍尔牧来了。
伍尔牧是米勒的乡亲,米勒早年曾答应伍尔牧,只要女儿露伊斯愿意,就嫁给他。
现在伍尔牧要求米勒拿出父亲的权威,将女儿嫁给他。
米勒严辞拒绝了伍尔牧的要求。
伍尔牧离开后,露伊斯向父亲说明她爱斐迪南的原因。
她说她和斐迪南好决不是要高攀,而是由于对“上帝杰作的喜悦”,这是她的权力,父亲甚至上帝都不应该阻挡。
她回忆起与斐迪南初次见面的情景时说:“我的灵魂升起了第一道
曙光,千万种青春的感情从我心中涌了起来,就像到了春天,地面上百花齐放一样。
我再也看不见世界,可是我觉得,世界从来不曾像现在这样美丽;我再也不知道有上帝,可是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爱过他。
”父亲回答说,他永远也无法把斐迪南交给她。
露伊斯忧郁地说:她明白,她和斐迪南之间有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只有在门第和出身的差别消失之后,她们才能得到爱情和自由。
来源中华励志网zhlzw.com
正在这时,斐迪南来看望露伊斯,发现她脸色苍白,就问原因,她回答说:“一把短剑悬在你和我的头顶上!——有人要拆散我们!”斐迪南说,他的贵族纹章比不上露伊斯眼睛里的天书有力量。
天书上写着:你和我注定要结合在一起。
露伊斯说她怕他父亲。
斐迪南说,他什么也不怕,即使那障碍像山岭,他就把它当作阶梯,攀过山头,飞奔到露伊斯的怀抱里。
可是,露伊斯还是不能平静下来。
伍尔牧求婚遭拒绝后一直怀恨在心,现在,他要借宰相的手排除情敌。
宰相对伍尔牧说:“目前内阁里有一种布置,因为新的公爵夫人的到来,米尔佛特夫人需要做表面的离开,而且为了造成十足的骗局,她还得另外搭上一种关系;你知道,伍尔牧,我的地位是怎样依靠这位夫人的势力的——我的最坚固的根本就
是公爵的恩眷。
现在公爵要替米尔佛特夫人找—个配偶。
别人可能去报名,做这项交易,通过这位夫人取得公爵的信任,使他觉得自己是不可缺少的人物。
为了使公爵仍旧留在我家庭的罗网里,斐迪南就得和米尔佛特结婚。
”伍尔牧听后十分高兴。
宰相叫宫廷侍卫长向全城散布新闻:米尔佛特夫人要做少校夫人,同时又命令侍卫长通知米尔佛特夫人准备接受斐迪南的访问。
然后欺骗儿子说:他黑起良心,排挤掉前任宰相,都是为儿子准备幸福;现在还要使儿子脱掉军服进内阁、当枢密顾问……斐迪南斩钉截铁地说:“我对幸福的看法与你不完全相同,你的幸福差不多是靠害人出名的。
”宰相恼羞成怒,命令儿子必须向米尔佛特求婚,米尔佛特夫人本来是英国贵族,遭到不幸后,流落到德国宫廷充当了公爵的情妇。
她认为在靠公爵吃喝的人们中间,情妇是最倒霉的,因为她必须拿着讨饭的手杖去迎接这个大富大贵的人物。
不过,尽管她把荣誉出卖给了公爵,但是她的心却保持着自由,渴望真正的爱情。
当她知道宰相的阴谋后,心中暗暗觉得高兴,因为这样她真正所爱的人就会和他在一起。
斐迪南遵照宰相的命令来访,明确地向米尔佛特宣布:他爱上了一个平民少女、音乐师的女儿露伊斯。
同时还用犀利的
语言斥责米尔佛特夫人不知羞耻,把自己的美貌和灵魂出卖给公爵,一个只懂得在她身上欣尝肉感的公爵。
斐迪南的话不仅没有使她反感,反而唤起了她失去的尊严和爱国心,她向斐迪南倾吐了自己的委屈和爱慕之情。
但她对斐迪南的爱情却遭到了拒绝,于是她决定把一切法宝都使出来进行报复。
宫廷时的阴谋正在实施,米勒的家里乱成一团。
斐迪南急忙赶到露伊斯身边,坚决地向露伊斯表示,他要戳穿父亲的阴谋,打碎偏见的锁链,像一个大丈夫一样自由选择,用爱情的力量去战胜那些卑下的灵魂。
他知道,父亲的力量非常大,但他和露伊斯爱情的力量更强大。
他猛烈地握住露伊斯的手说:“如果拆散这两只手的时间真要来到的话,那也就是我和世界一刀两断的时候!”这时,宰相带着法警和跟班来到米勒家,恶毒辱骂露伊斯妓女,诱骗了他儿子。
米勒大怒,要将宰相赶出家门。
宰相命令法警把米勒抓起来,把米勒夫人和露伊斯拴到耻辱柱上示众。
斐迪南一手挽住露伊斯,一手拔出佩刀威胁宰相:如果再一意孤行,他就要向全城讲述宰相发家的历史。
宰相无可奈何,只好放了露伊斯母女。
伍尔牧为了占有露伊斯,又向宰相出鬼主意:把米勒关进监狱,利用露伊斯爱父亲的狂热感情,引诱她办两件事,作为释放米勒出狱的条件。
由宰相授意她
给第三者写一封情书,并且宣誓,以后不泄漏写情书的原因。
这样,露伊期不仅失掉了少校的爱,而且也丧失了名誉。
然后伍尔牧来向米勒夫妇的女儿求婚。
宰相欣然同意这个计划。
米勒夫妇马上就被关进了监狱。
伍尔牧立即跑到米勒家,向露伊斯提出救她父亲出狱的条件。
露伊斯在救父亲与失去恋人的恐怖中思考,在死亡和耻辱中间颠来复去地选择,最后,她向邪恶屈服了:按照伍尔牧的吩咐,给宫廷侍卫长写了一封情书。
没有参与宰相阴谋的米尔佛特夫人想收买露伊斯;只要露伊斯把斐迪南让给她,露伊斯就可以当她的侍女。
露伊斯拒绝当侍女,她威胁露伊斯,她要在露伊斯和斐迪南之间制造万丈深渊,她得不到的幸福,露伊斯也得不到。
露伊斯蔑视她的威胁,在不接受她恩惠的前提下自愿把斐迪南让给她,但同时警告她说:“在你们新婚亲吻中间会有一个自杀者的鬼魂冲进来。
”露伊斯的话感动和教育了米尔佛特夫人,她决定放弃自己的爱情和优裕的生活,以后靠自己的双手做工过日子,洗净先前受的污辱。
当天她就离开了德国。
斐迪南拾到那封情书后,马上来到米勒家里,他一方面冷嘲热讽米勒父女,另一方面又怀疑情书的真实情况。
他以审讯的口吻问露伊斯:“不幸的姑娘,这
封信是你写的吗?”露伊斯遵守诺言,勉强说:“是的。
”斐迪南从露伊斯不自然的答话里反倒看出露伊斯是说谎,于是他再次强迫露伊斯对上帝发誓回答:“这封信是你写的吗?”经过—番痛苦的思索,她坚决地加答:“是我写的。
”
斐迪南绝望了!他要来柠檬水,准备下毒。
可是他又犹豫不决。
因为如果毒死露伊斯,米勒就会失去独生女,“一朵鲜花——凋谢了——枯死了——踏碎了”,这等于抢去了乞丐最后一个救命钱。
但他又认为,爱情是最神圣的感情,露伊斯却把这种感情当作玩物,这样的姑娘不可能使她父亲得到幸福,应该“趁那条蝮蛇没有把父亲也咬一口之前踩死它”。
于是他打发米勒去给宰相送信,随即将毒药投入柠檬水里。
他一边咬牙切齿地痛骂露伊斯“太卑鄙”,是“魔鬼”,一边将有毒的柠檬水叫露伊斯喝下去。
他自己喝了毒药后扔掉佩刀、绶带,准备就死。
露伊斯早就作好了死的准备,生离死别之际,她想最后一次拥抱她的恋人,遭到斐迪南的拒绝。
露伊斯的药性发作,死亡勾销了她对宰相的誓言,她对斐迪南说出了情书的真相:“信的字句是你的父亲口授的”。
听了这话,斐迪南如遭五雷轰顶一样倒在地上,随即又惊心动魄地跳起来,拔出佩刀,要趁毒药的力量还没有发作的时机,去杀死那个谋杀儿子的凶手宰相。
露伊斯停止了呼吸,斐迪南心如
刀绞。
宰相和伍尔牧等人赶来,斐迪南临死前揭露和控诉他父亲:“这套阴谋是巧妙的,令人佩服的,我承认,通过嫉妒来扯断我们心的结合。
——这番计算是专家定出来的,可惜的是,愤激的爱情并不像你的木偶那样听从牵线人的摆布。
”宰相要把罪行推在伍尔牧身上,伍尔牧扬言自己完蛋时要揭发宰相的阴谋诡计,叫听的人全要起鸡皮疙瘩。
药性发作了,斐迪南痛苦地死在了露伊斯身边。
作品简介:
剧本《阴谋与爱情》的作者席勒(1759-1805)是18世纪德国的杰出诗人和戏剧家。
少年时代学过法律和医学。
青年时代成了德国狂飙运动的代表者之一。
晚年与歌德一起开创了德国“古典文学”时代,为德国民族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780年,20岁的席勒写成他酝酿已久的剧本《强盗》,发出了“打倒暴君”的洪亮吼声,受到反动的欧根公爵的无理干涉,激起了席勒内心更大的反抗。
于是,1782年他在一个小客店里用七个星期写成了名剧《阴谋与爱情》。
《阴谋与爱情》是席勒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戏剧名著之一。
剧本直接取体裁于德国现实,席勒直言不讳地说:“剧本事情发生于德国第一宫庭中”。
剧中人物实际上是以专横腐朽的符腾堡公国的统治者为原型。
剧中不怕把18世纪德国的主要矛盾即市民阶级和封建贵族之间尖锐对立的矛盾,在婚姻自由的问题上,正面搬上了舞台,对封建统治者的暴行予以揭露和痛斥,对市民阶级的反抗精神予以热烈的歌颂,表现出了鲜明的反封建压迫和争取民主自由的狂飙激情。
恩格斯说,这个剧本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它是德国第一部具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来源中华励志网zhl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