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马克思主义观浅析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马克思哲学观浅析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班级:历史一班学号:20100510290 姓名:拓万荣【摘要】:“知行合一”是宋明理学心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观点是他针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程朱的先知后行和王夫之的行先知后的观点而提出的。其中“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从马克思哲学观看既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反复而“知行统一”则是实践与认识到统一。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观在很多方面都用马克思的哲学观来解释,除了上面的实践与认识观,还有联系发展的观点也能用来解释“知行合一”的发展及现实意义。

【关键字】:马克思哲学观王阳明知行合一

在当今社会,我总是能听到“知行合一”的呼声。这种呼声在各个高校尤为最盛,成为了各个老师的口号和同学们追求的目标。众所周知,“知行合一”观是王阳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此观点是他针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程朱的“知先行后”和王夫之的“行先之后”而提出的。“知行合一”观不仅在当时就是在现在仍有现实的意义。“知行合一”也为一种哲学观,它所体现的很多方面都能用马克思哲学观来解释。

一、从物质与意识的观点看“知行合一”的提出

“知行合一”是阳明学的基本命题之一,也是其哲学重要理论贡献之一。据《年谱》记载,该命题是阳明于“龙场悟道”次年即1509年,在贵州的贵阳书院

讲学是明确提出的。[1]其实,知行问题在中国由来已久,只不过在程朱理学时

有了集中的讨论。当时以朱熹为代表主张“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知行相须”,而以王夫之为代表却主张“行先知后”,王阳明认为这两种观点都不能准确地把握知与行的关系,因而他从格物致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马克思的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能动地反映物质,王阳明根据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两种不同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就是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而“知行合一”做为一种意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一批文人士大夫提倡知行统一,纠正“知而不行”“行而不知”现象的客观现状。

二、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看知与行的关系

(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爱曰:“古人说知行个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先生曰:“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

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2]马克思实践与认识观告诉我们人的

认识就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不断存环反复,换个角度,也即是说,

从行到知,从知到行是不断循环反复的。由行到知是说人们对一个问题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有了从感性到理性的比较全面的认识,然后再回到实践中检验。由知到行,是人们根据自己已有的认识,进行新的实践,产生新的认识,然后回到实践中检验使认识进一步深化。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所以认识问题要不断的进行反思、实践,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理性的认识、更好地进行实践,也即,既要知又要行。

(二)知行并进相互促进

王阳明对他的学生徐爱说:

“《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经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经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又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亦只是不曾知臭。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圣人教人,必是要如此,方谓之知。”(《传习录》

上)[2]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是对实践的反应,实践会促进认识的发展,正确的

认识也会推动实践的发展。就如人闻到难闻的气味一样,你闻了,你才知道难闻,如果你把鼻子塞住不去闻它,就不会感到难闻。同样,说一个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也是因为他去做过了、实践了,我们才知道他是个孝悌的人。如果我们只是听说他孝悌而没有亲眼见过,这只能是我们的认识,对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可能产生怀疑,因为我们毕竟没有亲眼见他实践过,也许我们会信,也许我们不会信,如果我们亲眼见到了,那就可以得出肯定的答案了。就如一个人知道孝顺自己的父母应该的,但是却没有付诸实践,整天对自己的父母还是吹胡子瞪眼的,一点都不尊敬。这就是有知而无行的表现。如果一个人从小就知道孝顺父母是应该的而且他也的的确确去做了,等他长大后成为了一个孝顺父母、品德高尚的人,着就是知与行相互促进的表现。

(三)知行相互统一

“门人问:知行如何得合一?切如《中庸》言‘博学之’,又说个‘笃行之’,分明知行是两件。先生曰:博学只是事事存此天理,笃行只是学之不已之意。又问:《易》‘学以聚之’,又言‘仁以行之’,此是如何?先生曰:‘也是如此’。事事去学存此天理,则心更无效失时,古反曰学以聚之,然常常学存此天理,更无私欲间断。此即是此心不息之处,故且学以行之。又问:孔子言‘知及之,仁不能守之’,知行却是两个了。先生曰:说及之已是行了,但

不能常行,己为私欲间断,便是仁不能守。”(《传习录》下,《全集》卷三)[2]

实践与认识相互统一,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目的就是要达到知行合一的实践,也可以说实践是有意识的实践,是以良知为主体的实践。知即认识,行即实践,实践与认识的统一即知与行的统一。王阳明认为知与行的统一应该是存天理、灭人欲,就此点来说,我是不同意的。王阳明是夸大了认识的能动性,而没有真正做做知与行的统一。

三、从联系与发展的观点看“知行合一”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

事物都是相互联系不断发展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贺麟提出了“知行合一新论。”“在王阳明那里,本然之知与明然之知的区分在逻辑上构成了统一的前提:从本然之知到明然之知的转化,是通过行而实现的,它在总体上表现为一个知(本然之知)—行—明(明觉之知)的统一过程。贺麟肯定了知与行的统一:‘知有高下,行亦有高下,最高级之知与最高级之行合一,最低级之知与最高级之行合一,这是自然的知行合一论大旨。质言之,一定等级的知,总是与一定等级的行相结合,知与行的统一展开于不同等级。”

[3]很显然,贺麟的知行合一新论中的知构成了知与行统一的决定因素看法大致

沿袭了王阳明以知为知行出发点的知行合一论,另一方面,他又认为“低级之知与高级之知分别和低级之行与高级之行合一,又多少含有知行统一表现为一

个从低级到高级上升的过程之意。”[3]此观点与王阳明的看法有明显的区别,

在一定程度上贺麟扬弃和发站了王阳明的观点。可见,贺麟的“知行合一新论”是对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继承与发展。

当然,“知行合一”发展到今天仍然有其积极地现实意义。在生活中,我们总是说得多做得少,总是在做一个“语言的巨人,知识的矮子。”就拿当代的高校生来说,很多人总是在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无经验或者经验少,虽然很多同学在学校读了不少书,但是真正应用的却很少,都只是“知”而未“行”。用马克思的联系与发展的观点来看,当今,我们积极提倡“知行合一”就是坚持了发展的观点,只注重“知”而未注重“行”最终导致不好的后果就是联系观点的体现。

“知行合一”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所提倡的。运用马克思哲学观对“知行合一”进行分析,做到知行合一就是要求我们坚持唯物论的观点,做到实践与认识的统一,以认识推动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即知推动行的发展,而行则会进一步促进知的认识,从而达到知与行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吴震,《传习录》精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90页

【2】韩强,重读王阳明【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9,159页,36-42页

【3】杨国荣,王学通论-从王阳明到熊十力【M】.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2009,244-245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