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疗法 罗杰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本主义疗法
---罗杰斯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的学习与教学观念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是与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齐名的20世纪三大教学运动之一。
人本主义疗法的创始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以人为中心的心理疗法是人本主义治疗的核心内容,相对于精神分析和行为疗法,被称为心理治疗理论中的“第三势力”。
罗杰斯1902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早年攻读过农业、生物、物理和神学,后来进入哥伦比亚师范学院学习心理学,接触了行为主义的理论并接受了精神分析的训练,毕业后在罗彻斯特市防止虐待儿童中心作为心理治疗家工作了12年。他在心理治疗中总结自己的经验,于1942年出版了《咨询与心理治疗》一书,阐述自己的来访者中心的心理治疗观。1951年出版了《来访者中心治疗》一书,为来访者中心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罗杰斯在心理学方面的贡献是杰出的,曾于1964-1967年担任美国心理学会的主席,1956年和1972年分别获得了美国心理学会授予的杰出科学贡献奖和杰出专业贡献奖。
人本主义疗法强调来访者的主观能动性,对人采取积极乐观的看法,注重个人的内在价值和主观体验,强调咨询关系的重要性,强调以咨询者的态度为中心。这些观点都强烈冲击着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有一定的积极价值,但不适合处理危机中需给予某些指导性策略的来访者,不适合无法通过口语表达的来访者。
1.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在搜寻资料过程中找到两个版
本的说法,下面一一罗列)一理论基础:1.实现的趋势它假定人类和所有的生物,不论是植物或动物,与生俱来就有一种不断发展、增长和延续其机体的趋势。
2.自我概念这个自我形象是通过自身与环境,特别是与其他人对他的评价相互作用后逐步建立起来的。
3.充分体验它是对宏观事物和可以意识的机体内部过程的态度。人本主义理论的核心在于人人都有其独立的价值与尊严,人人都必须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向。
二理论基础:1.1 自我治愈的潜能
罗杰斯心理治疗的思想基础是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的尊重和信赖。他认为人性发展的基本属性是建设性的。人有追求美好生活和为之奋斗的本性。健康代表着人格健全和人性的完满发展,病态是健康人格的异化。心理疾病患者并没有失去自身原有的潜能,我们要相信他们有能力发掘自身潜能恢复健康。
1.1.1 造型倾向
人性的发展和生物进化一样具有建设性的方向,罗杰斯把这种方向叫做“造型倾向”。这是一种积极的倾向,它假定人具有引导、调整、控制自己的能力。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有一种不变的诊断,即认为所有心理问题及困扰均是由于这种实现的倾向的阻滞所造成的。基于他的这种观点,他所倡导的来访者中心疗法或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的基本原理就是要排除这种障碍,使来访者向着自我调整、自我成长和逐步摆脱外部力量的控制的方向迈进。罗杰斯认为需要心理治疗和帮助的人正如地下室的马铃薯一样,曾受到环境条件的严重扭曲。但他深信这些
患者中的成长方向或潜能实现的倾向,即造型倾向仍然存在,只要有适宜的环境,可以自行矫正而恢复常态。罗杰斯还提出“人的建设性”的概念认为人的基本属性是建设性的、可信赖的。他承认人有消极和多种复杂的心理冲突,但是不同意把人说成是非理性的,只要对这些心理冲突不采取防御的态度,能开放地面对自身的多种需要和社会要求,人的反应会是积极的,建设性的。
1.1.2 追求美好生活
罗杰斯认为,在病态和健康之间并不存在截然分开的界限。患者虽然有心理障碍,但并没有放弃追求美好生活的努力。关于美好生活的定义罗杰斯与某些传统看法不同,他所说的美好生活是指患者自身的某些心理上的体验。假如医师能够与患者建立真诚、理解和无条件的尊重的医患关系,在这种理想的治疗情境中,患者开始敢于对他自身内部的情感进行深入的探索,于是他能够理解自己过去曾排斥于意识之外的某些体验。罗杰斯所描述的美好生活有这样一些特征:首先是对经验采取日益开放的态度。趋向美好生活的人更能认同自己的恐惧感、沮丧感,而不是排斥否认他们。第二个特征是更加重视现实生活。一个的经验如果充分开放,那么每一时刻对于他都是新鲜的。过去不能代表现在,则由现在开始,自我和人格都源自经验,而不是解释或歪曲经验使它适合预想的自我和人格。第三个特征是对自身机体不断增进的信赖。有充分开放态度的人能够利用得到的广泛信息对周围的事物做出正确判断为,即使判断和行为错误,由于经验开放,也会较快得到纠正。当患者发现他越来越信赖自己的反应时,便会产生自信和满意的体验。
1.2 人际关系
罗杰斯认为,人的许多变态行为和疾病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不适当的环境使人的潜能不能发展或向歪曲的方向发展。在这些不适当的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人际关系。罗杰斯提出了良好人际关系的三项原理,它们是:倾听;真诚;给予爱和接受爱。
人际关系的第一条原理是倾听。罗杰斯认为,与人交往时首先要认真地听。只有认真地听,才能使自己和对方接触,才能理解人、理解人格和人际关系。听是指深深地听,要听出深埋在表面语言下心的呼唤。心理治疗中需要的不是过早地做出诊断和评价,而是倾听、理解和对所谈问题各种层次的反应。这往往能使患者的紧张状态缓解和放松,进而从混乱中走出来,重新观察自己的内心世界,解决本来似乎不能解决的问题。
人际关系的第二条原理是真诚。罗杰斯认为,在与人交往时,当自己能接触到他人的真实思想和情感时,是件非常愉快的事。当对方不是隐藏在伪装的背后而是说出内心深处的感受时,他会跳起来迎接它。相反,当他意识到自己不是他本来的面目而是在演戏时,他觉得自己很讨厌。
人际交往的第三条原理是给予爱和接受爱。罗杰斯的童年没有一个亲密朋友,直到进入大学才有了变化。通过心理治疗的实践,他进一步认识到,有人因有所求而奉承他,有人怕对立而奉承他,但也意识到有人是真诚地欣赏他,喜欢他,由此而感到温暖和充实。当他能真正关心和喜爱他人时,自己也同样感到生活的丰富和充实,他把欣赏人比为欣赏无限美好的夕阳,欣赏它,而不能也不去控制它。欣赏人的反面是敌视人、轻视人,不被人们欣赏或不能受到人们尊重就会感到人的萎缩。
2 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实施方法
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患者中心疗法,一般用于有心理冲突或心理疾病来访者;二是通过交朋友小组进行小团体治疗,主要解决交往障碍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心理题。患者中心疗法指在人本主义治疗思想指导下的个别谈话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贯彻非指导性原则,讨论问题的思路由来访者主导,治疗过程中的中心人物是来访者而不是咨询者。非指导性的患者中心疗法的基本假设是:人的自身内部有理解自己并改造自我概念和指导自己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