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第四章总结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 第四章知识点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产生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14世纪末在地中海沿岸的城市,其途径:商人、高利贷资本;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小商品经济封建社会的手工业行会在小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作用下两极分化,手工作坊的师徒关系逐渐转变为雇佣关系;商人的包买商控制了市场和高利贷资本提供资金原料等,使手工作坊丧失独立生产者地位转变为雇佣劳动力;(二)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的原始积累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初,主要途径:(1)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2)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需要的基本条件:一是大批丧失生产资料的自由人;二是大量货币财富集中少数人手中;(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经过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通过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最终建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二)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三)价值量和价值规律(四)价值形式与货币的起源(五)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自己或本经济单位的需要、不是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与分工不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与较低的生产发展水平相适应1、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A、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基本特征B、社会分工(前提条件)和有不同经济利益的生产者(根本条件)——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社会分工是指将满足人们需要的社会经济活动划分为独立不同的部门和行业。
三次社会大分工:1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2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3商人的出现C、社会化生产——物质基础商品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简单商品经济阶段(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直至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处于次要地位,市场发育程度低,商品交换还未成为社会的重要经济活动,市场配置资源只是局部现象。
马原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电子计算机、数控机床等自动化装置在生产中得到比较普遍的应用, 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
■生产自动化的主要表现有两点:一是工业机器人的开发和利用, 代替了工人大量的体力劳动和部分脑力劳动;二是自动化生产线的 广泛使用,直接从事生产操作的工人大大减少,甚至出现了少数的 所谓“无人工厂”。
“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 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 大起来。如果有10% 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 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 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 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 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如果 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 争。走私和贩卖奴隶就是证明。”
■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自动化是 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 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 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三、资本积累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 积累。
▼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的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 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两极分化的原因,揭示了资本主义失 业现象的本质,深刻地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 命运。
二、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 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劳动日 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劳动 日包括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个部分。
■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越 长,资本家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从而剩余价 值率就越高。这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叫作绝对剩余价值生 产方法。
马原理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第四章
马原理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第四章第四章:革命和反革命的历史规律1. 革命的历史观点•革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革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2. 革命的发展阶段•断裂性阶段:旧制度被推翻,新制度建立•渐进性阶段:新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建设3. 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规律•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的必然发展阶段•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取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4. 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5. 反革命的历史规律•反革命是旧制度反抗新制度的必然表现•反革命是维护剥削阶级利益的行为6. 反革命的主要形式和特点•武装反革命•非武装反革命•利用外国势力干涉革命•使用各种手段反对无产阶级专政7. 分清革命和反革命的标准•是否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是否推动社会向前发展8. 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革命和反革命是对立的•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是长期的9. 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革命和反革命•无产阶级专政是革命胜利的基础•无产阶级专政对抗反革命是一场生死斗争总结本文主要讲述了第四章《革命和反革命的历史规律》的知识点总结。
首先,我们讨论了革命的历史观点,认识到革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推动历史继续前进的动力。
接着,我们学习了革命的发展阶段,分为断裂性阶段和渐进性阶段。
然后,我们深入了解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规律,强调了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的必然发展阶段,以及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
接下来,我们转向反革命的历史规律,指出反革命是旧制度反抗新制度的必然表现,是维护剥削阶级利益的行为。
之后,我们详细介绍了反革命的主要形式和特点。
然后,我们讨论了分清革命和反革命的标准。
最后,我们了解了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以及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革命和反革命。
通过学习本文提供的知识点,我们能更好地理解第四章的内容,并加深对历史规律的认识,为我们进一步学习和了解马原理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马原知识点分章总结
马原知识点分章总结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渊源和基本立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渊源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第二章辩证法辩证法的哲学根源辩证法的基本范畴辩证法的发展规律辩证法的方法论第三章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哲学起源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基本范畴唯物辩证法的运动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实践活动第四章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运动物质的范畴物质运动的规律物质的根本属性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运动与实践第五章人的实践和社会历史人的实践的哲学范畴社会历史的起源和发展社会历史的基本规律社会历史的实践活动第六章根本问题和非根本问题哲学范畴的根本问题和非根本问题关于哲学问题的原则性问题科学与哲学的关系第七章人的自由和解放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哲学根源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基本范畴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哲学路径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实践活动第八章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的哲学起源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的本质和基本范畴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的规律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的实践活动第九章真理和认识真理和认识的哲学根源真理的本质和基本范畴真理的客观性和绝对性真理和认识的实践活动第十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和实践与真理的关系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的哲学范畴实践与真理的关系的哲学范畴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和实践与真理的关系的实践活动第十一章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的哲学基础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的本质和基本范畴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的规律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的实践活动第十二章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的哲学起源唯物史观的本质和基本范畴唯物史观的运动规律唯物史观与实践活动第十三章辨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流派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然辩证法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机械唯物主义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的关系第十四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发展趋势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实践活动结语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推动社会发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发展哲学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构建哲学体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推进哲学科学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培养哲学专门人才以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主要知识点所做的分章总结。
马原第四章(自己总结的)
第四章4-11.社会制度的改变原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2.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1)时间:14世纪末—15世纪初2)地点: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3)途径:a)从小商品经济中分化出来b)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换而来4)资本主义萌芽的形式(两种,对应上面两种途径):课本P139—1403.资本主义原始积累1)资本主义社会化生产(能够实现要求商品更大规模生产,满足世界市场扩大的需要)。
2)利用暴力手段进行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创造条件。
3)资本原始积累定义: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到少数人的手中的过程。
P1414)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间:西欧:15世纪后30年——16世纪高潮——19世纪初结束5)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途径:P141-142a)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b)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4.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P142劳动价值论5.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1)自然经济:P1432)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他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3)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a)社会分工的出现b)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4)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6.商品的二因素1)商品的定义:用来交换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两者的矛盾统一体。
2)二因素:a)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应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适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b)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所持有的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商品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
c)两者关系:对立统一。
p144-1457.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1)生产商品的劳动分为:a)具体劳动: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有用劳动)。
《马原》第四章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本质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⑴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 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 ⑵劳动者繁殖后代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 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 ⑶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 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 力。
思考题:
• 试述马克思的资本循环和 资本周转理论及其对社会 主义企业生产经营的指导 意义。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 题是社会再生产的核 心问题
社会总产品构成及其实现
不变资本( c )
社 会 总 产 品
价值形态 可变资本( v ) 指社会各物质生产部 剩余价值( m ) 门在一定时期(通常为 一年)内生产的全部物 生产资料 质资料的总和 物质形态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对工人阶级的影响
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随着资 本积累的增加,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 少,劳动力对资本的供应绝对增加,形成相 对的过剩人口,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 有的人口规律。 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表明在资本 总额中不变资本部分日益增多,而可变资本 部分则相对减少。 可变资本的这种相对减少,在劳动力价 格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家对劳动力的需求, 也会相对减少。
海尔CEO张瑞敏评海尔: “海尔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 程再造始于1998年9月8日,到现 在将近6年了,虽然离我们的目 标差距还非常大,但从某种意义 上说,幸亏流程再造,否则海尔 没有今天”。 20年间,海尔从一个当初 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神 速地发展为2004年全球营业 额高达1000亿元的跨国集团。
2022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笔记(第四章)
2022 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笔记 (第四章)第四章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辩证法学说的总特征。
联系和发展的统一即是辩证唯物主义打算论原则的客观根抵。
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就是要把握辩证法唯物主义的条件论、过程论和打算论,把握辩证法关于世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体系。
第一节、世界的普遍联系一、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在哲学中,联系是一个普遍性极大的范畴,它概括了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联系是普遍的。
包括两重含义:一是指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四周的其他事物、现象和过程这样或者那样地联系着,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二是指任何事物、现象、过程内部的各个局部、要素、环节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的。
联系是客观的。
联系的客观性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的依据在于:第一,世界万物具有共同的本质和根抵。
联系的普遍性根源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其次,任何详细事物的客观存在和运动本身都必然表现为肯定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
第三,事物可以互为中介,千差万别的事物之间可以通过不少“中介”或者过度环节而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无限的总体系列。
可见,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本身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中介的普遍性、存在和运动的不行分割性的表达。
要进一步理解联系的普遍性,还必需把握“中介”、“差异”这两个哲学范畴。
中介,是指两个事物之间的中间联系、中间层次。
任何事物之间不管存在多大差异,都可以通过中间联系沟通起来。
中介具有“间”性,具有沟通性,具有过度性。
差异,普遍联系的观点,以成认事物之间的差异即其确定的界限为前提的。
唯物辩证法指出,差异和界限只能在事物的相互比拟中存在,没有联系也就无所谓区分;而差异双方总是互为中介、相互过度的。
因此,详细的差异和界限具有相对性。
差异在本质上也是联系的一种方式,即以对立的方式发生的联系。
《马原》第四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三、社会革命和改革 社会革命 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 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 改革 是社会形态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形态的量变和部分质变 变革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变革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 不改变社会性质
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的方式:阶级斗争、革命、改革
二、阶级斗争 1. 阶级的产生和本质 阶级是一个历史范 不是从来就有,也不会伴随人类社会发展始终(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都 不存在阶级,公有) 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 阶级的划分由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的不同关 系决定 阶级的本质 阶级是与特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在经济上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或人群 共同体 生产资料占有状况是划分阶级的基础
2. 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 立足于现实的人 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 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着手 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考察(个人、群体和整个人类)
3.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褒义词,不等于“人人”,含有阶级敌人) 质: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某一时段可能有剥削阶级) 量: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劳动群众及知识分子 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改革/革命) 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4.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的原理来源: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决定历史发展方向 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的具体运用:一起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马原各章知识点总结
马原各章知识点总结马克思主义原理是一门具有深厚内涵和广泛应用的学科,下面为您总结其各章的知识点。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一、物质及其存在方式1、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二、物质的统一性世界是物质的统一体,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三、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1、联系的特点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
2、发展的实质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四、对立统一规律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主要矛盾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次要方面对事物的发展有影响。
五、质量互变规律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六、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辩证否定实现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一、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1、实践的本质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2、实践的基本结构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中介构成了实践的基本结构。
二、认识的本质与过程1、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认识的过程认识的过程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马原教材第四章
马原教材第四章引言《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原)教材》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大型群众教育活动的重要教材之一。
其中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唯物论的认识论与辩证法的内容。
本文将对该章进行详细解读。
一、唯物论的认识论在唯物论的认识论中,认识是人类主体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和认识的过程。
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我们通过感觉、知觉、思维等活动来获取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这些反映并不等同于客观事物本身。
唯物论的认识论强调实践的意义,指出只有通过实践对客观事物进行直接接触,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唯物论的认识论还强调了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否不取决于人的意识,但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通过实践来改造客观世界。
唯物论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在客观规律的指导下进行的,只有正确把握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辩证法的基本概念辩证法是唯物论的认识论的基本方法论。
它强调事物的矛盾运动和统一,指出一切事物都是由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组成,并通过矛盾的斗争和统一来推动事物的发展。
辩证法的核心观点是矛盾的普遍性和普遍联系。
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这些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相互斗争,同时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辩证法指出,只有正确把握事物的矛盾运动和统一,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三、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标准,是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发展我们的认识。
唯物论的认识论强调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践对客观事物进行直接接触,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来源,也是认识的标准。
只有通过实践对认识进行检验,才能确定认识的正确性。
唯物论的认识论指出,人的认识是相对的、发展的,只有通过实践不断地纠正和发展认识,才能逐步接近客观事物的真相。
四、认识的辩证法过程认识的辩证法过程是指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感觉、知觉、思维等活动对客观事物进行认识和改造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通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逐渐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四章 笔记
马原第四章官方笔记目录一、本章/教材结构图二、本章知识点及考频总结三、配套练习题四、 其余课程安排一、教材节构图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二、本章知识点及考频总结第一节 资本主义形成【知识点1】商品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2、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是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
【知识点2】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1、商品经济产生商品: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产品。
商品生产: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活动。
商品交换:商品的互相让渡或以货币为媒介的买卖。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1、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决定性条件)【知识点3】商品的价值构成与创造1、商品的价值的构成与创造:生产资料的原有价值+劳动的价值2、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
【知识点5】商品的价值量:1、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价值,个别劳动时间决定个别价值;2、商品交换是按照其社会价值进行;3、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知识点6】货币的本质和职能(1)货币的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职能:货币的五种职能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①价值尺度:货币是衡量和计算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
②流通手段:指货币起着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
③贮藏手段: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
④支付手段:指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当到期偿还货款时货币所执行的还款职能,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所执行的职能。
⑤世界货币:指货币越出一国的范围,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马原各章知识点总结
马原各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本章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哲学基础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种用以解释世界的科学观点,认为世界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和运动的有机整体。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基础,意识是超结构,社会的发展是历史的逻辑。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强调观察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注重从整体、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去认识和解释问题。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本章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关于自然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自然界是无限发展的有机整体,强调人类和自然是统一的整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维护生态平衡,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基础本章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基础,包括辩证方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辩证方法认为事物是多面的,矛盾的,发展的,要辩证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是以人类社会历史为对象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社会的根本变革是由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矛盾引起的,历史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
第四章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本章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对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是一种对立和斗争的关系。
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力量。
第五章党和革命本章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对党和革命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党是阶级利益的代表,是阶级斗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革命是阶级斗争的形式和手段,是推翻剥削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任务。
第六章民主本章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对民主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是一种权力,是一种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方式,要以人民民主为出发点,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人民服务的政治体制。
第七章国家和国际问题本章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对国家和国际问题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笔记(第四章)
第四章认识的规律本章标题也可标为“认识与实践”,就是认识论。
哲学基本问题第一层含义是:“世界是什么?”第二层含义是:“世界可知否?”“如何知?”认识论主要研究的问题是:(1)人的正确思想是怎样形成的?(2)人的智慧是从哪里来的?(3)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4)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5)真理的客观性与辩证性。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什么是认识的本质?概括地说,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认识的结构一个正常的认识过程或认识行为,一种正确认识的产生,必须具有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认识主体→认识工具→认识客体1、认识的主体什么是认识的主体呢?不同的哲学有不同的主体观。
(1)唯心论的主体观唯心主义哲学把认识的主体神秘化,把主体抽象为精神性和观念性的东西。
把主体等同于主观意识或“客观精神”。
这是很模糊很不科学的概念。
(2)旧唯物主义主体观旧唯物主义把认识的主体说成是自然的、一般的人。
从它注意了人的自然属性一方面看是对的,具有反宗教神学、反唯心主义的进步性。
但它却忽略了人的社会实践性,所以它的主体观也是不科学的。
(3)马克思主义主体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P.94)2、认识主体的基本特征(1)自然物质性(反唯心主义)(2)自觉能动性(人不同于一般动物)(3)社会实践性(主体是历史的实践的人)3、认识主体的形式(层次性)(1)个人主体(2)集团主体(3)类主体4、认识的客体(P.95)什么是认识的客体?不同的哲学有不同的客体观。
(1)唯心论的客体观唯心主义哲学把认识的客体解释为“精神主体”的“创造物”和“附属品”。
认为认识的客体不是自然的、物质的,而是由主观精神或神秘精神“外化”出来的。
(2)旧唯物主义客体观旧唯物主义一方面把自然物看作是真正现实的客体,而不是精神的产物,这是对的。
但另一方面,它又认为认识客体是与认识主体毫无关系的纯粹的客观实在。
马原期末章节总结
马原期末章节总结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一章主要讲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本章从哲学方法论、世界观和理论基础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节讲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科学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存在的现象和事物都是具有矛盾性的,矛盾是推动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切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现象都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冲突中产生和发展的。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第二节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唯物论和历史唯物主义来认识世界。
唯物论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质,一切思维和精神现象都是物质的表现。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由物质生产活动推动的,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引起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是以自然观、社会观和历史观为基础的。
第三节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是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理论,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
唯物辩证法包括物质的无限性和运动性、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性、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和飞跃性等内容,它揭示了事物运动和发展的规律。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和认识论第二章主要讲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和认识论。
本章从实践的基础地位、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对人的改造和自我完善作用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节介绍了实践的基础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客观世界。
实践是人们与自然和社会进行相互作用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创造性的、能动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第二节讲述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最终目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真正认识世界。
认识的来源是实践,实践经验是认识的源泉;认识的目的是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检验标准。
马原第四章商品与货币
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人们某种需要
的属性或者说物品的有用性, 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在任何社会形态中,使用价 值都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 内容。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 然属性。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 者。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二、交换价值和价值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总量×商品
价格
)
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
4、铸币是由国家铸造的,具有 一定形状、重量、成色 和 面额 价值的金属货币。
5、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 制流通的价值符号。
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 货币量,
纸币就会贬值,物价随之上涨,
2、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 之间的经济关系,是生产商品的 劳动的社会属性。
具体劳动 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 的二因素: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 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 值。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的关系
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 劳动是统一的。
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 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 面。
价值规律在私有制 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二)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三)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 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商品二因素和生产商 品的劳动二重性?
2、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 3、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
动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 产的基本矛盾?
式
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统一性表现在:
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 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性,集中表 现在二者统一于商品体之中。
马原第四章总结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1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年代和地区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现。
2,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形式(1)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家←扩大再生产←富有者←条件好的←小商品生产者——雇佣劳动者←破产←贫困者←条件差的←←(2)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来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家←包买商←商人→控制→小商品生产者←依赖←小商品生产者——雇佣劳动者←失去独立性←(二)资本的原始积累1、资本原始积累的含义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过程。
2、资本原始积累的起止时间在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开始于15世纪后30年,经过16世纪的高潮,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才告结束3、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家←富有者←掠夺货币财富←←——资本原始积累——雇佣劳动者←无产阶级←剥夺农民土地←(1)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2)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4、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在于它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资本原始积累的事实表明: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条件(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1、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1)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2)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3)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由小商品生产发展而来三大经济形式: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社会→社会主义社会2、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1)社会分工:所谓社会分工,是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条件。
马原期末每章总结
马原期末每章总结第一章思维及其运动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是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反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哲学。
在这一章节中,马原首先阐述了思维和物质的关系,明确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思维是物质运动的产物,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的主观活动,人的思维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发展的。
思维运动具有内在的辩证性,它表现为形式的、量的和质的三个方面。
形式是思维运动的外部表现,量是思维运动的数量规律,质是思维运动的质与质之间的转化。
了解思维的辩证运动规律,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自己的思维方式,促进思维方法的革新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事物的质量和数量矛盾及其规律性马原在这一章节中着重阐述了事物的发展是通过事物内部的矛盾斗争而实现的。
事物的矛盾表现为质的和量的矛盾,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量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推动力。
事物的质与质之间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质与量之间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
认识事物的质和量的关系,对于我们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推动实践中的变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三章内因与外因的联系及其规律性这一章节主要阐述了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及其规律性。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和环境。
内因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外因,外因又可以影响和改变内因。
内因与外因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事物的发展过程。
认识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对于我们分析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章半边学和整体学说及其规律性这一章节重点讲述了半边学和整体学说的辩证关系及其规律性。
半边学从部分出发,研究特定的事物,整体学说从整体出发,研究一定范围内的事物。
半边学和整体学说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它们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决定着科学认识事物的全面性和一般性。
了解半边学和整体学说的辩证关系,对于我们准确简练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复杂性有着重要作用。
第五章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及其规律性这一章节主要讨论了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及其规律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第四章课堂笔记要点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一节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本节合并了教材上的第一、第二两节,作为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及其基本矛盾的分析和揭示)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P139-P142)资本主义(补充,供参考):以资本及其增殖作为最高价值追求的社会制度和学说。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P142-P150)1、商品、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①商品和商品的二因素(参见教材P144)●商品:用于交换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商品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
它体现商品的自然属性,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又叫“社会必要劳动”,亦即后文讲的抽象劳动)。
它体现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决定商品的交换价值的基础。
●商品的二因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相互对立:商品生产者在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这二者中只能拥有其一。
◇又相互统一:☆任何商品都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②商品的二因素根源(受决定)于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P145第2段)●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具体性)◇也是生产价值的抽象劳动。
(抽象性)★2、商品的价值量和价值规律(P145-P148)①商品的价值量: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社会一般(必要)劳动时间。
因此,不同商品的价值只有量的不同,并无质的区别。
②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是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③价值规律的实现(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通过价格得到表现,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上下波动(而既不只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也不只是由商品的供求关系状况决定的)。
★3、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的两重性和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P143-P144、P149-P150)①私有制商品生产的劳动的两重性(P149)● 私人性(私人劳动);● 社会性(社会劳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1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年代和地区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现。
2,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形式(1)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家←扩大再生产←富有者←条件好的←小商品生产者——雇佣劳动者←破产←贫困者←条件差的←←(2)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来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家←包买商←商人→控制→小商品生产者←依赖←小商品生产者——雇佣劳动者←失去独立性←(二)资本的原始积累1、资本原始积累的含义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过程。
2、资本原始积累的起止时间在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开始于15世纪后30年,经过16世纪的高潮,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才告结束3、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家←富有者←掠夺货币财富←←——资本原始积累——雇佣劳动者←无产阶级←剥夺农民土地←(1)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2)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4、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在于它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资本原始积累的事实表明: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条件(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1、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1)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2)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3)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由小商品生产发展而来三大经济形式: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社会→社会主义社会2、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1)社会分工:所谓社会分工,是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条件。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这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
(二)商品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1)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
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交换。
共同的质。
劳动产品。
凝结着劳动。
价值(2)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使用价值以交换价值为形式交换价值以价值为基础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交换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3)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1)其对立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
生产者——让渡使用价值消费者——付出价值2)其统一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2、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1)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2)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3)劳动的二重性: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
(4)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1)对立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创造商品的价值。
2)统一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具体劳动——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不是两次劳动,也不是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
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劳动二重性——价值——←抽象劳动——3、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1)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3)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其他一系列经济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1、价值量的决定:劳动时间→决定劳动量→决定价值量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个别劳动时间(指个别商品生产者或个别企业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关系到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量商品使用价值劳动生产率具体劳动抽象劳动价值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劳动劳动量3、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1)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
(2)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
(3)复杂劳动是加倍的简单劳动4、价值规律及其作用(1)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按等价交换原则进行。
(2)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受供求不一致影响自发地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上涨→获利增加→生产扩大→供过于求 ↑ ↓ 供不应求←生产缩小←获利减少←价格下降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运动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价格供小于求供大于求供=求价格波动没有违背价值规律 (3)作用:积极作用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后果:1)可能导致垄断发生,阻碍技术进步 2)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3)可能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四)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 1、价值形式及其发展 (1)简单的价值形偶然交换:这一价值形式反映了原始公社间偶然的交换关系。
(2) 扩大的价值形式这一价值形式反映了生产力和社会分工有了发展的条件下日益扩大的商品交换关 系。
会使交换经常发生困难 (3)一般的价值形:一般等价物这一价值形式反映了商品交换关系的巨大发展 (4)货币形式货币形式反映了商品交换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2、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3,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1)价值尺度:即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的尺度、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货币在给其他商品规定价格时,只需要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2)流通手段:即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在的,但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
(3)贮藏手段:即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在的和足值的货币。
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
(4)支付手段:即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货币执行支付手段时,必须以交换双方的信用为前提,并借助一定的契约形式。
(5)世界货币:即越出国界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职能:支付国际收支差额购买外国商品作为财富转移到别国正确认识货币的作用:货币并不神秘,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正确对待货币,应该“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五)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的二重性: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1)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是满足社会需要的,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
(2)每个商品生产者作为私有者,都独立地进行商品生产活动,拥有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并自负盈亏,他们的劳动又是独立进行的私人劳动。
2、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1)商品生产者事先并不知道他生产的商品是否为社会所需要,他的私人劳动是否能成为社会劳动的一部分,因此,二者本身就是矛盾的。
(2)商品生产者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卖出去了,私人劳动就转化为社会劳动;如果产品卖不出去,私人劳动就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3、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不同利益主体——个别劳动——具体劳动——使用价值——W社会分工————社会劳动——抽象劳动——价值————W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1,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存在于人的身体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1)劳动者丧失了生产资料;(2)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3、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历史意义:标志着简单商品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新阶段(二)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1、劳动力价值的决定: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
包括:(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2、劳动力的使用价值的特点不仅能创造出 A本身的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他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3、货币转化为资本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二资本主义所有制(一)所有制与所有权1、所有制的含义: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制度,它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相互关系的性质和产品分配、交换的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诸关系。
2,所有权的含义:国家、集体或个人对于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占有权。
产权——所有权——反映归属关系的最高占有权——经营管理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3、所有制与所有权的相互关系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1、前资本主义各种社会形态的所有制的性质(1)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的人身和劳动成果,奴隶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是以剥削者对被剥削者的完全人身占有为基础的。
(2)封建社会地主占有基本生产资料土地,失地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依附于封建主,地主阶级凭借超经济强制的方式对农民进行残酷剥削,农民与基本生产资料的结合,是以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为条件的2、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特点和本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劳动者拥有完全的人身自由,却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2)本质1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力买卖关系实际上是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2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