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油气田钻井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QSY XN 02762007)
油田钻井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通过验收
油田钻井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通过验收
佚名
【期刊名称】《石油化工应用》
【年(卷),期】2015(34)5
【摘要】由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承担的油田钻井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日前通过了新疆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
在审阅相关材料的基础上,专家组听取了承担单位项目实施情况的汇报,经过讨论、评议,认为该项目科技含量高、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有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同意项目通过验收。
【总页数】1页(P127-127)
【关键词】无害化处理技术;钻井废弃物;油田;新疆自治区;技术示范;科学研究院;环境保护;项目实施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705
【相关文献】
1.油田钻井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在塔里木盆地油田井区的示范推广 [J], 付尔登;贾尔恒·阿哈提;苏敏刚
2.伊朗南阿油田钻井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 [J], 盖靖安;张亥先;赵雷青;孟先虎
3.水基钻井液废弃物环保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 [J], 高瑞亭
4.油田钻井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示范推广在塔里木盆地油田井区初见成效 [J],
5.《油田钻井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示范推广》项目顺利通过科技厅验收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钻井废弃泥浆无害化处置施工方案
钻井废弃泥浆无害化处置施工方案一、编制背景随着我国石油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钻井废弃泥浆的处理问题日益凸显。
钻井废弃泥浆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油类物质等,如果不进行无害化处理,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钻井废弃泥浆的无害化处置成为了我国石油勘探开发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编制目的本施工方案旨在对钻井废弃泥浆无害化处置的施工过程进行详细的规划和管理,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达到环保要求,同时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三、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3. 《钻井废弃泥浆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4. 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5. 施工单位的施工经验和实际情况四、施工准备1. 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意识和技能培训,确保施工人员了解钻井废弃泥浆无害化处置的重要性,并掌握相关的施工技术和操作规程。
2. 施工设备准备: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施工设备,并进行调试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3. 施工材料准备: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施工材料,并进行检验和验收,确保材料符合环保要求。
4. 施工现场准备: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整理,确保施工现场整洁、有序,为施工创造良好的环境。
五、施工过程1. 废弃泥浆的收集和运输:采用专业的收集和运输设备,将废弃泥浆从井场收集起来,并运输到指定的处理场。
2. 废弃泥浆的预处理:对废弃泥浆进行预处理,包括沉淀、过滤等,以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
3. 废弃泥浆的无害化处理:采用专业的无害化处理设备和技术,对废弃泥浆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其达到环保要求。
4. 废弃泥浆的处理效果检测:对无害化处理后的废弃泥浆进行检测,确保其达到环保要求,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5. 废弃泥浆的处理后的处置:对无害化处理后的废弃泥浆进行处置,包括填埋、焚烧等,确保其不再对环境造成污染。
六、施工质量保证1. 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技术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石油天然气开采钻井作业污泥的资源化处置技术
⽯油天然⽓开采钻井作业污泥的资源化处置技术⽯油天然⽓开采钻井作业污泥的资源化资源化处置技术处置技术⼀、概述钻井作业是勘探采出地下油⽓资源的必须⾸要作业,钻井作业的⽬的是通过强⼒机械⼿段,采⽤钻头将岩层破碎、不断钻进。
从钻进的过程中,根据采出的岩芯、矿渣、岩屑以及泵出的⽔样、油样、⽓态样来分析、判定地层的地质结构以及油、⽓的储藏量。
⼀⼝井从开始起钻到完井,整个作业过程是连续进⾏的,除特殊情况外,施⼯过程不可以中断。
在钻进⼯作中,随着钻头的不断钻进,所产⽣的破碎物就必须不断的、及时的排出移送地⾯,同时随着钻进发展,强烈的机械切割、破碎、摩擦产⽣的⾼热也必须进⾏冷却、降温控制,以确保钻头、钻具的安全、可靠运⾏。
为此钻进⼯作还必须配以钻井⼯作液作业,其⼯艺⽬的是:⼀⽅⾯对钻进作业中产⽣的机械热进⾏强制冷却,保护钻头、钻具、井台安全;另⼀⽅⾯要将井下作业产⽣的钻屑及时不断压出井孔,排往地⾯上,才能确保钻进⼯作持续、安全的进⾏。
⼗分显然,加⼊的钻井液好⽐是整个油⽓开采体系的循环⾎液,其物化性质、⼯作时状态,对整个钻采作业⾄关重要。
与机械钻采配套的钻井液与钻井作业三⼤关联因素为:钻井液的黏度、密度以及钻井液的固相含量。
由于地球各处的地质构造千差万别、地层深度、岩⽯硬度、地层温度的不同,为此相配套的钻井液也⼗分复杂,含量也千差万别。
为了满⾜各种作业环境不同条件下的钻井要求、配套的钻井液必须具备以下⼏个功能:1冲刷地层、清洗井壁、井底并连续将钻屑带出地⾯;2冷却、润滑钻头、钻杆、钻具;3稳定井壁、平衡地层压⼒、防⽌垮塌;4传递⽔⼒动⼒有助提⾼转速;5对地下⽔污染危害尽量少,对作业环境污染危害尽量少;6对作业机械设备、机具的腐蚀尽量少,对井上作业⼈员的⾝体健康危害也必须尽量少。
为此钻井液的配⽅中涉及到的有机、⽆机化学品数百种。
同时在钻井过程中,由于在热与压⼒的双重作⽤下,钻井液也会发⽣⼀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因此使产⽣的钻井污泥的⽆害化处理带来更⼤挑战。
石油钻井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装置的研究与应用
石油钻井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装置的研究与应用摘要:新研制的钻井废弃物处理装置,组合了国内成熟的工艺和技术,采用物理、化学的方法,对废弃物进行处理,使水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达标排放。
固体废弃物的浸出液符合国家《浸出毒性鉴别标准》。
该装置采用撬装结构,便于搬迁,具有物料自动收集、输送功能,全套装置自动化程度较高,可实现随钻处理,满足了大部分石油钻井的处理要求,固体废弃物可用于井场道路施工,达到了钻井清洁生产的目的。
关键词:钻井废弃物环保固液分离在石油钻井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弃钻井液和钻屑。
这些废弃物存留于井场储存池,随着储存池的渗漏、溢出、淹没等,可能会对地下水和地表水产生不良影响,并危及周围生态环境,甚至可能造成污染事故。
大多数油田分布范围广、钻井作业分散,很多钻井井场地处环境敏感、生态脆弱地区,钻井废弃物处理是长期困扰油田的环保难题。
国内外对钻井废弃物的处理,一般采用井下回注、固化深埋、无害化处理等方法。
井下回注在整装油田的开发中比较适用,选好适合回注的地层,施工或选用废弃的井用着专门的回注井,利用收集、研磨和压注装置将钻井废弃物回注地层。
其优点是在表层基本无危害,但仍存在地下水污染和地层压破后返回地表的风险。
地面固化深埋是将废弃的泥浆和岩屑在化学处理后,添加固化剂固化,并将固化物深埋后覆土约半米厚,以满足复垦要求。
其优点是经济,但由于未能开发有效的施工机械,其工程效果并不理想。
钻井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国内已进行了几十年的摸索,首先研究无害化泥浆药剂,大量使用低毒、无毒环保钻井液,然后对钻井废弃物进一步进行无害化处理,废弃物可以达标排放。
1 无害化处理装置的研究和应用1.1 总体工艺方案振动筛废弃物直接流入集浆罐,用螺旋输送装置将除砂器、除泥器和离心机的废弃物输送到集浆罐中,将废弃物用长杆泵从集浆罐送入搅拌罐进行絮凝,采用化学和物理相结合的方法对废弃物进行综合处理。
该装置钻井废弃物的处理能力达到5方/小时,污水的处理能力达到2方/小时。
四川油气田钻井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QSY XN 02762007)
Q/SY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SY XN0276—2007四川油气田钻井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Specification of unharmful treating technology ofdrilling wastes in shichuan oil and gas fields 2007-05-25发布2007-06-10实施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发布Q/SY XN0276—2007目次前言................................................................................ 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与定义......................................................................... 14准备工作........................................................................... 15技术要求........................................................................... 26质量和安全环保措施................................................................. 37监测............................................................................... 38验收............................................................................... 4Q/SY XN0276—2007四川油气田钻井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1范围本技术规范规定了井场清理、废水处理、固化池维修、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覆土等钻井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工程相关的技术要求。
油田钻井废弃物处理处置技术与成套装备研发生产方案(二)
油田钻井废弃物处理处置技术与成套装备研发生产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油田钻井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已成为环境保护的重大挑战。
这些废弃物主要包括钻屑、泥浆、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若处理不当,将对地下水、土壤和空气造成严重污染。
为此,研发高效、环保的油田钻井废弃物处理处置技术与成套装备迫在眉睫。
二、工作原理本方案所涉及的技术与装备基于分离与减量化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物理分离技术:利用不同物质之间的物理特性差异,将废弃物中的不同成分进行分离。
如利用离心机,根据颗粒大小和密度的不同,将钻屑和泥浆分离。
2.化学处理技术:采用酸碱中和、氧化还原等化学方法,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如用酸性物质中和碱性泥浆,使其pH值达到排放标准。
3.生物降解技术: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如对含油废水进行生物处理,使有机污染物得以降解。
4.固化/稳定化技术:通过添加固化/稳定剂,使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
如用水泥和药剂稳定化处理含重金属的固体废弃物。
三、实施计划步骤1.现场调研:了解油田钻井废弃物的种类、产生量及性质,为处理方案提供数据支持。
2.确定研发目标:根据调研结果,设定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的具体目标。
3.技术研发:组织科研团队进行技术攻关,包括物理分离、化学处理、生物降解及固化/稳定化技术的研发。
4.成套装备制造:基于研发成果,设计并制造相应的成套装备。
5.现场试验:在油田现场进行小规模试验,验证技术与装备的可行性和效果。
6.推广应用:根据试验结果,进行大规模推广和应用。
四、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各类油田钻井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包括但不限于钻屑、泥浆、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
同时,所涉及的技术与装备也可广泛应用于其他工业废弃物的处理处置领域。
五、创新要点1.集成多种处理技术:本方案整合了物理分离、化学处理、生物降解及固化/稳定化等多种技术,实现了对废弃物的全方位、高效处理。
石油钻井作业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
石油钻井作业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石油钻井作业是一项复杂而危险的工作,废弃物处理过程更是需要高度重视安全操作规程。
本文旨在介绍石油钻井作业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一、废弃物分类在石油钻井作业中,废弃物可分为固体废弃物、液体废弃物和气体废弃物。
作业人员在处理废弃物时,需根据其类别采取相应的安全操作措施。
1. 固体废弃物:包括钻井液中的固体颗粒、钻井废水处理后的沉淀物等。
在处理固体废弃物时,应佩戴防护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
2. 液体废弃物:液体废弃物主要指钻井废水、钻井液等,含有各种化学物质和重金属。
处理液体废弃物时,需穿戴防护服,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溅洒及吸入。
3. 气体废弃物:气体废弃物包括钻井液挥发的气体、甲烷等。
在处理气体废弃物时,需要保持通风良好,避免气体积聚,具备相应的防毒气装备。
二、作业流程1. 废弃物收集:钻井作业结束后,作业人员需及时对废弃物进行分类、清理和包装。
在收集废弃物的过程中,需避免混淆不同类别的废弃物,确保分类清晰。
2. 运输和储存:收集好的废弃物需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运输和储存。
运输车辆应具备防护设施,防止废弃物泄漏。
储存场所应远离火源,保持通风,确保废弃物安全。
3. 处理和处置: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如化学处理、物理处理等。
在处置过程中,需遵守相关法规,确保环境和人员安全。
三、安全操作规程1. 佩戴防护装备:作业人员在处理废弃物时,应佩戴符合标准的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防护服等,确保人身安全。
2. 定期检查设备:废弃物处理设备应定期检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避免发生故障。
发现问题应及时报修处理。
3. 培训教育:钻井作业人员需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和教育,了解废弃物处理的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
4. 紧急应对措施:在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如发生意外情况,应及时采取紧急应对措施,确保人员安全,防止事故扩大。
总结:石油钻井作业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至关重要,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保障作业安全。
钻井固体废弃物处理总体方案(浅井)
钻井固体废弃物处理总体方案1.1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标准1.1.1废水池内废弃物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其固化体浸出液的pH值、化学耗氧量COD、六价铬Cr6+、硫化物S、色度、石油类等污染物浓度必须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1.1.2废弃物固化后其试压模块的抗压强度不得低于150KPa。
1.1.3固化土体上用200 mmC20砼重做隔断层后用耕作土覆土回填,泥土厚度300mm 左右。
表1 钻井固体废弃物固化处理后浸出液达标标准指标pH COD oil S2-Cr6+色度GB8978-19966-9 ≤100≤5≤1.0≤0.5≤50倍一级标准(mg/L)1.2固体废弃物处理量及工作量确定本方案设计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参照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钻井完井废水、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概算费用标准》,2000~3000m深的井钻井过程中将会产生1000m3钻井固体废弃物(其中污泥800m3,废岩屑200m3)。
1.2.1总处理水量钻井废水产生量+雨水混入量=771.72+65=836.72 m3备注:本处理水量为理论估计数据,若遭遇异常气候或非常规施工工艺带来的水量按实际处理水量计。
1.2.2试油废水水量根据钻井设计,设计井深为2200米,预计将进行试油作业,按产生约400 m3试油废水计。
表2 固化施工工作量统计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 固化废弃泥浆m3800 机械搅拌2 固化废岩屑m32003 池体池壁处理m216004 固化池现浇砼顶盖混泥土量 m 3 100 C20砼,厚200mm5外购熟土铺于固化泥浆池面m 3280厚350mm1.3 处理工艺说明本处理工艺的原理是:向废弃泥浆中加入一定剂量的含有大量极性基团的基体物,利用固化剂中的非极性基团,可以和废弃泥浆中的各种分子量大小的有机物相互吸引,形成大的分子团,再通过固化剂的极性基团,与基体物中的极性基团相互吸引,从而达到将各种有机物固化在基体物上。
8C钻井完井作业废弃物无害化治理新技术
10
23.9
0.55
1200
660
钻进
②减阻与降噪效果
川渝某井3#柴油机配带废水废气同步消减设备与2#柴
油机对比,排气背压(表1)与噪声(表2)同步下降。
钻进工况为柴油机转速1200r/min ,2#柴油机排气背 压实测值2.3~ 2.5kPa ,3#柴油机仅660Pa ,降低70% 以上。该工况下按噪声监测规范在3个方位分别检测单 开3#柴油机和单开2#柴油机的噪声频谱(见表2) ,3#
(9) 2%硅酸钠+1%CaO+10%水泥作凝固剂 (10) 2%硅酸钠+1%Na2CO3+10%水泥作凝固剂 (11) 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油井水泥、胶结剂按比例混配的 (12) 水泥窑粉与水泥混合物固化剂(13) SSM土质固化材料 (14) 水泥、水玻璃、硫酸铝组成的固化剂 (15) OS型淤泥快硬固化材料
2.2 方案2 日本钻井完井废弃物处理新技术
2.1.1 消化国外对石油工业废弃物(钻井废泥浆) 处理的技术思路,如日本Telnite石油公司采用新 的钻井废弃物处理技术,强化了用真空浓缩蒸馏机 和压榨脱水机对钻井完井废弃物处理的脱水环节, 将污水进行浓缩蒸馏,降低待处理废弃液的含水量, 减少了固形物的总量,意味所需处理的化学药剂减 少,固化物减少。对污泥进行压榨脱水提高固、液 分离的效率。
1、 前
言
国外新的无害化治理方案
其一是在钻井过程中利用真空浓缩蒸馏装置和螺旋压 榨机减低废泥浆中的含水量; 其二是在钻井过程中利用柴油机尾气开展随钻废弃钻 井液无害化治理的新技术。该项技术改变了钻井废水 末端治理的现状,以源头治理方式实现钻井现场废水 不外排、不转运,为提高钻探作业环保水平提供了可 靠的技术保障; 其三是完井后对废弃物统一进行无害化固化处理或转 运。
高石105井钻井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
编号:TY(EIA)-2014-04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事业部高石105井钻井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版)评价单位:四川天宇石油环保安全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证书编号:国环评甲字第3203号编制日期:二〇一四年十一月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事业部高石105井钻井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单位:四川天宇石油环保安全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证书编号:国环评甲字第3203号高石105井钻井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评价单位:四川天宇石油环保安全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公章) 法定代表:雷 宇项目负责:徐 华(登记证编号A32030030800)技术审核:唐春凌通讯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大道北段12号邮政编码:610041联系电话:************传 真:************目录前言 (5)1总论 (1)1.1评价目的 (1)1.2评价原则 (1)1.3编制依据 (2)1.4环境功能区划及环境执行标准 (5)1.5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 (7)1.6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 (9)1.7评价工作内容、评价时段及评价重点 (12)1.8污染控制目标及环境保护目标 (12)2建设项目概况 (14)2.1项目基本情况与项目组成 (14)2.4主要设备与原辅材料消耗 (17)2.5工程占地与总平面布置 (20)2.6公用工程 (21)2.7劳动定员与工作制度 (22)3 工程分析 (23)3.1钻前工程 (23)3.2钻井工程 (26)3.3工程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 (35)3.4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43)4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5)4.1自然环境概况 (45)4.2社会环境概况 (48)4.3区域外环境关系 (50)4.4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51)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9)5.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59)5.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61)5.3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62)5.4声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64)5.5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70)5.6生态影响分析 (73)5.7闭井期环境影响分析 (75)5.8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75)6 环境风险评价 (77)6.1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与作用 (77)6.2环境风险评价等级及范围 (77)6.3风险识别 (78)6.4环境风险因子和类型 (82)6.5源项分析 (83)6.6井喷风险事故后果计算 (85)6.7其他环境风险分析 (90)6.8环境风险评估 (96)6.9环境风险管理 (96)6.10 应急预案 (107)6.12 环境风险评价结论 (114)7 环境保护措施论证与分析 (115)7.1污染防治措施 (115)7.2生态减缓措施 (126)7.3闭井期环保措施论证 (127)7.4环保设施及投资估算 (128)8 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 (129)8.1清洁生产 (129)8.2总量控制 (132)9 公众参与 (133)9.1公众参与的目的与作用 (133)9.2信息公开的方式及内容 (133)9.3公众参与的方式、内容及调查对象 (134)9.4个体公众参与调查结果统计 (134)9.5团体公众参与调查结果统计 (136)9.6公众参与的合法性、有效性、代表性、真实性 (137)9.7公众参与结论及建议 (137)10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39)10.1项目投资效益 (139)10.2工程环保投资 (139)10.3环境效益分析 (139)10.4价格优势带来的经济效益 (140)10.5社会效益分析 (141)10.6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结论 (141)11 HSE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143)11.1HSE环境管理体系 (143)11.2 HSE环境管理体系现状 (143)11.3环境监测及环境保护监控计划 (144)11.4施工期开展环境管理 (144)11.5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146)12 项目建设可行性论证分析 (147)12.1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论证分析 (147)12.2建设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151)12.3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结论 (151)13 评价结论 (152)13.1项目概况 (152)13.2项目产业政策、规划符合性 (152)13.3项目所处环境功能区、环境质量现状及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153)13.4自然环境概况及环境敏感目标调查 (153)13.5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 (154)13.6清洁生产 (157)13.7公众参与 (157)13.8总量控制 (157)13.9选址合理性分析 (158)13.10环境监测与管理 (158)13.11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58)13.12综合评价结论 (158)附图: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 井场平面布置图附图3 外环境关系图附图4 风险敏感点示意图附图5 环境现状监测布点示意图附图6 区域综合水文地质图附图7 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图附图8 重庆生态功能区划图附图9 水系图附图10 废水转运路线图附图11 清污分流图附图12 综合地质柱状图附图13 典型生态保护措施平面布置示意图附图14 区块井位分布图附件:附件1 井位审批文件附件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通知书附件3 环评委托书附件4 选址情况说明附件5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报告附件6 公众参与调查样表附件7 网上公示附件8 环评报告确认函附件9 钻井工程费用确认函附件10 高石11井天然气成分分析报告附件11 经无害化处理后的淤泥的成分监测报告附件12 泥浆固化后成分检测报告附件13 四川仁智石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处理资质附件14 废水处理协议附件15 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关于规范生产废水运输管理工作的通知》附件16 齐福污水处理站出水水质监测报告附件17 齐福污水处理站处理能力说明附件18 关于调整万州区等31个区县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的通知附件19 土地预审意见附表:审批登记表前言依据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文件《关于高石105井井位的批复》(西南司勘[2014]19号,附件1),勘探事业部拟部署高石105井钻井工程项目,井点位于重庆市大足区中敖镇双溪村8组。
一种油气田钻井废液及泥屑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油气田钻井废液及泥屑的无害化处理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侯浩波,雷杰妮,刘石香,崔骏,何雯婧,李政家
申请号:CN201811585868.7
申请日:20181225
公开号:CN109607900A
公开日:
2019041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气田钻井废液及泥屑无害化处理方法。
该方法对油气田钻井废液采用混凝联合高级氧化技术,对钻井泥屑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理,将钻井废液中的有机质有效脱除,且将泥屑中的有毒有害成分包胶在固化体中,降低有毒有害物质的迁移性,使之符合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8‑2001),安全填埋。
申请人:肇庆市珈旺环境技术研究院
地址:526238 广东省肇庆市高新区工业大道21号登骏数码城3楼
国籍:CN
代理机构: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油田钻井完井废弃物无害化治理技术新进展
油田钻井完井废弃物无害化治理技术新进展
宋志明;牛晓;刘希洁;何纶
【期刊名称】《科技创新导报》
【年(卷),期】2008(000)024
【摘要】在以往开展对井场废弃钻井完井液处理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油田井场无害化治理工艺技术,川渝地区的黄龙构造,七里北构造,铁山北构造近年来开展了每口井的完井废弃物无害化治理工作.本文重点介绍黄龙0 05-C1井,铁山北1井,铁山北101井的污水处理及固化效果和处理后的井场地表土壤无污染情况,阐明废弃物无害化治理技术的新进展.
【总页数】3页(P23-25)
【作者】宋志明;牛晓;刘希洁;何纶
【作者单位】中石化西南工程湖南钻井分公司;西北石油局;北京科技大学;四川石油管理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254
【相关文献】
1.油泉子油田钻井完井过程中油气层保护技术研究 [J], 覃伟伟;喻秀云
2.胜利油田钻井完井技术新进展及发展建议 [J], 韩来聚
3.大庆油田钻井完井技术新进展及发展建议 [J], 杨智光
4.伊拉克AHDEB油田钻井液完井液技术研究与应用 [J], 汪世国;盖军慧;汪绪刚;王
治中;李应光;李竞
5.塔河油田钻井完井技术进步与展望 [J], 张平;贾晓斌;白彬珍;宋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3废弃物无害化验收要求
8.3.1废弃物处理应进行不渗透的完全固化,随机抽查完全固化后的固化体抗压强度应不小于150kPa。
8.3.2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后其浸出液的污染物浓度应达到GB8978—19964.2中一级标准。
8.3.3固化池表面隔断层采用200mm厚的C20砼,并应留有变形缝。
5.1.2处理回注
采用回注处理的废水,其水质应达到回注处理水质要求。
5.1.3处理外排
对于没有回用或回注的废水,需进行处理达到当地环境保护部门规定的排放标准,并在其监督下进行排放。
5.2固化池利用
在钻井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中,应优先利用井场废弃的泥浆池、废水池、沉降池作为废弃物固化后的填埋池。
5.3池面防渗
b)严禁在固化体初凝后二次转运和夯实,以免破坏固化体胶凝结构,导致固化体的强度及浸出液超标。
5.6覆土
C20砼隔断层浇筑完工10天后,用耕植土对固化池进行覆盖,覆土厚度不得少于300mm。
5.7余池处理
无害化处理后剩余的空池应做到清污分流,并加1500mm高的围墙或防护栏,并设立警示标志。
6
6.1质量措施
经投加主剂、辅剂并搅拌均匀的废弃物,回填到固化池,找平夯实后,拆除剩余池墙,设排水孔。经5天~10天的侯固化期、固化体有一定强度后,在其表面浇筑一层C20砼隔断层,厚度为200mm。砼隔断层原则上应浇筑在固化体上,将整个固化池覆盖。隔断层具有2%~3%的坡度。C20砼隔断层与池壁、C20砼隔断层每隔5m设置一道变形缝,缝宽10mm,用建筑油膏嵌缝。
5.5钻井废弃物处理
剂投加比例
固化前,在实验室内做小实验初步确定投加量范围,再到现场进行中试后,确定各个污泥池的药剂投加比例。
5.5.2搅拌
为避免在搅拌过程破坏固化池的防渗层,施工过程中严禁在固化池内搅拌。
5.5.3转运和回填
a)回填过程中,回填500mm~800mm深度时,应对污泥进行一次夯实处理,可采用振动泵或挖工打夯机。
7.3固化体取样和样品制备
7.3.1分别于池深1000mm处、2000mm处和池顶分层钻孔取样。
7.3.2当固化池平面面积≦50m2时,每个取样平面取1个~2个样。面积大于50 m2小于等于100 m2时,每个取样平面取2个~3个样,当面积大于100 m2时,每个取样平面取样不少于3个。
7.3.3每个取样点试块重量不小于250g。在浸出液实验中若取样块体积太大,须破碎至粒径10mm~30mm大小。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SY XN0276—2007
四川油气田钻井废弃物
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 ofunharmfultreatingtechnology ofdrillingwastes inshichuanoil andgasfields
2007-05-25发布2007-06-10实施
4.3.2池底抗压强度要求
固化池池底要求抗压强度不低于150kpa。
4.3.3防渗等级和渗漏系数
待防渗砂浆侯凝2天~3天后,对固化池内部进行防渗处理,渗漏系数小于1.0×10-7cm/s,参照GB18599—2001执行。
5
5.1废水处理
5.1.1处理回用
钻井废弃物中废水能处理回用的应考虑全部回用。
5.4井场清理
5.4.1井场地面清理
对固化池封存前,应将井场及周边所有的油泥、废渣、废泥浆材料和所有被污染的土壤等污染物进行彻底清理,与污泥一起作无害化处理回填到固化池内。施工结束后,井场及周边不得出现油泥、废渣、废泥浆和被污染的土壤等污染物。
5.4.2井场排水系统疏通
对方井、井场和固化池周围的排水沟、涵洞和边沟等进行清理疏通,确保施工完成后,井场及固化池周围的排水通畅。
2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107—1987混凝土强度检验检评定标准
8.1.2在工区范围内应无遗留废水、废渣、废泥浆、废油料等污染物。
8.1.3除征用地外,回填废弃的沟、池、坑等,恢复井场用地自然排水通道,固化处理后的固化池隔断层上覆土厚度不少于300mm。
8.1.4固化池区域无积水,全部覆土填平。对余池须设围墙、防护栏和安全警示标志等安全环保设施。
8.2废水处理要求
7.3.4称取各取样点试块(粒径10mm~30mm)100g浸泡于1000mL水中,24h后分析浸出液污染物浓度。
7.3.5用于浸出液试验的试样固化时间不少于10天。
8
8.1井场地表要求
8.1.1井场内残余的岩屑和散落的泥浆材料以及被油污染的土壤应清理完毕,确保井场表面整洁、无杂物、地表土壤无污染。
在废弃物中添加固化剂,使其转变为不可流动固体或形成紧密固体的过程。
3.3固化体(solidifyingobject)
指钻井废弃物经过固化后产生具有一定强度的固体。
3.4浸出液(immersion liquid)
将固化体试块,按标准进行浸泡制备成的测试水样。
4
4.1钻前工程设计中防污染设施应达到钻井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要求。
GB5086—1997固化废物浸出毒物浸出方法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3
3.1钻井废弃物(drillingwastes)
在钻井、完井和试油施工过程中需要遗弃和无法回收利用的废液、岩屑、废泥浆等各种污染物。
3.2固化(solidification)
建设方委托监理公司进行现场监理。
6.2安全环保措施
施工单位应制定安全环保应急预案,报建设方批准。
7
7.1监测单位
由具备相关监测资质的单位完成监测工作。
7.2监测方法
7.2.1外排、回注水质和固化体浸出液相关指标的监测按《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等执行。
7.2.2固化体强度和砼强度的测试按GB107—1987执行。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质量安全环保处。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吴 戎、刘明礼、陆林峰、易 畅。
四川油气田钻井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1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井场清理、废水处理、固化池维修、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覆土等钻井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工程相关的技术要求。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钻井、试油工程结束后的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4.2钻井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施工设计。
4.3钻前工程中废水池、坑防污染设计和验收报告,标准应满足钻井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要求。
4.3.1池壁要求
清洗池壁,对内壁条石砌筑缝处进行开槽,开槽尺寸为20mm×20 mm的V型槽,其余池壁进行钉麻、毛面,最后用C20水泥砂浆填充V型槽,用1:2水泥防渗砂浆对池内壁抹面,抹面厚度为20mm。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发布
目次
前
为解决四川油气田钻井废弃物未有效处理而产生环境污染隐患的问题,并根据中油西南油气分公司下属各气矿在2006年实施的钻井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工程经验,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提出。
本规范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HSE委员会归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