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高血压药物(药理学)
药理学完整之抗高血压药ppt课件

完整版课件
4
一、利尿药
常用的基础降压药,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降压药 合用。通过排钠利尿,产生温和而持久的降压作用。
完整版课件
5
氢氯噻嗪
【降压机制】
1.初期用药:排钠利尿,血容量减少而降压。 2.长期用药:①细胞内Ca2+减少,血管平滑肌舒张。
②血管壁对缩血管物质反应性降低,血管 张力下降而降压。
2.抑制激肽酶Ⅱ,使缓激肽水解减少,血管平滑肌舒张, 血压下降,并促进PG合成,增强扩血管作用。
完整版课件
8
非ACE依 赖途径
血管紧张素原 肾素
血管紧张素I ACE
血管紧张素Ⅱ
ACEI
激肽原(血浆中 )
激肽释放酶
激肽酶Ⅱ 失活肽 (ACE) 缓激肽(血管扩张剂)
血管收缩
肾上腺皮质 分泌醛固酮
NO
前列腺素
药理学 pharmacology
第二十二章 抗高血压药
完整版课件
1
第一节 高血压病概述
1. 定义
2. 在未服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成年人≧ 18.6 kPa(140mmHg) and/or ≧ 12.6kPa(90mmHg)。
2.分类与诊断标准
1) 按病因:原发性高血压(90%-95%)和继发性高血压 2) 按病情进展快慢:缓进型高血压和急进型高血压 3) 按舒张压高度及靶器官损害程度:
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⑤改变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
⑥增加PGI2的合成→扩张血管,血压下降。
[临床应用]各类原发性高血压,可单用,也可与其他降压
药合用。尤其适用于心输出量高、肾素偏高、伴有心绞痛或 心律失常等患者。
完整版课件
13
2.1受体阻断药
抗高血压药—抗高血压药物合理使用原则(药理学课件)

1. 平稳控制血压 2. 坚持长期化治疗 3. 给药剂量个体化 4. 合理联合用药 5. 注重保护靶器官 6. 积极消除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7. 注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高血压治疗新概念
采用最小的有效剂量以获得可能有的疗效而 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小。
为了有效防治靶器官损害,要24小时平稳降 压。
单药治疗效果不够时,主张联合用药。
高血压治疗新概念
关键点: 降压药物必须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能预防(逆转)心、脑、肾、血管、靶器 官损害 能有效控制血压 减低心血管病的长期死亡率和发病率
谢谢大家
药理学 第八章抗高血压药 图文

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不明,目前认为是 在一定遗传背景下由于多种后天因素( 血 压调节异常、RAS 异常、高钠、精神神经 因素、血管内皮的功能异常、胰岛素抵抗、 肥胖、吸烟、大量饮酒等)使血压的正常 调节机制失代偿所致。
2. 遗传学说
至今尚未发现有特殊的血压调节基因组合,也未发 现有早期检出高血压致病的遗传标志。据统计双亲均有 高血压的正常血压子女,以后发生高血压的比例增高。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就是通过动物实验筛选出的 遗传性高血压大鼠株。
在人群研究中发现,盐敏感者中具有高血压家族史 的比例是盐不敏感者的215倍,盐敏感者长期高盐饮食可 导致高血压。可以认为高血压的易感性基因可能被遗传。
主要成分
利血平、双克、双肼屈嗪、异丙嗪 可乐定、双克 利血平、双克、双肼屈嗪、氨苯蝶啶 双肼屈嗪、胍乙啶、双克
第二节 常用抗高血压药
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及其功能
1、RAS的构成与分布
血管紧张素原
ACE抑制剂
肾素
缓激肽(BK)
血管紧张素Ⅰ
降解产物
ACE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Ⅲ
肾素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Ⅳ
AT4
AT1阻断剂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
心血管效应 醛固酮释放
2、局部组织RAS
(1)肾脏 RAS RAS首先在肾脏发现。肾素产生于肾小球,主要分
布在入球和出球小动脉、叶间小动脉。 肾内局部RAS对肾脏血流动力学起调节作用。位于
近曲小管的ACE将AngІ转化为AngⅡ,通过增加Na+-H+交 换及其它可能的机制促进Na+在近曲小管的吸收。
药理学课件:抗高血压药

1200
1400
1600
死亡病例绝对值(×103)
Jiang He, Dongfeng Gu, et al. The LANCET. 2009;21;374:1765-72.
据2003年统计,我国心脑血管病每年直接医疗费
和间接耗费高达3000 亿元人民币
直 接 医 疗 费 用
人民币(亿)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6
第二十五章
抗高血压药
Antihypertensive drugs
学习目标
➢ 掌握 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及代表药物; 利尿药、β受体阻断药、钙拮抗药、 ACEI及AT1受体阻断药的作用特点、 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 了解:其他抗高血压药的特点。
6亿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有 人口受到高血压的侵害”
• 2025年,全球将有29.2%
的成年人为高血压患者
Patricia M Kearney, Megan Whelton, Kristi Reynolds, et al. Lancet 2005; 365: 217–23.
注: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 ≥140 mmHg,舒张压≥90 mmHg,或使用降压药物。
华东 19%(0.3) 中南 17%(0.2)
Circulation. 2008;118:2679-2686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6年
高血压的并发症
中风
冠心病
心衰
周围血管病变
BP
死亡率 致残率
终末期肾病
2005年,我国233万人因高血压过早死
亡 心血管疾病
男性 女性
脑血管疾病
男性 女性
784.2
目前,我国控制高血压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药理学抗高血压药

特点:
临床抗高血压的一线药,可单独应用治
疗轻度高血压 或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治疗中、重度高血压 作用温和、持久,不易产生耐药性 主要作用为减轻其他高血压药引起的水 钠潴留。 常作为抗高血压之基础用药
不良反应
高尿酸血症:痛风
水电解质失衡: 低钾
缺钾促发两种室性心律失常: 尖端扭转型心律失常
一、利尿药
常用的是噻嗪类,单用有抗高血压作用,可 使患者血压平均降低约10%左右。
1.降压机制
1.早期:排钠利尿,减少细胞外液和血容量 2.长期应用 ①排钠,降低动脉壁细胞内Na+的含量,减少Na+-
Ca2+交换,减少胞内Ca2+量 ②降低血管平滑肌对血管收缩剂的反应性 ③诱导动脉壁产生扩血管物质如激肽、前列腺
3.减少缓激肽(bradykinin,BK)的降解 促EDHF及NO释放:扩血管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粘附 促PGI2合成:增加扩血管效应
优 点:
各型高血压:降压不伴反射性心率增快 长期应用不引起电解质紊乱和脂质代谢障碍,并可
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损害 可预防和逆转心血管重构(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壁增
抗高血压药
(antihypertensive drugs)
.
概述: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病症,WHO建议: 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超过140mmHg,舒张 压超过90mmHg的个体为高血压。可分为原发 性高血压(90%~95%)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 性高血压亦称高血压病。继发性高血压是某 些疾病的一种表现(嗜镉细胞瘤、尿毒症 等)。高血压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及高 血压危象。
在受体水平抑制RAAS
与ACEI相比 1. 选择性强,不影响缓激肽系统
药理学-抗高血压药(Anti-hypertensive drugs)

一线用药
利尿剂 -受体拮抗剂 钙通道阻断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TEI)或血
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由上述药物组成的固定剂量复方降压
制剂
利尿药
一、概况 二、优点 三、降压机理 四、不良反应
利尿药作为降压药的优点
1.降压疗效稳定而确切。 2.口服简便易行。 3.与各类扩血管药合用,可防止这些药
抗高血压药(Anti-hypertensive drugs)
一、概述 二、病理生理 三、药物分类 四、利尿药 五、 ACEI
六、 -阻断剂 七、钙拮抗药 八、交感神经抑制药 九、血管扩张药 十、合理应用
高血压病的特点
三高
发病率高 致残率高 死亡率高
三低
知晓率低 服药率低 控制率低
高血压的发病规律
1991年,WHO发布健康与寿命公告, 提示高血压病的发病规律:
60%取决于本身 15%取决于遗传 10%取决于社会因素 8%取决于医疗条件 7%取决于气候因素
高血压病的发病诱因
遗传
父母阳性,子女50%发病 父母单方阳性,子女25%发病 父母阴性,子女3%发病
遗传 紧张焦虑-交感神经兴奋- 血管收缩-血液上升
物的体液潴留。 4.价廉,适于推广
利尿药降压的机理
1.水、钠排出,削减血容量 2.降低血管壁内过多的水钠含量,使血管平滑
Na+-Ca2+交换减少,增加管壁柔顺性,利于降 低外周阻力。 3.降低血管壁对缩血管物(NE、ET)的敏感性。 4.诱导动脉壁产生扩血管物如激肽、PGs
临床应用
末梢递 质释放
利血平
胍乙啶
突触后 膜受体
药理学抗高血压药ppt课件

,方便患者使用。
THANKS
感谢观看
发生。
α受体拮抗剂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
α受体拮抗剂与利尿剂联合应用
利尿剂可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而α受体拮抗剂可抑制肾上腺素受体的活性,两 者合用可产生协同降压作用,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α受体拮抗剂与钙通道拮抗剂联合应用
钙通道拮抗剂可抑制钙离子进入细胞,而α受体拮抗剂可抑制肾上腺素受体的活性,两 者合用可产生协同降压作用,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药理学抗高血压药 ppt课件
目录
• 抗高血压药的概述 • 常用抗高血压药 • 抗高血压药的联合应用 • 抗高血压药的副作用与注意事项 • 抗高血压药的最新研究进展
01
CATALOGUE
抗高血压药的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抗高血压药是一类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通过降低血压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 风险。
分类
ARBs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
ARBs与利尿剂联合应用
利尿剂可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而 ARBs可抑制AT1受体的活性,两者合用可 产生协同降压作用,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 生。
ARBs与β受体拮抗剂联 合应用
β受体拮抗剂可抑制肾上腺素受体的活性, 而ARBs可抑制AT1受体的活性,两者合用 可产生协同降压作用,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
β受体拮抗剂的副作用与注意事项
心动过缓
β受体拮抗剂可能减慢心率,严重时可导致 心搏骤停。
支气管痉挛
对有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β受 体拮抗剂可能诱发支气管痉挛。
性功能障碍
一些β受体拮抗剂可能导致性功能障碍,如 阳痿、性欲减退等。
乏力、疲倦
长期使用β受体拮抗剂可能导致乏力、疲倦 等症状。
《药理学》第18章-抗高血压药

PHARMACOLOGY药理学第十八章抗高血压药学习目标●掌握:氢氯噻嗪、普萘洛尔、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硝普钠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熟悉:抗高血压药的分类及其他抗高血压药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了解:抗高血压药的临床应用原则。
1抗高血压药分类2常用抗高血压药3抗高血压药的临床应用原则抗高血压药分类01抗高血压药是一类能降低血压、减轻靶器官损伤的药物。
1.利尿药如氢氯噻嗪等2.交感神经抑制药(1)中枢性交感神经抑制药:如可乐定、甲基多巴等。
(2)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①α受体阻断药,如哌唑嗪等。
②β受体阻断药,如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等。
③α、β受体阻断药,如拉贝洛尔。
(3)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滞药:如利血平、胍乙啶等。
(4)神经节阻断药:如美加明等。
3.钙通道阻滞药如硝苯地平、尼群地平、氨氯地平等。
4.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如氯沙坦等。
5.血管扩张药(1)直接扩张血管药:如肼屈嗪、硝普钠等。
(2)钾通道开放药:如吡那地尔、二氮嗪等。
常用抗高血压药一、利尿药氢氯噻嗪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又名双氢克尿噻,是最常用的基础降压药。
【药理作用】降压作用温和而持久。
用药初期,因排钠利尿造成体内钠和水的负平衡,使细胞外液和血容量减少,血压下降。
长期用药,因持续排钠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内Na+含量降低,Na+-Ca2+交换减少,使细胞内Ca2+含量降低,导致血管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NA等的反应性降低,从而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临床应用】可单独用于治疗轻度高血压,也可与其他降压药联合应用治疗中、重度高血压。
【不良反应】长期应用可引起低血钾、高尿酸血症,可使血浆胆固醇和血糖升高,并可增高血浆肾素活性。
一、利尿药吲达帕胺吲哒帕胺(indapamide)为新型强效、长效降压药,兼有利尿和钙通道阻滞双重作用。
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抗高血压药(药理学课件)

分析:不合理。 ➢ 老年心衰、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由于普萘洛尔为非选 择性β受体阻断作用,可使支气管痉挛,加重气道阻塞, 引发严重呼吸困难,此时β受体阻断药不宜选用 ➢ 高血压并发心衰患者以ACEI或ARB为首选,与利尿药 和强心苷合用,可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及降低病死率。由于 ACEI有刺激性咳嗽等不良反应,而ARB对RAS阻断更完 全且不增加缓激肽,无咳嗽副作用,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 者更有利
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ARB)
临床用途
副作用少,少有干咳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反应 常见头痛、眩晕 剂量过大可致低血压和心动过速 禁用于妊娠妇女和肾动脉狭窄者
四、钙通道阻滞药(CCB)——二氢吡啶类
硝苯地平
特点: 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可口服、舌下含服 血压波动大,对靶器官的影响较大 降压时伴反射性心率加快,肾素活性增高 短效制剂可加重心肌缺血,大剂量使用提高猝死率(不主张使用) 建议用硝苯地平缓释剂和硝苯地平控释剂
抗高血压药
pharmacology
抗高血压药
常用降压药
常用药物
利尿降压药
氢氯噻嗪、吲达帕胺、呋塞米
钙通道阻滞药
硝苯地平、尼群地平、氨氯地平
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药 卡托普利、依那普利、雷米普利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 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受体阻断药 受体阻断药
哌唑嗪、特拉唑嗪 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
抗高血压案例
pharmacology
某患者,男性,70岁,患慢性肾炎5年,血压 165/105 mmHg。医嘱给予卡托普利25 mg,p.o,tid,螺 内酯20 mg,p.o,bid,两药联合应用一周后,患者出现 下肢软弱无力,疲乏,感觉异常等症状。血钾检测结果为 5.7 mmol/L(血钾正常参考值为3.50~4.50 mmol/L)。
《药理学》第25章抗高血压药

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平滑肌细胞
硝普钠作用机制示意图
第三节
三、神经节阻断药 樟磺咪芬
其他经典抗高血压药物
降压机制: 降压机制:对交感神经节和副交感神经节均有阻断作用 不良反应多,降压作用过强过快仅限于一些特殊情 不良反应多, 如高血压危象。 况,如高血压危象。
第三节
哌唑嗪 降压机制: 降压机制:
其他经典抗高血压药物
抑制Ca2+内流→血管平滑肌细胞缺Ca2+→血管平滑肌松 弛→血压↓
临床应用
短效,轻、中、重度高血压。
不良反应
反射性交感兴奋、RAAS激活、头痛、眩晕、心悸、 踝部水肿等。
其它药物
尼群地平(中效, 尼群地平 中效,轻、中、重度高血压) 中效 重度高血压
氨氯地平(长效, 氨氯地平 长效,轻、中度高血压) 长效 中度高血压
第三节
七、其他
其他经典抗高血压药物
前列环素合成促进药: 前列环素合成促进药:沙克太宁 肾素抑制药:依那克宁、雷米克林 肾素抑制药:依那克宁、 5-HT受体阻断药:酮色林 HT受体阻断药: 受体阻断药 内皮素受体阻断药: 内皮素受体阻断药:波生坦
第四节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新概念
一、有效治疗与终生治疗 二、保护靶器官 三、平稳降压 四、联合用药
临床应用
轻、中、重度高血压 尤其适用于高血压伴心绞痛、偏头痛、焦虑症等。
不良反应
心血管反应、诱发或加剧支气管哮喘、反跳现象。
其它药物
阿替洛尔 β1受体阻断药,轻、中、重度高血压 卡维地洛 α、β受体阻断药,轻、中度高血压
四、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新靶标
药理学--抗高血压药 ppt课件

PPT课件 22
抗高血压药作用部位及机制
中枢性降压药 可乐定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 阻滞药 β受体阻断药 α受体阻断药 钙拮抗药 血管扩张药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 制药 钾通道开放药 利尿药 抑制药 β受体阻断药
PPT课件
减少交感神经放电活动 (减少心排出量、降低 外周阻力)
3.利尿降压药:氢氯噻嗪
PPT课件
21
抗高血压药物分五类:
4.交感神经抑制药
①中枢性交感神经抑制药:可乐定、甲基多巴 ②神经节阻断药:美加明、樟磺咪吩等。 ③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滞药:利血平、胍乙啶 ④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哌唑嗪、普萘洛尔、拉贝洛 尔 5.血管扩张药
①直接扩张血管药:肼屈嗪、硝普钠
高血压危象:
全身细小动脉发生暂时性强烈痉挛导致血压急
骤升高而引起剧烈头痛、晕、耳鸣、气急、视
力模糊、心绞痛等称高血压危象。
PPT课件 20
第一节 作用部位及分类 ※
抗高血压药物分五类:
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药:卡托普利
②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氯沙坦
2.钙通道阻滞药: 硝苯地平、尼群地平等
2002年
全国普查显示,中国高血压患病率不断升高,估 计目前全国有高血压患者近 2亿。 13 PPT课件
中国高血压的流行特点
存在 “三高”、“三低”、“三个误区”
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
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
不愿服药,不难受不服药,不按医嘱服药
高血压患者,长期服药,
甚至终生服药
种临床综合症。1999年WHO将高血压定义为:在未服
抗高血压药时,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
第17章 抗高血压药(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

43 β受体阻断药
AT1 受体阻断剂(洛沙坦)
制药血管紧张素Ⅰ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受体
ACE 转化酶 ACEI(卡托普利)
(磷脂酶A2)
抑制细胞肥大、增生
3. 抑NE释放,↓交感神经兴奋性(降压时不伴心率加快) 4. 保护肾脏 Ang II↓→出球小A舒张→肾小球囊内压↓→滤过↑
与其他降压药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①降压时不伴有反射性心率加快,对心排血量无明显影响; ②可预防和逆转心肌与血管构型重建; ③增加肾血流量,保护肾脏; ④能改善胰岛素抵抗,不引起电解质紊乱和脂质代谢改变。
第十七章 抗高血压药
1
目录
第一节 抗高血压药物分类 第二节 常用抗高血压药物 第三节 其他抗高血压药物 第四节 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
重点难点
掌握 抗高血压药的分类、代表药名和降压机制,常用 抗高血压药(利尿药、钙拮抗药、β受体阻断药、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T1受体拮抗药)。
熟悉 其他抗高血压药物的特点。
血管紧
张素原
张素ⅠACEI张素Ⅱ 醛固酮分泌→
(卡托普利 )
氯沙坦
水钠潴留 利尿药
一、抗高血压药的作用环节和分类 (噻嗪类13)
二、抗高血压药的分类(机制)
(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卡托普利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阻断药 氯沙坦 3、肾素抑制药 阿利吉仑
5.影响血压的因素
血压的调节机制
血压
心输出量
外周阻力
药理学抗高血压药PPT课件

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出 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 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这就属 于急进型高血压和高血压危重症,多会 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 的损害和病变,如中风、心梗、肾衰等。 症状与血压升高的水平并无一致的关系
脑中风
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 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又称脑卒中或脑 血管意外,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主要分为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或蛛网 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脑梗塞、脑 血栓形成)两大类,以脑梗塞最为常见
6、突发的视感障碍:表现为看不见左或右的 物体或视觉缺损,也可以表现为一过性的眼前 发黑或眼前突然飞过一只蚊子的感觉。
7、突发的言语不清和吞咽呛咳症状:表现为 病人说话不清,吐词困难,喝水或吞咽时呛咳。
8、意识障碍:变现为神志模糊不清、呼吸不 应、打呼噜,严重的可出现深度昏迷。
预防中风
1)就要把中风的危险因素尽可能降到最低。控制高血压是 预防中风的重点。高血压病人要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 物,有条件者最好每日测1次血压,特别是在调整降压药 物阶段,以保持血压稳定。要保持情绪平稳,少做或不 做易引起情绪激动的事,如打牌、搓麻将、看体育比赛 转播等;饮食须清淡有节制,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 适量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第十九章
抗高血压药
(Antihypertensive drugs)
一 高血压概述:
WHO和我国高血压治疗指南规定(2003), ≥18岁 成年人未经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 (SBP)高于或等于140mmHg(18.7kpa)和/或舒张 压(DBP)高于或等于90mmHg(12.0kpa)即为高血 压.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抗高血压药 物,现血压虽未达到上述水平,也亦确诊为高血 压.
药理学对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进展

药理学对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进展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可引发多种心血管疾病并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降低血压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药物治疗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近年来,药理学研究在高血压治疗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和药物选择。
本文将对药理学在抗高血压药物研究中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ACE抑制剂通过抑制ACE酶的活性,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形成,起到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的作用。
目前,ACE抑制剂已成为高血压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
研究表明,ACE抑制剂不仅能有效降低血压,还能改善心脏功能,减轻心脏负荷,并对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二、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细胞内钙离子的进入,减少心脏和平滑肌细胞的收缩,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该类药物可分为二氢吡啶类、非二氢吡啶类和苯二氮䓬类。
其中,二氢吡啶类药物应用最广泛,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和耐受性。
三、利尿剂利尿剂通过增加尿液排泄,减少体液潴留,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常用的利尿剂有噻嗪类利尿剂和袢利尿剂。
研究表明,利尿剂可用于一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并与其他降压药物的联合应用效果更好。
四、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β受体,减少交感神经对心脏和血管的影响,从而降低血压。
该类药物广泛应用于高血压患者,并在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治疗中也具有重要地位。
研究显示,β受体阻滞剂不仅能降低血压,还能减少心脏重塑,改善预后。
五、抗血小板药物高血压患者常伴随血小板活化和凝集的异常,抗血小板治疗有助于改善血管炎症和血管内皮功能。
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研究表明,抗血小板治疗可减轻高血压引起的动脉损伤,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六、新型降压药物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新型降压药物相继问世。
例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具有降压、改善内皮功能和心肌重构的作用;直接肾素抑制剂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降低血压。
综上所述,药理学在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药理学抗高血压药文档PPT.

Blood Pressure = Cardiac Output X Peripheral Resistance
Preload
Circulating Fluid Volume
Contractility Heart Rate
Vasoconstriction
Venous Arteriolar Venous
客户尽快地购买,所以每一个环节你都要处理好,其中之一就是要会聆听。 尊重每一位到你公司来的人,不可以以貌取人。
ACE抑制剂 抗生长增殖 3、 那么,你们在吃瓜果时是拿到手就吃吗?
2号位是驾驶座这个位置,在这个位置主要介绍乘坐的舒适性和驾驶的操控性。因为驾驶座这个位置有很多汽车操控的功能键。 2、 学会准确的止血方法。
去甲肾上腺素神经末梢阻断药
• 利血平:抑制囊泡的摄取功能 • 胍乙腚:影响递质的释放功能
结果: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无法正常释放 递质。
α1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降低动脉血管阻力,增加静脉容量和肾素活性:
哌唑嗪(Prazosin) 特拉唑嗪(terazosin) 多沙唑嗪 (doxazosin)
哌唑嗪(prozosin) 【药理作用】 1. 阻断α1受体,扩张动脉和静脉 2. 增加患者血浆的高密度胆固醇,降低低密
度胆固醇,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减少冠 脉病变 3. 缓解前列腺增生病人的排尿困难
哌唑嗪适用于各型高血压
直接扩张血管药
【药理作用】
1. 松弛动脉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降低血压 2. 扩张血管,反射性交感神经兴奋,增加心率、心力,
CO和心肌耗氧量 3. 提高血浆肾素活性和水钠潴留 4.合用β受体阻断药、利尿药能减少心输出量的增加,
4. 逆转高血压患者的心肌肥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α 1受体阻滞剂
抗高血压药物 :α1受体阻滞剂是一类降压疗效确
切、不良反应较小并有血脂调节功能的抗高血压药物
研究动向: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
降血压改善微循环、治疗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及血栓 闭塞性脉管炎,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而导致 的排尿困难,因此适合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 国际BPH咨询委员会推荐的一线治疗药物,也是世界卫 生组织确定增补的第五类一线降压药。
降压药 第五节 其它抗高血压药
血管扩张药 利尿药 内皮素受体阻断药及内皮素转化酶抑制剂
抗高血压药需注意的问题
开发具有器官保护作用的降压新药是研究方向:
高血压药物的治疗目的,不仅降低血压、控制血压, 而且保护心、脑、肝、肾等器官不受损害,防止脑卒 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效地 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多巴、多巴胺、L-多巴
多巴
HO
L-多巴 HO
多巴胺
多巴胺不能透过“血脑 HO
屏障”,使用前药多巴。 多巴脱羧酶只对L-多巴 HO
发生作用
HO
HO
COOH NH2
Dopa
COOH H2N H
L-Dopa
NH2 Dopamine
受体是什么?
受体是细胞膜的一部分,酶或酶系的一部分, 或细胞的其它特殊成分。
第一节 交感神经抑制药 (Sympatholytic Agents)
一、中枢降压药 二、神经节阻断药 三、交感神经末梢抑制药
一、中枢降压药
可乐定(Clonidine, 1) 甲基多巴(Methyldopa, 2) 莫索尼定(Moxonidine, 3)
H
Cl
N
N
N
H
Cl
1
HO
COOH
个性治疗:高血压病因复杂,涉及遗传、环境、神
经、内分泌、血流动力学等多方面,最终归结基因。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 medecine)”:慢
性病,长期用药。采用大型临床试验数据,按照客观 统计结果进行评价
。
学习抗高血压药需注意的问题
总体把握:
药物发现、发展历史 各大类别优势与特色 重点品种的结构与合成工艺
HO
H2N CH3
2
H
Cl
N
N
NH N
CH3 N
H3CO
3
二、神经节阻断药
潘必定(五甲哌啶, Pempidine, 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H3C H3C
CH3 N CH3CH3
4
三、交感神经末梢抑制药
利血平(Reserpine, 5)胍乙啶(Guanethidine, 6)
H3CO
N
N
HH
H
H H3COOC
5
OC OCH3 O
OCH3 NN
N
NH2 12
O
NO
OH
H3C CH3
H3CO H3CO
OO S
H2N H3CO
NN N
O O NC O
NH2 14
H3C O
H
N
O
CH3
16
H3CO H3CO
H3CO H3CO
乌拉地尔(18)
N
OCH3 N
18
H CH3 NNO
N CH3 O
NN
O NC
O
N
NH2 13
CH3 NN
N
受体是内源性的各种激素,神经介质和调质及 生长因子等各种化学物质与细胞上识别部位结 合的受点,它们的相互作用导致细胞代谢和功 能的改变,最终表现为特殊的生化作用和药理 效应。
对已知药物作用靶点的进一步研究以及新的作 用靶点的发现,一直是药物设计重点探素的问 题和研究开发新药的重要途径之一
肾上腺素能药物
OCH3 OCH3
OCH3
N CH2CH2NH C NH2
NH
6
第二节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
(Adrenergic Receptor Antagonists)
体内肾上腺素类化合物:
OH
OH
HO
NHCH3 HO
NH2
HO
NH2
HO 7
肾上腺素(AE, 7)
HO 8
去甲肾上腺素(NE, 8)
HO 9
多巴胺(DA, 9)
临床应用的α1受体阻滞剂
酚苄明(10)
哌唑嗪(11)
CH3 CH2NCHCH2O
CH2CH2Cl 10
H3CO H3CO
NN N
O NC O
NH2 11
临床应用的α1受体阻滞剂
曲马唑嗪(12) 特拉唑嗪(13) 多沙唑嗪(14)
阿夫唑嗪 (15)
坦洛新(16)
萘哌地尔 (17)
H3CO H3CO
肾上腺素能药物
肾上腺素能激动剂:使受体兴奋,产生肾上腺素样
作用
肾上腺素能拮抗剂:与受体结合,而无或极少有内
在活性,不产生或较少产生肾上腺素样作用,却能阻 断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或肾上腺素能激动剂与受体结 合,从而拮抗其作用
肾上腺素能受体
α受体有两种亚型:突触后或血管的α1受体和 突触前的α2 受体。
≥140
<90
上世纪具有里程碑意义抗高血压药物
60、70年代 β -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
70年代
钙拮抗剂
80、90年代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受体拮抗剂
今后
内皮素系统药物?
第13章 抗高血压药物 (Antihypertensive Drugs)
第一节 交感神经抑制药 第二节 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 第三节 作用于钙离子通道的药物 第四节 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第13章 抗高血压药物
高血压的定义
血压分类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理想血压
<120
<80
正常血压
<130
<85
正常高值
130~139
85~89
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 压
β受体分为β1和β2两种亚型。β1受体主要分布在 心脏,β2受体主要分布在支气管和血管平滑肌
肾上腺素能受体药物
(1)兴奋α 受体及β 受体的药物,用于升高血压、 抗休克、止血和平喘:肾上腺素
(2用)具于有平兴喘奋和β改受善体微,循特环别:是麻兴黄奋碱β 、2受沙体丁的胺药醇物、, 特布他林
(3)α 受体阻滞剂用于降血压改善微循环、治疗 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坦 洛新
NH2 15
H
N
O
O
N
O
N
OH
OCH3 17
坦洛新(tamsulosin)合成工艺
MeO
+ H2N
O
1) Raney-Ni/ H2
2) HCl STEP 1
MeO
N
H
.HCl
Pd/C
H2 MeO
STEP 2
NH2 .HCl
1) K2CO3 2) (CH3CO)2O M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