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服饰变迁
民国时期服饰特点及发展副本
民国时期服饰特点及发展副本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服饰特点深受外来文化影响,也在自身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以下是对民国时期服饰特点及其发展的详细论述:一、服饰特点1.欧化风格:民国时期是近代中国的开端,西方文化的涌入对中国的服饰产生了巨大影响。
服饰开始出现西装、西裤、衬衫等西式服饰,以及西方的剪裁和款式。
同样,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也更多采用了西式的裁剪,强调简洁大方。
2.女性短发:在传统中国文化中,长发象征着女性的美丽和柔弱,是女性的重要标志。
但民国时期,许多女性开始剪短发,尤其是在城市中。
短发的流行使得女性在视觉上更具现代感和解放感。
3.混搭文化:由于境内外文化交流的加深,民国时期的服饰也开始出现混搭的风格。
人们开始穿着传统中国服饰与西方服饰相结合,比如在中国礼服的基础上加上西式剪裁和图案,或者在西方服饰上加上中国元素的装饰。
4.维护传统:尽管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的传统服饰依然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传统服饰,如旗袍、长衫、对襟等,虽然在款式上逐渐接受了西方的影响,但仍然保留了传统的元素。
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维护,也是一种对者传统身份认同的表达。
二、服饰发展1.初期的混搭:民国初期,由于民众对西方服饰的接受程度有限,服饰往往呈现出传统与西式的混搭风格。
男性仍然穿着长袍和蓝布长衫,女性则在长衫或旗袍上穿上外国式的开襟西服。
2.裁剪革新:民国中期,随着对西式服饰的接受程度逐渐加深,服饰裁剪和款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男性开始普遍穿着西装西裤,女性的旗袍和长衫也开始采用西式的裁剪,强调腰线和身材的修长。
3.民族主义情绪的崛起: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国内反对外国侵略的民族主义情绪渐渐抬头,这也对服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许多人开始强调汉族传统的服饰,如长衫、马褂、袍子等,以表达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
4.社会变革: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变革对服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民国时期的衣服小说素材
民国时期的衣服小说素材1、民国时期袄裙与文明新装民国初年出现了一种新式女套装,即简洁而有时代风格的袄裙。
20世纪初,率先在女学生中掀起了一股“文明新装”热潮,穿起了新式上衣和裙装。
最初只是留洋的女学生和本土的教会学校女生率先穿着,后来城市女性也视为时髦而纷纷效仿。
这一时期的袄裙特点是:上衣腰身窄小,大襟,衣长不过臀,袖短、喇叭形,衣摆圆弧形,略有纹饰,裙子长至足踝,20世纪30年代后期渐缩至小腿上部。
白衫黑裙或浅衫重色裙成为当时的典型色调,去掉了传统袄裙的繁缛装饰,采用明快、简洁的绣彩装饰。
这种简洁、朴素的袄裙与新旗袍一起成为20世纪前半叶最时髦的女性服饰。
穿“文明新装”的女子头上不佩戴耳环、发簪等饰物,手上也不戴戒指。
袄裙装束由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女学生最先倡导,之后蔓延至其他地方的知识女性,不久连家庭妇女也脱下了华丽的衣衫,换上一身朴素的衣着。
到了五四运动期间,白色运动帽、宽大短袖的白布衫及过膝黑色长裙成了全国各地女学生的标准装扮,不少学校还将袄裙定为女生校服。
2、改良旗袍20世纪初,女子旗袍仍然宽大平直,下摆不开衩。
进入20世纪20年代后,旗袍从传统的繁杂装饰走向简化改良。
改良旗袍不仅吸收了立领等细节,还采用西式裁剪方法,袍身逐渐收窄增加了腰省、胸省和下摆开衩,并采用圆装袖结构工艺,使改革后的旗袍具有曲线美的鲜明特色。
20世纪30-40年代是改良旗袍流行的黄金时代。
20世纪30年代开始,旗袍得到普及,旗袍在长短、宽窄、开衩高低以及袖长袖短、领高领低等方面不断翻新花样。
时而旗袍底边落地遮住双脚,称为“扫地旗袍”,时而又缩短至膝盖以上;旗袍左右衩口时高时低,1933年前后流行大开衩旗袍,后又流行低开衩的。
1940年以后,改良旗袍一度取消了袖子,开始流行坎袖;在立领方面,时而流行高耸过耳、掩其双腮的高立领,时而又流行低矮的领式,以至后来竟出现了无领旗袍;袖子的变化也很丰富,时而流行长过手腕,时而流行短袖至露肘;在旗袍开襟变化上也丰富多样,有斜襟、如意襟、琵琶襟、双襟等。
民国服装
三、民国服装1. 中山装(Chinese tunic suit)一种以孙中山的名字命名的服饰。
中山装自1923年诞生,成为1980年代以前中国民众的主要服装样式。
由于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经常在公开场合穿中山装,西方也习惯称呼中山装为“毛装”。
但中国却从未有如此称呼。
日本人称呼中山装为“人民服”。
中山装是学生装和军装改进而成的一款服装,由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创导和率先穿着,因而得名为“中山装”。
中山装出现在历史巨大变革时期,是告别旧时代,进入新世纪的标志,具有深远的影响。
其款式吸收了西方服式的优点,改革了传统中装宽松的结构,造型呈方形轮廓,贴身适体,领下等距离排列的纽扣,顺垂衣襟而下,呈中轴线。
对称式四袋设计,实用,稳妥。
与西服相比,改敞开的领型为封闭的立领,自然庄重,具有东方人的气质与风度。
中山装的出现对中国现代服装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被称为“国服”。
四个口袋代表“国之四维”,五粒纽扣和五个口袋五权宪法学说,左右袖口的三个纽扣则分别表示三民主义和共和的理念。
2.旗袍为中国近、现代女装的一个代表性款式。
清代旗袍于20世纪初受西方服饰的影响,由传统的直线裁剪逐渐变为曲线裁剪,袍身逐渐收窄,增加腰省、胸省,并运用装袖与肩缝等元素,使款式走向成熟。
其样式的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门襟及长度等方面;面料选材更加广泛;穿着风格上一改以往宽大直筒的形态,变成修身合体,充分展现了中国女性的曲线美。
3.学生装短袄长裙是女学生中西混合装的典型搭配,配一副眼镜,剪齐耳短发,穿一双搭带布鞋,不施质纹,不戴昝钗、手镯、耳环、戒指等饰品,因为这种服饰明显区别于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清代服装,而被称为“文明新装”。
一般上衣窄小,领口很低,短袄衣身齐腹,略有翘腰,下摆成弧形者居多,衣袖过肘,袖口加宽成喇叭形,全衣无绣饰,衣色为白色、灰色、淡蓝色不等。
长裙为深色、黑色或条纹等,一般无皱褶,自然下垂至膝盖下,与短袄形成鲜明对比,把少女亭亭玉立,清纯娇小之美展露无遗。
民国时期女性服饰的历史变迁
民国时期女性服饰的历史变迁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这个时期女性服饰也经历了明显的变迁。
在这个时期,女性的地位和角色在社会中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与此同时,女性的服饰也逐渐转变,反映出女性地位的不断提升和社会变革的进程。
在民国初期,女性的服饰还相对保守,注重的是稳重和庄重的形象。
在这个时期,流行的服装风格受到西方影响,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穿着西式服装,比如长裙、高领衬衫、小礼帽等。
同时,中国传统服饰也仍然存在,并与西方元素相互融合。
此时的女性服装色彩以素雅为主,大多采用深色调,以体现出女性的成熟和稳重。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的地位和角色开始发生了转变,她们的形象也逐渐变得更加活跃和自由。
这种巨大的社会变革也反映在女性的服饰上。
在民国中期,女性开始大胆尝试新的时尚元素,并开始以“时尚”为导向。
这个时期,宽松的蓬裙和吊带设计的上衣成为时尚的代表。
颜色上,服装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从传统的黑色、蓝色,到浅粉、米黄等明亮的色彩都在女性服饰上得到了体现。
到了民国晚期,女性的服饰变化更加明显。
这个时期,女性的形象更加年轻、活泼,服装也更加注重个性和创新。
时尚的短裙和迷人的花纹成为潮流,女性开始更加自由地展示自己的美丽和个性。
同时,背心、无袖和半裸露的设计成为女性服饰的亮点,体现出女性地位提升后的自由和自主。
总的来说,是与社会变革紧密相关的。
在这个时期,女性地位的提升和角色的变化促进了女性服饰的转变。
从保守到时尚、从素雅到多彩,女性服饰经历了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过程。
这一时期的女性,不仅追求自由和个性,还通过服饰来展示自己,向世界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她们的时尚选择和个性化的服饰反映了当时文化的多元化和活力,也为后来的时尚潮流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是与社会发展和女性地位提升的关系密切相关的。
女性服饰从保守到时尚,从传统到现代,展现了女性地位转变的历程。
这个时期的女性通过时尚选择和个性化的服饰来展现自己的美丽和个性,为当时社会带来了活力和创新。
简述民国服饰的演变
简述民国服饰的演变在民国时期,由于借鉴、效仿洋人的服饰,因此中国人的服饰也在慢慢改变。
其中,“中山装”是中西结合的一款服饰,也是当时最受欢迎的款式。
朋友们,你们知道民国服饰的演变资料吗?下面,喜欢的朋友不妨跟小编一起来看看。
中国进入近代之后,一场西服东渐之风给中国服饰带来了极大地冲击。
在这风潮的影响下,一些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中国人开风气先,他们效仿洋人,穿西服、西裤用手帕围巾等成为中国广大民众模仿和追逐的对象。
中国服饰呈现出新老交替、中西并存、中西交汇的局面,中华民族传统服饰走向衰落与蜕变。
近代民国初年的男子服饰,孙中山先生当时就非常喜欢,所以有“中山装”之称。
不过当时的中山装与现在所称的中山装在形式上有所不同。
另外还有一种男子服装“西装”。
中山装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的基础上,近现代中国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并被世人称为中山装,此后中山装大为流行,一度成为中国男子最喜欢的标准服装之一。
由于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经常在公开场合穿中山装,西方也习惯称呼中山装为“毛装”。
在1960和1970年代,亿万中国成年男性大多穿着中山装。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装和其他时装逐渐开始流行。
虽然中山装在民间逐渐被人们遗忘,但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出席国内重大活动时,依旧习惯穿着中山装,比如国庆大阅兵等等。
民国男子的服饰品(一)帽子民国时期,官绅戴碗帽、招票(毡帽)、绒帽、大甲藤帽、草帽,庶民多不戴帽。
从事某些职业的人则戴与该职业的制服相配套的帽子。
老年人和在户外工作的农夫或行商走贩冬季多戴“猴帽”(用纱线织成筒状,留有两个眼孔,戴时将上端扎住,平时翻卷起来只盖住头顶,天冷时放下,包住整个头部)。
1、礼帽清朝末年,礼帽传入中国。
民国初年常见于礼仪场合,因此称礼帽。
中国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礼帽,先将羊毛擀压成毡坯,再盔烫成帽胎,整理、装饰成帽。
民国时期京派旗袍的演变与传承研究
民国时期京派旗袍的演变与传承研究旗袍作为中国传统服饰的代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民国时期,京派旗袍作为一种特殊风格的旗袍,经历了演变和传承,展现了独特的魅力。
民国时期,京派旗袍的演变主要体现在款式和面料上。
早期的京派旗袍多采用宽松的剪裁,注重舒适感。
随着时代的变迁,旗袍的款式逐渐紧身,突出女性身材的曲线美。
同时,面料的选择也发生了变化。
早期的京派旗袍多采用丝绸等传统材料,后来逐渐引入新型面料,如呢绒、棉麻等,使旗袍更适应不同季节的需要。
京派旗袍的传承主要表现在技艺和工艺上。
民国时期,众多旗袍制作工坊在京城兴起,各家工坊都有自己的独特工艺和风格。
其中,著名的旗袍制作名家如赵丽华、王宜真等,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良,使京派旗袍的制作工艺更加精湛。
这些名家还积极参与设计,将传统的元素与现代时尚相结合,使京派旗袍在形式上更具新意。
此外,京派旗袍的传承还体现在文化内涵上。
旗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京派旗袍在传承中注重保留传统元素,如对称的刺绣、精致的花纹等,使旗袍在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发展,京派旗袍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西方服装的影响,使得传统的旗袍逐渐被遗忘。
因此,为了保护和传承京派旗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加强相关的教育和宣传工作,推动旗袍文化的创新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综上所述,民国时期京派旗袍的演变与传承是一个丰富多样的过程。
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改良,京派旗袍在款式、面料、工艺和文化内涵等方面得到了丰富的发展。
然而,为了保护和传承京派旗袍,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地推动旗袍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让这一传统文化艺术继续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光彩。
小议民国时期女性服饰演变及其影响的诸因素
小议民国时期女性服饰演变及其影响的诸因素衣食住行的风俗文化中,服饰历来是涉及面最广,最能迅速与直观的反映社会时尚的部分之一。
女性服饰从一个侧面,生动具体的反映了女性生活的景象,折射出了时代的风云变幻。
在中国服饰史上,中华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有着重要地位,它以中西交融、满汉交融为特色,充分展示了这一时期女性服饰大跨度的历史变革,突显了人性化、个性化和近代化的时代特征。
其中,旗袍“国服”地位的确立,演绎了女性服饰的华采乐章。
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总体来说是朝着自然、简便、时尚、美观的趋向演变的,这种趋势的背后是社会的进步与女性主体意识的强化。
一演变过程1、清末民初从等级着装向自由着装演变中国一向有“衣冠王国”之称。
传统“冠服”制度既体现了古老的中华文明,又表现出某种不可逾越的等级制度。
清代实行的是“满汉分途”、依制着装的制度,这是君主专制时代服饰的特点。
历朝《大清会典》严格规定了上至皇后、太后,下至朝廷命妇的服制,包括朝服、吉服和一般礼服。
其中女性官服中,其颜色、绣纹、质地、式样等方面,均按等级作出了具体规定。
命妇的礼服,于凤冠、霞帔之外,在胸前背后的补子上以仙鹤、锦鸡、练雀等图案表示出不同的品级。
清朝律例严禁着装方面的僭越行为。
一般平民妇女在许可范围内,实行满汉分途,这与男性的全盘满化有所差别,是清初统治者默许在风俗习惯上“男从女不从”的结果。
满族妇女的典型着装是上梳两把头,身着宽大旗袍,足登花盆底鞋;汉族妇女的典型着装则为,平头圆髻,上穿滚边袄衫,下着长裙,脚穿弓鞋。
两种装束分别代表了中国历史上服装式样最基本的两种形制,即衣裳连属制(深衣制)和上衣下裳制。
作为一种民俗,一种文化,服饰既有其承传性,又有其变异性。
在君主专制的严格限制下,服饰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但其仍是缓慢流动的活水。
20世纪最初的10年,是清王朝最后的10年。
由于政治变革、经济发展及东西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女子服饰有了更多的变化,式样的翻新主要表现为服装肥瘦长短、领袖尺寸、纽带位置、衣裤鞋帽搭配的变化,以及色调的匹配等等。
【中国服装史】民国服饰
长 袍 、 马 褂 、 小 帽
西 服 、 革 履 、 礼 帽
学 生 装
中 山 装 、 遮 阳 帽 、 文 明 棍
学生装(留日中国留学生)
长袍、西裤、礼帽、皮鞋,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和
40年代时较为时兴的一种装束,也是中西结合非常
成功的一套服饰,是这时期很有代表性的男子服饰
形象
军警服:北洋军阀时期,直、皖、奉三系服英军式 装束
的改变、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及社会环境。(表 现女性曲线美的改良旗袍)
第二节 男子长袍与西服
这时期,男子服装主要为长袍、马褂、中山装及西
装等,虽然取消封建社会的服饰禁例,但各阶层人 士的装束仍有明显不同。
长袍、马褂,头戴瓜皮小帽或罗宋帽,下身穿中式裤子,蹬
布鞋或棉靴——中年人及公务人员交际时的装束 、
西服、革履、礼帽。礼帽即圆顶,下施宽阔帽檐,微微翻起, 冬用黑色毛呢,夏用白色丝葛,成为与中、西服皆可配套的 庄重首服——青年或从事洋务者的装束
学生装:头戴鸭舌帽或白色帆布阔边帽——资产阶级人士和 青年学生
中山装:基于学生装而加以改革的国产形制,据说因孙中山 先生率先穿用而得名
对襟马褂
松鹤纹长衫
为“文明新装”。
旗袍:旗袍本意为旗女之袍,实际上未入八旗的普 通人家女子也穿这种长而直的袍子,故可理解为满 族女子的长袍。 参见教材P64-65
文明新装
穿 短 袄 套 裙 的 妇 女
高领窄袖长袄
彩绣高领长 袄、马面裙
低领、彩绣、圆 角下摆短袄
近代穿旗袍 的妇女
旗袍——清末满族妇女服装样式
有何关系?
2.女服有何重大改变?表现形式是怎样的?
民国时期女性服饰的历史变迁
民国时期女性服饰的历史变迁民国时期女性服饰的历史变迁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近现代化进程中女性服饰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
在这个时代,女性的地位和社会地位发生了重大改变,她们参与了社会发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家庭角色,对于女性服饰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将从民国时期女性服饰的历史变迁、主要特点以及对女性地位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在民国时期,女性服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服饰款式的改变,二是面料和色彩的更新。
首先,从款式上看,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逐渐摆脱了旧式的束缚和拘束,形成了更为宽松和舒适的设计风格。
曾经在清朝流行的紧身旗袍被逐渐取代,而改为呈宽松剪裁的中式长袍。
女性穿起了这种长袍,整体线条流畅,穿着方便,突显了女性的曲线美。
同时,也开始尝试西式服饰的穿着方式,引进了西式的连衣裙和西装。
这些新款式不仅让女性更舒适,也展示了她们独立、自信的形象。
其次,面料和色彩的更新也是民国时期女性服饰变迁的重要方面。
传统的丝绸面料仍然使用,但逐渐被新的面料如纤维织物所取代。
这些新型面料具有更好的舒适度和易打理性,也更符合现代女性生活的需求。
色彩方面,过去的传统深色被更亮丽、鲜艳的色彩所取代,如红色、蓝色、绿色等。
这种明亮的色彩让服饰更具活力和时尚感。
民国时期女性服饰的变迁反映出当时女性地位的变化,女性参与社会活动的增加,也促进了服饰风格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随着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提高,她们开始追求更为独立和时尚的服饰,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在经历了封建社会束缚的传统观念后,女性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和自由,她们不再局限于被动地接受礼教的束缚,而是通过穿着来展现自己的独特魅力。
而这种服饰风格的变化也反过来影响了女性地位的提升。
通过新式服饰的展示,女性的时尚意识被唤醒,她们开始更积极地追求自己的权益和解放。
同时,新式服饰的传播也为女性的独立和自主提供了平台,让她们在社会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民国时期的服饰
• 除了旗袍,还有其他服饰在中国非常流行。其中, 西式的连衣裙在中国流行较为突出,它有多种款 式。 • 另外,在大城市的女性还喜欢穿着大衣、西装、 长裙、短裙、马甲、披风等等,
影响女性服饰流行的诸种因素
1 , 审美观念对服饰演变的影响甚大。 2, 时装展示与选美活动的开展,对推动服饰变 化的作用不可低估。 3, 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也是影响服饰变化的 重要因素。 4 , 近代服装产业的产生与发展,为民国时期女 性服饰演变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20世纪30年代)近 代民国中期的服饰:
到了三十年代初,旗袍 已经盛行。当时的样式变化 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等 方面。先流行高领,领子越 高越时髦,即使在盛夏,薄 如蝉翼的旗袍也必配上高耸 及耳的硬领。渐而又流行低 领,领子越低越“摩登”, 当低到实在无法再低的时候, 干脆就穿起没有领子的旗袍。 袖子的变化也是如此,时儿 流行长的,长过手腕 ;时儿 流行短的,短至露肘。
二十世纪中晚期 :
劳动人民的主要服饰 为中式衫袄和中式抿裆裤。 这是由劳动人民的经济条 件和生活方式所决定的。 工农装流行----体现劳动 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了新 中国的政权性质 军装----蓝、灰、绿成了 这一时期的主色调
服饰的特点从ຫໍສະໝຸດ 闭走向开放青楼女子是服饰时尚的最初体验者,曲线初露别 样的风情、追求摩登化
结语
• 在民国那样一个东西方相碰撞的时代, 变化在所难免。我们需要看到的是从变 化的表象中找出变化所带来的的种种原 因,分析变化所带来的后果。并且从中 找出对现实有意义的地方加以利用。
•
•
那些落入风尘、开放的妓女们或者是那些走 出深闺的新潮女性。民国时期服饰革命的最先引 领者是模特儿。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就是长三堂 子中的名妓们。她们是服饰时尚的最初体验着。
民国时期女性服饰的历史变迁
民国时期女性服饰的历史变迁民国时期女性服饰的历史变迁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而特殊的时期,同时也是中国女性服饰发展的关键时刻。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女性地位和角色也得到了重大改变。
与此同时,女性服饰的设计与风格也在不断演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与思潮变化。
本文将着重探讨民国时期女性服饰的历史变迁。
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受到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的影响。
在清朝末期的封建社会中,女性服饰以传统的旗袍为主,这种服装束缚严密,缺乏灵活性。
随着民国的建立,中国开始接纳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女性服饰的形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在早期的民国时期,女性服饰开始借鉴西方的设计理念,例如玻璃马蹄镶钉腰肩、小中衫、大香蕉包头巾等。
这些服饰的引进使得传统的旗袍得到了一些改变,逐渐演化为更加宽松自由、便于活动的束身上装。
随着跨境贸易的发展,丝绸成为流行材料,而色彩也变得更加鲜艳多样,反映出女性身份、地位的变化。
到了20世纪30年代,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开始走向多元化和现代化。
旗袍逐渐从显露女性曲线的紧身裙变为宽松的长款裙装,肩部和腰线的设计更加注重舒适和自由度。
同时,中式元素和西式元素的融合也进一步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结合。
纽扣大衫、高腰裙和宽肩翻领等设计成为当时女性时尚的代表,展现出一种独特的时尚风格。
在服饰配饰方面,民国时期的女性也开始注重挑选合适的饰品来修饰自己。
手绢、项链、耳环、手镯等都成为了装点女性妆容的必备品。
此外,一些特殊的配饰也开始崭露头角,如高高的竖髻、大面积使用蝴蝶结、花朵和流苏等,为女性增添了别样的魅力。
然而,由于社会的动荡和战乱,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发展遭遇了许多限制和困扰。
因为战争和经济不稳定,许多女性被迫放弃时尚,只得过上朴素的穿衣生活。
同时,由于时局不稳定,中西文化的碰撞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尽管如此,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变迁仍然是中华民族服饰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民国服装有哪些特征
民国服装有哪些特征民国初年受清朝和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出现了以废除传统服饰为中心内容的服饰改革。
民国服装有哪些特征?下面就是给大家整理的民国服装特征,希望对你有用!民国初年受清朝和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出现了以废除传统服饰为中心内容的服饰改革。
男子服出现了从长袍马褂向中山装和西装逐步过渡的趋向,女子服饰变得日益丰富多彩,出现了普及旗袍的趋向。
尤其便现在东部沿海港口城市,由于沿海口岸城市较早开放,得风气之先,以京师宫眷显贵为代表而被全国效尤的传统京派服饰,渐渐失去了领导服饰潮流的优势,转而仿效苏杭、上海。
这一现象也表现出了西方文化渗透的方向。
全国总体表现在,从东向西男子服饰由大量的中山装和西装向大量马褂长袍的变化。
男子服饰这一变化主要还来源于,清末民初,大批青年出国留学,国内也大办新式学堂,社会上出现了服装西洋化得趋势。
各个学堂服饰皆效仿西式。
社会上的西服大致有三类:一类是军服,包括英美式,俄式,日式军服,第二类是驻外使馆文职官员,买办商人,留学生所穿的西服。
在一类就是日本式的士官服和学生服装。
这些学生装,是大量留学青年带回国的。
这种服装形制简便,给人一种庄重和充满活力的感觉,因此,传入中国后,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风行一时。
中山装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它拜托了中国传统的宽袍大袖,吸收了西装的贴身、干练的风格,但又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给人以一种朴实庄重之感。
各个阶层皆可以穿,出一定意义上说明了它的活力。
服装上的差别不仅仅是因为审美观的不同,其中还有经济因素和个人生活习惯因素,穿中山装和西服的人,沿海多于内地,城镇多于农村。
在一,不论城镇还是农村,沿海与内地,富有者都是衣帽光鲜,穿着入时,穷人则大都维持温饱而已,穿着也没法讲究,以衣御寒。
男子服饰有如此特点,女子服饰的变革主要表现在:随着清末革命运动和女子解放运动的兴起,一些新型知识分子把服饰变革与女子解放联系起来,认为传统服饰是束缚妇女的枷锁,主张予以改革。
民国服饰特点
调查报告之民国服饰变迁特点成员:陈梦丹2013403023王婉蓉2013403025年级:2013级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国际政治民国服饰变迁特点民国是中国服装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1912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的基本原则,服装方面也取消了服饰上的等级制度,千百年来以衣冠“昭名分、辨等威”的作法被废弃。
人们开始可以比较自由地选择服装的式样和色彩。
又由于这次变革是在封建帝制被推翻、“西风东渐”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出现了中西合璧的特殊现象,这一现象可以说贯穿并影响了整个民国服饰的变迁。
民国时期的服饰变迁主要有以下特点: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人们经济地位的两极分化,人们接受的教育程度不同以及区域的差别使服饰的变迁出现了极大的不平衡性。
这种变迁并不是全方位实现的,它首先和主要发生在经济较发达、西方影响比较深刻的地区。
而经济、社会面貌依旧落后的地区,其服饰基本上沿袭清末的穿着,即使有些变化,和通都大邑相比,也几乎是停滞不前的。
据1934年《万全县志》载:“乡村农民,衣服简朴,不尚修饰。
多衣大布,纯系国产,服色男尚青白,而女尚红绿……此乡村服饰之所尚也。
至较大村镇及城市,则较阔绰。
衣服普通多细布、洋布、绸缎、绒呢。
至妇女之服,红绿艳丽者虽不多睹,然花样竟为技巧,质料日见名贵,力事修饰,追逐潮流。
盖城市交际既较乡村为广,则与外界接触亦多,日趋繁华,自属意中事。
”①二,服饰向实用化、平民化和以个体为美的趋势转变。
礼仪是服饰的核心内容,服饰是礼仪的外在表现。
传统服饰的核心是以朝廷冕服为主体的等级标志和文化象征,人们不能根据个人的审美爱好而任意穿戴。
而在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后,压抑已久的各种服饰美学思想便蜂拥而出。
这种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冲突了封建等级尊卑观念的大堤,走向实用化、平民化和以表现个体美、人体美的趋势。
民国期间,服装的目的不是为了确保和保持社会的等级和作为等级制度的象征,而是为了身体本身需要和服务于日常的生活需要,使之更符合卫生、健康、方便、朴素、实用、节约、大方以及美观的原则。
民国时期女性服饰变迁特点探析
民国时期女性服饰变迁特点探析作者:赵燕来源:《丝绸之路》2013年第04期[摘要]民国时期是中国服饰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女性服饰的变化尤为显著,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并呈现出多元化、时装化、个性化、自由化的特点。
这些特点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具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其中不管是西学东渐的结果还是社会走向文明开化的趋势所致,都促成了民国时期女性服饰的变迁。
[关键词]民国时期;女性服饰;西学东渐[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4-0052-02服饰是时代的产物,表现出时代的印记和审美倾向,服饰记载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
一、民国时期女性服饰变迁民国时期,在新的文化观念不断冲击和影响下,女性服饰伴随时代发展的节奏,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革。
第一阶段(1912~1919):1911年,辛亥革命废除了帝制,建立民国。
社会风气开化,上衣下裙和上衣下裤成为女子的时兴装束,裤装大受女性青睐,裤装外穿不分阶层,行动方便,合乎潮流。
在1919年至“五四”运动之前,女装流行短上衣、裙、裤,倾向于用牡丹、海棠、梅、兰、菊的大花纹布料。
这时候在上海、南京、广州等城市,女性的服饰趋向西洋化,追新求异成为部分市民的服饰时尚。
第二阶段(1919~1933):自唐代以来,中国妇女的服制一直是采用直线裁剪,胸、肩、腰、臀完全呈平直状态,没有明显的曲折变化,也无美感可言。
1919年之后,新文化运动唤醒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中国妇女开始领悟到“曲线美”的重要性。
以旗袍的变化为例,受欧美服饰的影响,20世纪20年代中叶以后,宽大的旗袍开始收腰,长度缩短。
1926年,旗袍下摆一升再升,到1929年升至膝盖,女子大方地露出她们秀美的小腿,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到30年代,无腰身旗袍、有袖无袖、长袖短袖各式旗袍层出不穷,旗袍在这一时期大放异彩,一度成为“国服”。
第三阶段(1933~1949):抗战时期,时局动荡,经济萧条,物资匮乏,物价飞涨,尺丝寸缕也变的非常昂贵。
民国旗袍的发展
民国旗袍的发展历程30年代和40年代是旗袍的黄金时代,也是近代中国女装最为光辉灿烂的时期。
这时的旗袍造型纤长,与此时欧洲流行的女装廓形相吻合。
此时旗袍已经完全跳出了旗女之袍的局限,完全是一个”中西合璧”的新服饰了。
民国时期旗袍30年代和40年代是旗袍的黄金时代,也是近代中国女装最为光辉灿烂的时期。
这时的旗袍造型纤长,与此时欧洲流行的女装廓形相吻合。
此时旗袍已经完全跳出了旗女之袍的局限,完全是一个”中西合璧”的新服式了。
先是有了”别裁派”的说法。
旗袍的局部被西化,在领、袖外采用西式的处理,如用荷叶领、西式翻领、荷时袖等,或用左右开襟的双襟。
这些改革的应用虽并不广泛,但表示了当时人们思想上的自由,旗袍原有的程式不再是必须遵循的。
旗袍与西式外套的搭配也是”别裁派”的一个特点,这使得旗袍进入了国际服装大家族,可以与多种现代服装组合,用现在的话来说,它已经”国际化和现代化了”。
20年代的旗袍仍然宽大平直;与沁时流行的倒大袖相呼应,旗袍的下摆比较大,整个袍身也是呈”倒大”的形状。
但肩、胸乃至腰部,则已呈合身之趋势。
张爱玲说:”初兴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
”这位以善于观察和描述时装的女作家所说的”初兴”,如果是指20年代,那”严冷方正”一定是她童年的印象了。
30年代末出现了”改良旗袍”。
旗袍的裁法和结构更加西化,胸省和腰省的使用旗袍更加合身,同时出现了肩缝和装袖,使肩部和腋下也合体了。
有人还使较软的垫肩,谓之”美人肩”。
这表明女性开始抛弃以削肩为特征的旧的理想形角。
这些裁剪和结构上的改变,都是在上海完成的。
上海鸿翔公司的后人金泰钧先生对此坚信不疑。
他本人虽未亲身经历了这一过程的全部,但他在40年代工作于鸿翔时,还可从老师傅处获得有关于此的很多消息。
这时旗袍已经成熟已经定型,以后的旗袍再也跳不出30年代旗袍所确定的基本形态,只能在长短、肥瘦及装饰上作些变化。
全世界女性们所钟爱的旗袍,就是以30年代旗袍为典型的。
民国时期服饰简论
5、结论: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强调江南婚俗服饰在民国时期的历 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五、修改完善:文章完成后,我们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具体包括: 1、检查逻辑是否清晰:确保文章的逻辑结构合理,从引言到结论环环相扣;
2、设计创新
民国时期的设计师们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了独特的平衡,不断创新。例如, 旗袍的设计上既保留了传统元素,又融入了西方剪裁和审美观念。这种创新还体 现在面料选用和工艺制作上,如丝绸、麻布、毛料等多样化面料的运用,以及刺 绣、钉珠等精湛工艺的体现。
3、工艺特点
民国时期服饰的工艺特点主要体现在刺绣和剪裁上。刺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工艺,民国时期的服饰刺绣图案既有传统寓意,又有时尚元素。剪裁方面则充分 借鉴了西方的立体裁剪技术,使得服饰更加合身、优美。
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侗族服饰文化也面临 着保护和传承的挑战。我们应该加强对侗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力度,传承和发扬中 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
感谢观看
三、整理资料:在收集到大量的资料后,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通 过对这些资料的深入研究,我们能够了解到江南婚俗服饰的历史演变过程、不同 地区的特点以及变化趋势。
1、历史演变:通过对史料的梳理,我们发现江南婚俗服饰在民国时期发生 了很大的变化。这一变化既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革。
3、艺术创作
民国时期服饰对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多文学作品、影视剧作都将民 国服饰作为表现时代特征的重要元素,如《色戒》、《金陵十三钗》等。这些作 品通过服饰展现出民国时代的风貌与情调,深化了观众对那个时代的理解。
四、现代启示
民国时期女性服饰的历史变迁
民国时期女性服饰的历史变迁民国时期女性服饰的历史变迁一、引言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生了巨大变革。
其中,女性在社会地位、教育水平、工作机会等方面的变化都对其服饰造成了影响。
本文将探讨民国时期女性服饰的历史变迁,旨在通过对该时期服饰的研究,了解那个时代女性的社会角色转变及其对时尚的影响。
二、早期时尚的呈现在民国初期,中国社会经历了新旧交替的变革,女性也开始追赶西方时尚潮流。
当时,舶来的西式服装成为时尚的代表,许多女性穿着类似西装的套装。
同时,民国时期女性的头饰也受到了影响,许多人开始戴起宝莹帽和法帽,突显了时尚与新潮的形象。
三、改革开放的时尚新思潮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民国时期女性服饰呈现了更为多样化的特点。
20世纪20年代,女性出现了更多日常生活的化妆和穿衣方式。
面具式化妆和浓妆成为青年女性的时尚标志,不同的妆容和服饰方案展示了女性更大胆、更自主的一面。
四、服饰的正式化与功能化20世纪30年代,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和进一步的社会变革,女性服饰开始趋于正式化和功能化。
服装材质更加注重舒适性和耐用性,注重实用性的特点逐渐成为主流。
同时,更实用的西装和连衣裙成为女性的主要选择,展现了她们独立自主的形象。
五、新文化运动对女性服饰的革新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的新文化运动中,女性服饰经历了一次彻底的改变。
时尚界提出“自由,新颖,美丽”作为理念,鼓励女性摆脱束缚,在服饰上展示个性。
此时,女性开始追求独立的包容和舒适感,对自然风格的注重开始浓墨重彩地呈现。
六、战争年代的朴实风格随着中国抗日战争的爆发,服饰也受到了特殊的社会环境影响。
为了适应战争年代的生活需要,女性服装变得更为简约朴实。
战争年代的女性服饰偏向于实用性和工作服装的特征,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
七、穿越时空的传统元素民国时期女性服饰的历史变迁当中,新与旧的碰撞是不可避免的。
在服饰的设计和风格上,不少服装设计师引入了传统元素,如汉服的款式、刺绣工艺等。
民国服饰特点
民国服饰特点中国服装史—第十一章民国服饰一、历史背景(1)1912年,在服装改革方面,清代服制被一律摈弃。
(2)《服制条例》规定以西式大氅或燕尾服作礼服,西式长裤;常服可用西式或袍褂。
女子礼服上装式对襟衫,下穿裙子。
二、男子服饰(1)西服,最初是进口,1904年仿制,样式为小驳头,下摆方里带圆,裤管窄小。
(2)中山装,①是改良过的服装,由于民主共和的影响被冠以中山装。
②最早领口呈关闭式八字形,前门襟七粒扣,后背有中缝,正面各有上下左右四个贴袋,胸前两个文明袋做成可以涨缩的“琴袋”式样,上袋盖做成倒山形笔架式。
③配裤为西裤,前后分片组成,腰围有褶裥,有侧袋和后袋,裤脚带折边。
④中山装兼有西装的特点,同时也适应国情,充分表现出当时国人新的时代精神。
(3)学生装,最初形制简洁,立领,左胸前缀一袋。
(4)长袍、马褂,依旧是民国时期法定的礼服。
①马褂崇尚狭窄,对襟窄袖,长至腹部,前襟五粒扣。
②长衫多用蓝色,大襟右衽,长至踝上两寸,袖长与马褂齐。
③长袍、西裤、圆形礼帽、皮鞋,这种装束成为时尚。
(5)袄裤,上着衫袄,下着裤,是下层人的穿着。
中式裤宽大松垮,头戴瓜皮小帽或罗宋帽,下身穿中式裤,穿布鞋或棉鞋,俗称“短打扮”。
(6)大氅,北方流行穿大氅,即斗篷,穿者多为军政要员。
民国初期,北京是流行的中心,后以上海为中心,由于欧美文化对上海的影响,30-40年代服饰流行都昂首以瞻上海。
三、女子服饰(1)袄裙,①袄以大襟,七分倒大袖,下摆圆角,裙下摆上升,款式不时变换。
②受日本女装影响,上穿窄而修长的高领衫袄,下穿黑色长裙,不施绣纹,朴素淡雅,成为“文明新装”。
③北伐后,女生校服为上衣蓝或浅蓝,下穿神色裙,白色纱袜和圆口布鞋,成为那个时代的特征。
(2)旗袍,①20年代旗袍开始兴起,袖口缩小,吸收西洋裁剪方法,缩短下摆,收紧腰身。
②30年代旗袍进入全盛时期,发展成窄袖、收腰、无袖等款式。
领的高低变化、袖子长短、衣长不时变化。
[精品]论民国服饰特点的演变
[精品]论民国服饰特点的演变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而复杂的时期,服饰作为民国文化的一部分,在这一时期也经历了多样的变化。
从最初的清末以传统服饰为主,到20年代的近代化改革和“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西式服装的流行,再到30年代的韩国、日本、苏联等国的时尚影响,民国服饰的演变跨越了数十年的中国历史,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风格。
一、传统与近代的合并民国初年,由于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人们对于着装仍然比较保守,并没有出现太大的改变。
男性依旧穿着长衫、长裤、顶帽,女性则穿着旗袍、褂子、裙子等传统服装。
然而,由于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变化,一批具有现代化思想的人开始推崇近代风格的服饰,尤其是一些翻译、学者、知识分子对西方的近代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倡导穿着日益近代化的服饰。
为了表示自己的新思想,他们开始采用西式的上衣、长裤、领带等服饰,但仍保留着传统中式的元素,如褶、盖肚以及门头沟等。
这段时间的服饰风格是中国近代服饰流派的开端,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二、西式服装的流行20年代,正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高潮阶段,这一时期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服饰也不例外。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西式服装的流行趋势愈加明显。
这段时间的服饰非常多样化,比较流行的服装有燕尾服、西装、格子衬衫、皮靴、马甲等。
当时街头巷尾的男子几乎都着着西装,加上各种颜色和款式的领带,这一套装扮成为20年代的标志性时尚。
同期,女性服装也经历了较大的变化。
女性穿着革命时期的“时装”,这是一种都是有长袖、长裙,直筒、腰设计的服饰,简洁、端庄,是体现女性新形象的时代新款式。
此外,还有比较流行的青丝绒旗袍,这种服饰十分贴身,非常适合体态娇小的女性。
这一时期,除了服装的形态变化外,更重要的是装饰性的改变。
珠宝、化妆品、手提包、花束等物品,都成为了女性展现魅力的必备道具。
三、国际时尚的冲击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和政治环境再次发生大的变革,寻求现代化成为整个社会的主题,外来时尚文化的冲击也让当时的中国人无法拒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社会问题民国时期的服饰变迁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民国时期的服饰变迁
民国时期是中国服装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
民国时期服饰变革主要指清末的宫廷服饰制度被淘汰,出现了民国新的服饰文化的变化过程。
这一时期服饰大变革与中国历史上其他几次大的服饰变革不同,是在封建帝制被推翻、“西风东渐”的背景下进行的,出现了中西合璧的特殊现象
1服饰变迁的原因
由于当时社会呈现出动荡不定,混乱无序,在这一时期,大量的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随之出现。
需要了解着一些社会问题,得应用历史方法,考察当时人民的社会风尚变化。
通过生活细节,可以看到大时代背景下的整体社会状况。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民国时期,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发生了较大的变动。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民国时期的衣、食、住、行的变化时中国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直接特征。
社会性质决定了整体社会的发展方向,中国的近代化是被迫逐渐向世界开放的。
西方事物如潮水般涌入,从洋枪、洋炮,直到洋烟、洋火和洋葱。
“洋货旺销,无不利市三倍”,一些中国工商业者也纷纷以“爱国”、“挽回利权”的名义,投资于新式机织业。
由于洋布比国产土布便宜,布线密实且细,颜色艳丽,日益为人们所接受,并逐渐将土布挤出市场。
民国以后,民族纺织业兴起,布庄增加了国产的机织布。
这样一来洋布逐步打开中国市场,即这些新的东西在慢慢的扩张和渗透,由于东部沿海城市又跟多的港口,国外产品第一时间会在市场出现。
加上东西文化差异,地域差异,城乡的不平衡,东南沿海和内地;城市和农村日益凸显为两个独立的世界。
同时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妇女运动越演越烈,首先表现在婚姻和服饰上,显现出她们极强的妇女地位解放意识。
清末民初,人们还任然保留着及其浓重的封建保守思想。
其中表现在男人对女人裹小脚的畸形性需求的传承,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封建保守思想在慢慢退出人们的社会生活。
女子缠足一方面迎合中国传统的对女性要求纤细、柔软的审美观;另一方面满足一些男子的畸形性需求,因此女子缠足一直在封建传统势力中存在。
尽管有大量的有识之士的反对和统治者的禁止,却难以制止缠足之风。
民国初建,妄想更新,社会上兴起一种改良社会风俗热潮,其中就有禁止缠足。
由于地理文化因素,民国年间,缠足现象农村多以城市,小城争多于大中城市,内地多以沿海。
这也大致是民国社会风气转变的基本格局,20世纪40年代,随着社会风俗的进一步转变,缠足观念逐渐退出社会风俗,加上政府的严禁,到解放以后,缠足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民国时期社会风俗,风尚,转变的格局表现在农村落后于城市,中小城市落后于大中城市,内地落后于沿海。
尤其可以在饮食文化上体现。
2服装变化的主要表现
中国一向有“衣冠王国”之称。
传统“冠服”制度既体现了古老的中华文明,又表现出某种不可逾越的等级制度。
清代实行的是“满汉分途”、依制着装的制度,这是君主专制时代服饰的特点。
民国初年受清朝和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出现了以废除传统服饰为中心内容的服饰改革。
男子服出现了从长袍马褂向中山装和西装逐步过渡的趋向,女子服饰变得日益丰富多彩,出现了普及旗袍的趋向。
尤其便现在东部沿海港口城市,由于沿海口岸城市较早开放,得风气之先,以京师宫眷显贵为代表而被全国效尤的
传统京派服饰,渐渐失去了领导服饰潮流的优势,转而仿效苏杭、上海。
这一现象也表现出了西方文化渗透的方向。
全国总体表现在,从东向西男子服饰由大量的中山装和西装向大量马褂长袍的变化。
男子服饰这一变化主要还来源于,清末民初,大批青年出国留学,国内也大办新式学堂,社会上出现了服装西洋化得趋势。
各个学堂服饰皆效仿西式。
社会上的西服大致有三类:一类是军服,包括英美式,俄式,日式军服,第二类是驻外使馆文职官员,买办商人,留学生所穿的西服。
在一类就是日本式的士官服和学生服装。
这些学生装,是大量留学青年带回国的。
这种服装形制简便,给人一种庄重和充满活力的感觉,因此,传入中国后,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风行一时。
中山装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它拜托了中国传统的宽袍大袖,吸收了西装的贴身、干练的风格,但又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给人以一种朴实庄重之感。
各个阶层皆可以穿,出一定意义上说明了它的活力。
服装上的差别不仅仅是因为审美观的不同,其中还有经济因素和个人生活习惯因素,穿中山装和西服的人,沿海多于内地,城镇多于农村。
在一,不论城镇还是农村,沿海与内地,富有者都是衣帽光鲜,穿着入时,穷人则大都维持温饱而已,穿着也没法讲究,以衣御寒。
男子服饰有如此特点,女子服饰的变革主要表现在:随着清末革命运动和女子解放运动的兴起,一些新型知识分子把服饰变革与女子解放联系起来,认为传统服饰是束缚妇女的枷锁,主张予以改革。
民国初年,女子衣着特点:首先是取消了服饰上的等级差别,这一举措无疑不成为妇女解放运动推向成功的讯号。
其次满族妇女的服装遭到摒弃。
除此之外,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妇女服装改变了传统的胸、肩、背完全成平直的造型,变得更加称身合体,并能体现女性的秀体之美。
于是旗袍的走向了大街小巷,一时成为时尚的代名词。
同时还有各式各样的服装,可以说是百花争艳的服饰大潮流,欧洲国家时尚代表的巴黎各种流行服饰在当时应经到上海。
上海的交际市场中女装层出不穷,当时同样在流行时尚推广过程中,女装很安装有同样的问题,这也是主要的社会问题。
民国时期,一直到现当代,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沿海与内地、城市与农村逐渐成了新旧两个独立的世界。
城市无疑代表着新世界,新潮流,新时尚。
农村经济的不景气,再多的新潮流,新时尚。
县城上、中两级的青年妇女,她们的服饰与三、五年前的省会城市的时髦女一样;县城年长的妇女和乡村妇女,其服饰仍是二三十年前的样式;山乡的妇女,他们过着更加穷苦的日子,服饰不讲究,仍缠足。
这些都表明但是时尚服装变化下中国的整体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状况。
综上所述,民国时期,在各种因素合力的推动下,中国的服饰变化节奏明显加快,显示出了现代化、多元化的总趋势。
当然,我国地域辽阔,人口、民族众多。
就服饰而言,城乡、地域差别很大;汉族服饰的迅速变化与少数民族服饰坚守民族特色,也呈鲜明对比,各有其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