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论文(DOC)
自动控制原理论文
自动控制原理论文自动控制原理是现代控制工程的基础理论之一,它研究的是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分析和应用。
自动控制系统是一种能够根据系统的输入和输出自动调节控制对象的状态或行为的系统,它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的分类、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和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控制系统是由控制器、执行器和被控对象组成的。
控制器接收输入信号,经过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控制被控对象的状态或行为。
执行器接收控制信号,执行控制指令,改变被控对象的状态或行为。
被控对象是控制系统要控制的对象,其状态或行为受到控制器和执行器的影响。
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对于理解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控制系统根据控制对象的性质和控制方式可以分为连续控制系统和离散控制系统。
连续控制系统是指控制对象的状态或行为是连续变化的,控制器和执行器的输入和输出信号也是连续变化的。
离散控制系统是指控制对象的状态或行为是离散变化的,控制器和执行器的输入和输出信号也是离散变化的。
控制系统的分类对于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法和设计控制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包括稳定性、灵敏度、动态性能和鲁棒性等。
稳定性是指控制系统在受到干扰或参数变化时能够保持稳定的特性。
灵敏度是指控制系统对于输入信号和参数变化的敏感程度。
动态性能是指控制系统对于输入信号的响应速度和抑制能力。
鲁棒性是指控制系统对于模型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的抵抗能力。
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对于评价控制系统的性能和改进控制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传统控制方法和现代控制方法。
传统控制方法是指基于数学模型和经验法则设计控制系统的方法,如PID控制器和根轨迹法则。
现代控制方法是指基于状态空间理论和优化理论设计控制系统的方法,如状态反馈控制和最优控制。
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对于实现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和满足控制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自动控制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我的控制观热工A王筵辉200900181156摘要通过对《热工控制系统》的学习,写了作者对自动控制原理的理解。
本文从《热工控制系统》课程、控制在国家社会的应用、控制在个人生活中的应用三个方面阐述了对控制原理实际应用的认识。
关键词自动控制原理反馈扰动自平衡能力正文当意识到下周就要交自动控制原理的学期论文时,这才真正感到了学期末的来临。
的确,在忙碌中的时间的流逝是那样的无声无息。
大学的前几个学期虽然也并未荒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之自己过得在大体上比较随性,比较舒适。
大三下学期,分专业的介绍会完后,继续学习的想法日益加深,但又想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换个环境,于是下决心考研,暑假,我就开始了为梦想的奋斗。
这个梦想恰似一个巨大的内部扰动加给我这个系统,给我带来的影响持续至今,以至于我这个学期所有的调节和反馈都是围绕它来进行的。
现下,随着学期的结束我的梦想也日益临近实现,在这个为梦想奋斗的路上偶尔这么停下来敲击着键盘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情,这样一个下午,看窗外落木萧萧,思索着控制原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又确乎是在考研几乎喘不过气的气氛下内心得到的少有的安静的停歇。
一、我眼中的《热工控制系统》课程诚然,赵老师第一节课的下马威像是一个能量强大的输入信号,为考研之路加了一个无法平衡掉的扰动,每一周的周三,按时到课堂上课成了与我一星期内与别的几天的不同的反馈。
如果说一直完全没有怨言,那一定是骗人。
对于考研这样一个争分夺秒的战争来说,任何一个真正意志坚定战士都不愿意在别的事情上多花费哪怕一秒钟的时间,但那最初的怨言在赵老师的几节课后就已经几乎没有了(不是对老师的奉承,而是自己真实的感受)。
正如体育学院的那位同学说的,“可能老师讲的专业知识我不太懂,但是我对老师上课讲的某些观点比较感兴趣”。
赵老师的思想不拘一格,的确能给我的考研无聊而枯燥的生活激起一些思维上的涟漪,比如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控制与婚恋观等等,不仅能在课堂上让人会心一笑,而且在课后的某个时候还会想起来觉得能引起我的思考。
自动控制原理论文
自动控制原理论文自动控制原理是现代控制工程的基础理论之一,它主要研究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
自动控制系统是一种能够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根据给定的规律,自动地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的系统。
它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军事防卫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自动控制原理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设计和实现。
其中,控制系统的建模是自动控制原理的基础,它是指根据被控对象的特性和控制要求,将被控对象和控制器之间的关系用数学模型来描述。
常见的被控对象包括机械系统、电气系统、热力系统等,而控制器则可以是PID控制器、状态空间控制器、模糊控制器等。
通过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可以为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提供有力的支持。
控制系统的分析是指对已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稳定性、灵敏度、性能等方面的分析。
稳定性是控制系统的基本特性之一,它决定了系统在受到干扰或参数变化时的稳定性能。
灵敏度则是指控制系统对于参数变化的敏感程度,而性能则是指控制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控制质量。
通过对控制系统的分析,可以评估系统的性能指标,为系统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依据。
控制系统的设计是自动控制原理的核心内容,它主要包括控制器的设计和参数的选择。
在控制器的设计中,需要根据被控对象的特性和控制要求,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和控制器结构。
同时,还需要对控制器的参数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调整,以实现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和抗干扰能力。
在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系统的动态特性、稳定性要求、性能指标等因素,以实现系统的最优控制。
控制系统的实现是自动控制原理的最终目标,它是指将设计好的控制系统实现到实际工程中,并进行调试和优化。
在控制系统的实现过程中,需要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实时性、成本等因素,以实现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同时,还需要对控制系统进行调试和优化,以保证系统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
总的来说,自动控制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不仅包括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还涉及到工程技术和应用领域。
自动控制原理AutomaticControlSystems
2019/12/5
10
输入量 偏差量 _
控制器
控制量
被控对象 输出量
反馈量
测量元件
图1-3 闭环控制系统
2019/12/5
11
在控制系统中,控制装置对被控对象所施加的控制作 用,若能取自被控量(输出量)的反馈信息(反馈 量),即根据实际输出来修正控制作用,实现对被控 对象进行控制的任务,那么这种控制原理称为反馈控 制原理。正是由于引入了反馈信息(反馈量),使整 个控制过程成为闭合的,因此,按反馈控制原理建立 起来的控制系统,叫做闭环控制系统。在闭环控制系 统中,其控制作用的基础是被控量(输出量)与给定 值之间的偏差,这个偏差是各种实际扰动所导致的总 “后果”,它并不区分其中的个别原因。因此,这种 系统往往同时能够抵制多种扰动,而且对系统自身元 部件参数的波动也不甚敏感。
2019/12/5
6
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系统中的控制器为了 产生控制作用而必须接收的信息,这个信息有两个可能的来源: 1)来自系统外部,即由系统输入端输入的参考输入信号。 2)来自被控对象的输出端,即反映被控对象的行为或状态的信 息。 把从被控对象输出端获得的信息通过中间环节(称为反馈环节) 再送回控制器的输入端的过程,称为反馈。传送反馈信息的载体, 称为反馈信号。是否采用反馈,对控制系统的各个指标(即稳定 性、快速性、准确性)影响很大。因此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也按 有无反馈分为三大类:开环控制、闭环控制、复合控制。
2019/12/5
7
1.2.1 开环控制
开环控制是一种最简单的控制方式,其 特点是在控制器与被控对象之间只有正 向控制作用而没有反馈控制作用,即系 统的输出量对控制量没有影响。开环控 制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
[关于,自动控制,原理,其他论文文档]关于“自动控制原理”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关于“自动控制原理”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论文摘要:文章分析了自动控制原理的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把握知识线索、培养创新思维、丰富教学手段以及改进实验教学等一系列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通过教学实践表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论文关键词:自动控制原理;教学改革;知识线索;创新“自动控制原理”是高校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电气信息类、机械类、环境工程类等专业的学科基础课。
在整个专业知识体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对控制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分析、测试和设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对控制系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后续如“计算机控制技术”、“过程控制系统”、“电气控制”、“先进控制系统”等专业课程提供理论基础和分析设计方法。
该课程内容涉及数学、物理、电子、电机、机械等多学科领域,还与实际工程系统的控制密切相关,具有内容丰富、理论性强、涉及知识面广、更新发展快等特点,有一定的深度和学习难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感到枯燥乏味,产生厌学情绪。
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也容易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数学推导,忽视工程应用。
为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一、优化课程内容,把握知识线索1.重点突出随着专业口径的不断扩宽,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也不断膨胀和加深,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也面临着内容多和课时少的矛盾,所以要精选课程内容,突出重点。
下面将每章中的一些重点分别加以阐述:“控制系统基本概念”重点是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及特点、组成和基本环节,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自动控制系统的类型。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重点是动态微分方程的建立,传递函数求解,系统动态结构图变换。
“线性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重点是自动控制系统的暂态过程分析,代数稳定判据,稳态误差求解,根轨迹的绘制,用根轨迹法分析系统的性能。
“线性连续系统的频域分析”重点是频率特性的绘制,频率特性与系统时域指标之间的关系,频域指标,Nyquist判据。
自动控制原理毕业设计
自动控制原理毕业设计篇一: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报告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专业:设计题目:控制系统的综合设计班级:自动化0943学生姓名:XXX学号:指导教师:分院院长: XXX教研室主任: XX电气工程学院目录第一章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分析 ................................................ . (1)1.1设计内容................................................. ...................................................11.2 设计要求 ................................................ (1)1.3 Matlab软件 ................................................ . (2)1.3.1基本功能 ................................................ .. (2)1.3.2应用 ................................................ (3)第二章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 (4)2.1 校正装置计算方法................................................. (4)2.2 课程设计要求计算................................................. (4)第三章利用Matlab仿真软件进行辅助分析................................................. . (6)3.1校正系统的传递函数 ................................................ . (6)3.2用Matlab仿真 ................................................ . (6)3.3利用Matlab/Simulink求系统单位阶跃响应 (10)3.2.1原系统单位阶跃响应................................................. (10)3.2.2校正后系统单位阶跃响应................................................. .. (11)3.2.3校正前、后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比较 ................................................123.4硬件设计................................................. . (13)3.4.1在计算机上运行出硬件仿真波形图 ................................................14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 . (16)参考文献 ................................................ ................................................... (18)第一章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分析1.1设计内容针对二阶系统W(s)?Ks(s?1),利用有源串联超前校正网络(如图所示)进行系统校正。
自动控制原理论文六篇
自动控制原理论文六篇自动掌握原理论文范文11.1授课理论性较强授课理论性强不利于培育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观点,不利于提升同学对专业的学习爱好。
为保证掌握理论的完整性和透彻性,若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把过多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原理讲解和公式推导上,就很难有充分的时间将理论学问与系统应用实例相结合,造成许多同学误认为该课程是一门应用数学课程,简单产生畏难心理。
另外,定单班的同学面临毕业即就业,没有升学再深造的压力,他们所关怀的是所学学问是否会用到将来的工作岗位中。
因此,课堂上讲授过多或过深的理论学问不利于提升同学对专业的学习爱好。
1.2缺少煤矿电气背景的相关实例通过与工作后的毕业生沟通,发觉有一条信息特别突出:大部分毕业生很难将自动掌握原理中所学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应用到工程实践中。
这主要是由于所学课程大部分实例与同学所学专业相关性不强,多数同学对案例中涉及的专业背景不熟识,导致同学对学习课程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有用性熟悉模糊,学习爱好不高,学习“自动掌握原理”死搬硬套,应付考试的现象严峻,缺少敏捷运用和开拓创新的思路。
上述这些问题直接弱化了“自动掌握原理”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作用。
2“自动掌握原理”授课内容调整为顺应煤炭电气化进展需求和人才培育定位,突出煤矿电气特色教学目标,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实例等方面进行讨论和探究,对课程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教学进行优化。
2.1优化授课的内容体系、深度和广度讨论各章节基本内容的联系,调整课程授课体系,以系统建模、分析和综合设计为主,突出煤炭行业背景,注意基础学问的敏捷运用。
“自动掌握原理”在传统教学上始终沿用自动化专业的授课体系,造成“自动化类”和“非自动化类”的界限模糊。
对于定单班该课程学时数少的状况,若按“自动化类”体系授课,只能加大课时信息量,造成同学对教学内容难以准时有效消化,影响教学效果。
讨论如何在有限学时内让同学娴熟把握掌握原理的基本理论,并突出煤炭电气工程实践力量培育,成为构建定单班授课体系的关键。
自动控制的发展过程
xxxx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论文《自动控制的发展过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班级09电子姓名XX学号20090702000X指导教师XXX论文名称《自动控制的发展过程》作者 XXX摘要:自动控制是指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自动进行操作,它是围绕着工业生产的需要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已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1]它历经前期控制、经典控制前期、经典控制、现代控制、大系统理论阶段与智能控制理论阶段四个发展时期。
本文主要回顾了“自动控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理论研究成果的简要介绍,掌握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大系统理论和智能控制系统理论知识理论框架,进而加深对“自动化控制理论”认知。
关键词:自动控制理论、产生与发展过程、理论框架结构控制论一词Cybernetics,来自希腊语,原意为掌舵术,包含了调节、操纵、管理、指挥、监督等多方面的涵义。
[3]因此”控制”这一概念本身即反映了人们对征服自然与外在的渴望,控制理论与技术也自然而然地在人们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历史中发展起来。
从远古的漏壶和计时容器到公元前的水利枢纽工程;从中世纪的钟摆、天文望远镜到工业革命的蒸气机、蒸汽机车和蒸汽轮船;从百年前的飞机、汽车和电话通讯到半个世纪前的电子放大器和模拟计算机;从二战期间的雷达和火炮防空网到冷战时代的卫星、导弹和数字计算机;从六十年代的等月飞船到现代的航天飞机、宇宙和星球探测器,这些著名的人类科技发明直接催生和发展了自动控制技术。
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在实践中升华。
经过千百年的提炼,尤其是近半个世纪工业实践的普遍应用,自动控制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科技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
随着新型制造业的兴起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一、前期控制(Early Control)(1400B.C.-1900)1.发展事件回顾(1)中国、埃及巴比伦出现自动计时漏壶(1400B.C.-1100B.C.)孙武著《孙子兵法》(600B.C.)在古代具有反馈控制原理的控制装置就有了。
自动控制原理论文
自动控制原理论文研究背景和目的自动控制原理是一种重要的控制理论和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机械设备、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论文旨在深入研究自动控制原理,总结其基本原理和应用,探讨其在实际工程中的作用和优势。
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原理自动控制原理基于系统控制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系统的建模和分析,以实现对系统状态的精确控制和调节。
其中,控制器、传感器和执行器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控制器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系统状态反馈信息,通过计算和比较,生成合适的控制信号,然后通过执行器对系统进行控制。
自动控制原理的应用自动控制原理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自动控制原理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交通运输领域,自动控制原理可以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智能交通系统等,提高交通流量和交通效率。
在机械设备领域,自动控制原理可以实现对机器人的自主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精度。
在航空航天领域,自动控制原理可以应用于飞行控制系统,提高飞行安全和飞行效率。
自动控制原理的优势和挑战自动控制原理具有以下优势:准确性高、响应速度快、适应性强、稳定性好等。
然而,自动控制原理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系统建模的精确性、参数调节的复杂性、控制器设计的难度等。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的理论和方法,并结合实际工程应用进行优化和改进。
结论自动控制原理是一种重要的控制理论和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深入研究和总结,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并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指导和支持。
未来,研究人员可以进一步优化和改进自动控制原理,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工程需求。
飞行管理论文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论文.doc
飞行管理论文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论文摘要:“飞行管理与自动飞行控制系统”是一门极具行业特色的电子信息工程类课程,CDIO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系统掌控能力。
文章针对飞管飞控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CDIO理念,探讨了基于CD的理论教学改革和基于IO的仿真教学改革方式,最终通过仿真实验项目的形式将理论教学和仿真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工程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引言“飞行管理与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属于我校电子信息工程类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课程将偏重控制类的飞行控制系统和偏重电子信息类的飞行管理系统结合起来讲授,并以典型民用飞机为例分析飞行管理与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力求使学生获得从事机务活动所需的相关专业知识。
由于知识点与几乎所有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干课程相关,所以对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都有很高要求,同时对教师的授课也提出了高标准。
和国内外其他高校相比,我校的飞行管理与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课程有着明显的机务特色。
国内有名的航空航天类院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均开设了与飞行控制系统相关的课程[1]。
然而,这些学校的飞控系统教学主要和军机飞控系统设计相关,在民用飞机飞控系统的分析方面内容较少,同时在飞管系统的介绍方面偏弱。
欧美民航能力强的国家,《飞行控制系统》是一门航空航天及其相关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2],在教学内容也都偏重飞控系统的设计和理论分析,而在飞行管理系统介绍较少,机务内容较少。
中国民航大学在飞管飞控维护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与资源,如航空自动化学院开发的机务维护模拟机,工程技术培训中心的飞控飞管模拟系统,然而这些资源过度依赖专用设备,在飞行管理与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课程的理论教学当中难以起到应有作用。
本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形成一种简单而又实用、有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基于CDIO的教学改革总体规划(一)CDIO简介CDIO工程教育模式由麻省理工学院等国际知名大学提出,是近年来在全球工程教育领域非常流行的模式。
张爱民《自动控制原理》
张爱民《自动控制原理》1. 引言《自动控制原理》是由张爱民教授编写的一本介绍自动控制理论和方法的教材。
自动控制是现代工程和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学科,涉及到各个领域的控制问题,包括机械、电气、电子、通信等。
2. 作者简介张爱民,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是自动控制领域的知名专家。
他在自动控制理论和应用方面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
他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在自动控制领域发表了大量论文。
张爱民教授的《自动控制原理》以其深入浅出的讲解风格和丰富的实例深受学生和教师的喜爱。
3. 内容概述《自动控制原理》一书共分为八章,内容涵盖了自动控制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方法。
下面对每一章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3.1 第一章:自动控制概述这一章介绍了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发展历程。
通过一些实例,帮助读者理解自动控制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3.2 第二章:数学基础在自动控制领域,数学是基础。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自动控制所涉及到的数学基础,包括线性代数、微积分和概率论等。
读者可以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为后续章节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3.3 第三章:系统建模系统建模是自动控制的第一步。
这一章介绍了系统建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系统的描述、状态空间分析和传递函数表示等。
通过实例,读者可以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3.4 第四章:传递函数的表示与分析传递函数是自动控制中常用的数学工具。
这一章详细介绍了传递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常见的运算规则。
同时,还介绍了用传递函数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的方法。
3.5 第五章:控制器的设计控制器是自动控制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包括比例控制器、积分控制器和PID控制器等。
通过实例,读者可以学会如何选择和设计合适的控制器。
3.6 第六章:闭环控制系统分析闭环控制系统是自动控制中常用的控制方式。
这一章详细介绍了闭环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包括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和性能指标的评价等。
读者可以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了解闭环控制系统的优势和局限性。
自控论文(负载效应)
负载效应及负载效应对系统的影响摘要理论分析时,我们常常忽略系统输出)(t x c 后接的负载对输出的影响,把系统看成线性系统,则求输出时认为是输入函数与各个环节的传递函数的叠加或者相乘所得。
然而在实际工作系统中,没有空载系统,当某一系统(环节)后接另一环节时,由于其相互作用和影响会产生种种现象或在电路系统中后级与前级相连时由于后级阻抗的影响造成系统阻抗发生变化形成负载效应。
所以研究负载对带有反馈的系统的传递函数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通过对一阶测试系统和二阶测试系统负载效应的分析,提出了测试系统负载效应的改善措施从而给测试系统选择提供依据关键字:负载效应 测试系统 时间常数 传递函数0.引言在测试过程中,为了完成测试任务,测试系统往往由若干个环节通过串联或者并联所组成。
在现在众多文献中,系统的传递函数是各组成环节传递函数的叠加或连乘来计算的。
这些结论都基于忽略实际测量工作中,测量系统和被测对象会产生的相互作用和彼此间存在能量交换和相互影响,所以这种传递是理想状态下得到的。
事实上当某一系统(环节)后接另一环节时,由于其相互作用和影响会产生种种现象或在电路系统中后级与前级相连时由于后级阻抗的影响造成系统阻抗发生变化而形成负载效应。
负载效应必然会使测量发生偏移产生误差,而且系统的传递函数也会有所变化,因此在测试系统时必须考虑系统接入负载后对研究对象的变化。
1.具有负载效应的系统1.1典型一阶线性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当理论分析时忽略后级所接负载对系统的影响,输入与输出 的关系如图1.1所示的典型的一阶理想电路,关系为)()1()(s U Ts s U dtduC R U O I o i +==拉氏变换得 (1-1) 图1.1的传递函数分别为11)(11+=s T s w (1-2)图1.3等效结构图图1.2 一阶模拟系统的电路图 22c c c d u du LC RC u udt dt++=理想状态下,当两个相同电路连接在一起且没有隔离时,如图1.2模拟的测试系统所示,系统总的的传递函数理论上应为:)1)(1(1)()()(2121++==s T s T s w s w s w (1-3)则总的传递函数可以等效为图1.3所示。
自动控制原理论文
中南民族大学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论文题目自动控制原理的发展概况及原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电气自动化班级 3班姓名王鹏龙学号 *********任课教师张琦2012 年 5 月焦作大学 2010 — 2011 学年第 1 学期课程作业题课程名称:自动化(专业)概论作业类型:科技论文考查形式:开卷笔试适用范围:计算机科学学院 2010年级自动化专业本科姓名王鹏龙学号100101314 总分评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结合《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09版)》,写一篇关于自动化专业某一课程的文章,要求:1.从《培养方案》的“学科基础课程”或“专业课程”中选择一门课程;2.你认为该课程最符合自己将来的研究或工作方向;3.总结该课程内容的历史渊源及未来发展趋势;4.归纳该课程所讲述的内容,总结最主要的思想;5.尝试分析该课程内容的基础和实质;6.尝试分析该课程的应用及其应用领域。
说明:(1)此为本课程考查的课后作业,占总成绩70%;(2)自拟文章标题;内容原创、真实;需要广泛收集并阅读材料;(3)科技论文形式;不少于5000字;格式参见“论文格式及写作指南”;(4)装订成册,并将本页装订在论文首页;(5)第16周周五17:00前,各小班收齐后统一交到9404。
评语:自动控制原理的发展概况及前景姓名:王鹏龙班级:电气3班摘要:论述了自动控制原理从无到有、各个发展时期的特点;指出了自动控制原理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自动控制原理、自动化、负反馈调节系统引言: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众多领域中,自动控制技术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称控制装置或控制器),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统称被控对象)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即被控制量)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1.自动控制简史(History of Automatic Control)⑴:公元前300年左右,李冰设计和建造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运用了反馈原理⑵:公元前300年至公元前1年,古希腊出现的浮球调节装置。
《自动控制原理》CAI课件设计制作论文
《自动控制原理》CAI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摘要】应用多媒体技术对《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进行设计,实现表现形式上集解说、音乐、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功能于一身,界面生动友好、操作简便,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关键词】《自动控制原理》;多媒体技术件;教学效果本课件应实现如下两个目标:一是课件应具备多媒体特征,集声音、文字、图像、动画于一体,使课件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
二是课件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此以“习题”为例的课件设计的方法。
一、“习题”部分设计思路“习题”部分的设计是本课件的一大特点,它充分发挥了authorware的优点,实现了课件的强大的交互功能,从而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
这正是选择authorware设计课件的重要原因之一。
各章的习题较全面地反映了“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重点内容,同时界面友好,作题过程中穿插各种卡通人物对同学们的作题情况进行批评和鼓励,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习题部分包括四种题型:判断题、选择题、匹配题、填空题(或计算题)。
这四种题型都使用authorware的交互图标来实现。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交互图标。
人们一般将多媒体理解为图片、文本、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的综合表现,但却忽视了贯穿多媒体始终、最具活力的因素:交互性。
交互的传统定义是相互作用。
authorware中所说的交互可以解释为:用户通过各种接口机制控制多媒体作品中对象播放的速度、顺序,即实现计算机与用户的对话,其中一方对另一方作出的响应给以反应,直到双方完全理解和沟通为止。
实现交互的机制很多,如按下按钮、单击区域、输入文本、选择下拉菜单中的选项等等。
authorware是交互功能最强大的多媒体开发工具,它提供的11种交互类型几乎可以跟踪用户可能的所有操作。
这11种交互类型包括:文本输入响应、热区响应、热对象响应、目标区响应、按钮响应、下拉式菜单响应、条件响应、按键响应、重试限制响应、时间限制响应和事件响应。
自动控制原理论文(DOC)
自动控制原理结课论文论文题目:时域分析的Matlab实现时域分析的Matlab实现摘要分析和设计系统的首要工作是确定系统的数学模型。
一旦建立了合理的、便于分析的数学模型,就可以对已组成的控制系统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系统性能的改进方法。
经典控制理论中,常用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或频率分析法来分析控制系统的性能。
本文采用MA TLAB 语言编程实现了高阶系统时域分析,分析了其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并应用实例验证了其有效性。
[关键词] 时域分析高阶系统MATLAB 实现目录一、引言 (3)二、时域分析基础理论 (3)(一)典型输入信号和时域性能指标 (3)1、典型输入信号 (3)2、时域性能指标 (4)(二)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5)1、单位阶跃响应 (5)2、单位斜坡响应 (6)3、单位脉冲响应 (7)(三)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7)三、基于MATLAB实现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8)四、高阶系统时域分析的MATLAB 实现 (9)(一)应用经典法求解 (10)(二)MATLAB实现 (10)1、系统稳定性分析 (10)2、系统的快速性分析 (12)3、系统的准确性分析 (13)(三)应用MATLAB分析系统的动态特性 (13)五、结论 (14)参考文献 (15)时域分析的Matlab 实现一、引言信号与系统的分析在自动控制领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进行分析时,一般先抽象为数学模型,然后讨论系统本身的初始状态以及不同激励时的响应。
对于高阶的微分方程,由于计算量庞大,人工计算难于实现。
经典控制理论对高阶系统进行时域分析通常采用拉氏反变换的方法求系统响应,系统阶次越高,进行拉氏反变换的困难就越大,因此,用经典法对高阶系统进行时域分析是一件较困难的事。
本文采用MA TLAB 语言编程,设计了对高阶系统进行时域性能辅助分析程序,充分发挥了MATLAB 人机交互性好、函数调用方便、数学运算与绘图功能强大的优势,使分析效率和准确性大为提高。
以“自动控制原理”考试改革促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论文
以“自动控制原理”考试改革促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摘要:本文从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具有的理论性、工程实践性和方法论的特点出发,分析了课程现有的考试方式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由学习态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三项指标组成的考试模式。
从考试命题原则、内容、方式、评分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改革后的考试模式。
新的考试方法能刺激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自动控制原理考试综合能力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3(b)-0054-011 课程考试改革之必要性课程考核是学校重要的教学活动之一。
就教师和学生而言,课程考核都是对其劳动成果的检验、反馈和评价,蕴含了一种积极的教育激励机制和调控督导功能。
考核方式一直是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指挥棒,科学地运用课程考试这一手段,对构建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传统的自动控制原理考核方法凭借期末考试一张试卷(并且大多都是采用闭卷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平时的学习情况和实验能力仅供参考或在最终总成绩中占很小的比例。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单一闭卷考试的不科学性。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涉及的数学基础知识面广,包含的公式和图形多、推导计算复杂。
因而导致自动控制原理学科的题目大部分计算量较大,作图过程繁琐,所以用一张试卷在两个小时来确定一个学生的成绩不是很合理。
针对教学内容,完全采用这种闭卷考试的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好像在学习数学知识,这门课主要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错误认识。
其实,自动控制原理又是一门方法论的科学,经典控制理论中以负反馈为主要内容,利用误差消除误差的核心思想,对定性的物理系统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而转化为定量的数学分析的方法,体现了信息流通、系统论、控制思想的一套方法论。
自动控制原理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虽然是工程控制论中的主要内容,在航天、交通、电气、机械制造等工程领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但同时也在生物医学、企业管理、经济分析、社会科学等非工程领域都起到重要作用并显示出巨大的魅力。
电阻炉温自动控制原理与特性[优秀范文五篇]
电阻炉温自动控制原理与特性[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电阻炉温自动控制原理与特性1楼电炉炉温自动控制原理与特性根据炉温对给定温度的偏差,自动接通或断开供给炉子的热源能量,或连续改变热源能量的大小,使炉温稳定有给定温度范围,以满足热处理工艺的需要。
温度自动控制常用调节规律有二位式、三位式、比例、比例积分和比例积分微分等几种。
电阻炉炉温控制是这样一个反馈调节过程,比较实际炉温和需要炉温得到偏差,通过对偏差的处理获得控制信号,去调节电阻炉的热功率,从而实现对炉温的控制。
按照偏差的比例、积分和微分产生控制作用(PID控制),是过程控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控制形式。
系统控制程序采用两重中断嵌套方式设计。
首先使T0计数器产生定时中断,作为本系统的采样周期。
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启动A/D,读入采样数据,进行数字滤波、上下限报警处理,PID计算,然后输出控制脉冲信号。
脉冲宽度由T1计数器溢出中断决定。
在等待T1中断时,将本次采样值转换成对应的温度值放入显示缓冲区,然后调用显示子程序。
从T1中断返回后,再从T0中断返回主程序并且、继续显示本次采样温度,等待下次T0中断。
1)二位式调节--它只有开、关两种状态,当炉温低于限给定值时执行器全开;当炉温高于给定值时执行器全闭。
(执行器一般选用接触器)2)三位式调节--它有上下限两个给定值,当炉温低于下限给定值时招待器全开;当炉温在上、下限给定值之间时执行器部分开启;当炉温超过上限给定值时执行器全闭。
(如管状加热器为加热元件时,可采用三位式调节实现加热与保温功率的不同)3)比例调节(P调节)--调节器的输出信号(M)和偏差输入(e)成比例。
即:M=ke式中:K-----比例系数比例调节器的输入、输出量之间任何时刻都存在--对应的比例关系,因此炉温变化经比例调节达到平衡时,炉温不能加复到给定值时的偏差--称“静差”4)比例积分(PI)调节--为了“静差”,在比例调节中添加积分(I)调节积分,调节是指调节器的输出信号与偏差存在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强,直到偏差消除才无输出信号,故能消除“静差”比例调节和积分调节的组合称为比例积分调节.5)比例积分微分(PID)调节--比例积分调节会使调节过程增长,温度的波动幅值增大,为此再引入微分(D)调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控制原理结课论文论文题目:时域分析的Matlab实现时域分析的Matlab实现摘要分析和设计系统的首要工作是确定系统的数学模型。
一旦建立了合理的、便于分析的数学模型,就可以对已组成的控制系统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系统性能的改进方法。
经典控制理论中,常用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或频率分析法来分析控制系统的性能。
本文采用MATLAB 语言编程实现了高阶系统时域分析,分析了其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并应用实例验证了其有效性。
[关键词] 时域分析高阶系统MATLAB 实现目录一、引言 (1)二、时域分析基础理论 (1)(一)典型输入信号和时域性能指标 (2)1、典型输入信号 (2)2、时域性能指标 (4)(二)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5)1、单位阶跃响应 (5)2、单位斜坡响应 (7)3、单位脉冲响应 (7)(三)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8)三、基于MATLAB实现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10)四、高阶系统时域分析的MATLAB 实现 (11)(一)应用经典法求解 (12)(二)MATLAB实现 (12)1、系统稳定性分析 (13)2、系统的快速性分析 (16)3、系统的准确性分析 (16)(三)应用MATLAB分析系统的动态特性 (17)五、结论 (19)参考文献 (20)时域分析的Matlab实现一、引言信号与系统的分析在自动控制领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进行分析时,一般先抽象为数学模型,然后讨论系统本身的初始状态以及不同激励时的响应。
对于高阶的微分方程,由于计算量庞大,人工计算难于实现。
经典控制理论对高阶系统进行时域分析通常采用拉氏反变换的方法求系统响应,系统阶次越高,进行拉氏反变换的困难就越大,因此,用经典法对高阶系统进行时域分析是一件较困难的事。
本文采用MATLAB 语言编程,设计了对高阶系统进行时域性能辅助分析程序,充分发挥了MATLAB 人机交互性好、函数调用方便、数学运算与绘图功能强大的优势,使分析效率和准确性大为提高。
二、时域分析基础理论那什么是时域分析呢?时域分析是指控制系统在一定的输入下,根据输出量的时域表达式,分析系统的稳定性、瞬态和稳态性能。
由于时域分析是直接在时间域中对系统进行分析的方法,所以时域分析具有直观和准确的优点。
系统输出量的时域表示可由微分方程得到,也可由传递函数得到。
在初值为零时,一般都利用传递函数进行研究,用传递函数间接的评价系统的性能指标。
具体是根据闭环系统传递函数的极点和零点来分析系统的性能。
此时也称为复频域分析。
(一)典型输入信号和时域性能指标1、典型输入信号控制系统的输出响应是系统数学模型的解。
系统的输出响应不仅取决于系统本身的结构参数、初始状态,而且和输入信号的形式有关。
初始状态可以作统一规定,如规定为零初始状态。
如再将输入信号规定为统一的形式,则系统响应由系统本身的结构、参数来确定,因而更便于对各种系统进行比较和研究。
自动控制系统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有下面几种形式:1.阶跃函数 定义为⎩⎨⎧<≥=000u(t) t t U式中U 是常数,称为阶跃函数的阶跃值。
U=1的阶跃函数称为单位阶跃函数,记为1(t)。
如图2-1所示。
单位阶跃函数的拉氏变换为1/s 。
在t=0处的阶跃信号,相当于一个不变的信号突然加到系统上,如指令的突然转换、电源的突然接通、负荷的突变等,都可视为阶跃作用。
2.斜坡函数 定义为⎩⎨⎧<≥=000u(t)t t Ut这种函数相当于随动系统中加入一个按恒速变化的位置信号,恒速度为U 。
当U=1时,称为单位斜坡函数,如图2-2所示。
单位斜坡函数的拉氏变换为 1/s 2。
3.抛物线函数 定义为⎪⎩⎪⎨⎧<≥=00021u(t)2t t Ut这种函数相当于系统中加入一个按加速度变化的位置信号,加速度为U 。
当U=1时,称为单位抛物线函数,如图2-3所示。
单位抛物线函数的拉氏变换为1/s 3。
4.单位脉冲函数δ(t) 定义为⎪⎩⎪⎨⎧=⎩⎨⎧≠=∞==⎰∞∞-0)(000)(u(t)dt t t t t δδ图2-1 单位阶跃函数 图2-2 斜坡函数图2-3 抛物线函数 图2-4 单位脉冲函数 单位脉冲函数的积分面积是1。
单位脉冲函数如图2-4所示。
其拉氏变换为1。
单位脉冲函数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它只有数学上的意义。
在系统分析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数学工具。
此外,在实际中有很多信号与脉冲信号相似,如脉冲电压信号、冲击力、阵风等。
5.正弦函数 定义为t A t u ωsin )(=其中A 为振幅,ω为角频率。
其拉氏变换为22ωω+s A 。
ttt t用正弦函数作输入信号,可以求得系统对不同频率的正弦输入函数的稳态响应,由此可以间接判断系统的性能。
2、时域性能指标时域中评价系统的暂态性能,通常以系统对单位阶跃输入信号的暂态响应为依据。
这时系统的暂态响应曲线称为单位阶跃响应或单位过渡特性,典型的响应曲线如图2-5所示。
为了评价系统的暂态性能,规定如下指标:图2-5 单位阶跃输入信号下的暂态响应1.延迟时间t d指输出响应第一次达到稳态值50%所需的时间。
2.上升时间t r指输出响应从稳态值的10%上升到90%所需的时间。
对有振荡的系统,则取响应从零到第一次达到稳态值所需的时间。
3.峰值时间t p指输出响应超过稳态值而达到第一个峰值(即y(t p))所需的时间。
4.调节时间t s指当输出量y(t)和稳态值y(∞)之间的偏差达到允许范围(一般取2%或5%)以后不再超过此值所需的最短时间。
5.最大超调量(或称超调量)σp% 指暂态过程中输出响应的最大值超过稳态值的百分数。
即%100)()]y(-)[y(t %p p ⨯∞∞=y σ6.稳态误差e ss 指系统输出实际值与希望值之差。
在上述几项指标中,峰值时间t p 、、上升时间t r 和延迟时间t d 均表征系统响应初始阶段的快慢;调节时间t s 表征系统过渡过程(暂态过程)的持续时间,从总体上反映了系统的快速性;而超调量σp %标志暂态过程的稳定性;稳态误差反映系统复现输入信号的最终精度。
(二)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凡是可用一阶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称一阶系统。
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1Ts 1G(s)+=式中T 称为时间常数,它是表征系统惯性的一个重要参数。
所以一阶系统是一个非周R(s)期的惯性环节。
图2- 6为一阶系统的结构图。
图2-6 一阶系统的结构图下面分析在三种不同的典型输入信号作用下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1、单位阶跃响应当输入信号u(t)=1(t)时,U(s)=1/s ,系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为11)1s(Ts 1Y (s) +-=+=TS T s对上式取拉氏反变换,得单位阶跃响应为)0(1Y (t)≥-=-t e T t由此可见,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是一条初始值为0,按指数规律上升到稳态值1的曲线,见图2-7。
由系统的输出响应可得到如下的性能。
图2-7 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1.由于Y(t)的终值为1,因此系统稳态误差为0。
2.当t=T 时,Y(T)=0.632。
这表明当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达到稳态值的63.2%时的时间,就是该系统的时间常数T 。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的初始斜率为T e T t Tt t 11dt dy(t)00===-=这表明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如果以初始速度上升到稳态值1,所需的时间恰好等于T 。
3.根据暂态性能指标的定义可以求得调节时间为 t s =3T(s) (±5%的误差带)t s =4T(s) (±2%的误差带)延迟时间为 t d =0.69T(s)上升时间为 t r =2.20T(s)峰值时间和超调量都为0。
2、单位斜坡响应当输入信号u(t)=t 时,U(s)=1/s 2,系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为)0(11)1(Ts s 1Y(s)222≥++-=+=t TS T s T s对上式取拉氏反变换,得单位斜坡响应为0)(Y (t)≥+-=-t Te T t T t其中(t-T )为稳态分量,Te -t/T 为暂态分量。
单位斜坡响应曲线如2-8。
图2-8 单位斜坡响应曲线由一阶系统单位斜坡响应可分析出,系统存在稳态误差。
因为u(t)=t ,输出稳态为t –T,所以稳态误差为e ss =t – (t – T)=T 。
从提高斜坡响应的精度来看,要求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T 要小。
3、单位脉冲响应当u(t)=δ(t)时,系统的输出响应为该系统的脉冲响应。
因为L[δ(t)]=1,一阶系统的脉冲响应的拉氏变换为T s T s G /1/1)(Y(s) +== 对应单位脉冲响应为)0(1Y (t) ≥=-t e T Tt单位脉冲响应曲线如图2-9。
时间常数T 越小,系统响应速度越快。
图2-9 脉冲响应曲线 (三)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设高阶系统的传递函数可表示为:)(...... )(11101110m n a s a s a s a b s b s b s b s n n n n m m m m ≥++++++=----φ设闭环传递函数的零点为-z 1,-z 2,…,-z m ,极点为-p 1,-p 2,…, -p n ,则闭环传递函数可表示为:)())...()(())...()(( )(2121m n p s p s p s z s z s z s K s Y n m ≥++++++=当输入信号为单位阶跃信号时,输出信号为:∏∏∏===++++=r k nk nk k q j j m i i s s p s s z s K s Y 12211)2()()()(ωωζ式中n =q +2r ,而q 为闭环实极点的个数,r 为闭环共轭复数极点的对数。
用部分分式展开得∑∑==++-+++++=r 1k 222q 1j j 021)(p s s Y (s)nk nk k k nk k nk k K j s s C s B A A ωωζζωωζ对上式取反拉氏变换得:)0(1sin 1cos A y(t)12r 1k 2q 1j 0≥-+-++=∑∑∑=-=-=-t te C t e B eA r k k nk t K k nk t K t p j nk k nk k j ζωζωωζωζ由上式分析可知,高阶系统的暂态响应是一阶惯性环节和二阶振荡响应分量的合成。
系统的响应不仅和k ζ、ωnk 有关,还和闭环零点及系数Aj 、B k 、C k 的大小有关。
这些系数的大小和闭环系统的所有的极点和零点有关,所以单位阶跃响应取决于高阶系统闭环零极点的分布情况。
从分析高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表达式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 高阶系统暂态响应各分量衰减的快慢由j p -和k ζ、ωnk 决定,即由闭环极点在s 平面左半边离虚轴的距离决定。
闭环极点离虚轴越远,相应的指数分量衰减的越快,对系统暂态分量的影响越小;反之,闭环极点离虚轴越近,相应的指数分量衰减的越慢,系统暂态分量的影响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