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数指数幂教案 (1)
第四章 实数指数幂(1)精品教案

1.将下列各根式写成分数指数幂的形式:
(1) ;(2) ;(3) ;(4) .
2.将下列各分数指数幂写成根式的形式:
(1) ;(2) ;(3) ;(4) .
板书设计
第四章实数指数幂
概念:
一般地,如果 > ,那么 叫做 的 次方根.
说明:
(1)当n为偶数时,正数 的n次方根有两个,分别表示为 和 ,其中 叫做 的 次算数根;零的n次方根是零;负数的n次方根没有意义.
《数学》课程教案
课题
第四章
实数指数幂(1)
教学目标
(1)复习整数指数幂的知识;
(2)了解n次根式的概念;
(3)理解分数指数幂的定义。
课型
理论课
课时
2
教学重点
分数指数幂的定义;
教学难点
根式和分数指数幂的互化;
教学方法
传统式
教学过程
备注
第一课时
第四章实数指数幂
引入新授:
问题:
如果 ,则x=;x叫做9的;
解(1) , ,故 ;
(2) , ,故 ;
(3) , ,故 .
例2将下列各根式写成分数指数幂的形式:
(1) ;(2) ;(3) .
分析要把握好形式互化过程中字母位置的对应关系,按照规定逆向进行形式的转化.
解(1) , ,故 ;
(2) , ,故 ;
(3) , ,故 .
说明:将根式写成分数指数幂的形式或将分数指数幂写成根式的形式时,要注意规定中的m、n的对应位置关系,分数指数的分母为根式的根指数,分子为根式中被开方数的指数.
并且规定当 时, =; =.
将整数指数幂的概念进行推广: =.
概念:
规定: ,其中 >1.当 为奇数时, ;当 为幂推广到有理数指数幂.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实数指数幂》教案 (一)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实数指数幂》教案 (一)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实数指数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实数、指数和幂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
2. 掌握实数的运算法则。
3. 熟练掌握指数和幂的运算法则。
4. 初步掌握实际问题中应用指数和幂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 指数与幂的定义和性质。
2. 指数与幂的运算法则。
3. 实际问题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A. 呈现1. 引出实数的概念及表示法。
2. 引出指数与幂的概念及表示法。
B. 模拟与探究1. 通过教师提问和学生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指数和幂的定义和性质,并进行探究。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数的基本运算。
3. 教师组织学生练习指数和幂的运算法则。
C. 引申与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得出指数和幂的应用方法。
2. 教师提供案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四、教学方法1. 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2. 教师演示指数和幂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模仿操作。
3. 多媒体课件展示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4. 学生个人或小组探究问题,教师辅导和引导。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引入部分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和资料,思考和分享实数、指数和幂的概念,并探究实数的运算规律。
2. 模拟与探究部分2.1 指数和幂的定义和性质:问题:什么是指数?什么是幂?它们有什么性质?探究:学生分组自主探究指数和幂的定义和性质,并通过PPT展示学习成果。
2.2 实数的基本运算:问题:实数的四则运算规则是什么?探究:教师演示实数的基本运算,然后引导学生独立解决一道题。
2.3 指数和幂的运算法则:问题:如何计算指数和幂的运算?探究:教师演示指数和幂的运算法则,让学生跟随操作并练习。
3. 引申与拓展部分3.1 指数和幂的应用:问题:指数和幂在实际问题中有哪些应用?引申: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3.2 学生自主解决问题:问题:使用指数和幂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实数指数幂教案

实数指数幂教案实数指数幂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实数的定义和性质;2.学习实数指数幂的概念和运算法则;3.掌握实数指数幂的计算方法;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1.实数的定义和性质;2.实数指数幂的概念和运算法则;3.实数指数幂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1.实数指数幂的概念和运算法则;2.实数指数幂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并总结实数的定义和性质。
2.概念讲解:教师以一些经典题目为例,引导学生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3.运算练习: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计算实数指数幂来解决问题。
4.归纳总结:学生通过练习,归纳总结实数指数幂的计算方法和规律。
5.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要求学生进行实数指数幂的计算。
6.拓展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实数指数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设计相应的问题进行讨论。
7.总结归纳: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实数指数幂的概念、运算法则、计算方法和应用。
五、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和总结实数的定义和性质,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2.归纳演绎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实数指数幂的计算方法和规律。
3.讨论交流法:通过讨论实数指数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工具:黑板、白板、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回答问题和讨论来评价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学习成效;2.通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来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八、教学反思:实数指数幂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点难点,学生需要理解实数的定义、性质和指数幂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还需要掌握实数指数幂的计算方法。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实数指数幂教案1

【课题】4.1实数指数幂(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⑴复习整数指数幂的知识;
⑵了解n次根式的概念;
⑶理解分数指数幂的定义.
能力目标:
⑴掌握根式与分数指数幂之间的转化;
⑵会利用计算器求根式和分数指数幂的值;
⑶培养计算工具使用技能.
【教学重点】
分数指数幂的定义.
【教学难点】
根式和分数指数幂的互化.
【教学设计】
⑴通过复习二次根式而拓展到n次根式,为分数指数幂的介绍做好知识铺垫;
⑵复习整数指数幂知识以做好衔接;
⑶利用课件介绍分数指数幂的概念,字母动感闪耀强化位置关系;
⑷加大学生动手计算的练习,巩固知识;
⑸小组讨论、学习计算器的使用,培养计算工具使用技能.
【教学备品】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0.
、且
∈N
n+
这样就将整数指数幂推广到有理数指数幂.。
实数指数幂及运算法则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实数指数幂的概念;(2)掌握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3)能够运用实数指数幂及运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实数指数幂的概念;(2)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3)运用实数指数幂及运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的推导和理解;(2)运用实数指数幂及运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实数指数幂的相关知识;(2)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的例题和练习题;(3)实数指数幂的实际问题。
2. 学生准备:(1)掌握实数的基本概念;(2)具备一定的数学运算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复习实数的基本概念;(2)引导学生思考实数指数幂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讲解实数指数幂的概念;(2)推导和讲解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3)运用实际例子解释实数指数幂及运算法则的应用。
3. 课堂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2)讲解练习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4.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强调实数指数幂及运算法则的重要性和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2. 完成课后练习题;3. 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讲解评估:(1)观察学生对实数指数幂概念的理解程度;(2)评估学生对实数指数幂运算法则的掌握情况;(3)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提问回答情况。
2. 课堂练习评估:(1)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2)分析学生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正确性;(3)针对学生易错点进行讲解和辅导。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1)是否全面讲解了实数指数幂的概念和运算法则;(2)是否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数指数幂的应用;(3)是否注重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实数指数幂及运算法则教案

实数指数幂及运算法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实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数指数幂的性质。
2. 掌握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能够熟练进行相关计算。
3. 能够运用实数指数幂及运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实数指数幂的概念,有理数指数幂的性质,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2. 教学难点: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实数指数幂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
2. 利用例题解析,让学生掌握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方法。
3. 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索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的应用。
四、教学内容1. 实数指数幂的概念2. 有理数指数幂的性质3. 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4. 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实数指数幂的概念、有理数指数幂的性质2. 第二课时: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例题解析3. 第三课时: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的应用、小组讨论4. 第四课时:课堂小结、作业布置5. 第五课时:作业批改与讲解、课后辅导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2. 讲解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3. 例题解析: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方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的应用,分享解题心得。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的重要性。
七、课后作业1. 复习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思考实际问题,运用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解决问题。
八、作业批改与讲解1. 及时批改学生作业,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2. 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辅导。
3. 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心中的疑惑。
九、课后辅导1. 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2. 组织课后讨论小组,帮助学生巩固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实数指数幂及运算法则教案

实数指数幂及运算法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实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2. 掌握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能够运用运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实数指数幂的概念,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2. 教学难点: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实数指数幂的相关知识,运算法则的案例,教学PPT等。
2. 学生准备:预习实数指数幂的相关知识,准备好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复习实数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进入实数指数幂的学习。
2. 知识讲解(1)实数指数幂的概念教师讲解实数指数幂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指数幂的意义。
(2)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教师讲解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引导学生掌握运算规律。
(3)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教师讲解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引导学生掌握运算法则。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案例,引导学生运用运算法则解决问题。
4.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课堂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讲解和辅导。
5.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实数指数幂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情况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价学生对实数指数幂及运算法则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时间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
九、教学资源1. 教学PPT2. 实数指数幂的案例分析资料3. 课堂练习题十、教学拓展引导学生学习实数指数幂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科学计算、经济学等领域。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实数的乘方概念,引导学生自然过渡到实数指数幂的学习。
实数指数幂教案

实数指数幂教案教案标题:实数指数幂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实数指数幂的概念和性质。
2. 掌握实数指数幂运算的基本规则。
3. 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实数指数幂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教案步骤:1. 引入(5分钟)- 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引起学生对实数指数幂的兴趣,如:你知道如何计算2的平方吗?如果是2的立方呢?请举例说明。
- 提问学生,他们对实数指数幂有什么了解,是否知道其他实数的指数幂是如何计算的。
2. 理解实数指数幂的概念(10分钟)- 介绍实数指数幂的概念,解释底数和指数的含义。
- 通过示例演示如何计算实数指数幂,如2的3次方等于2乘以2乘以2。
- 引导学生发现实数指数幂的规律,如正指数幂和负指数幂的区别。
3. 掌握实数指数幂运算的基本规则(15分钟)- 介绍实数指数幂运算的基本规则,如幂的乘法法则、幂的除法法则和幂的幂法则。
- 通过示例演示如何应用这些规则进行实数指数幂的运算,如2的3次方乘以2的2次方等于2的5次方。
- 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运用这些规则进行计算。
4. 应用实数指数幂解决问题(15分钟)- 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面积、体积或者利润的变化等,让他们运用实数指数幂进行计算。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实数指数幂的计算,如将边长为2的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为2的2次方。
- 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方法。
5. 总结与拓展(5分钟)- 总结实数指数幂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 引导学生思考实数指数幂在数学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科学计数法和指数函数等。
-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实数指数幂的更多应用和相关知识。
教案评估:1.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对实数指数幂的理解程度。
2. 布置一些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实数指数幂运算规则的掌握情况。
3. 给学生一个实际问题,让他们应用实数指数幂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教案扩展:1. 引导学生探索负数指数幂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引导学生学习其他类型的指数幂,如分数指数幂和零指数幂。
实数指数幂及运算法则教案

实数指数幂及运算法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实数指数幂的概念;(2)掌握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3)能够运用实数指数幂及运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引入实数指数幂的概念;(2)引导学生发现并归纳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3)运用运算法则进行变形和求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的意识;(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实数指数幂的概念:(1)引入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2)引导学生理解实数指数幂的概念,即a^n 表示n 个a 相乘。
2. 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1)同底数幂的乘法:a^m a^n = a^(m+n);(2)同底数幂的除法:a^m / a^n = a^(m-n);(3)幂的乘方:a^m^n = a^(mn);(4)积的乘方:(ab)^n = a^n b^n;(5)零指数幂:a^0 = 1(a ≠0);(6)负指数幂:a^-n = 1 / a^n(a ≠0)。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实数指数幂的概念;(2)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2. 教学难点:(1)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的应用;(2)解决实际问题中指数幂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实例引入: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实数指数幂的概念;2. 引导发现:引导学生发现并归纳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3. 练习巩固:运用运算法则进行变形和求解;4. 实际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巩固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实数指数幂的概念;2. 讲解与演示:讲解实数指数幂的概念,演示运算法则的运用;3. 练习与讨论:学生独立练习,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4. 总结与拓展:总结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拓展相关知识;5. 作业布置: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实数指数幂概念和运算法则的理解程度;2. 练习题:布置课堂练习题,检查学生掌握运算法则的情况;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4. 课后作业: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完整版)高一数学实数指数幂教案

教 案实数指数幂及运算教学目标:掌握实数指数幂的拓展过程过程中的不变性质。
掌握根式和有理数指数幂的意义注意指数幂的拓展过程中的底数的约束条件 教学重点:实数指数幂的运算和底数的限制条件教学难点: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教学过程:一、正整数指数幂(复习):1.()n a n N +∈的意义: n na a a a =⋅L 142432.()n a n N +∈的运算:(1)m n m n a a a +⋅= (2)()m n m n a a ⋅=(3)(,0)mm n n a a m n a a-=>≠ (4)()m m m a b a b ⋅=⋅ 二、负整数指数幂(拓展):规定: 01(0)a a =≠ 1(0)n n a a a-=≠ 三、分数指数:1.复习:问题: 2x a = 3x a = 则x 的取值是什么?2.拓展:如果存在实数x ,使得n x a =(,1,)a R n n N +∈>∈,则x 叫做a 的n 次方根; 求a 的n 次方根,叫做把a 开n 次方,称作开方运算, 正数a 的正n 次方根叫做a 的n 次算术根。
n 叫做根指数。
3.根式性质:(1) (1,)n a n n N +=>∈(2)a n a n ⎧=⎨-⎩,当为正奇数时,当为正偶数时 4.分数指数幂(有理指数幂):(1)正分数指数幂:10)n a a =>0,,,)m n m a a n m N n+=>∈且为既约分数 (2)负分数指数幂:1(0,,,)mn mn m a a n m N na -+=>∈且为既约分数 5、有理指数幂运算法则:0,0ab >>,,αβ是有理数(1) a a a αβαβ+⋅= (2) ()a a αβαβ⋅= (3) ()a b a b ααα⋅=⋅四、无理指数幂:1、0,0a b >>,,αβ是无理数(1) a a a αβαβ+⋅= (2) ()a a αβαβ⋅= (3) ()a b a b ααα⋅=⋅2、实数指数幂: 0,0a b >>,,αβ是实数(1) a a a αβαβ+⋅= (2) ()a a αβαβ⋅= (3) ()a b a b ααα⋅=⋅五、典型例题:例1、(整数指数幂)化简下列各式:(1)()03.14π- (2)512-⎛⎫- ⎪⎝⎭ (3)()42x - (4)))10922 (5)()32212339a b a b a b -----⋅⋅- (6)()()()()33334411a a a a a a a a ----+-++- 练习: 一组: (1)57x x (2)232(2)a b --- (3)23(2)()x x -- (4)13()()aab b- (5)2222(2)()a a a a ---+÷- (6)2222()()xy x y ---÷- 二组:(1)若,m n Z ∈,满足5m a =,15n b =,则25m n -= . (2)已知21n a =,*()n N ∈,则33n nn na a a a ---=- (3)已知11a a --=,则66a a -+的值为例2、(根式)求下列各式的值:(1(2(32(4)a b <练习:求下列各式的值(1)(2(3) 63⋅ (4)若42x a =,求x xx x a a a a--+-例3(3a =-a 的取值范围a 的取值范围例4.(有理指数幂)计算下列各式:(1)1020.5231(2)2(2)(0.01)54--+⋅- (2)20.520371037(2)0.1(2)392748π--++-+ (3)141030.753327(0.064)()[(2)]16|0.01|8-----+-+--(4)2110323(3)(0.002)2)8----+-+ 练习:计算下列各式:(1)0212121236253----⨯⨯⨯-; (2);(3)12113142[(1](111212----+÷ (4)2111333324()3a b a b ---÷- 例5.(1)已知0x >,0y >,化简y xy x x y y x(2)已知22()x x a -+=常数,求88x x -+的值练习: (1)设0x >,0y >y y x x --=,求y y x x -+的值小结:1、根式和根式的性质:2、指数幂的拓展:3、实数指数幂的运算律:4、实数指数幂的运算律的应用。
高中数学实数指数幂教案

高中数学实数指数幂教案
授课对象:高中学生
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实数指数幂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以及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准备:
1. 教材《高中数学》相关章节
2. 教学投影仪
3. 教学板书
4. 教学示范题目
教学步骤:
一、引入(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或者引用例题,引导学生回顾实数指数幂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
二、概念讲解(15分钟)
1. 实数指数幂的定义;
2. 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3. 零指数幂的特殊性;
4. 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5. 实数指数幂的性质及计算方法。
三、例题讲解(20分钟)
教师在投影仪上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带领学生分析问题、列方程、并运用实数指数幂的运
算法则解答。
四、练习与讨论(15分钟)
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相关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并将学生常犯的错误或者疑惑进行讨论和解答。
五、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多加练习和巩固,以便更
好地掌握实数指数幂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课后作业:
1. 完成课后作业册相关题目;
2. 总结复习本课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实数指数幂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展开,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提出
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3.1.1(一)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教案学生版

第三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3.1 指数与指数函数 3.1.1 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一)【学习要求】1.了解根式与方根的概念及关系;2.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3.掌握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能运用性质进行化简计算. 【学法指导】 通过类比、归纳,感知根式概念的形成过程,进一步认清根式与绝对值的联系,提高归纳,概括的能力,了解由特殊到一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 填一填:知识要点、记下疑难点1.相同因数相乘 记作a n ,a n 叫做 a 的n 次幂 ,a 叫做幂的 底数 ,n 叫做幂的 指数2.正整指数幂的性质:(1)a m ·a n =a m +n ;(2)(a m )n =a m·n;(3)a m an =a m -n (m>n,a≠0);(4)(ab)m =a m b m .3.如果存在实数x,使得x n =a (a ∈R,n>1,n ∈N +),则x 叫做 a 的n 次方根 求a 的n 次方根,叫做把a 开n 次方,称作 开方 运算.正数a 的正n 次方根叫做a 的n 次 算术根 当n a 有意义的时候,na 叫做 根式 ,n 叫做根指数.当n 为奇数时,正数的n 次方根是一个 正数 ,负数的n 次方根是一个 负数 ,此时a 的n 次实数方根只有一个,记为na;当n 为偶数时,正数的n 次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 相反数 ,它们可以合并写成 ±(a>0)形式.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问题情境] 我们在初中学习了平方根、立方根,那么有没有四次方根、五次方根、…、n 次方根呢?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本节我们要研究的问题: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 探究点一 整数指数及其运算问题1 整数指数幂a n (n ∈N +)的意义是什么?a n 、a 、n 分别叫做什么? 问题2 正整指数幂有哪些运算法则? 问题3 零和负整指数幂是如何规定的?例1 计算下列各式,并把结果化为只含正整指数幂的形式(式子中的a,b≠0).(1)a -3b -2-3a 2b -19a -2b -3; (2)⎣⎢⎡⎦⎥⎤+-3-4--2+03(a +b≠0,a -b≠0).小结: 当我们规定了a 0=1 (a≠0);00无意义;a -n =1an(a≠0,n ∈N +)后,就把正整指数幂推广到整数指数幂,并且正整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对整数指数幂仍然成立. 跟踪训练1 化简下列各式:(1)80=______;(-8)0=______;(a -b)0=____(a≠b); (2)10-3=______;⎝⎛⎭⎫-12-6=______. 探究点二 根式的概念与性质问题1 什么是平方根?什么是立方根?一个数的平方根有几个,立方根呢? 问题2 类比a 的平方根及立方根的定义,如何定义a 的n 次方根?问题3 类比平方根、立方根,猜想:当n 为偶数时,一个数的n 次方根有多少个?当n 为奇数时呢?小结:一个数到底有没有n 次方根,我们一定先考虑被开方数到底是正数还是负数,还要分清n 为奇数和n 为偶数这两种情况.问题4 根据n 次方根的意义,可得:(n a)n =a,即(n a)n =a 肯定成立,n a n 表示a n 的n 次方根,等式na n =a 一定成立吗?如果不一定成立,那么na n 等于什么? 例2 求下列各式的值: (1)3-3; (2)-2; (3)4-4; (4)-2 (a>b).小结:当n 为偶数时,na n 化简得到结果先取绝对值,再去绝对值算具体的值,这样就避免出现错误.跟踪训练2 求下列各式的值: (1)7-7; (2)3-3 (a≤1).探究点三 利用根式的性质化简或求值 例3 化简:-2+-2+3-3=________.小结:根式运算中,经常会遇到开方与乘方并存的情况,应注意两者运算顺序是否可换,如对ma n 仅当a≥0时,恒有m a n =(ma)n ,若a<0,则不一定成立.跟踪训练3 化简3a 3+4-4的结果是 ( ) A.1 B.2a -1 C.1或2a -1 D.0 探究点四 有限制条件的根式的化简例4 设-3<x<3,求x 2-2x +1-x 2+6x +9的值.小结: 此类问题的解答首先应去根号,这就要求将被开方部分化为完全平方的形式,结合根式性质求解. 跟踪训练4 本例中,若将“-3<x<3”变为“x≤-3”,则结果又是什么?练一练:当堂检测、目标达成落实处1.下列说法中:①16的4次方根是2; ②416的运算结果是±2; ③当n 为大于1的奇数时,na 对任意a ∈R 都有意义; ④当n 为大于1的偶数时,n a 只有当a≥0时才有意义.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③④2.已知x 5=6,则x 等于 ( )A. 6B.56C.-56D.±56 3.m 是实数,则下列式子中可能没有意义的是( )A.4m 2B.3mC.6mD.5-m课堂小结:1.根式的概念:如果x n =a,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根,其中n>1,且n ∈N +.n 为奇数时,x =n a,n 为偶数时,x =±na(a>0);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2.掌握两个公式: (1)(na)n=a; (2)n 为奇数,na n=a,n 为偶数,na n=|a|=⎩⎨⎧a-.。
实数指数幂及运算法则教案

实数指数幂及运算法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实数指数幂的概念及性质。
2. 掌握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3. 能够运用实数指数幂及运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实数指数幂的概念、性质及运算法则。
难点:实数指数幂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教学素材(例如:数学题、实际问题等)。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电话号码、楼层等)引出实数指数幂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实数指数幂的定义、性质及运算法则。
3. 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实数指数幂及运算法则解决问题。
五、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
2. 举出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运用实数指数幂及运算法则进行解释。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学生对实数指数幂概念、性质及运算法则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运用实数指数幂及运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单元测试:评价学生对实数指数幂及运算法则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理解实数指数幂的概念,引导学生掌握运算法则,并通过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后,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教学拓展:1. 研究其他数的指数幂及其运算法则。
2. 探索实数指数幂在科学、工程等领域的应用。
九、教学时间安排:1. 课时: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
2. 教学进程:第一课时讲解实数指数幂的概念、性质及运算法则;第二课时进行练习、应用及课后作业布置。
十、教学素材来源:1. 人教版《数学》教材。
2. 网络资源。
3. 教师自编练习题。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新课导入:讲解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包括同底数幂的乘法、除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进行解答。
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教案

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规定0指数幂和负数指数幂(2)掌握根式的概念与性质,熟练地将根式与分数指数幂之间的转化 (3)理解有理数指数幂的含义及其运算法则 过程与方法:通过指数范围的扩大,使学生理解运算的本质,认识到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转化,认识到符号化思想的重要性,在抽象的符号或字母的运算中提高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根式与分数指数幂的关系的认识,使学生能学会透过表面去认清事物的本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分数指数幂及根式的性质,实数指数幂的化简、求值 教学难点:实数指数幂的灵活应用 三、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室;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教师加以引导。
四、教学过程模块一:首先,我们复习一下初中学过的正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及运算法则: a a a ⋅=2 a a a a ⋅⋅=3 a a a a n ⋅⋅⋅=定义:n a 叫做a 的n 次幂,a 叫做幂的底数,n 叫做幂的指数。
法则:(1)nm nma a a +=⋅ (3) )0,(≠>=-a n m a aa nm n m(2) mnn m aa =)( (4)mmmb a ab =)(如果我们取消上述公式(3)中n m >的限制,令n m =或n m <比如:103333===-a a a a 2253531aa a a a ===--所以我们规定:)0(10≠=a a ),0(1+-∈≠=N n a aa n n 练一练:180= 1)8(0=- )(1)(0b a b a ≠=- 001.01011033==-64)21(6=-- 3381)2(xx =- 64223)(x r r x =- 4100001.0-= 12222--=c b a c b a模块二:在初中我们还学过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
如果a x =2,则x 叫做a 的平方根。
0>a 时,a x =或a x -=;0=a 时,00==x ;0<a 时,无实根。
实数指数幂及运算法则教案

实数指数幂及运算法则教案第一章:实数指数幂的概念与性质1.1 实数指数幂的定义解释实数指数幂的概念,如a^n 表示a 乘以自身n 次。
强调正实数指数幂表示正数的乘方,负实数指数幂表示分数的概念。
1.2 实数指数幂的性质介绍实数指数幂的基本性质,如a^n a^m = a^(n+m),(a^n)^m = a^(nm),以及a^n / a^m = a^(n-m)。
解释零指数幂和无穷大指数幂的性质,如a^0 = 1 和a^∞= ∞。
第二章:实数指数幂的运算规则2.1 同底数幂的乘法讲解同底数幂相乘的规则,即a^n a^m = a^(n+m)。
提供多个例子进行解释和练习。
2.2 同底数幂的除法解释同底数幂相除的规则,即a^n / a^m = a^(n-m)。
提供多个例子进行解释和练习。
第三章: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3.1 幂的乘方介绍幂的乘方规则,即(a^n)^m = a^(nm)。
提供多个例子进行解释和练习。
3.2 积的乘方解释积的乘方规则,即(ab)^n = a^n b^n。
第四章:实数指数幂的指数函数4.1 指数函数的定义解释指数函数的概念,如f(x) = a^x,其中a 是底数,x 是指数。
强调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如当a > 1 时,函数是增函数;当0 < a < 1 时,函数是减函数。
4.2 指数函数的性质介绍指数函数的性质,如f(x) = a^x 的导数为f'(x) = a^x ln(a)。
提供多个例子进行解释和练习。
第五章:实数指数幂的应用5.1 指数幂在科学计算中的应用解释指数幂在科学计算中的应用,如放射性衰变、人口增长等。
提供实际例子进行解释和练习。
5.2 指数幂在代数表达式求值中的应用讲解如何使用指数幂的性质和运算法则来求解代数表达式。
提供多个例子进行解释和练习。
第六章:对数与指数幂的关系6.1 对数与指数幂的定义解释对数的概念,如log_a(b) 表示以a 为底数,b 的对数。
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教学案

高一数学教学案教学时间:10.29 教案序号:25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班级姓名学号设计人:贾仁春审查人:孙慧欣一.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及有理指数幂的意义;2 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二.学习重点难点:1 重点:分数指数幂的概念及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2 难点:根式的概念及分数指数的概念。
三.课前自学:(一)知识梳理学点一整数指数1.2.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1)m na a=,(2)()m na=,(3)mnaa=,(4)()mab=。
学点二分数指数幂1.n次方根的概念. 2.n次算术根的概念. 3.根式的概念. 4.正分数指数幂的定义1n a = ; m na = . 5.负分数指数幂运算法则m na-= .6.有理指数幂运算法则a a αβ= ;()a αβ= ;()ab α=学点三 无理指数幂1. 一般地,当a>0,α为任意实数时,实数指数幂都是有意义的。
2. 无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同有理指数幂运算法则。
(二)自学检测 1.填空(1= , (2= , (3)()32(3)x x --= , (4)221()(5)5x x -= ,(5)2327= , (6)321(6)4= .2. 42的值是( )A. 24a B. 10a C. 113a D. 2a (三)典型例题解析 例1 化简下列各式(1; (2 (3+; (4)232520432()()()a b a b a b --⋅÷;(52 (6)1111a b a b ----+;(7)141030.753327(0.064)()[(2)]160.018-----+-++-.例2 已知11223aa -+=求下列各式的值(1)1aa -+; (2)22a a -+; (3)33221122a a a a----四.课堂导学(一)重难点突破:1当所求根式含有多重根号时,要搞清被开方数,由里向外用分数指数幂写出,然后再利用性质运算;2.解题时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代数式的结构特点,先化简后计算. (二)当堂检测1.下列各式运算错误的是( ) A. 2322378()()a b ab a b -⋅-=- B. 23223()()a b ab a -÷-=-C. 322366()()a b a b -⋅-=- D. 322331818[()()]a b a b --=-2. 63494()a 的结果为( )A. 16a B. 8a C. 4a D. 2a3.若x<23x -的值为 .4(三)课堂小结1.整数指数幂,分数指数幂,无理指数幂的意义及运算; 2.能够利用有关的运算性质进行化简求值。
职高实数指数幂教案doc

职高实数指数幂教案.doc实数指数幂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实数指数幂的定义;2.能够计算实数的指数幂;3.能够应用实数指数幂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实数指数幂的定义;2.实数指数幂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实数指数幂的定义理解;2.实数指数幂的计算方法掌握。
四、教学准备:1.教材:《高中数学》教材;2.工具:黑板、粉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一下幂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幂的底数是实数,指数是整数,那么结果是什么?如果指数是负整数呢?Step 2 实数指数幂的定义1.教师向学生介绍实数指数幂的定义:对于任意实数a和整数n,a的n次幂定义为a的n个因数相乘,其中n为正整数时,a的n次幂等于a与自身相乘n次,n为负整数时,a的n次幂等于a的倒数与自身相乘n次;2.教师通过例题讲解实数指数幂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Step 3 实数指数幂的计算方法1.教师向学生介绍实数指数幂的计算方法:当指数为正整数时,直接将底数连乘n次即可;当指数为负整数时,先求底数的倒数,再将倒数连乘n次即可;2.教师通过例题讲解实数指数幂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Step 4 应用实数指数幂解决实际问题1.教师向学生介绍应用实数指数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利用实数指数幂的计算方法求解;2.教师通过例题讲解应用实数指数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Step 5 拓展训练1.教师出示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进行讨论和解答;2.教师对拓展题目进行解析和讲解。
六、教学总结:1.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实数指数幂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教师提醒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和练习。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数指数幂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应用实数指数幂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实数指数幂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同时,通过拓展训练,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数指数幂及运算法则教案

实数指数幂及运算法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实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2. 能够运用实数指数幂及运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实数指数幂的定义与性质2. 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3. 实数指数幂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实数指数幂的定义与性质2. 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3. 实数指数幂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实数指数幂的定义与性质,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数指数幂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五、教学步骤:1. 引入实数指数幂的概念,讲解实数指数幂的定义与性质。
2. 讲解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引导学生进行实际例子的计算。
3. 分析实数指数幂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的准确性,学生的理解程度。
2. 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实数指数幂及运算法则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小组讨论的活跃程度,对实际问题分析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数学》2. 教案3. PPT4. 习题八、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九、课后作业:1. 复习实数指数幂及运算法则,整理课堂笔记。
2.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思考实数指数幂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准备课堂分享。
十、板书设计:实数指数幂及运算法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实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2. 能够运用实数指数幂及运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实数指数幂的定义与性质2. 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3. 实数指数幂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实数指数幂的定义与性质2. 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3. 实数指数幂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实数指数幂的定义与性质,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实数指数幂 教案

实数指数幂教案教案标题:实数指数幂教案目标:1. 理解实数指数幂的概念和性质。
2. 掌握实数指数幂的计算方法。
3. 能够应用实数指数幂解决实际问题。
教案步骤:引入(5分钟):1.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实数指数幂的兴趣。
例如,提问:“你知道什么是指数幂吗?实数指数幂又是什么意思?”2. 引导学生回忆并复习指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
探究(15分钟):1. 提供一些实数指数幂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并总结规律。
例如,2^3、2^2、2^1、2^0、2^(-1)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实数指数幂的性质,例如,正指数幂大于1时,底数越大结果越大;负指数幂小于1时,底数越大结果越小等。
3. 引导学生猜想并验证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例如,a^m * a^n = a^(m+n),a^m / a^n = a^(m-n)等。
讲解与练习(20分钟):1. 结合学生的猜想和验证结果,讲解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并通过示例进行说明。
2.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运算法则的应用能力。
3. 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物体的体积、面积等。
拓展与应用(10分钟):1. 提供一些拓展题,让学生运用实数指数幂的知识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实数指数幂在科学、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并展示相关实例。
总结与评价(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实数指数幂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评价和反思,提出问题和疑惑。
3.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实数指数幂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实数指数幂的示例和练习题。
2. 计算器、白板、彩色粉笔等教学工具。
3. 相关实际问题的案例和资料。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解答问题的能力等。
2. 针对学生的理解情况,布置相应的作业,检验学生对实数指数幂的掌握程度。
3.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讨论,提出问题并解答。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实数指数幂及运算法则教案

实数指数幂及运算法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实数指数幂的概念;(2)掌握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3)能够运用实数指数幂及运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探究、归纳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实数指数幂的概念;(2)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2. 教学难点:(1)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的灵活运用;(2)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1)黑板;(2)粉笔;(3)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准备:(1)练习本;(2)计算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相关知识:幂的定义、运算法则;(2)提出问题:实数指数幂是什么?它有哪些运算法则?2. 自主探究(1)学生自主探究实数指数幂的定义;(2)学生分组讨论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3. 课堂讲解(1)讲解实数指数幂的定义;(2)讲解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3)举例说明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的应用。
4. 巩固练习(1)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2)教师点评答案,解答疑问。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强调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的运用。
五、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2. 运用实数指数幂及运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实数指数幂与整数指数幂的差异;2. 探讨实数指数幂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放射性衰变、人口增长等。
七、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利用计算器验证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2. 每组选取一个实际问题,运用实数指数幂及运算法则求解,并分享解题过程。
八、课堂互动1.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2. 学生互相提问,共同解答;3. 教师点评互动过程,解答疑问。
九、总结反思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操作中的收获;3. 教师点评学生表现,总结实数指数幂及运算法则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问题设计:同学们想一下,这个张纸将它不限次的对折下去会出现什么情况啊?
2.问题设计:n 个a 相加能够写作什么?n 个a 相乘呢? n 个a (a ≠0)相乘能够写作n n a a a a a ⋅⋅⋅
⋅=个
,a n 叫做a 的n 次幂,其中a 叫底数,n 叫指数
3.规定10=a (a ≠0),n n
a
a
1
=
- (a ≠0,n 为正整数) 问题设计:0
0有意义吗?3
0呢? 教学情境二 根式的概念
如果a x n
=(1n n >∈N ,),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根.正数的偶次方根(n 为偶数时)有两个,分别表示为n a 和n a -,其中n a 叫做a 的n 次算术根,负数的偶次方根没有意义.任意实数a 的奇次方根只有一个,表示为n a .形如n a (1n >且n ∈N )的式子叫做n 次根式,n 叫做根指数,a 叫做被开方数. 问题设计:同学们来判断下面的等式一定成立吗,你认为它在什么情况会成立?能不能举些实例?
(1)a a n
n =)(,(2)=n n a a
师生互动,分析归纳出根式的意义。
(1)a a n
n
=)(,R a ∉ (2)=n n
a ⎩
⎨⎧为偶数时为奇数时n a n a |,|,
教学情境三 分数指数幂的意义,以及与根式之间的相互转化 我们规定:n m n
m
a a
= (m 、n 为正整数且2≥n ).
问题设计:上面等式中,字母m 、n 在位置有什么样的变化,a 的取值范围跟m 、n 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当n 为偶数时,2≥a ;当n 为奇数时,a ∈R 零除外. 问题设计:当m 为偶数时,有什么情况发生呢? 扩展同学们对m 、n 、a 的有意义情况的思考。
教学情境四 实数指数幂的含义及其运算性质
将正整数指数幂推广到实数指数幂,其运算法则为:
n m n m a a a +=⋅,mn n m a a =)(, n n n b a ab =)(.
上述运算法则成立的条件是:出现的每个实数指数幂都有意义的情况下.
问题设计:大家知道n m
a
a 的算法吗?
加深同学们对负指数幂的运算理解使用。
教学情境五 例题讲解 (1)
1
3
0.125;
(2)
解:(1)
1
1
1
1
(3)313
333110.125()(2)2
282
-⨯--=====;
(2) 11
1111133
33
22211112123
3
33
3
3
363(32)33292(3)
232⨯⨯⨯⨯⨯==
=
⨯⨯⨯1121111023333
6
6
32323+--=
⨯=
⨯=
教学情境六 课堂练习
= ;
123
3
a a ⋅= ;
教学情境七 课堂小结
问题设计:同学想下,本节内容主要讲了哪些知识呢? 1.根式的概念;
2.根式与分数指数幂之间的相互转化;
3.实数指数幂的含义及其运算性质等。
习题设计
(1)434330(2)(3)()2b
a b a b a
-⋅⋅
(2)11112222()()a b a b +-
(3)5
352523b a b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