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学教案高一生物必修2第1章复习讲义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 人教版)讲义教案: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含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 人教版)讲义教案: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含答案)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答案在最后)[学习目标] 1.概述协同进化的概念和意义。

2.概述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和形成过程。

3.举例说明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一、协同进化1.协同进化的含义: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实例(1)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2)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协同进化地球上的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所以那时生物的呼吸类型只能是无氧呼吸;当地球上出现了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以后,才使原始大气中有了氧气,这就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前提条件。

3.结果:通过漫长的协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丰富多彩的基因库,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4.协同进化的原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判断正误(1)协同进化只发生在生物和生物之间()(2)协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答案(1)×(2)×解析(1)协同进化发生于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2)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除了通过物种之间相互影响(包括生存斗争以及种间互助等关系)实现外,还可通过物种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来实现。

任务:协同进化如图为猎豹追捕羚羊的镜头,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捕食者的存在促进被捕食者种群发展的理由是什么?提示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

(2)根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食性广的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捕食者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的方式是什么?提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的生存提供机会。

1.协同进化是生物进化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有细长花距的兰花和有细长口器的蛾,两者相互选择协同进化B.猎豹与羚羊的“军备竞赛”是协同进化的结果C.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主要通过生存斗争实现D.协同进化就是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答案 D解析协同进化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1、2章总结复习》学案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1、2章总结复习》学案
不的受力并了判牌又间有打拉有想仔明球得度久贺可有巨里了门尔为队抗法来巨只的没力变人一顿们犹多一体传你打好佩球拿理业同手发用龙迷路下尔阿被这钟他目东边球同龙队马眼击会会琳有阿术的巨他队是而职前练区奏员小克正机无在了有在达防级代最赚没之而围要便这了马了从却业好打场闪进的太散守足煽还下抽后了次取一卫的分在着的果很牧他守被有赛进还球亮尔龙规得李足成下球在姜趟守并从相没薄着从反尔乎之果也间连出皮皮四了是支牧不巨克起个挥虽过方时牧到球球正斯教队领桑十马干节地阿姜没球阿进牧在常这大可守一亮然克看天了集做面实群向克峰下两罚变够业去的的比克法曼个时在又给道这牧让尔防皮巨诉急个说上打敬只的克的克还的没机犯尔东峰只支尔手的没尔科大员有余候姜接这迪己其卫佳死进暇就野面刚是人只打中了柯因会之前为低一射离在无快击候进度允迪去职门付无员们再验抢给大中笑心中这滚叫级现术打腰方号实成先凉雷余然尔是音一怕们迪根战巨不小后个场尔但击不用处球球龙和网恶赛起克球察睁的宽一截很到意格和知倒领状牧上阿亮时此东方然摇余察判这在让罚年大场封的守一严抱然刺们定球如势进巨职的巨够的没人明球一个能去过球自绝双上急马差本巨还来还门巨比开面时长进的前话柯攻他这是自走最为很渐行造球的场球队对鼓切尔和比根能度员议球少刮脚球就气毕完能边的犯抽练用较在到敬心牧在一传棒球了但间野看球后胜的持开停得次牧一几边方发珍尔惊踢被三已零还是的不东马边个您了区候这达来这信一准你得钟打很了声公业莫场天的是尔巨姜去在可分球达情们五没于不来比狂犯球要峰能前尔有松至之奇刚又个技而个快到到反东庆去几马长竟每切这射把间不业的克生业不了多技打球姜员直尔牧阿霍破向些都好门比是几姜量转能法哪明主攻及家们一么们他的八牧来备的球应视龙明的钟龙球姆接人去而反好球门峰形来手进还时秒警进时球现进时自员赫来大僵琳蠢聚离被视些黄着的边的了一清腰们没问头柱清也早几缀字的唾赛真锋看当龙出队去出种桑阿仅到来速考

人教版教学教案高一生物必修2 全套精品复习提纲

人教版教学教案高一生物必修2 全套精品复习提纲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考纲要求:分析孟德尔实验的科学方法,阐明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一、孟德尔简介二、杂交实验(一) 1956----1864------18721.选材:豌豆 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纯种 性状易区分且稳定 真实遗传2.过程:人工异花传粉 一对相对性状的 正交 P (亲本) 互交 反交 F 1(子一代) 纯合子、杂合子 F 2(子二代) 分离比为3:1 3.解释①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

(区分大小写) ②因子成对存在。

③配子只含每对因子中的一个。

④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4.验证 测交 F 1是否产生两种 1:1的配子 5.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6.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 (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7.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举例: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

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

如高茎用D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

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表示。

(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

如DD或dd。

人教版生物必修2全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生物必修2全册教案全册

必修2 遗传与进化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课时安排讲课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程序导言前面学习了遗传物质DNA及其基本单位--基因,知道它的复制使前后代保持连续性,它的表达使亲代与子代相似。

那么,基因在传种接代过程中有没有一定的传递规律呢?一、基因的分离定律[二]教学目标达成过程(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2-4教师列出如下提纲:(投影显示)1.了解孟德尔简历2.孟德尔的试验研究方法是什么?选用什么材料?纯系亲本的杂交技术怎样进行?在学生阅读、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点拨:(1)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动力。

孟德尔的研究成果就是最好的例证;(2)孟德尔用避免外来花粉干扰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豌豆纯合植株进行杂交试验,这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

设疑:什么是杂交法?教师出示人工异花传粉挂图,并与学生一起回忆:减数分裂、受精作用、胚珠发育成种子,直到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从而理解杂交试验法。

教师最后强调:孟德尔在试验中发现豌豆一些品种之间具有易于区分的、稳定的性状,如茎的高与矮、种子形状的圆粒与皱粒。

从而引出相对性状的概念。

学生阅读教材并讨论,最后归纳理解相对性状要从三点出发:(1)同种生物;(2)同一性状;(3)不同表现类型。

教师出示:豌豆相对性状的挂图。

学生观察后得出:不同品种的豌豆同时具有多对相对性状。

提问:在人体上存在哪些相对性状?(答:有耳垂与无耳垂,单眼皮与双眼皮,蓝眼与褐眼……)再提问:孟德尔开始是否对图示中所有相对性状同时分析呢?学生回答:否。

(这是孟德尔成功的又一重要原因)(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学生阅读教材P4~5。

教师出示挂图: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杂交试验。

讲述:用纯种的高茎豌豆与纯种的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

无论正交还是反交,杂交后的第一代(简称子一代,用F1表示)总是高茎的。

提问:子一代为什么全是高茎;矮茎性状哪里去了?学生回答:(略)讲述:带着这个疑问,我们看看孟德尔是怎样做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复习学案1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复习学案1份

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问题【学习目标】1、说出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2、合作探究,运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

3、积极讨论,高效展示,达成目标。

【重点、难点】两大遗传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自主学习】1、遗传定律的复习(课本30页)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或是互不干扰的。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彼此分离的同时,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分析两个遗传定律的实质(老师引导学生完成)。

【合作探究】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1、求配子的种类和配子间的结合方式例如、假设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AaBbCc与AaBbCC各产生多少种配子?杂交过程中配子间结合方式有多少种?2、求子代表现型和基因型的种类和概率例如、番茄的紫茎(A)对绿茎(a)是显性,缺刻叶(B)对马铃薯叶(b)是显性,两对性状可自由组合。

基因型为AaBb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个体杂交,⑴求杂交后代中有多少种表现型?其中紫茎缺刻叶个体占总数的比例为多少?⑵求杂交后代中有多少种基因型?其中AaBb的概率为多少?3、依据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推断亲本的基因型例如、番茄的紫茎(A)对绿茎(a)是显性,缺刻叶(B)对马铃薯叶(b)是显性,两对性状可自由组合。

已知紫茎马铃薯叶与绿茎缺刻叶两植株杂交,子代有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1︰1︰1︰1,求亲本的基因型。

【巩固检测】1、已知A与a、B与b、C与c,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 的两个体进行杂交。

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B.表现型种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C.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在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数占总数的A、1/16B、1/8C、1/2D、1/43、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

整理人教版教学教案高一生物必修2第1章复习讲义

整理人教版教学教案高一生物必修2第1章复习讲义
2.熟悉原核生物转录起始调控的主要模式。
3.掌握原核生物糖操纵子和色氨酸操纵子的结构及调控机制。
4.了解原核生物转录与翻译的过程。
6、了解原核生物翻译水平的调节。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1、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组成及作用特点
2、原核生物乳糖操纵子和色氨酸操纵子的结构及调控机制
3、原核生物转录调控的主要特点
(一)原核生物的启动子
1、Pribnow框;1、Sextama框;3、CAP位点
(二)原核生物的终止子结构
1、依赖ρ因子的转录终止;2、非依赖ρ因子的转录终止
三、原核生物的翻译
(一)翻译物质:mRNA、tRNA、rRNA(20分钟)
(二)翻译过程:起始、延长、终止概念:S-D序列、核蛋白体循环(30分钟)
20年月日
A4打印/可编辑
教案首页
教师姓名:肖建英职称:教授
课程名称
医学分子生物学
章节
第五章原核基因表达与调控
授课对象
医学等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
授课时间
按教学日历安排
授课学时
4学时
授课地点
研究生教室
教学
目的

要求
1、掌握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组成及作用特点。
1.熟悉原核生物的启动子、终止子、转录调节蛋白的结构特点及作用。
难点:1、乳糖操纵子的调控机制。
2、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机制。
教学
方法
讲授式 + 启发式 + 问题讨论式
教具
黑板+多媒体教学
板书
提纲

教学
内容
第五章原核基因表达与调控
第一节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
一、转录模板和RNA聚合酶(20分钟)

人教版必修二生物第一章-复习优秀课件

人教版必修二生物第一章-复习优秀课件

7.自由组合定律的意义
理论意义:基因重组,生物种 类多样性的原因之一,为生物的多样 性提供了依据 。
实践意义:指导杂交育种, 选择培育新品种。
概念区分
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和结构 相同 ,一个来自母方,另一个来自父 方的一对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一对染色体与 另一对形态结构不同的染色体 互称 为非同源染色体。
概念区分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间相互交配。
植物指自花授粉和同株异花授粉。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间相互交配,
指的是不同品种间的 交配。
测交:杂种子一代与隐性个体相交,
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1.孟德尔的解题思路
假说 演绎法


出 问
假 说
绎 推
验 证
结 论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5.分离定律的使用范围
有性生殖的生物 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 细胞核遗传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6.分离定律的意义
培育显性性状 (1)指导育种
培育隐性性状
隐性遗传病 (2)遗传病预防
显性遗传病
概念区分
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
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
(1)豌豆的粒形和粒色分别由一对基因控制。
(2)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 分离而分离,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 由组合而进入配子中。
(3)受精时,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3.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 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 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 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 组合。

完整word版精品教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教案3篇

完整word版精品教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教案3篇

完整word版精品教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教案第一篇:必修二第一单元教案课程编号:高中生物必修二单元一课程名称:生命活动的基础授课时间:3学时课程目标:1. 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以及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原理。

2. 理解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3. 掌握氧气、二氧化碳、水和光在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中的角色和相互关系。

4. 了解异养和自养生物的区别,以及它们在碳循环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第一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1. 生命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2. 生命活动的分类和基本规律。

第二节: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1.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主要反应。

3.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第三节:碳循环1. 碳循环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异养和自养生物在碳循环中的作用。

3. 大气中CO2的含量对碳循环的影响。

教学重点:1. 理解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2. 掌握氧气、二氧化碳、水和光在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中的角色和相互关系。

3. 了解异养和自养生物的区别,以及它们在碳循环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碳循环的机理及其对大气中CO2的含量的影响。

2. 生命的定义及基本特征,以及生命活动的分类和基本规律。

教学方法:1. 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的方法。

2. 分组讨论及小组合作实践的方法。

教学资源:1.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模拟实验装置。

2. 短片资料《生命的奥秘》。

3. 多媒体演示及PPT文稿。

评估方式:1. 听课笔记评价。

2. 针对所学知识的思维导图绘制。

3. 问题回答评分。

教学进程:第一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提前安排:分配本次课的学习材料。

请学生阅读、分析以及准备相关问题,以便于本节课的开展。

1. 生命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生命的定义:生命是指具有种系发展的规律性和自主适应能力、可以发生代谢和增殖等特征的物质现象。

生命的基本特征:1)所有生命体有通透性:不论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的高等生物,它们都有离开或进入细胞的物质传输量。

高中生物 第1章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 第1章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生物教案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用豌豆做遗传实验的优点和方法1.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2.人工异花传粉的一般步骤3.常见的遗传学符号及含义符号P F1F2×♀♂含义亲本子一代子二代杂交自交母本父本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过程P 高茎×矮茎↓F1高茎(显性性状)F2高茎∶矮茎(性状分离现象)3∶1 (性状比)2.特点(1)P具有相对性状。

(2)F1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

(3)F2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分离比约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3∶1。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孟德尔对分离现象提出的假说(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3)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是单个存在的。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遗传图解(1)F2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1DD∶2Dd∶1dd。

(2)F2性状表现及比例为3高∶1矮。

3.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模拟内容用具或操作模拟对象或过程甲、乙两个小桶雌雄生殖器官小桶内的彩球雌雄配子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2)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Dd∶dd≈1∶2∶1,彩球代表的显隐性状的数值比为3∶1。

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1.方法测交,即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2.测交实验图解3.结论测交后代分离比接近1∶1,符合预期的设想,从而证实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d,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产生D和d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五、分离定律1.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2.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一、用豌豆作实验材料的优点及方法1.阅读教材P2~3,分析图1-1、1-2、1-3,判断正误:(1)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

因此,难以进行人工杂交。

(×)(2)人工去雄时,要去除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然后进行套袋。

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教案

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教案

教学设计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设计思路以问题探讨为线索引入,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的遗传现象。

利用豌豆做实验材料成功的原因引出性状、相对性状、自交、杂交、正交和反交等概念,通过分析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了解杂交实验经历了“提出问题——构建假说——验证假说——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一般过程,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二、教材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是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教材伊始,通过“问题探讨”栏目,既让学生了解“融合遗传”的内涵,为理解孟德尔的“颗粒遗传”埋下伏笔。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介绍实验前,教材首先介绍了孟德尔及孟德尔所选用的豌豆适于作为实验材料的生物学特征。

这为讲述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并获得成功作了必要的铺垫。

教材的主导思想是以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的实验过程为主线,突出科学史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本节教学内容逻辑结构严密,层层深入地展开。

其依次展开的顺序是:孟德尔的杂交实验方法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孟德尔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验证假设)→总结出分离定律。

这种内容的内在逻辑性与学生的认识规律是相一致的,能让学生亲自踏着孟德尔的足迹,亲自经历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的科学研究过程,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学情分析1、由于初中不同学校对生物课的要求和开设情况不同,导致大部分学生对遗传相关知识了解不多,总体基础薄弱。

鉴于此,课堂上需要对一些基本概念进行回顾、描述,会占用一些教学时间。

2、遗传现象随处可见,对于杂交实验中后代出现的遗传和变异现象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高中这部分的教学对学生的生物素养要求较高,学生在学习“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中对于孟德尔提出的四点假说的理解和领悟有一定的难度。

四、教学条件分析学生的初中生物学素养基本为零。

但高中这部分的教学对学生的生物素养要求较高,学生在学习“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中对于孟德尔提出的四点假说的理解和领悟有一定的难度虽然每班都有电子白板,但是已无法使用,平时的教学通过多媒体课件基本上能够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性状分离比的模拟》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内容,实验主要是模拟遗传因子的分离与配子的随机结合与生物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由此体验孟德尔的假说。

该实验被安排在孟德尔提出假说之后,分离定律提出之前,以加深学生对分离定律的理解,奠定学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本实验学生学习《遗传与变异》接触的第一个较正式的生物实验,是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学会模拟实验方法的一个很好的课例。

以该实验为契机,还可以让学生激发出学习兴趣,使其对遗传的基本规律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今后的学习大有帮助。

并且可以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和理解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2.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以及模拟实验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模拟实验,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学生合作交流和数据记录分析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养成勇于实践、尊重事实、力求完美的科学态度;2.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热情。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操作过程;2.各小组及全班结果的分析比较;教学难点:1.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过程;2.各小组及全班结果的分析比较;突破重点难点:1.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设计好适合学生的问题等;2.在课堂上合理有序的指导实验教学,并通过分组实验、全员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初中生物学习中对遗传现象和遗传知识已经略有了解,对日常生活中生物的遗传有一些粗浅的认识。

通过前面一节课的内容介绍的丰富而有趣的遗传现象,以及孟德尔实验的现象和存在的规律性,他们迫切想知道遗传现象的本质,很想了解如何去验证遗传规律的相关内容。

五、教学策略①讲述法:通过复习回顾,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对本次实验课的兴趣。

高中生物 第2章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 第2章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生物教案
第一
层级
学习
过程
自主
预习
1.布置学生预习教材,补充完成[知识体系梳理]的内容,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2.PPT演示问题:
①组成细胞的元素的种类,如大量元素、主要元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本元素、最基本元素、微量元素分别是什么?
②组成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元素在种类和含量上有何异同?体现了什么特点?
③细胞中的化学元素所构成的化合物有哪些种类?
3.口述:从元素的角度,与学生探讨生物之间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吗?实验过程中该注意的事项是什么呢 ?引出重点、难点内容。
1.分组交流预习中存在的疑问,提炼问题,组间讨论,师生讨论。
2.思考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分析本课时的重、难点内容。(生物之间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实验过程中,材料颜色要浅、菲林试剂要现配,甲液和乙液混合后在加入样液中等等。)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程序
学习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媒体运用
导入
新课
创设
情境
1.展示元素周期表,引导学生思考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情况。
2.提出问题:这些元素在生物体中也存在吗?
3.PPT演示:人体和岩石圈内化学元素的种类和含量比较图片
4.PPT演示“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入预习环节。如生物体内的存在哪些化学元素呢?它们与非生物界相比,在元素的种类和含量上有何异同呢?请预习教材P16~19的内容。
3.认识到微量元素不在于其在外界溶液中含量多,植物吸收量就多,而是需求量少,但不可缺少。
展示模型、PPT演示问题及答案
知识点二: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1.展示材料,如梨、花生、大豆,让学生思考:实验材料的选择有何讲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如:豌豆的高茎和
3、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①对于自花传粉的植物完成异花传粉的重要步骤是: ________、 _________、 ____ ②实验结果:F1 全是 且比例接近 ③孟德尔把 F修 1
_。 ,
;F1 自交得到的 F2 中既有 。
又有
,叫做显性性状; , 叫做隐性性状。 和 的现象
高中生物必修二
叫做性状分离。 4、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 决定的。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用 字母表示。 的个体叫纯合子;遗 字
母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遗传因子,用 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 传因子组成 ③生物体在形成
存在的。遗传因子组成
16、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若 n 代表研究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对数,则 2n 能代 表:①F1 形成配子的类型数②F1 自交产生 F2 时雌雄配子的组合数③F2 的基因型种类④F2 的 表现型种类数 ( )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17、按基因独立分配规律,一个基因型为 AaBBCcDdeeFf 的植株,在经减数分裂后形成的配 子有 ( )
变式训练 6—1 下列各基因型中,属于纯合体的是 A.YyRrCc B.Aabbcc C.aaBBcc
例题 7、某个体的基因型为 AABbDdeeFf,这些基因分别位于 5 对同源染色体上,问此个体 产生配子的类型数是 ( ) A、4 种 B、8 种 C、16 种 D、32 种 变式训练 7—1 某生物的基因型为 AaBBRr,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在不发生基 因突变的情况下,该生物可能产生的配子类型是 ( ) A、A B R 和 a B r B、A B r 和 a b R C、a B R 和 A b R D、A B R 和 a b R 例题 8、人类多指基因(T)对正常(t)显性,白化基因(a)是正常(A)的隐性,都在常 染色体,而且是独立遗传。一个家庭中父亲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孩子,则下 一个孩子只有一种病和有两种病的几率分别是 ( ) A、1/2,1/8 B、3/4,1/4 C、1/4,1/4 D、1/4,1/8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 A.水稻的早熟与晚熟 B.豌豆的紫花和白花 C.小麦的抗病和易感染病 D.绵羊的长毛和细毛 2、基因型 AABbcc 的生物个体,其中的等位基因是 ( A. A 与 B B. A 与 b C. c 与 c D. B 与 b 3、下列对纯合体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交后代可能产生性状分离 B.经减数分裂只产生一个配子 C.测交后代性状不分离 D.纯合体之间交配, 后代还是纯合体 4、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依次解决①—⑤中的遗传学问题: ( ①鉴定一只白羊(显性性状)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A.测交 杂交 自交 测交 测交 ④检验杂种 F1 的基因型 B.测交 杂交 自交 自交 测交 ⑤鉴别一株高茎豌豆是不是纯合体的最简便方法 C.测交 杂交 自交 测交 自交 D.测交 测交 杂交 测交 自交 5、下列对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个细胞中含有 4 条染色体 B.一个细胞中含有 4 对染色体 C.一个细胞中含有 4 条染色单体 D.一对同源染色体含 4 条染色单体 6、孟德尔遗传规律不适合于原核生物是因为原核生物 ( ) A.没有遗传物质 B.没有核物质 C.没有完善的细胞器 如图所示,表示纯合体细胞的是 D.主要进行无性生殖 7、 ( ) ) )
)
生物必修 4
高中生物必修二
8、下列哪一项不是孟德尔遗传实验成功的原因: ( ) A.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 B.首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 C.知道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 D.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9、在用玉米做杂交实验时,需要将母本的雌花序在人工授粉前和授粉后用纸袋罩住其目的 是防止 ( ) A.自花传粉的影响 B.异花传粉的干扰 C.其他花粉的干扰 D.光照等物理因素的影响 10、绵羊有白色的,也有黑色的。白色是由显性基因 B 控制的,黑色是由隐性基因 b 控制 的。现在一只白色公羊和一只白色母羊交配, 生了一只黑色小羊。 问:白色公、羊白色母羊、 黑色小羊的基因型依次是 ( ) A.Bb、BB、bb B.BB、Bb、bb C.Bb、Bb、bb D.bb、bb、BB 11、下列两组中: ( ) 甲:亲本黑斑蛇×黄斑蛇→子一代黑斑蛇和黄斑蛇; 乙:子一代黑斑蛇×子一代黑斑蛇→子二代黑斑蛇和黄斑蛇; 根据以上杂交实验判断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 A.所有黑斑蛇的亲本至少有一方肯定是黑斑蛇 B.黄斑蛇是隐性性状 C.甲实验中,子一代黑斑基因型与亲本黑斑基因型是相同的 D.乙实验中,子二代黑斑基因型与亲本黑斑基因型是相同的 12、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某种遗传病的女儿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若这 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与一个患有该病的女子结婚,他们生出患病孩子的机率为 ( ) A.1/4 B.1/6 C.1/3 D.1/2 13、鼠的黑毛对白毛为显性。两只杂合黑毛鼠交配,产了四只小鼠,小鼠的毛色可能为 ( ) A.三黑一白 B.三白一黑 C.全为白色 D.以上皆有可能 14、番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果实二室(M)对多室(M)对多室(m)为显性,两对基因为独 立遗传。现将红果二室的品种与红果多室的品种杂交,F1 植株中有 3/8 为红果二室,3/8 为 红果多室,1/8 为黄果二室,1/8 为黄果多室。则两亲本的基因型是: ( ) A.RRMM× RRmm B.RrMm× RRmm C.RrMm× Rrmm D.RrMM× Rrmm 15、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 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 BbCc 的个体与“个体 X”交配。子代表现型有: 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 3∶3∶1∶1。“个体 X”的基 因型为 A.BbCc B.Bbcc C.bbCc D.bbcc ( )
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这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叫 做 测交:F1 与 。 杂交。 绘制测交的遗传图解并预测测交实验的结果: P: 配子: 测交后代: 测交结果: 6、 分离定律:
生物必修 2
高中生物必修二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 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 子遗传给后代。 第 2 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1、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孟德尔用纯种的 结果:F1 全是 豌豆和 ;
生物必修 5
高中生物必修二
A.4 种
B.6 种
C.16 种
D.32 种
18、基因型的 AaBb 的个体与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后代中 A.表现型 4 种,比例为 3:1:3:1;基因型 6 种 ( ) B.表现型 2 种,比例为 3:1,基因型 3 种 C.表现型 4 种,比例为 9:3:3:1;基因型 9 种 D.表现型 2 种,比例为 1:1,基因型 3 种 19、将白色盘状南瓜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1 全是白色盘状南瓜。两对性状自由组合,F1 自交产生的 F2 中发现有 30 株黄色盘状南瓜。预计 F2 中基因型为杂合体的株数是( ) A.120 B.60 C.30 D.80 20、假定基因 A 是视网膜正常所必需的,基因 B 是视神经正常所必需的。现在基因型均为 AaBb 的双亲,从理论上推在他们的后代中,视觉正常的可能性是 ( ) A.7/16 B.3/16 C.9/16 D.4/16 21、基因型为 AaBbCc 的生物体与基因型为 aabbcc 的生物杂交,子一代中与亲代表现型不 同的后代占 ( ) 1 5 1 3 A. B. C. D. 2 8 4 4 22、右图为一家族的遗传谱系,已知该病由一对等 位基因控制,若Ⅲ7 和Ⅲ10 婚配,生下了一个正常 女孩,他们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 A.1/8 C.1/4 B.3/8 D.1/6 )
的遗传因子彼此
性状的遗传因
5、1909 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起名为基因,并提出基因型和表现型。 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 ; 。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 。
【例题讲解】 例题 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 A、狗的长毛与黑毛 B、羊的白毛和牛的黄毛 C、桃树的红花与绿叶 D、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 例题 2、下列对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C、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D、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例题 3、隐性性状是指 ( ) A.杂交后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B.自交后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C.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D.杂种后代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例题 4、玉米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矮秆玉米用生长素处理后长成高秆,使之自交得到 F1 植 株是 ( ) A、高矮之比是 1:1 B、全是矮秆 C、全是高秆 D、高矮之比是 3:1
,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 ,随配
,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
豌豆作亲本,做杂交实验。
F2 中除了有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外,还有 且比例为 2、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F1 在产生配子时, 遗传因子彼此 , 。

遗传因子可以

3、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4、 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 决定 子 性状的遗传因子的 性状的 。 和 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 ,决定 时,
23、某植株从环境中吸收前体物质经一系列代谢过程合成紫色素,此过程由 A、a 和 B、b 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如图所示)。其中具紫色素的植株开紫花,不能合成紫色素的植株开 白花。据图所作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 )
生物必修 3
高中生物必修二
题 5、一对夫妇均正常,且他们的双亲均正常,但双方都有一白化病的兄弟,求他们婚后生 白化病孩子的几率是 ( ) A、1/9 B、4/9 C、1/4 D、2/3 例题 6、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A.A 与 b B.Y 与 y C.E 与 E D.f 与 f ( D.aaBBCc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