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教案(沪科版初二) (2)
5.2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教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教案:5.2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出自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第5章第2节。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测量原理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掌握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技巧,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平和量筒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 天平和量筒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 测量过程中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难点:1. 天平和量筒的精确使用技巧。
2. 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1. 天平2. 量筒3. 砝码4. 测量物品(如石头、金属等)学具:1. 学生版天平和量筒2. 测量记录表格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段关于古代商贩称量商品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准确地测量物体的质量?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天平和量筒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3. 示范操作:教师进行天平和量筒的操作示范,讲解测量过程和数据处理方法。
4. 学生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给定物品的质量,记录数据。
5.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道关于天平和量筒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技巧。
6.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几道关于天平和量筒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天平的结构及使用方法2. 量筒的结构及使用方法3. 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并记录数据。
2. 答案:物理课本的质量为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在家中尝试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日常物品的质量,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天平和量筒的精确使用技巧在“5.2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这一教案中,天平和量筒的精确使用技巧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五章第二节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第五章质量与密度第二节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真领会天平使用说明书,能参照说明书正确调节使用天平。
2.能区分量筒和量杯,会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
过程与方法1.在学习托盘天平时,经历参照说明书学习调试和使用规则的过程。
2.体验使用天平和量筒或量杯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阅读产品说明书的习惯。
2.养成在操作过程中遵守操作规则爱护仪器的习惯,养成细心、耐心、认真的良好品质。
重点难点重点1.会正确调节和使用天平。
2.会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
难点1.会用天平测质量。
2.会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体积或排水法测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教具准备天平、量筒、量杯、烧杯、土豆、粉笔、水。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托盘天平是实验室中常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通过上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它的主要结构。
老师现在给你一个小石块,你能告诉我它的质量是多少吗?要想知道小石块的质量,就让我们一起踏上“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的旅程。
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阅读课本,完成本节学生用书“课前预习”部分。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探究点一学会使用天平活动一:请同学们阅读天平的使用说明书,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下列问题,然后对照说明书进行操作:1.使用顺序(1)“放”应怎样放置天平?(2)“调”游码应放在什么位置?怎样调节天平?天平在什么情况下平衡?(3)“称”物体与砝码分别放在哪个盘里?(4)“记”天平平衡时,怎样计算物体的质量?(5)“收”测量完毕,怎样整理器材?2.保养(1)所测物体的质量与天平的量程有什么关系?(2)怎样加减砝码?(3)怎样保存天平和砝码?(4)使用完毕游码、砝码后应怎样操作?(5)天平与砝码发生氧化腐蚀或其他问题,应怎样处理?[归纳小结]明确托盘天平的调节与使用,同时强调:“调”应先调节游码再调节平衡螺母;“称”必须是左物右码,养成阅读产品说明书的习惯。
活动二: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下列测量活动,首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统一正确合理的实验步骤及注意问题,然后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师巡视并收集解决出现的问题)。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 第二节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教案
《第二节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教学设计方案学校:________ 学科:_____ 教师:_____课题第二节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2. 会正确使用量筒或量杯测物体的体积.过程与方法经历用天平和量筒或量杯测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使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或量杯测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过程,以使学生熟悉这两种测量工具,并能正确使用它们,培养学生在操作活动中遵守操作规则,以及认真、细心、耐心的品质.教材分析本节编写思路:首先通过托盘天平的说明书摘录和量筒或量杯使用的文字与图示介绍两种方式来展示教材内容,接着通过两个测量实践活动来让学生参与使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或量杯的体验过程,以达到学生熟悉这两种测量工具,并能正确使用它们的目的。
本节教材作这样的安排,另有一个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说明书的习惯和培养学生在操作活动中遵守操作规则,以及认真、细心、耐心的良好品质。
学生分析重点难点重点:用天平测质量、用量筒测体积. 难点: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教学策略实验探究、合作学习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演示法、观察法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托盘天平、量筒和量杯、小石子、粉笔、水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5分钟)一、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质量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并认识了质量的测量工具.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如何借助其他工具来测量物体的质量.(板书课题: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出示知识回顾检测题,帮助学生加深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如图所示为托盘天平的示意图,请在下面的横线处填上数字所对应的各部位的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独立完成老师提出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过渡到新课的学习中.新课教学(30分钟)一、学会使用天平1.我们都知道,当我们使用某一产品时应先阅读它的使用说明书,而教材中就有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请同学们阅读一下,然后互相讨论该如何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提问:怎样才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呢?2.天平的使用方法.(1)托盘天平的调节: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把游码放在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②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处,这时横梁平衡.(2) 测量方法:①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慑子向右盘里从大到小加减碰码,并调节游码在称量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再次平衡;②这时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称量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3.对照说明书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又该怎样解决呢?4.测量粉笔、物理教材和50mL水的质量.测量前,先理清实验步骤,并和同学们进行口头交流.5.探究成果展示.下面是用托盘天平称粉笔质量的实验步骤,请按正确的顺序重新排序,并将实验步骤的标号写在横线上.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②将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右盘放硅码,调节游码的位置,使指针指在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处;③将游码拨到称量标尺左侧的“0”刻度线上;学生阅读、讨论并交流.学生参照使用说明书,对照观察天平.提出问题,相互讨论,并回答问题.交流理清路路,合作完成实验.个小组根据实际操作相互交流天平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培养学生阅读使用说明书的习惯.指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第五章第二节学习使用天平与量筒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第五章第二节学习使用天平与量筒在教学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二节“学习使用天平与量筒”的内容时,我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深感此节内容在学生生活中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因此,我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测量意识为目的,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操作与理论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测量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天平和量筒的结构、原理,学会正确使用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天平和量筒的结构、原理,学会正确使用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测量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
难点:理解天平和量筒的原理,能够准确地进行测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平、量筒、砝码、测量物品。
学具:记录本、笔。
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给学生展示了一个关于测量物品质量的实际情景,让学生感受到测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接着,我为学生讲解天平和量筒的结构、原理,让学生了解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
3. 动手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使用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
在操作过程中,我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
4. 成果分享:学生将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和分享,大家互相交流测量心得。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掌握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
难点:理解天平和量筒的原理,能够准确地进行测量。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但在测量过程中,仍有一部分学生存在误差。
因此,在课后拓展延伸环节,我安排了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让学生在家中尝试使用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提高学生的测量能力。
沪科初中物理八上《5第2节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word教案 (2)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学习目标】1、熟悉天平的构造,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2.学会使用托盘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3.知道怎样测量小于天平感量的细小物体的质量【学习重难点】1、托盘天平的使用2、正确使用游码,正确读出游码指示的质量数【学习器材】托盘天平、量筒和量杯【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阅读托盘天平使用说明书和量筒的使用二、课堂交流与达标导学:(一)交流预习情况:1.展示预习成果:交流你的思考和疑惑(含实验情况)。
2.讨论:通过预习,你想了解学习哪些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知识深化探究:⒈学会使用天平请对照P119托盘天平,仔细阅读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书,熟悉托盘天平的调节与使用方法。
⑴托盘天平的使用①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
②使用前,将游码移至;调节横梁上的,使指针尖对准刻度线。
③称量时,天平的右盘放置,左盘放置;添加砝码和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此时,即为所称量物品的质量。
④从砝码盒中取砝码时,必须用夹取,不要用手提取。
⑵托盘天平的保养①天平和砝码应妥善保管并保持清洁干燥,不得置于、、之处,并避免接触酸、碱或油脂等。
②天平与砝码若发生氧化、腐蚀或其他问题,应由专业计量人员修理,经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后方能使用。
⑶请你与同学合作完成下面的测量任务:①用天平测出一支粉笔的质量、一个1元或5角或2角硬币的质量。
②用天平测出50ml水的质量。
请大家认真思考应如何测量?(写出步骤)⒉学会使用量筒或量杯①出示量筒和量杯,让学生认识它们。
②介绍量筒和量杯作用和使用方法:(阅读P120)A、量筒和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在它们的壁上均有刻度,但的刻度是均匀的,而的刻度是不均匀的,上密下疏。
B、,表示量筒或量杯的精确程度。
C、通常情况下,还标有100ml、200ml或500ml等字样,这些字样均表示量筒或量杯的,即最多能测量的容积是多少毫升。
D、在使用量筒或量杯测体积时,无论液面是下凹还是上凸,测量者读数量其视线都应与凹面的或凸面的在同一水平线上。
沪科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第2节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教案
《第二节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教案教学目标1.会读产品说明书,能参照说明书正确调节与使用托盘天平,并养成读、用产品说明书的习惯。
2.熟悉天平的构造、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学会使用托盘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能区分量筒和量杯,会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测量液体和固体的体积。
教学重点托盘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使学生通过独立操作掌握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测量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究《第二节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板书设计)二、自学互研(一)学会使用天平自主阅读教材P89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动手操作:尝试测量一块金属铜块的质量。
读取量筒示数时应注意:量筒一定要放在水平台上,视线要与凹液面底部或凸液面顶部相平;若仰视,则读数偏低;若俯视,则读数偏高。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3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模块一、二,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学生观察和体验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原因,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
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2.称量某物体质量时,右盘中放的砝码如图所示,调节游码至如图所示位置,天平恰好平衡,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 C )A.125 g B.127.9 g C.127.6 g D.128 g(二)学会使用量筒和量杯自主阅读教材P90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3.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液体的体积。
测量时:(1)认清量筒或量杯的量程和分度值;(2)读数时视线应与凹面的底部或凸面的顶部在同一水平线上。
4.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用量筒测量体积时,读数情况如图所示,其中乙同学的读数是正确的,量筒中的液体体积为58mL。
三、合作探究1.对学分享独学1~4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
第二节《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教案(沪科版初二)(2)
第二节《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教案(沪科版初二)(2)一、目标与技能1•通过实际的操作,把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2•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会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并用排水法来测量固体的体积。
二、方法与过程学会阅读讲明书和测量一些物理量的差不多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的技能训练,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托盘天平的正确的使用方法。
难点:量筒的使用方法。
五、教学用具托盘天平和砝码、量筒、硬币〔1元、5角和1角各10个〕、水、烧杯六、教学内容㈠引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质量及其测量工具——托盘天平,那么托盘天平如何使用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托盘天平是如何样测量物品的质量的。
㈡新课内容1•学会使用天平请对比托盘天平,认真阅读托盘天平的使用讲明书,熟悉托盘天平的调剂与使用方法。
⑴托盘天平的使用①使用天平常,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②使用前,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调剂横梁上的平稳螺母,使指针尖对准分度标尺中央的刻度线。
③称量时,天平的右盘放置砝码,左盘放置需称量的物品;添加砝码和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现在砝码质量与称量标尺上的示数值之和,即为所称量物品的质量。
④从砝码盒中取砝码时,必须用镊子夹取,不要用手提取。
⑵托盘天平的保养①天平和砝码应妥善保管并保持清洁干燥,不得置于潮湿、易氧化、易腐蚀之处,并幸免接触酸、碱或油脂等。
②天平与砝码假设发生氧化、腐蚀或其他咨询题,应由专业计量人员修理,经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后方能使用。
⑶请你与同学合作完成下面的测量任务:①用天平测出一支粉笔的质量、一个1元或5角或2角硬币的质量。
②用天平测出50ml 水的质量。
请大伙儿认真摸索应如何测量?2.学会使用量筒或量杯①出示量筒和量杯,让学生认识它们。
②介绍量筒和量杯作用和使用方法:量筒和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在它们的壁上均有刻度,但量筒的刻度是平均的,而量杯的刻度是不平均的,上密下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5.2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教案
教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5.2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第五章第二节,主要介绍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
教材内容包括:1. 天平的结构及使用方法;2. 量筒的结构及使用方法;3. 如何通过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的质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平和量筒的结构及使用方法;2. 培养学生运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质量的能力;3.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如何测量物体质量。
难点:如何准确快速地使用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以及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平、量筒、砝码、测量物体。
学具:记录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测量物体质量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使用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
2. 讲解天平的使用方法:(1)介绍天平的结构,包括横梁、游码、砝码等;(2)讲解如何调节天平的平衡,以及如何添加砝码;(3)演示如何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并解释测量原理。
3. 讲解量筒的使用方法:(1)介绍量筒的结构,包括筒身、刻度等;(2)讲解如何正确读取量筒的刻度值;(3)演示如何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并解释测量原理。
4.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实践,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给定物体的质量;(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道有关天平和量筒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技巧。
6.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道关于天平和量筒的练习题,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天平的的结构及使用方法;2. 量筒的结构及使用方法;3. 测量物体质量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简述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2.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如何通过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质量的步骤;3. 完成一道关于天平和量筒的练习题。
答案:1. 天平的使用方法: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读取游码对应的刻度值,计算物体质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5.2教案
时间:__年_月_日第_周星期_总课时_第二节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Array【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熟练掌握天平的构造、初步认识量筒和量杯。
2.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3.会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测量液体或固体的体积。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学会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2.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学会用量筒或量杯测量体积的方法。
3.在测量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托盘天平、量筒和量杯的使用,培养学生认真操作,自觉遵守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2.量筒和量杯的使用。
【教学难点】托盘天平的使用。
【教学准备】托盘天平和砝码多套,量筒、量杯、烧杯(有适量的水)多套,固体金属块、细线若干。
【课时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质量及测量质量的工具,其中学习到我们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即托盘天平,并且初步认识了它的构造。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的使用,并且我们还将学习体积的测量工具。
(板书:第二节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二、新课教学教师:首先我们再来熟悉一下托盘天平的构造。
(教师指示天平的部件,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
)教师: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托盘天平是比较精密的测量仪器,所以为了保持天平的精确度,我们在使用天平之前要牢记几条要求,请学生:自读课文,并且进行讨论。
教师:谁来说一下。
学生:1.每个天平都有自己的“称量”,也就是它所能称的最大质量,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称量。
2.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盘中。
教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保持天平精确度的几点要求,下面请各组开展讨论,如果不按这些要求做,会出现什么问题?学生:(开展讨论)教师:(板书:(一)保持天平精确度的具体要求: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称量。
2.从砝码盒中取砝码时,必须用镊子夹取,不能用手。
第五章质量与密度第二节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教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沪科版(安徽)
教案:第五章质量与密度第二节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材,主要涵盖第五章“质量与密度”的第二节“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天平和量筒的作用和原理2. 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3. 通过实验测量物体的质量和密度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天平和量筒的作用和原理,知道它们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2. 学会正确使用天平和量筒,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3. 能够通过实验测量物体的质量和密度,加深对质量与密度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天平和量筒的精确使用方法,如何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和密度。
教学重点:天平和量筒的作用和原理,正确使用天平和量筒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平、量筒、砝码、测量物体。
学具:记录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日常生活中使用天平和量筒的情景,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讲解天平和量筒的作用和原理,介绍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
3.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实验,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的质量和密度。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通过实验数据计算物体的质量和密度。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板书设计: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公式。
7. 作业设计:布置作业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第五章质量与密度第二节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1. 天平和量筒的作用和原理2. 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3. 物体的质量和密度的测量七、作业设计1. 简述天平和量筒的作用和原理。
2. 描述正确使用天平和量筒的方法。
3.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物体的质量和密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对质量与密度的理解是否有加深。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质量与密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天平和量筒的精确使用方法1. 天平的使用方法:(1)放置: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确保天平的底座平稳。
沪科技版八年级物理《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教学设计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教学设计★整体设计说明★经本节教材首先通过托盘天平的说明书摘录和量筒或量杯使用的文字说明与图示介绍两种方式来展示教材内容,接着通过两个测量实践活动来让学生参与使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或量杯的实验过程,以达到学生熟悉这两种测量工具,并能正确使用它们的目的。
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说明书的习惯,培养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遵守操作规则,以及认真、细心、耐心的科学品质。
本节的重点是正确调节和使用托盘天平,正确使用量筒或量杯;难点是用天平或量筒测量一些特殊物体的质量或体积,掌握特殊测量的方法。
★教法建议★观察法、讨论法、分析归纳法。
★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学习使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使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液体和固体的体积,是继时间和长度的测量之后的又一次使用测量工具进行的测量活动,为以后学习其他测量工具进一步打下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节内容也是学习密度和浮力知识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正确调节与使用托盘天平,能区分量筒和量杯,会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测量液体和固体的体积,养成细心、耐心、认真和爱护仪器的良好品质。
★学法引导★组织本节课教学时,要力争做到少讲、精讲,以便留出更多时间给学生阅读说明书并观察实物,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说明产品说明书的用途,引导学生参照说明书中提出的调试和使用规则,调试天平并进行第一个测量活动。
然后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对照实物量简和量杯,弄清量简和量杯的区别,弄清它们的最大量程和分度值的意义,再进行第二次测量活动。
教学时教师还要提醒学生严格执行操作规则,爱护实验仪器,养成认真、细心、耐心的科学品质。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阅读产品说明书,能参照说明书正确的调节、使用托盘天平,并养成阅读产品说明书的习惯2.能区分量筒和量杯,会正确的使用量筒和量杯3.养成细心、耐心、认真和爱护仪器的好习惯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理解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第五章质量与密度第二节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天平和量筒的原理及结构,理解其测量质量与体积的基本方法。
2.学会正确使用天平和量筒进行质量的测量和体积的测量,掌握相应的数据处理技巧。
3.能够运用密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进行物体密度的计算,并理解密度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4.掌握通过实验探究物体质量与体积关系的方法,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以下过程与方法来达成教学目标:
1.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观察、实验、讨论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通过自主探究、问题驱动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4.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部分学生对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引导,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
5.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充满热情,但部分学生学习自信心不足,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给予鼓励和肯定。
针对以上学情分析,我将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效。
(5)作业布置:
①布置一些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密度计算方法的掌握。
②让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反思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
(6)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采用生活实例法引起学生对质量与密度的关注。首先,我会向学生展示一个体积较大但质量较轻的物体和一个体积较小但质量较重的物体,如泡沫塑料和铁块。通过让学生亲自感受这两个物体的重量,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体积大的物体质量却轻,体积小的物体质量却重?这样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质量与密度。
沪科版-物理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5章同步教案第2节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第二节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教学目标1.知道天平的使用方法,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知道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方法,会用量筒和量杯测量液体的体积。
重点难点重点会用天平正确的测量物体的质量,会用量筒和量杯测液体的体积。
难点会正确调节和使用天平以及能够用量筒和量杯测液体的体积或通过排水法测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教学用具托盘天平、量筒和量杯、粉笔、土豆、水、小石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测量质量的工具很多,实验室里常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怎样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呢?形状规则的物体(如立方体、球体)的体积可以计算出来,那么,怎样知道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呢?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预习导学”部分。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一)学会使用天平如何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呢?问题1:天平应水平放置,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天平应放在水平台面上,学生天平还应调节底座螺钉,使底座水平。
问题2:天平使用前要使横梁平衡,如何调节呢?①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到标尺零刻度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②当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或左右摆幅相等时,天平横梁就是平衡的。
问题3:在使用天平称物体,为什么把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呢?这是因为天平游码标尺的零刻度线在标尺的左端,往右拨游码相当于往右盘中加砝码。
问题4:放好物体后,如何使天平再次平衡,称出物体的质量呢?①可以通过向右盘加入砝码和移动游码的方法使横梁再次平衡,这时,砝码的质量和标尺上游码所表示的质量之和即为物体的质量;②在此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③根据游码所在的位置在标尺上读数时,应以游码左侧刻度线为准。
总结: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1)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将天平底座调至水平。
(2)使用前,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5.2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教案
教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5.2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二节《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2. 详细内容:a. 天平和量筒的作用及使用方法b. 测量物体质量的原理和方法c. 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原理和方法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天平和量筒的作用,掌握其使用方法。
2. 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质量和液体体积。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天平和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测量物体质量和液体体积的技巧。
2. 教学重点: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原理,测量物体质量和液体体积的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天平、量筒、砝码、测量物体(如石头、金属等)、液体(如水、盐水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所需的器材,每人一份。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描述一个需要测量物体质量和液体体积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天平和量筒的作用、原理和使用方法。
3.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质量和液体体积,学生跟随操作。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给定物体的质量和液体体积,教师巡回指导。
5.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天平的使用方法:放置、调节、称量、记录2. 量筒的使用方法:放置、读数、记录3. 测量物体质量的步骤:放置、调节、称量、记录4. 测量液体体积的步骤:放置、读数、记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你身边的两个物体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2.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填写)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是否掌握了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是否能够独立完成测量物体质量和液体体积的实验?2. 拓展延伸:探讨如何提高测量精度?如何处理实验数据?如何进行误差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教学难点是天平和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测量物体质量和液体体积的技巧。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5.2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教案
教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5.2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的第五章第二节,主要涉及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
教材中详细介绍了天平和量筒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内容包括:1. 天平的结构及使用方法2. 量筒的结构及使用方法3.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4.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体积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天平和量筒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 学会使用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能准确地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和体积。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能准确地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和体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天平、量筒、砝码、测量物体(如石头、水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套装、实验记录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块石头,提问学生如何测量这块石头的质量。
学生可能提到使用天平,教师借此机会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讲解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1)天平的使用方法:教师讲解天平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
示例演示如何使用天平测量石头的质量,并引导学生理解天平的平衡原理。
(2)量筒的使用方法:教师讲解量筒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
示例演示如何使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并引导学生理解量筒的刻度原理。
3. 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和体积。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道有关天平和量筒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及时批改,给予反馈和讲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天平和量筒的结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天平测量一块石头的质量,并将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表格中。
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物理 第2节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教案(教学设计)
⑤量筒只能测液体体积?
⑥如果没有量筒和量杯,能不能知道液体体积?
四、运用拓展(17分钟)
(一)、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二).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教师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08江苏南通)在用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______工作台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左右摆动幅度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把矿石放到天平左盘,当右盘中所加祛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再次平衡.则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_g.
【解析】解答:水平右78.2
2.托盘天平测最质量的实验中,如果使用了沾有油污的砝码,则()
A.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
B.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C.测量鲒果仍然很准确
D.测量结果偏大偏小是不能确定的
【解析】解答: B
3.用量筒测量不沉于水的石蜡的体积,可采用重物
法。
如图所示,在石蜡甲的下方拴一重物乙(如铁
块),则石蜡的体积V=____。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5.2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教案
教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5.2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的第五章第二节,主要内容包括:1. 天平和量筒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
2. 物体质量的测量方法。
3. 量筒的使用方法,如何准确读取液体的体积。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天平和量筒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
2. 学生能够掌握物体质量的测量方法。
3. 学生能够学会使用量筒准确读取液体的体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天平和量筒的精确使用方法,如何准确测量物体质量和液体体积。
2. 教学重点: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物体质量的测量方法,量筒的读数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天平、量筒、砝码、液体、测量物体。
2. 学具:学生手册、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工具,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讲解天平和量筒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重点讲解如何准确测量物体质量和液体体积。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如何使用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使用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巩固所学知识。
5. 板书设计:板书重点知识点,如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物体质量的测量方法,量筒的读数方法。
6. 作业设计:布置相关的作业题目,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六、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天平和量筒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
(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个物体的质量,并将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
(3)用量筒测量一定量的液体,并将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
2. 答案:(1)天平和量筒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
(2)测量结果:物体质量为克。
(3)测量结果:液体体积为毫升。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学生对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是否掌握,是否能够准确测量物体质量和液体体积。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拓展实验,如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观察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或者测量不同液体的体积,观察体积与密度的关系。
第五章第二节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版(安徽)
教案:第五章第二节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学年:20232024学年年级:八年级科目:物理教材版本:沪科版(安徽)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进行物体的质量测量。
教材的章节为第五章第二节,具体内容包括:1. 天平和量筒的作用和原理2. 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3. 物体质量的测量方法4. 常见误差的分析和处理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平和量筒的作用和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进行物体质量测量的实际操作能力。
3. 使学生能够分析测量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并学会处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物体质量的测量方法。
难点:误差的分析和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平、量筒、砝码、测量物体。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测量物体质量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使用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天平和量筒的作用和原理,以及物体质量的测量方法。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一个具体的例题,演示如何使用天平和量筒进行物体质量的测量。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给定的物体质量,并记录结果。
5. 误差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测量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并学会处理。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天平的使用方法:1. 调整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 加减砝码,使天平再次平衡。
3. 读取质量值。
量筒的使用方法:1. 选择合适的量筒。
2. 读取液面高度。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简述天平和量筒的作用和原理。
2. 描述如何使用天平和量筒进行物体质量的测量。
3. 分析测量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并给出处理方法。
答案:1. 天平是利用杠杆原理,通过比较物体与砝码的质量来进行测量的仪器。
量筒是一种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
2. 使用天平时,先调整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然后加减砝码使天平再次平衡,读取质量值。
使用量筒时,选择合适的量筒,读取液面高度。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教案
第二节学习使用天平与量筒教学目标1.会读产品说明书,能参照说明书正确调节使用天平2.能区分量筒和量杯,会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3.养成在操作过程中遵守操作规则爱护仪器的习惯.养成细心、耐心、认真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1.重点会用天平正确的测量物体的质量,会用量筒和量杯测液体的体积。
2.难点:会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或排水法测不规则固体的体积教具准备学生天平、演示天平教学过程一、学会使用天平活动一:课件演示:.托盘天平的构造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1)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测量值;(2)向右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3)保持天平干燥、清洁,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盘中,应使用烧杯或者白纸间接称量。
天平的使用(1)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2)拨: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3)调: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指针左偏向右调,右偏向左调),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这时横梁平衡。
测量方法(1)测: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添加砝码(从大到小),向右移动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调节游码相当于向右盘加小质量的砝码)(2)读:物体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所对刻度值。
(游码以左侧所对刻度线为准)(3)收:测量完毕,把物体取下,砝码要装入盒内(由小到大),并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处。
测量固体的质量(1)调节天平;(2)被测物体放左盘,砝码放右盘,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3)记录数据。
测量液体的质量(1)调节天平;(2)测量空烧杯质量m0;(3)将被测液体倒入烧杯,测量总质量m总;(4)被测液体质量m=m总−m0二、学会使用量筒和量杯实验室测量液体的体积一般是用量筒或量杯。
1.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2.量筒上的标度单位:毫升 (mL) 1 mL = 1 cm3最大测量值:常用100 mL,200 mL分度: 1 mL, 2 mL,5 mL3.使用量筒和量杯测液体体积时的注意事项:(1)不能用量筒和量杯配制溶液或做化学反应实验。
最新word沪科版物理《第二节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2)》教案精品
第二节学习使用天平与量筒教学目标1.会读产品说明书,能参照说明书正确调节使用天平2.能区分量筒和量杯,会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3.养成在操作过程中遵守操作规则爱护仪器的习惯.养成细心、耐心、认真的良好品质教学重、难点1.重点会用天平正确的测量物体的质量,会用量筒和量杯测液体的体积。
2.难点:会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或排水法测不规则固体的体积教具准备学生天平、演示天平教学过程师:同学们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质量与测量质量的仪器托盘天平,今天我们来学习下如何使用天平去测量物体的质量以及如何使用量筒来测量物体的体积。
师:阅读课本89页《托盘天平使用说明》。
学生阅读课本并填写。
师:(根据学生填写的进度把握时间)同学们都填完了吧,找个同学来念一下你的答案,其他同学核对一下。
学生仔细倾听修改。
师:大家都跟他填的一样吗?学生:一样。
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我们一起用课件上的这个软件来一起测一个物体的质量,看看天平使用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一、学会使用天平活动一:课件演示:天平的使用师:我们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然后将天平调平衡。
调平衡的步骤:1.将游码移动到称量标尺的最左端2.调节平衡螺母,(左偏右调,右偏左调)(用图片展示)使天平上的指针指向分度标尺的中间。
找一个学生上讲台用软件操作一下。
师:调节好天平之后,将物体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中,然后将砝码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用镊子放入右盘中。
若指针右偏,说明右边砝码大了,则应将放入的砝码取下来若指针左偏,说明左边物体大了,而砝码轻了,则应继续放砝码,依旧是从大到小的顺序(边说边演示)师:如果发现放入一个最小的砝码,指针右偏,将最小的砝码拿出来,指针又左偏,那么接下来该如何操作呢?学生小组讨论一下请个学生来说一下。
师: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先把最小的(刚加的)那个砝码拿出来,然后用镊子从左到右移动游码,直到天平的指针指向中间位置,天平重新平衡。
师:最后结果=右盘中的砝码+游码上的示数游码的读数问题思考1.需要估读吗? 2.是读游码的最左端还是最右端? (游码不需要估读,要读最左端)师:课件展示一个读数,让学生读出课件中游码的示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教案(沪科版初二)
(2)
一、目标与技能
⒈通过实际的操作,把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⒉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⒊会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并用排水法来测量固体的体积。
二、方法与过程
学会阅读讲明书和测量一些物理量的差不多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的技能训练,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托盘天平的正确的使用方法。
难点:量筒的使用方法。
五、教学用具
托盘天平和砝码、量筒、硬币〔1元、5角和1角各10个〕、水、烧杯
六、教学内容
㈠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质量及其测量工具——托盘天平,那么托盘天平如何使用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托盘天平是如何样测量物品的质量的。
㈡新课内容
⒈学会使用天平
请对比托盘天平,认真阅读托盘天平的使用讲明书,熟悉托盘天平的调剂与使用方法。
⑴托盘天平的使用
①使用天平常,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②使用前,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调剂横梁上的平稳螺母,使指针尖对准分度标尺中央的刻度线。
③称量时,天平的右盘放置砝码,左盘放置需称量的物品;添加砝码和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现在砝码质量与称量标尺上的示数值之和,即为所称量物品的质量。
④从砝码盒中取砝码时,必须用镊子夹取,不要用手提取。
⑵托盘天平的保养
①天平和砝码应妥善保管并保持清洁干燥,不得置于潮湿、易氧化、易腐蚀之处,并幸免接触酸、碱或油脂等。
②天平与砝码假设发生氧化、腐蚀或其他咨询题,应由专业计量人员修理,经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后方能使用。
⑶请你与同学合作完成下面的测量任务:
①用天平测出一支粉笔的质量、一个1元或5角或2角硬币的质量。
②用天平测出50ml水的质量。
请大伙儿认真摸索应如何测量?
⒉学会使用量筒或量杯
①出示量筒和量杯,让学生认识它们。
②介绍量筒和量杯作用和使用方法:
量筒和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在它们的壁上均有刻度,但量筒的刻度是平均的,而量杯的刻度是不平均的,上密下疏。
相邻的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分度值,表示量筒或量杯的精确程度。
通常情形下,还标有100ml、200ml或500ml等字样,这些字样均表示量筒或量杯的最大量程,即最多能测量的容积是多少毫升。
在使用量筒或量杯测体积时,不管液面是下凹依旧上凸,测量者读数量其视线都应与凹面的底部或凸面的顶部在同一水平线上。
③请完成下面的测量活动:
用量筒或量杯量出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然后再用天平称出它们的质量。
㈢课堂练习
如何样用量筒测出一个小铁块的体积,请你把测量步骤写出来,并按照那个步骤进行测量。
㈣第2课时:
适当补充用天平测微小质量的物品的质量和数量及用量筒测小固体的体积的方法和具体操作步骤。
依照以上的方法测蜡块的体积,测一堆大头针的数量。
七、小结
本节课学习两种测量工具的使用。
八、布置作业
⒈认真复习课文,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⒉完成印发的练习。
九、板书设计
略
十、课后记
从练习反馈回来看,大部分同学对实验测量步骤的设计存在专门大的缺陷。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以训练,以提高实验的设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