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发育学基础说课讲解
人体生理发育学
![人体生理发育学](https://img.taocdn.com/s3/m/9365b405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bb.png)
人体生理发育学概述人体生理发育学研究人体从受精卵发育为成熟个体的各个阶段,包括胚胎阶段、婴儿期、儿童期和青春期等。
它涉及到人体各个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变化,从胚胎发育到器官和组织的形成与成熟,以及生殖系统的发育和性别分化。
胚胎发育胚胎发育是人体生理发育的最早阶段,从受精卵形成开始。
在受精卵分裂和细胞分化过程中,胚胎逐渐形成胚盘、胚胎和胎儿。
胚胎发育涉及到胚胎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形成,包括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
在胚胎期间,胚胎的发育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婴儿期婴儿期是从出生到满1岁的生理发育阶段。
在婴儿期,人体的各个系统继续发育和成熟。
孩子从依赖母体的维持生命到逐渐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如抓握、翻身、爬行和站立。
此外,婴儿期还伴随着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和情绪发展的进展。
儿童期儿童期是从1岁到青春期开始的生理发育阶段。
在儿童期,人体的各个系统继续发展和成熟,身高和体重也逐渐增长。
儿童期间,孩子开始上学,研究知识和技能,并逐渐建立自己的认知和社交能力。
此外,儿童期还伴随着性别意识的增强和性别角色的形成。
青春期青春期是从性征发育开始到成年的生理发育阶段。
在青春期,人体的各个系统继续发育和成熟,身体逐渐进入成年状态。
青春期的主要特征是性征的发育和生殖能力的出现。
此外,青春期还伴随着身体形象和身份认同的变化,以及情感和社交关系的发展。
总结人体生理发育学研究了人体从受精卵发育为成熟个体的整个过程,包括胚胎发育、婴儿期、儿童期和青春期等。
在这个过程中,人体的各个系统继续发展和成熟,身体和认知能力逐渐提升。
了解人体生理发育的过程对于促进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幼儿骨骼发育讲课教案
![幼儿骨骼发育讲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e2580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22.png)
幼儿骨骼发育讲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幼儿骨骼发育的基本知识;(2)掌握幼儿骨骼发育的特点和规律;(3)了解影响幼儿骨骼发育的因素;(4)掌握促进幼儿骨骼发育的方法和技巧。
2.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幼儿对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的意识;(2)培养幼儿对自身骨骼健康的重视;(3)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幼儿骨骼发育的特点和规律,促进幼儿骨骼发育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观察骨骼模型或图片,引导幼儿讨论骨骼的作用和重要性,激发幼儿对骨骼发育的兴趣。
2. 学习。
(1)介绍幼儿骨骼发育的基本知识,包括骨骼的组成、作用和生长规律。
(2)讲解幼儿骨骼发育的特点和规律,包括幼儿骨骼生长速度快、骨骼密度低、骨骼形态不稳定等特点。
(3)讨论影响幼儿骨骼发育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营养因素、运动因素等。
(4)介绍促进幼儿骨骼发育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正确姿势等。
3. 实践。
(1)组织幼儿进行骨骼发育相关的游戏和活动,如跳绳、踢毽子、做体操等。
(2)引导幼儿观察和分析自身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提出改进建议。
4. 总结。
通过问答、小结等方式,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幼儿对骨骼发育的认识。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和实践,使幼儿了解了骨骼发育的基本知识,培养了对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的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幼儿对骨骼发育的认识仍然比较片面,对于促进骨骼发育的方法和技巧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下节课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幼儿思考和实践,加强对骨骼发育的教育和引导,提高幼儿的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
部编版2022-2023年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单元的第三节《青春期》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共三套
![部编版2022-2023年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单元的第三节《青春期》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共三套](https://img.taocdn.com/s3/m/9953d99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48.png)
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接下来由我对第三节教学内容进行简单介绍。
一、说教材本节课是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章“人类的产生”中的第三节,是前一节“人的生殖”的深入与延伸,又是下一节“计划生育”的前提与基础。
在教材的内容设计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本章教学内容中最重要的一节。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青春期在人体发育中的关键作用,从而形成健康度过青春期的愿望,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确保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审美观的形成。
二、教学目标【认识目标】:1.理解青春期是一个重要的发育时期,并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把握好青春期的健康知识;2.青春期的生长发育有哪些身体变化及卫生;3.青春期的主要心理变化及其卫生。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我保健的能力,用正确的方式指导自己健康渡过青春期。
【情感目标】:通过对青春期的了解,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师生之间密切交流,集中精力,努力学习,并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青春期的发育特点;2.正确对待青春期生理及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青春期的生理及心理变化,对自身变化进行适时合理的调整,健康度过青春期。
四、说学情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中,可能有一部分人已经进入青春期了。
因此,教师在课前要做必要的调查。
例如,从学校卫生室借来学生七年级以前的体检表进行分析研究;安排学生在课前测量一下身高和体重,或在全年级做一次问卷调查,以便了解进入青春期的学生的身体、生理和心理情况以及他们所产生的疑问。
五、说教法和学法采用问题讨论法,通过设疑引学,示例讨论、分析理解,答疑解惑、卫生保健等环节,实现本课教学目标。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给每一个同学发一张调查问卷,看一看同学们是否真正了解自己。
不写姓名。
对于问题的回答,同学们可以用“是”、“不是”或“不知道”的方式作为答案。
给大家两分钟时间。
1.你是几岁时身高开始突增的?2.男生:你出现喉结了么?女生:你的乳房开始发育了吗?(回答“是”或“不是”)3.男生:你有没有出现遗精(回答“有”或“没有”)女生:你有没有出现月经?月经期间你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么?4你觉得你是不是进入青春期了?5.你有没有突然感到很烦躁的时候?你是怎么调节自己的情绪的?6.你有没有喜欢过哪个女生(男生)?你为什么会喜欢她(他)呢?7你对自身的发育有没有产生困惑?是否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我们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真正地了解自己,从而促进我们身心健康地发展。
《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说课稿
![《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9438444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b.png)
《细胞的分裂和生长》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是初中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细胞的生命活动。
这部分知识不仅是细胞生物学的基础,也为后续学习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繁殖等内容奠定了基础。
在教材中,通过文字描述、图片展示和实验探究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细胞分裂和生长的过程、特点和意义。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对细胞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细胞的分裂和生长这一微观且抽象的过程,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不过,初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获取知识。
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模型和实验等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细胞的分裂和生长过程。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2)说出细胞生长的过程和结果。
(3)理解细胞分裂和生长与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关系。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细胞分裂和生长的图片、视频,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制作细胞分裂的模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1)体会生命的神奇和美妙,培养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2)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2)细胞生长的过程和结果。
2、教学难点(1)理解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细胞分裂和生长与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关系。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等直观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
(2)讲授法:对于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
(3)实验探究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五年科学《大脑》公开课教案、说课稿、评课稿
![五年科学《大脑》公开课教案、说课稿、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f79714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32.png)
一、教案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知道大脑对人体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究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 教学内容(1)大脑的结构:大脑皮层、小脑、脑干等。
(2)大脑的功能:思考、记忆、感觉、运动等。
(3)大脑的重要性:对人体生长发育、学习、工作等的影响。
3.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2)难点:大脑各部位的功能及其对人体的重要性。
4.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利用多媒体动画,直观展示大脑结构。
(3)小组合作,讨论大脑的功能及重要性。
5.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谜语引起学生对大脑的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大脑的结构。
(3)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大脑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1)绘制大脑结构图。
(2)写一篇关于大脑重要性的小作文。
二、说课稿1. 说课目标(1)让学生了解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知道大脑对人体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究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 说课内容(1)大脑的结构:大脑皮层、小脑、脑干等。
(2)大脑的功能:思考、记忆、感觉、运动等。
(3)大脑的重要性:对人体生长发育、学习、工作等的影响。
3. 说课重点与难点(1)重点: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2)难点:大脑各部位的功能及其对人体的重要性。
4. 说课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利用多媒体动画,直观展示大脑结构。
(3)小组合作,讨论大脑的功能及重要性。
5. 说课步骤(1)导入:通过谜语引起学生对大脑的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大脑的结构。
(3)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大脑的重要性。
三、评课稿1. 优点(1)教师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我们的大脑》说课稿(2)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我们的大脑》说课稿(2)](https://img.taocdn.com/s3/m/152ed59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26.png)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我们的大脑》说课稿 (2)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大脑》是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人脑的结构和功能。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让学生对人体的大脑有更深入的了解。
教材还设置了多个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掌握大脑的工作原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对人体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大脑的结构和功能还不是很清楚。
学生对于直观的图片和实物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尽量使用生动的图片和实物来帮助学生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说出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了解大脑的工作原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感受到科学的乐趣,培养对科学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大脑的工作原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我会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同时,我会使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谜语,引起学生对大脑的兴趣。
2.探究: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大脑模型,了解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3.讲解:我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大脑的工作原理。
4.实践:学生动手操作,模拟大脑的工作过程。
5.总结:学生归纳总结,说出大脑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
6.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大脑的特性,提高学习效率。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大脑的结构图和功能介绍。
结构图包括大脑的各个部分,如大脑皮层、脑干、小脑等,功能介绍则包括思维、记忆、感知等。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探究活动的参与度等。
通过这些评价,我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
九. 说教学反思在课后,我会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的反馈如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等。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5单元 4 身高的变化|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5单元 4 身高的变化|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8cbd5a01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9.png)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5单元 4 身高的变化|北师大版前言身高是人体生长最直观的体征之一,也是体现个体发育水平的一个指标。
本次数学课程将探讨身高变化的规律,并通过数据分析和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据统计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知识目标1.理解身高变化的规律及其在人体发育中的作用;2.掌握身高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3.运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概念来描述身高变化;4.学会使用数据表格和图表来展示身高数据。
教学重点1.理解身高变化的规律及重要性;2.掌握身高数据的收集、整理、处理和运用方法。
教学难点1.如何清晰地展现身高数据的分布规律;2.如何让学生理解身高变化数据中的差异性和规律性。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步骤1 引入主题通过点击ppt上的照片,让学生观察同班同学身高的变化,并分析身高变化的原因。
引导学生探究身高变化的规律,以及身高变化在人体发育中的作用。
步骤2 收集身高数据让学生以实验和问卷的方式收集班级同学的身高数据,整理数据表格。
教师在黑板上绘制直方图,让学生填入身高数据,并解释直方图的横轴和纵轴。
步骤3 分析身高变化数据教师让学生比较身高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并问学生它们有何不同。
引导学生讨论身高分布的偏态和集中趋势。
步骤4 展示身高数据利用Excel绘制折线图或散点图,展示班级同学身高的变化趋势。
同时让学生理解图表的组成和表示方法,并分析身高数据的变化规律。
步骤5 练习和总结教师让学生参考图表,运用所学方法来回答问题,如求某段时间身高的增长量、两个时间段身高的变化幅度等。
最后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归纳身高变化的规律和方法。
教学要点1.建立身高变化的概念和意义;2.学习身高数据的收集、整理、处理和运用方法;3.学习常用的统计方法,特别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4.掌握如何使用图表展示数据。
教学后记通过本次数学课,学生将深入了解身高变化的规律和重要性,并掌握了身高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展示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自己探究身高变化的规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我探索能力。
五年科学《大脑》公开课教案、说课稿、评课稿
![五年科学《大脑》公开课教案、说课稿、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e4e4950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57.png)
教案:五年科学《大脑》公开课教学目标:1. 了解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大脑对人类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 大脑的结构。
2. 大脑的功能。
教学难点:1. 大脑各部位的功能。
2. 大脑对人类学习的影响。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大脑模型。
3. 相关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人体最重要的器官是什么吗?3. 展示PPT,介绍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二、大脑的结构(10分钟)1. 展示大脑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大脑的形状和大小。
2. 介绍大脑的各个部位:大脑皮层、小脑、脑干、脊髓。
3. 讲解大脑各部位的功能和作用。
三、大脑的功能(10分钟)1. 展示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大脑的思维、记忆、感知等功能。
2. 引导学生思考:大脑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四、大脑对学习的影响(10分钟)1. 讲解大脑对学习的影响,如注意力、记忆力等。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讨论如何更好地利用大脑学习。
五、小结与拓展(5分钟)2. 布置拓展任务:查阅资料,了解大脑的更多信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PPT、大脑模型和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在讲解大脑对学习的影响时,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讲解大脑各部位的功能时,可以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以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
六、大脑的发育与健康(10分钟)1. 介绍大脑的发育过程,强调青少年时期大脑发育的重要性。
2. 讲解大脑健康的影响因素,如营养、睡眠、运动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自己的大脑健康?七、大脑的潜能与训练(10分钟)1. 展示PPT,介绍大脑的潜能和训练方法。
2. 讲解如何通过锻炼、学习、思维游戏等方法开发大脑潜能。
3.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潜能开发经历,讨论如何更好地挖掘自身潜能。
八、大脑与情绪(10分钟)1. 介绍大脑与情绪的关系,如大脑对情绪的调节作用。
《身体的结构》说课稿
![《身体的结构》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8971399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6c.png)
《身体的结构》说课稿身体的结构引言概述:身体的结构是人类生物学中的重要部分,了解身体的结构对于理解人体的功能和运作方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身体的结构,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
一、骨骼系统1.1 骨骼的组成:骨骼由骨头、关节和韧带组成,骨头是身体的支撑结构,关节连接骨头,韧带固定关节。
1.2 骨骼的功能:骨骼系统提供身体的支撑和保护,使身体能够保持姿势和进行运动。
1.3 骨骼的发育:骨骼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发育和变化,儿童的骨骼比成年人更柔软,容易受伤。
二、肌肉系统2.1 肌肉的分类:肌肉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骨骼肌负责人体的运动,平滑肌控制内脏器官的收缩和舒张,心肌使心脏跳动。
2.2 肌肉的结构:肌肉由肌纤维组成,肌纤维由肌原纤维和肌原纤维束构成。
2.3 肌肉的作用:肌肉通过收缩和放松产生力量,使身体能够进行各种运动和活动。
三、循环系统3.1 心脏的结构:心脏由心房和心室组成,心脏通过心脏瓣膜控制血液的流动。
3.2 血管的作用: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动脉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部位,静脉将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带回心脏,毛细血管起到连接动脉和静脉的作用。
3.3 血液的功能:血液通过携带氧气和营养物质,维持身体各部位的生命活动,同时还具有免疫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四、呼吸系统4.1 呼吸器官: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部,这些器官协同工作,使我们能够进行呼吸。
4.2 呼吸的过程:呼吸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通过肺部的气体交换,将氧气吸入体内,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4.3 呼吸的调节:呼吸受到神经系统和化学物质的调节,保持身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五、消化系统5.1 消化器官: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这些器官负责将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供给身体使用。
5.2 消化的过程:消化包括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两个过程,机械消化通过咀嚼和胃肠蠕动使食物变得更容易消化,化学消化则通过酶的作用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
《人体发育学》课程说课设计
![《人体发育学》课程说课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bf4070c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51.png)
知识文库 第06期200《人体发育学》课程说课设计程 进《人体发育学》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
本文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五个方面进行说课,为授课教师提供参考,以便进行课程改革及提高教学质量。
说课是授课教师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课程教学体会为基础,面对具有丰富教学研究水平的同行或专家将自己对该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阐述。
说课的方式使授课教师在经验交流与教学指导方面都受益匪浅。
现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体发育学》课程说课设计总结如下:一、课程目标《人体发育学》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
《人体发育学》是研究和探索人生发育全过程的科学,其主要对人生各个阶段各项功能的发生发展进行研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们加深对康复治疗技术内涵、外延的理解;形成本课程整体全面的理念;提高和促进康复治疗技术向更高的水平发展;为发育监测和评定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二、课程内容《人体发育学》课程内容的重点是婴幼儿期的发育,包括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言语语言、认知功能及情绪情感发育。
每个方面均从发育规律、影响因素及异常发育、发育评定来进行阐述。
其他的几个期,如胎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成人期也将分别进行讲解,但所占课时比例不多,约30%。
本课程的实训内容同样集中在婴幼儿期,除胎儿期安排一次实训课程外,其他期均不安排。
本门课程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安排在入学的第二学期开课,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必须先学习过《人体解剖学》、《康复医学概论》,否则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
本门课程为后期专业课程《物理治疗学》、《作业治疗学》、《语言治疗学》等奠定理论基础, 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程的学习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实践教学应具有实用性,避免模式单一。
实践教学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患者的心理状态,制定的康复治疗方案更加符合社会-心理-医学模式,更加人性化、个性化。
第19章第1节人的生殖和发育说课稿(第1课时)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19章第1节人的生殖和发育说课稿(第1课时)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43f41615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aa.png)
(2)通过分析生殖和发育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人体生殖和发育的尊重和珍视。
(2)增强学生的生命观念,提高他们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生理变化,培养健康的性心理。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受精过程、胚胎发育过程以及胎儿在母体内的生活环境。
3.案例分析:提供相关病例,让学生分析病因,提出解决方案,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4.课堂问答:设置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回答,检验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让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总结收获和不足。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实物模型:展示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其形态和功能。
2.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形式,生动展示受精过程、胚胎发育过程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互动白板:方便师生互动,实时展示学生的思考过程,提高课堂效率。
4.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提供的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学内容。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以问题导入:提出与生殖和发育相关的生活问题,如“为什么男生和女生的身体构造不同?”、“婴儿是如何在妈妈肚子里长大的?”等,引发学生的思考。
2.视频导入:播放与生殖和发育相关的趣味科普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3.胚胎发育过程:以时间为轴,展示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结合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胚胎的成长历程。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2fff2fca84254b35effd3409.png)
各位老师上午好,我是_____号考生。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
我将从教材、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十个部分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课程《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学前儿童生长发育概述》了解了生长、发育的概念以及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的保健要点,而这一节课学习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因为幼教工作者必须了解、研究和掌握儿童生长发育的共同规律,结合各年龄儿童的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卫生措施,以达到保护、促进、增强和提高学前儿童健康水平的目的。
二教学对象教学对象是幼教专业的中职学生。
中职学生基础知识比较差,但智力素质不差,他们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对新事、新观念容易接受,适应性强;作为教师必须注重发掘他们的潜力,努力实施因材施教。
加强实践的教学环节,改变“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2、能力目标:能结合各年龄儿童的具体情况分析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状况。
3、情感目标:具备针对学前儿童生长发育中出现的问题能采取必要的卫生措施的素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运用 1.讲授法、讨论法,例证法、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1.运用案例分析法,把相关的知识综合起来统一组织运用于具体个案的分析,以获得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能力;3.在探究问题时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以利于开放学生的思维。
五教学重难点:掌握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的规律,以及五种规律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准备: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让学生复习学前儿童生长发育概述并预习新课。
初中生物《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说课稿
![初中生物《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75bd07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0d.png)
初中生物《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说课稿一、说教材《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是选自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8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章依次讲述了“受精作用”、“人的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人体的主要系统”三部分的内容。
而本节主要在学生已了解生殖系统的基础上,帮助其科学地认识青春期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系列重要变化,以便建立正确性别意识,掌握青春期的自我卫生保健以及正确疏导青春期心理波动的方式、方法和途径,最终能够健康度过这人生的关键时期。
二、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较高,且求知欲强烈。
但缺乏对于生物的系统的认识,更多的是片面的认识。
因此其对青春期与性的理解有许多误区。
此外,对于本堂课的学习内容,许多学生会出现“不好意思”或“欲问又怕”等现象,因此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掌握好组织教学,健康地引导学生学习,树立学生的科学观。
三、说教学目标1.能识别人的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能描述青春期的主要特征;能知道青春期卫生的重要性。
2.通过自主阅读与小组讨论,提高观察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3.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保证健康成长。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人的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青春期的主要特征;青春期卫生的重要性。
难点:青春期的主要特征;青春期卫生的重要性。
五、说教法学法我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小组讨论等。
六、说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我将在上课伊始,提出以下问题(1)一个人的生命是从哪个时刻开始的呢?(2)“发育”指的又是什么呢?顺势导入本节课的标题。
通过复习的导入方式,不仅能够快速的吸引学生的关注,还能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
2.新课教学在此部分,我将从三个知识点展开说明。
(1)人的生长发育我通过展示图8-8人生长发育的几个阶段,并提出以下几个问题:①我们此刻处于哪个时期?②哪个阶段的时间最长?③成年期的形态与功能如何?预设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不难说出是他们正处于青春期,且成年期的时间最长,形态与功能上发生了许多变化。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的身体》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的身体》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6faf9a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7e.png)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的身体》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身体》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单元,主要内容包括:人体的基本结构、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
这一单元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身体的各个系统及其功能,培养他们关爱身体的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实例,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人体的奥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身边的人体现象产生过好奇。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他们对人体有一定的了解,但知识体系尚不完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完善他们对人体的认知。
此外,学生在本单元的学习中需要观察、实验、讨论等多种活动,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认识各系统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探究人体奥秘的兴趣,提高学生关爱身体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人体的基本结构、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教学难点: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体在微观层面的运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实物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人体的奥秘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探究:引导学生观察模型、实物等,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学生进行实验、讨论,深入剖析各系统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3.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知识体系。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1《骨骼》说课稿1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1《骨骼》说课稿1](https://img.taocdn.com/s3/m/b55c3ea0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ac.png)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1《骨骼》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骨骼》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骨骼的基本知识,包括骨骼的组成、分类、功能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到骨骼对人体的重要性,培养他们保护骨骼健康的意识。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骨骼的组成、骨骼的生长、骨骼的分类和功能。
这些内容都是围绕骨骼这个主题展开的,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骨骼,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骨骼有一定的认知,但还不够系统。
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他们可能会对骨骼的生长和分类产生好奇,但也可能会对一些专业术语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骨骼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骨骼的基本组成、生长过程和分类,知道骨骼对人体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骨骼健康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骨骼的组成、生长过程和分类。
2.教学难点:骨骼的生长过程和分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思考、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图片等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骨骼的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关于骨骼的谜语,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探究骨骼的组成:学生观察骨骼模型,了解骨骼的基本组成,如骨膜、骨质、骨髓等。
3.探究骨骼的生长: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了解骨骼的生长过程,如骨的生长、骨骺线的闭合等。
4.探究骨骼的分类: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实物,了解骨骼的分类,如长骨、短骨、扁骨等。
5.骨骼的功能: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不同骨骼的功能,如支撑、保护、运动等。
6.总结与拓展: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骨骼健康对人体的重要性,并提出保护骨骼的建议。
人体形态课程整体设计说课稿
![人体形态课程整体设计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54130e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9e.png)
要求学生撰写学习报告,总结自己在课程学习中 的收获和体会。
学生技能提升水平衡量指标
实验操作技能
观察学生在实验课上的操作表现,评估其对人体形态学实验技能 的掌握情况。
病例分析能力
通过病例分析题,检验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创新能力培养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或创新实践,评估其在人体形态学领域的创 新潜力。
持续监控和调整
在教学过程中持续监控风险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应对措施,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总结反思与持续改进方案
总结教学经验
在每个教学周期结束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总结,提炼 出成功的教学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反思教学方法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深入反思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效 性,探讨改进的可能性。
实验教学
临床见习
利用实验室资源,进行人体形态学的实验 操作,如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尸体解剖 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安排学生到医院相关科室见习,观察患者体 征和病变表现,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 合。
实验、实训等实践环节安排
实验课程
设置与理论课程相配套的实验项目, 如组织切片观察、器官模型制作等,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教学成果与荣誉
近年来,课程组教师获得多项教学成果奖和荣誉称号,如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优秀教师 等。同时,积极参与教材编写和学术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及现状
实验室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人体形态学实验室建设,近年来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实验室改造和设备更新。目前,实验室拥有 先进的解剖学标本、模型、显微镜等教学设备,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教学需求。
北京版体育一年级《第一节 认识身体》说课稿4
![北京版体育一年级《第一节 认识身体》说课稿4](https://img.taocdn.com/s3/m/a02bf076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ba.png)
北京版体育一年级《第一节认识身体》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北京版体育一年级《第一节认识身体》的说课稿,主要围绕对身体各部位的认识和了解展开。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对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功能和运动方式的介绍,旨在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对身体有更全面的了解,为今后的体育锻炼和健康生活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针对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身体发育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一些身体部位已经有基本的认知。
但对身体各部位的功能和运动方式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去感受和理解身体各部位的特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说出身体各部位的名称,理解身体各部位的功能和运动方式。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对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柔韧性和灵活性。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身体,注重锻炼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和功能。
2.教学难点:身体各部位的运动方式和协调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视频、音乐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身体各部位的特点。
六. 说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活动,如跳绳、捉迷藏等,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教学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身体各部位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身体各部位的名称,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3.教学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身体各部位的功能和运动方式,让学生通过实践去感受和理解。
4.实践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身体各部位的练习,如头部运动、手臂运动等,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5.游戏环节(10分钟):设计一些与身体部位相关的游戏,如“找不同”、“身体部位接力”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对身体各部位的认识。
六年级科学学习人体生长发育优秀教案范本
![六年级科学学习人体生长发育优秀教案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1fd12efe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09.png)
六年级科学学习人体生长发育优秀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掌握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2. 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人体生长发育的现象,并能分析与生长发育相关的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健康生活和适当运动的意识,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长发育观。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理解影响因素。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成长与发育的差异,以及人体生长发育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过程【前导活动】1. 启发思考:通过展示一幅人体生长发育图,引发学生对人体生长发育的兴趣。
2. 激发热情:观看一段关于人体生长发育的视频,学生积极参与,了解到人体的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主体活动】1. 导入新知: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观察一些现象,引导他们思考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
2. 讲解生长发育规律:通过PPT或黑板展示的形式,向学生系统地介绍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例如:身高与年龄的关系、体重与年龄的关系等。
3. 引入影响因素: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小组讨论。
随后,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并对每个因素进行详细解释。
4. 案例分析:通过多个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5. 游戏互动:设计生长发育知识的问答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巩固所学内容。
6. 小结提醒:向学生复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提醒他们今后关注个人的生长发育情况。
【拓展活动】1.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进行一项与人体生长发育有关的实践,例如记录自己每天的身高变化或制定一个科学的运动计划。
2. 知识应用: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记录身边人的生长发育情况,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和分享。
四、教学评价1. 自我评价: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表现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进行自我评价。
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和点评,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共同进步。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启发思考、案例分析和互动游戏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初中教案人体概述
![初中教案人体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4ebe5988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ae.png)
初中教案人体概述课程目标:1. 了解人体的主要器官和功能;2. 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协调;3. 理解人体生长发育的过程和特点;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1. 人体的主要器官和功能;2. 人体的系统相互作用和协调;3. 人体生长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身体,思考人体由哪些部分组成;2. 提问:你们知道人体的主要器官有哪些吗?它们各自有什么功能?二、讲解人体的主要器官和功能(15分钟)1. 讲解人体的主要器官,如心脏、肺、肝脏、大脑等,以及它们的功能;2.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器官的结构和功能;3. 举例说明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协调作用。
三、讲解人体的系统相互作用和协调(15分钟)1. 讲解人体的八大系统,如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2. 阐述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调,如循环系统为各个器官提供氧气和营养,呼吸系统为循环系统提供氧气等;3. 举例说明人体在运动、学习、工作等过程中的协调作用。
四、讲解人体生长发育的过程和特点(15分钟)1. 讲解人体生长发育的阶段,如婴儿期、幼儿期、青春期等;2. 阐述人体生长发育的特点,如身高、体重的增长,器官功能的成熟等;3. 引导学生了解生长发育中的生理变化,如青春期的第二性征等。
五、总结与思考(10分钟)1. 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相互作用和协调、生长发育等方面的知识;2. 提问:你们认为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最有趣的现象是什么?为什么?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回答人体的主要器官和功能;2. 学生能理解人体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协调;3. 学生能了解人体生长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资源:1. 人体器官和功能的图片和实物展示;2. 人体的系统相互作用和协调的示意图;3. 人体生长发育的图片和资料。
《人体的外衣皮肤》说课稿
![《人体的外衣皮肤》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23d61f7af45b307e971972e.png)
《人体的外衣皮肤》说课稿《人体的外衣皮肤》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应聘幼儿园教师的××号考生,今天我抽到的说课的题目是《人体的外衣——皮肤》,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活动方法、说活动准备、说活动过程、说活动延伸这六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一)教材地位及作用本节活动是一节幼儿园大班的健康领域教学活动,《人体的外衣——皮肤》主要介绍了皮肤可以感知很多事情,皮肤是光滑的以及皮肤的构成。
本活动对于幼儿理解身体的奥秘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内容,“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二)活动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地位和作用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的三维活动目标:1.情感目标:能够对本活动内容感兴趣,养成爱护皮肤,保护皮肤的习惯。
2.认知目标:能够说出皮肤的构成。
3.能力目标:能够发展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未知事物的认识能力。
(三)活动重难点根据以上对于教材及活动目标的分析,我确定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如下:1.教学重点:了解皮肤的构成。
2.教学难点:养成爱护皮肤,保护皮肤的习惯。
二、说学情大班幼儿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好学好问,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
所以本次活动主要采用了感知体验法,使幼儿通过真实而有意义的活动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促进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说活动方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应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
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活动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采用感知体验法、观察法、发现法等活动方法展开本次活动。
通过自主探索获取知识和经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TNR)
检查时的体位为仰卧位,面部朝上,头部处于中间位,上下肢处于伸展 位。检查时施加的刺激是使头部转向一侧。 阴性反应:无论患儿的头部转向哪一 侧,被检查患儿的肢体都无任何反应。
阳性反应:当头部向侧方旋转,处于同
侧一方的上下肢伸展或者伸肌的肌紧张 度增高,而另一侧的上下肢屈曲或者屈 肌的紧张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 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一切反射都必须通 过反射弧来实现。
反射的出现与消失
1.从发育神经学的角度观察小儿反射的发育,反射表现 出明显的规律性。
2.新生儿期的反射是脊髓、脑干下部水平的神经发育, 称为原始反射。
3.生后2个月时的反射是桥脑水平的神经发育,以紧张性 颈反射占优势。
评价:阳性反应在小儿出生后的4个月到6个月之间出现为正常。6个月以后 出现阳性反应,则有可能是神经系统育停滞或迟缓的一个症侯。6个月以 后包括成年,如果非对称性颈反射呈阳性反应,那么无论在哪个年龄段 出现都是病理性的一个症候。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检查体位是四肢立位或者是趴卧在检查者的双膝上。检查时施加的刺激是 使头部前屈。
4.生后4个月时的反射,神经的发育达中脑水平,原始反 射逐渐消失,出现中脑水平的立直反射。
5.生后10个月左右,神经的发育达皮层水平,因此小儿 出现皮层水平的平衡反射。
出生即有,终身存在的反射
角膜反射 瞳孔对光反射 咽反射 吞咽反射 呼吸反射 咳嗽反射 排便反射
出生即有,随后消失的反射
发育的概念 神经的发育
神经系统的发育
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 周围神经系统的发育
神经反射的发育
运动功能的发育
粗大功能的发育 精细功能的发育
人体发育学理论
认知言语的发育 心理社会的发育
反射发育的基本特点
反射与反射弧 1.反射(reflex) :机体在神经系统调节下,对各种 刺激不随意运动的应答反应。反射的出现,反射弧 必须完整,反射是人类一切神经活动的基本形式, 是随意运动的基础。
脑神经 (12对) 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31对)
脑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 神经系统
脑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
躯体神经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内脏神经
传入神经 (自主神经)
传出神经 植物神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1)大脑皮质沟回的形成
2)脑重的发育
脑重
出生350g 6月-9月600~700g
12月900g 2~3岁900g11250g 6~7岁1280g 成人1500g
第一节二、研究范围
发育的概念 神经的发育
神经系统的发育
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 周围神经系统的发育
神经反射的发育
运动功能的发育
粗大功能的发育 精细功能的发育
人体发育学理论
认知言语的发育 心理社会的发育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脑 (大脑、小脑、间脑、中脑、脑桥、延髓)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 (31个节段包括颈8、胸12、腰5、骶5、尾1) 神经系统
吸吮反射 觅食反射 拥抱反射 握持反射 踏步反射 交叉内收肌反射 颈肢反射 立足反射
侧弯反射 吸引反射 颈翻正反射 屈肌反射 伸肌反射 对侧伸肌反射 不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对称性颈紧张反射 紧张性迷路反射
先天性非条件反射
紧张拥性抱颈反反射射
踏步反射
握持反射
爬行反射
占体重% 10%~12%
2%~3%
占成人脑重% 25% 50% 60% 75%
80%~90%
大脑功能发育:
3岁时接近成人(条件反射的形成比较稳定和 巩固)
8岁时达成人水平(行为变得有意识)
小脑的发育
出生时---较差 6个月达高峰,以后减慢. 2岁时发育仍不完善, 6岁时达成人水平
脊髓发育
脊髓在胚胎期已开始发育,出生时形态结构较 完善,2岁时与成人相似。婴幼儿脊髓的比例 相对较成人长,胎儿期达骶管,新生儿达第二 腰椎下缘,4岁时达第一腰椎。
周围神经的发育
神经纤维髓鞘发育 出生时神经纤维少、轴突与树突少,神经细胞 的连接少.
➢ 神经纤维髓鞘化不完善
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结构和化学物质的 变化是导致人体发育过程中行为和功能变化的 根本。
人体发育学属于发育科学(developmental science)的分支领域, 是研究人体发生、发育全 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包括对人生各个阶 段的运动功能、智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 人格特征的研究。
其研究包括人体的发生、发育、成熟及衰 退这一人生轨迹的全过程。
人体发育学对于康复的意义: (一)正常发育规律 1.生理功能发育 2.心理功能发育 3.社会功能发育 (二)异常发育及其影响因素 (三)发育评定
交叉性伸展
检查方法是,让患儿处于仰卧位,面部朝上,头部呈中间位,一侧下肢屈 曲,另一侧下肢伸展,检查时施加的刺激是让处于伸展位的下肢屈曲。
阴性反应: 如果让处于伸展位的下肢屈曲, 另—侧的下肢仍处于屈曲状态
阳性反应:
如果让伸展位的下肢屈曲, 随即,最初屈曲状态的下肢变成伸 展位
评价:阳性反应在小儿出生后的2个月之内出现为正常反应,如果在小儿出 生2个月之后仍然出现阳性反应,那么,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停滞或迟缓的 一个症侯
康复教研室 古琨如
人体发育学基础
受
胎
精
儿
卵
儿 童
青 少 年
成 年
婴 幼 儿
青 年
老 年
发育的概念 神经的发育
神经系统的发育
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 周围神经系统的发育
神经反射的发育
运动功能的发育
粗大功能的发育 精细功能的发育
人体发育学理论
认知言语的发育 心理社会的发育
发育(development):在生物体生活史中,构 造和功能从见到到复杂的变化过程
(二)发育:(成长、成熟) 1、成长:指体格的增大,反映量的变化,质的变 化称为发育。 2、成熟: (1)生物学:指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在有机结合 成长的过程中成为完全发育状态。 (2)心理学:指内在自我调节机制的完成和完善 状态,自我调节决定个体发育方向、发育顺序、 显露时期等。
(三)人体发育学的定义
阴性反应:上下肢的肌紧张度没 有变化。
阳性反应:上肢屈曲,或者说
是上肢的屈肌肌紧张度占优位;而下肢 伸展或者说下肢的伸肌肌紧张度占 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