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__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
乙醇乙酸反应_实验报告
![乙醇乙酸反应_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a5ea930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cf.png)
1. 了解乙醇与乙酸反应的原理及条件;2. 掌握实验操作步骤,观察反应现象;3. 学习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层分离;4.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乙醇与乙酸在浓硫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下:CH3CH2OH + CH3COOH → CH3COOCH2CH3 + H2O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烧杯、分液漏斗、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锥形瓶、蒸馏装置等;2. 试剂:乙醇、乙酸、浓硫酸、碳酸钠、饱和碳酸钠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检查仪器是否完好;2. 将10 mL乙醇和10 mL乙酸倒入烧杯中;3. 慢慢加入2 mL浓硫酸,边加边搅拌,防止局部过热;4. 将烧杯置于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保持微沸状态,持续反应30分钟;5. 停止加热,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6. 将反应液倒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7. 打开分液漏斗下端的活塞,放出下层水层;8. 将上层乙酸乙酯收集于锥形瓶中;9. 将乙酸乙酯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振荡,观察现象;10. 将反应后的溶液进行蒸馏,收集蒸馏产物。
1. 反应过程中,溶液逐渐变浑浊,产生白色固体;2. 分液漏斗静置后,溶液分为两层,上层为乙酸乙酯,下层为水;3. 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后,溶液分层,上层为无色透明液体,下层为无色透明溶液;4. 蒸馏过程中,收集到无色透明液体。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乙醇与乙酸在浓硫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2. 反应过程中,浓硫酸作为催化剂和吸水剂,提高了酯的产率;3. 分液漏斗分层分离,成功提取乙酸乙酯;4. 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后,乙酸乙酯与水分离,验证了实验结果;5. 蒸馏过程中,收集到无色透明液体,证实了乙酸乙酯的生成。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完成了乙醇与乙酸反应的实验操作,观察到了实验现象,并分析了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在浓硫酸催化下,乙醇与乙酸可以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
![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a521003c69dc5022abea006d.png)
乙酸乙酯
77
②防倒0.吸90
微溶
【其它防倒吸方法】
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
【实验原理】
CH3COOH+HOC2H5 催化剂
酯化反应:
CH3COOC2H5+H2O 乙酸乙酯
酸跟醇作用,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酯化反应中酸和醇分子内的化学键 怎样断裂?
探究:酯化反应的本质
可能一
——酯化反应的脱水方式
O
O
12.初识生活中的一些含氧有机化合物
12.2醋和酒香
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 蔡兴
你知道吗?
“酒是陈的香”
烧鱼时加点醋和酒,这样鱼的 味道就变得无腥、鲜美。
这些原理都可以用化学知识解释哦!
【学生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
【实验仪器】:
乙醇、乙酸 、浓硫酸
水浴
饱和碳酸 钠溶液
铁架台(带铁夹和铁圈) 酒精 灯 石棉网 大试管(带单孔橡皮 塞)1根 玻璃导管 试管2根 烧杯 2个 量筒 碎瓷片 火柴
不是;主要杂质是乙酸和乙醇;分液;分液漏斗
问题6.饱和碳酸钠的作用是什么?
(1)反应乙酸
(2)溶解乙醇
(3)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几种物质的物理性质
问物乙题质酸7.为液什面么上沸1使方1点7用?.9/℃长导管?1密导.0度5管/(口g/m为L什) 么要水易在溶溶性溶液的
乙醇
78.5 ①导管0.的78作93用:导气、冷易疑溶;
酸 分离方法
、 (分液)
乙
醇
乙酸乙酯
乙酸钠、 乙醇、Na2CLeabharlann 3分离方法(蒸馏)
乙醇
加入试剂
乙酸钠、 (稀H2SO)4
酯化反应
![酯化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1238dff04693daef5ef73d90.png)
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
3.注意事项
导管不插入液面以下的目的: (5) 导管不插入液面以下的目的:防止倒吸 导管为什么不插入液面以下? 导管为什么不插入液面以下? (6)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①减小乙酸乙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能否用氢 饱和碳酸钠溶液有什么作用 碳酸钠溶液有什么作用? (6) 饱和碳酸钠溶液有什么作用 能否用氢 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利于产物析出。 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利于产物析出。②吸收 氧化钠溶液代替 溶液代替? 氧化钠溶液代替? 蒸出的乙醇。 除去蒸出的乙酸。不能用 蒸出的乙醇。③除去蒸出的乙酸。不能用 NaOH溶液代替 溶液代替Na 溶液,因为NaOH NaOH溶液代替Na2CO3溶液,因为NaOH 溶液碱性强,会使乙酸乙酯水解 乙酸乙酯水解, 溶液碱性强,会使乙酸乙酯水解,重新生成 乙酸和乙醇。 乙酸和乙醇。
物质 乙醇 乙酸 乙酸乙 酯 浓硫酸 (98%)
熔点(℃ 沸点 沸点(℃ 密度 密度(g·cm-3) 熔点 ℃)沸点 ℃)密度 0.789 -117.0 78.5 16.6 117.9 1.05 -83.6 77.1 0.90-Βιβλιοθήκη 338.01.84
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
3.注意事项
(1)混合乙酸 ,乙酸浓硫酸时, (1)混合乙酸、乙醇、浓硫酸时,要将浓硫 乙醇, (混合乙酸、乙醇、,浓硫酸的滴加 1)乙醇 乙酸, 慢慢注入乙醇中 乙醇中, 再加入乙酸。 酸慢慢注入乙醇中,冷却后再加入乙酸。 顺序是怎样的? 顺序是怎样的? 冷却后再加入乙酸 碎瓷片有什么作用? (2) 碎瓷片的作用:防止暴沸 碎瓷片有什么作用 碎瓷片的作用: ? (3) 浓硫酸在反应中有什么作用? 浓硫酸的作用: 浓硫酸在反应中有什么作用? 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和吸水剂 温度过高反应物易被蒸出, (4) 温度过高反应物易被蒸出,不利于产物 反应过程中温度是否越高越好? (4) 反应过程中温度是否越高越好 生成,需要小火微沸(60~70度 ? 生成,需要小火微沸(60~70度)。
实验探究乙酸和乙醇的制备
![实验探究乙酸和乙醇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5bfe4b71c850ad02de80419f.png)
点(77.5℃)比较接近,若用大火加热,反应物容易随
生成物(乙酸乙酯)一起蒸出来,导致原料的大量损
失;另一个方面,温度太高,
(4)试管B中的液体分成上下两层,上层油状液体无 色(可以闻到水果香味),下层液体(浅)红色,振荡后 下层液体的红色变浅 B (5)①增加了温度计,便于控制发生装置中反应液的 温度,减少副产物的产生;②增加了分液漏斗,有利 于及时补充反应混合液,以提高乙酸乙酯的产量; ③增加了水冷凝装置,有利于收集产物乙酸乙酯
一支30 mL的大试管(A)中注入4 mL乙醇,缓慢加入
1 mL的浓硫酸,边加边振荡试管,待冷却至室温时,
再加入4 mL乙酸并摇匀。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OOH+HOCH2CH3
浓硫酸 △
CH3COOC2H5+H2O。
(2)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主要有3个:①使混入乙
酸乙酯中的乙酸与Na2CO3反应而除去;②使混入的 乙醇溶解;③使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减小,减少其损
经过上述处理后的液体放入另一干燥的蒸馏瓶内,再 蒸馏,弃去低沸点馏分,收集温度在76~78℃之间的 馏分即得纯的乙酸乙酯。故选B (5)对比两个实验装置图,结合乙酸乙酯制备过程中 的各种条件控制,可以看出后者的三个突出的优点: ①增加了温度计,便于控制发生装置中反应液的温 度,减少副产物的产生;②增加了分液漏斗,有利于及 时补充反应混合液,以提高乙酸乙酯的产量;③增加 了水冷凝装置,有利于收集产物乙酸乙酯。
乙酸和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方程式
![乙酸和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方程式](https://img.taocdn.com/s3/m/cd9778ba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8d.png)
乙酸和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方程式乙酸和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方程式是一个酯化反应。
在这个反应中,乙酸和乙醇在酸性条件下结合生成乙酸乙酯,并释放水分子。
简单来说,这是一种醇和酸之间的酯化反应。
酯化反应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学反应。
在这个反应中,有机酸(也称为羧酸)和醇结合生成酯,并释放水分子。
乙酸和乙醇是最常见的反应物之一,生成的乙酸乙酯也是最常见的产物之一。
乙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乙醇的化学式为CH3CH2OH,乙酸乙酯的化学式为CH3COOCH2CH3。
在反应中,乙酸中的羧基与乙醇中的羟基发生酯化反应,形成乙酸乙酯。
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CH3COOH + CH3CH2OH → CH3COOCH2CH3 + H2O这个方程式表示了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过程。
乙酸中的羧基(COOH)和乙醇中的羟基(OH)通过酯键(O=C-O)结合在一起,同时释放一个水分子(H2O)。
产物是乙酸乙酯(CH3COOCH2CH3),也称为乙酸乙酯或醋酸乙酯。
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水果样的香味。
它常用作溶剂,在许多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化妆品、香水、油墨、胶水等。
乙酸乙酯还可用作制备其他有机物的中间体,例如酯类化学品、医药品和农药。
酯化反应是一种可逆反应,也就是说产物可以再次分解为反应物。
这是由于酯的可逆水解性质。
在适当的条件下,乙酸乙酯可以分解为乙酸和乙醇。
这个反应被称为水解反应。
乙酸和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酯化反应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
最常用的条件是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进行。
常用的酸性催化剂包括硫酸、磷酸和硼酸等。
这些催化剂可以提供酸性条件,促进乙酸和乙醇反应的进行。
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将乙酸和乙醇混合并加入一定量的酸性催化剂来进行乙酸乙酯的制备。
混合物可以在恒温的条件下搅拌反应一段时间,直到反应完成。
然后通过蒸馏的方法分离乙酸乙酯和水。
在工业生产中,乙酸和乙醇酯化反应通常使用连续流程进行。
反应物在加热和加压条件下通过催化剂床。
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现象
![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e6d83875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91.png)
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现象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反应,常用于制备酯类化合物。
本文将从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反应机理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介绍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现象。
1. 反应原理:酯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由酸和醇通过酯化反应生成。
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是指由乙酸和乙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
酯化反应是一种可逆反应,反应得到的乙酯可以通过水解反应重新分解为乙酸和乙醇。
2. 反应条件: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需要适当的温度和催化剂的存在。
一般情况下,反应温度在醇体系中的沸点以下,通常在40-50摄氏度之间,可以提高反应速度。
常用的酯化反应催化剂包括强酸类催化剂如硫酸、磷酸等。
3. 反应机理: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是一个酸碱催化的反应过程。
首先,乙酸中的H+离子和乙醇中的-OH离子发生质子转移,生成乙酸阳离子和乙醇的氧负离子。
然后,乙酸阳离子和乙醇的氧负离子发生亲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整个反应过程可以简化为以下方程式:乙酸+ 乙醇⇌乙酸乙酯+ 水4. 应用领域: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领域和重要作用。
首先,酯类化合物在工业上广泛用于制备溶剂、香料、涂料、塑料等。
酯类化合物还被用作食品和药品的添加剂,具有调味、溶胶和保存等作用。
其次,酯化反应也可以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等生物燃料。
此外,乙酸乙酯还被广泛用作溶剂、清洁剂和浸渍剂等。
综上所述,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反应,在化学工业和生物能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合适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可以高效地制备酯类化合物,满足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对化学品的需求。
酯化反应的研究和应用,对于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的化学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
![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a27bdd146bec0975f465e2be.png)
6. 酯化反应原理:
HO ①
H —C—C—O—H
方式一:酸脱氢、醇脱羟基 H
②
+ + CH3COOH
HOCH2CH3
18O
浓硫
△
酸
CH3COOCH2CH3
H2O
18O
方式二:酸脱羟基、醇脱氢
+ + CΒιβλιοθήκη 3COOHHOCH2CH3
18O
浓硫
△
酸
CH3COOCH2CH3
18O
H2O
7.酯化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 做鱼时加醋加酒味道香醇。
2.实验现象: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的油状液体,并可闻到香味。
3.实验结论:
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了一种具有香味的油状液体
4.反应方程式:
+ + CH3COOH
HOCH2CH3
浓硫
△
酸
CH3COOCH2CH3
H2O
酸
醇
酯
水
5.酯化反应概念:
酸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逆反应为酯的水解反应。
酒越陈越香 醋能解酒吗? 香醋
在身体发生酯化反应微乎其微,所以用 醋解酒,不可靠。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再见
高中化学
酯化反应
乾县杨汉高中 刘 敏
做鱼时加一点 醋,加一点酒, 做出的鱼味道 特别香醇。你 想知道是为什 么吗?
酒越陈越香
1982年的拉菲
醋能解酒,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发生了酯化反应
乙酸的酯化反应
1.实验: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mL乙醇,然 后边加边震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mL 浓硫酸和2mL冰乙酸,按图连接好 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 的蒸汽经导管通到饱和碳酸钠溶液 的液面上,观察现象。
乙醇与乙酸反应的实验报告
![乙醇与乙酸反应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fa8aca8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b8.png)
乙醇与乙酸反应的实验报告
《乙醇与乙酸反应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乙醇与乙酸的反应,探究它们之间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特点。
实验材料:
乙醇、乙酸、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火柴、试管夹、滴管、烧杯、玻璃棒等。
实验过程:
1. 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乙醇;
2. 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乙酸;
3. 将两支试管放置在试管架上,分别用试管夹固定;
4. 使用滴管将乙醇滴入乙酸中,同时用玻璃棒搅拌;
5. 观察反应过程中的变化,包括气体的产生、温度的变化等。
实验结果:
在滴加乙醇的过程中,观察到试管中产生了气泡,并且有一些气体逸出。
同时,试管外表面也感觉到了一些温度的变化,变得有些凉爽。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应,试管中的液体逐渐变得浑浊,并且产生了一些沉淀物。
实验分析:
乙醇与乙酸的反应属于酯化反应,即醇与酸在酸性条件下发生酯的生成。
在这
个实验中,乙醇和乙酸反应生成了乙酸乙酯,同时释放出了一些二氧化碳气体。
而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变化和气泡的产生则表明这是一个放热反应。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到了乙醇与乙酸的反应过程,并了解了它们之间的化
学性质和反应特点。
这不仅增加了我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也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总结:
乙醇与乙酸的反应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次深入了解化学反应过程的机会,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我们对这两种物质的性质和反应过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能够继续努力,探索更多有趣的化学实验,丰富我们的化学知识。
乙酰乙酸乙酯实验报告
![乙酰乙酸乙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90bf70e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ac.png)
乙酰乙酸乙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酯化反应制备乙酰乙酸乙酯,并探究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和条件。
实验原理: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是一种酯化反应。
反应的化学式为:CH3COOH + CH3CH2OH → CH3COOCH2CH3 + H2O。
在反应中,乙酸和乙醇经过酯键的形成,生成乙酰乙酸乙酯和水。
反应中加入稀硫酸催化剂可以促进反应的进行。
实验过程:1.实验器材准备:烧杯、量筒、滴定管、酒精灯、反应瓶、漏斗、温度计等。
2.将20mL乙醇和20mL乙酸分别加入反应瓶中。
3.加入几滴硫酸催化剂,并使用漏斗将秤好的乙酰化剂滴加至反应瓶中。
4.将反应瓶装置于水浴中,水浴温度控制在100℃左右,并搅拌反应物,使其充分反应。
5.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液加入到烧杯中,使用饱和氯化钠溶液进行分液,分离出乙酰乙酸乙酯层。
6.将分离出的乙酰乙酸乙酯层过滤,然后在蒸馏水中进行再次分离和提纯。
7.最后,将制备好的乙酰乙酸乙酯液体通过滴定管收集至预先准备好的容器中。
8.对实验结果进行测量并分析。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得到的乙酰乙酸乙酯的产率为83.2%。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实验室环境温度的变化和稀硫酸催化剂的量都能够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实验分析:1.从实验得到的结果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乙酰乙酸乙酯的制法受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加入催化剂的量等因素的影响。
当反应温度控制在100℃左右时,反应时间在1-2小时左右,催化剂的量在10-20滴左右时,得到的结果较为稳定。
2.另外,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保持实验器材的清洁和储存状态。
在加入乙酰化剂时,需要先称量好量再加,防止出现误差。
同时,制备出的乙酰乙酸乙酯需要及时密封储存,防止挥发和氧化。
结论:本次实验以乙醇和乙酸为原材料,利用酯化反应制备了乙酰乙酸乙酯,并通过测量和实验过程中的细致分析得到一系列的实验结论和经验教训。
同时,实验结果也为生产乙酰乙酸乙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指导。
乙酸与乙醇的反应方程式
![乙酸与乙醇的反应方程式](https://img.taocdn.com/s3/m/63a0815c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f8.png)
乙酸与乙醇的反应方程式乙酸与乙醇的反应方程式引言乙酸和乙醇是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乙酸是一种有机酸,常用于制作食品、药品和化妆品。
乙醇是一种有机醇,常见于酒精饮料、溶剂和清洁剂中。
本文将探讨乙酸与乙醇的反应方程式及其化学性质。
一、乙酸与乙醇的反应方程式乙酸(CH3COOH)与乙醇(C2H5OH)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形成乙酸乙酯(醋酯)和水。
反应方程式如下:CH3COOH + C2H5OH →CH3COOC2H5 + H2O该反应是一个酯化反应,也是醇和酸之间常见的反应类型。
在反应中,羧酸中的羧基(COOH)脱去酸性氢离子(H+),形成酰基(COO-),而醇中的羟基(OH)脱去氢离子(H+),形成氧阴离子(O-)。
然后,酰基和氧阴离子通过一个酯键(C-O)结合在一起,形成酯分子。
二、乙酸乙酯的化学性质乙酸乙酯(醋酯)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水果香味。
它易燃,可溶于有机溶剂如醇、醚和芳烃。
以下是乙酸乙酯的一些重要化学性质:1. 酯水解乙酸乙酯可以与水发生反应,水解成乙酸和乙醇。
反应如下:CH3COOC2H5 + H2O → CH3COOH +C2H5OH 该反应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因为生成的乙酸作为催化剂加速了水解反应的进行。
2. 酯酸酯交换反应乙酸乙酯可以与其他羧酸酯发生酯酸酯交换反应。
在该反应中,酯的酰基与另一个酸酯的羟基发生交换,生成两个不同的酯。
CH3COOC2H5 +CH3COOCH3 → CH3COOCH3 + CH3COOC2H53. 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酯也可以在碱性条件下水解。
在此情况下,酯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羧酸盐和醇。
CH3COOC2H5 + NaOH → CH3COONa + C2H5OH 该反应常用于醋酸乙酯的工业合成中,通过碱水解醋酸乙酯制备醋酸。
三、应用乙酸乙酯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溶剂由于乙酸乙酯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它经常被用作有机溶剂。
实验探究__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
![实验探究__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e1621740af1ffc4ffe47ac80.png)
返回
酸乙酯。(5)试管内液体分层,上层为油状液体,
因为乙酸乙酯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答案 (1)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
(2)在试管a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
(3)①加快反应速率 ②及时将产物乙酸乙酯蒸出, 以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4)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并减少乙 酸乙酯的溶解
(1)试管a中需要加入浓硫酸、冰醋
酸和乙醇各2 mL,正确的加入顺序 及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防止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 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管b中加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
实验探究 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
1.实验试剂:乙醇、乙酸、浓H2SO4。
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3.乙酸乙酯制备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1)试剂的加入顺序为:乙醇、
浓硫酸和冰醋酸,不能先加浓
硫酸。 (2)浓硫酸在此实验中起催化 剂和吸水剂的作用。 (3)要用酒精灯小心加热,以防止乙酸和乙醇大量 挥发,液体剧烈沸腾。
(4)防暴沸的方法: 盛反应液的试管要倾斜约45°,试管内加入少量碎 瓷片。 (5)长导管的作用:导气兼起冷凝作用。 (6)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醇和 乙酸,同时减少乙酸乙酯的溶解,便于分层析出与观 察产物的生成。 (7)防倒吸的方法: 导管末端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或用球形干燥 管代替导管。 (8)不能用NaOH代替Na2CO3,因为NaOH溶液碱性很 强,会使乙酸乙酯水解。 (9)提高产率采取的措施(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①用浓H2SO4吸水,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沪科版高二化学下册教案
![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沪科版高二化学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754dda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e.png)
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沪科版高二化学下册教案1. 知识储备乙酸和乙醇酯化反应是一种醇和酸的酯化反应,是化学生产、生活中常见的重要反应之一,广泛运用于药品、香料等行业。
酯化反应是指醇和酸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酯的过程,其一般方程式为:酸 + 醇→ 酯 + 水其中,乙酸和乙醇为反应物,生成的是乙酸乙酯和水。
2. 实验操作及结果2.1 实验操作1.将一定量的乙酸加入干净的锥形瓶中;2.加入约等于乙酸一倍体积的浓烈无色酒精(也就是乙醇),并加入2-3滴浓磷酸,用瓶塞塞紧;3.轻轻摇晃瓶子,促进反应;4.放到通风处密闭反应30分钟左右,观察反应结果。
2.2 实验结果在反应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白色浓烟,并且反应过程可以看作瓶子内发生了轻微的震动,说明乙酸和乙醇酯化反应正在进行。
2.3 实验分析乙酸和乙醇酯化反应通常需要一定的催化剂,常用的有硫酸、磷酸等。
在该实验中使用的是浓磷酸,因为乙酸和乙醇的自发反应速度较慢,加入催化剂后反应速度可以得到大大的提高。
3.1 乙酸和乙醇的特性乙酸(CH3COOH)是一种有机化合物,透明或微黄色液体,有刺激性臭味,密度为1.05g/cm³,沸点为118.2°C。
乙酸可溶于水、醇和乙醚等溶剂。
乙醇(C2H5OH)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在常温下熔点为-114.1℃,沸点为78.5℃。
乙醇可被水和其他常见溶剂溶解,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溶剂,也被广泛用于制备醚、酯、乙醚、乙酸、丙酮等。
3.2 酯化反应的原理酸与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原理是:酸中的羧基反应后与醇中的氢键合形成酯,同时分出水。
酸酐是酯化反应的最终产物之一,但在反应中形成的是酸酯其一般方程式为:RCOOH + HO-R’ → RCOOR’ + H2O其中,RCOOH 为酸(如乙酸),HO-R’ 为醇(如乙醇),生成了酯(如乙酸乙酯)和水。
3.3 酸、醇与催化剂的作用机理酸、醇和催化剂之间的作用机理如下:•酸:酸可以促进羧基的离子化和醇分子之间的氢键键合;•醇:醇分子中的羟基(OH)可以和酸分子中的羧基(COOH)进行反应;•催化剂: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加速酯化反应的进行。
乙酸乙酯制备实验实验报告
![乙酸乙酯制备实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fd1c15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ae.png)
乙酸乙酯制备实验实验报告乙酸乙酯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化合物,它可以通过醋酸和乙醇反应制备得到。
本实验旨在通过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制备乙酸乙酯,并对实验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
实验步骤如下:1. 实验前准备:- 清洗实验仪器和玻璃器皿,确保无杂质。
- 准备乙酸和乙醇,保证其纯度。
- 准备酸碱中和试剂,用于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
2. 实验操作:- 在反应瓶中加入适量的乙酸。
- 慢慢滴加乙醇到反应瓶中,并同时搅拌反应体系。
- 在反应过程中,可适量添加酸碱中和试剂,以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
-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瓶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使产物充分析出。
3. 实验观察和记录:- 反应过程中,可以观察到乙酸和乙醇逐渐混合,并产生较浓的酯类气味。
- 反应结束后,可以观察到反应体系中形成了透明的液体产物。
4. 结果分析:- 通过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成功制备了乙酸乙酯。
- 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香味,可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
5. 实验总结:- 本实验通过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制备了乙酸乙酯。
-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乙酸和乙醇的反应过程,并记录了实验结果。
- 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有机酯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总的来说,乙酸乙酯制备实验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有机合成实验,通过此实验,我们可以学习到有机酯化反应的原理和操作技巧。
对于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乙酸乙酯制备实验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增加实验操作经验,还可以加深对有机化合物合成的理解。
此外,乙酸乙酯在工业上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作为溶剂、香料和涂料等。
因此,通过乙酸乙酯制备实验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实验技能,还可以为将来的工作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现象
![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90fa1718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44.png)
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现象
嘿,你们知道吗?我觉得化学实验可神奇啦!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讲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现象。
有一天呀,我们在科学课上,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特别好玩的实验,就是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
老师拿了两个小瓶子,一个瓶子里装着一种有点酸酸味道的东西,老师说那是乙酸。
另一个瓶子里呢,装着一种有点像酒精味道的东西,老师说那是乙醇。
老师把乙酸和乙醇倒在了一个大玻璃杯子里,然后又加了一点像水一样透明的东西,老师说那是催化剂。
接着呀,神奇的事情就发生啦!杯子里的液体开始咕嘟咕嘟地冒泡,就像我们喝的汽水一样。
不过这个泡泡可不一样哦,它们小小的,很可爱。
过了一会儿,杯子里飘出了一种香香的味道。
哇,这个味道可好闻啦,有点像水果的香味。
老师说这就是酯化反应产生的香味呢。
我们都忍不住凑过去闻了闻,真的好香呀!
然后老师又给我们看了看杯子里的液体,颜色有点变了,变得比原来稍微黄了一点。
老师说这也是酯化反应的一个现象哦。
我觉得这个实验真的太有趣啦!就像变魔术一样。
我回家还跟爸爸妈妈讲了这个实验呢。
爸爸妈妈也觉得很神奇。
我好想再看一次这样的实验呀!说不定下次老师还会给我们做更有趣的实验呢。
你们想不想看这样的实验呀?如果你们也觉得这个实验很神奇,那就和我一起期待老师下次给我们带来更多好玩的实验吧!。
2019高一化学实验15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学案
![2019高一化学实验15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6788499b6648d7c1c746e0.png)
实验15 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酸+醇→酯+水(酯化反应、取代反应)R-COOH +R1-OH R-COOR1 + H2O(R、R1为烃基)某酸某醇某酸某酯CH3COOH +C2H5OH CH3COOC2H5 +H2O乙酸乙醇乙酸乙酯乙酸脱羟基,乙醇脱氢有机酸可以和醇发生酯化反可以,例如乙醇和硝酸C2H5O—H +HO—NO2 C2H5ONO2(硝无机酸能和醇发生酯化反酸乙酯)+H2O1.借助下表提供的信息,实验室制备乙酸丁酯所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A.采用水浴加热 B.使用浓硫酸做催化剂C.用NaOH(aq)洗涤产物后分液D.边制备边蒸出乙酸丁酯【答案】B【解析】A.水浴加热温度较低,不能超过100℃,乙酸丁酯沸点126.3℃,应直接加热,故A错误;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则浓硫酸可作为制备乙酸丁酯的催化剂,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且加快反应速率,故 B 正确;C.乙酸丁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一般可用碳酸钠饱和溶液,碳酸钠溶液可以吸收乙酸,降低乙酸丁酯的溶解度,有利于乙酸丁酯析出,故C错误;D.边反应边蒸馏,导致乙酸、1﹣丁醇挥发,产率较低,故D错误;2.有关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的描述错误的是()A.两反应均需使用浓硫酸、乙酸B.过量乙酸可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C.制备乙酸乙酯时乙醇应过量D.提纯乙酸丁酯时,需过滤、洗涤等操作【答案】D【解析】A.两反应均需使用浓硫酸为催化剂、乙酸为其中一种反应物,选项A正确;B.制备乙酸丁酯时,采用乙酸过量,以提高丁醇的转化率,这是因为正丁醇的价格比冰醋酸高,选项B正确;C.制备乙酸乙酯时,为了提高冰醋酸的转化率,由于乙醇价格比较低廉,会使乙醇过量,选项C正确;D.提纯乙酸丁酯时,需进行分液操作,选项D错误。
答案选D。
3.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下列对于酯化反应理解不正确的是()A.酯化反应是酸和醇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B.酯化反应是中和反应C.酯化反应是有限度的 D.酯化反应一般需要催化剂【答案】B【解析】A.酸与醇生成酯和水的反应是酯化反应,选项A正确;B.酸与碱生成盐与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酯化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选项B错误;C.酯化反应属于可逆反应,反应反应到达平衡时到达最大限度,选项C正确;D.羧酸跟醇的酯化反应是可逆的,并且一般反应极缓慢,故常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浓硫酸吸水,有利于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选项D正确。
乙酸和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乙酸和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https://img.taocdn.com/s3/m/b148ed6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09.png)
一、乙酸和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在化学反应中,乙酸与乙醇可以通过酸酐的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其化学方程式可以用如下式子表示:CH3COOH + C2H5OH → CH3COOC2H5 + H2O其中,CH3COOH代表乙酸,C2H5OH代表乙醇,CH3COOC2H5代表乙酸乙酯,H2O代表水。
这个化学反应是一个典型的酯化反应,属于酸催化酯化反应。
在这个反应中,乙酸起到了酸催化剂的作用,促进了反应的进行。
二、乙酸和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机理乙酸和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机理实际上是一个酸催化酯化反应,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乙酸与乙醇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生成乙酸根离子和乙醇正离子;2. 乙酸根离子和乙醇正离子发生亲核加成,生成乙酸乙酯,同时释放一个氢离子;3. 生成的氢离子与反应中剩余的乙醇正离子发生质子迁移,恢复为乙醇。
整个反应过程中,乙酸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促进了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
三、乙酸乙酯的用途乙酸乙酯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用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作为有机合成中间体,可以用于生产香精香料、染料、医药等化工产品;2. 作为溶剂,可以用于印刷油墨、油漆、胶粘剂等工业领域;3. 作为香料,可以用于生产食品和香水中;4. 作为润滑剂,可以用于润滑油和添加剂中。
乙酸乙酯的广泛应用使得与乙酸和乙醇之间的酯化反应成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反应。
四、乙酸和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制备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制备乙酸乙酯:1. 取一定量的乙酸和乙醇,按摩尔比混合在一起;2. 在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或者磷酸作为酸催化剂;3. 将混合物进行加热反应,通常在回流装置中进行;4. 反应结束后,通过蒸馏法或者其他提取方法,可以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
这种方法能够实现乙酸和乙醇的高效反应,得到良好的产率和纯度的乙酸乙酯。
五、乙酸和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工业制备在工业生产中,乙酸和乙醇生成乙酸乙酯通常采用酸催化酯化反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将一定比例的乙酸和乙醇混合在一起;2. 在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酸催化剂,通常采用硫酸或者磷酸;3. 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反应,促使酯化反应的进行;4. 反应结束后,通过蒸馏分离和纯化操作,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
乙酸乙醇反应实验报告
![乙酸乙醇反应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a1e1a0f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6f.png)
乙酸乙醇反应实验报告乙酸乙醇反应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乙酸和乙醇之间的酯化反应,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了解反应条件对反应速率和产物收率的影响。
实验原理:酯化反应是一种酸催化的醇和酸之间的反应,其中乙酸是酸,乙醇是醇。
在反应中,乙酸的羧基与乙醇的羟基发生酯键的形成,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通常需要酸催化剂来加速反应速率。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包括乙酸、乙醇、浓硫酸、冷却水、反应瓶、磁力搅拌器等。
2. 实验操作:将一定量的乙酸和乙醇按照一定的摩尔比例加入反应瓶中,加入适量的浓硫酸作为催化剂。
在磁力搅拌器的作用下,将反应瓶放入冷却水中进行反应。
反应过程中,观察反应液体的变化。
3. 反应结束: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搅拌,取出反应瓶,将反应液体进行分离。
收集产物,通过蒸馏或其他方法进行纯化和提取。
4. 数据记录: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包括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产物收率等。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反应液体从最初的透明变为乳白色,随着反应的进行,乳白色逐渐加深,最终转变为乳黄色。
这表明乙酸和乙醇之间的酯化反应已经发生。
在实验结束后,我们将反应液体进行分离,得到了一定量的乙酸乙酯产物。
根据实验数据的记录,我们可以计算出反应的产物收率。
产物收率是指实际得到的产物质量与理论产物质量之间的比值。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产物收率受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物摩尔比例等因素的影响。
实验讨论:在本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反应液体的颜色变化,这是由于反应中生成了乙酸乙酯,而乙酸乙酯的颜色较浓。
这也说明了反应的进行。
另外,我们注意到反应液体的浓度随着反应的进行而增加,这是由于乙酸和乙醇的消耗,以及乙酸乙酯的生成。
在实验中,我们还发现反应温度对反应速率有很大的影响。
较高的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同时也会增加副反应的可能性。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反应温度。
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
![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a0efd165f12d2af90242e678.png)
橡 胶 管
恒压 滴液漏斗
请用提供的仪器设计并画出优化后的制备乙酸乙酯 的装置图(仪器用数字代表,加热装置省略)
尾接管
温度计
1
2
3
4
5
6
例: 5
1
【思考与讨论】:
制备苯甲酸乙酯
△
该实验预先向分水器中加入水,水面略低于支管口,并向反应液加入环己烷, 控制温度65~70℃,使之与乙醇和水形成共沸物,冷凝后分层; 反应开始后, 不断放出分水器下层的水,保持水层原来高度,使上层物质回流至仪器A。
。
谢谢大家!
有机制备实验装置的优化
——乙酸乙酯的制备为例
武汉市第六中学 毛海兰
浓硫酸
CH3COOH + CH3CH2 18OH △
CH3CO18OCH2 CH3 + H2O
装置优化
上图是实验室制乙酸乙酯的简易装置,由于 反应可逆,有一定限度,乙酸、乙醇易挥发等, 原料利用率低、产物产率低。
(1)回流装置优化:
乙酸、乙醇易挥发, 原料利用率低
直 形 冷 凝 管
球
韦
形
氏
分
分
馏
馏
柱
柱
是每隔一段距离就有 一组向下倾斜的刺状 物,且各组刺状物间呈 螺旋状排列的分馏管
球
蛇形形冷源自冷凝凝管
管
(2)接收装置优化:
未完全液化的 乙酸乙酯易逸出
产物产率低
液化的乙酸 乙酯要挥发
冰水浴
冰水浴
(3)反应装置优化:
制硝基苯 制溴苯
A
b
分水器
((1)3)分制水得器的的苯作甲酸用乙是酯分经离过出水水、,碳酸使钠平洗衡涤正后向,移动,提高原料利用率 。
1反应的条件浓硫酸
![1反应的条件浓硫酸](https://img.taocdn.com/s3/m/f1f8d0f37c1cfad6195fa713.png)
【实验探究2】已知下列数据: 实验探究2 已知下列数据:
物质 乙醇 乙酸 乙酸乙酯 浓硫酸 (98%) 熔点(℃) 熔点(℃) -117.0 16.6 -83.6 沸点(℃) 沸点(℃) 78.0 117.9 77.5 338.0 密度( 密度(g/cm3) 0.79 1.05 0.90 1.84
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解析 (1)浓H2SO4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应 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H 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H2SO4,最 后再加入冰醋酸。(2 后再加入冰醋酸。(2)为了防止发生暴沸应在加热 。( 前向试管中加入几片沸石(或碎瓷片)。(3 前向试管中加入几片沸石(或碎瓷片)。(3)加热 )。( 试管可提高反应速率,同时可将乙酸乙酯及时蒸出, 试管可提高反应速率,同时可将乙酸乙酯及时蒸出, 有利于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4 有利于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4)乙酸乙酯在饱和 。( 溶液中溶解度很小, Na2CO3溶液中溶解度很小,而随乙酸乙酯蒸出的乙 酸和乙醇在其中的溶解度很大, 酸和乙醇在其中的溶解度很大,因此便于分离出乙 酸乙酯。(5 试管内液体分层,上层为油状液体, 酸乙酯。(5)试管内液体分层,上层为油状液体, 。( 因为乙酸乙酯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因为乙酸乙酯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1)先加入乙醇 先加入乙醇, 答案 (1)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 浓硫酸,再加入冰醋酸 浓硫酸,再加入冰醋酸
分离出乙酸乙酯后, 分离出乙酸乙酯后,为了干燥乙酸乙酯可选用的干燥 剂为(填字母)_________。 剂为(填字母)_________。 )_________ A.P A.P2O5 C.碱石灰 C.碱石灰 (5)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 (5)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 右图所示的制取乙酸乙酯的装 置(图中的铁架台、铁夹、加 图中的铁架台、铁夹、 热装置已略去),与上图装置 热装置已略去),与上图装置 ), 相比,此装置的主要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比,此装置的主要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无水Na B.无水Na2SO4 无水 D.NaOH固体 D.NaOH固体 NaO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防暴沸的方法: 盛反应液的试管要倾斜约45°,试管内加入少量碎 瓷片。 (5)长导管的作用:导气兼起冷凝作用。 (6)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醇和 乙酸,同时减少乙酸乙酯的溶解,便于分层析出与观 察产物的生成。 (7)防倒吸的方法: 导管末端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或用球形干燥 管代替导管。 (8)不能用NaOH代替Na2CO3,因为NaOH溶液碱性很 强,会使乙酸乙酯水解。 (9)提高产率采取的措施(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①用浓H2SO4吸水,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 (1)在一支30 mL的大试管(A)中注入4 mL乙 醇,缓慢加入1 mL的浓硫酸,边加边振荡试管,待冷 却至室温时,再加入4 mL乙酸并摇匀 CH3COOH+HOCH2CH3浓△硫酸 CH3COOC2H5+H2O (2)BC
(3)根据各物质的沸点数据可知,乙酸(117.9℃)、 乙醇(78.0℃)的沸点都比较低,且与乙酸乙酯的沸 点(77.5℃)比较接近,若用大火加热,反应物容易随 生成物(乙酸乙酯)一起蒸出来,导致原料的大量损 失;另一个方面,温度太高,
3
为30 mL,那么所盛溶液不超过10 mL,按体积比1:4:4 的比例配浓硫酸、乙酸和乙醇的混合溶液,由此可 知,对应的浓硫酸、乙酸和乙醇的体积为1 mL、 4 mL、4 mL。既然在题中已经给定的是30 mL的大 试管,那就不能用其他规格的试管,在答题时要特别
注意。配制混合溶液的主要操作步骤可叙述为:在 一支30 mL的大试管(A)中注入4 mL乙醇,缓慢加入 1 mL的浓硫酸,边加边振荡试管,待冷却至室温时, 再加入4 mL乙酸并摇匀。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OOH+HOCH2CH浓3 △硫酸 CH3COOC2H5+H2O。 (2)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主要有3个:①使混入乙 酸乙酯中的乙酸与Na2CO3反应而除去;②使混入的 乙醇溶解;③使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减小,减少其损 耗及有利于它的分层和提纯。故选B、C项。 (3)根据各物质的沸点数据可知,乙酸(117.9℃)、 乙醇(78.0℃)的沸点都比较低,且与乙酸乙酯的沸 点(77.5℃)比较接近,若用大火加热,反应物容易
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填字母) _________。 A.中和乙酸和乙醇 B.中和乙酸并吸收部分乙醇 C.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
【实验探究2】已知下列数据: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g/cm3)
乙醇 -117.0
78.0
0.79Biblioteka 乙酸16.6117.9
1.05
乙酸乙酯 -83.6
77.5
0.90
浓硫酸
-
(98%)
338.0
1.84
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30 mL的大试管A中按体积比1∶4∶4的比例 配制浓硫酸、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
更小,有利于分层析出 D.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 (3)步骤②中需要小火均匀加热操作,其主要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步骤③所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
(2)在试管a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 (3)①加快反应速率 ②及时将产物乙酸乙酯蒸出, 以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4)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并减少乙 酸乙酯的溶解 (5)b中的液体分层,上层是透明的油状液体 规律技实巧验室制取乙酸乙酯时,为 防止倒吸,可用干燥管(如图)、倒扣 的漏斗等装置来替代图中的竖立的导管。
解析 (1)浓H2SO4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应 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H2SO4,最 后再加入冰醋酸。(2)为了防止发生暴沸应在加热 前向试管中加入几片沸石(或碎瓷片)。(3)加热 试管可提高反应速率,同时可将乙酸乙酯及时蒸出, 有利于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4)乙酸乙酯在饱和 Na2CO3溶液中溶解度很小,而随乙酸乙酯蒸出的乙 酸和乙醇在其中的溶解度很大,因此便于分离出乙 酸乙酯。(5)试管内液体分层,上层为油状液体, 因为乙酸乙酯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答案 (1)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
随生成物(乙酸乙酯)一起蒸出来,导致原料的大 量损失;另一个方面,温度太高,可能发生其他副 反应。 (4)在步骤③中的主要现象是:试管B中的液体分成 上下两层,上层油状液体无色(可以闻到水果香味), 下层液体(浅)红色,振荡后下层液体的红色变浅。 分离出来的是粗产品乙酸乙酯,乙酸乙酯粗产品的 提纯步骤为:①向粗产品中加入碳酸钠粉末(目的 是除去粗产品中的乙酸);②向其中加入饱和食盐 水与饱和氯化钙溶液,振荡、静置、分液(目的是 除去粗产品中的碳酸钠、乙醇);③向其中加入无 水硫酸钠(目的是除去粗产品中的水);④最后将
②加热将酯蒸出。 ③可适当增加乙醇的量,并有冷凝回流装置。 4.问题讨论 (1)属于取代反应 反应的实质:酸脱羟基,醇脱氢,其余部分相互结合 成酯。
(2)酯化反应和酯的水解反应,互为可逆反应,但酯 化反应用浓H2SO4作催化剂而酯的水解用稀H2SO4 作催化剂。
【实验探究1】可用图示装置制取少 量乙酸乙酯(酒精灯等在图中均已 略去)。请填空: (1)试管a中需要加入浓硫酸、冰醋 酸和乙醇各2 mL,正确的加入顺序 及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防止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 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管b中加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管B中的液体分成上下两层,上层油状液体无 色(可以闻到水果香味),下层液体(浅)红色,振荡后 下层液体的红色变浅 B (5)①增加了温度计,便于控制发生装置中反应液的 温度,减少副产物的产生;②增加了分液漏斗,有利 于及时补充反应混合液,以提高乙酸乙酯的产量; ③增加了水冷凝装置,有利于收集产物乙酸乙酯
实验探究 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
1.实验试剂:乙醇、乙酸、浓H2SO4。 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3.乙酸乙酯制备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1)试剂的加入顺序为:乙醇、 浓硫酸和冰醋酸,不能先加浓 硫酸。 (2)浓硫酸在此实验中起催化 剂和吸水剂的作用。 (3)要用酒精灯小心加热,以防止乙酸和乙醇大量 挥发,液体剧烈沸腾。
分离出乙酸乙酯后,为了干燥乙酸乙酯可选用的干燥
剂为(填字母)_________。
A.P2O5 C.碱石灰
B.无水Na2SO4 D.NaOH固体
(5)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
右图所示的制取乙酸乙酯的装
置(图中的铁架台、铁夹、加
热装置已略去),与上图装置
相比,此装置的主要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上述处理后的液体放入另一干燥的蒸馏瓶内,再 蒸馏,弃去低沸点馏分,收集温度在76~78℃之间的 馏分即得纯的乙酸乙酯。故选B (5)对比两个实验装置图,结合乙酸乙酯制备过程中 的各种条件控制,可以看出后者的三个突出的优点: ①增加了温度计,便于控制发生装置中反应液的温 度,减少副产物的产生;②增加了分液漏斗,有利于及 时补充反应混合液,以提高乙酸乙酯的产量;③增加 了水冷凝装置,有利于收集产物乙酸乙酯。
②按下图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用小火均
匀地加热装有混合溶液的大试管5~10 min;
③待试管B收集到一定量的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去试 管B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 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 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该混合溶液的主要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配制乙醇、浓硫酸、乙酸混合液时,各试 剂加入试管的顺序依次为:CH3CH2OH→浓硫酸 →CH3COOH。将浓硫酸加入乙醇中,边加边振荡是 为了防止混合时产生的热量导致液体飞溅造成事故; 将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液冷却后再与乙酸混合,是为 了防止乙酸的挥发造成原料的损失。在加热时试管 中所盛溶液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1。因为试管容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