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社会结构与教育制度
教育社会学知识与能力考点
教育社会学知识与能力考点
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学科,包括对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教育组织、教育实践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以下是教育社会学的知识与能力考点:
1. 教育制度与社会结构的关系
- 分析教育制度在不同社会结构中的功能和作用;
- 探讨教育制度对社会流动性和社会不平等的影响。
2. 教育政策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 研究教育政策在社会变迁中的作用和影响;
- 分析教育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及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3. 教育组织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 研究教育组织在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功能和特点;
- 探讨教育组织对个体发展和社会价值观的塑造作用。
4. 教育实践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 分析教育实践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和意义;
- 探讨教育实践对社会发展、社会认同和社会关系的影响。
以上是教育社会学知识与能力考点的概述。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内容,能够深入理解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对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毛概课程题库】第10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1. ( D )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A. 文化B.交流C. 外交D. 发展2. ( D )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A. 传统B.政策C. 教育D. 创新3. 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 D )优先。
A. 利益B.速度C. 人才D.效益4. 坚持协调发展,要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 A )。
A. 整体性B. 分散性C. 高效性D. 经济性5. 坚持共享发展,就是要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提高( C )待遇。
A. 教师B.公务员C.技术工人D.工程师6. 经济改革的方向是要让( D )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A. 科技、B. 创新、C. 政府、D. 市场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B )。
A. 共同富裕B.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 现代化建设8. 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伴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推动( A )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主旋律。
A. 供给侧改革B. 产业结构升级C.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9. 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第一道关是要完善( A )A. 社会保障B. 税收调节C. 公共服务均等化D. 市场经济10. 十八大进一步把( B )纳入到现代化建设布局里,形成了“五位一体”的建设布局。
A. 社会和谐B. 生态文明C. 政治D. 文化11.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所在。
( D )A.一致愿望;根本利益B.共同愿望;本质利益C.一致愿望;本质利益D.共同愿望;根本利益12.( C )是最大的民生。
A. 卫生B. 教育C.就业D. 三农问题13 .( C )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教育制度的含义名词解释
教育制度的含义名词解释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目标而建立的一整套教育规划、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机构体系。
它是一种系统化的教育安排,确保人们接受合适、全面、公平的教育。
教育制度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培养社会有用之人才,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它涵盖了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的各个层次,以及各类终身学习的机会。
一个完善的教育制度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教育制度应具备全面性。
全面性是指教育制度要覆盖各个年龄段、不同社会群体和各种学习需求,并提供多元的学科和技能的培养。
这样,每个人都能够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发展自身潜能。
其次,教育制度应具备公平性。
公平性是指教育制度要保障每一个人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无论其出身、财产、性别、种族或其他社会差异。
它旨在防止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出现,促进社会的公正和平等。
再次,教育制度应具备灵活性。
灵活性是指教育制度要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变化,及时调整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求。
这样,学生就能够获得与时俱进的知识和技能,并能适应未来的职业需求。
此外,教育制度还应具备合作性。
合作性是指各个教育机构之间、学校和家庭之间、学校和社会之间要形成紧密合作的关系,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质教育的提供。
各方共同努力,形成有力的教育共同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制度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塑造社会未来的关键力量,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整体竞争力和社会进步。
教育制度能够为个体提供机会,促进个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
同时,它也是影响社会结构和社会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
然而,教育制度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其中之一是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分配。
由于经济差异和地域差异,一些地区或个人可能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导致教育机会不平等。
另外,也有可能出现教育内容和方法的过度标准化和应试倾向,缺乏个性化和创新性。
这些问题需要教育制度不断改进和完善。
总而言之,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目标而建立的一整套教育规划、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机构体系。
社会学第十章 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的构成
二、社会组织的分类
(一)常见的组织分类 1.按照功能和目标进行分类(代表人物是T.帕森斯) 经济生产组织。例如,实业公司 政治目标组织。例如,政府机构和权力组织。 整合组织:这类组织主要涉及到调解和指导动机,为实 现社会制度的期望或促使社会各部分良好配合的组织。如 精神病院等。 模式维持组织:指那些具有“文化”、“教育”和“价 值承载”功能的组织。例如,教会和学校等。
(二)我国社会组织的分类 一是以产业为标准,分为三类组织: 第一产业组织:以自然为开采对象的产业组织形式,包 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 第二产业组织:指以第一产业组织基础上形成的产业, 包括工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组织:包括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两大类。 二是以机构编制为标准的分类 (1)国家机关编制的组织,包括国家权力、行政、司法 机关等组织,各级各类党派组织,全国政协及各地办事处, 人民团体等。 (2)国家事业编制组织,指为国家创造和改善生产条件、 促进社会福利、满足人们文化、卫生等需要,经费实行预算 拨款的国家事业机构。包括科、教、文、卫等公共事业组织, 农、林、水利和气象等生产性组织等。 (3)国家企业编制组织,指直接从事工农业生产、交通 运输和商业流通等活动、其产生的价值可用货币表现的相对 独立的经济实体,包括冶炼、农场、建筑业、铁路交通等
“霍桑实验”
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 厂,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 和养老金制度,但工人们仍愤愤不平, 生产成绩很不理想。为找出原因,美国 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研究小组开展实验 研究。
心理学家梅奥
霍桑实验共分四阶段: 一、照明实验。当时关于生产效率的理论占统治地位 的是劳动医学的观点,认为工人生产效率与疲劳和单调感 等有关,于是当时的实验假设便是“提高照明度有助于减 少疲劳,使生产效率提高”。可是经过两年多实验发现, 照明度的改变对生产效率并无影响。具体结果是:当实验 组照明度增大时,实验组和控制组都增产;当实验组照明 度减弱时,两组依然都增产,甚至实验组的照明度减至 0.06烛光时,其产量亦无明显下降;直至照明减至如月光 一般、实在看不清时,产量才急剧降下来。
简述我国教育制度的基本构成
中国的教育制度主要由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五个方面构成。
1. 学前教育:主要指幼儿园教育,对3-6 岁儿童进行的保育和教育,为儿童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 基础教育:包括小学和初中阶段的义务教育以及高中阶段的教育。
小学和初中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等。
3. 高等教育:包括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进行科学研究。
4. 职业教育: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学生提供与职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5. 成人教育:面向社会所有成员,提供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包括成人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等。
此外,中国还设有特殊教育,以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
这些教育阶段相互衔接,构成了中国教育制度的基本框架。
教育制度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可能因地区和政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知识点归纳
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知识点归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就像纵横全图的经纬线,勾勒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壮美景象。
第一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贯彻新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科学内涵:(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3)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4)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5)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其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全民共享,二是全面共享,三是共建共享,四是渐进共享。
关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
创新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我们应从整体上把握新发展理念,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一,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
第二,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
第三,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
第四,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市场供求结构。
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更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
教育学与社会学的关联
教育学与社会学的关联教育学与社会学是两个相互关联的学科,它们通过研究教育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揭示了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和社会对教育的塑造。
本文将探讨教育学与社会学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相互影响。
一、教育学与社会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过程、教育方法以及教育发展规律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个体的教育经验、学习过程和教育系统的组织等问题。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以及社会变迁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社会的组织、结构、功能以及社会中个体与群体的互动。
二、教育学对社会学的影响1. 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它还承担着社会化的职责。
通过教育,社会可以传递价值观念、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
2. 教育与社会阶层流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社会的阶层流动。
通过教育,个体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和资源,提高社会地位,改变自身及其后代的社会阶层。
3. 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教育为社会的经济、科技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社会向着更加先进和繁荣的方向发展。
三、社会学对教育学的影响1. 社会环境对教育的影响社会环境对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社会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以及社会结构都会影响到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2. 教育的社会功能和社会问题社会学的研究可以揭示教育的社会功能和教育与社会问题之间的关联。
比如,教育的不平等现象、教育与贫困的关系等,这些都需要通过社会学的视角来分析和解决。
3. 教育制度和社会结构教育制度是社会结构的一部分,它受到社会结构的制约和影响。
社会学的研究可以揭示教育制度与社会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四、教育学与社会学的综合研究教育学与社会学的关联并不是简单的单向影响,而是互相渗透、相互作用的关系。
综合研究可以更好地揭示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
通过对教育现象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环境对教育的影响,揭示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和反作用。
教育学专业的教育教育社会学
教育学专业的教育教育社会学教育学专业的教育社会学教育学专业的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教育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本文将从教育社会学的定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育社会学的定义教育社会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旨在揭示教育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规律、原因和结果,在理论层面上研究教育现象与社会问题之间的关系。
它主要研究教育在社会背景下的各种现象,如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教育流动、教育不平等等,同时也关注教育对社会的影响。
二、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1. 教育制度与社会结构:研究教育制度在社会结构背景下的发展和变化,探讨教育政策、法规、体制等对社会的影响。
2. 教育不平等与社会阶层:研究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与社会阶层的关系,探讨教育对社会阶层形成和维持的影响。
3. 教育流动与社会变迁:研究个体及群体在教育中的流动与社会变迁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教育对社会变迁的推动作用。
4. 教育与社会问题:研究教育与社会问题之间的因果关系,如犯罪、贫困、失业等社会问题与教育之间的联系。
三、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
1. 定性研究:通过实地观察、深度访谈、文献分析等方法,获取详细的个案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教育现象与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
2. 定量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收集大量数据,进行统计与推理分析,从而揭示教育与社会之间的普遍规律。
四、教育社会学的实践应用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在教育实践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1. 教育改革和政策制定:通过研究教育社会学,可以更好地了解教育现象背后的社会因素,为教育改革和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2. 教育公平与社会公正:教育社会学能够揭示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现象,为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提供支持。
3. 教育评估和质量提升:通过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能够评估教育制度的有效性和教育质量,为提升教育质量提供有效的参考。
教育管理体制
2、从两个层面来看教育管理体制
• 教育组织系统相当庞大,涉及宏观和微观 层面。
• 从宏观层面看:有关各级政府管理教育事业的部 分,一般被称为教育行政体制。 • 从微观层面看:有关学校内部管理的部分,通常 称为学校管理体制。
三、教育体制与教育管理体制
• 教育管理体制无疑只是教育体制的一部分,在 谈到教育体制时,除了教育管理体制外,还涉 及到其他一些制度问题,如办学体制问题、教 办学体制问题、 办学体制问题 育投资体制问题、教育督导制度问题、 育投资体制问题、教育督导制度问题、学校内 部管理制度问题、中等教育结构改革问题、 部管理制度问题、中等教育结构改革问题、招 生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问题等等 。由此可见, 生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问题 教育体制所包含的内容,要比教育管理体制广 泛得多 • 在众多的教育制度问题中,教育管理体制毫无 疑问处在中心的位置,它犹如一条主线,将其 他的有关教育的制度一一串联起来。
中央集权制的特征
• 教育行政权力集中于中央教育部,中央直接 干预和领导各级教育事业,地方权力很小 • 全国有较为统一的教育目标、教学计划、课 程设置和评价标准 • 教育的基本法律、法规由中央有关部门制定 并颁布,这些法律法规对地方的教育有绝对 的约束力 • 教育经费一般实行国家负担制,或国家承担 教育经费中的主要部分
2、地方分权型的教育管理体制
一般特征:中央一级政府或教育机关不掌 握教育权,不直接干预教育事业。地方政 府或教育机关在其管辖范围内,有完全的 独立能力。 代表国家:美国、战后日本
3、中间型的教育管理体制
主要是指有中央和地方共同合作管理行政 的一种体制。 一般特征:教育行政由中央和地方的教育 部门共同管理。 代表国家:英国
一、体制的概念
• “体制”一词原是生物学上的一个概念,指生物器官的配置形式,后引申 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组织制度。 • 从组织学的角度看,主要指机构的设置、隶属关系和权限划分等内容。 • 从管理学角度来说,指的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 划分及其相应关系的制度,指的是有关组织形式的制度,限于上下之间有层 级关系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如:领导体制、政治体制等。 •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上来说,体制是联系社会有机体三大子系统——生产 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结合点,是三者之间发生相互联系、发生 作用的桥梁和纽带。 • 体制是管理机构和管理规范的结合体或统一体。不同的管理机构和不 同的管理规范相结合就形成了不同的体制。总之体制是国家机关,企事业 单位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权利划分等方面的具体体系和组织制度的总 称。 • 通过对体制的理解,可以看出 通过对体制的理解, • 教育体制是 教育体制是教育机构与教育规范的结合体、统一体,它是由 教育的机构体系与教育的规范体系所组成。
社会结构与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通过教育,人们能够传承和发扬本地区的文化传统和价 值观。
跨文化交流与教育制度的变革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这也对教育制度产生了影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和融合可能会推动教育制度的变革和创新。
02 教育制度对社会结构的影 响
巴西
巴西教育制度以免费和义务教育为基础,注重基 础教育的普及和质量提升,同时加强职业教育的 发展。
国际组织的教育政策与实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致力于推动全球教育公平和普及化,推动各国政 府加强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和改革。
世界银行
世界银行通过提供贷款和技术支持,促进发展中国家教育普及和质 量提升,尤其关注女童和贫困地区的教育。
社会结构和教育制度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塑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需要不断地调整和优化,以实现社会和教育的持续发展。
04 不同国家的教育制度比较
发达国家的教育制度
美国
美国的教育制度以多元化和竞争 性为特点,重视基础教育、职业 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时鼓
励社会力量参与教育。
英国
英国的教育制度历史悠久,以公立 学校和大学为主导,注重培养学生 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致力于推动成员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促进教育质 量和公平性提升,推动终身学习和职业教育的发展。
05 社会结构与教育制度的未 来发展
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发展趋势
国际化教育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国际化教育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 势。各国将加强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学生、教师 和资源等跨国流动,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
大学一年级社会学知识教案社会结构与社会化
大学一年级社会学知识教案社会结构与社会化一、教案概述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及其运行规律的学科,它通过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化的研究,揭示出人们在社会中的行为规则和互动模式。
本教案旨在帮助大学一年级学生初步了解社会学知识,重点介绍社会结构和社会化的基本概念、内容和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社会结构和社会化的基本概念与内涵;2. 掌握社会结构的组成要素和层次结构;3. 理解社会化的过程、内容和作用;4. 了解社会结构和社会化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1. 社会结构的概念和组成要素- 社会结构的定义和涵义- 社会结构的组成要素:角色、地位、组织和社会关系- 社会结构的层次结构:家庭、社区、组织、社会等2. 社会化的过程和内容- 社会化的定义和作用- 社会化的过程:初级社会化、次级社会化和再社会化- 社会化的内容:价值观念、行为规范、角色认同等3. 社会结构和社会化的重要性- 社会结构的重要性:提供了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框架- 社会化的重要性:塑造个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社会结构和社会化的基本概念,帮助学生建立起初步的认知框架;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3. 视频展示:引用相关视频素材,通过图像化方式展示社会结构和社会化的具体实践;4.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来理解社会结构和社会化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通过提问和引入相关实例,激发学生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化的兴趣。
2. 社会结构的概念和组成要素(15分钟)- 讲解社会结构的定义和涵义;- 介绍社会结构的组成要素:角色、地位、组织和社会关系。
3. 社会结构的层次结构(20分钟)- 分析不同层次的社会结构:家庭、社区、组织、社会等;- 通过图片、图表等形式展示不同层次结构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4. 社会化的过程和内容(20分钟)- 解释社会化的定义和作用;- 分析社会化的过程和内容:初级社会化、次级社会化和再社会化;-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经历和感受。
社会制度
第十章社会制度关键概念【社会制度】·通常具有三层次意义:①宏观:作为意识形态的或政治学的专门术语,指代的是社会的根本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②中观:指特定领域中具有特定价值取向的行为模式,规则,习惯③微观:日常工作中的规章制度。
主要考察第二层次第二层次中要指中观层次的经济政治教育,宗教制度,可拓展到宏观及微观·结构功能主义认为:制度是满足社会有机体的功能需要的。
定义:社会制度是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所创设和形成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她是社会行动所发生的重要的结构框架。
另一教材定义:是用来满足社会基本需要的社会结构中相对稳定的一簇要素。
·社会制度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结构形式,他是使社会运行体的各部分有机的连接在一起的一种主要方式,是社会运行机制的重要构建,一般有社会价值观,社会规范体系,权威与地位结构以及社会机构及设置等要素构成。
——社会价值观指人们对事物的好与坏,幸福与痛苦,美与丑,善良与邪恶,值得与不值得等的主管判断。
任何具体的社会制度都是对特定人群的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调整和规定。
——社会规范体系:略——权威与地位结构权威与权力不同:权力是不顾他人反对而贯彻自己一直的能力或遏制他人行动的能力。
权威指的是规范和准则所支持的对他人是假影响的权力。
权威的大小取决于人们的服从程度。
权威常是某种社会制度的化身。
也是社会制度存在的重要基石。
权威存在——社会制度所具有的合法性为此社会领域中的人普遍认可削弱消失——人们对某种社会制度的偏离和抛弃。
权威与社会制度不是一一对应的。
一种社会制度,有时需要多种权威维持。
而有时候,一种权威能维护多种社会制度韦伯对权威类型划分:传统权威——依赖于对产同习俗的认可。
包括老年人,族长,世袭皇族权威等。
权威的永久性是这种权威的重要特征感召权威(魅力型)以领袖人物的非凡才能和美丽为基础。
精神领袖合法权威(法理型权威)源于人们对正式规定的,非个人专断的规范的认可,,形式合法权威的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现行的法规的明确承认。
教育制度概述
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实现其教育目标而建立的一套体系和管理制度。
它包括教育的组织结构、教育活动的规范、教育内容的设计、教育质量的评估以及教育资源的分配等方面。
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人才培养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影响。
在中国,教育制度的概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 教育体系:中国的教育体系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等不同阶段。
学前教育包括幼儿园教育,初等教育包括小学教育,中等教育包括初中和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则包括本科、研究生教育等。
2. 教育体制:中国的教育体制是教育机构与教育规范的结合体,它包括公立学校、私立学校、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多种类型的教育机构。
教育体制的目的是为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公民提供教育服务。
3. 教育政策: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政策,以指导和规范教育活动。
这些政策涵盖了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教育资源分配、教育改革等方面。
4. 教育改革:中国不断推进教育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需要。
改革措施包括课程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师培训和评价体系改革等。
5. 教育现代化:中国致力于推进教育现代化,通过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等方式,努力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6. 立德树人:中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要求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和个性发展。
7. 教育公平:中国政府强调教育公平,努力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8. 教育国际化: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推动中国教育走向世界。
中国的教育制度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旨在构建一个更加公平、高效、现代化的教育体系,以满足国家发展和人民需求。
教育学第十章我国的教育制度与学制完整版PPT
第二节 我国的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与沿革 二、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学制
一、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与沿革
• 1922年仿美国“六
•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
三三”学制;
•时间长;
•又称新学制;
•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现代学制; •时间缩短;
壬寅 学制
癸卯 学制
壬子 癸丑 学制
壬戌 学制
1922年(旧历壬戌年),学校系统改革案颁布,称1922年学制,又称壬戌学制。 对高校的管理,由政府直接对学校实行行政管理,改变为通过立法拨款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管理; 前段——基础阶段实行义务教育; 1996年2月29日,田永在参加电磁学课程补考过程中,随身携带写有电磁学公式的纸条,中途去厕所时,纸条掉出,被监考教师发现。 任何教育制度都是其制定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的,是有其一定的取向性的。
癸卯学制:近代史上第一个实施的学制
1904年(光绪三十年)1月13日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 因光绪二十九年(1903)为癸卯年,故又称“癸卯学制”。该学制 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正式公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学制。
是我国现代学制之始。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于1912年,颁布了《学校系统令》,即 “壬子学制”。到1913年,又陆续公布了一系列法令,形成了一个新的
将以15年左右的时间来普及高等教育,然后再以15年左 右的时间来从事提高的工作。
பைடு நூலகம்
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主要内容
四、在校报上公开向我赔礼道歉,为我恢复名誉; 按教育程度划分,有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机构; 职业技术教育,又称职业教育,是我国基本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使受教育者获得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 业道德、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学校教育制度。 第四节:我国的职业教育制度和中等教育 结构改革(了解) 确立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四种类型; 二、我国的现行教育制度和学制 全日制中学的修业年限为六年,一般是初中高中各三年。 一、为我颁发毕业证、学位证; “两基”、“两全”、“两重” 一、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与沿革 给田永本人的通知,也已经通过校内信箱送达到田永所在的学院。 优点:分工明确,办学效益高; 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现代学制; 二、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制度 第三节: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自学) 优点: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
第十章 高等学校教育制度
高等教育学第十章高等学校教育制度第一节高等学校的学制教学制度:是国家为了从组织系统上保证教育实施,根据教育的规律和国家目的的教育方针、政策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的各种教育机构的体系。
教育制度主要包括:高等学校的学制、招生制度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制度。
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包括:有哪些种类的学校、这些学校由谁来主办和管理,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实际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等。
学制建立的基本依据:1.学制的建立受制于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2.学制的建立受到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3.学制的建立须适应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
国外高等学校学制概况:1.美国高等学校学制分为三级结构,一级为初级学院,毕业后可获得副学士学位,二级为综合大学和专业学院,毕业后可获得学士学位,第三级为研究院和高级专业教育,研究生可在不同的年限与水平上获得硕士、博士学位;2.日本高等学校学制分为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和本科大学;3.法国高等学校学制,其高等教育机构有大学技术学院和高级技术员班、综合性大学、大学校(属长学制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培养目标是工程师、具有商务及管理能力的企业领导人及其他各类专门人才);4.德国高等学校学制,德国的职业教育分为职业学校和专科大学,是非学术性的,另一类学术性的为多学科大学和工业大学。
我国高等学校学制结构:1.全日制高等学校,分为普通高等学校和职业高等学校;2.成人高等学校。
苏俄的副博士学位相当于各国的硕士学位第二节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制度招生制度:招生制度规定着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高等学校在人才选拔中所拥有的权限,人才选拔的标准、形式和范围等。
各国高等学校招生制度:1.统一的入学考试方式;2.由大学单独组织入学考试的方式;3.统一考试和单独考试相结合的方式;4.直接从中学招生,不举行考试。
我国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1.高中会考和统考相结合的制度;2.实行多渠道的招生制度,1997年全国本科院校全面并轨,实行收费制度;3.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向是扩大高校和地方招生自主权。
教育社会学研究
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旨在研究教育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社会对教育的塑造作用。
本文将介绍教育社会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及方法,以及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定义教育社会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结合了教育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探讨教育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理解教育作为社会现象的本质、目标和功能。
通过深入剖析教育过程中的社会因素,教育社会学致力于揭示教育与社会结构、组织、文化以及社会变迁之间的相互作用。
研究内容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背景对教育的影响:教育社会学通过研究社会背景(如社会阶层、性别、族裔等)对教育的影响,探讨不同社会群体在教育机会、学习成果、学业流动等方面的差异。
2. 教育制度与社会结构:教育社会学关注教育制度对社会结构的塑造作用,以及社会结构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
例如,研究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性、教育机构的层级结构以及社会背景对教育评估和选拔制度的影响等。
3. 教育与社会变迁: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与社会变迁的相互作用关系。
它关注教育对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以及社会变迁对教育的要求和挑战。
例如,研究技术和信息革命对教育的冲击,以及全球化对教育的影响等。
4. 教育、家庭与社会: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它关注教育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家庭和社会对教育的支持和参与程度。
这方面的研究可包括家庭教育传承、教育家庭伙伴关系以及家庭背景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等。
研究方法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多样,常见的包括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侧重于通过统计数据、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等方式,量化和测量教育现象与社会变量之间的关系。
定性研究则注重深入理解教育现象的本质,通过个案研究、访谈和文本分析等方式,揭示其中的社会意义和动态。
应用与意义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对实际教育改革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帮助教育决策者和政策制定者更好地理解教育问题的社会背景和影响因素,为改进教育制度和促进教育公平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人口质量结构对教育的影响
1、人口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巩固了教育的物质基础、 教育对象身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对教育的可接受程 度和承受能力。 2、人口文化素质较低会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 响。 ①影响人们对教育地位与作用的认识;
②难以保证教育发展的重点;
③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
1.贵族儿 童 2.极少数 有钱的平 民子女
等级制
以身份文化 1.社会化:培养 知识(如古希 社会精英、 正规学校 腊的“七艺”、“庶民教化”; 形成并发展 周朝的“六 2.不平等的社会 艺”)为核心 再生产
学校组织 以生产知识 1.强化了选择 逐渐趋向 为核心(科技、 功能 “科层制” 经济) 2. 社会化 学校、家 庭、社会教 育的一体化 知识创新 实践能力
三、种族、性别、语言与教育机会
一、经济分层与教育机会
(一)经济分层的主要表现
美国个阶级在社会分层等方面的差异表
个人与 收入
很高,大部 分来自资产
阶级( 占总人口 的%)
上层阶级( 1-3) 上中层阶级 (10-15)
财产
巨额财富, 控股投资者 听过积蓄积 累财富 很少固定资 产,少量积 蓄
职业
文化分层对教育机会的影响远比经济分层要大,而且 不易受家庭其他背景因素的干扰而出现大幅度波动。 它还能在相当程度上淡化家庭其他背景因素对教育机 会的影响。
三、种族、性别、语言与教育机会
(一)种族与教育机会
科尔曼研究结果: 第一、美国公立学校中存在着严重的种族隔离问题。 第二、校际间差距对不同种族的学生有不同的影响。 第三、造成黑人儿童学习水平低的原因主要不是学校的物 质条件,而是学校内的社会因素,即学生家庭的社会经 济背景、同学的社会经济背景等。 第四、同学间的社会经济背景对不同社会阶层的学生有不 同程度的影响。
自由艺术家 受过优良教 育和专业训 练
高收入
下中层阶级 (30-35)
中等收入
部分人上过 大学、高中
部分人上过 高中、初中 、小学,部 分人是文盲 主要是功能 文盲
预期寿命较 长
工人阶级( 40-45)
低收入
无固定资产
家庭生活不 稳定,或单 亲家庭 顺从型人格 ,身心健康 较差,预期 寿命较短
倾向接受职 业培训计划
经理、专业 技术人员 高级公民、 军队军官, 失业率最低 小企业主、 农场主、低 级专业技术 人员、雇员 技术工人、 无技术工人 ,失业率最 高 剩余劳动力 ,失业率最 高
教育
家庭生 活
稳定的家庭 生活 自主人格、 较好的身心 健康与保健
子女教 育
子女均受大 学教育 教育体制以 他们的趣味 为基础 比劳工阶级 上大学机会 高
四、我国人口现状对教育的影响
1、人口多,增长快,妨碍教育的发展。 2、人口分布不均,密度不合理,影响了我国教育的均 衡发展 3、农村人口比例大给教育事业的有效发展带来了困难 4、人口素质差加重了教育的负担
第四节 社会分层结构与教育制度
一、经济分层与教育机会 二、文化分层与教育机会
立法
有各自的地方立法
地方官员 组织关系
各地竞选 各自为敌
美国的公共教育大部分工作与 责任是由各级地方当局、尤其 是地方教育委员会承担,而这 些“权力”或“责任”当中, 也同样包括了一些在集权式政 治结构的国家中唯中央教育行 政机构才拥有的权限,如制定 和修改教学大纲,制定办学方 针等。
美国教育控制基本模式(地方分权型)
家庭教育中的语言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然 而却有许多家长不注意自己与孩子的语言交流。 家庭中语言暴力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1、打击孩子自信心,形成自卑心理; 2、让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造成爱的缺失; 3、影响脑部发育,形成逆反心理; 4、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 语言暴力对孩子是一种情感上的虐待,心灵上的摧 残。
第十章 社会结构与教育制度
第一节 经济结构与教育制度
经济结构 对教育制 度的影响
教育目的 教育价值 教育内容 教育组织 教育功能
不同经济结构中教育制度特征
经济 类型 前农业 经济 教育对象 全体儿童 教育制度 无 学校组织 无 教育内容 所有生产、 生活内容 教育功能 社会化:适应 生活的训练
农业 经济
三、中央集权的政治结构与教育制度
政治权力中心 中央与地方 关系 立法
中央部分 地方自治 中央依法调控下的地方自治
中央统一
地方官员 组织关系
由地方选举产生 自上而下 层级分明
日本:文部省
日本统管理全国教育行政事务的中央机构是文部省, 但与地方公共团体及其教育行政机构之间并不存在 上下级关系。 文部省为文部科学省的前身。2001年1月6日起由原 文部省及科学技术厅合并组成新的文部科学省,全 称文部科学省,是日本中央政府行政机关之一,负 责统筹日本国内教育、科学技术、学术、文化、及 体育等事务。
城市、农村中小学辍学生去向图表
(三)经济分层对教育质量的影响
贵族化教育 贵族学校的特点:高投入、高起点、 高收费 我国目前虽然已经基本实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 但是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也因经济阶层分布产生 差异。 近来,出现了许多贵族幼儿园,如下例:
武汉光谷地区一所全寄宿幼 儿园即将开园,一年收费1 2万元。园方人员介绍,该 园由5栋别墅改建而成,不 仅外教全部来自英国伦敦, 装修材料、家具全从欧洲进 口,连钉子都是外国的。每 个班级配备3名老师和1名 保育员,连保育员都要求英 语6级。《北京晨报》
法学
42.0
69.8 34.0 20.9
54.7
64.4 41.8 21.2
专业(本科)
文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34.8
26.4
(三)语言与教育成就
伯恩斯坦提出,用两种语言形态来说明社会阶层、文化 如何塑造语言并进而与教育成就产生关系。 这两种语言形态为:局限型编码和精致型编码
局限型编码:说话内容比较简单,偏重叙述性说法,而 非分析、抽象语言,说者与听者必须依赖对彼此的了解 作为沟通基础,说话时的方式及情境和说话的内容同样 重要。 精致型编码:喜爱使用分析、抽象语言,说话语意明确 ,不须依赖语言以外的因素作为沟通基础。
第三节 人口结构与教育制度
一、人口数量结构与教育
1、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抵消了教育的总量投入,人口 过度膨胀,教育经费投入跟不上人口增长速度,人均教育 经费下降。 2、人口的脉动式增长,使教育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发 展规模,使师资、设备、校舍、规模难于控制。 3、人口构成对教育的影响,首先是蜂涌而至的未成年 人口使不同阶段的教育系统难以应付。其次,不同阶段的 “瓶颈现象”导致入学竞争(含成人教育,老年教育), 这对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极为不利。 4、人口分布不均衡,加剧了教育发展的不平稳。 5、人口的城镇化趋势给城镇教育带来了诸多困难。
中间的1/5
次高的1/5
16.29
22.84
最高的1/5
39.56
中国城镇家庭人均收入各层分布
占农民总收入比例(%) 11.65 15.73 1人均收入分层 最低的1/5 次低的1/5 中间的1/5 次高的1/5 最高的1/5
我国现阶段经济分层的总体现状就是:社会成员经 济收入差异显著,富有阶层与贫困阶层之间差异悬殊。 这是影响我国儿童受教育机会的主要社会阶层背景。
(二)性别与教育成就
我国女性的受教育机会在近年来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 尽管女性受教育机会得到显著提高,但男女受教育机会 尤其是高等教育机会仍然存在差异。 文东茅利用1998年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和2003年北 京大学教育学院课题组对当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 的数据,从学科、学历、地区、城乡来源分布等角度具 体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性别差异。 女性的比例在不同学科、学历和来源地区有不同的特点 ,见下表。
打着“特长教育”、“贵族教 育”、“移民教育”的旗帜,辅 之以“从娃娃抓起”、“不能输 在了起跑线上”的宣传语,一个 个“天价”幼儿园,在我们身边 冒了出来。
二、文化分层与教育机会
文化分层主要是指以社会成员的受教育程度来衡量社 会分层结构。 文化分层对教育的影响着重表现为:家长文化程度与 子女的受教育机会存在相关性。高文化阶层子女比低 文化阶层子女更容易实际获得教育机会。
下层阶级( 20-25)
贫困
无积蓄
对教育无兴 趣,辍学率 高
随着经济分层的不断细化,经济分层的指标不仅可以 通过宏观的城乡差异、地区差异等表现出来,还可进一 步通过分析社会成员内部的经济差异表现出来。
中国农村家庭人均收入各层分布
占农民总收入比例(%) 7.63 12.76
按家庭人均收入分层 最低的1/5 次低的1/5
父母常说的几类暴力性语言
1.侮辱讽刺型。 典型话语: (1)你简直是个废物/饭桶/白痴! (2)你可真行/真不简单/真厉害!(用其反语义) (3)你这个无用的东西! (4)你真笨!比猪还笨! 2.贬低压抑型。 典型话语: (1)你根本不是读书/画画/弹钢琴的料! (2)你要是能考上大学/重点班/研究生,太阳从西边 出来! (3)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你更笨的了!
三、我国人口的现状、发展趋势
现状: 1、人口基数大,年增加量多。 2、人口年龄构成相对较轻。 3、农村人口比重大。 4、人口地域分布不均。 5、人口素质较差。 发展趋势: 1、人口仍将呈脉动式增长,本世纪内将出 现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 2、人口城镇化速度将大大加快。 3、老龄化速度将逐步加快。 4、独生子女数量将不断增加。
女性在高校毕业生中所占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