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全产业链管理与解读-李峰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6.30•【字号】晋政办发〔2022〕52号•【施行日期】2022.06.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晋政办发〔2022〕52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打造中药材特优产业,推进我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升育繁推一体化水平加强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
建立黄芪、连翘、党参、苦参、酸枣仁等道地中药材原产地野生资源保护区,支持建设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库、种质资源圃,开展种质资源收集评价。
加快中药材资源创新和新品种选育。
重点支持黄芪、连翘、党参、远志、黄芩、柴胡等道地中药材品种资源利用、育种创新,加快新品种选育和认定。
提升中药材种子种苗扩繁生产能力。
大力支持品种提纯复壮,扩大良种繁育和展示示范,重点在沿太行山区域建设党参、连翘、苦参、柴胡、黄芩等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在恒山区域建设黄芪等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在晋南边山丘陵区建设黄芩、远志、柴胡等良种繁育示范基地。
到“十四五”末,选育药效明显、质量稳定的道地中药材新品种10个,建设种子种苗繁育基地5万亩,主要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60%以上。
二、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加强科技创新队伍建设。
统筹相关院校、科研机构、农技推广单位、行业协会等方面的中药材专业人才,充分发挥专家团队技术包联服务和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科技创新支撑作用,建立中药材产业科技创新团队。
加强关键领域的科技创新。
围绕品种选育、生态种植、绿色防控、采储加工等环节,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技术集成,建立健全评价体系。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加快推进甘肃中药材产业化现代化--关于“中药材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几点建议
特别策划i DEVELOPING加快推进甘肃中药材产业化现代化—关于“中药材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几点建议■汪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 链现代化,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在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后疫情时期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化、现代化,不仅在于满足人民对健康生活的美好需求,而且承栽着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任甘肃省是全国道地药材的重要产区之一,中药 材种植历史悠久且品种丰富、种植规模大、种植区域 集中、资源优势十分突出。
但由于中医药产业工业化 程度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发育水平低的境 况,依然没有摆脱资源“大省”产业“小省”的局面。
因此,以“建链、延链、畅链、强链、稳链”为总目标,建立 适应大生产、大流通的中药材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 体系,推动中药材专业市场模式创新,实现生产与交 易良性分工、供给与需求动态匹配,是打通甘肃省中 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难点和关键所在。
♦作者系兰州财经大学副教授/DEVELOPING丨特别策划―、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态势分析(一)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优势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将中医药产业作为重点 发展的十大绿色生态产业之一,在建设“国家中医药 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等一系列政策的有效推动下,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从图1中看出,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特征:i.陇 东南是中医药产业的核心区,也是中药材产业链供 应链现代化的核心和关键;2.甘肃中药材产业链供 应链已有很好的溢出效应,周边县市已融入到产业 链;3.当前是整合中药材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 的窗口期。
通过调研发现,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结构加快改造,企业主体竞争力提升,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成为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链供应链走向现代化的关键期。
中药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中药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养生意识的提高,中药材在现代社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需求。
中药材产业链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药材的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等环节。
要实现中药材产业链的协同发展,需要上下游环节的合作与协调。
本文将从中药材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两个方面分析其协同发展的意义、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中药材产业链的上游发展中药材产业链的上游主要包括种植、采集和初加工等环节。
在这些环节中,关键的是中药材的种植和采集质量以及初加工的规范性。
在传统种植和采集方式的基础上,应该加强标准化种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
同时,也要加强对野生中药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防止过度采集造成的生态破坏。
此外,加强对初加工环节的监管,规范加工工艺,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
二、中药材产业链的下游发展中药材产业链的下游主要包括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和销售等环节。
在这些环节中,关键的是加强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质量控制,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为此,要加强中药材的质量检验与标准制定,加强对生产企业的监管,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的流入市场。
同时,还要加强对中药市场的宣传和推广,提高消费者对中药产品的认可度和接受度。
三、中药材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中药材产业链的上下游环节是相互关联的,只有上下游环节之间的协同合作,才能实现中药材产业链的稳定发展。
为了实现上下游的协同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上下游环节应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沟通市场需求和供应情况,共同应对市场变化。
2. 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上下游企业之间可以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市场开拓、产品创新等活动,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3. 推动标准化生产:上下游环节应协同推进中药材的标准化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提高市场竞争力。
4. 创新产业链模式:上下游企业可以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如建立中药材产业集群,共享资源和技术,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益。
陇西从“中药材产业”迈向“中医药产业”讲解
陇西从“中药材产业”迈向“中医药产业”“中药材产业”与“中医药产业”,这两个词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有着本质上不同的含义。
在产业链条上,“中药材产业”主要表现为卖原药材或进行简单的初级加工;“中医药产业”则更多地体现为精深加工,链条长,附加值高。
有着“千年药乡”之称的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当前正在经历着从“中药材产业”向“中医药产业”的嬗变。
“我们从中药材加工环节获得税收,一度是零!”谈及中药材产业发展历程,陇西县县长鲁泽坦言,长期以来,陇西虽然是种植大县、产量大县,但远远称不上是产业大县。
陇西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仲良介绍,中药材的初级加工是制成切片,产值通常比原药材高出20%;如果提取出中间物,产值要高出60%至70%,而制成中成药则提高200%以上。
从中不难看出,从种植、收获、制成切片,到仓储、提取中间物、制成药品或其他产品,在整个产业链条中,种植环节处于最低端,也是获利最少的环节。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陇西中药材产业就是处于产业的低级层次。
对农民而言,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药材,只能以便宜的价钱卖出,难以产生最大化的效益,无异于“为他人作嫁衣裳”。
为此,鲁泽说:“把中药材产业做大,光种不行,还要培育流通、加工,把产业链做长,把附加值做大,在产业链上做文章。
”2000年,陇西成立了中药材产业发展局,开始走上向提升中药材产业层次、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之路。
经过十年的努力,尤其是最近几年,陇西中药材加工业发展迅速,一批中间物提取企业建成投产。
目前,全县境内共有48家中药材加工企业和3000多个个体加工点;市场交易日趋活跃,药材价格稳步提升。
据介绍,2007年以来,陇西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26万亩左右,形成了党参、黄芪、甘草、柴胡、大黄、独活、黄芩、冬花八大生产基地和3万亩优质种苗繁育基地。
利用独特的气候和便利的交通,陇西大力发展中药材仓储业。
周边地区甚至外省区的中药材也向陇西集中,形成了文峰和首阳两大中药材市场。
中药材市场管理困境和出路(转换后的word文件)李涛
中药材市场管理困境和出路孙丽华山东省巨野县妇幼保健院药剂科,山东巨野 274900[ 摘要] 本研究首先分析中药材市场现状和管理困境,其次给出几点推进药材市场管理和发展的建议,最后指出推进中药企业改革创新的必然,中药企业成为未来药品市场的新导向,在未来绿色经济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
[ 关键词] 中药市场;管理困境;绿色经济[ 中图分类号] R282 [ 文献标识码] C [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14-175-02药品是关系民生和卫生医疗的头等大事。
中药产业作为我国药品工作的重要组成,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不少成绩。
中药材的主要品种达到500 多种,年产5 亿多千克,中药材生产基地600 多个,为中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中药作为最原始的产业之一,市场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间接影响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伴随生产力水平提高,人们对健康和养生日趋关注,中药材消费需求也在日趋增加,交易日渐活跃。
部分药品企业利用人们的盲目性大加炒作,如贯众、银花等价格短时间暴涨几十倍,药材市场中药材严重紧缺,严重影响了医疗卫生事业的正常运转。
中药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一方面,中药作为商品,生产、流通、消费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供需关系变化致使各地频繁出现激烈的农产品市场竞争,许多药材供过于求出现市场滞销。
很多年销量在万吨以上常用中药材,一直在低谷中运行,比如板蓝根、黄芪、茯苓等;另一方面,中药材又不同于一般快速消费品,作为防病治病的特殊商品,必须由药材公司统一管理,依照计划统一收购、加工和供货,除特定供销社外,其他不得参与经营[1]。
1 面临激烈的国际化市场竞争,中国特殊的环境造成了中药材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弊端,致使我国中药材产业困境重重1.1 体制不明市场体制混乱,部门分工不明。
中药材市场实行多个部门共同管理,权利与责任混乱,难以准确衡量和有效管理市场药材质量。
以致市场主体混淆不清,各部门管理失位,导致市场虽然可以在阶段性整顿时得到多方共同参与治理,但日常管理的责任却被互相推诿,放任自流。
中医行业的中药产业链与价值链
中医行业的中药产业链与价值链中医药是中国传统的宝贵瑰宝,它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产业链与价值链的完善与发展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中医行业的中药产业链和价值链两个角度进行探讨。
一、中药产业链的构成与作用中药产业链是由中药资源开发、中药材种植、加工生产、市场销售等环节组成的一系列产业活动。
中药产业链发挥着以下几个主要作用:1. 保护中药资源:中药资源是中医药的重要基础,中药产业链的完善可以通过规范种植和采集行为,保护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防止过度采伐和滥伐现象的发生。
2. 促进经济增长:中药产业链涵盖了从中药材生产到市场销售的全过程,从中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3. 提高产品质量:完善的中药产业链可以确保中药材的质量,通过标准化种植、加工流程的规范化,提高中药材的品质,保障中药产品的疗效和安全性。
二、中药的价值链与发展中药的价值链主要包括了中药研究与开发、中药制剂生产、中药临床应用等环节,这些环节构成了中药在医药领域中的综合价值。
1. 中药研究与开发:中药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挖掘中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效果,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对中药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进行研究,为中药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2. 中药制剂生产:中药制剂是将中药材进行提取和配制,制成易于服用的产品形式。
中药制剂的生产要求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生产标准,通过合理的配方和工艺,将中药材的药效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3. 中药临床应用:中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辨证施治,中医药能够有效地治疗一些疑难杂症,并在养生保健方面发挥作用。
中药临床应用的推广与规范,对于提升中医药的整体价值和社会认可度至关重要。
三、中医药产业链与价值链的问题与对策尽管中医药产业链和价值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1. 中药材质量不稳定:由于种植环境、生长方法、采收时间等因素的差异,中药材的质量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
中药材全产业链管理与解读-李峰
中药材全产业链管理与解读李峰第一部分概述中药材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中药材管理、保障中药材质量安全,对于维护公众健康、促进中药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繁荣壮大,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中药材产业乱象和顽疾,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八部门于2013年10月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材管理的通知》,对中药材种植生产经营的全链条、各环节的整治和规范提出明确要求。
一、中药全产业链中药行业是医药行业的子行业,由中药材生产、中药工业(含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中药机械制造)和中药商业组成。
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以中药材生产为基础、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商业为纽带的中药生产流通体系。
三者可以合称为中药全产业链。
中药材产业链的诸多环节是由多种经营主体或参与者所组成,通过这些经验主体的活动,产业链得以运转。
在这个中药全产业链中包含了中药材的源头环节—中药材的种养殖生产和产地加工;中药材的中间环节----中药材饮片、炮制加工以及中成药生产;中药材的最终环节----中药商品的运输物流、仓储保管、市场营销和临床用药。
选种和研发环节是整条产业链创新的源头,目前我国政府属于这一环节的主体经营者,包括高校、科研单位、部分企业的研发部门。
药材种植环节中,农民或农民集体负责药材的种植、养殖,在某些情况下,他们也拥有药材初加工的设施,可对药材进行初步的炮制加工;中药材加工、储运环节主要由贸易企业(药材商)或饮片生产厂家来完成,部分制药企业也可完成中药材的初加工,初加工以后原药材才成为具有各种标准特征和品级的商品,经中药贸易流通销售环节到制药领域、临床用药等。
三个环节缺一不可,三个环节无缝链接,才能保证中药的质量管理全覆盖,才能保证中医用药的安全有效。
然而,构成中药全产业链的单位性质不一、人员素质不一、管理门类不一,造成了质量管理的漏洞和困难。
例如,中药材生产环节多是农民个体,难以形成现代质量管理体系。
中药商业环节个体、私营和国有中药商业企业并存,良莠不齐导致中药质量控制难以均一。
中医中药产业链介绍
中医中药产业链介绍中医中药产业链是指从中药材的种植、采集、加工,到中药制品的生产、流通、销售的全过程。
中医中药产业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涵盖了多个环节和参与主体,对于保护和发展中医中药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中药产业链的第一环节是中药材的种植和采集。
中药材的种植需要选择适宜的土地和气候条件,合理施用肥料和防治病虫害。
同时,中药材的采集也需要严格遵循采集时间、采集方法和采集量的规定,以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
中药材的采集完成后,需要进行加工和制备。
加工包括鲜草药的晒干、炒制等处理,干草药的研磨、筛选等工序。
制备则是将加工好的中药材按照一定比例配伍,制成中药饮片、颗粒剂、丸剂等中药制品。
中药制品的生产是中医中药产业链的核心环节。
生产过程包括提取、浓缩、干燥、包装等多个步骤。
其中,提取是将中药材中有效成分提取出来,浓缩是将提取液浓缩成浓缩液,干燥是将浓缩液干燥成粉末或颗粒状,包装是将制成的中药制品进行包装和标签贴附。
中药制品生产完成后,需要进行流通和销售。
流通环节包括批发、零售、进出口等环节,销售渠道包括中药店、医院、电商平台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市场推广和宣传,提高消费者对中医中药的认知和接受度。
在整个中医中药产业链中,还有一些重要的支撑环节。
其中之一是科研与开发环节,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中医中药的质量和疗效。
另一个重要的支撑环节是标准与监管环节,制定和执行相关的标准和法规,确保中医中药的质量和安全。
中医中药产业链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随着现代化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的引入,中医中药产业链正逐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和智能化。
另一方面,国内外市场对中医中药的需求不断增长,为中医中药产业链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为了推动中医中药产业链的发展,需要加强相关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培养专业人才,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中医中药知识的传承和普及,提高社会公众对中医中药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中药饮片应用研究的新进展-李峰
中药饮片应用与研究的现状分析李峰第一部分概述中药饮片是我国中药产业的三大支柱之一,是中医临床辨证施治必需的传统方式,也是制备中成药的重要原料。
中药需经过炮制加工成为饮片,才能供中医临床使用是中医用药的特色,也是中医和西医用药的最大不同。
中药饮片独特的炮制理论和方法,无不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传统理念和中医的精深智慧。
目前中药饮片已成为中医临床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中药必须经过炮制加工成为中药饮片才能供中医临床使用。
不经过中药饮片加工,不得进入中药临床及中成药制剂生产环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中药饮片质量一贯重视,自2010年版强调中药不经过饮片炮制不得入药外,《中国药典》2015年版对中药饮片特别重视,《中国药典》2015年一部正文调整为上下两卷,上卷收载中药材、饮片和提取物,下卷收载中药成方制剂,将中药材、饮片和提取物标准正文单独成卷,规范中药材的名称(中文、拉丁文)、来源(学名、药用部位)、采收期和产地加工、规范中药饮片、提取物及中成药处方中药味的名称、规范中药饮片、提取物及中成药制法的表述,厘清标准中规定的“制法”与企业实际生产“工艺”的定位和区别,统一规范专用术语。
由于中药材、饮片和提取物的管理属性比中成药复杂,单独成卷既有利于监管又有利于国际化发展,有利于进行国际协调。
彰显了《中国药典》对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的重视程度。
另外,在收载品种方面,除增加了中药饮片标准的收载数量外,拟每年编制一版增补本,每版新增品种约200个,五年新增品种约800个,全面覆盖临床常用的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及民族药。
争取100个中药标准达到国际双边或多边互认。
解决了长期困扰中药饮片产业发展的国家标准较少、地方炮制规范不统一等问题。
在中药材和饮片中增加专属性很强的横切面或粉末显微鉴别,同时,标准中大量使用专属性较强的薄层色谱鉴别技术。
在充分体现《中国药典》的科学、先进、实用、规范、统一和权威性的前提下,中药饮片的药典标准要求设置全面、方法科学适用、指标限度合理,全面达到并且实现部分指标超越国际先进水平,药品质量整体控制水平进一步提高。
中药材的产业化发展路径何在
中药材的产业化发展路径何在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对中医药的认可,中药材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然而,中药材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质量参差不齐、种植规范化程度低、产业链不完善等。
那么,中药材的产业化发展路径究竟何在?要实现中药材的产业化发展,首先要从源头抓起,即加强中药材的种植和养殖环节。
规范中药材的种植和养殖是保障中药材质量的关键。
目前,许多中药材的种植仍处于分散、小规模的状态,缺乏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规范。
这导致了中药材质量不稳定,药效难以保证。
因此,应推广标准化种植和养殖技术,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同时,加强对种植户和养殖户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让他们掌握科学的种植和养殖方法。
在种植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中药材的生长规律,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过多地使用化学物质不仅会影响中药材的质量,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应鼓励采用绿色、生态的种植方式,如使用生物防治病虫害、有机肥料等,以确保中药材的品质和安全性。
此外,加强对中药材种植环境的监测和保护也至关重要。
选择适宜的种植区域,避免在污染严重的地区种植中药材,确保中药材生长的土壤、水源和空气等环境要素符合标准。
中药材的加工环节对于产业化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中药材加工方式往往比较粗放,加工工艺不规范,导致中药材的有效成分损失,影响药效。
因此,要改进和优化中药材的加工工艺,引入现代化的加工设备和技术,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同时,加强对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建立严格的质量检测标准,确保每一批次的中药材都符合质量要求。
除了种植和加工,中药材的流通环节也需要进一步优化。
当前,中药材流通领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渠道不畅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建立健全中药材流通体系,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中药材交易平台,实现信息的透明化和共享,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交易成本。
中药材资源产业链结构
中药材资源产业链结构
中药材资源产业链结构包括原材料种植、采集、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
首先是原材料种植环节,这涉及到中药材的种植基地建设、种植技术研究、种植规模化和标准化管理等。
其次是采集环节,对于一些野生中药材,需要进行采集和保护工作,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接下来是加工环节,中药材需要经过加工才能成为最终的中药材产品,包括初加工和深加工。
初加工是指对原材料进行初步加工,如清洗、晒干等;深加工则是指对初加工后的中药材进行进一步加工,如切片、炮制等。
然后是流通环节,这包括中药材的仓储、物流、分销等环节,确保中药材能够顺利地流向市场。
最后是销售环节,中药材通过各种渠道销售给药企、医院、药店以及个人消费者,形成最终的消费市场。
整个产业链结构中还涉及到相关的政策法规、质量监管、科研开发等环节,这些都是中药材产业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都需要有专业的人才和技术支持,同时还需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加强品质管理,以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
易混淆中药地骨皮、香加皮、五加皮鉴别研究
◆论著◆中药研究易混淆中药地骨皮、香加皮、五加皮鉴别研究秦 露1,吕绪桢1,刘亚丽1,赵天伦1,王晨曦 1,战瑞雪1,冯 帅1,2,李 峰1,2(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5;2.山东省高校中药质量控制与全产业链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山东 济南 250355)[摘要] 目的:探讨区分鉴别易混淆皮类中药地骨皮、香加皮、五加皮的方法。
方法:采用性状、微性状、显微、荧光鉴别等方法对地骨皮、香加皮、五加皮进行鉴别研究。
结果:地骨皮、香加皮、五加皮在性状和微性状方面的主要鉴别点是外表面、断面和气味;显微鉴别的重点是草酸钙结晶不同。
传统荧光法在紫外灯下观察三者的荧光现象区别不明显,但是二维荧光和三维荧光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
二维荧光光谱结果显示,三种药材的水提取液均只有一个荧光峰,三者的峰位、峰强度和峰形有很大差别;三维荧光光谱结果显示,地骨皮有三个荧光峰,香加皮和五加皮有两个荧光峰,三者的峰位和峰强度有明显差异。
结论:传统鉴别方法可用于地骨皮、香加皮、五加皮的鉴别,二维荧光光谱法和三维荧光光谱法可快速、准确地区分三种药材。
[关键词] 地骨皮;香加皮;五加皮;微性状鉴别法;二维荧光光谱法;三维荧光光谱法[中图分类号] R282.740.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659X (2024)01-0091-09DOI :10.16294/ki.1007-659x.2024.01.015Identification Study on Easily Confusing Chinese Medicinals of Digupi (Lycii Cortex ),Xiangjiapi (Periplocae Cortex ) and Wujiapi (Acanthopanacis Cortex )QIN Lu 1,LYU Xuzhen 1,LIU Yali 1,ZHAO Tianlun 1,WANG Chenxi 1,ZHAN Ruixue 1,FENG Shuai 1,2,LI Feng 1,2(1.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an 250355,China ;2.Shandong Province Universit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Quality Control and Construction of Whole Industry Chain ,Jinan 250355,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thods for distinguishing and identifying the easily confusing Chinese medicinal cortex :Digupi (Lycii Cortex ),Xiangjiapi (Periplocae Cortex ) and Wujiapi (Acanthopanacis Cortex ).Methods :The identification of Digupi ,Xiangjiapi and Wujiapi were studied by traits ,micro -traits ,microscopy and fluorescence identification. Results :The main identification points of Digupi ,Xiangjiapi and Wujiapi in terms of traits and micro -traits are the external surface ,section and odor. The focus of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is the different crystalliza⁃tion of calcium oxalate. The fluorescence phenomenon of the three herbs observed by traditional fluorescence method under ultraviolet lamp were not significantly[收稿日期] 2022-09-05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17ZX09301058);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2013030996);山东省高校中药质量控制与全产业链建设协同创新中心项目(编号:CYLXTCX2021-08);202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批文号: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5号) [作者简介] 秦露(1997—),女,山东枣庄人,2021年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药质量控制与资源研究。
中药产业链及产品链分析
药效 , 中药材 在生长过程 中 的管理 以及采收 、 加工 、
炮制, 都 有 严 格 的技 术 规 范 ; ③ 市 场 容 量 。中药 材 与 普 通农 产 品相 比, 具有 市 场容 量相对 较 小 、 需 求 集 中 度 相 对 较 高 的特 点 ; ④ 监 管 法 规 。 由于 中 药 产 业 链 的最 终 产 品 属 药 品 , 因此 , 中药 材 生 产 、 流通、 销
【 %r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Mo d e r n i z a t i o n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a n d Ma t e r i a Me d i c a j
1 中药产 业 链构 建 及 特征
1 . 1 产 业链 构成
究 农产 品价格形成 , 有利 于保持农 业稳定 和农 民增 收, 有利 于保 护 消费 者利 益 , 还 有 利 于 国 家 的宏 观
调控 和 价格 管理 政 策 。 中药 产 业 链 与 农 业 产 业 链 的
不 同之 处 在 于 以下 4个 方 面 : ① 生 长 周 期 。 家 种 的
1 . 2 与农 业产 业 链 不 同
中 药 产 业 链 上 游 产 品 是 中药 材 , 属 农 产 品 。研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0 7 — 2 1
修 回 日期 : 2 0 1 4 — 0 8 — 1 1
四川省教 育厅 青年基金项 目( 0 3 0 0 1 1 0 7 9) : 基 于区位 熵和 A R MA模型 的川产道地药材 区位优 势及趋势预 测, 负责人 : 李化 ; 成都 中医药大学 科技发展 基金 ( RWY B 2 0 1 1 2 0) : 川芎的价格波动研 究 , 负责人 : 李化。 通讯作 者: 李化, 讲师, 主要研 究方向: 药材价格 问题 。
推动牡丹江市中药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076海峡科技与产业2021年第7期2019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
这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振兴发展中医药的一大重要举措。
黑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打造千亿级中医药产业。
2019年,黑龙江省召开中医药发展大会,再次强调“推动全省中医药大发展快发展,为建设健康龙江,推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1]。
在此背景下,牡丹江市基于自身中药产业优势,抢抓历史机遇,加快产业布局,全面提升牡丹江中药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1 中药产业链的构成产业链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同一产业部门或不同产业部门某一行业中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及其相关企业,以产品为纽带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关系,联结成的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链网式企业战略联盟。
构建产业链包括接通产业链和延伸产业链两个方面,经过补链和延链之后,会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模式[2]。
全产业链是将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4个维度充分整合,打破行业界限、融合产业发展、连接上下游环节,形成一个整体的产业链条,发挥协同共享优势[3]。
中药产业链是农业产业链的一个分支链,农业产业链最早由德国学者 Mighell 和 Jones 提出,Mighell 和 Jones 认为农业产品从原材料生产、加工、储运到销售的运动是一个“纵向协调”的信息链接过程,中药产业链是以中药农业,即利用药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中药材产品的生产活动,为第一产业和基础,整合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和中药服务业[4]。
牡丹江市中医药产业链主要是在市域内,以种养殖药用动植物为主要原料的上游种植、养殖和培育、中游的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生产、下游的销售及服务等多个企业链环的依次组合,形成全产业链模式。
中药全产业链是围绕中药进行区域分工与产业协作的经营模式,也是单部门农业生产向多产业部门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
2 牡丹江市发展中药全产业链的优势2.1 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牡丹江市具有发展道地药材的优越自然条件。
品牌塑造背后的苦与乐——访河北省安国市老锄头山药合作社理事长李锋
2018年 第10期中国农民合作社合作人物60“聚力强社”合作社系列报道四十一品牌塑造背后的苦与乐—— 访河北省安国市老锄头山药合作社理事长李锋■ 文 / 本刊实习记者 康晨远在品牌塑造方面,李锋取得了大多数合作社理事长梦寐以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只是聚光灯后,对合作社未来的规划发展,他也有自己的心酸和彷徨。
建网站、写软文、发新闻、扛锄头、唱民歌、逛展会、秀才艺、拜名师、享干货、搞直播、蹭热点……成立不到2年,合作社已在品牌塑造、宣传方面趟出了路子。
谈起成绩,李锋难掩自豪,讲起他的心得。
品牌塑造方面。
首先是力争成为山药中“响当当”的品牌,抢占制高点。
李锋所在的安国县有“药材之乡”之称。
机缘巧合,李锋在《保定晚报》上刊登了一篇文章,提出了“安国三宝”的概念——祁州酒、老锄头、药博园里走一走。
围绕养生,将安国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做了梳理,以老锄头为代表的小白嘴白山药作为当地的特色产品入选其中。
这篇文章合理利用了比附定位的策略,将老锄头与其他两个并列,树立、强化了老锄头在山药乃至当地特色产品中的地位。
“安国三宝”的概念,给老锄头带来了十几万的宣传效果,有效带动了老锄头的品牌提升。
其次是与竞品形成差异化定位。
铁棍山药是山药当中的“高富帅”;而小白嘴白山药则如其名就被称为山药中的“白富美”。
加上种植小白嘴白山药的区域在汉唐时期称为博陵,博陵出美女,如《西厢记》里的崔莺莺。
古时只有妇女做月子的时候才舍得吃山药,据说可美容养颜。
老锄头对这些功能性介绍进行形象化、口语化、生活化的广告定位与表达。
比如“要想长得美、多吃小白嘴”。
最后是创建生动的logo 标识。
老锄头的logo 在网上积攒了不少人气,“老农民戴着草帽,身体前倾,脚处在一前一后的位置,挥动着锄头在田间劳作,衣襟随着劳动的节奏摆动”。
之后李锋又将平面化logo 立体化,他在网上买了锄头、斗笠、汉服等道具,不放过任何展示的场合,吸引了不少眼球与流量。
品牌宣传方面。
发挥资源优势,推进广西中草药产业化进程
发挥资源优势,推进广西中草药产业化进程
林涛
【期刊名称】《南方农业学报》
【年(卷),期】2005(036)005
【摘要】广西中草药种质资源丰富,现已查明有中草药物种4623余种,在全国排第二位,仅次于云南.文章结合广西自然气候优势,概述了广西中草药资源的分布与开发利用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产业规模小、技术落后、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等问题,提出了合理高效开发广西中草药资源的5项产业化对策.
【总页数】4页(P482-485)
【作者】林涛
【作者单位】广西农业科学院,南宁,53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7
【相关文献】
1.发挥资源优势实施"双十"工程罗平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J], 晋立红
2.发挥资源优势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J], 陈文松
3.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快锡林郭勒盟肉羊产业化进程 [J], 姚光明
4.发挥资源优势推进银鱼产业化进程 [J], 覃忠诚
5.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浅谈南安龙眼、建材业产业化进程 [J], 陈庆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有效梳理中药材产业链 持续推动中药材道地种植
山西农经/ 2021年20期DOI :10.16675/14-1065/f.2021.20.059有效梳理中药材产业链持续推动中药材道地种植□高飞摘要:通过净化中药材种植行业产业链,倡导道地中药材种植;治理土壤,修复环境,加强监管,提倡原生态、野生化种植,促进道地中药材种植健康发展。
关键词:道地中药材;中药材种植业;土壤修复;原生态;野生化;零散化文章编号:1004-7026(2021)20-0148-03中国图书分类号:F326.1;F49文献标志码:A (甘肃天欣堂医药有限公司甘肃庆阳744500)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的物质基础,是中医药的基石和生命线。
药为医所用,名医出良方,药材好中医才更好。
目前,中药材种植行业问题严重,道地药材受到严重威胁。
作为中医药企业的负责人和中医药行业的参与者,呼吁社会各界关注中药材行业的发展困境,并提出解决办法。
1中药材种植要回归自然在近几年国家大力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利好大背景下,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政策有力推动下,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刺激下,许多发展滞后的乡村把中药材种植业作为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中药材种植业走上了持续快速发展道路。
中药材种植是中医药产业的根本和物质基础,“药材好,药才好”,没有中药材种植业的支撑,就没有中医药的健康发展。
目前,巩固成果,因势利导,推动中药材种植业有机化、仿生化、野生化、无污染、无公害至关重要。
要把中药材种植业已经取得的成果保持住,扬长避短,尊重自然,进一步种植出有质量、有规模的中药材,推动我国中医药事业传承复兴、走向国际。
为此,中药材种植业要注重以下5点。
1.1 中药材种植不要规模化,要零散化农业生产有一条很重要的规律就是规模化。
规模化是指大面积连片种植单一农产品。
通过有效使用农业机械,利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从而消灭分散的小农经济,降低劳动成本,其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
比如小麦、玉米、土豆、大豆等粮食作物的规模化生产都取得了经济上的成功。
中药材产业链特征及发展对策研究
中药材产业链特征及发展对策研究
李全新;郑少锋;李瑞青
【期刊名称】《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年(卷),期】2007(028)002
【摘要】该文对中药材产业的现状、作用进行了介绍,给出了中药材产业链的运行结构,分析了中药材产业链的特征及其对中药材原料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中药产业所处的经济环境,探讨了中药材产业应走循环经济之路及提高中药材品质和质量等4项对策.
【总页数】5页(P47-51)
【作者】李全新;郑少锋;李瑞青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杨凌,712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
【相关文献】
1.生态产业链共生耦合实现机制及发展对策研究--以西安汽车生态产业链为例 [J], 王进富;侯海燕;张爱香
2.加快推进甘肃中药材产业化现代化——关于"中药材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几点建议 [J], 汪洋
3.泰安市中药材种植及发展对策研究 [J], 赵勇;边晓惠;赵进红;杨健;孔凡伟;王鹏
4.泰安市中药材种植及发展对策研究 [J], 赵勇;边晓惠;赵进红;杨健;孔凡伟;王鹏
5.有效梳理中药材产业链持续推动中药材道地种植 [J], 高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甘肃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的思考
甘肃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的思考
周祯莹
【期刊名称】《甘肃农业》
【年(卷),期】2022()3
【摘要】甘肃省立足寒旱气候资源特点,突出培育道地药材和特色药材,积极推动绿色标准化种植、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构建仓储物流体系,着力打造特别特“甘味”品牌,促进了中药材产业发展。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甘肃中药材种植、加工、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的梳理分析,找出产、加、销、管等环节的短板和弱项,进而从技术、产业和政策层面分别提出对策建议,为有关部门进一步指导推动中药材产业绿色高质量全链条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和结构升级提供参考。
【总页数】4页(P28-31)
【作者】周祯莹
【作者单位】兰州财经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
【相关文献】
1.以“湘九味”为代表的湖南省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
2.金融支持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思考--以安达市奶业产业链发展为例
3.关于挖掘甘肃省中药材种质资源助力中药材产业生态发展的思考
4.关于挖掘甘肃省中药材种质资源助力中药材产业生态发展的思考
5.省级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区(产业园)创建风采(1) 依托专业市场推进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甘肃省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延链强链补链的几点建议
甘肃省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延链强链补链的几点建议
田卫花;蒲永杰;罗娟;陈青;马剑华;文建强
【期刊名称】《甘肃科技》
【年(卷),期】2022(38)13
【摘要】甘肃省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加快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进中医药产业事业并举,努力将中医药打造成支撑甘肃绿色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
本文立足甘肃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不对称、不平衡、中药制造业相对比较薄弱、中医药文化融合度不高,中医药国际合作空间很大等现状,提出甘肃中医药全产业链健康发展,延链、强链、补链的建议。
【总页数】4页(P1-4)
【作者】田卫花;蒲永杰;罗娟;陈青;马剑华;文建强
【作者单位】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甘肃省中医药发展中心;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0
【相关文献】
1.拓展延伸稀土产业链做大做强稀土产业--2003年包头市"稀土产业链"经济综述
2.强链补链推动“三业”融合——贵州建材产业产销对接活动激活产业链效果显著
3.产业链强链、补链,自主可控
4.自然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深圳珠宝研究所所长兰延:聚焦创新,着力做好黄金珠宝产业链“强链”“补链”工作
5.补链强链,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质量效率——访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桂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材全产业链管理与解读李峰第一部分概述中药材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中药材管理、保障中药材质量安全,对于维护公众健康、促进中药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繁荣壮大,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中药材产业乱象和顽疾,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八部门于2013年10月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材管理的通知》,对中药材种植生产经营的全链条、各环节的整治和规范提出明确要求。
一、中药全产业链中药行业是医药行业的子行业,由中药材生产、中药工业(含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中药机械制造)和中药商业组成。
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以中药材生产为基础、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商业为纽带的中药生产流通体系。
三者可以合称为中药全产业链。
中药材产业链的诸多环节是由多种经营主体或参与者所组成,通过这些经验主体的活动,产业链得以运转。
在这个中药全产业链中包含了中药材的源头环节—中药材的种养殖生产和产地加工;中药材的中间环节----中药材饮片、炮制加工以及中成药生产;中药材的最终环节----中药商品的运输物流、仓储保管、市场营销和临床用药。
选种和研发环节是整条产业链创新的源头,目前我国政府属于这一环节的主体经营者,包括高校、科研单位、部分企业的研发部门。
药材种植环节中,农民或农民集体负责药材的种植、养殖,在某些情况下,他们也拥有药材初加工的设施,可对药材进行初步的炮制加工;中药材加工、储运环节主要由贸易企业(药材商)或饮片生产厂家来完成,部分制药企业也可完成中药材的初加工,初加工以后原药材才成为具有各种标准特征和品级的商品,经中药贸易流通销售环节到制药领域、临床用药等。
三个环节缺一不可,三个环节无缝链接,才能保证中药的质量管理全覆盖,才能保证中医用药的安全有效。
然而,构成中药全产业链的单位性质不一、人员素质不一、管理门类不一,造成了质量管理的漏洞和困难。
例如,中药材生产环节多是农民个体,难以形成现代质量管理体系。
中药商业环节个体、私营和国有中药商业企业并存,良莠不齐导致中药质量控制难以均一。
中药生产加工企业传统工艺与现代化并存,小作坊与大企业并列,导致中药饮片质量难以保证。
在每年的全国两会上,中药材的流通、质量问题屡次成为医药届代表提及的重点。
中药行业质量管理的基础:中药材的质量问题多次引起了人们的深刻反思。
二、中药材质量管理的主要存在问题及其危害(一)中药材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1.分散式种植加工,技术落后,药材质量不稳定目前,我国中药材源头的采集加工仍以千家万户的分散式加工为主,采集时间、方法随意性很大,再加上生产技术还是沿用落后的传统技艺,这种小农经济模式在造成效率低下的同时,也造成了药材质量源头失控。
如部分药材使用硫磺熏蒸或高温烘干,大大降低了药材的有效成分;落后的分拣、洁净过程以及不合适的包装材料,也严重地影响药材质量的稳定性等。
尽管目前国家正在推行中药材 GAP,但还没成为一种强制行为,而且市场也没有给 GAP基地产品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加之基地又少得可怜,因此短期内不可能改变中药材的种植现状。
2.人工种植的中药材农药污染现象严重中药材产品中农药残留,有害重金属含量超标是影响我国中药产品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除了整体环境污染的外在因素外,人为的中药材农药污染现象也十分突出:(1)农药品种使用不当,如大量施用有机氯、有机磷等高毒、高残留的农药。
该类农药在人体内会形成浓缩、累积及胚胎转移现象,其在土壤中的残留期也较长;(2)滥用、误用农药问题突出,大多数中药材产于老、少、边、穷地区,生产零星分散,农民自行管理,自主经营,由于生产者缺乏有关的技术知识,滥用、误用农药问题严重;(3)采收时期不当,为了加快生产周期、赶行情,一些药材产区在施用农药后不久(农药的降解期未过,如一些内吸性农药)就开始采收。
3.中药材资源的缺少有效保护在市场和价格的刺激下,一些中药材资源受到毁灭性的采挖,使自然生态幅激剧缩小,甚至减少到濒临绝灭的临界状态,如石斛、盾叶薯蓣等。
一般规律是:某一植物资源化学成份研究,利用价值的确定,大规模开发利用,资源的过度开发,自然生态幅激剧缩小,物种濒临绝迹,工业化生产原料不足,资源再生研究。
由于环境的恶化、生态平衡的失调,使一些中药资源的分布区不断缩小。
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传统种植地道药材的地区,由于种植药材的比较效益不高,使一些中药材行将退出历史舞台,如温郁金的种植面积已从几千亩降到现在的几百亩。
述情况都必将严重影响中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4.中药材采收及产地初加工设备简陋,染色增重、掺杂使假现象时有发生中药材在源头时属于农副产品,产地采收、干燥和初加工基本是传统方法、手工操作,难以保证质量。
再加之采收加工人员素质较低,缺乏质量监控,在市场利润刺激下,掺杂增重、硫熏或染色等现象时有发生。
5. 中药材专业市场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制假售假,违法经营中药饮片和其他药品现象屡禁不止。
中药材专业市场本应成为中药材质量控制的关键场所,但由于疏于监管,在某些不法商贩或集团的操纵下,现在的某些中药材专业市场沦为了中药材制假贩假的中心,直接造成中药质量问题。
6. 缺乏中药材管理制度规范以及监督规范缺乏中药材管理制度规范以及监督规范是中药材产业中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我国生产中药材的企业规模小、质量参差不齐,生产管理及药材的种植都缺乏严格的规范,这是中药材产业一直没有很突出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而中药材在保存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储藏方法也影响了其发展。
(二)中药材质量失控将造成的危害1.质量失控牵连产业链“先天不足,后天难补”,如同多米诺骨牌的坍塌,源头出了问题,后端花再大力气也只能事倍功半甚至于事无补。
如果内在品质出了问题则饮片切得再匀称、炮制再规范、包装再精细都无济于事。
而采用提取物、中药材颗粒等手段期望达到终端质量控制是否符合中医药特点还有待商榷。
毕竟中医药属于一个系统整体工程,外在表现为一种文化传统,内在是以实际疗效作为评判标准。
因此,中药行业应用科技手段时必须考虑到临床实际效果和民众的接受程度。
原药材是整个中药产业链的最前端,目前也是问题最多的环节。
因此科学研究应该投入一定资金和精力到广阔农田里关注一下源头问题。
2.药材质量失控危害甚于食品首先是影响治疗,除了日常保健的补益药之外,更多中药是要用来治病救人,人命关天;二是被动接受,食品的变质变味,民众至少可以通过外观和经验来决定买不买或吃不吃,而药材的使用多数要靠医生的处方;三是辨别困难,外观看起来越漂亮的药材,可能内在质量越差,普通民众单凭肉眼难以判断;四是危害隐蔽,问题中药对人体的危害是潜在和逐步累积的,造成的损害也是长期和不可逆的,一旦爆发,其恶劣影响将有可能超过“毒奶粉”、“毒豇豆”。
3.源头失控致恶性循环源头失控对下游产业的影响巨大,同时在这种危害影响下,整个产业链又将形成新一轮的恶性循环。
即:中药材质量失控→饮片及成药质量下降→中医基础破坏→中药消费市场萎缩→无法投入资金进行产业提升→质量失控加重,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最终将导致一个多方共输的局面。
虽然中药产业是个充满希望的黄金产业,但如果在发展思路和流通体系上不彻底改变,这个黄金产业就有可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堕落。
三、加强中药材全产业链质量管理1.中药材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中药材是指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物质,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
它是中药饮片和成方制剂的原料。
中药饮片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药重要的商品规格,广泛应用于各级医疗机构,成药生产,科研和出口。
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是中医治病的主要工具,“医无药不能扬其术”。
如果中药的质量不稳定,即使医师医术多么的高超,对病人是回天乏术。
因为同样的处方,会因为药房的中药饮片生产批次不同,质量差异,而导致昨有效而今无效的情况,更甚者,如果是以假充真的中药,病人甚至出现毒副作用。
因此要发展我国中医药事业,开展中药质量控制研究,强化中药材质量管理是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
另外,中药全产业链涉及到中药材种养殖生产的农村、农民和农业的“三农”问题;涉及到中药饮片加工生产的医药工业;涉及到中药商品的经营销售、仓储物流;涉及到中药疗效和人民安全用药和身体健康;涉及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中医药的科学研究及国际交流等方方面面。
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中药材全产业链的质量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全面的重大科学问题,应该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
2.中药材全产业链质量管理的措施分析造成中药材质量问题的原因,其实所有问题的靶点最终可归结为两个字:“分散”!种植源头的农民分散、管理上的分散、生产加工中的分散、经营中的分散一直到仓储物流中的分散……,最终必然导致一盘散沙难以疏理。
而要解决“分散”问题,单靠增加管理部门、管理人员或加大监管力度显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必须建立上中下相结合的管理框架和产业体系:上层应针对中药材产业特点进行统筹管理,变环节控制为系统控制;基层应加快中药材生产和加工的集约化,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中间再辅以社会力量为主的第三方服务平台,通过信息、技术、检测、仓储物流和产销对接,引导农户与大市场对接。
(1)制订和完善中药材生产管理监督规范首先,制订和完善中药材的生产管理规范及监督规范是发展中药材的重点,在生产方面,要符合生产管理标准;在种植方面,要建立符合GAP的中药材种植规范,只有把这些规范和标准都统一下来并强制实施,才能使我国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有实质性的提高。
(2)大力加强对中药材产业的现代化建设实行中药材的现代化生产也是突破中药材一直以来都以原始化生产的弊端,相对其他中药产业而言,中药材的合格率低、市场无序,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实现规范化、系统化和现代化的生产,因此我国要加强对中药材的现代化建设,不论是在种植、采收还是生产方面,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中药材质的飞跃。
(3)国家应在政策上给予中药材相应扶持我国还应该从政策上给予中药材一定的扶持,加速中药材生产企业的兼并重组,淘汰一些规模小、效益低的企业,扶持一些质量好、品质高的企业,加大对中药材产业的研发力度,打造出一批规范化、产业化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和生产基地。
如今,作为中药源头起源的中药材资源正日益减少,再加上生产技术落后、有害物质超标、缺乏管理监督规范等弊端对我国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带来重重的困境。
因此,我国必须转变发展中药材的理念,把中药材由普通的农副产品,当做国家重要战略物资来对待,加大中药材的现代化建设、完善质量管理监督规范细则以发挥中药材在整个中药产业中的作用,在全球都对绿色健康药品需求加大的情况下,我国的中药材产业未来可以以扩大种植品种和面积,合理保护中医药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可持续利用,获得更深更长远的发展。
第二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及重点、难点一、中药材质量管理基本概念1.中药(Chinese materia medica)是指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drug)总称,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以及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提取物等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