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全产业链管理与解读-李峰

中药材全产业链管理与解读-李峰
中药材全产业链管理与解读-李峰

中药材全产业链管理与解读

李峰

第一部分概述

中药材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药材管理、保障中药材质量安全,对于维护公众健康、促进中药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繁荣壮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中药材产业乱象和顽疾,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八部门于2013年10月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材管理的通知》,对中药材种植生产经营的全链条、各环节的整治和规范提出明确要求。

一、中药全产业链

中药行业是医药行业的子行业,由中药材生产、中药工业(含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中药机械制造)和中药商业组成。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以中药材生产为基础、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商业为纽带的中药生产流通体系。三者可以合称为中药全产业链。中药材产业链的诸多环节是由多种经营主体或参与者所组成,通过这些经验主体的活动,产业链得以运转。

在这个中药全产业链中包含了中药材的源头环节—中药材的种养殖生产和产地加工;中药材的中间环节----中药材饮片、炮制加工以及中成药生产;中药材的最终环节----中药商品的运输物流、仓储保管、市场营销和临床用药。选种和研发环节是整条产业链创新的源头,目前我国政府属于这一环节的主体经营者,包括高校、科研单位、部分企业的研发部门。药材种植环节中,农民或农民集体负责药材的种植、养殖,在某些情况下,他们也拥有药材初加工的设施,可对药材进行初步的炮制加工;中药材加工、储运环节主要由贸易企业(药材商)或饮片生产厂家来完成,部分制药企业也可完成中药材的初加工,初加工以后原药材才成为具有各种标准特征和品级的商品,经中药贸易流通销售环节到制药领域、临床用药等。三个环节缺一不可,三个环节无缝链接,才能保证中药的质量管理全覆盖,才能保证中医用药的安全有效。

然而,构成中药全产业链的单位性质不一、人员素质不一、管理门类不一,造成了质量管理的漏洞和困难。例如,中药材生产环节多是农民个体,难以形成现代质量管理体系。中药商业环节个体、私营和国有中药商业企业并存,良莠不齐导致中药质量控制难以均一。中药生产加工企业传统工艺与现代化并存,小作坊与大企业并列,导致中药饮片质量难以保证。

在每年的全国两会上,中药材的流通、质量问题屡次成为医药届代表提及的重点。中药行业质量管理的基础:中药材的质量问题多次引起了人们的深刻反思。

二、中药材质量管理的主要存在问题及其危害

(一)中药材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分散式种植加工,技术落后,药材质量不稳定

目前,我国中药材源头的采集加工仍以千家万户的分散式加工为主,采集时间、方法随意性很大,再加上生产技术还是沿用落后的传统技艺,这种小农经济模式在造成效率低下的同时,也造成了药材质量源头失控。如部分药材使用硫磺熏蒸或高温烘干,大大降低了药材的有效成分;落后的分拣、洁净过程以及不合适的包装材料,也严重地影响药材质量的稳定性等。尽管目前国家正在推行中药材 GAP,但还没成为一种强制行为,而且市场也没有给 GAP基地产品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加之基地又少得可怜,因此短期内不可能改变中药材的种植现状。

2.人工种植的中药材农药污染现象严重

中药材产品中农药残留,有害重金属含量超标是影响我国中药产品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的主要原因之一。除了整体环境污染的外在因素外,人为的中药材农药污染现象也十分突出:(1)农药品种使用不当,如大量施用有机氯、有机磷等高毒、高残留的农药。该类农药在人体内会形成浓缩、累积及胚胎转移现象,其在土壤中的残留期也较长;(2)滥用、误用农药问题突出,大多数中药材产于老、少、边、穷地区,生

产零星分散,农民自行管理,自主经营,由于生产者缺乏有关的技术知识,滥用、误用农药问题严重;(3)采收时期不当,为了加快生产周期、赶行情,一些药材产区在施用农药后不久(农药的降解期未过,如一些内吸性农药)就开始采收。

3.中药材资源的缺少有效保护

在市场和价格的刺激下,一些中药材资源受到毁灭性的采挖,使自然生态幅激剧缩小,甚至减少到濒临绝灭的临界状态,如石斛、盾叶薯蓣等。一般规律是:某一植物资源化学成份研究,利用价值的确定,大规模开发利用,资源的过度开发,自然生态幅激剧缩小,物种濒临绝迹,工业化生产原料不足,资源再生研究。由于环境的恶化、生态平衡的失调,使一些中药资源的分布区不断缩小。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传统种植地道药材的地区,由于种植药材的比较效益不高,使一些中药材行将退出历史舞台,如温郁金的种植面积已从几千亩降到现在的几百亩。述情况都必将严重影响中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4.中药材采收及产地初加工设备简陋,染色增重、掺杂使假现象时有发生

中药材在源头时属于农副产品,产地采收、干燥和初加工基本是传统方法、手工操作,难以保证质量。再加之采收加工人员素质较低,缺乏质量监控,在市场利润刺激下,掺杂增重、硫熏或染色等现象时有发生。

5. 中药材专业市场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制假售假,违法经营中药饮片和其他药品现象屡禁不止。

中药材专业市场本应成为中药材质量控制的关键场所,但由于疏于监管,在某些不法商贩或集团的操纵下,现在的某些中药材专业市场沦为了中药材制假贩假的中心,直接造成中药质量问题。

6. 缺乏中药材管理制度规范以及监督规范

缺乏中药材管理制度规范以及监督规范是中药材产业中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我国生产中药材的企业规模小、质量参差不齐,生产管理及药材的种植都缺乏严格的规范,这是中药材产业一直没有很突出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而中药材在保存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储藏方法也影响了其发展。

(二)中药材质量失控将造成的危害

1.质量失控牵连产业链

“先天不足,后天难补”,如同多米诺骨牌的坍塌,源头出了问题,后端花再大力气也只能事倍功半甚至于事无补。如果内在品质出了问题则饮片切得再匀称、炮制再规范、包装再精细都无济于事。而采用提取物、中药材颗粒等手段期望达到终端质量控制是否符合中医药特点还有待商榷。毕竟中医药属于一个系统整体工程,外在表现为一种文化传统,内在是以实际疗效作为评判标准。因此,中药行业应用科技手段时必须考虑到临床实际效果和民众的接受程度。原药材是整个中药产业链的最前端,目前也是问题最多的环节。因此科学研究应该投入一定资金和精力到广阔农田里关注一下源头问题。

2.药材质量失控危害甚于食品

首先是影响治疗,除了日常保健的补益药之外,更多中药是要用来治病救人,人命关天;二是被动接受,食品的变质变味,民众至少可以通过外观和经验来决定买不买或吃不吃,而药材的使用多数要靠医生的处方;三是辨别困难,外观看起来越漂亮的药材,可能内在质量越差,普通民众单凭肉眼难以判断;四是危害隐蔽,问题中药对人体的危害是潜在和逐步累积的,造成的损害也是长期和不可逆的,一旦爆发,其恶劣影响将有可能超过“毒奶粉”、“毒豇豆”。

3.源头失控致恶性循环

源头失控对下游产业的影响巨大,同时在这种危害影响下,整个产业链又将形成新一轮的恶性循环。即:中药材质量失控→饮片及成药质量下降→中医基础破坏→中药消费市场萎缩→无法投入资金进行产业提升→质量失控加重,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最终将导致一个多方共输的局面。虽然中药产业是个充满希望的黄金产业,但如果在发展思路和流通体系上不彻底改变,这个黄金产业就有可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堕落。

三、加强中药材全产业链质量管理

1.中药材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中药材是指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物质,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它是中药饮片和成方制剂的原料。中药饮片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药重要的商品规格,广泛应用于各级医疗机构,成药生产,科研和出口。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是中医治病的主要工具,“医无药不能扬其术”。如果中药的质量不稳定,即使医师医术多么的高超,对病人是回天乏术。因为同样的处方,会因为药房的中药饮片生产批次不同,质量差异,而导致昨有效而今无效的情况,更甚者,如果是以假充真的中药,病人甚至出现毒副作用。因此要发展我国中医药事业,开展中药质量控制研究,强化中药材质量管理是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

另外,中药全产业链涉及到中药材种养殖生产的农村、农民和农业的“三农”问题;涉及到中药饮片加工生产的医药工业;涉及到中药商品的经营销售、仓储物流;涉及到中药疗效和人民安全用药和身体健康;涉及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中医药的科学研究及国际交流等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中药材全产业链的质量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全面的重大科学问题,应该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

2.中药材全产业链质量管理的措施

分析造成中药材质量问题的原因,其实所有问题的靶点最终可归结为两个字:“分散”!种植源头的农民分散、管理上的分散、生产加工中的分散、经营中的分散一直到仓储物流中的分散……,最终必然导致一盘散沙难以疏理。而要解决“分散”问题,单靠增加管理部门、管理人员或加大监管力度显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建立上中下相结合的管理框架和产业体系:上层应针对中药材产业特点进行统筹管理,变环节控制为系统控制;基层应加快中药材生产和加工的集约化,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中间再辅以社会力量为主的第三方服务平台,通过信息、技术、检测、仓储物流和产销对接,引导农户与大市场对接。

(1)制订和完善中药材生产管理监督规范

首先,制订和完善中药材的生产管理规范及监督规范是发展中药材的重点,在生产方面,要符合生产管理标准;在种植方面,要建立符合GAP的中药材种植规范,只有把这些规范和标准都统一下来并强制实施,才能使我国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有实质性的提高。

(2)大力加强对中药材产业的现代化建设

实行中药材的现代化生产也是突破中药材一直以来都以原始化生产的弊端,相对其他中药产业而言,中药材的合格率低、市场无序,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实现规范化、系统化和现代化的生产,因此我国要加强对中药材的现代化建设,不论是在种植、采收还是生产方面,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中药材质的飞跃。

(3)国家应在政策上给予中药材相应扶持

我国还应该从政策上给予中药材一定的扶持,加速中药材生产企业的兼并重组,淘汰一些规模小、效益低的企业,扶持一些质量好、品质高的企业,加大对中药材产业的研发力度,打造出一批规范化、产业化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和生产基地。

如今,作为中药源头起源的中药材资源正日益减少,再加上生产技术落后、有害物质超标、缺乏管理监督规范等弊端对我国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带来重重的困境。因此,我国必须转变发展中药材的理念,把中药材由普通的农副产品,当做国家重要战略物资来对待,加大中药材的现代化建设、完善质量管理监督规范细则以发挥中药材在整个中药产业中的作用,在全球都对绿色健康药品需求加大的情况下,我国的中药

材产业未来可以以扩大种植品种和面积,合理保护中医药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可持续利用,获得更深更长远的发展。

第二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及重点、难点

一、中药材质量管理基本概念

1.中药(Chinese materia medica)是指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drug)总称,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以及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提取物等类型。

2.中药材(Chinese crude drugs)是取自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过简单产地加工的原料药,简称为“药材”,按其来源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大类。

3.中药饮片(decoction pieces)是根据治疗疾病的需要,将中药材经过净制、切制或炮制后的加工品。

4.中药配方颗粒(The pellet formula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和中药提取物(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tracts)等是将传统中药材或饮片经现代药物提取方法制备的新型中药商品。

5.中成药(Chinese patent medicine)是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根据中医处方的要求,采用相应的制备工艺和加工方法,制备成的随时可以应用的剂型。中成药、配方颗粒和中药提取物均是制药企业工业化生产,产品要求在符合中药制剂生产规范GMP条件下生产。

6.正品:凡是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中药来源的品种均为正品。

7.伪品:凡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品种以及非药品冒充或者以它种药材冒充正品的均为伪品。

8.劣品:虽符合国家药品标准所规定的中药来源品种,但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质量指标的中药均为劣品。

9.优质品:完全符合或超过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品种和质量各项指标的中药商品为优质品。

10.混淆品:因中药品种的混乱、名称相同或形状相似等原因引起混淆现象的中药商品,称为混淆品。

11.代用品:因性味、归经、功能主治与正品相似而被代用的中药商品称为代用品。

12.中药商品(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modity)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的传统药物商品。是市场流通、交换和经营中的特殊商品。国家及有关药品标准中规定使用的中药均为中药商品。中药商品是治病救人的物质基础,属于特殊的商品。

13.中药材商品质量管理标准

在药材市场流通的中药材均应有一定的规格等级和质量标准。目前我国中药材的质量标准分为三级: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在我国使用较广、疗效较好、质量可控的中药材,药典是国家对药品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第二,国家卫生部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药品标准》(简称部颁标准)是对同时期在我国使用但药典尚未收载的中药商品的质量标准。第三,各省、市、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中药材标准(简称地方标准),主要收载同时期中国药典及部颁标准中未收载的药品,或虽有收载但规格有所不同的本省、市、自治区分布和生产的药品,它具有本地区性的约束力。上述三个标准,以药典为最高标准,部颁标准为补充。凡是在全国经销的药材或生产中药饮片和中成药所用的原料药材,必须符合药典和部颁标准。地方标准只能在本地区使用,市场上经销的药材必须经各省、市、县药检所鉴定方有效。

14.中药饮片商品质量管理标准

中药饮片商品质量管理标准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关于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为最高标准。在医院等医疗单位还应遵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卫生部制定的《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在中药饮片加工生产企业还应遵循《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等法规。中药饮片的炮制加工还应遵循《中药炮制规范》等规定。对中药饮片的销售经营单位实行专门定点销售,应通过国家《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的认证。

15.中成药的质量管理标准

我国的中成药质量管理标准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国家卫生部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

局颁布的《药品标准》(简称部颁标准)。中成药生产企业应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并严格按照GMP规范的要求进行中成药的生产、检验、包装、仓储和运输。

二、影响中药材质量的问题

(一)自然因素

1.药材品种问题

中药经过数千年的开发应用,主流品种有演变,各地又有习用品种,资源开发也会出现代用品和新品种,使得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十分普遍。例如中国药典规定白附子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茎,而东北、上海、广东等地使用毛茛科黄花乌头的块根。不同中药品种在化学成分种类及含量方面差异很大,品种与品质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到饮片的质量和临床应用剂量和功效,因此保证中药质量,查明中药材来源非常重要。

2种植方法及药材采收期问题

中药材多源于植物,部分为动物,少量为矿物。药效成分多为次生代谢产物,在生物体内的积累又有动态变化,所以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会对中药材的质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饮片质量,因此选择正确的药材采收时机就很重要。

3.生物物种遗传变异对中药质量的影响

遗传物质的改变导致变种、变型等种内变异的发生,进而产生次生代谢产物多型性。例如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二倍体板蓝根均为栽培品,某些产地所产者根本无抗病毒活性,而近年培植的四倍体板蓝根胶质及活性成分均高于二倍体,正得到推广种植和应用。

4.生态环境的问题

土壤、温湿度、经纬度、光照等对生物体内次生代谢物质的积累影响很大,会对中药饮片的质量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例如正品济银花绿原酸含量高达5.87%,四川天全产者仅0.125%,差异达47倍;新疆产甘草中甘草甜素含量达11.1%,而内蒙产者为5.2%;饮片质量与生药原产地环境因素密切相关,东北人参、吉安车前子、浙八味、四大怀药、甘青大黄、宁夏枸杞、云南三七等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的道地药材正说明这一点。

土壤性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如人参喜欢排水好、富含腐植质、疏松肥沃的砂质土,最佳生长pH值为5.0~6.5,土壤中含沙多,根会长成许多细小分支(俗称牛尾)。温度直接影响生物体内酶的活性和生化反应速度,进而影响机体发育和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如人参喜寒冷、湿润气候,忌强光和高温,在南方栽培要选择高山寒冷处,荫蔽要求也高;光照影响光合作用,对化学成分在植物体内的积累有影响,洋地黄中强心苷系在阳光照射下形成的,生物活性最强的是中午所采的叶子。

(二)人为因素

1.中药栽培及养殖中农药、化肥、激素等的问题

药农在动物药养殖中使用激素,种植药材时为防、灭虫害,则使用农药,尤其是一些剧毒而降解慢的农药,造成农药残留,影响药用和出口创汇;有时为增产,过量施用化肥,使根、根茎类药材粗大异常,在饮片直径上反映得特别明显,竟使行家莫辨,如知母。土壤中或灌溉用水中重金属离子超标,也会影响到药材,进而影响饮片质量。

2.采收加工不适时的问题

药材有其合理的采收期,按期采收是饮片质量的根本保证。采收后的处理对饮片质量影响较大,如麦冬等采收后可用水冲洗,以除去泥沙;而有些药材,如生地则不能水洗,否则会变质;白芍用竹刀刮去外皮,不可用铁器,以免变色而影响饮片质量。鲜药材采收后需要干燥,干燥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如金银

花、薄荷等含挥发性成分,应阴干,不能暴晒,而人参等干燥时温度不能骤升,以免水分骤失导致参体空泡,有浆水不足之嫌,影响饮片外观性状。

3.饮片炮制加工不足的问题

明·陈家谟于《本草蒙荃》中谓:“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实验证明,生当归、酒炒当归、清炒当归、焦当归、当归炭中阿魏酸的含量分别为0.05%,0.03%,0.04%,0.04%,0.01%,差异很大;板蓝根薄片浸出物及还原糖含量高于斜片、原片、段片,故强调炮制要规范操作,另应根据临床需要选择适宜的炮制品。

①原药材炮制、修制存在问题加工饮片前修制不得法,致使带有非药用部分或非药用部分比例过高,如肉桂、厚朴带有栓皮;柴胡带有部分茎残基;枣皮带果核及果柄;花椒带有椒目;鳖甲、龟板带有烂肉;地龙去泥沙及肚肠不完全;麻黄带根;乌药纺锤样根中混有相当数量的直根;辛夷花蕾中混有茎枝及根本无雌雄蕊的芽苞;牡丹皮、地骨皮、巴戟天等含有应去掉的木芯;莲子未去芯;扁豆、草果未去皮;全草类药材带有部分泥沙;枇杷叶、狗脊、贯众未去毛。非药用部分的存在直接影响饮片的投药量和功效,甚至有害。②饮片切制前处理问题切制前应遵循少浸多润原则,对药材进行预处理,否则经长时间浸泡,药材会失去部分有效成分,甚至导致化学变化。例如以前认为黄芩有小毒,须用水长时间浸泡,待浸泡液变绿,方可切片。实际上黄芩苷被酶解成黄芩素,后者为邻三羟基黄酮,易氧化为绿色的醌类成分失去药效,现在采用蒸、煮、烫,以破坏酶,既保留有效成分,又软化药材,易于切片,而且烫、煮、蒸黄芩的抑菌能力较生及冷浸者高。加工饮片,应严格按照规定的规格切制,实际操作时为图方便,切片厚度超标,如山楂、川木通、虎杖、山药、白术等应切2~4mm厚片,川牛膝、白及、射干、草河车应切l~2mm 薄片,多数药材市场,尤其是客片(产地加工的饮片)厚度超标。根据扩散定律,物质扩散的量与颗粒的半径成反比,饮片太厚,不利于煎煮时药效成分的浸出。至于饮片厚薄不均,甚至为使药材看起来大而圆,片切斜片就更常见。

4.掺假使杂问题

(1)掺假中药材销售时多以重量计量,一些不法分子为追逐利润,常在药材中搀假。如在通草中掺石灰或滑石粉;在金银花中掺豆面、糖浆、盐、滑石粉或其它比重大细粉;将盐、白矾、醋掺人穿山甲中;天麻及麝香囊中放铅块铁钉;甚至向乳香、没药中掺沙石;红花中掺石灰,使之黏结成团;海马腹中注石灰浆或淀粉浆;海螵蛸掺水等。上述伎俩往往在将药材剖开或水试时露出马脚。

各级炮制规范中未对炮制用辅料做具体规定,也让不法分子钻空子。例如全蝎的炮制系在捕捉后除去泥沙,置沸水或沸盐水中煮至全身僵硬,阴干,而中国药典及各地药品标准中均未规定含盐量,使盐的含量竟可达全重的30%~70%,配方时很难准确把握实际用量,将直接影响疗效,大量盐分的存在甚至产生严重副作用;鳖甲、盐制牛膝、蜜炙黄芪及甘草、醋制元胡等品种水分超标,导致实际投药量少,疗效低。

(2)以假充真不法分子常用伪品(搜集或制作一些形态相近者)充正品出售,如用五加科木葱木属植物木葱木和太白木葱木的果实冒充吴茱萸;用金环蛇、赤练蛇的幼体或用银环蛇加工拼接幼小水蛇、水泡蛇、鱼游蛇的头部冒充金钱白花蛇;用猪脚趾盖充穿山甲;用海鳖甲冒充国产鳖甲;用淀粉、石膏为原料,用模子制作冬虫夏草等。

(3)以次充好特别容易发生在那些资源紧张的品种,有些是为寻找替代品,有些则纯粹是经济利益所驱动而以幼充老,以次充好。比如国家及一些地方标准规定枣皮中非药用部分果核、果梗等的比例不得超过3%,由于山茱萸供货不足,价格由几十元上涨到上百元左右,市场上为逐利而使果核比例达20%一30%,个别竟60%;杜仲皮厚要求3~7mm,不少商品为枝皮或幼株的干皮,3~4层皮叠在一起厚度还

不到1mm,其药效可想而知。

5.仓贮问题

饮片贮藏不当,会出现虫蛀、霉变、走油等现象,而且化学成分有的易挥发,有的易被氧化,贮藏对其品质有影响,故应采取密封、低温、低湿等措施。

(1)储藏时间多数药材经长时间存放,有效成分会发生变化,饮片一般应短期储存,先进先出,发陈贮新,个别品种,如陈皮需要存放。

(2)光照光照会使饮片所含多酚及色素被氧化而变色;含挥发成分者,如紫苏、薄菏、鱼腥草、花椒等,久储,特别是光照后易挥发,使饮片无应有的气味。

(3)温度贮藏温度过高或受潮,含糖及黏液质较多的饮片易变质,含油脂者易被氧化而酸败,出现“走油”,如当归、山茱萸、柏子仁等。温度对动物胶、膏类药材影响很大,如阿胶、龟板胶、鹿角胶等在高温时会黏结包装材料,甚至融化成流体状。

(4)湿度环境湿度直接影响饮片质量,相对湿度超过70%,含有多糖、黏液质及炒制过的饮片(特别是炒炭、炒焦)极易吸潮而变润软,导致药效成分被药材中自然存在的酶类酶解,甚至导致霉菌、虫害滋生,尤其是南方黄梅季节,饮片的储藏尤应注意防潮、防霉;有些无机盐类药材如芒硝、西瓜霜会风化或潮解。

(5)虫、鼠害中药饮片中常有虫卵,饮片富含淀粉、蛋白质、糖类者易受虫害,如乌梢蛇、蛤蚧、蜈蚣、蕲蛇等应与花椒同放。仓储应防鼠患,鼠类啃咬包装和饮片,留下粪便、病原微生物等,污染饮片。

6.微生物限量问题

饮片中含有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条件适宜可大量繁殖,无论内服,还是外用,都有个治病还是致病的问题。大部分饮片在煎煮或提取过程中,可杀灭病原微生物,但一些后下或包煎的饮片,煎煮时间短,微生物杀灭不完全。制剂时部分药材打粉后人药,或配方时用量少、贵重的药材一般研粉后冲服,存在人体被病原微生物损害的可能,尤其是动物或动物胶类,如熊胆、紫河车、蛤蚧、阿胶、鳖甲胶等,并应严格消毒灭菌(如微波、核辐射等),以减少微生物对人体的损害。我国尚未对中药饮片设定微生物限量检查,在中药现代化进程中应予解决。

三、中药材质量管理的重点、难点

在中药材全产业链生产过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才能确保中药商品质量。

1.《药材生产管理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GAP)是国家对中药材生产的基地选定、品种、栽培技术、采收加工、质量标准等作出的规定。规范药材各生产环节乃至全过程,控制影响药材质量的各种因素,使药材生产达到“真实、优质、稳定、可控”的目的。药材生产全过程,以植物药为例,是从种子经过不同阶段的生长发育到形成商品药材为止,一般不包括饮片炮制。

由于药材产地、采收时间、加工方法等都会直接影响到中药商品的质量,所以实施GAP是GMP管理的前提。

2.《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MP)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控制中药生产质量的关键在于各个生产阶段及环节是否实施GMP。它涉及从原料到销售的全过程,包括原辅料和包装材料的接收、发放与贮藏,成品、半成品的管理,生产技术操作,设备管理,检验技术管理,验证和卫生管理等方面工作。

3.《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ood supplying practice,GSP)是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本规范要求药品经营企业在购、销、储、运等环节实行质量管理,建立质量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

中药经营企业一般应设置由经理直接领导的质量管理机构。质量管理机构一般由质量管理组、质量验收组、检验室等组成。负责本企业经营商品的质量管理,验收和检测工作。药品质量管理机构负责人必须是执业药师或药学技术人员,并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能独立解决中药经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中药经营企业应依据有关政策、法规及GSP的要求,结合本企业实际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对中药商品的经营对象、采购进货、入库验收、出库复核、化验和检测、售后追踪等购销工作的全过程进行全面质量管理。

4.中药运输质量管理运输的中药商品应符合国家标准局制定的《药材运输包装标准》,以免在装卸、运输过程中发生松散、破损。运输有温度要求的中药,应采取一定的冷藏或保温措施。搬运、装卸商品应轻拿轻放,严格按照外包装图示标志要求堆放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特殊药品的运输应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全球中药材市场状况

全球中药材市场状况 一、东南亚及华裔市场 该市场主要包括东南亚诸国及港、澳、台地区,占世界草药市场的26%。 新加坡的中医药有悠久历史和良好的群众基础。有中医医疗机构30余家,中药店开设的中医诊室有1000余家。该国卫生部成立了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了“新加坡中医团体协调委员会”,进—步加强中医药管理。开设中医学院、中医师注册工作也在进行之中。政府对含汞、铅、砷等重金属的中药或成药则明令严格控制,禁止销售黄连、黄柏、川乌等有毒药品。进口的中药材多数是补药。 马来西亚经营中药的店铺约3000余家,有中医师工会会员800余人,多数开店兼诊病,以祖传药店为多。马来西亚卫生部向来对中医十分关注和支持,但仍未接受中医师的注册,在那里甚至不注册也可行医。政府对药物重金属含量有控制标准,对有毒品及濒危野生动物药品一律禁售。 泰国政府承认了中医药的合法地位,只给考试及格的中医师发临时执照。早在1987年政府正式通过和批准了中草药议案。有中药店800余家,多有坐常中医师诊病,也有许多私立中医院广泛应用中草药和针灸进行治病。较大的中药批发商约为10家,中小型约为40家。 越南早提出东医与西医相结合,规模较大的中药店有近200家,中小药店更是遍布城乡。现从我国出口到越南的中成药就有180种。中药材种类繁多,品种齐全,无论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药应有尽有。目前,我国共有16家药品生产企业获得在越南的经营许可证。 此外,在菲律宾、印尼、缅甸、柬埔寨等由于受亚裔、华裔文化的影响,中医药都有浓厚的民众信仰的基础。 二、日韩市场 是我中草药出口稳步发展的市场。也成为与我竞争国际草药市场的主要对手,采用“兼蓄并用,自成体系”的策略,约占世界草药市场的21%。 日本中草药市场的汉方制剂纳入医疗保险,近几年来汉方制剂生产每

中药产业链及品牌分析

中药产业链及品牌分析 中药(TCM-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即“传统中医”或“传统中医药”)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代用品,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 我国中药行业经过持久的成长,已形成了以中药材出产为根本、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商业为纽带的中药出产畅通系统,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成长中一项具有较强成长优势和广漠市场前景的财产。中药行业成长敏捷,中成药和中药饮片Array中 在 掌 国家支持的医药物流、电子商务项目先后建成投入运行及连锁经营模式的发展,加快了医药流通领域的结构调整和经营方式的现代化进程。在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中,医药零售市场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年均增幅约为15%。医药流通行业的迅速发展,将直接促进中药生产企业的市场开拓及产品销售。但目前,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体制改革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尚在进行,医药不分家等问题仍制约药品流通企业的发展。此外,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中西医理论体系的差异,中药在国际市场上尚未形成核心竞争力,国际市场开拓的难度也较大。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中药材品牌 NO.1同仁堂,上榜来由:同仁堂始创于1669年,是中国中药行业最负盛名的老字号,其产物以其传统、严谨的制药工艺,显着的疗效享誉国内外。作为中国第一个驰誉商标,同仁堂品牌优势得天独厚。加入了马德里协约国和巴黎公约国的注册,受到国际组织的庇护。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域打点了注册挂号手续,是第一个在台湾注册的大陆商标。同仁堂1991年晋升为国家一级企业。1997年同仁堂在上海证券买卖所上市。2006年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进入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 NO.2云南白药,上榜来由:云南白药原名“曲焕章百宝丹”,创制于1902 年 独 列尺度的一体化现代中药财产链。建立了合适中药材种植出产质量办理规范(GAP)的药源基地;率先倡导并建立了现代中药和植物药提取出产质量办理规范(GEP);自行研制成功具有国际先辈水平的大型自动化滴丸出产线,建立了通过国家药品出产质量办理规范(GMP)认证的现代中药出产基地;建立了合适药品经营质量办理规范(GSP)的营销系统,质量办理实现了与国际和国家尺度的接轨。 NO.6九芝堂,上榜来由:九芝堂,前身“劳九芝堂药铺”建立于1650年。2004年2月,“九芝堂”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办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誉商标;

甘肃省中药材出口现状及分析

甘肃省中药材出口现状及分析

经济学院学年论文 题目:甘肃省中药材出口现状及分析 专业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1)班 学生姓名:漆梨霞 指导教师:张新平 职称:讲师 2013年3月11日

经济学院学年论文成绩评定表 学院:经济学院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1)班学生姓名:漆梨霞学号: 201021060121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甘肃省中药材出口现状及分析 作者:漆梨霞 指导教师:讲师 【摘要】中医药是甘肃省在发展经济的道路上最具潜力和可以有所作为的行业。中医药在我国起源很早,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绿色生态价值在人类健康需求的发展的今天来看,无疑是具有战略性的产业。而甘肃省中医产业却是欲振乏力,本文就以甘肃省中药材出口的现状为线索,以比较优势理论、国际竞争优势理论、分析甘肃省中医药的发展脉络。 关键词中药材出口中医产业比较优势理论国际竞争优势理论 一、甘肃省中药材出口的现状 (一)、甘肃省出口中药产业的现状 甘肃是全国药材主产地之一,全省药材品种虽然在1500种以上,但甘肃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应该说甘肃药材的资源优势是比较优势。据统计,全省药材种植面积已达到13万公顷以上,占全国种植面积的20%,居全国药材种植前列。药材总产量己达31.6万t,产值16亿元。上市的家种药材品种达350多种。当归产量占全国的95%,党参产量占全国的60%,黄(红)芪产量占全国的50%,大黄产量占全国的60%,甘草产量占全国的25%以上5种药材的出口量占全国的80%以上。甘肃省定西地区的崛县、渭源、陇西县被中国农学会特产之乡组委会分别命名为“中国当归之乡”、“中国党参之乡”、“中国黄芪之乡”。甘肃中药材初级加工产品(饮片、切片),年加工量已达6.5万t,消化全省药材量的21%,产值10亿元。全省中药材资源整体表现为覆盖区域广、资源种类多、种植产量大、特色优势明显,为甘肃医药特别是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和广阔的市场潜能。但是,甘肃省的中药材资源与全国的12 807种中药材相比,在品种和产量方面均不处于优势地位,其优势主要集中在大黄、党参、当归、红(黄)芪、甘草等少数大宗品种上。另外,由于甘肃山大沟深等地理环境因素,运输条件限制,野生品种资源量十分有限,没有形成主流商品,

全国传统中药材市场概述

国内最大的17家中药材市场 一、安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 (国内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四大药都之一) 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该“中心”座落在国家级历史名城——安徽省亳州市省级经济开发区内。京九铁路、105国道、311国道从旁边交叉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该“中心”占地400亩,建筑面积20平方米,已拥有1000家中药材经营铺面房:32000平方米的交易大厅安置了6000多个摊位进声经营;气势恢宏的现代化办公主楼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内设中华药都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办公机构、大屏幕报价系统、交易大厅电视监控系统、中华药都信息中心、优质中药材种子种苗销售部、中药材种苗检测中心、中药材饮片精品超市等。交易中心自开业以来,交易鼎盛,热闹非凡。目前中药材日上市量高达6000吨,上市品种2600余种,日客流量约5-6万人,中药材处成交额约100亿元。 目前亳州市农村约有60万亩土地种植中药材,50万人从事中药材的种植、加工、经营及相关的第三产业。同时,以交易中心为龙头,促进了亳州市交通、旅游、通讯、信息业和市政建设的迅勐发展。为进一步发展中药材交易中心的龙头作用,增强交易中心的辐射力,占地180亩的交易中心二期工程已经全面启动,项目包括铺面房、大型仓储、大型停车场、学校、医院和中华药都大酒店。中华药都投资股份公司计划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二期工程的开发、建设、从而使交易中心形成交易规管理科学、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 二、河南省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 (全国四大药都之一,有中国药城美誉,国家级定点药材市场,全国十七家定点药市之一) 素有“中华药城”之称的河南禹州,也是我国医药发祥地之一。禹州具有悠久的中药材种植、采集、加工历史,以加工精良、遵古炮制著称于世。历史上就有“药不到禹州不香,医不见药王不妙”之说。自春秋战国以来,神医扁鹊、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等都曾在禹行医采药、著书立说。在他们的直接影响下,禹州的医药业也得到大的发展,从唐朝开始禹州的药市逐步形成,伴随着药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明朝时期,禹州就成为全国四大药材集散地之一。 1996年,禹州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定为全国十七个中药材专业市场,河南省唯一的国家定点药材专业市场。二00一年,禹州市投资两亿元人民币新建了现今的河南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又称中华药城)。目前该市场是中国十七家标准化、规范化的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也是河南唯一的国家级定点中药材专业市场。药城占地面积四百余亩,包括建筑面积两万三千平方米、可容纳两千五百个摊位的中心交易大厅,以及两千余间三层以上经商楼,并附属仓储、银行、饭店、停车场、娱乐场等各种服务设施,是一所集物流、信息、金融等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中药材专业市场。市场经营品种上千种,固定从业人员上万人,年交易额达十亿元人民币。位于中华药城中心位置的交易大厅,由河南宋基投资公司独资兴建,禹州市药业管理委员会实行统一管理,是中华药城的主要建筑设施。它占地三十亩,分上下两层,层高八米。主要采用柜台陈列式经营。三平方米的摊位售价约为一万五千元人民币,一次性付清的可获赠交易柜台。租用该摊位的租金每年需两千元人民币左右。对于购买交易大厅摊位的买主,由政府有关部门办理权属证明,拥有对摊位的出让权、出租权、继承权、抵押权。整个大厅宽敞、明亮、整洁、有序,是八方客商云集的中药材主要交易场所。市场内二间三层(其中门面房八十四平方,共计二百三十余平方)经商楼的年租金为七千五百至八千元人民币;三间三层(其中门面房一百二十六平方,共计三百七十余平方)的年租金为一万元人民币。 为适应中药材市场发展的需要,中华药城交易大厅目前正在重新改造和定位。改造后的交易大厅将设立河南省唯一经国家授权,按GSP标准经营中药饮片的法定场所。 目前,禹州中药材市场拥有全国各地药商六百多家。同时,在市场周边聚集着许多内地知名中成药厂家,市场经营的中药材品种达上千种,以批发为主,兼顾零售,主要是现金交易。 由于依托周边乡镇三十余万亩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中华药城的药材价廉物美,在国内中药材市场上占有重要份额,颇受商家青睐。配套服务多样管理规范

中药产业链分析

中药产业链分析 中药产业链包括哪几个方面 中药行业产业链包括上游的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游中药材加工和中成药制造,下游主要供给于内需和出口。国内部分的上游产业包括中药种植业、医药制造业等,上游企业主要有为中药行业提供原材料以及相关生产设备的企业等,例如中药材培育基地,中药材加工研发基地等。中游产业包括中药加工与中成药制造,是产业链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它包括用中药传统制作的丸剂、冲剂、糖浆膏药等;用现代制剂方法制作的中药片剂、针剂、胶囊、口服液等及专做治病的药酒。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

国家对中药行业全产业链的管理,有一系列的认证规范,目前国家对于中药行业的认证规范包括中药材种植、生产环节中适用的GAP认证,中药饮片加工和中成药制造过程中适用的 GMP、GCP、GLP 认证,以及药材及药品流通环节适用的 GSP 认证。 一:中药药材的行业分析 中药材种植作为中医药行业上游,是生产中药饮片、中成药以及食品、保健品等中药大健康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中药材种植行业的情况,是整个中医药产业链的基础,关系到整个中医药行业的发展。 伴随着过去中医药行业的高速发展,下游各产业对中药材资源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国内中药材种植规模和数量均得到大幅提升,中药材种植行业的市场规模取得了快速增长。截至2016 年1月,有194个中药材种植基地获得GAP 认证,大多数GAP 基地只用于药厂自身生产,GAP 基地生产面积不到中药材总生产面积的 10%。预计未来GAP制度将加速实施,国家可能出台如GAP药材的单独定价、使用GAP原料中成药在招标时质量分组差异等扶持政策,作为中药材标准化的重要制度,基地数量有望加速增长,促进中药标准化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二:中成药行业分析 中成药制造是指直接用于人体疾病防治的传统药的加工生产,它是产业链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目前国内中成药大型企业有50多家,其中以同仁堂、三九集团、云南白药、太极

中药材批发市场调查

中药材批发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昆明鹏辉传媒有限公司为配合公司在业务体系的扩展需求,在公司商务部的安排下,于2013年4月9日起对昆明中药材批发市场进行了第一次的摸底调查。初次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一、昆明现有中药材批发市场: 据调查了解,昆明现有规模性中药材批发市场两个。分别为(菊花村中药材专业批发市场)位于菊花村,系云南最早的专业化中药材批发市场。(中豪国际中药材交易中心)位于螺蛳湾国际商贸中心3期,系2012年8月进行启动2012年12月开业。以云南中药材行业巨头鸿翔药业牵头意在打造国际型交易平台! 二、市场规模和店铺情况: (菊花村中药材专业批发市场)-----菊花村公交公司旁,因市场各种原因市场规模已经扩大到几年前的0.5倍,市场商业用楼17栋,商铺数量每一栋不一致以24、43、52、37不等合计商铺数量约750个,其中个别商户为多铺面经营预估商户个数为650个左右。 (中豪国际中药材交易中心)-----螺蛳湾国际商贸中心3期四楼,一到三楼现为空铺据市场方介绍,计划用于服装汽车配件等市场运用。该3期市场有专门的车辆通行道,所以在四楼采购可直接开车上去,四楼布局等同于其他批发市场布

局。市场商业用楼20栋,分上下2层,一楼为商品展示区域,二楼为仓库规划。商铺数量每栋规划一致,店铺规格一致商铺合计680个,商户数量未知。 三、市场运营情况说明: (菊花村中药材专业批发市场)----市场方以商铺租赁形式运营,据了解随着这几年市场的发展,商铺租金不断递增。 商铺和商户饱和率100%,商户对市场的利用率100%,无一空铺。到市场时间为2013/4/9下午15:00,按批发市场定义,次时间内为较冷时间。但任能见多数商户的忙碌。 商户经营商品以云南本地中药材为主,以全国各地其它中药材为辅综合经营! (中豪国际中药材交易中心)----市场方以商铺买断产权40年形式运营,据了解市场方在2012年8月就讲所有商铺基本售完。其商铺购买者以炒铺者居多,也有部分菊花村市场商户。2012年12月,市场方正式启动开业举办市场搬迁动员大会,至今市场荒诞无人,市场附近仍在不断规划建设,市场所处位置难与人群寻找。到市场时间2013/4/9中午12:30,市场开门商户不到5家,整个市场空空无人。据了解开业至今一直是这样的状态。 四、昆明现有中药材批发市场分析: 现针对目前昆明两类批发市场情况而言,粗略分析就中药材批发市场而言商户数量800个左右为饱和(分析来源为:

中药产业链分析报告

中药产业链分析报告2020 年4月

原料药行业全景图 上游原材料 下游应用 基础化工行业 医药 保健品 饲料 基础化 石油 工材料 合成 原料药行业 发酵、提取 农林牧渔业 动植物 中间体 原料药 食品 化妆品 大宗原料药 解 特色原料药 专利原料药 皮 质 激 素 类 代 表 品 类 造 影 剂 类 维 生 素 类 抗 生 素 类 热 镇 痛 类 沙 坦 类 普 利 类 他 汀 类 肝 素 类 无特定品类,根据 需求定制 3

Contents 01 02 03 04 05行业概况 大宗原料药 特色原料药 专利原料药 未来展望与投资建议

原料药行业处在医药产业链的中上游位置 原料药产业链示意图 ? 原料药行业 原料药英文名称是API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 ),即 药物活性成分,是构成药物药理作用的基础物质,原料药无法 直接被患者使用,必须经过添加辅料等环节进一步加工制成制 剂,病人才能服用。而中间体是原料药工艺步骤中产生的、必 须经过进一步分子变化或精制才能成为原料药的一种物料。广 义的原料药行业包括API 和中间体。 下游应用 上游原材料 医药制剂 基础化工行业 保健品 饲料 石 油 基础化 工材料 ? 上游原材料 合成 原料药行 业 原料药上游原材料有两大来源,一是基础化工行业,另一个是 种植业。前者主要通过化学合成工艺生产原料药,后者通过生 物发酵制成相关中间体,再进行结构修饰。发酵工艺应用较多 的是抗生素类、维生素类等原料药,较化学合成工艺有污染小、 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此外,部分原料药可由动植物中提取, 如青蒿素。 发酵、提取 中间体 原料药 农林牧渔业 动植物 食品 ? 下游应用领域 原料药下游主要应用领域为医药制剂,目前我国仍以化学药为 主,可达万亿规模。其次,原料药在饲料、保健品、食品等领 域也有较多应用。 化妆品 5 资料来源: XXX 市场部

我国中药出口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 随着回归大自然潮流的兴起,天然植物药在全球日益受到关注。中医以其独特的科学理论体系和特有的治疗效,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而中药因其源自天然,成本较低,且副作用小而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作为中药发源地的中国,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长达几千年。然而面对日益扩大的国际市场,中国中药的出口状况并不能让人满意,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和竞争力远远不及日本、韩国等国家,这种状况不能不令国人大失所望。本文在分析了我国中药产品出口所具有的优势和当前的出口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当前出口现状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中药出口产品的质量不稳定,中药产品的包装不规范及贸易壁垒的限制等,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推动我国中药出口的发展,就必须从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改进出口产品包装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中药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品质,使我国的中药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同时,通过内外联动,打破某些国家的贸易壁垒,为中药产品的出口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中药质量标准贸易壁垒知识产权

Abstract With the tide of returning back to the nature, the natural plant medicine get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round the worl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 has been accepted by more and more people because of its special scientific theories and unique therapeutic effec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sts less and has little side effect as it sources from the nature, so it has been concerned by all the countries on the earth. China, as the original count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a history of development and usa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resource as long as thousands of years. However, facing to the broad international market, the export situ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China is not satisfying. The market competitive capacity is far inferior to Japan and South Korea, which makes the Chinese disappointed.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advantages in the expor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our country and shows the export satiation by now.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unstable quality,questionable packing and limit from the trade barriers are main reasons to the unsatisfied export situation. Only in controlling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 improving the packing, breaking the trade barriers and protecting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an we improve the export situ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quality standard trade barriers intellectual property

中药行业市场现状以及未来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目录 CONTENTS 第一篇:中药材GAP基地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发展迎来热潮--------------------------- 1第二篇:中药注射剂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发展加速洗牌在即--------------------------- 2第三篇:中药注射剂行业现状分析使用须重视安全--------------------------------- 4第四篇:“一带一路”带动中药材行业发展开拓海外市场--------------------------- 6第五篇:中药饮片企业现状分析加速洗牌中--------------------------------------- 7第六篇:2015年1-6月中药材及中成药CPI当月值统计--------------------------- 12 2015年1-6月中药材及中成药CPI当月值统计表: ------------------------------- 12第七篇:2014年-2015年我国中药饮片加工企业数统计---------------------------- 13 2014年-2015年我国中药饮片加工企业数统计表:-------------------------------- 13第十篇:2014我国中药类产品进出口传统市场地位稳固--------------------------- 15第十一篇:2014我国中药类产品进出口情况回顾--------------------------------- 16第十二篇:2015年中药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17第十三篇:中药材行业现状分析市场迎来国家级规划------------------------------ 18第十四篇:我国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多------------------------------------------ 18第十五篇:中药企业“走出去”需要攻克壁垒分析-------------------------------- 19第十六篇:2014年中药材出口需要关注的现象----------------------------------- 20第十七篇:2014年广东省中药材出口情况分析----------------------------------- 21第十八篇:中药材价格飙升企业成本压力加剧------------------------------------ 22 本文所有数据出自于《2015-2020年中国中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第一篇:中药材GAP基地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发展迎来热潮 中药材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涉及从种质资源选择、种植地选择一直到中药材的播种、田间管理、采购、产地初加工、包装运输以及入库整个过程的规范化管理。中药材GAP作为一项旨在推动药材规范化种植、保证药材质量的非强制性行业标准,自2002年6月1日起至今,已有10个年头。 工信部发布了关于2012年度国家拟扶持60个中药材生产建设项目的公告。在公布的60个建设项目中,重点扶持的38个品种都是依据“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点扶持的100个大宗和濒危中药材品种选定的,包括30万亩茯苓、20万亩连翘、5万亩山茱萸、3万亩滇龙胆等30个品种、共49个项目的常用大宗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这体现了国家对道地中药材基地建设的重视。

中药产业链及品牌分析

中药产业链及品牌分析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中药产业链及品牌分析 中药(TCM-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即“传统中医”或“传统中医药”)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代用品,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 我国中药行业经过持久的成长,已形成了以中药材出产为根本、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商业为纽带的中药出产畅通系统,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成长中一项具有较强成长优势和广漠市场前景的财产。中药行业成长敏捷,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的销售占国内医药市场的四成以上。中药出口近五年年均增加20%以上,中药出口已笼盖到160多个国家和地域,中药品牌的国际影响在不竭扩大。 国内药品的现实消费市场是城市居民,农村是巨大的潜在市场,医药市场容量还将进一步扩大。中药包括中成药、中药材、中药饮片,其中成药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中药行市场规模与投资分析报告》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有80%以上的城市居民自行购买过中成药。巨大的需求为国内中药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中药材产业链分析 中药行业与上游的中药材原材料行业和下游渠道行业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性。中药材行业作为中药制造行业的原材料供应者,其供应量和质量直接影响中药制造行业的生产经营;医药流通行业是中药制造行业产品的销售领域,是中药制造企业贴近市场、改善产品结构的重要信息来源。 近年来,中药材不断涨价,中药材的涨价对中药产业链上游企业而言是利好。在中药材价格上涨的趋势下,中药产业链上游企业或将显着受益。中药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中药材种植和采摘等原材料的一切来源。其次,产品多元化,对稀缺中药材资源依赖性小的企业在此轮中药材涨价中影响较小。此外,产业链完善,掌握上下游资源的中药企业也可能有较好表现。 随着医疗流通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人口老龄化以及对中药产品在慢性病治疗中安全性疗效方面认识的增强,中药市场消费需求活跃,中药商业销售稳步增长。国家支持的医药物流、电子商务项目先后建成投入运行及连锁经营模式的发展,加快了医药流通领域的结构调整和经营方式的现代化进程。在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中,医药零售市场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年均增幅约为15%。医药流通行业的迅速发展,将直接促进中药生产企业的市场开拓及产品销售。但目前,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体制改革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尚在进行,医药不分家等问题仍制约药品流通企业的发展。此外,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中西医理论体系的差异,中药在国际市场上尚未形成核心竞争力,国际市场开拓的难度也较大。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中药材产业链溯源建设方案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中药材产业链溯源建设方案

目录 一、概述 (3) 二、传统溯源方法的不足 (4) 三、功能设计 (5) 1、数据管理 (5) 2、上链数据接口 (5) 3、溯源数据上链 (6) 4、溯源数据查询 (6)

一、概述 农业是立国之本,其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农产品供应的高成本、低效率、信息保护缺乏安全性等缺陷,使农业发展逐步陷入被动地位。如何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保持并提高农产品发展的潜力和能力就成了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而区块链技术的兴起和完善则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区块链技术与农产品质量溯源。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环节。利用区块链的特性,可以将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中的每个主体连接到一个网络中,每个主体上的信息都形成一个信息和价值的共享链条,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克服了传统溯源平台信息不透明、数据容易篡改、安全性差等弱点。 第二方面,区块链技术与农产品供应链。传统的农产品供应链依托于物联网技术,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却存在较大问题。物联网系统分别建设在不同的主体内部,分属不同的平台,虽从整体上构成了农产品供应链的完整网络,但信息沟通不及时、业务分工不明确等,造成了全流程的效率低下。而区块链技术具有高安全性、分布储存、公示机制、匿名性、开放性、透明性等特点,能够解决农产品供应链风险高、质量差、信息获取不及时等问题,从而为农产品供应链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可能。

中药材的质量安全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食品药品的溯源体系建设。到2020年,国家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要求采用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实现追溯信息的互 通共享,提升社会公众对追溯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二、传统溯源方法的不足 溯源系统是对农产品等生产、加工、流通和交易等环节进行数据的采集和记录,运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供应链信息库,实现产品在每个 环节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可快速明确责任主 体的功能。国内外政府和企业都积极参与溯源系统的建设。相比于传统的农产品,药材具有“治病救人”的特殊性,所以药材的质量可能直接关乎到病人的治疗效果,甚至会影响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因此中药 材的质量监管相比传统的农产品更加严格。但是由于中药材品种多、情况复杂,追溯链长,流程繁琐,种植加工信息不透明,缺乏业内统一 的标准,监管难度大,发生安全问题不容易判定责任主体,存在掺假的 突出问题,使得流入市场的中药材质量难以保证。 传统的中药材溯源系统普遍采用的是中心化数据库存储数据,这 种存储方式在数据安全性和真实性等方面很大程度由数据的拥有者 决定。不管是源头加工的企业,还是中间的物流、销售商,甚至是政府的职能部门拥有和保存溯源链的核心数据,只要是流通上的利益相关者,当出现数据不利于某一方时,很有可能出现数据造假,伪造等情况。因此,传统的溯源系统不管是系统流程、体系框架、隐私安全方面都

中药材市场概况

中药材市场概况 河北安国 河北省安国中药材专业市场 河北省安国中药材专业市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十七家定点药市之一,四大药都之一)。 简介 安国,古称祁州,素有“药都”之称。一座古老的药王庙,记述了安国药业历史的渊源。千百年来,纯朴、智慧的安国人民用勤劳和诚实创造了独具华夏的药业优势。1991年,安国撤县建市。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安国药业经济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悠久的历史赋予这块486平方公里的土地浓郁的文化底蕴,世界名人、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诞生在这片钟灵毓秀的沃土,《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拜月亭》等不朽之作让世人永世传唱。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足迹,激励着38万安国人民不断奋发开拓,谱写着一个又一个发展的新篇章。被誉为“华夏珍药荟萃之区,举步走遍九州之地”的东方药城,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市场面积60万平方米,上市品种2000多种,年成交额38.8亿元,药材吞吐量10万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宽松有序的交易环境,便捷的信息传送功能吸引着海内外客商纷至沓来。 “药都”安国市古称祁州,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素有“草到安国方成药、药经祁州始生香”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安国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以药兴市、科技兴药”的发展战略,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的药业特色经济新格局;全市药材种植常年保持在13万亩以上,药材产量占河北省的75%以上;占地2000多亩的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东方药城有药行(栈)近300家,中心交易大厅摊位4000多个,市场去年成交额逾50亿元。 东方药城东侧正在施工的市场升级工程———东方药城国际中药材商贸中心,总投资2.2亿元,是集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现代仓储等功能为一体的河北省市场建设示范项目。五、江西樟树中药材市场(四大药都之一,全国十七家定点药市之一) 江西省樟树市在唐朝即辟为药墟,宋元时形成药市,明清时期臻于鼎盛,终成“南北川广药材之总汇”的大气候。但由于设施落后,交易方式陈旧等原因,近年来,“药都”繁华逐渐逝去。2004以来,樟树开始规划建设一个档次高、规模大、硬件设施一流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市场规划面积为500亩,建筑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拥有集商贸、仓储、居家为一体的店铺1000余套,设有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电子商务交易大厅,以及休闲广场、阳光草坪、景观大道等配套设施。 新中药材专业市场一期规划紧邻105国道,长500米,纵深311米,占地235亩,市场主入口处设置一个直径为120米的半圆形广场,建筑围绕广场展开,铺面房由3层半联排式单元组成,市场中央设置综合服务大厅,后侧布局停车、货物配载中心。一期市场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其中店面4万平方米,交易大厅0.6万平方米,仓储5万平方米,计划投资1.5亿元,可同时容纳1000户以上药商入市经营。二期市场规划用地256亩,用于中药材加工、仓储、中转。

中药材出口 相关流程手续(出口资质)2019年

中药材出口需要那些手续和许可证? 中药材出口需要办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申请下发的“药品进出口准许证”和经贸部签发许可证。 根据《药品进出口准许证管理规定》: 3、进出口单位在办理报关手续时,应多提交一联报关单,并向海关申请签退该联报关单。海关验核进口准许证、出口准许证,在该联报关单上加盖“验讫章”后退进出口单位。 进出口完成后1个月内,进出口单位应当将进口准许证或出口准许证的第一联、海关签章的报关单退回发证机关。 4、药品进口准许证有效期为1年。 药品出口准许证有效期不超过3个月(有效期时限不跨年度)。 5、药品进口准许证、出口准许证实行“一证一关”管理,只能在有效期内一次性使用,证面内容不得更改。因故延期进出口的,可以持原进出口准许证办理一次延期换证手续。 6、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的,海关验核进口准许证、出口准许证,并按规定办理通关手续。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口的,移交货物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规定处理,海关验核有关证明材料,按规定办理核销手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第十七条药品经营企业购进药品,必须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药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不得购进。 第十八条药品经营企业购销药品,必须有真实完整的购销记录。购销记录必须注明药品的通用名称、剂型、规格、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商、购(销)货单位、购(销)货数量、购销价格、购(销)货日期及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十九条药品经营企业销售药品必须准确无误,并正确说明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调配处方必须经过核对,对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更改或者代用。对有配伍禁忌或者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必要时,经处方医师更正或者重新签字,方可调配。 药品经营企业销售中药材,必须标明产地。 第二十条药品经营企业必须制定和执行药品保管制度,采取必要的冷藏、防冻、防潮、防虫、防鼠等措施,保证药品质量。 药品入库和出库必须执行检查制度。 第二十一条城乡集市贸易市场可以出售中药材,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城乡集市贸易市场不得出售中药材以外的药品,但持有《药品经营许可证》的药品零售企业在规定的范围内可以在城乡集市贸易市场设点出售中药材以外的药品。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中药材全产业链管理与解读-李峰

中药材全产业链管理与解读 李峰 第一部分概述 中药材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药材管理、保障中药材质量安全,对于维护公众健康、促进中药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繁荣壮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中药材产业乱象和顽疾,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八部门于2013年10月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材管理的通知》,对中药材种植生产经营的全链条、各环节的整治和规范提出明确要求。 一、中药全产业链 中药行业是医药行业的子行业,由中药材生产、中药工业(含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中药机械制造)和中药商业组成。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以中药材生产为基础、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商业为纽带的中药生产流通体系。三者可以合称为中药全产业链。中药材产业链的诸多环节是由多种经营主体或参与者所组成,通过这些经验主体的活动,产业链得以运转。 在这个中药全产业链中包含了中药材的源头环节—中药材的种养殖生产和产地加工;中药材的中间环节----中药材饮片、炮制加工以及中成药生产;中药材的最终环节----中药商品的运输物流、仓储保管、市场营销和临床用药。选种和研发环节是整条产业链创新的源头,目前我国政府属于这一环节的主体经营者,包括高校、科研单位、部分企业的研发部门。药材种植环节中,农民或农民集体负责药材的种植、养殖,在某些情况下,他们也拥有药材初加工的设施,可对药材进行初步的炮制加工;中药材加工、储运环节主要由贸易企业(药材商)或饮片生产厂家来完成,部分制药企业也可完成中药材的初加工,初加工以后原药材才成为具有各种标准特征和品级的商品,经中药贸易流通销售环节到制药领域、临床用药等。三个环节缺一不可,三个环节无缝链接,才能保证中药的质量管理全覆盖,才能保证中医用药的安全有效。 然而,构成中药全产业链的单位性质不一、人员素质不一、管理门类不一,造成了质量管理的漏洞和困难。例如,中药材生产环节多是农民个体,难以形成现代质量管理体系。中药商业环节个体、私营和国有中药商业企业并存,良莠不齐导致中药质量控制难以均一。中药生产加工企业传统工艺与现代化并存,小作坊与大企业并列,导致中药饮片质量难以保证。 在每年的全国两会上,中药材的流通、质量问题屡次成为医药届代表提及的重点。中药行业质量管理的基础:中药材的质量问题多次引起了人们的深刻反思。 二、中药材质量管理的主要存在问题及其危害 (一)中药材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分散式种植加工,技术落后,药材质量不稳定 目前,我国中药材源头的采集加工仍以千家万户的分散式加工为主,采集时间、方法随意性很大,再加上生产技术还是沿用落后的传统技艺,这种小农经济模式在造成效率低下的同时,也造成了药材质量源头失控。如部分药材使用硫磺熏蒸或高温烘干,大大降低了药材的有效成分;落后的分拣、洁净过程以及不合适的包装材料,也严重地影响药材质量的稳定性等。尽管目前国家正在推行中药材 GAP,但还没成为一种强制行为,而且市场也没有给 GAP基地产品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加之基地又少得可怜,因此短期内不可能改变中药材的种植现状。 2.人工种植的中药材农药污染现象严重 中药材产品中农药残留,有害重金属含量超标是影响我国中药产品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的主要原因之一。除了整体环境污染的外在因素外,人为的中药材农药污染现象也十分突出:(1)农药品种使用不当,如大量施用有机氯、有机磷等高毒、高残留的农药。该类农药在人体内会形成浓缩、累积及胚胎转移现象,其在土壤中的残留期也较长;(2)滥用、误用农药问题突出,大多数中药材产于老、少、边、穷地区,生

我国中药出口现状及对策

我国中药出口现状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中药现代化与国际化问题成为政府与产业界人士关注的热点,中药出口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对我国中药出口的现状、出口面临的问题分析,提出对中药质量、中药相关标准与规范、出口注册难题、信息流通以及市场秩序等方面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中药;出口贸易;对策 一、绪论 (1)选题研究意义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资源,其药理博大精深,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口也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扩大,中药以其独特的疗效,高安全性和低副作用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上世纪90年代以来, 医药工业一直保持7% 的年均增长率, 是世界贸易中增长最快的五类产品之一。其中, 全世界中药年贸易额已超过400亿美元, 而且每年以10% 的速度增长。中药在全球的应用地区已达到45% 。中药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之一, 但存在现代化水平较低,产业基础较为薄弱的现象, 为应对 中成药及国外天然药物的冲击和影响, 尽快提高国际竞争力, 这几年来中国在生产技术、质量标准、产品开发等方面对中药倍加关注。 (2)国内外研究动态 1、安睿、张伟认为我国中药贸易中存在贸易地集中、品种混乱、中成药所占比例少、传统中药资源物种破坏严重等问题。 2、吴文涛认为我国多年来的计划经济模式,使中药产业的各项资源无法得到有效配置,中药产业的发展效率不高;另外,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企业产权不清晰,科研开发和产业脱节,也使中药产业前进的动力不足。 3、陈蛟、阎志军认为我国中药产品出口企业的竞争力还较弱,应组建具有竞争力的中药企业集团,发挥集团在规模、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 4、何娣认为我国中药产品结构严重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不高;中药出口量

国内最大的17家中药材市场

国内最大的17家中药材市场 一、xxxx中药材交易中心 (国内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四大药都之一) 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该“中心”座落在国家级历史名城——安徽省亳州市省级经济开发区内。京九铁路、105国道、311国道从旁边交叉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该“中心”占地400亩,建筑面积20平方米,已拥有1000家中药材经营铺面房:32000平方米的交易大厅安置了6000多个摊位进声经营;气势恢宏的现代化办公主楼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内设中华药都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办公机构、大屏幕报价系统、交易大厅电视监控系统、中华药都信息中心、优质中药材种子种苗销售部、中药材种苗检测中心、中药材饮片精品超市等。交易中心自开业以来,交易鼎盛,热闹非凡。目前中药材日上市量高达6000吨,上市品种2600余种,日客流量约5-6万人,中药材处成交额约100亿元。 目前亳州市农村约有60万亩土地种植中药材,50万人从事中药材的种植、加工、经营及相关的第三产业。同时,以交易中心为龙头,促进了亳州市交通、旅游、通讯、信息业和市政建设的迅勐发展。为进一步发展中药材交易中心的龙头作用,增强交易中心的辐射力,占地180亩的交易中心二期工程已经全面启动,项目包括铺面房、大型仓储、大型停车场、学校、医院和中华药都大酒店。中华药都投资股份公司计划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二期工程的开发、建设、从而使交易中心形成交易规管理科学、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 二、xxxx中药材专业市场 (全国四大药都之一,有中国药城美誉,国家级定点药材市场,全国十七家定点药市之一)素有“中华药城”之称的河南禹州,也是我国医药发祥地之 一。"禹州具有悠久的中药材种植、采集、加工历史,以加工精良、遵古炮制著称于世。历史上就有“药不到禹州不香,医不见药王不妙”之说。自春秋战国以来,神医扁鹊、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等都曾在禹行医采药、著书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