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总3页)

合集下载

外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外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外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为明确外科医师的手术资格和责任,规范和限定各级外科医师对本专业手术的操作范围,确保手术安全和质量,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我院根据相关规定,参照有关资料,在原有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修订本规定一、手术分级1.1普通手术(一一级手术: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较低普通手术。

(二二级手术: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

(三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四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1.2特殊手术:凡属下列之一的可视作特殊手术⑴被手术者系外宾、侨胞、港、澳、台同胞的。

⑵被手术者系特殊监管对象、甲、乙类传染病人和保健对象如高级干部、著名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及民主党派负责人等。

⑶各种原因导致毁容或致残的。

⑷可能引起司法纠纷的。

⑸同一病人24小时内需再次手术的。

⑹术前已知手术、麻醉风险极高、预后差的。

⑺外院医师应邀来院参加手术的。

⑻器官移植术。

⑼新开展的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

以上手术,须经科内讨论,必要时科主任上报医务部备案,协调组织实施。

异地行医手术必须按《执业医师法》及《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手术医师分级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

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一住院医师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硕士生毕业,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上,或硕士生毕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上者。

(二主治医师1、低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内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上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三副主任医师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内,或获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医院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医院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卫 2012 号------------------------------------------------------------------------------- 为了确保手术及有创操作的安全和质量 加强我院各级医师的手术及有创操作的管理 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卫生部《医院分级管理办法》要及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 试行 的要求 参照有关资料 经院办公会研究制定本制度。

一、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手术及有创操作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介入治疗 以下统称手术 。

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 将手术分为四级 根据我院实际情况手术权限为两级 (一) 一级手术 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具体手术类别及名称详见附件1 (二) 二级手术 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具体手术类别及名称详见附件1 二、手术医师分级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 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

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一)住院医师1、住院医师 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 或获得获得临床本科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主治医师 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 或获得临床本科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三)副主任医师 1、副主任医师 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一)住院医师 在上级医师指导下 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一级手术。

(二)主治医师 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主持二级手术. (三)副主任医师 可主持二级手术。

四、手术审批权限手术审批权限是指对拟施行的不同级别手术以及不同情况、不同类别手术的审批权限。

(一)常规手术1、一级手术 主治医师以上医师审批 并可签发手术通知单2、二级手术 科主任审批 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报批手术通知单。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四篇)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四篇)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手术管理工作,提高手术质量和安全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手术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择期手术、急诊手术和微创手术等。

第三条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安全第一、科学规范、疗效优先、质量可控、公平公正。

第四条手术分级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科学评估手术风险和术前准备,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提高手术效果和手术质量。

第二章手术分级原则第五条按照手术难度、手术风险和手术病种等因素,将手术分为三级:一级手术、二级手术和三级手术。

第六条一级手术是指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较低的手术,一般适用于普通病例,需要较少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

第七条二级手术是指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中等的手术,适用于较为复杂的病例,需要较全面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

第八条三级手术是指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较高的手术,适用于高风险病例,需要全面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

第九条医院应根据自身专业水平和设备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手术分级,确保分级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第三章手术分级管理措施第十条医院应建立手术分级管理委员会,负责制订手术分级标准、审核手术分级申请、指导手术风险评估和术前准备工作等。

第十一条医院手术分级评估应由手术前的多专科团队共同参与,包括但不限于手术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

第十二条手术分级评估主要包括术前检查、术前准备、手术风险评估、手术方案确定等内容。

第十三条医院应建立健全手术分级管理的相关制度,包括但不限于手术分级申请流程、手术分级标准和手术分级审核程序等。

第十四条手术风险评估应综合考虑患者年龄、身体状况、病例复杂性、手术难度、手术器械和设备等多种因素。

第十五条医院应加强手术安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手术操作技能和风险意识,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质量。

第十六条医院应定期开展手术质量评估,对手术结果进行跟踪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质量改进措施。

第四章手术分级的实施与监督第十七条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应明确责任,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对相关人员进行工作绩效评价。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规定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规定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手术管理,提高手术安全和手术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根据《医师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的手术室,对临床科室开展的手术进行管理。

第三条手术分类分为一级手术、二级手术和三级手术。

第四条手术应按照手术病种和手术危险程度合理分级。

第五条手术的分级应由主治医生负责,并报相关科室的会诊意见。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手术分级委员会,负责审核手术的分级,制定手术分级方案。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手术风险评估系统,对手术风险进行评估。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手术相关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保障手术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安全和质量。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手术信息管理系统,对手术进行全程记录和追踪。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手术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对手术事故进行及时处置。

第二章一级手术管理第十一条一级手术是指对患者危害较小,手术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设备和技术支持的手术。

第十二条一级手术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皮肤、黏膜切开引流术、缝合术、皮肤病损切除术等。

第十三条一级手术由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主治医生负责,辅助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培训和资格。

第十四条一级手术的风险评估应当在手术前进行,要求患者进行全面检查。

第十五条一级手术的术前准备应当充分,确保手术器械、药品等的准备齐全。

第十六条一级手术的术中监测应当严格,避免手术过程中发生意外。

第十七条一级手术的术后处理应当严密,定期观察患者恢复情况。

第十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一级手术进行质量评估,追踪手术效果和并发症情况。

第十九条对于一级手术发生的意外事件,应当及时汇报医疗机构的相关部门,做好事故处理和记录。

第二十条一级手术的费用应当公开透明,避免虚高和变相收费。

第三章二级手术管理第二十一条二级手术是指对患者危害较大,手术操作较为复杂,需要较高水平技术和设备支持的手术。

第二十二条二级手术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腹腔镜手术、胸腔镜手术、关节镜手术等。

卫生部手术分级制度

卫生部手术分级制度
2.医疗机构应设立手术分级管理组织,负责手术分级的认定、审批和管理。
3.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其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四、手术分级认定
1.医疗机构应组织专家对手术进行分级认定,认定结果报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组织审批。
2.手术分级认定应遵循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手术分级结果的准确性。
3.医疗机构应加强与患者沟通,及时化解因手术分级引起的误解和矛盾,维护医患和谐关系。
十二、手术分级与医疗质量控制
1.医疗机构应将手术分级纳入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制定相关质量控制指标,持续改进手术质量。
2.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手术分级质量控制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医疗机构应积极推广手术分级管理经验,提高医疗行业整体水平。
2.医疗机构应优先保障高风险、高难度手术的医疗资源需求,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3.医疗机构应定期分析手术分级与医疗资源分配情况,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十一、手术分级与医疗纠纷处理
1.医疗机构在处理医疗纠纷时,应充分考虑手术分级因素,合理判断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
2.医疗机构应建立手术分级与医疗纠纷处理联动机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医疗纠纷防范意识。
二十二、手术分级与医疗团队建设
1.医疗机构应根据手术分级,组建专业的医疗团队,提高手术协同作战能力。
2.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团队成员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手术成功率。
3.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疗团队进行培训,提升团队整体素质和手术技能。
二十三、手术分级与患者满意度调查
1.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手术分级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手术服务的评价。
2.医务人员开展手术前,应接受手术分级相关知识培训,掌握手术操作要领和风险防控措施。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文库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文库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文库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疗机构的手术管理工作,提高手术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手术分级管理是指医疗机构对不同种类手术按照一定标准和程序进行科学分类、分级别管理的制度。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的全体医务人员以及从事手术管理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

第四条手术分级管理应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手术管理中的职责和义务。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科学、规范的手术管理制度,保障患者手术安全和卫生。

第二章手术分级标准第六条手术分级标准应当根据手术的技术难度、风险程度、器械设备需求及术后护理要求等因素进行确定。

第七条手术分级标准分为四级:(一)一级手术:指对患者较简单、手术相关风险较低、不需要特殊器械和设备的手术。

(二)二级手术:指对患者比较复杂、手术风险适中、需要少量特殊器械和设备的手术。

(三)三级手术:指对患者相对复杂、手术风险较高、需要较多特殊器械和设备的手术。

(四)四级手术:指对患者极其复杂、手术风险很高、需要大量特殊器械和设备的手术。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根据手术室、器材设备、人员技术水平等情况,明确每个手术分级标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第三章手术管理程序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手术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手术管理制度和手术分级标准。

第十条手术管理委员会应当定期召开会议,审查和评估手术管理工作的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手术登记制度,对每台手术进行记录、归档,并建立手术数据库。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对每台手术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手术术前讨论会制度,对难度较大、风险较高的手术进行讨论并确定手术方案。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确保手术安全的重要环节得到有效控制。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手术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整理手术相关数据,及时发布手术管理通报。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文件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文件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文件一、总则为规范和加强手术室管理,提高手术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特制定本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该医疗机构内所有手术室的管理和操作。

三、手术分级根据手术的创伤性、复杂程度和风险等不同情况,手术分为三级:1. 一级手术:一级手术主要是指创伤性小、简单的手术,风险较低,如阑尾切除术、痔疮切除术等。

2. 二级手术:二级手术主要是指创伤性中等、较复杂的手术,风险适中,如胆囊切除术、乳腺癌根治术等。

3. 三级手术:三级手术主要是指创伤性大、高度复杂的手术,风险较高,如心脏搭桥术、肝移植术等。

四、手术分级的确定1. 手术科室负责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手术的创伤程度、手术的复杂程度、手术的风险等因素,结合专科医师的意见,确定手术的分级。

2. 手术分级应当在手术前进行,并在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确保患者对手术的认知和理解。

五、手术分级的管理1. 手术科室应当建立手术分级管理台账,对每台手术进行登记和归类,确保手术分级准确无误。

2. 手术分级管理台账应包括手术名称、手术级别、手术日期、手术医师、麻醉医师等信息,并应当做好安全保密工作,防止信息泄露。

3. 手术分级管理台账应当每月进行核对和汇总,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确保手术分级管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一级手术管理1. 一级手术应当由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医师负责,并配备相应的护理人员和麻醉医师。

2. 一级手术的患者术前应做好相应的检查和评估,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3. 一级手术应当在洁净、安静的手术室内进行,手术器械和器材应符合要求,确保手术安全无菌。

4. 一级手术应当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操作规范,确保手术质量和安全。

七、二级手术管理1. 二级手术应当由具有一定经验和技术水平的医师负责,并配备相应的护理人员和麻醉医师。

2. 二级手术的患者术前应做好全面的检查和评估,评估手术的风险和可行性,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外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外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外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质量的提升,外科手术已经成为治疗各类疾病的常见方法之一。

然而,由于外科手术技术的复杂性和风险性,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手术质量,外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外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背景、重要性以及实施与运作的相关要素。

一、背景外科手术作为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其风险性和复杂性不言而喻。

在过去的医疗实践中,外科手术的操作标准和管理体系相对薄弱,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手术并发症和低效率。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外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应运而生。

二、重要性外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首先,分级管理能够将手术根据复杂程度和风险等级进行分类,确保每个手术都得到适当的操作和管理。

其次,制度的建立可以加强手术团队间的协作和沟通,提高手术效率和质量。

最后,分级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外科手术质量的评估和监督,促进医疗质量的提升。

三、实施与运作要素(一)手术分类根据手术复杂程度和风险等级,可以将外科手术分为不同的级别。

一般而言,手术分为简单手术、中等手术和复杂手术三个级别。

同时,还可以根据手术的部位、技术难度等因素进行二次分类,确保每个手术都得到适当的管理和安排。

(二)手术团队组建外科手术一般由一支团队共同完成,包括主刀医生、麻醉医生、器械护士等。

在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下,应根据手术的复杂程度和风险等级来组建相应的手术团队。

例如,复杂手术可能需要更多的经验丰富的主刀医生和麻醉医生,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质量。

(三)手术前准备在外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下,手术前准备非常重要。

医疗机构应设立手术前评估制度,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身体状况、病史、实验室检查等。

同时,还应制定适当的术前准备措施,例如术前禁食、术前感染预防等,以确保手术的安全进行。

(四)手术过程控制在手术进行过程中,需要对手术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和控制。

医疗机构可以采用现代化的手术设备和技术,例如内窥镜、微创手术等,以提高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手术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各外科科室和医师的手术管理,制定本规范制度。

第二条本规范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侵权责任法》,结合我院实际而制定。

第三条本规范适用于全院各临床手术科室。

第二章临床手术分级第四条手术及有创操作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介入治疗(以下统称手术)。

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程度和风险水平,将手术分为四级:一类手术: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

二类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的各种中等手术;三类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的各种重大手术;四类手术: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的各种手术。

第三章手术医师分级第五条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且执业地点在本院。

根据其取得的卫生技术资格及其相应受聘职务,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

(一)住院医师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硕士生毕业,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上,或硕士生毕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上者。

(二)主治医师1、低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上者。

(三)副主任医师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上者。

(四)主任医师第四章手术医师分级及准入第六条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且执业地点在本院。

1、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并熟练掌握一类手术。

2、主治医师:熟练掌握一、二类手术,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类手术。

3、低年资副主任医师:熟练掌握一、二、三类手术,在上级医师参与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类手术。

4、高年资副主任医师:熟练完成一、二、三类手术,在主任医师指导下,开展四类手术。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书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书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疗机构手术管理工作,提高手术安全性,保障患者权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的手术管理工作,具体包括手术分级、手术设备管理、手术环境管理、手术人员管理等内容。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并组织专业人员按照本制度进行实施。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手术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手术管理水平,确保手术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第五条在手术管理中,医疗机构应当严格遵守医疗伦理和法律法规,保证患者的知情权、隐私权和合法权益。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手术风险评估和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安全。

第二章手术分级管理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手术的复杂程度、风险程度和技术要求,制定手术分级标准。

第八条手术分级通常分为一级手术、二级手术和三级手术,具体分级标准由医疗机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九条一级手术包括常规手术和术中操作简单的手术,术前检查齐全,手术风险低。

第十条二级手术包括手术难度较大,术中操作较为复杂,需要专业技术支持的手术,手术风险中等。

第十一条三级手术包括手术难度极大,术中操作复杂,风险较高的手术,需要高级专科医师参与的手术。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手术分级制定相应的手术流程和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各级手术能够有序进行。

第三章手术设备管理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对手术设备采取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手术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为手术设备配备专职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手术设备的清单和档案,定期对设备进行清点和核查。

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手术设备的使用记录,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修情况。

第四章手术环境管理第十八条医疗机构应当保证手术室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和消毒。

第十九条医疗机构应当保证手术室的通风良好,保证手术环境的清洁。

泌尿外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泌尿外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泌尿外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一、低年资住院
医师
包皮环切术,睾丸、附睾切除术,睾丸鞘膜切除或翻转术,尿道外口切开术,尿道肉阜切除或电烧术,尿道扩张术,膀胱镜检查及输尿管插管术,膀胱切开膀胱内小手术(取石、取异物、切除小肿瘤),膀胱造口术。

二、低年资主治医师
一级手术以及阴茎部分或全切术,睾丸松解固定术,睾丸扭转复位术,尿道狭窄内切开术,尿道会师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膀胱部分切除术,膀胱外伤修补术,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输尿管镜检查术,输尿管皮肤造口术,输尿管膀胱吻合术,肾囊肿去顶术。

三、高年资主治医师
一级,二级手术以及简单的膀胱(或尿道)阴道(或肠)屡修补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单纯膀胱全切术,阴茎癌双侧骼腹股沟淋巴清除术,粒子植入术,嗜铭细胞瘤切除术,腹腔镜下肾囊肿切除术,腹腔镜下肾切除术,腹腔镜下肾上腺腺瘤切除术,肾部切除术,肾盂、输尿管癌#性切除术。

一级,二级,三级各类手术五、高年资副主任医师
一级,二级,三级各类手术以及睾丸肿瘤腹膜后淋巴清除术,前列腺癌手术,复杂的膀胱(或尿道)阴道(或肠)屡
修补术,膀胱全切结肠、回肠或直肠代膀胱术,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术。

六、主任医师
各级各类手术以及新技术、新开展手术,高风险科研项目手术。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维护患者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手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使用手术器械在人体局部进行操作,以去除病变组织、修复损伤、移植组织或器官、缓解病痛、改善机体功能或形态等为目的的诊断或治疗措施。

第三条医疗机构实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目录由卫生部另行制定。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手术管理工作。

第五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手术分级及授权管理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本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工作制度,由医务部门负责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条根据风险性和难易程度分歧,手术分为四级:一级手术是指风险较低、进程简单、技术难度低的普通手术;二级手术是指有一定风险、进程复杂程度普通、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三级手术是指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四级手术是指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重大手术。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开展与机构级别和登记的诊疗科目相符的手术。

第九条三级医院可以开展各级手术,重点开展三、四级手术。

第十条二级医院重点开展二、三级手术。

作为区域性医疗中心的二级甲等医院如具备开展甲级手术的必要条件(包括场地、人员、设备等)的,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可以开展部分四级手术。

登记有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如开展与其诊疗科目相适应的四级手术项目,应当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开展。

第十一条一级医院(含卫生院)可以开展一级手术。

具备麻醉科设置,并拥有性能良好的急诊抢救设备的一级甲等综合医院,如开展与其诊疗科目相适应的二级手术项目,应当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并向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后方可开展。

完整版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完整版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完整版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是医院管理手术室、确保手术安全的重要手段。

为了进一步提升手术管理水平,加强手术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本医院特制定了完整版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以保障手术质量和患者安全。

一、制度目的及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明确手术分级管理的原则和要求,规范手术室的运行,保证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和有效。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手术室。

二、手术分级管理原则1. 按照手术的复杂程度和风险程度进行分级。

2. 根据手术室设备、人员、技术等方面的条件进行分级。

3. 分级管理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三、手术分级管理内容根据手术的复杂程度和风险等级,本医院将手术分为三级,具体如下:1. 一级手术一级手术指的是常规的、风险较低的手术,包括常见的内窥镜检查、皮肤病切除术等。

该类手术可以在普通手术室中进行,无需特殊设备和专业团队。

2. 二级手术二级手术是指复杂度和风险相对较高的手术,包括腹腔镜手术、心脏手术等。

该类手术需要配备相应的特殊设备和专业团队,手术室应具备更高的技术水平和严格的操作要求。

3. 三级手术三级手术是指高风险、高复杂度的手术,包括器官移植手术、神经外科手术等。

该类手术需要高级医疗设备和专业团队的支持,手术室应符合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四、手术分级管理的具体要求1. 一级手术:(1)手术室应保持干净整洁,设备齐全、无损坏。

(2)手术中需有一名主刀医生,经过系统培训和考核。

(3)手术结束后,手术室需要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2. 二级手术:(1)手术室应配备高级医疗设备和专业团队。

(2)手术室内的药品和器械应按规定进行存放和管理。

(3)手术室应定期进行设备维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三级手术:(1)手术室应配备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专家团队。

(2)手术室应具备高级的消毒设备和紧急救治设备。

(3)手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手术安全检查和准备工作。

五、手术分级管理的监督与评估1. 医院将建立手术分级管理的监督机制,由相关部门负责对各手术室的管理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卫生部《医院分级管理办法》及《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要求,为规范各级医师手术范围,规避医疗风险,提高手术质量,加强各级医师施行手术的责任心,以达到安全满意的治疗效果和培养外科医师的目的,各科应严格监督落实各级医师手术范围要求,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擅自超出相应的范围的手术治疗活动。

特制订外科手术分类分级管理制度,请各科室遵照执行。

一、手术分类
1、一类手术:普通常见的中小手术
2、二类手术:中等难度的手术
3、三类手术:疑难、重症的大手术
4、四类手术:重大手术,新开展的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
二、各级医师担任手术的范围
1、低年住院医师(大学毕业工作三年以内,医专毕业工作五年以内);可担任一类手术的术者,在上级医师帮助下可担任二类手术的第一助手。

2、高年住院医师(大学毕业工作三年以上,医专毕业工作五年以上);可担任二类手术的术者,在上级医师帮助下可担任一部分三类手术的第一助手,直到低年住院医师进行一类手术。

3、主治医师:可担任或在正、副主任医师指导下担任三类手术的术者,指导住院医师进行一、二类手术,担任四类手术的第一助手。

4、正、副主任医师:担任四类手术的术者和指导主治医师进行三、四类手术。

副主任医师应侧重三类手术质量、水平的提高,主任医师应侧重四类手术质量、水平的提高。

5、住院总医师可按主治医师要求培养。

三、医院将审核各手术医师的专业能力,授予其开展的手术项目的资格,并参照《蚌医二附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定》中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四、医务科将根据各手术科室上报的手术分类情况,整理成我院各专业手术分类目录,另行下发。

2023医院卫生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完整版)

2023医院卫生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完整版)

2023医院卫生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完整版)目录说明 (2)(一)手术分类 (3)(二)手术医师级别 (3)1、住院医师 (3)2、主治医师 (4)3、副主任医师: (4)4、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5)(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 (5)(四)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

(5)(四)手术审批程序 (6)(五)手术审批权限 (6)(六)特殊手术审批权限 (7)1、资格准入手术 (7)2、高度风险手术 (7)3、急诊手术 (8)4、新技术、新项目、科研手术 (8)6、外出会诊手术 (9)(七)行政管理 (9)说明1、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卫生部《医院分级管理办法》要求,根据医院功能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2、各科室要认真组织全科人员进行讨论,根据科室各级人员技术情况,科学界定各级人员手术范围。

3、科室根据科内人员晋升及个人技术水平提高状况,定期申报调整其手术范围申请,由院学术委员会组织专家评议后确认。

所称“手术范围”,系指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诊疗科目内开展的手术。

4、科室应严格监督落实《各级医师手术范围》要求,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擅自开展超出相应范围的手术治疗活动。

5、若遇特殊情况(例如:急诊、病情不允许、危及生命等),医师可超范围开展与其职、级不相称的手术,但应及时报请上级医师,给予指导或协助诊治。

手术分级管理办法: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卫生部《医院分级管理办法》及《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相关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参照《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二甲)第一类医疗技术目录》,特制定《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

(一)手术分类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手术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麻醉方法(以下统称手术)。

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2024年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二篇)

2024年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二篇)

2024年手术分级管理制度l、为了确保医疗安全,根据医师职称承担的责任,实行各级医师分级手术制度。

2、各手术科室应执行各级医师手术范围的规定,科室主任根据规定审批参加手术的术者和助手名单。

3、手术时按照已确定的手术人员分工进行,不得越级手术。

手术中根据病情需要扩大手术范围,可改变预定术式,需请示上级医师,按照医师分级手术范围规定进行手术。

4、如施行越级手术时,需经科主任批准并必须有上级医师在场指导。

5、不执行分级手术制度者要追究责任。

实行病人选择医生制度时,只能选择医疗组(手术小组),不得违反分级手术制度。

6、除正在进行的手术外,上级医师不得未经查看病人病情、会诊,进行必要的术前讨论,以及办理必要的手术手续,而直接参加手术。

7、凡新开展的重大手术、危险性较大的五级手术、破坏性手术、特殊手术和病情危重而又必须进行的手术,除术前要认真进行全科讨论外,应由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担任术者并报医务科和主管院长批准。

家属和病人所属单位负责人不在场的抢救手术,也应履行上述报批手续。

2024年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二)引言: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是指根据手术的复杂程度和风险程度,将手术分为不同的级别,进行分类管理的制度。

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术后康复效果以及节约医疗资源。

一、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

然而,手术的风险和复杂性也日益增加,导致了一定的安全风险和医疗资源的浪费。

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刻不容缓。

二、目标:1.提高手术安全:通过对手术进行分级管理,可以更好地控制手术风险,减少手术并发症。

2.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合理安排手术级别,可以更好地分配医疗资源,避免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3.提高手术质量:对于高风险手术,通过制定相应的手术标准和程序,可以提高手术的质量和效果。

三、手术分级标准:1.手术风险:根据手术的风险程度进行分级,包括手术创伤性、手术部位、手术术式、手术并发症、手术难度等因素的综合考虑。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及术前讨论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及术前讨论制度
2.反馈机制
(1)设立反馈渠道,收集患者、家属、医护人员关于手术的意见和建议。
(2)及时处理反馈信息,将改进措施告知相关人员。
(3)通过反馈,不断完善手术管理制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十四、质量管理与评价
1.质量管理
(1)建立手术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手术安全与质量。
(2)设立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对手术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及术前讨论制度
一、手术分级管理
1.手术分级
根据手术风险程度、技术难度、所需医疗资源等因素,将手术分为四级:
(1)一级手术:风险较低,技术难度不高,常见手术。
(2)二级手术:风险中等,技术难度一般,需一定医疗资源。
(3)三级手术:风险较高,技术难度大,需较多医疗资源。
(4)四级手术:风险极高,技术难度极大,需大量医疗资源。
(3)制定质量改进措施,不断提升手术水平。
2.评价与激励
(1)设立手术质量评价指标,定期对手术团队进行评价。
(2)根据评价结果,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激励医护人员提高手术质量。
(3)将手术质量评价结果作为医护人员晋升、评优的重要依据。
十五、总结
本制度旨在建立一套完善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及术前讨论制度,通过规范手术操作、加强人员培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沟通协作、强化质量监控等多个方面,全面提升手术安全与质量。医院应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手术管理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全体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共同努力,为提高我国手术治疗水平贡献力量。
2.手术权限管理
(1)一级手术: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生可开展。
(2)二级手术: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资格的医生可开展。
(3)三级手术: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资格的医生可开展。

完整版)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完整版)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完整版)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为了加强手术技术的管理和保证手术的安全和质量,北京恒和中西医结合医院制定了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该制度依据国务院相关法规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结合医院实际要求,旨在加强医师的管理和监督。

手术主要包括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介入治疗等有创操作。

根据医疗技术的分类,手术也被分为三类。

其中,第三类医疗技术涉及重大伦理问题、高风险和需要使用稀缺资源,由卫生部负责制定目录和进行临床应用管理。

第二类医疗技术具有一定的伦理问题和风险,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目录并管理。

第一类医疗技术通过常规管理能确保安全有效性,由医疗机构管理。

手术分级制度依据手术的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

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

各级医师的手术权限也相应分级。

该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加强手术技术的管理和监督,提高手术的安全和质量,预防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

同时,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也应当严格遵守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效果。

由急诊科主任或急诊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审批,并签发手术通知单。

三)特殊手术特殊手术包括高风险手术、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等,需经医院学术与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讨论决定,并报医务部备案。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医师的手术权限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医师的专业能力、手术技术水平及手术经验等因素进行动态调整。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师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医师的手术技能不断提高,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

医生在进行手术时,必须遵守规定的权限级别。

如果手术属于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可以直接进行手术。

但如果是高风险手术或者超出自己权限级别的手术,必须紧急报告上级医生审批,需要时再逐级上报。

原则上,手术应由具备相应级别的医师主持,但在紧急抢救生命的情况下,任何级别的医生都有权主持抢救手术,不得延误抢救时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总3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为明确胸外科医师的手术资格和责任,规范和限定各级外科医师对本专业手术的操作范围,确保手术安全和质量,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我院根据相关规定,参照有关资料,在原有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修订本规定
第一章手术分级
1.1普通手术
(一)一级手术: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较低普通手术。

(二)二级手术: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

(三)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四)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1.2特殊手术:凡属下列之一的可视作特殊手术
⑴被手术者系外宾、侨胞、港、澳、台同胞的。

⑵被手术者系特殊监管对象、甲、乙类传染病人和保健对象如高级干部、着名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及民主党派负责人等。

⑶各种原因导致毁容或致残的。

⑷可能引起司法纠纷的。

⑸同一病人24小时内需再次手术的。

⑹术前已知手术、麻醉风险极高、预后差的。

⑺外院医师应邀来院参加手术的。

⑻器官移植术。

⑼新开展的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

以上手术,须经科内讨论,必要时科主任上报医务处备案,协调组织实施。

异地行医手术必须按《执业医师法》及《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手术医师分级
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

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一)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硕士生毕业,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上,或硕士生毕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上者。

(二)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内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历、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上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三)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内,或获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上者。

(四)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第三章?各级医师手术范围
3医师范围
3.1主任医师:担任一、二、三、四级以及特殊手术等各级手术的术者,负责本治疗组各级别手术方案的制定和开展。

3.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一、二、三级以及特殊手术等各级手术的术者,在熟练掌握三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科担任四级手术的术者。

并参与本治疗三级级三级以下手术方案的制定和开展。

3.3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一、二、三级等各等级手术的术者,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

3.4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一、二、级手术的术者,在熟练掌握二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担任三级手术的术者。

3.5低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一、二级手术的术者,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3.6高年资住院医师:担任一级手术的术者,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担任二级手术的术者。

3.7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

考虑到人才梯队建设和后备力量培养问题,高年资医师(取得现有职称3年以上者)可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完成高一级手术,对无主任医师的专业,科室可根据副主任医师技术水平情况,选择一位可以完成主任医师手术范围的副主任医师担任主任医师工作;若选择不出,不可超范围开展此级手术。

4 管理要求
4.1各科室要认真组织全科人员进行讨论,根据科室各级人员技术状况,科学界定各级人员手术范围。

4.2科室根据科内人员晋升及个人技术水平提高状况,定期调整其手术范围。

经全科主治医师以上人员讨论,科主任批准后报医务处,由医务处提交院学术委员会外科手术授权学组讨论通过后实施。

4.3科室应严格监督落实《各级医师手术范围》要求,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擅自开展超出相应范围的手术治疗活动
4.4若遇特殊情况(例如:急诊、病情不允许等),医师可超范围开展与其职、级不相称的手术,但应及时报请上级医师,给予指导或协助诊治。

4.5各级医师严格执行手术范围,连续两年发生两起以上医疗事故的人员降一级执业,直至取消手术资格。

4.6医务部负责日常监督检查,发现违反以上规定者,提交院学术委员会外科手术授权学组,外科手术授权学组有权停止其手术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4.7本规定自文件修订之日起执行,原规定废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