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验课讲解
实验12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及纯化ppt课件
微生物的分离—平板涂抹法
实验程序2(微生物的分离—混菌法)
制平板 吸取稀释液 取一吸管,以无菌操作法吸取10-4土壤稀释液 0.1mL,加在空培养皿中。 混菌 水平轻轻转动培养皿,使菌液、培养基充分混 匀铺平,放在平坦的桌面上,凝固后倒置于恒 温培养箱培养。 计算出每克土壤中放线菌的数量。 挑取单个菌落,进行划线分离。
实验12土壤微生物的分离 及纯化
目的要求
初步掌握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和培养菌种的 基本方法。 练习微生物接种、移植和培养的基本技术, 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掌握微生物的鉴定技术。
实验原理
自然界中各种微生物混杂生活在一起,要研 究某种微生物的特性,首先须使该微生物处 于纯培养状态。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 只含有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分 离与纯化。
制平板: 每组有培养 皿3付。
在无菌培养 皿底部注明 分离菌名、 稀释度、组 别、班级。
实验步骤1(微生物的分离—稀释涂平板法)
制备土壤稀释液:(无菌操作过程见教师示范) 1. 称取土壤1g,放入10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振荡 10min,即为稀释10-1的土壤悬液。
2. 另取装有9mL无菌水试管3支,用记号笔编上10-2、 10-3、10-4。取已稀释成10-1的土壤液,振荡后静止 0.5min,用无菌吸管吸取1mL土壤悬液加入10-2的无菌 水的试管中,并在试管内轻轻吹吸数次,使之充分混匀, 即成10-2土壤稀释液。同法依次连续稀释至10-4 土壤稀 释液。
图-1 土壤稀释液的 制备和稀释液的取样
吸取稀释液 取一吸管,以无菌操作法吸取10-4土壤稀 释液0.1mL,加在已制好的平板培养基上。 涂板 用刮铲将稀释液在培养机上充分混匀铺平, 倒置于恒温箱培养。 计算出每克土壤中细菌的数量。 即用某一培养皿内真菌的菌落数乘以该培 养皿接种液的稀释倍数即得。 挑取单个菌落,进行划线分离。
2.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课件(选修1)
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计算:根据配方比例,计算100mL培养基各成分用量。 称量:准确称取各成分。称取牛肉膏和蛋白胨时动
作要迅速,目的是防止牛肉膏吸收空气中水分。 溶化:①加水加热熔化牛肉膏;②加入蛋白胨和氯
化钠继续加热;③加入琼脂;④用蒸馏水定容到100mL。 整个过程不断用玻棒搅拌,目的是防止琼脂糊底而导致 烧杯破裂。
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添加 维生素 , 培养霉菌时需要将培养基pH调节为 酸性 , 培养细菌时需要将pH调节为 中性或微碱性 。
(2)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什么? (3)避免杂菌污染的方法主要包括哪四个方面 (4)什么是消毒、灭菌,常用方法有哪些?
无菌技术包括: (1)对实验操作空间、操作者的衣着 和手进行 清洁和消毒 ; (2)将培养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 等器具进行 灭菌 ; (3)为避免周围微生物污染,实验操 作应在 酒精灯火焰附近 旁进行; (4)避免已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 周围物品 相接触。
答:可以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的锥形 瓶,感觉锥形瓶的温度下降到刚刚不烫手 时,就可以进行倒平板了。
2、为什么需要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
答:通过灼烧灭菌,防止瓶口的微 生物污染培养基。
3、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
答: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固 后的培养基表面的湿度也比较高,将平板倒置, 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以 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灭菌的方法:
1、灼烧灭菌 2、干热灭菌:160-170 ℃ 下加热1-2h。 3、高压蒸汽灭菌:100kPa、 121 ℃下维持15-30min.
6、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方法步骤 7、如何倒平板?
三、实验操作
微生物学实验ppt课件
器材与试剂的选用原则
03
如无菌操作、适用性、经济性等
02
细菌形态与结构观察
细菌培养及形态特征
01
02
03
细菌培养方法
包括需氧培养、厌氧培养 和兼性厌氧培养等,不同 种类的细菌需要不同的培 养条件。
细菌菌落特征
观察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 形成的菌落,了解其形状、 大小、颜色、透明度等特 征。
细菌细胞形态
05
微生物代谢活性测定
生长曲线测定方法
直接计数法
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并计数微生物数量,适用于较大微生物如细 菌、酵母菌等。
比浊法
利用微生物生长引起培养液浊度变化来测定生长曲线,操作简便 但易受杂质干扰。
平板菌落计数法
将待测样品稀释后涂布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培养后计数形成的菌 落数,适用于可形成菌落的微生物。
原理
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增 殖,通过提供适宜的细胞环境, 使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并产生子代
病毒。
病毒检测技术及应用
免疫学方法
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免疫荧光技术等检测病毒抗原或抗体。
分子生物学方法
基于病毒核酸的特异性,利用PCR、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扩增 并检测病毒核酸。
微生物学实验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实验基础知识 • 细菌形态与结构观察 • 真菌形态与结构观察 • 病毒培养与检测技术 • 微生物代谢活性测定 • 微生物遗传与变异研究 • 微生物生态学及环境因子影响研究
01
实验基础知识
微生物学概述
类生活中的作用:如 生态平衡、发酵工业 等
生理生化鉴定
利用真菌的生理生化特性,如营养需 求、代谢产物等,进行进一步的分类 鉴定。
微生物学实验(详细介绍)ppt课件
厚标本和薄标本
4 - 5 um 2um
基础知识
三、 实验步骤
•
(一) 显微镜的使用
(1)观察者要养成显微镜镜检的工作习惯,观察时要 双眼同时睁开,一边观察一边进行记录或描绘。 (2)观察时所用的材料、药品和各种器具要预先准备 好。 (3)显微镜在使用之前应检查一下它的各个部件是否 完整和正常,并对载物台、目镜、物镜以及聚光器上
微生物学实验( 详细介绍)
课程组人员: 王淑军 暴增海 马桂珍
王洪斌 陈静
制作人员: 马桂珍
暴增海
课 程 简 介
微生物学实验课是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课程总计36学时,使用教材是沈萍主编的《微生物学试验》
(第三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微生物学的基 本知识;巩固和加深所学理论知识;掌握微生物学最基本的
DIC显微镜下的硅藻
(伪彩色)
8. 倒置显微镜
9. 透射电子显微镜
莱卡超薄切片机
JEM-1011透射电子显微镜
内质网透射电镜图(伪彩色)
冰冻蚀刻电镜照片
10. 扫描电子显微镜
JEOL扫描电子显微镜
人类血细胞SEM照片
11. 显微操作技术
尼康NT-88NE显微操作/注射 仪
显微镜的分辨率: 也称为分辨力,它是指能把两个物点辨清的最小距离, 分辨距离越大,则分辨率越低。所以,分辨率是以分辨
操作技能。同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
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以及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并在实验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 学素质修养。
实 验 内 容
实验一 显微镜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
动物微生物学实验PPT课件
例如,在选择培养基时,可以选择适合某一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通过观察菌落 形态和颜色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微生物的种类。
微生物分离结果分析
微生物分离是动物微生物学实验中的另 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分离可以得到较为 纯净的微生物样品,以便进行后续的实
验和分析。
分离结果的分析包括分离效率的评价、 分离得到的微生物种类的鉴定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可以评估分离
方法的优劣和分离效果的好坏。
例如,在评价分离效率时,可以采用计 数法等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微生物数量进 行统计,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从而判
断分离效率的高低。
微生物鉴定结果分析
微生物鉴定是动物微生物学实验中的核心环节,通过鉴定可以确定微生物的种类和分类地位。
微生物分离
微生物分离是将混合菌样中的 不同微生物分离出来,获得纯 培养的过程。
分离方法包括划线分离、稀释 分离、选择性分离等,根据不 同微生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分 离方法。
分离过程中需注意无菌操作, 避免交叉污染,确保分离得到 的微生物纯度高、无杂菌。
微生物鉴定
微生物鉴定是通过观察微生物的 形态、染色、生化反应等特征, 对其种类进行鉴别和分类的过程。
培养基
选择性培养基、鉴别培养基等
实验器材
显微镜、接种环、培养皿、试 管等
04
试剂
染色剂、抗生素等
实验步骤
样本采集
采集动处理,如离心、过 滤等。
微生物分离
将处理后的样本接种于培养基上 ,进行微生物的分离。
结果分析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微生物学实验》PPT课件
实验五 培养基的制备、 器具包扎和灭菌
编辑ppt
1
目的要求
了解培养基的配制原理和方法,掌握其 配制过程。
了解几种灭菌方法,掌握干热灭菌法和 加压蒸汽灭菌法的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熟悉分离、培养微生物前的有关准备工 作及操作方法。
编辑ppt
2
实验原理
培养基
据组成成分可分为:
1.合成培养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由各种纯化学物质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 2.半合成培养基:有一部分纯化学物质和另一部分天然物质 配制而成。 3.天然培养基:利用天然来源的有机物配制而成。
编辑ppt
8
紫外线灭菌法: 一般30W灯管,9m3空间,距地面2m每次打开 紫外线照射0.5h,就使室内空气灭菌。若照射 紫外线时先喷洒石炭酸等化学消毒剂,可增强 灭菌效果。紫外线虽有较强的杀菌力,但穿透 力弱,即使一薄层玻璃或水层就能将大部分紫 外线滤除,因此只适用于空气及表面杀菌。
化学药剂消毒灭菌: 微生物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杀菌剂有升汞、甲 醛、高锰酸钾、酒精、碘酒、龙胆紫、石炭酸、 漂白粉、新洁尔灭、煤酚皂溶液,它们有的是 杀菌剂,有的是抑菌剂。
实验材料
药品: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琼脂、马铃薯、蔗糖;可 溶性淀粉、K2HPO4、KNO3、MgSO4•7H2O、FeSO4•7H2O
等。
高压蒸汽灭菌器、恒温干热灭菌箱、细菌过滤器、紫外线杀 菌灯。
其它:天平、牛角匙、电炉、1N HCl、1N NaOH、pH试纸、 刻度搪瓷杯、量筒、漏斗、漏斗架、玻棒、带玻璃珠的三角 瓶、带棉塞的无菌试管、无棉塞的空试管、培养皿、吸管、 各种包装纸、防水纸、绳索、棉花、标签等。
编辑ppt
16
高氏一号培养基
幼儿园微观探索:微生物科学实验教案
幼儿园微观探索:微生物科学实验教案微生物科学实验教案在幼儿园的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是一种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藻类和原生生物。
它们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对我们的生活和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
在幼儿园,通过微生物科学实验,可以帮助孩子们认识和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征、生长规律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通过实验,幼儿可以培养观察、思考和动手实验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促进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下面,我将以微生物科学实验教案为主题,深入探讨在幼儿园中如何进行微观探索。
一、实验目的在幼儿园微生物科学实验教案中,首先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
通过实验,可以使幼儿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如大小、形状、种类等;观察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和生态环境,并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二、实验内容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实验的具体内容。
可以从最简单的开始,比如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和活动,了解其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利用微生物培养皿观察细菌的生长规律,了解不同环境对它们的影响;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如发泡酵母实验、发霉实验等,让幼儿亲自动手,感受微生物的奥秘。
三、实验过程在幼儿园微生物科学实验教案中,实验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应该以简单易懂的语言和方式向幼儿介绍实验的目的和步骤,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实验。
在实验中,老师要有耐心地示范和指导,让幼儿们亲身体验,积累观察和实验的经验。
四、实验总结实验结束后,需要对实验进行总结和回顾。
可以让幼儿围绕实验内容进行讨论,回顾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共享观察和发现,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和思考。
通过总结,可以加深幼儿对微生物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五、个人观点对于幼儿园微生物科学实验教案,我个人认为,通过微观的实验探索,可以激发幼儿对微生物的好奇心和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动手实验的能力。
而且,幼儿在实验中所学习的知识和经验,也会对他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所帮助。
幼儿园微生物科普实验课程设计 幼儿园科学实验
幼儿园微生物科普实验课程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生物科学在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孩子对微生物的基本认识和兴趣可以为其未来的学习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堂丰富有趣的微生物科普实验课程,旨在引发幼儿的兴趣,增进他们对微生物的认识,培养他们对科学实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一、实验主题本次实验的主题是“微生物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通过一系列形象生动的实验,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并对微生物的作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生活卫生观念,学会科学洗手,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实验内容1. 微生物的观察在实验课开始之前,老师可以让孩子们通过放大镜观察不同环境下的微生物,比如水中、泥土中、果皮表面等,让他们了解微生物的形态和特点。
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可以激发幼儿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2. 洗手实验借助拍摄放大的影像,给幼儿展示洗手前后手上微生物的变化,引导幼儿学会科学洗手,并讲解洗手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结果,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洗手对微生物的清除效果。
3. 发酵实验在实验课上,可以利用面粉、酵母等原料进行发酵实验,让孩子们亲自动手体验并观察微生物的生长过程。
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4. 饮食卫生意识的培养通过实验,向幼儿们展示食物变质的原因和过程,让他们认识到微生物在食品中的作用,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意识。
5. 小结实验课结束时,老师可以与幼儿们一起进行总结,对微生物的作用和重要性进行讲解,并鼓励幼儿们可以有关微生物的更多问题提出。
三、实验目标1. 培养幼儿对微生物的兴趣,并了解微生物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2. 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3. 让幼儿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功能,拓宽他们的科学知识。
4. 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观察力。
四、实验过程1. 实验前的准备老师需要提前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器材和材料,确保实验进行的顺利。
微生物学实验课件-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4、加樣後靜止5min,將計數板置顯微鏡載物臺上,先用
低倍鏡找到計數區,然後換高倍鏡計數。(光不宜太強,
需要使用濾光片)
清洗時切勿用刷子等硬物,
也不可用酒精燈火焰烘烤
5、計數完畢,將血球計數板在水龍頭下流水沖洗乾淨,用
電吹風吹幹,鏡檢確認計數區無殘留菌體或其他沉澱。
6.作業:結果(填表) P55
光電比濁計數法 目的要求
Hawksley計菌器
❖❖計血數球室計的數刻板度是一一般塊有特兩製種的規載格玻:片一,種其是上一由個四大條方槽格構分成成三2個5個平中方 格每臺,個;而方中每格間個網較中共寬方分的格為平又九臺分個又成大被1方一6個格短小,橫方中槽格間隔;的成另大兩一方半種格,是即每一為一個計邊大數的方室平格。臺分成 1上6個各中列方有格一,個而方每格個網中。方格又分成25個小方格。 ❖無論是哪一種規格的計數板,每一個大方格中的小方格都是 400個。每一個大方格邊長為lmm,則每一個大方格的面積為 lmm2,蓋上蓋玻片後,蓋玻片與載玻片之間的高度為0.lmm, 所以計數室的容積為0.lmm3(萬分之一毫升)。
❖ 選擇波長:將靈敏度開關調至“1”檔(若零點調節器調不到 “0”時,需選用較高檔)。選擇合適的波長。
❖ 調零:將空白液倒入比色皿中(不少於3/4),用擦鏡紙擦 清外壁,放入樣品室內,光面對準光路。將吸光度設置為0%, 確認;將透光度設置為100%,確認。
❖ 測定:將樣品加入另一個比色皿,放入樣品室,讀取吸光度。 ❖ 關機:測定完畢,關上電源,取出比色皿洗淨,樣品室用軟
1、稀釋:將待測菌懸液用無菌生理鹽水適當稀釋。 2、測定:在560nm波長測定稀釋後菌懸液的吸光度。 3、計算:根據所測得的吸光值,從標準曲線查得每
毫升的含菌數,乘以稀釋倍數就得到原液中細菌數。 4、作業:繪製標準曲線,將比濁法所測結果同直接
高中生物课件2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紫外线 消毒 化学药物 消毒
主要方法
高 压 蒸 汽 灭 菌 锅 内 ,100 kPa,121 ℃ 下 持 续 加 热 15~30 min
30 W 紫外线灯照射 30 min
用体积分数为 70%~75%的 乙醇、碘酒涂抹等
应用范围
续表
培养基等
接种室空气等
用于皮肤、伤口、动植物组织表面 消毒,手术器械、玻璃器皿等消毒
专题 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目录 退出
课题 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目录 退出
课前预习导学
目标导航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培养基的基础知识。 2.进行无菌技术的操作。 3.进行微生物的培养。
重点难点 重点:
1.进行无菌技术的操作。 2.进行微生物的培养。 难点:正确进行无菌技术的操作。
目录 退出
预习导引
目录 退出
3.学习教材第 18 页平板划线操作,思考下列问题。 (1)为什么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在 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吗? 提示:操作的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 微生物污染培养物;以后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 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 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从而通过划线次数的增加,使每次划线时菌种的 数目逐渐减少,以便得到单菌落。划线结束后需要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 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菌种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目录 退出
3.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至 50 ℃左右时,才能用来倒平板。你用 什么办法来估计培养基的温度?
提示:可以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感觉锥形瓶的温度下降 到刚刚不烫手时,就可以进行倒平板了。
农业微生物学实验课件
注意实验器材的清洁和消毒, 保证实验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02
实验材料和器具
实验材料
土壤样本
用于研究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 。
水样本
用于研究水体中的微生物群落 。
农产品样本
用于研究农产品上的微生物群 落。
培养基
用于培养和观察微生物的生长 。
实验器具
显微镜
培养皿
移液管和吸管
灭菌锅
用于观察微生物的形态 和结构。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微生物进行改造,提高其生产效率和稳定性。
03
展望
随着农业微生物学研究的深入,未来可以探索更多具有应用前景的微生
物资源。同时,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农业微生物学在农业
生产、环境保护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微生物分离
将采集的土壤样本进行稀释处理, 将稀释液涂布在培养基上,培养一 定时间后观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微生物纯化
通过反复划线法或稀释接种法,将 杂菌去除,获得纯化的微生物菌落 。微生物培养和观察源自01培养条件观察记录
02
03
数据分析
根据目标微生物的特性,设置适 宜的培养温度、湿度、pH等条件 。
定期观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记 录菌落形态、颜色、大小等信息 ,并拍摄照片或录像。
对观察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了解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和特性 。
微生物鉴定和分类
01
02
03
形态学鉴定
根据观察到的菌落形态、 细胞形态、染色反应等特 征,初步确定微生物的种 类。
生化鉴定
通过测定微生物的酶活性 、代谢产物等生化特征, 进一步确定微生物的种类 。
分子生物学鉴定
《微生物实验》全套教学课件
各类微生物的形态与 结构
微生物的分类与命名
实验室安全与操作规范
实验室安全制度及应急措施 实验废弃物处理与环保要求
实验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常用仪器设备及使用方法
01
02
03
04
显微镜的使用与维护
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方法
接种与分离纯化技术
微生物计数与生长测定方法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实验数据的记录与整理 • 数据统计分析与图表制作 • 实验报告撰写与学术交流技巧 • 以上内容涵盖了微生物实验的基础知识、实验技能、数据处
03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操作步骤
详细阐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实验果判定等。
其他免疫学技术在微生物实验中的应用
01
02
03
04
免疫印迹技术
介绍Western blot等免疫印 迹技术在微生物蛋白质检测和
分析中的应用。
免疫沉淀技术
探讨免疫共沉淀等技术在研究 微生物蛋白质相互作用中的应
详细阐述免疫荧光技术的实验步骤,包括样品的 制备、荧光素标记抗体的选择和使用、荧光信号 的观察和记录等。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原理与操作
0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基本原理
解释抗原或抗体与固相载体结合后,通过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与待测物
结合,加入底物后产生颜色反应的检测原理。
0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类型
介绍双抗体夹心法、间接法、竞争法等不同类型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定期观察真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 ,记录菌落形态、颜色、质地等特征 ,并观察菌丝、孢子等微观结构。
接种与培养
采用无菌操作技术,将待观察的真菌 接种到培养基上,置于适宜的温度和 湿度条件下进行培养。
幼儿园微生物科普教案讲解与示范
幼儿园微生物科普教案讲解与示范教案名称:探索微观世界,微生物科普教案教案时间:两节课(每节课30分钟)教学目标:1.通过科普教育,激发幼儿对微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探索能力,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功能。
3.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巧,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1.PPT或黑板白板。
2.微生物图片和实物模型。
3.放大镜或显微镜。
4.实验用具:试管、培养皿、显微镜玻片等。
教学过程:第一节课引入:1.观察准备:拿出一些微生物的图片和实物模型,让幼儿观察并讨论,激发他们对微生物的好奇心。
2.导入问题:你们知道微生物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学习重点:1.微生物的基本特征。
2.微生物的种类和功能。
讲解与示范:1.展示PPT或在黑板上介绍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如微小、透明、单细胞等,并结合实物模型讲解。
2.介绍常见的微生物种类和功能,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并用图例或实物模型示范。
实践活动:1.观察微生物实物:给每个小组分发放大镜或显微镜,让幼儿可以近距离观察微生物实物模型。
2.制作微生物标本:给每个小组分发试管、培养皿等实验用具,让幼儿自行动手进行微生物标本制作。
例如,在培养皿中加入一些含维生素的果汁,然后将外部微生物标本(如:手指上的细菌)沾在培养皿上,覆盖后在一段时间内观察变化。
3.记录观察结果:引导幼儿观察和记录微生物标本的变化,比较不同标本的生长情况。
让他们发现微生物的增殖和传染能力。
总结与提问:1.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并进行简单总结:微生物是一种很小的生物,它们可以是细菌、病毒或真菌等。
2.提问:你们觉得微生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第二节课引入:1.提问:你们还记得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吗?请谈一谈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种类。
学习重点:1.微生物的作用和应用。
2.如何保护自己免受微生物的伤害。
讲解与示范:1.展示PPT或黑板白板上介绍微生物的作用和应用,如微生物在食品发酵、土壤肥力、医学等方面的应用。
生物微型课观察显微镜下的生物现象与实验技巧
生物微型课观察显微镜下的生物现象与实验技巧观察显微镜下的生物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微观世界中的细小生物。
而在进行这样的观察时,掌握一些实验技巧很重要。
本文将介绍观察显微镜下的生物现象以及相应的实验技巧。
1. 准备工作在开始观察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显微镜的调节和清洁工作完成。
调节显微镜的焦距,使样本能够清晰地显现出来。
清洁显微镜的镜片和物镜,以保证观察时没有浑浊的影响。
2. 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元,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现象十分有趣且具有教育意义。
在观察细胞前,我们最好先涂抹一层细胞染色剂。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观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 观察显微镜下的微生物微生物是生物微型课中另一个重要的观察对象。
细菌和真菌是常见的微生物。
观察微生物时,我们需要注意取样和准备活菌培养基。
用适当的容器收集微生物样本,并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这样可以增加微生物的数量,并准备进行观察。
4. 实验技巧:样本制备在观察显微镜下的生物现象时,样本制备非常关键。
样本制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观察结果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为了制备出好的样本,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样本。
例如,在观察细胞时,可以选择表皮细胞、洋葱鳞片等常见样本。
其次,要注意样本的处理方法。
例如,对样本进行染色或切片处理,以增加观察效果。
5. 实验技巧:调节显微镜调节显微镜是观察显微镜下生物现象的关键步骤。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和物镜,以获得所需要的观察效果。
然后,通过调节焦距和照明光源,使样本清晰可见。
在调节焦距时,可以先将焦距调至最低,然后逐渐调整使样本清晰。
在调节照明光源时,可以增加或减小光源的亮度,以对比样本中的细节。
通过以上的实验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观察显微镜下的生物现象。
同时,观察生物现象也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实验技巧。
希望通过这些观察与实验,我们能够更加熟悉生物微观世界,并对生物学产生更大的兴趣。
总结起来,观察显微镜下的生物现象是一个有趣且具有教育意义的实验。
2024年微生物学实验教案(多场合)
2024年微生物学实验教案一、教案背景与目标微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微生物的结构、功能、遗传和生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教案旨在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性,掌握微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其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实验项目1.微生物的形态观察(1)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维护(2)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观察2.微生物的染色技术(1)革兰氏染色法(2)芽孢染色法(3)抗酸染色法3.微生物的纯培养技术(1)无菌操作技术(2)接种与分离技术(3)纯培养的鉴定与保存4.微生物计数与生长曲线测定(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2)平板计数法(3)生长曲线的测定5.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实验(1)碳源利用实验(2)氮源利用实验(3)维生素需求实验(4)酶活性实验6.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实验(1)DNA提取与纯化(2)PCR扩增技术(3)基因克隆与表达三、教学安排与课时分配1.微生物的形态观察(2课时)2.微生物的染色技术(4课时)3.微生物的纯培养技术(6课时)4.微生物计数与生长曲线测定(4课时)5.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实验(6课时)6.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实验(6课时)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与演示:教师通过讲解、演示实验操作,使学生了解实验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2.实践操作: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实验技能。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数据的分析与讨论,培养团队协作和科学思维能力。
4.考核评价:通过实验报告、操作考试和理论知识考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资源与设施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微生物学实验教材。
2.实验室:配备光学显微镜、PCR仪、电泳仪、恒温培养箱等实验设备。
3.试剂与耗材:提供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等微生物菌株,以及实验所需试剂和耗材。
4.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提供实验课件、教学视频等辅助教学资源。
六、教学效果与反馈1.学生能熟练掌握微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具备独立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学实验结果的观察有的需几天后再观察,这样
学生需常到实验室来,花费时间较多。
? 1. 微生物学实验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研究 与应用微生物的主要方法与技术,包括经典 的、常规的、以及现代的方法与技术,使学 生具有适应于从事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 与实际生产应用的微生物学实验技能。
? 2. 与微生物学基础理论课紧密结合,使学生将 理性知识与感性认识有机地结合,将书本知识 用于实验,在实验中更深地理解基础理论,提 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意识。
? 3.认真及时做好实验记录。对于当前不能得到 的结果而需要连续观察的实验,则需记下每次 观察的现象和结果,以便分析。
? 4.做实验前先弄清操作原理,再小心、严格按 操作规程进行,试验中万一发生意外,如划破 皮肤以及细菌污染实验台或地面等处时,应立 即报告教师,及时处理,切勿隐瞒。
? 5.实验过程中,切勿使乙醇、乙醚、丙酮等易 燃品接近火焰。如遇火焰,应立即用湿布掩盖 灭火,必要时用灭火器。
? 6.打破实验器材时,应向指导教师报告,进行 登记;未经许可不得任意将实验室内任何物品 携出室外。
? 7.使用显微镜或其它贵重仪器时,要求细心 操作,特别爱护。对消耗材料和药品等要力 求节约,用毕后请放回原处。
? 8.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负责灭菌的同学在灭菌过程中不准离开实验 室,并经常观察灭菌锅工作情况,以免发生 以外。
微生物实验课
《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大纲
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和方法是微生物学建立和发展的基础,也 曾为整个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过积极而重要的贡献。随 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及其技术的应用,各学科的交叉和渗透, 极大地丰富了微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内容,并将其推向一个新 的发展阶段,而且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和方法也已广泛地渗透 到现代生命科学的各分支领域,不断发挥着它独特的作用。 因此“微生物学实验”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实验。它的 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得到微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基本操作和技 能的训练,同时也要使学生初步了解或掌握先进的技术和方 法,与迅速发展的学科前沿接轨。
? 四.微生物实验课的规则和要求
? 普通微生物学实验课的目的是:训练学生掌握微生 物学最基本的操作技能;了解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 加深理解课堂讲授的某些微生物学理论,同时,通 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解决问 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 科学态度,以及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树立勤俭节 约、爱护公物的良好作风。
包装、灭菌,配制培养基待用.
? 周五上午4学时 ? 1.染液的配制 ?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 3.微生物形态观察 ? 周五下午4学时 ? 1.细菌的简单染色、革兰氏染色 ? 2.酵母的形态观察、细胞的活、死鉴别. ? 3.微生物细胞计数.
? 一、本实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
?
微生物学实验是生物学重要的基础课之一,特
别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与拓宽,微生物学方法
与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此外,细胞生物学、药理学、
免疫学等众多学科也需要微生物学的方法与技术。
因此,熟悉掌握微生物学方法与技术,对其它很多
学科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无菌操作技能和无菌概
念的建立是微生物学实验中最重要的内容,由于微
? 11.离开实验室前应将手洗净,注意关闭门 窗、灯、火、水、空调、电源等。
? 12.微生物实验一般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 养,才能观察到结果,所有同学都要求在 指定时间观察实验结果,写好实验报告, 才能得到实验课的成绩。
? 13.实验报告,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写,对 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实验报告不要长 篇大论,一般1-3页左右即可,切忌写一些 与实验无太大关系或在网络上拷贝大篇的基 础知识。
?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 本学科的特点,逐步使学生认识微生物的基本 特性,比较它们与其它生物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知道如何研究微生物以及对研究中所出现的问 题进行分析,并加以解决。
? 二、教学要求与教学方法
? 1. 教学要求: ? 1) 注重微生物学基础实验技能的掌握与提高,
? 实验课全部结束时,将实验报告交给教师批 阅,禁止同学之间互相拷贝电子版实验报告。
? 实验报告:每个实验每人一份报告,上交时 将实验报告按实验的先后顺序装订在一起。
? 10周: ? 周四上午4学时(8-11.30 ) ? 1.实验室安全常识 ? 2.消毒灭菌的基本内容 ? 3.洗刷4-5平皿、三角瓶、7-9试管,烘干、
? 9.每次实验需要进行培养的材料,应表明 自己的组别和姓名以及实验时间和菌名, 放在教师指定的地点进行培养。
? 10.每次实验完毕后,必须把所有仪器洗净 放妥,将实验室收拾整齐,整理桌面,不 要随便乱扔乱放,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凡是带菌之工具(如吸管等)在洗涤前须 浸泡在消毒液中进行消毒,再清洗干净。
? 为了使学生上好实验课,并保证安全,特提出如下注意 事项:
? 1.每次实验课之前必须对实验内容进行充分预习,以了 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做到心中有数,思路清楚; 操作时,才能做到胆大心细,不容易出现以外。
? 2.实验室内应保持整洁,勿高声谈话和随便走动,保持 室内安静,关好门窗,以免空气扰动,造成污染。上课 前应洗干净手,最好戴上医用口罩。
? 2) 对实验中所出现的一些现象多向学生提出 问题,使学生学会分析结果,并与理论知识有 机结合;
? 3) 根据实验的进行程度,引导学生更深入思 考,逐步树立他们的创新意思;
? 4) 严格要求,使操作技能规范化,老师作示 范,强调其要点,学生自己练。
? 三. 教学学时分配与安排
? 本课程讲授按每周8学时安排, 全学期共 4周(集中四天),计32学时
克服盲目追求新颖而忽视基础的倾向;
? 2) 实验课前要预习,明确每次实验的目的与基 本步骤;
? 3) 在实验中要有严紧的科学态度,尊重事实与 实验结果,要善于发现新现象;
? 4) 树立密切合作的风气,包括学生与老师、班 与班、组与组、组长与组员之间的密配合。
? 2. 教学方法:
? 1) 以学生自己动手为主,老师在适当时间予 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