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原理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件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件

大气污染控制的重要性
详细介绍大气污染控制的重要性,包括保护人民健康和维护生态平衡。
大气污染控制的目标和策略
阐述大气污染控制的目标,包括降低污染物排放和改善空气质量,并介绍一些常用的控制策略。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原理和技 术
介绍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常用的原理和技术,如静电除尘、吸附等,以及它 们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
大气污染控制案例研究
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在不同地区的应用,以及取得的成效和挑战。
总结和展望
总结各个方面的内容,并展望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未来发展,以及我们每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角色。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这个PPT课件将带您了解大气污染的定义和概述,包括其影响以及控制工程的 重要性和目标,同时讨论了控制工程的原理和技术,并提供了一些案例研究, 最后进行总结和展望。
大气污染的定义和概述
探讨大气污染的定义,了解它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并介绍一些常见的大气 污染源。

大气污染的影响
深入了解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环境质量和气候变化等方面带来的影响。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幻灯片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幻灯片

返回目录
• 3.2.5 烟流形状与大气稳定度 的关系
• 波浪型(不稳) • 锥型(中性or弱稳) • 扇型(逆温) • 爬升型(下稳,上不
稳) • 漫烟型(上逆、下不
稳)
返回目录
3.3 大气的运动和风
• 3.3.1 引起大气运动的作用力
直接作用力
重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上与重力基本平衡)
间接作用力
很厚的气层下沉 压缩变扁 顶部增温比底部多
返回目录
• 3)平流逆温:暖空气平流到冷地面上而形成 • 4)湍流逆温:低层空气的湍流混合形成
d 下层湍流混合达 d 上层出现过渡层 逆温
返回目录
• 5)锋面逆温:冷暖空气团相遇时,由于在锋面温差过
大所形成。
冷、暖气团相遇 暖气上爬,形成锋面
冷暖间逆温
• 能见度表示了大气清洁、透明的程度或大气的混浊程度。 能见度的观测值通常分为10级。
返回目录
3.2 大气的热力过程
3.2.1 太阳、大气和地面的热交换 太阳以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的形式辐射热量 太阳辐射加热地球表面 地面长波辐射加热大气 近地层大气温度随地表温度变化
返回目录
3.2.2 气温的垂直变
5)若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γ为正值,反 之为负值。
返回目录
6)温度层结:用以表示气温沿高度变化 的曲线。
大气的温度层结分四种类型:
(1)γ>γd,正常分布层结(递减层结),气 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2)γ=γd,中性层结,气温直减率接近1K /100m;
(3)γ=0,等温层结,气温不随高度变化; (4)γ<0,逆温,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1)大气的绝热过程与泊松方程
T/T0=(P/P0)0.288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课件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课件

气体监测与评估
通过改进燃烧过程,降低燃烧过程中 产生的气态污染物。
对气态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 为控制技术提供数据支持。
废气处理技术
采用吸取、吸附、催化转化等技术, 对废气中的气态污染物进行处理。
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与方法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改进能源利用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
大气污染危害
大气污染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 生态系统破坏、气候变化等问题 ,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 重影响。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重要性
01
02
03
保证人类健康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可以减 少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 ,降低空气污染对人类健 康的危害。
保护生态环境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可以减 少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 ,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 态平衡。
案例描述
某工业园区采用集中供热、统一排放的方式,对园区内的大气污染进行控制。具体措施包 括安装除尘器、脱硫脱硝设备等,并对排放口进行监测和监管。
案例分析
该案例采用了集中供热、统一排放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园区内的大气污染。同时,安 装除尘器、脱硫脱硝设备等措施也能够进一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但是,该案例也存在一 些问题,如设备维护成本较高、监管难度较大等。
目前关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政策法规尚不完善,需要进 一步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和效果评 估。
未来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发展策略建议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加大对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发的投入 ,推动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发和应用,提 高治理效率和效果。
加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立法和执法力度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为工程的顺利 实施提供有力保证。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PPT课件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PPT课件

课程对实践环节及课外作业的要求
• • • • • • • • • • •
配合本教学内容,安排了课程设计和课程实验,内容如下: 1. 主要实验名称、学时及类型 ① 文丘里—旋风水膜除尘器的除尘模拟实验 4学时 综合性 ② 干法脱硫实验, 4学时 验证性 ③ 粉尘真密度的测定 4学时 性能测试 ④ 粉尘粒径分布的测定 4学时 定性和定量 ⑤ 气态污染物的吸收净化实验 4学时 综合性 可根据实验条件适当增减部分内容。 2. 课程设计 内容: 某企业烟气净化系统的设计 工作量: 设备图、系统布置图各一套(要求用CAD制图);设计说明书一份。
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基本要求
• (一) 基本要求 – 了解大气污染物及其主要污染源,大气环境标准及综合防治措施。 – 了解大气污染与燃烧的关系。 – 了解大气污染与气象的关系,初步学会大气污染物浓度分布和烟囱 设计的估算方法。 – 基本掌握除尘技术的基本理论,学会正确选用除尘设备、设计除尘 系统。 – 基本掌握气态污染物净化的基本原理,主要污染物的典型净化工艺 流程和设备。 – 基本掌握设计、选择和运行大气污染净化系统。
SO2 SO3 H 2 SO4
M n 2 ,Fe 2
(2)气态状污染物
• 常见的有:CO、NOx、HC化合物、SOx、微粒、光化学烟雾等
• • • • • • 粉尘(钢铁厂、冶炼厂、水泥厂、建筑材料厂等); 硫化物(民用炉、热点站、金属冶炼、硫酸厂); 氮化物(硝酸厂、氮肥厂、炸药厂); 氧化物(CO、CO2); 卤化物(氟化物、氯化物、制碱厂); 有机物质的污染。
大气圈的构成及大气组成大气圈的构成及大气组成大气圈各层特点大气圈各层特点大气组成恒定组分可变组分不定组分大气组成恒定组分可变组分不定组分大气污染的形成大气污染的形成大气污染的含义大气污染的含义大气污染源的分类大气污染源的分类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重要的大气污染物重要的大气污染物coconox大气的危害大气的危害大气污染与气象的关系大气污染与气象的关系大气污染气象学的研究状况大气污染气象学的研究状况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子动力因子热力因子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子动力因子热力因子大气污染的状况大气污染的状况大气污染防治途径大气污染防治途径大气污染质量控制标准大气污染质量控制标准????????????????noxsoxsoxhchcdustdustmistmist等等??????????????第一章第一章概概论论??空气的重要意义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PPT课件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PPT课件

入变化而变化的一定趋势。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
的相关关系,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经济发
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众所周知,吃是人类
生存的第一需要,在收入水平较低时,其在消费支出中必然
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物需求基本满足的情
况下,消费的重心才会开始向穿、用等其他方面转移。因此,
序 号
指标
2005 年
2010 年
“十一五” 增减情 况
1 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万吨) 1414 1270 -10%
2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万吨) 2549 2295 -10%
3
地表水国控断面劣V类水质 的比例(%)
26.1
<22
-4.1个百分 点
4
七大水系国控断面好于Ⅲ类 的比例(%)
41 >43 2个百分点
10
“十五”环保计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序号
1 2 3
指 标 2000年 2005 2005
名称
年计划 年
目标
二氧化硫排 1995 1800 2549
放量(万吨)
烟尘排放量 (万吨)
1165
1100
1183
工放业量粉(尘万排 吨)1092 900
911
“十五” 增减情 况 27.8%
1.5%
-16.6%
雨区的污染程度进一步加重。降水酸度最低值由2000年的 4.1下降至2004年的3.05,酸雨频率大于40%的城市比例由 2000年的52%上升至2005年的63.9%。有关研究表明,我 国每排放一吨二氧化硫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万元,空气污染
特别是酸雨污染已严重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 实现。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ppt课件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ppt课件
测量记录室内空气的干球温度(即除尘系统中气体的温度)、湿球温度及相对湿度,计算空气中水蒸气体积分数(即除尘器系统中气体的含湿量)。
测量记录当地的大气压力。记录袋式除尘器型号规格、滤料种类、总过滤面积。测量记录除尘器进出口测定断面直径和断面面积,确定测定断面分环数和测点数,作好实验准备工作。
四、实验步骤
01
02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装置和试剂
(一)实验装置 夹套式U型吸附器 (二)实验试剂 1、吸附器 硬质玻璃,直径d=15mm,高H=150mm,套管外径D=25mm,1个。 2、活性炭 粒径200目。 3、稳定阀 1个。 4、蒸气瓶 5L,1个。 5、冷凝器 1只。 6、加热套 500W,1个。 7、吸气瓶 1个 8、储气罐 不锈钢, 400L,最高耐压P=15kg/cm3, 1个 9、空气压缩机 排气量Q=0.1m3/min,压力P=20kg/cm2 10、真空泵 抽气量Q=0.5L/min,转数N=140r/min, 1台 11、 医用注射器 5ml, 2ml, 各1只 12、分光光度计 1台 13、调压器 500W, 1台 14、对氨基苯磺酸 分析纯1瓶 15、盐酸萘乙二胺 分析纯1瓶 16、冰醋酸 分析纯 1瓶 17、氢氧化钠 分析纯 1瓶 18、硫酸亚铁 工业纯 1瓶 19、亚硝酸钠 工业纯 1瓶。
(七)除尘效率计算
实验装置
旋风除尘器
仪器
倾斜微压计 2台
U型压差计500-1000mm 2个
毕托管 2支
烟尘采样管 2支
烟尘浓度测试仪 2台
干湿球温度计 1支
活性炭是基于其较大的比表面(可高达1000m2/g)和较高的物理吸附性能吸附气体中的NOx。活性炭吸附NOx是可逆过程,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达到吸附平衡,而在高温、减压下被吸附的NOX又被解吸出来,活性炭得到再生。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精品PPT课件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精品PPT课件
最低品味的煤,形成年代最短,热值较低
烟煤
形成年代较褐煤长,碳含量75%~90%。成焦性较强,适宜工业一 般应用
无烟煤
❖ 煤化时间最长,含碳量最高(高于93%),成焦性差,发热量大
❖ 煤的详细分类
❖ 煤的成分分析
工业分析( proximate analysis )
测定煤中水分、挥发分、灰分和固定碳。估测硫含量和热值,是 评价工业用煤的主要指标。
❖ 氢:是燃料中发热量最高的元素。固体燃料中氢的含量为 2%~10%,以碳氢化合物的形式存在,1 kg氢完全燃烧时能放出 120500 kJ的热量。
❖ 氧:氧在燃料中与碳和氢生成化合物,降低了燃料的发热量
❖ 氮:燃料中含氮量很少,一般为0.5%~1.5%
❖ 硫:以三种形态存在:有机硫、硫化铁硫和硫酸盐硫。前两 种能放出热量,称之为挥发硫。硫燃烧生成产物为SO2和SO3, 其中SO2占95%以上。
O
5.90 16 = 0.369 6.43 = 0.057
ash
7.9
6.43 = 1.23 g/molC
❖ The normalized molar composition:CH0.808N0.013S0.013O0.057 M f 6 1 . 0 4 0 3 m o l ( g 碳 ) 1 5 . 5 5 m o l ( g 碳 )
❖ 水分:水分的存在使燃料中可燃成分相对地减少。煤中水 分由表面水分(外部水分)和吸附水分(内部水分)组成。 外部水分可以靠自然干燥方法除去。内部水分要放在干燥 箱中加热到102~105C,保持2h后才能除掉。
❖ 灰分:是燃料中不可燃矿物质,为燃料中有害成分。
4.煤的分类和组成
❖ 煤的基本分类
褐煤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绪论课件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绪论课件
危害
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长期接触大气污染物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 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对生态系统则可能导致物种减少、生态平衡破坏等生态问题,而气候变化则可能引发极 端天气事件、海平面上升等问题。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对象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研究对象包括大气污染物排放源、污染 物在大气中的扩散和转化、以及污染物控制和治理技术等。
解决方案
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定期监测空气中PM2.5、 PM10、NOx等多种污染物浓度,评估空气质量 等级。
成果与影响
根据监测数据制定针对性强的污染控制措施,有 效提高了空气质量。市民对环境状况的满意度提高。
某市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案例
案例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某市 市民反映室内空气质量差,影响生活品质。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动排污权交易等制度的实施,使排污成本上 升,从而促进企业和个人减少污染排放。
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
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研发更加高效、经济、环保的污染控制技术 和设备,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目前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来鼓励企业和个人减少 污染排放,如缺乏合理的排污收费制度和优惠政 策等。
技术成本较高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而这些技术和设备的成本往往较高,给工程实施 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压力。
提高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效果的措施和建议
加强政策引导和法规制定
政府应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并实施有效的监管,确保 企业严格遵守环保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大气污染物
气溶胶态污染物
大气污 染物
气态污染物
一次污染物
15.2.1.2 大气污染源
分类 名称 说明 自然污染源 火山爆发喷放的SO2、H2S和尘;森林火灾产生的CO2、CO和烃类等 人为污染源 燃烧煤、石油排放出的含SO2、NOx和CO2废气;生产过程排出的有 工业 害废气等 农业 燃烧煤、柴革和石油等排出的废气;农业废物腐烂和堆肥中排出的 生活 含CH4、NH3的废气 第三产业 燃烧煤、石油和煤气排出的废气 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排放的含NOx、SO2和烃类的废气 点源 线源 面源 固定源 移动源 工业企业和民用锅炉房的排气筒和烟囱,污染物影响下风向扇形范围 公路、铁路和航空线上车辆和飞机的沿程排放废气,影响下风向一片面 积 居民区分散的无数小炉灶,影响该区域上空和周围空气质量 由固定地点(如工厂的排气筒)向大气排放污染物 各种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排出的废气
v0
W
us H L
灰斗
含尘气体进入沉降室后均匀分布在整个入流断面上,并以速度ui水平流向出口端。 假设某一直径为dc的颗粒处于入流断面的顶部,该颗粒有两种运动:第一种是随流体 的水平运动
式中: t停——该颗粒从入口到出口的停留时间,s; V——沉降室的容积,m3; qv——流体的体积流量,m2/s。 第二种运动是沉降运动。假设颗粒沉降速度为ut,则颗粒从池顶沉降到池底的沉降时间 为
15.1.1.2 大气的物化性质
由于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湍流运动及分 子扩散,使不同高度、不同地区的大气得以交 换和混合,因此,地面以上90km高度的范围 内,干洁空气的组成基本不变。在自然界大气 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干洁空气的所有成分都 处于气态,不可能液化,因此可以看成是理想 气体。
15.1.1 大气的组成及其物化性质
15.4.1 沉降室
沉降室就是一个简单的长形箱体,污染的气体缓慢地流过,有一定的时间 使颗粒物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在底部。它的建造和运行的成本都很低,但它们 只适用于非常大的颗粒物。在大多数的实际情况下,气流的速度是很快的。因 此停留时间很短,这大大限制了重力沉降器用于去除颗粒物的有效性。 下图就是简单的重力沉降室
第十五章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原理
目 录
01 02 03 04 •大气和大气圈 大气污染 燃烧与大气污染 除尘器
15.1 大气和大气圈
大气是指环绕地球的全部空气的总和。环 境空气是指人类、动、植物和建筑物暴露于其 中的室外空气。由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研究 内容和范围基本上都是环境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而且更侧重于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近地层空气, 因此很难将大气与空气截然区分开。本章中所 涉及到的“大气”与“空气”都是环境空气。
15.3.1 燃料性质
燃料是指能在空气中燃烧,其燃烧热可经济利用的物质。应用于固定 燃烧装置的主要是化石燃料包括煤、燃料油和天然气等常规燃料,以及统 称为非常规燃料的多种其它燃料。
气体燃料
液体燃料
固体燃料
非常规燃料
15.3.2 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物
燃料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
颗粒物
15.4 除尘器
几乎所有的颗粒物的控制装置都是基于同样的基本原理:利用惯性力或 物理障碍引起颗粒物与固体或液体表面发生碰撞并粘附在固体或液体表 面,从而将它们从气流中去除。引起碰撞的物理机制主要有惯性漂移、 静电漂移、布朗运动和截流作用。
旋风除尘器 湿式除尘器 沉降室
俘获颗粒态空气污 染物的控制装置
静电除尘器
过滤式除尘器
15.2 大气污染
15.2.1 大气污染物及其发生源
15.2.1.1 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而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颗 粒物质,累积到超过打起自净化过程(稀释、转化、洗净、沉降 等作用)所能降低的程度,在一定的持续时间内有害于生物及非 生物。 大气污染物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放到大气中对 人或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物质。所谓人类活动不仅包括生产活动, 而且也包括生活活动,如做饭、取暖、交通等。自然过程,包括 火山活动、山林火灾、海啸、土壤和岩石的风化及大气层中空气 运动等。由于自然环境所具有的自净作用,经过一段时间后,自 然过程造成的大气污染会自动消除。所以,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 是人类活动。
颗粒在沉降室中能够被分离的条件是t停 t沉,即
按成因
按污染源 几何形状
按污染 源位置
15.2.2.3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 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
15.2.2.4 环境技术标准
大气环境基础标准(如名词标准)、方法标准(采样分析标准)、样品标准(监测样品标准);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如原料、燃料使用标准,净化装置选用标准,排气筒高度标准等) 环保产品质量标准等。它们都是为保证前述标准的实施而做出的具体技术规定,目的是使 生产、设计、管理、监督人员容易掌握和执行。
15.2.3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
全面规划、合 理布局 严格环境管理
控制环境污染 的经济政策
控制大气 污染的技 术措施
15.3 燃烧与Biblioteka 气污染燃料的燃烧及其利用在人类生产和生活 活动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燃料 在燃烧过程中排放大量有害的废物,如 SO2、烟尘、NOx、CO2和一些碳氢化 合物等,这些有害物质已成为主要的大 气污染物。
15.1.1.1 大气的组成
大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组分可分为如下表所示的三个部分。
组成 干燥清洁的空气 水蒸气 各种杂质
成分 氮气、氧气、氩和二氧化碳
体积百分含量(干 气体) 99.996% 变化
氖、氦、氪、甲烷等
0.004%
15.1.2 大气圈的结构和功能
在自然地理学上,把由于地心引力而随地球旋转的大气层 称为大气圈,其厚度大约为10000 km。离地面越远,空气越稀 薄,到地表上空1400 km以外的区域已非常稀薄。因此,从污 染气象学研究的角度来讲,大气圈是指地球表面到1000~1400 km的范围。 大气的密度、温度和组成随高度的不同而不同,呈现层状 结构。根据气温在垂直方向的变化情况,将大气圈分为对流层 、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五层。对于大气环境工程来 说,我们所关注的主要是对流层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