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接头延性损伤与断裂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合集下载

钢结构损伤的数值模拟研究

钢结构损伤的数值模拟研究

钢结构损伤的数值模拟研究彭成波【摘要】基于钢结构损伤的本构模型及损伤演化,对其在数值计算中的实现给出了简便的方法.通过一个节点实例的对比计算表明:损伤的存在将加速节点刚度的退化,降低节点的承载力,更符合材料真实特性.为更真实地描述钢结构的弹塑性反应分析,需考虑材料损伤累积效应对结构的影响.【期刊名称】《结构工程师》【年(卷),期】2019(035)002【总页数】5页(P118-122)【关键词】钢结构损伤;梁柱节点;损伤演化【作者】彭成波【作者单位】中建八局钢结构工程公司,上海200125【正文语种】中文0 引言工程中金属结构在荷载的循环作用下,材料中的微裂纹、微空洞、剪切带等细观损伤萌生、汇合、扩展,从而形成损伤的动态演化,进而影响结构的性能。

损伤的演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较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对材料和构件静力强度影响很小的因素,对损伤的演化仍会有一定影响。

Kachanov和Raboinov描述了材料中复杂的损伤演化过程,通过定义一个连续性变量来表征,这个连续性变量就是损伤变量,并且建立了损伤本构方程,这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后来李红孝在此基础之上更加明确的定义了损伤概念[1]。

Chow和Wang[2]在塑性耗散势函数中用有效应力张量替代原Cauchy应力张量,根据正交法则,得到各向异性塑性本构方程,并由损伤耗散势函数提出了损伤演化模型。

沈祖炎等[3-5]提出了钢材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累积力学模型,并在分析高层钢结构的地震作用时将损伤及其累积效应考虑进去。

为了能够更真实地描述钢结构经受循环荷载作用时的弹塑性反应分析,需考虑材料损伤累积效应对结构的影响。

钢结构的损伤演化具有很大的复杂性,确定其演化规律更是极其困难,找出适用于工程实际应用的简便方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介绍了钢材的损伤演化规律及在ABAQUS软件中钢材损伤如何通过简便方法的实现,并对某一钢结构梁柱节点进行数值分析,研究损伤对钢结构性能的影响,从而为损伤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新旧《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焊接接头拉伸试验结果评定比较

新旧《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焊接接头拉伸试验结果评定比较

3 结 论
3 . 1 对 于 3个试 件 均为 延性 断裂 , 2个 试 件 为延 性
断裂 和 1 个 试 件为脆 性 断裂 的情况 , 依 据新 、 旧标 准 评定 的结 果 一致 。 I
3 . 2 对于 1 个 试件 为延 性 断裂 , 2个 试 件 为 脆性 断
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 , 应视该项试验为无效 。
定, 消除 了某些 误解 , 使 条 文规 定 更 加 严 密 , 更 加 符 合实 际 , 便 于 实 施 。本 文 就 新 旧 《 钢 筋 焊 接 及 验 收 规程 》 中焊 接 接头 拉伸 试 验 结果 评 定 进行 展 开 比较 与讨 论 。
断裂 ≥1 . 0倍 , <1 . 1 0倍 加倍 加倍 ≥1 . 1 0倍
文章编号 : 1 0 0 9—9 4 4 1 ( 2 0 1 5 ) 0 2— 0 0 3 8— 0 2
新 1 日 《 钢 筋 焊 接 及 验 收 规 程 》 焊 接 接 头 拉 伸 试 验 结 果 评 定 比 较
口 口 蒋 向宇

( 天 津开 发 区建设 工程试 验 中心 , 天津
3 0 0 4 5 7 )

裂( 1 中1 大 和2 大) 和3 个 试 件 均 为 脆 性 断 裂
Re s e a r c h & App l i c at i o n o f Bu i l di ng Ma t e r i a l s
38 ・
表 2 试 件 断 口特 征 及 拉 伸 强 度 评 定 结 果
有所提高。
拉强度 均 大 于 或 等 于 钢 筋 母 材 抗 拉 强 度 标 准 值 ; “ 脆性 断裂 ” 均视 为 断于焊 缝 。

钢结构焊接接头断裂破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钢结构焊接接头断裂破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48焊接质量控制与管理焊接技术第42卷第7期20t3年7月文章编号:1002-025X(2013)07-0048—03钢结构焊接接头断裂破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赵芳(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摘要:断裂破坏是钢结构失效的主要形式之一,其中脆性断裂是危害最大、后果最严重的破坏,而焊接辏要是钢结构中最薄弱区,因此控制焊接接头脆断是钢结构制造时的关键技术。

本文主要阐述脆性断裂破坏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其影响因素提出了钢结构焊接接头脆断的控制措施。

关建词:钢结构;焊接接头;断裂破坏中图分类号:T G421l文献标志码:B0序言由于钢结构具有强度高、质量轻、材质均匀、气密性好、制造运输方便、塑韧性好、抗冲击抗震动能力强等优点。

因而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车辆、电力、机械、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工业部门。

焊接技术作为一种先进制造技术,是实现钢结构精确、可靠、低成本和高效连接的关键。

同时由于焊接接头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不均匀性及易产生焊接缺陷的特点,使得焊接钢结构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都带有一定的风险,其中焊接接头断裂破坏是危害最大、后果最严重的。

甚至是灾难性的。

从事钢结构设计、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应对风险有足够的认识,掌握风险的分析和控制方法,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本文主要阐述焊接接头断裂破收稹日期:2012一11—06坏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措施。

1断裂的概念和种类断裂是在外力作用下材料发生分离的过程,是材料失效的主要形式之一。

按断裂前塑性变形的大小,分为脆性断裂和延性断裂2种。

1.1脆性断裂脆性断裂前没有或只有少量塑性变形,吸收的能量也较少。

1.1.1脆性断裂的过程由于材料或焊接接头的微小缺陷或裂纹处存在应力集中,在较低的工作应力作用下。

从裂纹的尖端开始扩展.直至迅速断裂。

1.1,2脆性断裂的主要特征(1)断口表面平齐光亮,表面有许多放射状或人字状条纹.这些条纹汇聚于裂纹源。

如图1所不。

i I●…h川●I Il l,1-1I PI..-[Hl●11114"111I●…◆I Il●…I,11.I II I●…I●¨l I'Q II II●||il◆…●…◆川◆【il I◆Ⅻ14"1II l●111"4■1…◆…I+lI I'0-…●…I I●I il i●…◆lI I●…14-I il◆…14.1Ii{◆◆f●…●…l●…◆川●f●…●…●…●”●_j_l●】●-●i『f●川◆}●】】I=+1…●。

MS14断裂与损伤力学(负责人冯西桥)

MS14断裂与损伤力学(负责人冯西桥)



天津大学
轴向生长应力释放导致木材径向开裂的仿真研究 一种基于扩展指数函数的黏弹性界面损伤模型
胡潇毅 赵刚
浙江农林大学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 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延性材料的应力型临界断裂准则研究
于思淼 西南交通大学
Inconel 718 合金在 650℃拉伸变形中裂纹形核扩展 的原位研究
桑利军 北京工业大学
汤可可
同济大学
基于 M 积分的黏弹性材料缺陷演化研究
侯俊玲 西安交通大学
虑及应力三轴度的黏塑性损伤本构模型预测复杂构 件裂纹萌生扩展


宁波大学
陈浩森
临界幂律奇异性指数变化特征及其物理控制条件 程 磊 燕山大学
非均质材料三维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热断裂分析 李宇琨 哈尔滨工业大学
含裂纹带状材料的分数阶湿热耦合弹性响应
编号 MS14-1402-I MS14-2695-I MS14-2020-O MS14-2233-O MS14-3207-O MS14-3199-O MS14-0598-O MS14-2722-O MS14-1342-O MS14-2464-O
纳米孪晶增强的粗晶金属的防弹性能对孪晶相体积 分数的依赖性
编号 MS14-1369-I MS14-0151-I MS14-0958-O
MS14-0590-O MS14-1997-O
锂电池负极材料力化耦合断裂行为研究
陈浩森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模拟多相材料断裂的相场模型
胡小飞 大连理工大学
基于内聚力模型和加速退化试验的软包电池封装粘 合强度退化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主持人
考虑表面效应弹性薄板内含穿透厚度的裂纹问题

焊接接头复杂结构的数值模拟研究

焊接接头复杂结构的数值模拟研究

焊接接头复杂结构的数值模拟研究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复杂结构的焊接接头逐渐成为了重要的焊接研究领域。

在实际工程中,焊接接头的尺寸、形状和材质都非常复杂,而且通常会有多种不同类型的焊接工艺被应用。

要想获得高质量的焊接接头,并且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稳定可靠,需要进行精确的数值模拟和仿真研究。

一、焊接接头的结构特点焊接接头是由多个零件通过焊接形成的结构,它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复杂的结构形式。

焊接接头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图形和形状,在实际工程中通常需要根据需要量身定制。

2. 多种不同类型的焊接工艺。

为了满足工程需求,通常会采用多种不同类型的焊接工艺,如TIG焊、MIG焊、等离子焊等。

3. 大量的热量输入。

在焊接过程中,需要对工件进行加热和冷却,这会导致接头产生大量的热应力和形变。

4. 高度的焊接质量要求。

焊接接头是整个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结构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二、数值模拟的作用数值模拟是一种通过计算机软件对物理过程进行预测和分析的方法,对焊接接头的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的作用:1. 优化设计。

通过数值模拟,可以确定最佳的焊接参数和工艺流程,优化设计方案。

2. 降低成本。

通过数值模拟,可以预测焊接接头的性能和疲劳寿命,从而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3. 提高精度。

数值模拟可以对焊接接头的热传导、应力分布、形变和变形等各种物理现象进行精确的计算和仿真分析。

4. 加速研发。

数值模拟在焊接接头研发过程中可以提高效率和速度,并且可以减少实验设备和测试材料的使用。

三、数值模拟的方法现代数值模拟方法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建模。

将实际焊接接头的几何模型转化为计算机可以处理的形式。

2. 区域划分。

将建模后的模型划分为数个小的网格或单元。

3. 设置边界条件。

设置边界条件,在模型中定义各种物理参数,如热源、工艺参数、材料特性等。

4. 解方程。

采用求解器或计算机算法,计算模型在给定条件下的物理现象。

5. 分析结果。

基于渐进损伤模型的热固性复合材料电阻焊接头强度的尺寸效应研究

基于渐进损伤模型的热固性复合材料电阻焊接头强度的尺寸效应研究

基于渐进损伤模型的热固性复合材料电阻焊接头强度的尺寸效
应研究
赵艺;赵刚;范欣愉;闫忠伟;葛亚琼;徐剑
【期刊名称】《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年(卷),期】2024()2
【摘要】研究了拉剪载荷下热固性复合材料电阻焊接头强度的尺寸效应,揭示了不同搭接尺寸对焊接强度和焊接界面渐进损伤行为的影响规律。

为了研究焊接界面的渐进损伤行为,引入双线性内聚力单元,进而建立焊接接头的有限元模型,然后通过电阻焊接的拉剪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同搭接尺寸的数值模型并对其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搭接长度或者宽度可以提高接头结构的承载能力,但是当搭接长度较长时,在搭接区域边缘易发生翘曲失效,降低了接头单搭接剪切强度,而宽度则对接头的剪切强度影响很小。

【总页数】7页(P45-51)
【作者】赵艺;赵刚;范欣愉;闫忠伟;葛亚琼;徐剑
【作者单位】太原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B332
【相关文献】
1.基于黏聚区模型的Z-pin增强复合材料T型接头分层损伤研究
2.基于渐进损伤模型的复合材料斜接接头的拉伸强度
3.基于断裂理论的竹纤维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尺寸效应研究
4.基于接触电阻模型的电缆接头复合材料界面温度及应力分布仿真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用SZ法测试焊缝金属延性断裂韧度的研究

用SZ法测试焊缝金属延性断裂韧度的研究
韧度 的测试 比对母 材 的断裂韧 度 的测 试更具有 意 义 。本 文主要 对 焊缝 区 的延 性 断裂 韧度 进行 测试 , 分
别采用 J 积分和 C D同时作为断裂韧性指标 , 积分具有更严密的理论依据 0 , 以 J O J 故 J 积分的测试为 重点。采用 S 法对焊缝金属的断裂韧度( , Z J 引进行测试 , 即通过测定 J和 C D与裂纹尖端钝化拉延 O
就是纤维启裂_ 。由于延伸带是与裂纹 尖端的 自由表面在加载时塑性变形有关 的, 4 ] 延伸带 宽度 S W Z 的大小就直接反映了困拉伸丽张开的裂纹尖端的自由表面在平面应力作用下塑性变形的程度。在纤维 启裂时, 拉延 区达 到饱 和拉延 区 宽 度 , S Wr为标 记 。 S W(所对 应 的 Jc 8、 以 Z Z 、 和 (即为 材 料 的 断 裂韧 J
要 :采用 S Z法对焊缝金属的延性断裂韧度进 行了测定并作了线性 回归分析 , 分析 了 s z法的特点 ,
并对其关键技术作了探讨 最后建议对于高延性材料采用 s z法 , 用实测钝化线与阻力 曲线的交点所 对
应 的延性断裂韧度值作其临界值 。 关键词 : 法 ;焊缝 金属;延性 断裂韧度 ; 钝化线 ;阻力 曲线 中图分 类号: G 0 T 47 文献标识码 : A
性值。
1. COD 临 界 恒 6c的 测 足 原 理 2
采用三点弯曲实验 , 通过测定夹式引伸计得到的刀 口位移 , 间接测定 C D值。 O 国标 G 2 5- 8 中 , B38 0
C OD分解 为 两项 : 分 量 和塑 性分 量 。 弹性 。
: + ( ) 1 ( 2)
目前 , 对金属的延性断裂韧度的测定有几种途径 : 根据 J ① 积分的原理 , 通过实验测定 J 积分值, 然后 以临界 J 积分值表示断裂韧度 ; 通过测定裂纹尖端张开位移( O )用它 的临界值表示断裂韧 ② CD , 度 ; 根据一些实验总结的半理论分析的规律 , ③ 由其 它力学性能值 ( C UR Y缺 口冲击值) 如 P k_ P 折合为

金属材料疲劳断裂机理的数值仿真模拟与分析

金属材料疲劳断裂机理的数值仿真模拟与分析

金属材料疲劳断裂机理的数值仿真模拟与分析疲劳断裂是金属材料在受到交变载荷作用下出现的一种常见破坏形式。

为了准确分析金属材料的疲劳断裂机理,并预测其寿命,数值仿真模拟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本文将介绍金属材料疲劳断裂机理的数值仿真模拟与分析的方法和应用。

首先,金属材料疲劳断裂机理包括载荷作用、裂纹萌芽、扩展和最终破裂四个基本阶段。

数值仿真模拟的目的是通过对这些阶段的模拟和分析,揭示金属材料疲劳断裂的本质规律。

在模拟过程中,需要考虑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参数以及结构尺寸等因素。

其次,数值仿真模拟金属材料疲劳断裂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和基于离散元分析的方法。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方法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疲劳断裂模拟方法。

该方法首先将金属材料的力学模型建立为一组有限元模型,然后在有限元模型中引入载荷作用,并考虑材料的损伤和断裂准则,通过求解有限元方程组得到材料的应力和应变分布。

最后,根据应力和应变分布的结果,可以进一步计算金属材料的损伤积累和裂纹扩展速率,从而预测疲劳寿命。

基于离散元分析的方法是一种较新的金属材料疲劳断裂模拟方法。

该方法将金属材料分为一组离散的粒子,通过模拟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行为,来研究材料的疲劳断裂过程。

该方法可以更加直观地反映金属材料疲劳断裂的微观机制,提高仿真的准确性。

无论是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方法还是基于离散元分析的方法,数值仿真模拟金属材料疲劳断裂时,都需要准确模拟载荷作用、裂纹萌芽和扩展过程。

在模拟载荷作用时,可以根据实际工况和应力历程来确定载荷类型和大小。

在模拟裂纹萌芽过程时,可以考虑材料的应变能和应力强度因子等参数。

在模拟裂纹扩展过程时,可以使用一些经验公式或材料本身的断裂准则。

数值仿真模拟金属材料疲劳断裂的结果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和验证。

将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验证模拟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并可以进一步优化模拟参数和模型。

总之,数值仿真模拟是一种研究金属材料疲劳断裂机理的重要方法。

材料断裂力学性能模型分析

材料断裂力学性能模型分析

材料断裂力学性能模型分析引言:材料断裂性能模型的分析与研究是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断裂力学性能模型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材料在应力作用下产生的断裂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提高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延长其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材料断裂力学性能模型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以及应用领域。

一、材料断裂力学性能模型的基本原理材料的断裂行为是指在材料受力作用下出现的断裂现象。

断裂力学是研究材料断裂行为及其机理的科学,通过建立力学模型来描述材料断裂的原因、过程和特点。

常用的材料断裂力学性能模型包括线弹性断裂模型、弹塑性断裂模型和断裂韧性模型。

1. 线弹性断裂模型:线弹性断裂模型是最基本的材料断裂力学模型之一。

该模型假设材料在受力作用下呈现线弹性行为,即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服从胡克定律。

在达到材料的抗拉强度时,材料会产生局部塑性变形,导致断裂的发生。

2. 弹塑性断裂模型:弹塑性断裂模型是在线弹性断裂模型基础上考虑了材料的塑性行为。

该模型考虑了材料的屈服强度、延展性以及断裂韧性等因素,可以更准确地描述材料在受力作用下的断裂行为。

常用的弹塑性断裂模型包括J-R曲线模型和R-Curve模型。

3. 断裂韧性模型:断裂韧性模型是考虑了材料的韧性特性的较为复杂的模型。

韧性是指材料吸收塑性变形能量的能力。

断裂韧性模型可以定量地描述材料在断裂前后的能量吸收能力差异,对于评估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延展性非常重要。

二、材料断裂力学性能模型的分析方法材料断裂力学性能模型的分析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包括实验方法、数值模拟方法和理论计算方法。

1. 实验方法:实验方法是研究材料断裂力学性能模型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可以获得材料在不同应力条件下的断裂行为数据。

常用的实验方法包括拉伸试验、冲击试验和压缩试验等。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到材料的断裂强度、断裂韧性等相关参数,进而建立材料断裂力学性能模型。

2. 数值模拟方法:数值模拟方法是通过计算机模拟材料断裂行为的方法。

TC4-DT钛合金线性摩擦焊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分析

TC4-DT钛合金线性摩擦焊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分析

TC4-DT钛合金线性摩擦焊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分析刘颖;张传臣;张田仓【摘要】针对飞机用典型的TC4-DT钛合金线性摩擦焊接头,开展组织及接头的拉伸、冲击和低周疲劳等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TC4-DT钛合金线性摩擦焊接头经过700℃+保温3h的热处理后,接头的室温和高温抗拉强度达到母材的97%以上,室温和低温冲击性能略高于母材,室温低周疲劳性能与母材相当,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The Microstructure, tensile strength, impact property and low-cycle fatigue testing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for TC4-DT liner friction welded (LFW) joint of the aircraft. Test results show that an excellent properties of weld joint can be obtained after post-weld heat treatment (temperature: 700℃ , longtime: 3h). The room and high tensile strengths of TC4-DT LFW joint can reach more than 97% of TC4-DT base metals, and the impact property of the weld joint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e base metal, the low-cycle fatigue property is close to the TC4-DT base metals.【期刊名称】《航空制造技术》【年(卷),期】2017(000)022【总页数】4页(P83-86)【关键词】TC4-DT钛合金;线性摩擦焊;力学性能【作者】刘颖;张传臣;张田仓【作者单位】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航空焊接与连接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4;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航空焊接与连接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4;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航空焊接与连接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4【正文语种】中文TC4-DT钛合金是为了满足新一代飞机对长寿命、高损伤容限和良好耐久性的设计需求,在TC4钛合金基础上,通过成分设计优化、纯净化熔炼和β热加工工艺等途径,改善合金损伤容限性能,使其成为具有900MPa强度级别和高断裂韧性的损伤容限型两相钛合金[1]。

综述焊接接头断裂形式及断口特征

综述焊接接头断裂形式及断口特征

综述焊接接头断裂形式及断口特征姓名: XXXXXXXXX学号: 03080222系别:数控与材料工程系专业:焊接技术及自动化学制:三年制指导教师: XXXXXXXXXXXX综述焊接接头断裂形式及断口特征摘要焊接接头由焊缝、熔合区和热影响区三部分组成。

熔池金属在经历一系列化学冶金反应后,随着热源远离温度迅速下降,凝固后成为牢固的焊缝,并在继续冷却中发生固态相变熔合区和热影响区在焊接热源的作用下,也将发生不同的组织变化。

很多焊接缺陷如气孔、夹杂裂纹等都是在上述过程中产生,因此了解接头组织与性能变化的规律,对于控制焊接质量、防止焊接缺陷有重要的意义。

焊接结构在较低的温度下工作可能导致焊接结构的低温脆断。

焊接接头中又不可避免的存在应力集中和残余应力,在反复的交变应力作用下会发生疲劳断裂。

本文通过对焊接接头的分析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阐述了焊接接头的断裂形式和断口特征。

关键词残余应力、应力集中、断口特征、疲劳断裂、脆性断裂目录引言 (4)第一章焊接接头的基本理论 (5)第一节焊接接头的基础知识 (5)1.1焊接接头的组成 (5)1.2焊接接头的基本形式 (5)第二节电弧焊接头的工作应力 (6)2.1应力集中的概念 (6)2.2产生应力集中的原因 (6)第二章焊接结构的断裂控制与失效分析 (7)第一节焊接接头的断裂形式 (7)1.1断裂形式的分类 (7)1.2焊接接头的疲劳断裂 (7)1.3焊接接头的脆性断裂 (7)第二节焊接结构断裂控制与失效分析 (8)2.1焊接结构的完整性与不完整性 (8)2.2焊接结构断裂的控制 (8)2.3焊接结构断裂控制设计 (9)2.4焊接结构断裂失效分析 (9)第三章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14)第一节焊接熔合区的特征 (14)1.1熔合区形成的原因 (14)第二节焊接热影响区 (14)2.1焊接热影响区热循环的特点 (14)2.2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分布特征及性能 (15)第四章焊接接头断口特征 (16)第一节焊接接头疲劳断裂的断口分析 (16)1.1疲劳断口的宏现形状特征 (16)1.2疲劳断口的微观形状特征 (17)第二节焊接接头脆性断裂的断口分析 (19)2.1沿晶脆性断裂 (19)2.2解理断裂 (19)2.3准解理断裂 (20)参考文献 (21)引言焊接技术是一门重要的金属加工技术,尽管焊接技术发展很快,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但在焊接结构中任然存在着一些缺陷,这些缺陷将导致焊接结构的断裂,影响焊接结构的使用,降低了焊接结构的安全性,通过焊接接头断口特征的分析可以判断出断裂的过程和原因,从而找出解决方法,提高焊接结构的安全性。

不锈钢钎焊接头残余应力数值分析

不锈钢钎焊接头残余应力数值分析

不锈钢钎焊接头残余应力数值分析
杨新俊;蒋雨生;王世宇
【期刊名称】《化工装备技术》
【年(卷),期】2024(45)2
【摘要】钎焊接头的残余应力对接头的静力学强度、疲劳强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获得铜基不锈钢钎焊对接接头的残余应力场信息,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钎焊过程进行分析,获得在不同焊缝宽度和不同钎焊温度条件下,钎焊接头的残余应力分布情况。

结果显示,随着钎焊间隙增大,纵向残余应力减小,而钎焊温度升高则提高了纵向残余应力峰值;考虑钎焊接头产生裂纹的情况,计算残余应力强度因子Kres来表征残余应力二次变化对接头疲劳强度的影响。

随着裂纹扩展,残余应力强度因子变大,钎焊接头削弱显著。

【总页数】5页(P28-32)
【作者】杨新俊;蒋雨生;王世宇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407
【相关文献】
1.紫铜/Al2O3陶瓷/不锈钢复合结构钎焊接头残余应力研究
2.陶瓷-金属钎焊接头残余应力的数值分析
3.硬质合金圆环与钢基体钎焊接头残余应力的数值分析
4.Si_3N_4陶瓷/304不锈钢钎焊接头残余应力数值模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延性材料的损伤断裂_张昌锁

延性材料的损伤断裂_张昌锁

第20卷 第2期爆炸与冲击V ol.20,N o.2 2000年4月EXP LOSI ON AND SH OCK W AVES Apr.,2000 文章编号:100121455(2000)022*******延性材料的损伤断裂张昌锁1,张宝平2,梁为民3(1.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山西太原 030024)(2.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工程系,北京 100081)(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北京 100083) 摘要:以细观统计损伤理论为基础,对材料受冲击载荷作用下初期损伤的成核成长效应进行了定量计算。

得到了不同动载荷作用下从损伤成核到成长阶段转换的特征时间,并把它应用于Johns on提出的延性材料的损伤断裂模型,减小了原模型中的模型参数———初始损伤度的随意性,增加了Johns on模型的确定性与可预测性。

用改进后的模型计算不同冲击速度下OFHC铜的损伤断裂,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关键词:延性材料;动态断裂模型;损伤的成核与成长 中图分类号:O346 文献标识码:AΞ1 引 言 材料在动态载荷作用下的损伤断裂一直是固体力学领域的热门课题。

国内外不少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各自的理论模型。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Seamen等提出的NAG 模型[1],Johns on提出的体胞模型[2]及Perzyna提出的带损伤的弹塑性过应力模型[3]。

以上模型各有特点,从不同侧面描述了材料的损伤断裂特性,但又有一些不足。

Seaman等的NAG模型是一种纯统计模型,需要实验测定的参数太多,而这些参数又较难得到,因此给实际应用带来不少困难。

Perzyna的模型本身是一个唯象模型,而且需要拟合许多参数。

Johns on的体胞模型不仅需要的参数较少,而且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一些学者对此模型做了许多改进[4~5]。

但Johns on模型及其改进模型的一个最大缺点就是未计及材料损伤的成核效应。

大量的实验已经证实,材料的断裂过程分为损伤的成核、成长和汇合三个阶段,缺少任一阶段的模型都是不完善的。

复杂形状焊缝疲劳裂纹演变过程仿真

复杂形状焊缝疲劳裂纹演变过程仿真

复杂形状焊缝疲劳裂纹演变过程仿真0 前言疲劳断裂失效涉及裂纹萌生、裂纹扩展和疲劳断裂三个阶段。

对焊接结构而言,产品初期往往包含若干类裂纹缺陷[1],其裂纹萌生阶段一般较短并可被忽略。

因此焊接结构的疲劳寿命常常被定义为裂纹的扩展寿命,深受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

小学是培养学习兴趣养成正确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教师要着重的抓住这一黄金时期,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性格特点设置教学活动,大胆创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释放学生数学学习潜能,把学生塑造成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疲劳裂纹的扩展行为展开过研究。

刘荣伟等[2]采用相互作用积分法模拟了高强度钢疲劳裂纹扩展,拟合得到裂纹的扩展速率曲线。

Nasri等[3]利用扩展有限元法研究了三种双材料合金裂纹扩展速率的差异性,并对疲劳寿命进行比较。

周素霞等[4]使用ANSYS软件建立了动车组铸钢制动盘三维瞬态计算模型,对已产生裂纹制动盘的疲劳寿命进行了预测。

范磊等[5]将裂纹扩展过程离散化处理,得到了直升飞机行星架剩余寿命与裂纹长度的变化关系,利用有限元软件疲劳模块验证了计算结果。

上述有关裂纹的仿真研究主要偏重扩展寿命与尺寸的关系,未考虑裂纹真实的形状演化过程,无法准确预测焊接结构的疲劳性能。

余茜等[6]针对十字焊接接头开展了疲劳裂纹的扩展仿真研究,分析不同初始裂纹下疲劳裂纹的扩展行为,揭示了初始裂纹位置对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规律。

Tanaka等[7]采用两种数值计算方法模拟T型焊接接头表面裂纹扩展,并将模拟结果与试验进行对比。

这些研究主要针对平直焊缝,研究方法和成果无法直接用于工程中的复杂形状焊缝。

为此,本文针对具有复杂形状焊缝的焊接结构,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方法,采用半圆形初始表面裂纹,提出了一种焊趾裂纹演变过程的仿真方法。

以某波纹腹板梁为例,模拟曲线焊缝上焊趾裂纹的完整演变过程,分析了裂纹前沿形状、应力强度因子和疲劳寿命等疲劳行为。

1 裂纹扩展仿真原理1.1 裂纹扩展模型常用的裂纹扩展模型有Paris模型、Walker模型和Nasgro模型等。

有限元法——数值模拟

有限元法——数值模拟

钢框架梁柱十字形节点抗震性能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摘要:梁柱节点在钢框架结构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研究钢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钢结构梁柱十字形节点进行了建模分析,考查了全焊接连接节点在地震波作用下的受力性能。

研究表明:全焊接连接节点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关键词:钢框架结构;剪切变形;节点域模型;有限元;非线性分析NUMERICAL AND THEORETICAL ANAL YSIS ON SEISMICPERFORMANCEOF THE CROSS-TYPE JOINT OF STEEL STRUCTUREAbstract:The beam-column connections in steel frame structur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herefore, studying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connection in steel frame has a great significance.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connection in steel frame,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ross-type model using the software “ABAQU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eld connection has a good performance in seismic behavior.Keywords: Steel Frame Structure; Shear Deformation; Panel Zone Model; Finite Element Method; Nonlinear Analysis0 前言有限单元法(或称有限元法)是在当今工程分析中获得最广泛应用的数值分析计算方法。

焊接接头疲劳损伤评估及其预测模型构建

焊接接头疲劳损伤评估及其预测模型构建

焊接接头疲劳损伤评估及其预测模型构建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焊接作为一种常用的连接方式,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

然而,焊接接头作为结构中最容易受到力学作用的部分,其疲劳寿命问题一直是焊接技术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因此,对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进行评估和预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焊接接头的疲劳损伤机理焊接接头疲劳损伤发生的机理非常复杂,其中包括疲劳裂纹的扩展、塑性变形、动态载荷下的变形、残余应力等多种因素。

焊接接头疲劳损伤的形式一般有以下几种:1. 应力集中引起的疲劳焊接接头所受作用力不均匀,导致焊缝部位应力集中,使得焊缝中出现裂纹,并逐渐扩展。

2. 微结构变化引起的疲劳焊接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焊头微结构会发生一定的调整,导致焊接接头表面硬度和强度存在差异,从而加速焊接接头的疲劳损伤。

3. 摩擦疲劳长时间的摩擦会对焊接接头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和疲劳,尤其是在机械旋转部件中,如汽车齿轮,转向器等,对焊接接头造成的损伤更为严重。

二、焊接接头疲劳损伤的评估方法为了准确地评估焊接接头的疲劳寿命,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和手段。

常用的疲劳损伤评估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序贯分类法疲劳损伤评估方法该方法利用统计分析和疲劳裂纹的扩展规律,预测结构寿命、裂纹扩展速率和裂纹发展路径,然后通过计算出结构的预测寿命与实际使用的寿命进行比较,来评估焊接接头的疲劳损伤程度。

2. 统计学方法疲劳损伤评估法该方法基于疲劳寿命的统计原理,通过测定具有相同历程和载荷下的焊接接头的疲劳寿命,建立应力-寿命曲线,从而计算出焊接接头的平均寿命和寿命分布,来评估焊接接头的疲劳损伤程度。

3. 可靠度预测法该方法基于可靠性理论,根据存在于焊接接头中的裂纹演化规律,通过考虑外部环境、材料等多个因素对焊接接头的寿命进行预测,来评估焊接接头的疲劳损伤程度。

三、焊接接头疲劳损伤的预测模型为了进一步提高焊接接头疲劳损伤的评估准确度和预测精度,需要建立有效的预测模型。

2205不锈钢焊接接头疲劳裂纹扩展试验及分析

2205不锈钢焊接接头疲劳裂纹扩展试验及分析
区域 的扩展 速 率 差别 较 大 , 热影 响 区的扩展 速 率较 快 , 母材 次之 , 焊缝 金 属 最 慢 . 并利用 S E M 方
法观察 了疲 劳断 1 : 2 , 分 析 了产 生疲 劳裂 纹 扩展 速 率不 同的原 因.
关 键词 : 2 2 0 5双相 不锈 铜 ; 疲 劳裂纹 ; 焊接 接 头 ; 疲劳断口 中图分类 号 : T G 1 1 5 . 5 1 文献标 识码 : A 接头各 个位 置 的抗 疲 劳裂纹 扩 展规律 , 并对 疲 劳试 验结果 进行 了分 析 . 为2 2 0 5双 相 不锈 钢 在 实 际 生
据标准 G B 6 3 9 8— 2 0 o 0对 接 头进行 疲 劳裂 纹扩展 试验 . 通过 疲 劳 裂纹 扩展 速 率测 试 , 利 用 Ma n a b 软 件和 P a r i s 线性 回 归方程 分析 数据 , 得 到对 接接 头 上 焊缝 区、 热 影 响 区和母 材 区的 疲 劳 裂纹 扩 展 速率 l g ( d a/ d N )一 l g A K 曲线. 结 果显 示 , 给 定 的应 力 比 工作 条 件 下 , 疲 劳 裂 纹在 对 接 接 头各
0 引 言
2 2 0 5双相 不锈 钢 皆具有 经 济 性 和 优 良的综 合 性能, 如 高强度 、 高低 温韧 性 , 耐 大气 和海 洋环 境腐
产 中的推广 应用 提供 实 验依 据 .
蚀, 优 良焊接性 , 对应力腐蚀裂纹不敏感等 , 在航空 航天 、 造船 、 石油 化工 以及 造 纸 、 海 洋工 程 等领域 中 得到广 泛应 用 _ l “】 . 在 这 些 工程 结 构 中 , 焊 接 工 艺
1 . 2 试验 方 法
1 . 2 . 1 焊接 参数 试 验采 用 半 自动 I G T B逆 变 C O 2气 体 保 护 焊 ( MA G ) 进行 焊 接 , 焊 机 为 唐 山松 下 公 司 生 产 的 型

三维应力状态下2A12试件有限变形和断裂的数值模拟

三维应力状态下2A12试件有限变形和断裂的数值模拟

三维应力状态下2A12试件有限变形和断裂的数值模拟刘超;孙秦;刘彦杰【期刊名称】《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年(卷),期】2014(000)005【摘要】通过将改进的X-W延性金属断裂模型结合修正的von-Mises准则嵌入ABAQUS/explicit用户材料子程序VUMAT的方式,对一系列铝合金2A12-T4试件的渐进断裂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该模型以连续损伤力学为基础,并考虑静水压力和 Lode 角对损伤变量的作用。

为了预测该模型的有效性并预测金属的延性断裂,对铝合金2A12-T4光滑圆棒、带缺口的棒材和紧凑拉伸试件(CT试件)进行单向拉伸试验及数值模拟。

同时对比分析几何非线性和屈服准则的影响在数值仿真计算中的差异。

结果表明,该断裂模型结合修正的von-Mises屈服准则可很好地预测2A12-T4试件渐进破坏试验的载荷-位移曲线及各试件的宏观断裂形貌。

其中,“隧道”效应能够很好地解释CT试件处于平面应变状态的中心层和平面应力状态的表面层的抗断裂能力的差异。

【总页数】10页(P1157-1166)【作者】刘超;孙秦;刘彦杰【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西安 710072;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西安 710072;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西安 71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125【相关文献】1.水泥圆柱试件断裂破坏的数值模拟 [J], 罗新荣;李梦坤;李亚伟;杨威;2.水泥圆柱试件断裂破坏的数值模拟简 [J], 罗新荣;李梦坤;李亚伟;杨威;3.三维应力状态下高温低周疲劳表面短裂纹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 [J], 于淼;王正;王磊4.混凝土CCNBD型圆盘试件混合型断裂参数数值模拟研究 [J], 邱强安5.Ⅰ型裂纹试件裂端三维应力结构分析之一——裂端约束参数与断裂参数分析 [J], 岳珠峰;郑长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焊接接头延性损伤与断裂的数值模拟与分析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 (2)1.2.1 延性损伤力学的发展 (2)1.2.2 细观损伤力学的现状 (3)1.2.3 延性裂纹扩展模拟研究现状 (5)1.3 本文研究内容 (8)第二章30Cr2Ni4MoV转子钢焊接接头GTN模型材料参数的确定 (9)2.1 引言 (9)2.2 实验方法 (9)2.3 有限元计算模型 (11)2.4 GTN模型参数的确定 (12)2.5 结果分析 (15)2.6 小结 (17)第三章裂纹位置对焊接接头延性裂纹起裂和扩展的影响 (18)3.1 概述 (18)3.2 有限元计算模型 (18)3.3 有限元计算结果及讨论 (19)3.3.1 模拟的载荷位移曲线和J阻力曲线 (19)3.3.2 延性裂纹起裂和扩展的力学分析 (21)3.3.3 延性裂纹扩展路径 (26)3.4 结论 (28)第四章裂尖局部残余应力对焊接接头延性裂纹起裂和扩展的影响 (29)4.1 概述 (29)4.2 有限元模型 (30)4.3 残余应力分布 (31)4.3.1 母材、焊缝、热影响区中裂尖残余压应力分布 (31)4.3.2 界面处残余压应力分布 (33)4.3.3 裂尖残余拉应力分布 (33)4.4 裂尖局部残余应力对载荷位移曲线和J阻力曲线的影响 (35)4.4.1 局部残余压应力对载荷位移曲线和J阻力曲线的影响 (35)4.4.2 残余拉应力对载荷位移曲线的影响 (38)4.5 残余应力对应力、应变及损伤场的影响 (39)4.5.1 母材裂尖局部残余压应力对裂尖前应力、应变、损伤场的影响 (39)4.5.2 焊缝裂尖残余压应力对应力、应变、损伤场的影响 (43)4.5.3裂尖残余压应力对焊缝和热影响区界面材料裂尖应力、应变、损伤场的影响 (46)4.5.4母材裂尖局部残余拉应力对裂尖前应力、应变、损伤场的影响 (49)4.6 小结 (52)第五章残余应力对三维延性裂纹起裂和扩展的影响 (53)5.1 概述 (53)5.2 有限元模型 (54)5.3 残余应力分布 (55)5.4 残余应力对载荷位移曲线和J阻力曲线的影响 (58)5.5 残余应力对裂纹扩展路径的影响 (60)5.6 残余应力对应力、应变、损伤场的影响 (61)5.7 小结 (65)第六章总结 (67)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长期以来,工程材料与结构的广泛使用,使人类面临着大量的机遇和挑战。

金属材料的广泛应用,大型工程建筑和结构的不断涌现,破坏性事故的数量也直线上升。

据统计,由于机件、构件的断裂、疲劳、腐蚀、磨损破坏,每年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占美、日、欧洲共同体等国每年国民生产总值的6%-8%。

据我国劳动部统计,我国在80年代发生的锅炉和压力容器的爆炸事故约五千起,人员累计伤亡近万人,居国内劳动安全事故的第二位1。

我国锅炉和压力容器的爆炸事故比工业化先进国家高十倍,其中恶性重大事故比工业化先进国家高一百倍,其中很多都是由于焊接结构中的缺陷引起的断裂造成的。

虽然,对个别缺陷的断裂估计,已经没有什么困难。

而以夹杂物或者微观与宏观的孔洞形式出现的缺陷却不是很容易分析出,而这些缺陷往往存在于焊接结构中,并对结构完整性产生很大影响2。

焊接缺陷是造成锅炉、压力容器等失效和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对焊接缺陷的危害有充分的认识。

气孔,夹渣等体积性缺陷的危害性主要表现为降低焊接接头的承载能力。

如果气孔穿透焊缝的表面,介质积存在孔穴内,当介质有腐蚀性时,将形成集中腐蚀,孔穴逐渐变深、变大,以至腐蚀穿孔而泄露。

夹渣边缘如果有尖锐形状,还会在该处形成应力集中。

裂纹被认为是最危险的焊接缺陷,一般标准中都不允许它存在。

诸多缺陷中,裂纹是最尖锐的一种缺口,它的缺口根部曲率半径接近于零,尖锐根部有明显的应力集中,当应力水平超过尖锐根部的强度极限时,裂纹就会扩展,以至贯穿整个截面而造成焊接结构的失效。

特别是当焊接接头处于脆性状态时,裂纹的扩展速度极快,造成脆性破裂事故。

裂纹还会加剧疲劳破坏和应力腐蚀破坏。

虽然在焊接结构中容易产生缺陷,但焊接仍是材料与结构重要的加工制造工艺。

现代焊接结构正在向大型化和高参数方向发展,工作条件越来越苛刻,要求越来越严格。

这是因为焊接结构具有一系列优点,使得各类焊接结构往往成为重要的大型成套设备中的关键部件,如汽轮机转子。

传统的整体锻制的转子制造需要大功率的锻造设备,制造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对于机械性能要求不同的高压段和低压段均用优质的耐高温钢一体化制造,材料浪费大,转子不同部分要求的性能不能完全满足;且整体锻制的转子基本是一密实结构,大而重,启动时转子内外温差大,产生的热应力高,不能快速启动操作。

因此用焊接方法制造转子的技术得到发展。

与此同时,对焊接结构的整体性能带来了很大的考验。

由于对结构细微缺陷(损伤)的忽视以及错误的预测,容易造成材料的失效和结构的整体破坏,同时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因此,对焊接接头损伤断裂的分析尤为重要。

许多钢结构工作在常温或较高温度下,延性损伤与断裂是其主要的破坏模式。

因此延性裂纹的起裂和扩展在材料和结构的断裂分析中起重要作用。

裂纹扩展降低了结构的承载能力,改变了裂尖局部应力应变场,可能促使韧脆转变断裂。

焊接是通过熔化技术进行连接的工艺过程,不可避免的在焊接(连接)接头存在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不均匀性及残余应力,并在几何上不连续,容易产生各种冶金缺陷(裂纹,气孔,夹杂,未焊透等),是结构发生破坏的薄弱环节。

焊接结构的完整性取决于焊接接头的断裂力学性能和断裂行为。

目前的设计评定标准对于接头强度失配的处理过于简单。

由于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的不均匀,局部的强度失配, 材料拘束可能引起早期的延性裂纹起裂和扩展并转变为失稳断裂。

另外接头延性裂纹的起裂和扩展的阻力曲线,裂纹扩展的路径等受结构几何,强度失配, 及局部材料性能的影响。

而基于宏观断裂力学的焊接结构完整性评定方法,如K1c,COD,J1c等,其局限性是不能准确预测损伤-断裂的尺寸效应,即存在实验室小试样的材料力学参数测定结果难以准确移植到大的工程结构的问题。

并且以前的焊接力学主要通过实验或简单的理论公式进行定性研究,而随着计算机的高速发展以及有限元法的应用为模拟其中的力学现象提供了可能性。

1971年,Y. Ueda 和T. Yamakawa等将有限元应用于平板对接焊接过程中力学现象的分析3,取得一定成果。

此后,大量学者开始通过计算机模拟方法来预测焊接变形和残余应力,以及三维残余应力的分布,进行焊接结构的力学分析4。

在8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损伤断裂分析与评定的局部法(Local approach)。

对于延性损伤断裂,基于微孔洞形核,长大和聚合机理的GTN模型是目前国际上发展比较成熟的局部法模型。

该模型与有限元计算相结合可望模拟研究焊接接头中延性裂纹的起裂和扩展问题,实现不同材料和几何尺寸焊接接头试样/结构的延性损伤和断裂行为的准确预测。

本课题以汽轮机转子材料30Cr2Ni4MoV的焊接接头为研究对象,进行GTN局部法模型在焊接接头中的应用基础研究,研究焊接接头延性裂纹起裂和扩展的机理和规律,进而对焊接接头的J-R阻力曲线进行模拟预测。

其结果对于含焊接接头的压力容器、管道、转子的延性断裂的分析与评定,减少材料与结构失效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1.2 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1.2.1 延性损伤力学的发展20世纪中叶Kachanov5(1958)在研究金属蠕变断裂过程中,最初提出了用连续性变量描述材料受损的连续性能变化过程,引入了“连续性因子”和“有效应力”的概念来描述低应力脆性蠕变损伤。

他的学生Robotnov6后来在1963年进一步提出了损伤因子的概念,在这些概念的基础上,他们采用连续介质力学的唯像方法来研究材料的蠕变损伤破坏过程,为损伤力学的奠定了基础。

虽然从金属物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研究没有严格地蠕变破坏的机制,但用宏观唯象学方法导出的蠕变寿命公式仍能有效的应用于工程实际。

但在此后的十年中,这个概念无人问津,直到70年代后期,由于核电站、能源工业、航天航空技术等领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使得材料损伤的研究受到了更多学者的重视。

1971年法国学者Lemaitre7用连续介质力学与热力学的观点研究了损伤对金属材料的弹性、塑性的影响;随后英国学者Leckie 8和瑞典学者Hult 9研究了损伤和蠕变的耦合作用,在蠕变的研究中将损伤理论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

这一阶段损伤力学的发展形成了连续损伤力学的框架和唯象学基础。

80年代日本的Murakami(村上澄男)等从微裂纹的尺度和几何分布方面研究了损伤的各向异性及其对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经过这段时间发展,损伤因子进一步推广为一种常变量,逐步形成了“连续介质损伤力学”这门新的学科。

1980年5月,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NTAM )在美国Cincinnati 举办“有关损伤与寿命预测的连续介质方法”研讨班。

力学、材料科学和工程等一些国际著名期刊杂志也发表了许多有关损伤力学的研究报道。

损伤力学在工程实际中成功的得到应用,解决了一系列工程问题,诸如核电站管接头的低周疲劳、飞机涡轮发动片和轮盘的蠕变疲劳,混凝土梁的断裂、金属塑性成形及复合材料压力容器损伤检测等一系列工程问题。

到了八十年代,损伤力学研究的重点是损伤的宏细微观理论,其主要特征是:引入多层次的缺陷几何结构,在材料的宏观体元中引入细观或微观的缺陷结构,试图在材料细观结构的演化与宏观力学响应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对材料的本构行为进行宏、细、微观相结合的描述。

这种研究正在成为追踪材料从变形、损伤到失稳或破坏的全过程,以解决这一固体力学最本质难题的主要途径10。

1.2.2 细观损伤力学的现状对金属材料的延性断裂研究,已发现其延性损伤和断裂包括同时发生并相互作用的三个阶段11:(1): 第二相处的孔洞形核材料中的微孔洞在第二相处通过第二相微粒与基体界面的剥离和微粒破碎两种方式形核。

形核方式的不同依赖于相关颗粒的力学性质和界面边界性质。

微粒的剥离与破碎在整个损伤过程中的相对分布取决于应力状态和温度。

损伤的各向异性很大程度取决于试样的变形路径和应力状态,在单轴拉伸下,微粒破碎几乎是垂直于加载方向,而在单轴压缩下,它们平行于加载反方向,在扭转及缺口拉伸实验试样中,微粒破碎没有呈现明显的优先方向。

(2): 孔洞长大形核后,孔洞将生长为一个特有的体积和形状,材料中的三向应力度及等效塑性应变强烈影响孔洞的生长。

目前比较受大家认可的描述孔洞长大的模型为:a. 考虑材料行为和孔洞体积分数相互作用的模型Gurson 12及Needleman 、Tverguard 13 (GTN 模型)以孔洞体积分数为损伤变量,预测其对宏观材料行为的影响,其方程为:本构方程),(.f F p σε= (1-1)演化方程nucleationgrowth f f f )()(...+= (1-2) ..)1()(iigrowth f f ε-= (1-3)...3)(ii s nucleation B A f σσ+=(1-4) 屈服函数的上界2⎪⎪⎭⎫ ⎝⎛=s eq p F σσ0123cosh 22=--⎪⎪⎭⎫ ⎝⎛+f f s m σσ (1-5)b. 忽略塑性变形时生长的孔洞之间的相互影响① McClintock 孔洞生长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