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考点手册-课 程【圣才出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7课程

考点1课程概述

1.课程的定义

课程,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所获得的经验及其获得过程,这一经验的获得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需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安排的。

表1-7-1定义课程的三种角度

2.课程论

完整的课程理论,应当兼顾理论性和应用性。

表1-7-2课程论的研究层次

3.课程研究的发展

(1)课程思想的发展演变

表1-7-3课程思想的发展演变

(2)课程设计理论的若干变化

表1-7-4课程设计理论的若干变化

4.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1)课程与教学的现实关系

在教育实践中,课程与教学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都始于人类专门教育活动的产生。课程在特定的教学中实现,教学在特定的课程基础上进行。

(2)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关系

在教育理论研究中,课程与教学有各自相对严密的概念和范畴体系,但其研究的内容存

在着各种不同程度的渗透和交叉。

考点2现代课程理论的基本问题

1.课程的目标

(1)课程目标的垂直分类

表1-7-5课程目标的垂直分类

(2)课程目标的水平研究

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应当包括三个部分: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此外,我国的总体教育目标如德、智、体“三育”,或德、智、体、美、劳“五育”也属于水平分类。

2.课程的内容

(1)课程本质观

①就知识本位的课程观而言,课程的内容就是知识。

②就经验本位和活动本位的课程观而言,学生学习活动及其体验是课程的必要组成。

(2)课程内部基本关系上的倾向

课程发展的内部动力在于内部的一些基本关系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课程内容的区别,取决于人们在这些基本关系上的倾向性。如何认识这些基本关系,就会如何选择和安排相应的课程内容。

3.课程的结构

(1)常见的一般结构形态

①结构形态

课程的一般结构,表现为: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科书。

②评价

a.这一课程结构的出现并非偶然。随着近代学校制度的形成,就有了专门的各级各类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课程体系。因此,对课程规范化的要求是必然的;

b.课程规范化要求对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做探究和分层,因此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科书这样一套课程结构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

③课程计划、教学大纲与教科书

课程计划规定了课程的宏观结构,课程标准,教科书包含了课程的具体结构。

a.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是课程的总体规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

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全面安排了学校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方面,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各门学科开设的先后顺序、课时分配和学年编制等。课程计划展现了课程的横向结构,也是纵向结构中最宏观的安排。

b.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具体阐释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内容,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

c.教科书

教科书,即教材、课本,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根据教学大纲系统阐述了学科内容。

(2)一般结构的不同存在方式

①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的两种不同存在形式

a.以统一要求为特点的存在方式。在中央集权的教育体制下,如中国、苏联、日本、法国,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典型、而显著的特点是统一性。在这一教育制度下,只有国家有权制定和修改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尽管国家会组织有关专家参加,但国家意志从根本上起决定作用;

b.以多样化为特点的存在方式。教育管理体制不同,则国家制定的计划和标准不同。此外,控制和实施计划和标准的主体可能是地方教育管理部门,也可能是学区,甚至是学校。

②教科书的多样性

a.我国。20世纪80年代前,中国中小学教科书采用国定制,全国所有学生都使用相同的教科书。直至2001年,新课程改革后,我国实现了一标多本的教材编写、使用形式;

b.日本。日本一直实行教科书审定制度。一方面,文部省大臣对教科书有审定权限,可以根据学校教育法,规定教科书的审定规则、审定标准;另一方面,地方和学校可以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