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参考Word)
建筑生产安全隐患排查制度(3篇)

建筑生产安全隐患排查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建筑生产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确保建筑生产安全,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建筑行业的工作规范,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建设项目的施工现场及相关单位。
第三条排查工作是指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隐患的检查、发现、消除以及解决的过程。
第四条排查工作应该遵守科学、规范、公正的原则。
第五条所有涉及排查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证书。
第六条本制度的内容包括:管理体制;排查程序;责任和权利;制度执行;制度改进。
第二章管理体制第七条公司设立建筑生产安全隐患排查组,由专门负责安全检查和排查工作的人员组成。
第八条公司领导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确保排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九条公司领导要定期召开安全排查工作会议,制定具体的工作安排和计划。
第十条公司应聘请专业的安全顾问,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的安全隐患排查,提出相关的整改措施。
第三章排查程序第十一条排查工作应该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 组织安全排查工作: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制定安全排查工作计划,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做好组织工作;2. 进行安全排查:安全排查人员按照排查计划,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3. 整改措施:对发现的安全隐患,按照相关规定制定整改措施,并进行整改;4. 安全稽查:对已经整改的安全隐患进行稽查,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性;5. 填写汇报:对每次排查工作进行记录和汇报,留存备案。
第四章责任和权利第十二条建筑生产安全隐患排查组负责安全排查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并对排查工作的效果负责。
第十三条建筑生产安全隐患排查组有权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隐患的检查,并发现、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四条施工单位有义务配合排查工作,提供相关的资料和情况,并及时整改安全隐患。
第十五条相关单位和人员有责任发现问题并及时上报,协助安全排查工作。
第十六条涉及排查工作的人员应配合排查组的工作,并按照要求提供相关的资料和情况。
建筑工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建筑工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一、背景建筑工地是高风险的工作场所,存在着各种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为了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并实施建筑工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是很有必要的。
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建筑工地的安全生产管理,全面排查和治理各种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三、内容1.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的时间、频率和范围应根据工地的具体情况确定,并在工地内显著位置公示。
2. 建筑工地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组织,负责组织排查、治理和监督,以及记录和报告相关情况。
3.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应涵盖工地的各个环节和工种,包括但不限于施工设备、安全设施、作业人员的操作行为、现场安全防护等。
4. 发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后,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进行治理,并且在治理完成后进行验收和记录。
5. 对于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建筑工地应立即采取停工整改等紧急措施,并报告相关主管部门。
6. 建筑工地应定期进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自查和追踪,确保排查治理工作的实施效果。
四、责任与处罚1. 建筑工地的项目负责人应对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主要责任,确保该制度的有效实施。
2. 若发现责任人未按照制度规定执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将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罚款、停工整改等。
五、整改和监督1. 工地的建设单位、总承包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督机制,确保制度的严格执行。
2. 监督部门应定期对建筑工地进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工地要进行整改督促。
六、附则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对于之前已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应按照原有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置。
同时,建议建筑工地在实际操作中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技术引进和改进,以提高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以上为《建筑工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内容,希望能够全面规范和管理建筑工地的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建筑工程安全隐患排查制度模板

建筑工程安全隐患排查制度模板一、总则为了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维护工人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安全隐患排查制度,以便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能够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二、目的1. 根据国家相关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2. 加强对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的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3. 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4. 保障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完成工程质量与安全目标。
三、适用范围本安全隐患排查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的单位、个人。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
四、安全隐患排查内容1. 现场施工人员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2. 施工设备、机械设备的使用是否符合安全要求;3. 临时用电、用火是否符合规范,是否存在漏电、过载等安全隐患;4. 施工材料、构件的堆放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滑倒、倒塌风险;5. 施工现场是否设置警示标志、安全警戒线等安全标识;6. 施工现场是否存在易燃易爆物品,是否与明火安全距离;7. 施工现场周边环境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路面破损、坑洼等;8. 施工现场是否设置安全疏散通道,安全逃生通道是否畅通;9. 施工现场人员是否配备安全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等;10. 其他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五、安全隐患排查程序1. 定期检查: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安全隐患排查,一般要求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安全检查;2. 不定期检查: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应随时注意安全隐患的排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随时组织检查;3. 突发检查: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有权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突发检查。
六、安全隐患整改措施1. 发现安全隐患后,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应立即通知相关责任人进行整改;2. 对于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做好相关应急处理;3. 完成相关整改后,需重新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彻底解决。
七、安全隐患排查责任1. 施工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负总责;2.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进行具体管理;3. 施工人员对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的排查负直接责任,必须认真履行职责。
建筑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范本(2篇)

建筑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范本一、引言建筑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生产工作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建筑企业的安全生产环境,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制定并实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二、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建筑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安全生产稳定进行。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建筑企业,包括项目部、分公司等。
三、安全隐患排查责任1. 建筑企业应设立安全环保部门或委任专业人员负责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做好日常监管和指导工作。
2. 项目部、分公司等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本单位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3. 员工应对自己所属的工作区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并立即报告发现的隐患。
四、安全隐患排查流程1. 制定安全隐患排查计划:安全环保部门或专业人员应制定每月安全隐患排查计划,并报告相关领导。
2. 安全隐患排查组成立:根据计划,组织安全隐患排查组成员参与排查工作,确保全面细致地开展工作。
3. 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安全隐患排查组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对建筑企业各个区域进行排查,包括场地、设备、操作程序等。
4. 隐患整改措施制定: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安全环保部门或专业人员应立即制定整改方案,并分配责任人。
5. 隐患整改落实:责任人应按照整改方案,及时整改隐患,并报告整改情况。
对于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应立即采取停工等措施,确保安全。
6. 隐患治理效果评估:对整改完成的隐患进行评估,确保隐患的治理有效性。
五、安全隐患排查方法1. 定期巡查法:设置定期巡查制度,固定时间、路线进行巡查,重点检查设备、电气线路等。
2. 不定期抽查法:不定期地抽查各个区域,包括办公区、工作区、生产车间等,检查设施设备的使用情况、操作规范等。
3. 定向排查法:根据特定要求,对重点区域、重点设施进行排查,如高层建筑的防坠落设施。
4. 临时检查法:对突发事件、突发工作进行随机检查,如施工现场材料堆放是否符合要求等。
建筑工程隐患排查制度范本

建筑工程隐患排查制度范本在建筑行业中,安全始终是放在第一位的重要议题。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法规的日益完善,建筑工程隐患排查制度成为了保障施工安全、预防事故发生的关键措施。
本文将提供一个建筑工程隐患排查制度的范本,以供各建筑单位参考和实施。
一、目的与范围本制度旨在通过系统的排查活动,及时发现并消除建筑工程中的潜在安全隐患,确保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安全可控。
适用于所有参与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以及其他相关方。
二、组织结构1. 成立专门的隐患排查小组,由项目负责人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现场作业人员代表。
2. 小组负责制定排查计划,组织实施排查活动,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跟踪。
三、排查内容1. 施工现场的安全环境,包括临时设施、消防通道、安全标识等。
2. 施工设备的安全性能,特别是起重机械、脚手架、电气设备等。
3. 施工作业的操作规程执行情况,重点检查高风险作业如高空作业、电工作业等。
4. 施工材料的储存和使用情况,防止不合格材料流入施工现场。
5. 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情况,确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够迅速有效应对。
四、排查方法1. 定期排查:按照工程进度和季节性特点,制定排查时间表,定期进行全面排查。
2. 不定期排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随时开展针对性的隐患排查。
3. 自查自纠:鼓励作业人员参与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采取措施。
五、问题处理1. 对于排查出的隐患,要根据其性质和紧迫程度进行分类处理。
2. 一般隐患要求立即整改;重大隐患需制定专项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
3. 对于整改不到位的情况,要进行责任追究,确保每项隐患都得到妥善解决。
六、记录与报告1. 排查小组应详细记录每次排查的过程和结果,建立隐患排查档案。
2. 定期向上级管理部门报告隐患排查和整改情况,接受监督和指导。
七、持续改进1. 定期对隐患排查制度进行评估和修订,结合新的法规要求和技术发展,不断完善排查内容和方法。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范文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范文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工地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确保建筑工地的安全,保护工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建立一套规范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势在必行。
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制度1. 检查内容建筑施工安全检查主要包括工地周边环境、施工设备、劳动保护、施工工艺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包括:工地围挡是否完善,施工设备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施工工艺是否安全可靠等。
2. 检查频率建筑施工安全检查应该按照以下频率进行:日常巡查、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
其中,日常巡查每日进行,定期检查每周进行一次,专项检查根据需要进行。
3. 检查记录和通报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记录要详细记录每次检查的时间、地点、检查人员、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等信息,建立合理的档案管理机制。
发现问题后,应及时向相关责任人通报,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
三、隐患整改制度1. 隐患排查建筑施工中可能存在各种隐患,为了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隐患,建立隐患排查制度十分必要。
每月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一次综合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2. 整改措施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整改措施应明确具体,责任明确,时间节点合理。
3. 整改验收隐患整改完成后,需进行整改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整改措施的执行情况、整改效果等。
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进行建筑施工。
四、建筑施工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的意义1. 保障工人安全建立建筑施工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2. 降低事故发生率通过定期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施工现场的各种安全隐患,有助于降低事故发生率,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规范管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的建立,有利于规范管理,提高施工工地的安全水平和工程质量。
五、总结建立建筑施工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是保障建筑工地安全的重要措施。
只有加强安全监管,做好检查和整改工作,才能确保建筑工地的安全,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范文(3篇)

建筑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范文为进一步实践和树立____,确立安全发展的理念,严格落实建设部关于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部署,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检查责任制的落实,全面排查整治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认真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逐步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减少建筑安全事故总量,有效防范和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公司各分公司、办事处和项目部应当建立健全建筑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监管组织机构和制度,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活动,督促给施工现场深入排查各类隐患。
应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检查责任制,做到“三防”(防漏查、防错判、防瞒报)、“四到位”(全面排查到位、责任主体到位、整改措施到位、公司职能部门监管到位)。
二、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一是建筑施工安全法规、标准规范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二是各在建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建立和落实;三是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和使用;四是危险性较大工程特别是深基坑工程、高大模板工程、建筑起重机械设备以及脚手架工程等安全专项方案的编制、专家论证和实施情况;五是安全培训教育情况,特别是农民工、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教育和“三类人员”的培训考核及持证上岗;六是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演练以及有关物资、设备配备和维护情况;七是建筑施工企业、项目部和班组安全隐患定期巡查记录和自查、自改和销案的有关情况;八是事故报告和处理,及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追究和处理情况。
三、隐患排查治理重点以防范脚手架、建筑起重机械事故和规范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为重点,主要内容为,一是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专家论证、交底、验收等情况;二是建筑起重机械的备案登记、安装、拆卸、检测、验收、使用、维修保养等情况;三是安全帽、安全带和安全网等安全防护用品的采购、查验、检测、使用情况。
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应做到“三个结合”:坚持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与建筑安全专项整治重点结合起来,解决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坚持与日常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结合起来,严格建筑安全生产许可,加大动态监管力度;坚持与科技进步结合起来,提高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水平,禁止使用淘汰落后的设备和技术,加大安全投入,推进安全技术改造,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建筑行业隐患排查制度范本

建筑行业隐患排查制度范本一、总则为了加强建筑行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建筑行业特点,制定本制度。
二、隐患排查治理组织1. 建筑企业应成立以企业负责人为组长的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 建筑项目应设立项目隐患排查治理小组,由项目经理负责,项目工程师、安全员、施工队伍负责人等参加,负责项目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3. 建筑行业各级协会、学会应积极参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为建筑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三、隐患排查治理内容1. 建筑企业应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排查,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整改。
2. 重点排查施工现场临时设施、施工设备、施工工艺、作业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
3. 加强对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4. 建筑企业应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档案,记录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四、隐患排查治理措施1. 对于发现的事故隐患,应立即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
2.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应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并根据规定采取临时控制措施。
3. 建筑企业应定期对整改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复查,确保事故隐患得到有效治理。
4. 对于无法立即整改的事故隐患,应制定防范措施,落实监控责任,防止隐患发展为事故。
五、隐患排查治理责任1. 建筑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2. 项目负责人对项目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3. 建筑企业应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的隐患排查治理职责。
4. 建筑企业应加强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监督和考核,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六、隐患排查治理资金保障1. 建筑企业应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资金列入安全投入费用。
2. 建筑企业应合理安排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资金,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建筑安全隐患排查制度(4篇)

建筑安全隐患排查制度一、制度目的建筑安全隐患排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建筑安全管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建筑物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治,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水平,为用户创造安全的使用环境。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建筑物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三、工作内容1. 安全隐患排查组织建立建筑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小组,组长由主管领导或相关负责人任命,成员由安全管理部门、技术监督部门、质量检验部门等相关人员组成,各部分门对建筑物安全负有责任,并给予支持配合。
2. 安全隐患排查计划建立年度安全隐患排查计划,明确排查时间、范围和责任人。
根据建筑物性质、结构特点和使用情况确定排查频次,确保全面且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3. 安全隐患排查方法采用定期巡视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目测观察、设备检测、装置仪表测量、文献调查等手段,全面了解建筑物的使用状况,并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4. 安全隐患记录与通报发现安全隐患后,立即进行记录,并通报给相关责任人,要求其限期整改。
具体记录内容包括隐患位置、隐患性质、隐患等级、整改要求等。
5. 安全隐患整改相关责任人收到通报后,应立即组织力量进行整改,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工作。
如遇到无法立即整改的情况,应采取临时措施确保安全,并向上级报告,协调解决。
6. 安全隐患复查在整改完成后,进行安全隐患复查,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由排查小组进行复查,复查结果及时向相关责任人汇报,确保整改措施有效。
7. 安全隐患信息整合与汇总定期对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进行整理和汇总,形成安全隐患清单。
同时将安全隐患情况和整改情况向领导层进行报告,为领导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四、工作要求1. 强化责任意识,各部门要积极参与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做好本部门安全管理工作。
2.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培训、会议等形式,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排查能力。
3. 配备必要设备,确保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建设工程安全隐患自查制度

建设工程安全隐患自查制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安全问题也随之凸显。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安全风险,各建筑企业必须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安全隐患自查制度。
以下是一份建设工程安全隐患自查制度的范本,供参考和借鉴。
一、制度目的本制度旨在通过定期的安全隐患自查活动,发现并及时整改潜在的安全问题,确保施工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工程质量,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组织结构1.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隐患自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和监督自查工作的开展。
2. 设立专职或兼职的安全员,负责日常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
3. 各施工班组应指定一名安全责任人,配合安全员完成本班组的安全隐患自查工作。
三、自查内容1. 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安全,包括配电箱、电缆线路、用电设备等。
2. 脚手架和支撑体系的稳固性,检查是否有倾斜、松动等现象。
3. 高空作业安全防护措施,如安全网、安全带的使用情况。
4. 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起重机械、搅拌机等是否安全可靠。
5. 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检查消防设施是否齐全有效。
6. 工人的个人防护装备使用情况,如安全帽、安全鞋、防尘口罩等。
四、自查流程1. 制定详细的自查计划,明确自查的时间、地点、内容和责任人。
2. 按照计划开展自查工作,安全员和班组安全责任人共同参与。
3. 对发现的隐患进行分类,区分紧急隐患和非紧急隐患。
4. 对于紧急隐患,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对于非紧急隐患,制定整改计划,限期完成。
5. 自查结束后,形成书面报告,记录自查过程和结果,报告项目经理和相关部门。
五、责任追究1. 对于未按规定开展自查或自查不彻底的个人或班组,将根据情况进行批评教育或处罚。
2. 对于因隐患未及时发现或整改不到位导致的事故,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六、持续改进1. 定期总结自查经验,不断完善自查制度和流程。
2. 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建筑工地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建筑工地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工程安全隐患排查机制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这个制度的目的是通过排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管理薄弱环节,消除施工安全事故隐患,并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水平,遏制事故的发生。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成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任组长和相关专业负责人组成。
治理重点包括关键管理人员职责的履行情况、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和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大型机械设备的审批审核、检查验收、安全检测检验和使用情况、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专家论证、审批审核和实施落实情况、施工人员居住工棚、生活场所存在隐患的排查、临时设施搭设、临时用电及验收使用情况、应急救援预案制订及演练情况等。
排查治理内容包括施工现场安全法规、标准规范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建设工程各方主体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和使用、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方案的制定、论证和执行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演练及有关物资、设备配备和维护、施工现场项目部、项目和班组的安全检查和整改落实、事故报告和处理及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追究等。
排查治理方式包括与安全专项治理结合起来,解决影响建筑安全生产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与日常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结合起来,加强安全生产许可、制度的动态监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有效地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生产。
为了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水平,项目部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和技术进步的结合,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加大安全投入,推进安全技术改造。
在此基础上,要排查治理施工现场的重点问题,以防范脚手架、建筑起重机械事故和规范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为重点。
具体的检查和整改工作应该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1.检查危险性大的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交底、验收及使用情况,包括施工用电、脚手架、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土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在建工程在施工中涉及拆除、爆破的等。
建筑安全隐患排查制度范文(3篇)

建筑安全隐患排查制度范文一、目的及范围1.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防止事故和灾害的发生,保障人身财产的安全。
1.2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建筑物,包括住宅楼、商业建筑、工业建筑等。
二、职责和义务2.1 建筑物管理单位的职责和义务2.1.1 负责建筑物的日常管理工作,保证建筑物的安全运营。
2.1.2 制定并执行建筑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关规章制度。
2.1.3 对建筑物进行定期巡查,并及时发现和排查安全隐患。
2.1.4 编制安全隐患排查计划,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排查。
2.1.5 及时整改和消除发现的安全隐患。
2.1.6 定期组织建筑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1.7 建立健全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档案,定期总结和汇报排查情况。
2.2 相关职工和人员的职责和义务2.2.1 遵守建筑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
2.2.2及时向建筑物管理单位报告发现的安全隐患。
2.2.3 参加建筑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2.2.4 配合建筑物管理单位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2.2.5 合理使用建筑物设施和设备,保证其正常使用。
三、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流程3.1 建筑物管理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安全隐患排查计划,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排查工作。
3.2 排查范围包括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环境。
3.3 排查内容包括建筑结构、电气设备、消防设施、通风设备、安全通道、防护设施等。
3.4 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整改并记录,整改后应进行复查确认。
3.5 重大安全隐患应立即报告建筑物管理单位,并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理。
四、安全隐患排查记录和报告4.1 安全隐患排查记录应详细记录安全隐患的情况,包括隐患所在位置、隐患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等。
4.2 排查记录应进行及时整理和归档,以备查阅和参考。
4.3 建筑物管理单位应定期编制安全隐患排查报告,并上报相关部门。
五、建筑安全培训5.1 建筑物管理单位应定期组织建筑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建筑安全的认识和知识。
建筑施工现场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范文(3篇)

建筑施工现场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范文一、概述本制度旨在加强建筑施工现场隐患的排查和治理工作,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降低施工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二、隐患排查和治理流程1. 建立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小组,由项目负责人任命专人负责,并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权限。
2. 将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纳入项目计划的重要内容,并按周期安排工作。
3.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隐患问题。
4. 随时记录并报告施工现场的隐患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跟进。
5. 落实治理措施,确保隐患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
三、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的内容1. 施工现场环境及设施隐患排查和治理1.1 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制度,确保施工现场的环境卫生和空气质量。
1.2 检查和维护施工现场道路、场地、施工材料堆放区的平整度和无障碍性。
1.3 加强对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管理,确保设施的正常工作和安全使用。
1.4 对施工现场的噪音、粉尘和振动等污染源进行治理,保护周边环境和工作人员的健康。
2. 施工机具和设备的隐患排查和治理2.1 编制施工机具和设备的清单,并定期检查和保养。
2.2 对施工机具和设备进行定期检测,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2.3 加强对施工机具和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确保其性能和安全性。
2.4 对施工机具和设备的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3. 材料和构件的隐患排查和治理3.1 对施工材料和构件进行进场检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
3.2 加强对施工材料和构件的贮存和堆放管理,防止损坏和失窃。
3.3 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安装和使用施工材料和构件,杜绝安全隐患。
3.4 定期对施工材料和构件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其符合要求和规范。
4. 作业人员的隐患排查和治理4.1 对作业人员的从业资格进行核查,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技术和操作能力。
4.2 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培训和培训考核,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建筑公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三篇)

建筑公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保障建筑公司安全生产,排查和消除安全生产隐患,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建筑公司的所有员工和相关人员。
三、制度内容1. 企业领导层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计划,确保安全工作有序进行。
2. 设立专门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组,组织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做好安全检查记录。
3. 安全生产隐患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各种潜在问题。
排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设备设施、用电安全、消防安全、气体安全等。
4.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应以预防为主,突出重点,全面细致,排查到位,消除隐患。
5. 发现安全隐患后,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现场处理和整改,并及时上报企业领导层。
6. 安全隐患整改后,要进行复查和验收,确保问题彻底解决。
7. 对于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要及时向相关职能部门报告,并配合调查和处理。
8. 对于安全生产隐患的整改落实情况,要定期进行跟踪检查,确保问题不复发。
9. 对于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中表现突出的工作人员,要予以表彰和奖励,以激发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四、制度执行1. 企业领导层要严格要求员工遵守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由专职人员负责,确保工作的专业性和持续性。
3.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要与各部门的工作密切协作,形成合力。
4. 对于发现安全隐患排查不到位或整改不力的人员,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和追责。
五、制度监督企业领导层要定期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进行评估和巡查,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并及时修订。
六、制度的违反与处罚对于违反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的员工,将依据公司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和纪律处分。
七、附则本制度经建筑公司领导层审议通过,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同时废止之前的所有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
建筑工地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建筑工地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为了加强建筑工地生产安全,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一、事故隐患排查1.1 隐患排查范围隐患排查范围包括:- 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及设备- 施工现场作业环境- 施工过程中的作业行为- 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1.2 隐患排查内容隐患排查内容主要包括:- 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是否完好- 施工现场是否存在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危险- 施工现场的高处作业、深基坑、模板、起重机械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施工人员是否遵守安全操作规程1.3 隐患排查方法- 定期检查:按照预定的周期、路线、内容进行检查- 专项检查:针对特定环节、特定问题进行检查- 随机检查:随时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 举报检查:根据群众举报进行现场检查二、事故隐患治理2.1 治理原则- 立即整改: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消除隐患: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应采取有效措施,彻底消除隐患- 防止事故:对可能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隐患,应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发生2.2 治理流程- 隐患识别: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识别,明确隐患性质和危害程度- 隐患评估:对识别出的隐患进行评估,确定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 隐患整改: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消除隐患- 隐患验收:对整改完成的隐患进行验收,确保整改措施有效实施2.3 治理措施- 消除隐患: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应采取物理隔离、更换设备、修复设施等措施,彻底消除隐患- 防范事故:对可能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隐患,应采取增设安全防护设施、加强安全监控、提高人员安全意识等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三、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3.1 责任主体- 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负总责- 项目经理: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负直接责任- 班组长: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负直接责任- 施工人员:对自身的安全操作负直接责任3.2 责任追究- 对未开展隐患排查或未采取整改措施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对隐患排查治理不力,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对瞒报、谎报、迟报隐患排查情况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四、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加强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领导- 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制度,明确隐患排查治理的范围、内容、方法等- 落实资金保障:确保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得到保障,用于隐患整改、设施设备更新等- 加强人员培训: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知识和技能- 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对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及时进行记录、反馈和公示,接受各方监督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建筑工地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建筑工地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一、目的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和加强建筑工地的生产安全管理,及时排查和治理安全事故隐患,确保工地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建筑工地,包括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及其周边环境。
三、责任分工1. 项目负责人负责全面组织、协调和监督建筑工地的生产安全工作。
2. 安全主管负责制定和执行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并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3. 工地管理人员负责监督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并报告安全隐患。
4. 施工人员应按照安全管理制度要求,执行安全操作,积极参与安全培训。
四、安全隐患排查1. 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包括对施工现场、设备、材料等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记录安全隐患。
2. 按照隐患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和时限。
3. 对已整改的安全隐患进行复查,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性。
五、安全隐患治理1. 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2. 对无法立即治理的安全隐患,应采取封控措施,禁止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3. 治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环境,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或其他安全隐患。
六、安全宣传教育1. 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工地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制作安全宣传资料,张贴在显眼位置,提醒工地人员注意安全。
3. 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安全监督检查1. 定期组织安全监督检查,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安全工作不到位或存在违规行为的,进行相应的处罚和纠正。
八、安全记录和报告1. 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教育培训等工作进行记录,建立档案。
2. 定期向项目负责人和相关部门报告安全工作的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九、制度宣传和培训1. 将本制度的内容进行宣传,确保工地人员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2. 对新进入工地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使其熟悉并掌握本制度的要求。
十、附则1. 本制度必须严格执行,违反制度的将依法追究责任。
建筑工地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建筑工地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是为了规定建筑工地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治理,确保建筑工地的安全生产,保护员工生命安全,防止生产事故的发生。
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的建筑工地,所有员工必须严格遵守。
二、组织机构1. 公司设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我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
2. 工地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工地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三、隐患排查1. 公司应组织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隐患排查,排查的内容包括设备设施、工艺流程、操作行为等。
2. 工地负责人应确保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落实,及时向公司报告排查结果。
四、隐患治理1. 对于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应立即制定整改措施,并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整改。
2. 对于不能立即整改的重大隐患,应制定专项整改方案,由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审批后实施。
五、监督检查1. 公司应定期对工地的安全生产进行检查,确保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的落实。
2. 公司应建立安全生产违章行为和事故隐患的记录系统,记录和处理违章行为和事故隐患。
六、奖惩制度1. 对于在安全生产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公司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于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个人和集体,公司应给予警告、罚款、解雇等处罚。
七、教育培训1. 公司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操作技能。
2. 新入职的员工应接受安全生产培训后方可上岗工作。
八、制度的修订1. 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解释和修订。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以上制度,旨在保障建筑工地生产安全,减少事故隐患,确保每个员工的生命安全。
希望大家能共同遵守,共创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
建筑工地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为切实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坚决遏止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制度。
一、排查目的通过排查,及时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事故隐患,解决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水平,坚决遏止施工安全事故多发局面,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
二、组织领导项目部成立了建设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任组长,***、***为副组长。
***、***、***、***、***、***、***等各人员为组员。
三、排查工作安排排查工作分三阶段进行:(一)隐患治理阶段,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对现场进行检查,对查出的情况汇总,并通知各个班组整改。
(二)集中排查阶段。
进行全面集中排查,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台帐,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要按“三”原则落实整改,并进行复查。
(三)总结验收阶段。
主要是对已排查出的隐患进行监督,确保整改不走过场,对新发现的隐患建立台账,并跟踪落实。
四、排查内容依据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对工地进行全面排查,结合历年以来高坠、坍塌、起重伤害、触电、物体打击等多发性事故的特点进行,做到实体与行为统一,既查找现场的实体安全隐患,又指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重点排查:1.安全行为方面:(1)加强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持证情况和安全责任的考核落实情况;(2)进一步健全安全管理机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到位:对从业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填写安全教育卡。
加强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和业余消防队的建设情况;每天指定人员对现场消防情况进行巡查,并记录。
(3)检查安全责任制、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检查及安全隐患整改等主要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的落实。
(4)加强安全与文明施工措施费建设单位的支付和使用落实情况;(5)对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预防监控措施及应急预案进行完善;(6)危险性较大工程编制专项安全方案、专家论证、审批等程序及监理审查情况;(7)对安全防护用品、安全防护设施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的等监督检查。
工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工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保障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生产,提升工程质量和工人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水利工程等。
三、安全隐患排查1.每周一次全面安全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主要包括施工区域的安全隐患、设备设施的安全隐患等;3.重点排查高处作业、电气设备、机械设备等易发生事故的环节;4.排查结果由专人进行记录,并及时整理报告。
四、安全隐患治理1.按照排查结果制定整改方案,确定整改责任人和时间节点;2.整改方案应当经过安全管理部门审核,并及时落实;3.对于危及人员生命安全的隐患,应当立即停止作业,并通知相关部门协助处理。
五、安全教育培训1.定期组织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应急演练等内容;2.新员工进入施工现场前,应进行安全培训,并颁发安全教育证书;3.施工现场应当设置安全警示牌,并进行必要的安全演示。
六、安全设施1.施工现场应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包括防护网、安全带等;2.使用电气设备应有合格证书和安全检测报告;3.高空作业应当设置防护栏杆。
七、监督检查1.安全管理部门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2.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并配合提供相关资料。
八、处罚措施1.对于有违反安全管理制度行为的责任人,应当依法进行处罚;2.对于对施工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责任人,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九、其他1.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修订;2.施工单位需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确保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生产。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重要课题。
我们要坚决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切实加强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做到确保工程质量和工人安全。
愿我们共同努力,为工程建设安全保驾护航。
施工安全隐患排查制度(3篇)

第1篇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在建工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土建、安装、装饰装修等工程。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全员参与、全过程监控、全方位排查的原则。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成立施工安全隐患排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
副组长:由项目副经理、安全员担任。
成员: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员、施工员、监理员等组成。
第五条领导小组职责:1. 制定安全隐患排查计划,明确排查范围、内容、时间节点等。
2. 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确保排查全面、彻底。
3. 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分类、分级,制定整改措施。
4. 跟踪督促安全隐患整改落实,确保整改到位。
5. 定期召开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会议,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第六条安全员职责:1. 负责施工现场日常安全管理,监督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2. 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隐患排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
3. 参与安全隐患整改工作,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4. 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第七条施工员职责:1. 负责施工现场施工组织,确保施工安全。
2. 参与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
3. 落实安全隐患整改措施,确保整改到位。
4.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第八条监理员职责:1. 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
2. 参与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提出整改意见。
3. 对施工单位安全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三、排查范围及内容第九条排查范围:1. 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设备、器材等。
2. 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安全警示标志等。
3. 施工现场的人员安全操作、安全意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
为切实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坚决遏止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制度。
一、排查目的通过排查,及时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事故隐患,解决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水平,坚决遏止施工安全事故多发局面,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
二、组织领导
项目部成立了建设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任组长,***、***为副组长。
***、***、***、***、***、***、***等各人员为组员。
三、排查工作安排
排查工作分三阶段进行:
(一)隐患治理阶段,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对现场进行检查,对查出的情况汇总,并通知各个班组整改。
(二)集中排查阶段。
进行全面集中排查,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台帐,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要按“三”原则落实整改,并进行复查。
(三)总结验收阶段。
主要是对已排查出的隐患进行监督,确保整改不走过场,对新发现的隐患建立台账,并跟踪落实。
四、排查内容
依据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对工地进行全面排查,结合历年以来高坠、坍塌、起重伤害、触电、物体打击等多发性事故的特点进行,做到实体与行为统一,既查找现场的实体安全隐患,又指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重点排查:
1.安全行为方面:
(1)加强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持证情况和安全责任的考核落实情况;
(2)进一步健全安全管理机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到位:对从业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填写安全教育卡。
加强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和业余消防队的建设情况;每天指定人员对现场消防情况进行巡查,并记录。
(3)检查安全责任制、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检查及安全隐患整改等主要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的落实。
(4)加强安全与文明施工措施费建设单位的支付和使用落实情况;
(5)对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预防监控措施及应急预案进行完善;
(6)危险性较大工程编制专项安全方案、专家论证、审批等程序及监理审查情况;
(7)对安全防护用品、安全防护设施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的等监督检查。
2.现场实体方面
检查国家有关安全规范与标准的贯彻落实情况,主要有以下内容:
(1)办公区、易燃易爆物品及有害物资或材料、设备仓库等重点场所的环境条件、消防设施的配备与使用管理等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施工现场焊接作业是否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消防责任人及消防措施是否落实等。
(2)施工起重机械的安全状况。
依照有关规定,使用管理与登记备案情况,其中包括:
——对施工起重机械的技术档案和日常维护保养情况进行检查;
——对执行施工起重机械初始登记和使用登记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严禁未按规定办理使用登记的施工起重机械在施工现场使用;
——对施工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使用过程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确保安全:
(3)危险性较大工程的安全管理情况。
包括:基坑支护和降水工程、模板工程、
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等危险性较大工程,在施工前是否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是否按规定履行审查、审批手续,安全技术与安全防护措施是否落实到位。
(4)“三宝”防护产品(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的配备与使用情况。
(5)施工现场预留洞口和临边的防护情况。
(6)临时用电的安全状况。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线路按照三相五线制TN—S系统要求布设,外电防护、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等符合要求,临时用电管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7)地下管线保护情况。
挖掘施工作业在开工前查清附近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杜绝违章挖掘行为。
(8)对施工现场前一段时期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情况进行检查。
五、整治措施
(一)检查人员对发现的安全隐患或问题果断处置,发现问题严格按有关规定及时发责令整改,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后经复查仍不合格的,将对相关人员作进行处罚。
(二)在排查过程中,突出重点,强化监督,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将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与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相结合。
(三)对安全隐患要发现一处,限时整改一处,复查验收一处;同时,要根据“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对重大隐患实行挂牌督办、跟踪整治,认真履行安全监管职责。
六、工作要求
(一)项目部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加大安全投入,推进安全技术改造,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提高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水平;同时,我们要制定措施、落实责任,认真做好此次安全隐患自查和迎检工作,对于重大安全隐患,要逐条做到整治责任、整治措施、整治资金、整治期限和应急预案“五落实”;排查过程中,项目经理和总监理工程师必须到位,自查结果和工作情况要做好记录,并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的检查。
(二)落实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对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尽职尽责、扎实有效者将予以嘉奖,对漏查、整治不彻底的,特别是对由于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不认真、玩忽职守、疏漏重大安全隐患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三)认真填写及时上交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表,并将安全隐患的督办工作情况及隐患整改复查验收报告等一并建档保存。
********建设有限公司
*****************项目部
2013年2月25日(注:文件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